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安阳二十一 刘振
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
3、排球运动简介。
4、排球的基本技术。
5、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具
黑板、粉笔、1个排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Holyke)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首创了排球运动。
2、传播: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
1、排球在中国的发展:排球运动于二十世纪初(1905年左右)传入我国。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中国女排五连冠:81年第三届世界杯、82年第九届世锦赛、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85年第四届世界杯、86年第十届世锦赛。
2、中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首创快攻、发明“插上”战术、创造“平拉开”、“单脚背飞”、“盖帽”拦网。
三、排球运动简介:
1、比赛方法与特性:排球比赛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 9米的场地上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比赛场地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上空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的目的,是队员根据规则的规定,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上。
(1)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
(2)? 网高:男子2.43米,女子2.24米。
(3)? 球:一色的浅色或彩色,圆周65—67厘米,重量260—280克,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4)标志杆、标志带
(5)比赛队组成:十二名队员,一名教练员,一名助理教练员,一名训练员和一名医生。
2、比赛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开始,使球从过网区直接越过球网,每方最多击球三次。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员犯规。
3、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均采用每球得分制;1---4局要打满25分,无最高分限;第5局打满15分,无最高分限。
四、排球的基本技术:
1、排球基本技术是指在排球基本规则允许的前提下,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合理而有效的各种特定的基本击球动作。
2、排球基本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两部分组成。步法指脚步移动和起跳;手法是指各种击球和控制球的动作。
五、排球的竞赛规则:
1、发球:发球8秒? 发球掩护?
2、轮转与轮转错误: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若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则判为轮转错误。
3、位置错误: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发球队员除外)不在规则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4、替换: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自由防守人无此限制,但只能替换后排队员。
5、界内球、界外球、连击、持球、四次击球、过中线、触网、过网击球、后排进攻违例
6、暂停和技术暂停
(1)第1~ 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为1分钟,每领先队达到8分或16分时自动执行。另外每队还有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
(2)决胜局(第五局),无技术暂停,每队可请求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
7、局间休息和交换场区
(1)所有局间休息均为3分钟。
(2)每局结束后交换场区,决胜局某队获得8分时交换场区。
1、老师手上拿一个排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
2、问题:请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排球的知识?
3、向同学们讲解排球起源
4、趣味性提问排球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同学们猜猜排球比赛有几人参加?
5、同学们知道那些战术是我国发明的?
6、讲解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发明的排球战术
7、问题:同学们有谁知道排球器材的规格?
8、把同学们的答案写在黑板进一步讨论
9、在黑板上画出排球场的示意图进行讲解
10、先讲解排球基本技术的定义然后导入问题
11、问题:同学们看过的排球比赛中运动员采用了那些动作击球?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用语言描述
12、结合同学的回答进行详细讲解
13、问题:同学们知道哪些排球竟赛的规则?
14、学生讨论并回答,将学生知道的规则的关键字写在黑板上
15、向学生介绍排球的竞赛规则,并把学生没回答的规则则写在黑板上
课堂小结? 与课后安排
第二篇:排球理论课教案
排球理论课
教案
学校:商丘师范学院 班级:体育教育 姓名:卢启圣 学号:120821034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 “小网 ”,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二、排球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在亚洲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
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排球的比赛性质和世界各国对举行世界性排球比赛的要求,导致了国际排联的成立。
1947年在巴黎召开了有17个国家排协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法国人鲍尔· 利伯被选为主席,任职到1984年;而后墨西哥人阿科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主席,任职至今。
