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时间:2019-05-15 15:2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第一篇: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 要:人本主义学习论是指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态度和主张。我们发现人本主义学习论与素质教育存在着某些相通点,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美国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强烈呼吁改革美国既有的“反人性”、“反个性”的教育模式;倡导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本主义学习论是指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态度和主张。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意义学习、全面发展、主体地位和情感陶冶,力主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所有这些主张和努力都为一种崭新学习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传统学习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视角。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益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素质教育是指向大众化的教育。目前,中国正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当今我国教育界的主潮流。现在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正在进一步厘清,素质教育的实践也在渐次深入。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本主义学习论的立足点与素质教育的重心有某些类似,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合理主张中寻求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真正动力,不是财,不是物,而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胆识,敢于打破旧体制、旧观念、旧习惯,敢于开创新局面的人。以人为本,目中有人,是认识素质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前提。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必须构建以人育人,以人促人的机制。对于施教者来说,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会动脑、会动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做一个思想品德好、知识技能高、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人做人和学会做人是一部师生大合唱,这部教育大合唱要获得成功,必须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靠双方密切的协作和配合。所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把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人本主义学习论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罗杰斯倡导的“师生平等”,“真实、尊重、理解”的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和价值,主张采用情感教学,这正是我们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所缺乏的。其实,任何教学改革,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是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的更新,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角色如何扮演,以及怎样处理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学习论有关师生关系的观念中得到些启发,改变我们教学中硬邦邦、令人窒息的气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生机,散发浓郁的人情味儿。1.学生是学习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2.每个学生都值得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所有的学生都值得培养的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3.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含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的基本素质,缺一不可;二是在每个基本素质中,其组成要素也具有完整性。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就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4.尊重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碰撞、情感沟通、人格互动的过程,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才会身心愉悦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健康人格观对我们在教育上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人本主义学习论健康人格的心理目标──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自在、更幸福、更有价值,达到心灵生活的丰满、自我的完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同了这样一个道理:社会发展的步伐越快,对人适应能力的要求越高;社会竞争越激烈,人的心理素质的作用越显重要。所以要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中小学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多种途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专题心理讲座,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形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心理知识,得到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用科学知识调节、控制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应该配备专职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例如:自我认识的教育、青春期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耐挫能力的培养、适应性教育、职业心理辅导等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1.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启发好奇心,发展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2.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协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心态。3.学会人际交往,使学生善于交往、乐于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及技巧。4.提高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具备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论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目标,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的实现就是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发自主地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从中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思想无疑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创造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儿童和青少年人人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教育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和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就是在创新认知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加速实现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的社会化进程,使具有创新人格的人尽快脱颖而出。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1.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2.建立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新体系。3.推行创造的知识结构策略。让学生形成以良好的基础知识为主干,理念知识(数、理、化、生)、人文知识(文、政、史、地、哲、艺术)、实验知识(操作、考察)比例合理,能举一反三的知识结构。4.创设创新教育环境。5.教师首先要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教改的核心,对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复兴中华民族这个历史的重任才能实现。

五、重视人文教育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美国教育界过分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提出质疑,主张应大力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且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也已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泛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当代的人文精神在人与自然的态度上主张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人对社会的基本态度的实质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生的社会价值与人生的个人价值之间的基本关系。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坚持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注意社会群体长远利益,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人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属于道德观的范畴,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倡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促进合作。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的核心是如何认识自己和控制自己。教育的人文意义和价值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亦即教育使人成为人,教育对个人和人类的幸福生活所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它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具有非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教育的人文价值将培养健全或完整的人格放在首位。它关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它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彻底解放;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动物,还是一个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尚的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在教育内容上,教育的人文价值将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放在核心位置,强调学校不能仅仅只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不能仅仅只提供就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如果学校一味强调知识或智能,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是教育追求的理念,反映出一种对人的人格、文化、创造力的完整性追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六、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主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信任、无外在压力、无讽刺的良好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前提。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家长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才能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鼓励孩子,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要注意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与社会进步极不相称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一道努力,齐抓共管。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台北市:东华书局,1998.

[2]向海英.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2.

[3]李斌.21世纪教师应有的学生观[J].教育评论,2000,6.

[4]张崇善.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6.

[5]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编.素质教育──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4.

[6]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6.

