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

时间:2019-05-15 15:1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

第一篇: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

风凄凄 马嘶嘶

妾心默默送夫役

红袖湿 伤心极

遥望背影长亭里

卫国年年役不止

妾心日日盼归期

归期归期几何时

花失红颜我失姿

红颜红颜几多时

思心一片鬓白丝

凡凡难逃一情字

古来世间伤心事

男儿战场格斗死

命如朝露转瞬逝

妾心深意君可知

生老病死桃园里

爽风起 室清寂

畜禽也知入圈时

借雁翼 寄相思

万里千山寻君迹

凉风寒夜饥劳渴冻

无时不将妾心牵系

心牵系 又是春风花月时

妾心长叹独孤凄

长相离 长相离

长离不伤连理枝

连理枝 连理枝

妾心怎敢把真爱抛掷

第二篇:我读《君子于役》

~-4-25《诗经》里有这样的一首诗,名曰《君子于役》。诗中抒发了一位作妻子的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各种不适当的差役之不满。这首诗就像一幅图画,“妻离夫散,天各一方”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君子于役》这首诗是国风中的王风。王风,是东周初年周王室都城洛邑郊区一带的民歌、民谣。话说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为博美女褒姒一笑,听信奸臣虢石父之言,烽火戏诸侯,而招引了戎人和申~队的进攻,都城镐京被攻破了。幽王本人也成了刀下之鬼。由于镐京已被战火烧得满目疮痍,其子周平王便将王都迁至洛邑,从此中国历史上便进入了东周列国时代。周朝王室早在西周时就已大分功臣、王亲国戚为各方诸侯;加上如今王室的力量日渐削弱,东周王室就成为傀儡,有名无实了。据史书记载:东周时,周桓王欲出兵伐郑,到处征兵,强迫人民服苦役,造成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想必《君子于役》此诗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被创作出来的。它忠实地刻画了一对普通的夫妻分离之苦,亦道出古代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置人民饱受精神虐待而不顾的~作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影子。人们在赏析一篇散文、一首诗时也必须看出其“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从《君子于役》一文中,我们不难再理解日后“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事迹。余秋雨曾说:悲剧英雄总未免孤独,在中国,他们尤其孤独。是啊,主人公也一样,都是孤独寂寞的。不适当的制度所造成的悲剧,其心酸之情是能从诗篇中略见一斑的。《君子于役》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一首闺怨诗,它也是一首思夫之作,说的是妻子想念去服役的丈夫。当我们翻开唐诗时,我们会发现唐朝中叶著名诗人王昌龄曾写过一首叫《闺怨》的七言绝句。这诗写的也是妻思夫,所思的丈夫是外出求取功名,是为了“光宗耀祖”的!且让我们看看此诗的内容吧:“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作为妻子的自然同意丈夫这样做,可到后来她又有点后悔了。悔的原因是春到人间,妇人却独守空屋;一年复一年,少妇年老色衰了,后悔妙龄时让丈夫外出。比起《君子于役》,《闺怨》是含蓄多了,其处境也不如《君》凄凉。《君》的丈夫到外服役去了,生死未卜;而《闺》中的夫君是去封侯拜相,妻子也有了心理的保障。《君》是悲哀与思虑的,《闺》只是带有想念之情而已。《闺怨》的韵律对照也远比《君》工整多了,其语句上的转折有力自然,非常细腻工巧。《君子于役》可以说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其诗确实足以和《关睢》中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媲美。它大胆地歌唱出一个女人对其丈夫的思念,冲破了封建社会里“女为卑”、“女子无发言权”的束缚,同时也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哀歌……赋,是《君子于役》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这是一种白描的写作方式,直抒胸臆,用通俗话说就是“赤裸裸,不经加工修饰,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正因为《君》写得很白、很简单,老妪能解,所以它很容易使市井小民、普通大众中引起共鸣而广泛流传之。作者在写《君子于役》这首诗时确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作者就把心里的话全都“掏”出来,唱成歌、编成曲子。古人皆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男耕女织;作妻子的白天除了做家务、烧饭之外,一无娱乐,二无消遣,这又如何能熬过没有丈夫的这段日子呢?适合穷困、单调、枯燥,将每一件小事都看得十分透彻,除了思念,还是思念……黄昏,给大地蒙上一层薄薄的雾纱,也给人们一种凄惨与神秘的感觉。家家的男人都已从田里归来了,唯有女主人公的丈夫音讯全无,此景可真谓“故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为了表示思念,作者只好望着那无边无际的苍茫大地,轻轻地哼着这首歌,流露出真挚的爱情、温情……《君子于役》作为《诗经》中的一篇闺怨诗,可谓开创先河。后世也有过不少类似的文章:有思夫、念妇、追忆老友等的,让人们能直接表达心中的感情,记下生命中难忘的一刻。就拿现代名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来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就已经不只是浪漫、直接罢了,其中更含有了想象的风格。——这或许是诗词发展的演变吧。“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这首小诗既不是什么黄钟大吕之乐,也非江南柔靡小调。可它所唱出的是几千年前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名妻子的心声;它诉出了一个时代的不平;表现了早期的中国人民对于自由平等世界的向往!站在时代的高度评赏作品,写出作品的时代印记,据文引赏,旁征博引,赏析作品情感脉络、哀思之苦,紧扣作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从思想性、艺术性上张显作品的文学价值、审美情趣,堪称一篇尚好的文学评论。(汪国金)