国际排联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从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基本技战术日趋丰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1952年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排球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1965年在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197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赛。至此,形成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三项建全的世界大赛制度,各项赛事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此后,世界排球大赛系列中又于1977年增加了世界男女青年锦标赛、1989年增加世界男女少年锦标赛、1990 年增加世界男排联赛和1993增加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到1997年国际排联已成为拥有213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已超过1亿5千万,排球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足球的广为普及的运动项目,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1988年国际排联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在世界各个地区建立20多个排球发展中心;发展娱乐性和健身性排球;向发展中国家赠送排球器材;向各国提供技术教材和录像资料等。1995年国际排联推出了《世界排球2001计划》:在各大洲各国树立排球为顶尖运动的形象;使排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第三篇:排球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教师:xx
任课年级: xxxx 年月
日星期
第节 教学内容:排球场地的标准尺寸及说明以及比赛的站位轮换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对排球场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比赛中的站位轮换的重要性。
重
点:1.排球场地的尺寸及其注意点
2.比赛过程中的队员站位、换位 难
点:比赛中的进攻和防守站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教学过程:排球是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群。
一、排球的发源
排球起源于美国,1895年
美国马萨珠塞州(旧称玛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二、场地区域划分
1、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2、面积: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有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成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基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3、比赛场地的地面:
1)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
2)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
4场区上的画线:
1)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它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2)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 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3)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三、比赛过程中的队员站位、换位
在发球队员击球的瞬间,双方队员均须在各自的场区内依照轮转次序排列(发球员除外)。队员位置编号如下:①三名沿着球网排列的队员为前排队员,应占据4号位(前左)、3号位(前中)及 2号位(前右)。②另外三名为后排队员,占据5号位(后左)、6号位(后中)及1号位(后右)。队员之间的相对位置: ①每一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他所对应的前排队员离球网更远。②前后排队员必须分别依前述规则横向顺序排列 队员的位置以他们足部接触地面的位置来判定和控制如下:①每一名前排队员须至少有一足的一部分比他所对应的后排队员的双足更接近中线。②每一名右(左)侧队员须至少有一足的一部分比同排的中间队员的双足更接近右(左)侧边线。球一旦发出,队员即可在本方的场区及无障碍区内任意移动,占据任何位置。整局比赛中,轮转顺序由出场阵容单决定,并由发球顺序,队员位置来控制。当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2号位 队员轮转到l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轮转到6号位,依此类推。若一队发球未按轮转顺序进行时,则判该队轮转犯规
布置作业:课外活动时间去排球场地看一下具体划分,号码 站位及轮转方向.课后小结:
第四篇: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排 球
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3.球运动简介。4.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2.观看女排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 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中国女排五连冠:81年第三届世界杯.82年第九届世锦赛.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85年第四届世界杯.86年第十届世锦赛。2.中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首创快攻.发明“插上”战术.创造“平拉开”.“单脚背飞”.“盖帽”拦网。
三、排球名人
1.中国女排、郎平、陈忠和 2.外国排球名人
四、排球运动场地及人员配备:
1.比赛方法与特性:排球比赛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 9米的场地上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比赛场地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上。(1)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2)网高:男子2.43米,女子2.24米。(3)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4)标志杆、标志带
(5)比赛队组成:十二名队员,一名教练员,一名助理教练员,一名训练员和一名医生。2.比赛规则: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开始,使球从过网区直接越过球网,每方最多击球三次。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员犯规。
3.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均采用每球得分制;1---4局要打满25分,无最高分限;第5局打满15分,无最高分限。
