第一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历久弥香。传统在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东坡居士的这首诗描述的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春节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是农历中一年的第一天。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华儿女历来对这一天都非常重视,只要是炎黄子孙,不管他们身在天涯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以相同或者相似的方式庆祝新春的到来。春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关于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有一种叫做夕的怪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人们在和夕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夕这种怪兽害怕人群、响声和红色。于是,人们就聚到一起,用放鞭炮、挂红灯笼、贴春联的方式把夕彻底赶走了。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而家人团圆、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等也成为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其实,春节的习俗还很多,比如说,农历二十三是小年,二十四迎灶王上天等等,从吃到穿、由内而外,每一天都很有讲究。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传统似乎也在悄悄地流逝……
过 去
小的时候,最盼望、最激动、最高兴的就是过年。过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我总是缠着妈妈到街上买爆竹,把街上所有的铺面、地摊转个遍,美滋滋地去挑我喜欢玩的爆竹。别看我是女孩子,那些鞭炮、震天响之类一般女孩不敢玩的我都喜欢。我觉得动静大才有年的味道,爆竹声音越响,来年的日子才会越好!
除夕清早,我把早就准备好的红纸送给爷爷,请爷爷写春联。爷爷酷爱书法,一手漂亮的柳体行书刚劲有力;每次爷爷写春联,我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觉得十分有意思。春联写好后,我帮爷爷奶奶刷浆糊、贴春联,年的感觉越来越浓。
贴了春联就该挂灯笼了,每年挂灯笼的时候我是最积极的。我要帮奶奶和妈妈设计一套悬挂灯笼和彩灯的方案,灯笼上贴什么字,彩灯摆成什么图案,我都会亲力亲为。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等着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了;我一直都觉得春晚是一道文艺年夜大餐,从我懂事起,每年都会一个节目不落地看完,并在整个寒假里回味。
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最少也得守到零点。即使是在短暂的睡眠中,我也会梦到第二天早晨穿上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的样子,常常在睡梦中发出“咯咯”的笑声,自己却浑然不觉。
大年初一那天,我与爸爸妈妈准备好所有的吉祥话,到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家挨家挨户拜年,为的就是能多讨个好彩头,当然,也少不了压岁钱啦!
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会自觉地把从初一到十五的聚会安排好,这半个月里我和堂兄弟姐妹们难得的聚在一起,撒丫子疯玩,爸爸妈妈也管不了。过家家、捉迷藏、打雪仗、上网玩游戏,一个都不会落下。
这一幅幅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年复一年,可是每年都是那么新鲜,从不会感到厌倦。
现 在这两年,年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淡了。仿佛春节的传统被人们逐渐遗忘了:
北京的空气污染很严重,现在市里燃放烟花爆竹都有时间和场地限制,所以也就没有小时候玩得那么尽兴了。
自己写春联的人也少了,一般都是到书店和超市买对联,或者直接用电脑设计打印,制作精良,看起来好像比手写的还漂亮,实际上却没有手写的春联有韵味。
成形的彩灯很多,什么样的都能买到,也用不着我去设计了。
年夜饭不少人家已经不做了,直接到饭店订上一桌就成;饺子也不用包了,速冻饺子超市多的是,买回来下锅就OK。
春晚也不再那么受关注,除了老人们还保持着看春晚、守岁的传统,更多的人是以上网聊天、游戏、发短信等方式度过整个除夕夜。
新衣服每年都穿几件,也不在乎春节这一件衣服,对新衣服的渴望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哥哥姐姐们有的已经成家了,春节时有的因为工作原因也不能聚在一块,即使回来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玩儿了,更多的是抱着电脑、盯着手机,再也找不回原来过年的感觉了。
我不禁在想,这还是我印象中的中国年吗?几乎所有的传统都被莫名其妙的简化了,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未 来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历久弥香。传统在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生活的普及,人们可能更适应一种“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我担心,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就是10后、20后这几代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了解会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传统难以传承甚至流逝殆尽。传统的流逝也是文化的流逝、历史的流逝。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把这种悠久的传统延续下去,还要发扬光大,让传统在新时代里展现出它应有的魅力!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800字作文
喧闹的锣声震得干枯的枝权微微摆动,亮红色的炮纸和对联在莹白色的天地间闪烁,雨后微凉潮湿的空气在暗灰色的天空下弥漫,一轮皎洁的明月皓然嵌入疏星漆黑的夜空……这些洋溢着中同气息的节日具象被我们熟悉和铭记。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让这些传统节日在我们心中扎根。
传统节日是历史的载体。
黑暗腐败的官僚政府,令刚正不阿的屈原深感羞愤绝望,怀着对昏庸君主的痛恨和无法救国的遗憾,他骄傲却无奈地对着汨罗江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声叹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高洁傲岸的君子,自发地向江中投放的不仅仅是粽子,还有深深的敬重和缅怀。时光荏苒,日月如梭,随着端午节一直完好地保留下来的,还有那令人神往的历史。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深秋的重阳节却独自感受着“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寂寞;中秋节时我们“举杯邀明月”,品尝到的家人团聚的温暖,比月饼更香甜。节日是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的表现,它正在让那些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我们的心灵。那些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像一坛封藏窖储了多年的佳酿,时光愈悠久,就愈能散发弥漫它丰郁的醉人香气。
传统节日承载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早春的清明节,向来是我们为逝去的故人表达怀念与哀思的日子。可是你是否知道,弥漫着淡淡哀伤情愫的清明,原本是来纪念牺牲烈士的节日。沉默地伫立在烈士英灵的墓前,怀想着英雄们冲锋杀敌的景象,仿佛耳边还回响着激动人心的号角,仿佛眼前还燃烧着猎猎的战旗,拼凑成热血激昂的画面,基调鲜红。宁静缄默的表象下,是翻滚沸腾着的壮烈和激荡。我们深深地沉醉在英灵赐予的震撼中,愤怒的呐喊声遥远而真实。我们仿佛面对着先烈炽热而真减的灵魂,它铮铮地告诉我们,什么叫气节!