第三篇:君子于役教案

《君子于役》教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与《诗经》的相关知识 2.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重点体会徭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理解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重点体会徭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三、教学准备:(PPT、教具、图表、习题等)

PPT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一)简介《诗经》,导入文章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11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例举诗经名篇:《关雎》《蒹葭》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二)整体感知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歌中的字、词

曷(he):何时,通“ 何”

埘(shi):鸡窝 栖(qi):休息

佸(huo):相会

桀(jie):鸡停歇的木架 下括(同huo):同佸,下来相会 苟(gou):语气词,但愿,希望

(三)朗读环节: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大意(请生复述故事)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四)具体分析文章

(1)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清具体讲的是什么

全诗分为两章: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服役,抒发盼夫归来的心情;

第二章,直接承接上章,希望能与丈夫见面,表达了对服役丈夫的惦念

第一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第一层,用“赋”的手法点明 所要吟咏的事,直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盼丈夫归来)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养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2)挑出重点,分析文章

1.思妇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从哪里看出?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家在山村的农村妇女,家里养着鸡、牛、羊,周围有小山 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看出

2.“何至哉”“如之何勿思”表达了女主人怎样的情感?

这句意思是“丈夫出征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叫我怎么能不思念他呢。”为 什么会如此思念丈夫?从下章可以看出来,“君子于役,不日不月”,丈夫除外打仗,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一直这么天天的盼望着,盼完一月,下一个月又不能回来,一年结束了又是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对丈夫非常思念、担心的感情。

3.为什么要写“日之夕矣,羊牛下佸”这样的场景呢?

夕阳西下,牛羊归来,侧面衬托内心的不平静,家畜出入尚且有时,可是人却盼无归期,由归家的羊牛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此诗境界如此完美也在于它取景典型。从时间来看,是天色将暮之际(“日之夕矣”),这一特定时间所呈现出来的景色,是苍茫的、暗淡的、静谧的,这最容易引起愁苦人们的深思系念之情。从事件来说,是太阳落山之际的家禽家畜进窝归圈的常见小事,试想牲畜家禽尚能归宿,而人当归不归,这又怎能不让思妇产生倍加念远的愁情呢?从地点来说,是门口、村头,这正是一般农人迎送亲人和劳动之后回家必经之地,当然也是思妇的丈夫往昔从事农牧劳动后回家的老路。她看到这些地方,自然要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丈夫的冥想。不难看出,诗里选择的景物,不仅符合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和思想,而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它最能感动人。

4.第二章哪一句把妻子对丈夫的情感更深入地表达出来?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苟无饥渴”一句写妻子由思念到担忧牵挂,希望丈夫在外不要受饿,不要受渴。这里也揭示了妇人为什么这么思念丈夫的原因:当时的军队供给不怎么完善,死在外面,身填沟壑的事情是常常发生的,古代的这些实际情况,也就构成了这首诗产生的背景,也就有思妇的产生了。所谓“春秋无义战”,统治阶级之间为了种种原因引起的战争,使很多青年男子葬身沟壑,不能回家,也使得很多妇女,年纪轻轻的,便在一年一年的等待,一直到满头白发。

5.文章中重叠的有哪句,分别有什么作用?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作用:他们连回来的日期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完全是由统治阶级掌握的,妇人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中,不知道何时丈夫才能归来。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养牛下括

作用:说明这妇人是天天在黄昏时候去到村边上,站在比较高的地方,一直看呀看。为什么都是在黄昏时候看呢,她白天要承担家务劳动,还要承担家庭的农业生产,生活的重担就落在她的重担上,只有在傍晚时候才能去路口等待张望,盼望丈夫的归来。

6.望夫形象的塑造

羊、牛每天黄昏之时都回来,天天在企盼着的在外的丈夫为什么不回来?叫人感到诗的抒情主人公每天的企盼:天近黄昏,一天的希望又破灭了。诗中塑造了一个“望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多少年以来,在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少数民族,都有望夫石,望夫山,望夫崖,望夫云等等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景物呢?说明有相当多的人,确实曾经常常站在高处望自己的丈夫,因此才会有这样的传说和地方。而《君子于役》则是最早塑造望夫这一形象的作品