五、排球竞赛基本规则: 1.发球:发球8秒 发球掩护
2.轮转与轮转错误: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若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则判为轮转错误。
3.位置错误: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发球队员除外)不在规则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4.替换: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自由防守人无此限制,但只能替换后排队员。5.界内球.界外球.连击.持球.四次击球.过中线.触网.过网击球.后排进攻违例
6.暂停和技术暂停(1)第1~ 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为1分钟,每领先队达到8分或16分时自动执行。另外每队还有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2)决胜局(第五局),无技术暂停,每队可请求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
7.局间休息和交换场区(1)所有局间休息均为3分钟。(2)每局结束后交换场区,决胜局某队获得8分时交换场区。
六、观看排球赛视频。
第五篇:大学一年级排球理论课讲稿[定稿]
排球理论课讲稿:
第一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排球运动简介:
排球运动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从中间隔开的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上方,根据规则的规定运用各种击球技术,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不使球在本方场内落地的一种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的特点:
广泛的群众性。2 技术的全面性。激烈的对抗性与相对的文明性。4 高度的技巧性与较强的娱乐性。5 严密的集体性。6 攻防技术的两重性。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
打排球时需要对来球作出准确的判断,联想落点,然后做出相应的移动,在挥拍击球的瞬间,还要根据对手的位置、身体姿势及可能做出的反应动作等决定自己的击球动作和方向,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瞬间完成的。经常打排球可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够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经常从事排球运动,对运动系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打排球可以使骨骼的新陈代谢加强,骨骼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使骨骼更加粗壮、坚固。使肌纤维变粗,肌肉变得更加结实有力,肌肉的工作能力加强,反应迅速、准确、协调。还能够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承受更大的负荷,使关节活动的幅度加大,身体动作更加舒展。
经常打排球可以改善循环系统机能,使心收缩力增强,改善心肌供血机能,血液输出量增加,心脏跳动频率减慢,同时也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
打排球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肺活量、提高呼吸深度,使呼吸频率减慢。深而慢的呼吸可使呼吸肌得到更多的时间休息,工作持久而不易疲劳。2 调剂情绪、振奋精神。
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身体和精神都感到有些疲劳,此时如果去参加排球活动,时而在底线对攻,时而上网截击,跑、抛、移动、挥等各项运动集于一体,参加者的情、意、行等身心要素都渗透于每一个动作之中,有助于保持和拥有良好的心境。3 增进友谊、促进交流。
排球是一项可以伴随终身、老少皆宜的运动。通过它可以结交广泛的良师益友,还可以借助其独特的练习和比赛形式增进彼此间了解,促进交流与发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基·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
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哈尔斯戴土博士将此项运动命名为“volleyball”,即“空中截击”的意思。
1897年7月在美国体育杂志上公开介绍了排球比赛的打法及简单规则,从此排球运动在美国逐渐开展起来。排球运动的传播
美国是排球运动的发祥地,6人制排球传入美洲的时间 较早。1904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
排球运动传入亚洲的时间是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排球运动在亚洲发展过程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正式开展6人制排球运动。
1917年传入欧洲是6人制,所以欧洲的排球运动发展较快,技术水平也较高,始终名列世界排坛前茅。
排球运动传入非洲的时间最晚,1923年传入埃及、突尼斯等国,所以非洲的排球的技、战术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的位置。国际排球组织的成立
国际排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排联,成立于1947年,会员为210多个,总部在瑞士的洛桑,第一任主席法国人鲍尔·黎伯,现任主席墨西哥人阿科斯塔。我国1954年加入国际排联。1947年,国际排联颁布的第一本国际排球规则规定:排球重量250~300克,圆周65~68.5厘米,气压0.52~0.58公斤/平方厘米。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
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双方站在两边,每队上场队员6人,分前后排站立。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站成两排,前排三名队员的位置为4号位(左边)、3号位(中间)和2号位(右边);后排队三名队员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离网更远,其位置为5号位(左边)、6号位(中间)和1号位(右边)。
排球运动的比赛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方式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块面积相等的场区内排成两排站位,然后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
比赛的开始是由后排的右边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过网,以后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同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比赛不间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