[7]俞学明等.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8]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第二篇: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这些观点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有很多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重视“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 念指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个人学习内容的选择,期望达到的 目标,往往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看法。个人通常根据事物与自我概念是否一致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学习方式。当自我概念及经验与自我实现的目标相一致时,会产生积极的体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2.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和创造的欲望以及自我主动学习的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相信学生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相信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创设环境,设法满足学生

渴望学习的天性。

3.主张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把学习分成两类,~类学习是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主张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觉察到主题线索与他们的目的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4.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人本主义学习论者建议教育和教学都应促进学生学会适应变化和如何学习。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应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能充分激发个人的潜能;在现实中能自我提高;行为恰当,能适应社会;有创造性,不断变化和发展,经常发现自己并时刻在自己身上发现新东西;富于自信、能够自尊也尊重别人。因此,培养目标应使学生成为“学会如何学习的人”,会如何应变的人,“从而成为能适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

1.重视人的整体协调发展,促进人的潜能发挥。罗杰斯强调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完满人格,通过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着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和做法,导致许多学生片面发展,这就与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而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应对整个人产生有利影响,学习过程中不要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显然,他的思想对纠正过去的不良做法,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习过程。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另外,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在教学中不应把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重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1)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2)自动自发: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3)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自我评估:学习者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总之,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

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变成统整的人。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等。因此,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1)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总之,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第三篇: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

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人的侵犯或者破坏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因此,整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本能的看法是乐观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外在价值观,强调内在价值观,认为人的美德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另外,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对人的整体观察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将动力、本能等割裂出来进行分别研究,在这点上又继承了完形心理学,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综合和发展。在研究对象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人格),主张心理学应以统一的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人格及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人。在研究方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摒弃精神分析,也不抛弃实验方法,而是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都有所借鉴。

总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既反对弗洛伊德学派仅以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作本能的牺牲品,也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学的客体。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人类潜能”引入心理学,强调了人的尊严。认为,是对天赋、能力、潜能等充分展开和利用。主张学校课程要鼓励学者的自我实现,它所关注的表示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主义所关注的),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注的),而是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因、即情感、信念和意图等。所以,学校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寻找并重视个人的意义。

(三)哲学背景——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存在主义的一些哲学观点,把人的存在看作人的潜能实现的能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重视人性的陶冶,教育的目的培养人,主张重视生活秩序、艺术、宗教、文学和历史、科学教育。学校课程的设立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一)课程目标

人本主义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主张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需要,而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所以,学校课程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发现自我,而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即“完美的人性的形成”、“人

发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等。

人本主义课程研究者认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这种“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Psychic Power)融贯一体”。人本主义的课程范式就是要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发现自我,最终实现自我1。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课程内容方面,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也就必然需要个性化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出发,人本主义者注重课程的统整。在人本主义者看来,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2。

(三)课程结构的组织

学校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重“整合”,如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教育指导下的综合。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人本主义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统合”。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为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为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为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统合”原则的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即“一个整体的各种分散的要素,只有在同整体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健康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他们那里,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即为了同一目的没有冲突地协同工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感情、观念和情绪)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的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的呈现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整体把握。“统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7):170.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7):166.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

(四)课程实施

人本主义课程的实施很有特色,主要有“合成教育”,将一种认知学习与情感经验协调起来,促使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以及情感、道德、审美等诸方面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价值澄清”,作为一种道德评价提出,强调获得价值观的过程,而不是价值内容本身;创造活动法,旨在培养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即要有创造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材料、环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讨论、思考、探索、发现、表达、手工制作、专题辩论等活动方法,来开展创造活动;人际交往训练法,交友小组、研究室训练、课堂会议等,由20位学生和一位教师组成小组,目的在于创设气氛,展现人格,表达感情、与人交往。

(五)课程设置

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课程人本化,主张开设三种类型的课程:学术性课程(或知识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学术(科学)知识的课程;情感课程(或情意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体验性课程(综合课程)。

A.W.福谢依在70年代提出的并行课程是人本主义的一种典型课程。他规定了三类课程:

1、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学校应指导和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并把某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安排,如英语、数学、科学课、社会课、计算机课等。

2、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同自己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探讨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战争与和平、种族歧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3、自我觉知和自我发展的课程。这种课程可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人本主义课程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素质的核心

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过去我们的功利性太强,重视的只是见效快、物质效益高的科学主义课程,人本主义课程则被忽略了。其实,即使是科学主义课程体系也一直未能在我国真正建构起来。我们将科学精神和科学结果人为地分离开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只要科学结果,却忽视了产生科学结果的思想和精神,“高分低能”式的学生就是这一课程观的必然产物。