铭记着那些美丽的传统节日吧,当你站在圣诞树前欢快地唱歌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拥有如此伟大而悠久的节日,它们才是我们民旅历史和文化真正的缩影,它们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
就让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心中扎根,让它们沉默地诉说着过往和历史,而我们,更需要用心去体会。
第二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XXXXX学校
X年级X班
XXX
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沉淀上下五千年古国文明之精髓,蕴育了丰厚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以其独具的民族特性,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自然,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创作源远流长。历代诗人墨客的传世佳篇,灿若云霞,好如繁星。这些佳作记录了我国各民族历代的劳动生活,描述了历史的风雨沧桑,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思想抱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前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各种学说,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在当前社会都是十分前卫的思想,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古代圣贤提出的思想,那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
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大,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此后并对韩国、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了自己生活方面的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怎么来的?这些节日都是5000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我国的传统文化,曾经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就算是近代,就算是我们中华民族收到危难时,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依旧支撑着整个民族体系,让我们一次次不畏生死的抵御外族入侵。我们失败过,但从不失去信心,从没有丢失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
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需要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去传承、去弘扬。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学校教育和老师、家长及一切长辈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世界进入21世纪,社会的实现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与现实并存,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辉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正是:越是民俗的越是永恒的,越是民间的越是优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三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和文化。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它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涉及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等方方面面,涵盖价值观,审美观,思想观,以及衣食住行等都包含其中,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已经成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我们古人提出的各个思想,引导者人们一步步的走向文明,迈向有秩序的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水平到达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都十分前卫,而现如今这些思想也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譬如治国,学习,与人相处,这些都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但是也并非儒家一家独大,道家法家的思想也颇有参考价值。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然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这些,思想文化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方面的习俗。比如我们吃饭用的是筷子而不是刀叉,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譬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我们的民族文化,曾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在危难的时刻,更有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支撑着我们,面对外族的侵略,我们曾失败过,但是我们从未失去过信心,失去过信念。
如今,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挺过来了,但是,在我们向另一个辉煌迈进的时候,那些传统文化呢?当今社会,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的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过“洋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现代的通讯工具与人交流,寄贺卡更喜欢用电子贺卡。生活中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这不正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吗?追求自己喜欢的,我们没有错。可是,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漠视?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民族文化,都去哪儿了?
小时候,觉得方块字,唐诗三百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微风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端午节吃着粽子,就是在中秋节拿着月饼对月当歌。就像我们的童年一样,安逸而又恬静。
等到长大了一些,渐渐地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她是多方面的,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了民族记忆的最深处。
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四个汉字,那是精神上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反复剖析。可是,我们学生对她的忽视却令人痛心。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却津津乐道于各种“韩流”,我们只知道清明节、端午节可以放几天假,却从来不晓得这些节日蕴涵的文化内涵,当端午节成为了韩国人的专利,这何尝不是给了中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是,又有几个人站出来过或者做点什么呢?