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发球的队员继续发球。接发球队胜一球后,场上队员先按顺时针的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后,再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发球。目前排球比赛是五局三胜制、三局两胜制和一局胜负制(沙滩排球)。当前的国际6人制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的每球得分制,每局先获得25分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胜三局为胜一场。决胜局的比赛是首先获得15分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队。排球比赛的计分方法。胜一分 比赛中无论是发球失误还是接球失误或其他犯规,对方即胜一分,同时获发球权。2 胜一局 一方先胜25分同时领先对手2分为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直至一方领先2分。胜一场 正式比赛采用5局三胜制,即最多打5局,胜三局的队即胜一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一)采用“六人制排球”前的我国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时1905年传入我国的。从1923年开始组队参加第6届远东运动会,受远东运动会的影响,我国排球运动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六人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九人制排球在我国经理了24年之久。
(二)六人制排球的推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被视为重点项目加以推广,成为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1964年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教练率日本女排来我国访问,并执行教练。此时明确提出“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极大地推动了训练工作。我国排球运动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1年我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排球世界杯赛中以7战7捷的战绩,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1982年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再次夺冠,1984年中国女排在美国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排球赛中再次问鼎,第一次在奥运会排球比赛大厅内升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1985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女排世界杯、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我国女排又相继夺得冠军,创造了世界女排大赛中五连冠的新纪录。女排荣获“五连冠”创造了排球史上的一个奇迹,全国掀起了学习女排“拼搏”精神的浪潮,对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设备
1、场地的基本规格
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米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垂直向上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划一。室外场地为了便于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地。
比赛场地所有界线均为5厘米宽,且包括在相应区域内的面积内。界线应是与地面不同的颜色,并不得用任何坚硬物体作为场地界线。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设备
2、球网和网柱的基本规格
球网的规格:球网为深色,网长9.5米,宽为1米,网孔10cm×10cm,网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
标志带: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标志带,应分别设在球网两端并垂直于边线和中心线的交接处。其宽度应计算在场内上空。
标志杆:长1.80米,直径10毫米。在一端80厘米长度上,每10厘米应涂红白相间的颜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分别装在球网两端的异侧面上。
网柱:高2.55米,两网柱应垂直固定在两条边线以外0.50米~1米的中线延长线上。
3、排球比赛用球
国际和国内排球比赛简介
一、世界排球大赛简介
奥运会排球赛
奥运会排球赛男、女项目始于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比赛,每4年举行l次。
参赛队伍:男女各12个队 参赛资格: 1.主办国1个队
2.上届世界杯赛前三名,3个队
3.五大洲奥运会预选赛产生的5个队
4.由国际排联在奥运会前直辖举办的奥运落选赛中产生的3个队
竞赛方法:先分组循环,获得前两名的队,进行交叉赛,但竞赛方法也根据 场地、时间等情况而有所变动,每次比赛事先由国际排联研究决定。世界排球锦标赛 世界锦标赛是由世界排球联和会主办的国际排球比赛,是排球最早的、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比赛,每4年举行一届,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原与奥运会同年举行,1962年起改在奥运会后第2年举行(女子第5届除外)。冠军获得者可直接参加下届奥运会。
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始于1949年,最初只有男子比赛,女子比赛始于1952年。最开始比赛并不受洲际人数的限制,即提出参赛申请的队,都可获得参赛资格;但从1986年(男第11届,女第10届)国际排联规定只允许16个队参加世锦赛,因为排球运动已逐渐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热门运动,希望获得参赛资格的国家越来越多。具体参赛资格为上一届比赛获得第1名到第7名的7只球队,举办国1个队、五大洲锦标赛5个冠军队、最后资格预定赛(巡回优胜杯)的前3名共16只参赛队伍。
1994年国际排联对世锦赛的参赛资格作了修改。对国际排联直辖举办的最后资格预选赛,从取原来的前3名增加至前9名有资格参加比赛。取消“世锦赛上届比赛2至7名有当然参赛资格”的规定。
竞赛方法:比赛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预赛分四个组进行循环赛,每个组第一名参加决赛,每个组第二名在复赛中再抽签决定对每组的第三名,胜者四个队参加决赛,负者四个队经淘汰决出9-12名。预赛中分组的第四名抽签进行循环赛决出13-16名。决赛阶段,分组第一名的四个队再抽签分两组赛一场以排定座位,再与复赛中的两个队(也抽签排位)进行四场对抗,胜者采用淘汰制决出前四名,负者采用淘汰制决出5-8名。这种新的竞赛方法,使竞赛更加激烈。世界杯排球赛