事实上,直到今天,教育上的这一功利性思想仍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例如动辄就是教育要为经济、为政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等。这固然不错,但问题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人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了人,一切活动也就无从谈起。

长期人本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不必说历史上军阀混战、人命如芥的年代,就近的来说,上世纪的“文革”,人道不存、人性泯灭,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改革开放后,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一小部分人丧失理想信念,整天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精神极度空虚,犯罪率、自杀率不断上升,社会伦理道德水准不断下滑。“这种种惨痛的教训,实际都和我们教育中无视人的价值甚至践踏人的尊严息息相关。”“说道底,我们今天的教育,最缺的还是对人的教育。”3构建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必然抉择。为此,国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除了正规的“学术性课程”以外,学生还应学习“社会实践课程”。这是一种突出“参与集体与人际关系”的课程,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必须使以生产劳动的形式参与现实生活,成为全部教育经验——无论教育初期还是后期——的一部分。

因而,目前必须尽快地建立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改变国家管理课程过于集中的现象,以便让不同地方根据自己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使教育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让学生和家长觉得学校所教的东西十分有用,从而提高学习和就学的积极性。3 陈嘉.基础教育改革和人的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25-2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本主义课程观特别重视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理解自己与他人,并同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尽管人本主义课程不是尽善尽美,但这些观点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我国的人本主义的课程体系,相对于西方国家落后,对于我国的人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都是很不利的制约,因此构建完备、成熟的人本主义课程体系提高到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来,积极吸收国外的一些有利经验,并要注意和我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著.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 钟启泉.“情意教育论”述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4] 周云.教学理论流派的创生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探索——以美国课程改革为例

[J].现代教育论坛,2009(9).[5] 何秋钊.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6] 周兴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两种认识取向一一苏霍姆林斯基与卡尔·罗杰斯人本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7] 吴民祥,谢清连.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8] 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第四篇:合作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合作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从教师如何“教”这一角度来探讨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使回归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合作学习正是基于对传统教学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来提出自己的理论和策略的,因此,合作学习对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美国科学家朱克曼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五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而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在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高达75%,可以说,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二)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三)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尝试。合作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小组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大的自由度,教师提供一些有指导性的建议而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多的干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空间,他们合作行地互教互学,能够发展他们的潜能,提高特们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第五篇:多元智能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的提出及其背景

所谓“多元智能”(MultipleIntell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Howard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为MI)较系统地阐述,最初体现在《智能结构》(Framesofmind,l983)一书中。

该书是加德勒参与研究“人的潜能本质及其实现”(1979)课题的研究成果。作者的初衷是“要完成比当时认知研究普遍接受的观念还要完整,提出广泛的人的思维观”。大凡一种理论的突破或创新,通常都确定突破的“切入口”,或寻找“挑战的对象”。

加德勒的挑战对象:一是当时具有影响深远的皮亚杰学说,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为了达到科学思索的理想境界;二是当时盛行的“智商”(IQ)流行的测验观,即认为人的智能,就是以语文(言语表达)和数学(逻辑思考)为依据,测试学生敏捷地解答任何问题的能力和程度,从而确定人的智能或智商的高低优劣之分。

不可否认,在加德勒提出多元智能学说之前,关于智能的研究和学说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如19世纪骨相学代表人物弗朗茨·约瑟夫·高尔提出大约37种人所具有的不同能力,其中包括感情能力、情绪能力(希望、敬畏、尊重)、反省能力和知觉能力,其学说基础建立在“左、右半脑功能定位观点”之上,如左半脑呈现语言功能障碍;再有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Binet)首创智力测验,从而第一次以定量的测试替代了评知觉评定的智能标准;以及瑞士皮亚杰人的能力发展的阶段学说等。

但客观的事实是,加德勒提出多元智能时所树立的“挑战对象”,并不是采用“倒洗澡水连同婴儿都一起倒掉”的简单做法,而是通过研究,更加关注学生的起点行为及其潜在能力的发挥,因为多元智能“强调是人类拥有未知数目的潜能,从音乐上的天赋到了解自我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潜能的范畴”。

加德勒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就是: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

而智力测验(即IQ所关注的智能)所探寻的信息都反映了那些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里所获取的知识。但智力测验却很少能估价出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或解决新难题的能力。这种“结晶的”而非“滚动的”知识倾向,所造成的后果是惊人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重心或对智能关怀同样应是: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而是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