(五)文章意义

这首诗的意义:这首诗很典型,反应了在春秋时代,很多地方,不仅仅是此处,还有很多诸侯国,很多的劳动人民,劳动妇女,都有这样的遭遇,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之深。

(六)总结全文

这首诗之所以写得那么有诗情画意,就在于它写的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是思妇的真情,用的是农户习以为常的口头语,说的是长期聚积在心底的话。它是人民生活、思想的真实反映,形成了平易浅淡、朴实淳厚的风格。诚然,精炼的语言、恰当的句式,是一首好诗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这首诗的美,并不完全在于字句用得准确稳妥,主要在于诗境和形象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夕阳西下,牛羊牧归,以简洁朴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达到情景交融,刻画思妇的形象,其实是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五、授课小结

这首诗的美,并不完全在于字句用得准确稳妥,主要在于诗境和形象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夕阳西下,牛羊牧归,以简洁朴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达到情景交融,刻画思妇的形象,其实是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学生对此还缺少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四篇:君子于役原文翻译及赏析

君子于役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君子于役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君子于役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译文:

君子远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何时才能归里?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下山歇息。君子远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君子远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何时才能重聚?鸡儿回栏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缓缓归至。君子远出服役,该是没捱渴饥?

注释:

⑴役:服劳役。⑵曷:何时。至:归家。⑶埘(shí时):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⑷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⑸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⑹有佸(yòu huó又活):相会,来到。⑺桀:鸡栖木。⑻括:来到。⑼苟:表推测的语气词,大概,也许。

赏析: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说起“贵族”,给现在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其实先秦时代生产水平低下,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世普通农民好到哪里去。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贵族,实际生活情况还不如江南一带的农民。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君子于役原文翻译及赏析2

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译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注释:

君子于役(yì),不知其期。曷(hé)至哉?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期:指服役的期限。曷:何时。至:归家。埘: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yòu)佸(huó)?鸡栖于桀(jié)。日之夕矣,羊牛下括(kuò)。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有佸:相会,来到。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括:相会,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苟:诚,犹如实。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第五篇:《关睢》《蒹葭》《君子于役》教案-文档资料

《关睢》《蒹葭》《君子于役》教案

教学建议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第 1 页 “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

第 2 页 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又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又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联想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

第 3 页 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无限的思念、无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联想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联想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无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方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第 4 页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第 5 页

下载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君子于役改编爱情诗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泽陂改编爱情诗歌

    哗哗的河水哎风吹香蒲鸳鸯戏堤沙清清的池塘哎倒映着蜻蜓停落玉荷花柔柳多情摇枝丫长藤有意树上挂阿妹我心怀有个他悄悄地望一望呀只见他风流倜傥又高大天生个随我意和我愿我......

    击鼓改编爱情诗歌大全

    战鼓惊霄狼烟烽火摧古道舍家抛小几多忧愁几烦恼战士命运谁知晓许是明日即是泉下道秋去冬来几春朝落花簌簌青春尽衰老君不见古来兵者为凶器保家卫国万姓拥护齐欢笑漫漫长夜壁......

    憩息于宁静爱情诗歌

    想在你怀里憩息枝繁叶茂的林边想在你身上迈步绿荫叠翠的小山汲那清澈的溪水解渴望高耸陡峰息心作浮乱的云作滴落的雨作你的爱人在远方在很遥远的那方在海崖边上红枫树旁有一......

    东门之杨改编的爱情诗歌[合集]

    山头上 笑夕阳余晖照在东门的杨树上大白杨 大白杨今晚与孟姜约会的地方邻家之女美孟姜绝世佳人宛如清扬美孟姜 美孟姜贤淑聪慧思难忘分分秒秒的思流都激情的冲撞我跌入了爱......

    相忘于天涯的爱情诗歌

    你我相隔于楚河汉界两岸任凭江水泛滥于万丈狂风席卷寂寞于万里飞鸟在黎明枝头盘绕歌谣脆响阳光菲薄透过天际于心门静播温暖如果爱情只是一个人的单相思那么为何不能为爱斩断......

    诚邀君子话桑麻诗歌

    小烧曲酒农家院,水煮花生春韭鲜。往来素淡皆君子,共济桑麻四月天。4月23日晚,邀三个好友一起乘车回老家村里小酌,酒是自己村里烧得粮食酒,我打了一壶。老母亲给我们水煮花生米一......

    爱情诗歌

    本文作者:150 637 59805 好范文原创投稿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的人生旅途即将寒冬的时候, 你化作一缕春风, 给了我温暖的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的生命之花......

    爱情诗歌

    爱情诗歌把全世界的女人都变成你 怎么样能够 把全世界的女人都变成你 那么真好 那么真糟 如果说如果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你 那么 把你的影子缩小成零点零一厘米 移植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