世界杯是由全球高水平的男、女球队参加的国际性的排球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自从1991年世界杯赛被改为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相当于是奥运会的资格赛。获得前三名的队伍则有资格进入奥运会。
世界杯的历史并不久远。1965年华沙,世界杯被第一次举行,但这次只允许男队参加。这个赛事被规定每四年举办一次(除了1973年没有举行)。女子世界杯赛1973年开始。1991年,世界杯的举办日期被重新改版,改为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这一年世界杯的主办国是日本。苏联男队获得过四次金牌,古巴女队获得过六次金牌。参赛资格:男女各12支队伍 1.举办国一个队
2.五大洲锦标赛冠军队,5个队 3.五大洲锦标赛亚军队,5个队
4.锦标赛紧接着的奥运会主办国1个队 竞赛方法:采取单循环制 排球比赛的欣赏
1、对排球运动本身有充分的了解
2、了解比赛双方运动员的特点、阵容配备
3、了解比赛双方运动员的特点及风格
4、观赏运动员的表现
观赏排球比赛的意义
1、美化生活、陶冶情操
2、强化集体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3、了解排球运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一、排球技术的概念、指导思想及分类
排球技术的概念
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所必不可少的与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排球技术主要由手法和步法两部分组成。手法是指击球时手指、手腕、手臂用力和控制球的动作手法;步法是指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和助跑起跳动作。
排球技术的指导思想
排球技术的指导思想是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掌握排球各项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排球技术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八个字,即全面、熟练、准确、实用。
排球技术的分类
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比赛的先后次序分为
发球→接发球(垫球)→二传→扣球→拦网→防守(接扣球)。二是将排球技术分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两大类。无球技术包括有准备姿势和移动;
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
二、准备姿势与移动
准备姿势的作用:
准备姿势是为了有利于起动、移动,使身体动作和心理活动处于良好的“临战”状态。规范的准备姿势还有利于掌握各项排球技术。
包括有稍蹲、半蹲、低蹲准备姿势。起动的作用:
起动是移动的开始,是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变换身体重心的位置,使身体便于向某方位快速移动。起动的快慢和准确程度,决定着移动取位及时与否。移动的作用:
及时、准确、快速的移动是击球前合理取位,以及寻找最佳击球点的前提。包括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综合步。准备姿势的运用:
(1)稍蹲:用于对方组织进攻,或球虽在本方但离自己较远不需要及时移动击球时,以及在进行二传、扣球、接速度慢弧度较高的发球、处理球时。
(2)半蹲:最基本的准备姿势,在接发球时运用最多,在传球、拦网时也常用,也为短距离移动和防较低来球做准备。
(3)低蹲:用于后排防守与前场保护,接低远的球和衔接各种倒地动作。移动的运用:
(1)并步:近距离的移动,如传球、垫球、拦网等技术。经常与跨步或其他倒地击球技术结合使用。
(2)滑步:短距离的移动,来球距身体稍远,并步不能接近球时采用。
(3)交叉步:用于体侧2~3米左右的来球,或二传手和拦网者在网前移动及防守两侧来球时运用。
(4)跨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滑步、交叉步、跑步的最后一步结合运用。当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身体1米左右时运用较多。
(5)跑步:经常与交叉步、跨步等结合运用。
(6)综合步:主要用于身体离球较远,用一种步法不便于完成击球动作时采用。(一)准备姿势:
1、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膝弯曲程度小于半蹲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与半蹲准备姿势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扣球、二传前或接速度较慢弧度较高的来球。
2、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在前,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中心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主要用于短距离移动和防较低的来球。
3、低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前后开立的距离比半蹲准备姿势更宽一些,两膝弯曲程度更大一些,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两手臂置于胸腹之间。主要用于后场防守接扣球与前场保护接拦回球及接低远球和倒地防守技术。准备姿势的技术要领:
两脚自然开立,双腿适当屈膝;收腹重心前移,身体放松微动。
(二)移动:
1、并步:两脚前后站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手自然放松于腰腹,并步时,前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后脚迅速蹬地跟上,并作好击球前的姿势。其特点是容易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做击球动作。并步可向前、后、左右移动。
2、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弧线较高时,可采用滑步。右滑时,右脚先向右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做面。连续做即为滑步。前滑时,前脚先向前迈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落在前脚之后,连续做。
3、交叉步:当来球距离身体2米左右时,可以使用交叉步。以向右为例,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迈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跨步: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中心移至跨出腿上。
5、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
6、综合步法: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移动的技术要领:
判断及时快反应,抬腿弯腰移重心;移步转换衔接好,身体快移重心稳。
三、发球技术
一、发球的作用与特点
(一)发球的作用:
1、发球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性技术,可以直接得分;
2、破坏对方进攻战术,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防反创造条件;
3、鼓舞全队的士气,动摇对方阵脚,挫伤对方的锐气。