人们习惯上把知其然(Knowhow)如何实施某事的那种不言而喻的知识和知其所以然(Know-that)实施时所包含的关于实际程序的证明性知识]这两者区别开来。

往往在智力测验中偏重前者“知识的掌握”,而对后者“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则不予以重视,而且测试工具又较偏重“语文”和“数学”两学科,严重造成学生“偏食”或“潜能”

得不到发挥。

多元智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脑科学研究与突破。自16世纪笛卡尔提出“心是一个,大脑为何是两个(左右半脑)”问题,关于大脑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而且提出了许多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脑功能定位、脑损伤障碍以及脑神经解剖学、脑神经生理学、脑神经心理学等研究,无疑为研究人的智能发展“规定性”(Canalization一种沿着一条路线发展的预测性、选择性和筛选性)和可塑性(Plasticity)提供了验证。

事实证明,可塑性原则在早期生命阶段尤为突出,具体可归纳为幼儿时期的灵活性的最大限度问题;关键阶段的重要性问题;中介或调节发展因素问题以及灵活性在所涉及的神经系统区域之间是不相关联的问题等等。

但大脑科学研究并没有为智能发展提供一块“罗塞达石碑”,而恰恰是加德勒多元智能,无疑为超越狭隘的传统智力观念、反映现实生活智力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奠定了基础。

关于智能的研究和探索,还得益于智能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如来自遗传学的认知在人的成长中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如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酸的研究和基因型、表现型生物学观点的探索,无疑为智能发展和发现提出许多假设。

如神经生物学的基因型(一种遗传性向aptitude)和表现型(环境性向)两者的利用和区别,提出人的学习过程具有某种生物学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又佐证了大脑组织的两大派的观点:即功能定位派(潜力均等的器官组织)和组件式观(配合、互为一体的运算机制)。

加德勒在其《智能结构》一书指出:幼儿是其能力与天赋的俘虏,这些能力与天赋也许以优秀的形式而存在,但它们又是相互孤立的,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有创造力的联系。而成熟的个体只能有意识地导向各种组件能力,并调动这些组件能力而达到其不同的目的。

多元智能观,本身的宗旨就在于“早期介入与连续不断的训练都能在确定个体最高操作水准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各种智能间都具有某种“交互作用”(Interaction),如果说,一种智能可为人生或未来事业打开一种可能性的话,那么各种智能的培养和结合便可造成了多种可能性和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加德勒等人于80年代初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便于叙述方便,下面均简称MI理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流行的“情感智能”(EQ),现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即我们不能仍停留在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而应走向整合性的学习。

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结构应有利于学生的整合性学习,而不是互不关联地学习某一课程。学生中心或者“个体为中心的学校模式”(individual-centeredschool)的理论出现,就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不同学习方式的事实而提出来的。

二、多元智能的内涵及其发展

加德勒等人的MI理论和学说,自1983年《智能结构》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10种文字出版发行,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成为心理学、教育科学类畅销书达数年之久。

据德文有关资料证明,加德勒近几年又先后出版了有关MI理论专著有:

《智能的新科学、认知革命的纪元》(TheMind'sNewScience;AHistoryoftheCongnitiveRevolution,1985)

《多元智能──实践中的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TheTheoryinPractice,1993)

《通往创造性思维的钥匙》(SchluesselzumKreativenDenkenl996年德文版,英文版1993年)

《领导者智能、领导分析》(LeadingMindsAnAnatomyofLeadership,1995)

其中《多元智能──实践中的理论》一书,比之《智能结构》更加关注MI理论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更具实践意义和价值。作者在后一书中,引用许多研究成果和案例,从而证实MI理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可能性、重要性及其意义。

加德勒等人的MI理论,包括由7种智能组成的MI理论,其旨意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IQ或比EQ更广泛、更完备的智能观念,以便使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为教育实践开启多元智能的新世纪,从而更加体现学校教育的宗旨:发展学生各种智能,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其智能特色的职业和旨趣目标,使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信心,饱满地投入终生学习社会,以负责、建设性的方式为社会服务。

MI理论所指的七种智能,具体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和人际智能等七项智能。

MI理论的产生,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充满问题,如果还有可能解决,就必须运用我们所拥有的智能。认识智能的多元性和人类展现智能的多元方式,就是我们需要迈出的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学校教育重心转移的关键。