传统文化的破碎声清晰可辨,中华文明从古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与“古中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这些多么让人惊羡!而现在,我们都在忙于“数学研究”,“物理拓展”,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依稀闻得到记载她历史的残页散发出来的霉味。这是我们生命肿的一部分啊,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啊!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特点在于她历经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她屡经考验而能生存下来,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别人取经的同时,我们如果不能发展壮大自己的传统文化,那岂不是很荒谬?
与时俱进是对的,可是有些东西不能进,只能守,守住了,就是自己的,守不住,就什么都没有了。比如——文化。
第四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5000年来,中华民族在饱经风霜后形成了一种特色的文化形式,为世界所之惊叹。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从道德反面看,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各种思想,引导人们向着健康,有秩序的生活迈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前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各种学说,有道家,儒家,法家等等,而最著名,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了。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在当前社会都是十分前卫的思想,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治国方面,儒学也有得道之处,比如论语当中提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著名学说,给无数后世君皇一治国方针。论语当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比如“人无信不立”这句话,简单数五个字,就将诚信这一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儒家学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而不是儒学一家独大,道家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也颇具参考价值。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发展而言依旧具有其道理所在。而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浓厚的保守倾向,董仲舒曾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保守观念,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明哲保身”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了保守者的行动指南。在现代医学技术创新中,科技人员很容易受这种思想是束缚,总是不敢争先,墨守成规,却与创新,没有冒险精神和超前意识,所以技术很难有所突破。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是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天下之正理”,朱熹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制度是等级森严的,它十分注重强调尊卑、长幼的等级关系,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有重文轻技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重群轻体轻个人。苟子有言“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古代圣贤提出的思想,那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了自己生活方面的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怎么来的?这些节日都是5000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期盼,向往,还有思考,探索,怀念等等一系列感情,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在古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智慧,在农耕时代,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了经验,最后浓缩成为二十四节气,这对于农民的劳动生产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祖先还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这些发明创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传统文化,曾经让我们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就算是近代,就算是我们中华民族收到危难时,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依旧支撑着整个民族体系,让我们一次次不畏生死的抵御外族入侵。我们失败过,但从不失去信心,从没有丢失信念。
而如今,当我们挺过来了,当我们大部迈向另一个辉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弃之于脑后了吗?不行,绝对不行。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还在各方面影响这全世界。比如,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主义,而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国为重,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看起来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团体主义,我们在最终的最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有些问题根本不能用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评定,在这些方面上,他们就要借鉴我们的思 想,来整合出适合他们国家的新价值取向,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道义,还有里面所阐述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数千年形成、发展和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的结晶,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富有生命力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保守封建的观念。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继承,但也要不断创新。没有继承,传统文化就没有创新的资本;而不去创新,传统文化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便会是终走上衰败的道路。而将儒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融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该发扬各种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等好的方面,而摒弃传统文化中墨守成规、碌碌无为、重文轻技、自我封闭等等不良的方面。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于我们身上,而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取向,将再一次成为主流,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全世界。而作为现代文明之基础的传统文化,将再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那耀眼的光芒,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将为世界所共享。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美德,民族要发展,民族要壮大。我们作中国青年新一代,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第五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学校:平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作者:耿明辉
指导教师:姚现品
时间:2014年4月25日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在我眼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 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 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雨磨难,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
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 五千年。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 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 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会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学说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儒家推崇孝道,推崇尊老爱幼,这如今也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行为道德准则。在治国方面,儒学也有得道之处,比如论语当中提到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著名学说,给无数后世领导者以警醒。论语当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比如“言而有信,舍生取义„„”等,这些人生信条在当今社会仍被人们信奉。在学习方面,“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一日三省”等等,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儒家学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发展而言依旧具有其道理所在,这就是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先贤们提出的思想,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这些睿智的思想,我们还有生活习性之类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吃饭都使用筷子,这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五千年历史里沉淀出来的最精华的文化所在。这些节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期盼,向往,还有思考,探索,怀念等等一系列感情,这些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二十四节气,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年法都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用智慧,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的经验。我们祖先还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这些发明创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都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东南亚文化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的文化精髓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再如,许多国家都开设的有“孔子学院”,他们所需要的是儒家学说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它深蕴着我们先民不舍的追求,至今仍然哺育着十多亿中国人。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保护,继承发展,重构祖国的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就必须发展。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我们青年的使命,责无旁贷。
教师点评:
该生写作态度认真,写作之前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所以文章材料丰富,能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构成,重要性,以及对各国文化的影响。文中所举例子,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较全面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的思想学说对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时,学生能够回顾过去,从自身出发,得出“尽己之力,发展、重构祖国的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使命的观点,着实难能可贵。
总体来说,文章的语言流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内容翔实。以就业班学生的习作水平来说,算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