(二)发球的特点:
1、自抛自击,成败取决于个人对发球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心理状态;
2、站位可自选取;
3、有时间限制8秒。
二、发球的技术演变与分类
(一)发球的技术演变: 1、20世纪50年代,采用勾手大力和正面上手发球,其特点是发出的球力量大、弧度低、带有上旋。2、20世纪60年代,采用飘球,正面上手,勾手,其特点是发出的球飞行轨迹不固定,有上下或左右飘晃。3、20世纪70年代,同上采用飘球技术,在发球战术上出现用同一种发球姿势发出几种不同性能变化的球。4、20世纪80年代,跳发、远距离飘、高点平冲飘。5、20世纪90年代,跳发、跳飘。
(二)发球的技术分类:
1、正面上手发球
2、勾手发球
3、正面上手发飘球
4、勾手发飘球
5、正面下手发球
6、侧面下手发球
7、发高吊球
8、跳发球 正面上手发球
正面上手发球是指发球队员面对球网站立,利用收腹转体动作带动手臂加速挥动,在头的右前上方用全手掌击球过网的发球方法。这种发球击球点高,可以充分利用腰腹和上肢的爆发力,加之运用手掌的推压动作使球呈上旋飞行,不易出界,具有较大的攻击性和准确性。
1、准备姿势
2、抛球与引臂
3、挥臂击球
4、技术要领
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要领: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距离身体前30厘米,高度约1米左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击球时,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动,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臂的最高点,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中部。手触球时,手指和手掌要张开并与球相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着身体重心前移,迅速入场。
四、垫球技术
一、垫球的作用与特点
(一)垫球的作用:
1、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以及防守和处理困难球。
2、还可用垫球来组织进攻。
(二)垫球的特点:
1、动作简单易学。
2、便于接离身体远、速度快、弧度低的来球。
3、准确性不及传球高。
4、技术多样,身体触球部位不受限制。
二、垫球技术的演变与分类
(一)垫球技术的演变: 1、20世纪50年代,有虎口、手掌、手腕关节部位,有抱拳垫球和翘腕垫球等方法。主要用于接各种大力发球和扣球,当时称为下手传球。2、20世纪60年代,前臂垫球,用于接飘球、接扣球和吊球。3、20世纪80年代,腰以上部位。4、20世纪90年代,用身体任何部位。
(二)垫球技术的分类:
正面双手垫球 体侧双手垫球 背向双手垫球 跨步垫球 低姿垫球 单手垫球 按垫球动作分为
侧倒垫球 滚翻垫球 鱼跃垫球 前扑垫球 挡球
其他部位垫球
接垫球的用途分:接发球垫球、接扣球垫球、接拦回球垫球、接传垫球垫球。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双手垫球是指运动员用双手在腹前将球垫起的动作方法。它是最基本的垫球方法,是各项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于接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有时也用于垫二传。
正面双手垫球在垫轻球、垫中等力量球和垫重球时,其动作方法是有区别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
1、准备姿势:面对来成半蹲或稍蹲准备姿势站立。
2、垫球手型:两手掌根相靠,两手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
3、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地、跟腰、提肩、顶肘、压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4、击球点:保持在距腹前一臂的距离。
5、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部位:用前臂的手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后下部。
6、击球后动作:在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稳定,身体重心继续协调地向抬臂方向伴送球。垫击动作结束后,立即松开双臂做好下一动作的准备。
五、传球技术
一、传球的作用及特点:
(一)传球的作用:
1、组成各种进攻战术,即二传。
2、接推攻球,接拦回高球,接发球和轻扣球,吊球,处理球。
(二)传球的特点:
1、准确性好;
2、变化灵活;
3、不便于传低远球。
二、传球的分类: 正面传球 背传 侧传
正面上手传球的技术要领:
正面上手传球是指运动员用双手在脸前将球传起的动作方法。它是传球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掌握和运用其他各种传球技术的基础。
1、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脸前。
2、迎球动作: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全身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一致。
3、击球点:在脸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4、击球手型:当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的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两拇指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以防漏球。
5、用力方法:在迎球动作的基础上,当手和球即将接触前,手腕和手指要有前屈迎球的动作,当手与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出。
六、扣球技术
一、扣球的作用与特点
(一)扣球的作用:用于向对方进攻,是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手段;力争造成对方接球困难,无法组织强有力的进攻,为本队的再次进攻创造机会。
(二)扣球的特点:扣球具有击球点高、速度快、力量大、变化多的特点;扣球的另一处特点是必须与二传密切配合。
二、扣球技术的演变与分类
(一)扣球技术的演变: 1、20世纪50年代,用正面扣球和勾手扣球。快球中采用近体快和半快球。2、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创平拉开扣球。3、20世纪70年代,短平快,背平快,时间差,位置差;我国又创造了空间差包括前飞、背飞、拉
三、拉四等自我掩护扣球,又出现了单脚起跳的各种快球技术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扣球技术打破了位置的限制,前排和后排融为一体,普遍采用立体进攻的配合,女子则向男子化方向发展。
(二)扣球技术的分类 按扣球动作方法 正面扣球 勾手扣球 单脚起跳扣球 按扣球的区域分为 前排扣球 后排扣球
按扣球用途及变化分 快球近体快 背快 短平快 背平快平拉开球 半快球 调整快球 单脚起跳扣球 自我掩护扣球
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 其他运用变化