三、MI理论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启示

MI理论产生15年以来,加德勒及其合作者们致力于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推广研究。具体途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探讨MI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和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智能观,告别IQ。并依据一个人成长轨迹的四个不同阶段(幼年期五岁左右、入学期十岁左右、青春期、安身立命期三十岁左右)分别采用各种不同途径,包括如何增强培育智能等;二是设计试用于MI理论椎广、应用的测量工具;三是与有关学校、社区和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实验研究和推广应用。

加德勒通过内在关系探析后指出:儿童期阶段,幼儿往往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或某种天赋。

而获得这些初步发展并不需经过正规的教育,而大多则是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领域自发性互动产生的。

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化对儿童的潜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入学期阶段,学生的幼年自由自在的探索范围和可能性日趋缩小,通常由学校教育来引导,鼓励他们进入未知世界。这个阶段功能可比喻为“师傅领进门,深造靠自己”的师徒制,教师的形象和作用对学生一生发展至关重要。

青春期称之为“处于十字路口”。人们认为:学生安然渡过这“危机阶段”,就有机会持续保持创造力和求知欲。

通常15~25岁阶段是天赋发展最平实的一个阶段,成为神童的可能性已经结束,天才还潜伏在遥远的将来。关键的议题全都围绕着一系列专门知识打转。一旦潜心钻研十年左右,就可能通往专家之路或将来有一定程度的贡献。

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往往也会影响安身立命的成熟阶段;安身立命阶段,又称定位阶段(30~35岁阶段)。该阶段智能或天赋表现最旺盛,当然也不排斥“大器晚成”的个别成功者。

加德勒等人创设的发展关系架构,其用意可概括为三点:

首先是教育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学生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创设“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

这里的“以个人为中心”宗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唤起每个人的自信心。加德勒将这种新型学校界定为三种角色为一体,即评价专家、学生课程经纪人和学校社区经纪人等三种角色。

具体未来学校图景将是:公正而科学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智能发展和创设探索未知世界情境;合理的课程结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将社区环境引入学习地点,使学生可以在学校、社区、家庭等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

在推广MI理论实施过程,加德勒与“哈佛大学零计划(HarvardProject)”研究者以及费德曼(D.Feldman)等人,研制一种“光谱项目”(ProjectSpectrum)评价标准,假设每个儿童都有潜力在一个或数个领域发挥才能,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别从科学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依据:即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或特质,及早发现有助于未来学习;学前儿童的智能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为弹性课程、自由选择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加德勒等人与学校等机构合作开展实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确认MI理论的价值及其推广应用的可能性与前景。如与“奇异学校”(KeySchool)的合作,确立了MI理论的地位。

以MI理论构建课程模式,如师徒制的小组教学互动模式、与大社区紧密结合与渗透的情境模式和专题研究的发现学习模式。以MI理论设计出五层面评价标准体系,如个别智能层面;掌握事实、技能、概念程度的层面;创造作品(成果形式)质量层面;沟通能力、合作层面以及反省思考能力层面等。

如上所述,MI理论不仅可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和应用,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尽管现今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对于智能理论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如斯泰贝格(Sternberg)提出的智能三元论(triachictheory即个人内在世界、个人的外在世界和个人处事经验)和学校实用智能(practicalintelligenceforschool简称PIFS)理论模式。

但殊途同归,几乎都在探讨当今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教育如何将学业智能(或学业成就)与人际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梳理学校教育成就与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能力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培养一大批个性健康发展、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具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环境,这难道不是当今素质教育实施的本质目标吗?

下载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本主义课程论[模版]

    人本主义课程论 一、人本主义课程论产生的背景 人本主义课程论(Humanistic curriculum orHuman-centered curriculum) 又称人性中心课程论,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到......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我国素质教育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教育革新运动。其基本目的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

    论现代家庭中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正确的人才理念以及与这种理念相适应的家庭数育措施。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道德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对各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极重要影响。它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格深化”的思想以及自我实现理论......

    人本主义对学期课程

    人本主义对学前教育课程启示20 世纪7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在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冲击,在倡导教育改革运动的潮流中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

    席勒美育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的教育论文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精神的自由日益趋于乏匮。我们的智慧而善的眼光看不到善,看不到自由,看不到我们的美的本质。审美教育通过既有内容又有形......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在教学策略、工作动机、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特点,指出应依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师......

    论人本主义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论人本主义教育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摘要:人本主义倾向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其观照下的教育思想打破了现存教育制度对人的束缚,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