近网扣球 轻扣球 远网扣球 吊球 调整扣球 转体扣球 转腕扣球 打手出界 超手扣球 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由于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加之正面扣球挥臂动作灵活,能根据对方防守情况,随时改变扣球的路线和力量,控制落点,因而进攻效果较好。初学者必须掌握好正面扣一般球后,再学习其他扣球技术。下面以两步助跑,右手扣球为例。
正面扣球的技术要领:
1、准备姿势: 站在离网三米左右处,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观察二传来球,随时做好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的准备。
2、助跑: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脚尖稍向内收准备起跳。
3、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小步的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左脚在落地制动的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上摆。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形并保持紧张,用全手掌包满球,以掌心为击球中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加速上旋。击球点在起跳和手臂伸直最高点的前上方。
5、落地:空中完成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为了避免腿部负担过重,应尽量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助跑节奏慢到快,一步定向二步迈;后步跨上猛蹬地,两臂配合向上摆;腰腹发力应领先,协调挥臂如甩鞭;击球保持最高点,全掌包球击上旋。
七、拦网技术
一、拦网的作用与特点
(一)拦网的作用
1、拦网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可以直接拦死、拦回对方的扣球,也可以将对方有力的扣球拦起,以减轻后排防守的压力。
2、拦网不但起着干扰和破坏对方扣球的作用,而且拦网技术发挥得好,能削弱对方进攻的锐气,动摇对方的信心,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威胁。
(二)拦网的特点:
1、拦网动作简单易学,但在比赛中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难度较大。必须掌握正确的起跳时机和占据最有利的堵拦面,以变应变,主动拦击,才能奏效。
2、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连续多次触及身体各部位,并不算连击。
3、拦网既可原地起跳,也可移动助跑起跳;可以单人拦网,也可双人或三人集体拦网。在集体拦网中,球允许触及多人次,只算一次击球。拦网后,队员可以再次击球。
二、拦网技术的演变与分类
(一)拦网的技术演变 1、20世纪50年代,普遍采用手腕后仰拦网,以防御为主,得分率很低。2、20世纪60年代,可以过网拦网,我国运动员创造了“盖帽式”拦网技术。3、20世纪70年代,普遍采用攻击性拦网,以拦死、拦回为主,力争直接得分,网上高度竞争更为激烈,使拦网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4、20世纪80年代起,至进入90年代,出现了对付快攻变化的连跳拦网;对付强攻采用助跑摆臂高跳后充分展肩、伸臂的技术;对付换位和空中移位进攻用的是人盯人、人盯区和重叠拦网;对付个人扣球战术采用在空中移位去拦阻变线扣球等。
(二)拦网技术的分类: 按拦网拦网人数分 单人拦网 双人拦网 三人拦网
按拦网运用与变化分 原地拦网 移动拦网 拦强攻 拦快攻 拦打手出界 拦后排进攻
拦网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一道进攻线。拦网不仅可以将对方的扣球拦回、拦起,减轻后排防守的压力,而且可以直接将球拦死,使之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此外,拦网还能干扰和破坏对方进攻战术的组织,削弱对方进攻的锐气,动摇对方的信心,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威胁。因此,拦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单人拦网的技术要领: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平行开立约同肩宽,距网30至40厘米,两膝微屈,两臂自然弯曲置于胸前,随时准备起跳和移动。
2、移动:为了对正对方的扣球点起跳,需要及时移动,常用的移动步法有一步、并步、交叉步、跑步等。移动结束要做好制动动作,以避免触网及冲撞同队队员。
3、起跳:起跳时,重心降低,两膝弯曲,弯曲程度因人而异,两脚用力蹬地,两臂在体侧划小弧用力上摆,带动身体向上垂直起跳。起跳后稍收腹,控制身体平衡。拦网起跳的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根据对方二传球的高低、远近、快慢以及扣球队员的起跳时间和动作特点来决定。拦高球时,一般应比扣球队员晚跳;拦快球时,可以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或提前起跳。
4、空中动作:起跳同时,两手从额前贴近并平行球网,向网上沿的前上方伸出,两臂伸直,前臂靠近网,两手尽量伸向对方上空接近球,两手自然张开,屈指屈腕成勺形,两手之间距离不能超过一个球,以防止球从两手之间漏过。当手触球时,两手要突然紧张,手腕要用力下压盖住球的上方,站在靠近边线的拦网队员,为了防止对方打手出界,外侧手掌心在拦击球时要内转。拦远网扣球时,要尽量向上伸直手臂,不要采用压腕动作,以提高拦击点。
5、落地:拦网后,要做含胸动作,以保持身体平衡。手臂不能放松和随球下拖。要先使手臂后摆或两臂上提,然后再屈肘向下收臂,以免触网。与此同时,屈膝缓冲,双脚落地。取位对准球,起跳要及时,看清动作拦路线。手臂伸过网,两手接近球,球触手掌压手腕。
第三节
排球的基本战术
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再比赛中,根据排球规则要求,排球运动规律和比赛双方情况,合理运用技术所采用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
全面,准确,熟练和实用的技术是组织战术的基础,而合理的运用战术又能更加充分的发挥技术的威力。
一、排球战术的分类
排球战术可为分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两大类。集体战术又进一步分为接发球及其进攻(简称一攻)、接扣球及其进攻(防反)、接拦回球及进攻(保攻)、接传、接传、垫球及其进攻(推攻)四个战术系统。
二、阵容配备及其原则
阵容配备指比赛时场上人员的搭配布置。阵容配备的目的是合理地把全队的力量搭配好,更有效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和作用。为此,在组织阵容时,应该考虑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合理安排其在阵容中的位置,把进攻力量强的和防守技术好的队员搭配开,使每一轮次都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和较好的防守能力;主攻手、副攻手和二传手分别安插在对称的位置上,以便在轮转时保持比较均匀的攻防力量;根据战术需要和队员间默契程度,把平时配合较好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扣球好的主动手一开始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如4号位;防守好的队员,应站在后排;本方有发球权时,发球好的队同最好站在1号位;发球权在对方时,发球好的队员可站在2号位;一传较差的队员尽可能不要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避免形成薄弱地区。
根据各队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特点,一般有以下三种阵容配备。
1、“四二”配备
即场上两个二传手、四个攻手(其中两个主攻手、两个副攻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每一轮次前排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前排二传传球的两点进攻和后排二传插上传球的三点进攻。但每一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
2、“五一”配备
即场上一个二传队员,五个进攻队员。为了弥补有时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所出现的被动局面,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二传队员在前排时采用两点进攻,二传队员在后排时采用进攻和拦网的力量。“五一”配备中,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传球的习惯、特点,容易建立配合间的默契。但防反时,一传队员如果在后排,要插上传球,难度较大。
3、初学者的阵容配备(1)“三三”配备
即三名能攻的队员与三名能传的队员间隔站位,使每一轮次都有传有扣,是初学着常用的阵容配备。
(2)轮到三号位者做二传
位置错误,如何处理位置错误犯规
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不在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判断位置错误必须明确一下几点:(1)位置错误犯规制在发球击球瞬间才可能造成,发球击球前、后两队队员可在本场区任意移动或交换位置,不受任何限制。
(2)队员在场上的位置应根据脚的着地点来确定(3)明确“同排”与“同列”的概念及位置关系。
如果某队被判为位置错误犯规,则失1分,队员应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上。
三、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在接对方发过来、扣过来、拦过来和传、垫过来的球后,全队所采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配合进攻行动。进攻战术又可分为进攻阵形和进攻打法两方面。
(一)进攻战术阵形
进攻战术阵形即进攻时的采取的队形。进攻时所采用的阵形是基本一致的,由“中一二”、“边一二”、“插上”三种阵形。1.“中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3号位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一传向网中3号位垫球比较容易,因而有利于组成进攻,适合初学者采用;二传队员在网前接应一传的移动距离近,向2、4号位传球的距离较短,容易传准。缺点是战术变化少,对方容易识破进攻意图。
2.“边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4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右手扣球者在此3、4号位扣球比较顺手,战术变化较多。缺点是号拉接一传时,向2号位垫球距离较远;一传垫到来号位时,二传传球较为困难。3.“插上”进攻战术阵形
二传队员由后排插上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4、3、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前排三点进攻,战术配合变化多,并能利用网的全长组织进攻。缺点是对插上二传队员的要求较高。
(二)进攻战术打法
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与扣球队员之间所组织的各种进攻配合。包括强攻、快攻和两次球进攻三种基本打法。每种打法中又有若干不同战术配合。而所有这些打法又都可以在“中一二”、“边一二”和“插上”三种进攻战术阵形中具体运用。1.强攻
强攻指在没有同伴掩护的情况下,在对方有准备的拦防情况下,强行突破的进攻。强攻的二传球较高,根据不同的二传球位置,可以分为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绕进攻、调整进攻等,后排队员的高球进攻也属于强攻的打法。2.快攻
快攻指扣二传传出的各种平快球,以及用这些平快球作掩护所组成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分为平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三类。平快球进攻常用的有前快、背快、短平快、平拉开、背溜、调整快、远网快、后排快、单脚起跳快等。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的进攻。快球掩护进攻包括各种交叉进攻、夹塞进攻、梯次进攻、前排快攻掩后排进攻的本位进攻等。3.两次球进攻
两次球进攻指一传来球较高,又在网前适合扣球的位置上,前排队员跳起来直接进行扣球,如遇拦网,就在空中改作二传,把球转移给其他前排队员进攻。
“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应具备的条件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线(或延长线),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的球,并使球的整体有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后排队员进攻击球犯规条件:
(1)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性(或其延长线)。(2)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3)完成进攻性击球。
四、防守战术
排球的防守战术是组织进攻或反攻或反攻战术的基础,没有严密的防守,进攻就无从组织。而一切防守战术都应从积极为进攻和反攻创造条件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考虑。
(一)接发球的防守战术
当对方发球时,本方处于防守地位,也是组织第一次进攻的开始。事先站好位置,摆好阵形,是接好发球的基础。站位的阵形,不仅要有利于接球,也要有利于本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同时,还要根据对方发球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阵形。通常多采用5人接发球和4人接发球。
(二)接扣球的防守战术
接扣球的防守与组织反攻是密不可分的,只的防守成功才能有富有成效的反攻。接扣球的防守战术是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整体配合,根据对方进攻情况、本队队员特长、防守后的反攻打法,一般可分为不拦网、双人拦网和3人拦网的防守阵形。(1)“边跟进”
多在对方进攻较强,吊球较少时采用。当对方4号位队员进攻时,我方2、3号位队员拦网,其他4个队员组成半圆弧形防守。如遇对方吊前区,由边上1号位队员跟进防守。其特点是加强了拦网;缺点是边上的队同又要防直线,又要跟进防前区,比较困难。(2)“心跟进”
在本方拦网能力强,对方采取打吊结合时采用。当对方4号位队员进攻时,我方2、3号位队员拦网,后排中惦的6号位队员在本方拦网时跟在拦网队员之后进行保护,其余3名队员组成后排弧形防守。其优点是加强了前区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当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