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溪笔谈》二则的教学设计
课前学习:给文章中的生字词注音,并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能翻译两篇文章,并掌握文言实词“岁”“穰”“患”“贻”等,文言虚词“之”“其”“以”“悉”等。
第一块疏通字词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导入:《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两则文章就出自这块里程碑。
2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两篇短文,现在请大家再把文章读一遍,找出你不懂的字词。
学生阅读,做好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3将全班分为两组,相互质疑
教师组织质疑,并解答学生解答不准确之处。
学生相互质疑
第二块诵读比赛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布置任务: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以上的准备,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比赛,看看谁是班级中读书读得最好的五位同学。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3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部分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第三块看图说话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师准备、的图片)
以上两幅图就是课文中提到的虫,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哪一只是“傍不肯”,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文中描述判断。
2说话训练:发挥想象力,小组编故事,《当“子方虫”遇见“傍不肯”》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编故事
3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查找收集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的资料,准备开展“中国古代科学之旅”的活动。
第七学时 《梦溪笔谈》二则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相关书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2探究人物心理。
第一块反馈练习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检查上结课掌握情况。
反馈练习:完成“探究 练习”第三题
完成“探究 练习”第三题
2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学生交流
第二块探究,揣摩人物心理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在《梵天寺木塔》中,喻皓传神一笑,无限话语尽含其中,同学们,这一笑包含着什么意思呢?
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
影视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笑,截取几个经典片段,让学生来揣摩一下笑中所含的话语。
学生揣摩,小组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
第三块信息发布会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中国古代科学成就辉煌,除了今天我们所学的《梦溪笔谈》二则介绍的之外,还有说也说不尽的成果,同学们认真地收集了资料,今天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信息发布会,形式不限。
学生准备
教师评价,鼓励在形式方面的创新。
学生交流
课后学习: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第二篇:梦溪笔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
3.了解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2.体会详略得当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赞许它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它是哪本书呢?它就是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现在让我们学习选自《梦溪笔谈》的两篇——《以虫治虫》和《梵天寺木塔》。
二、读熟
注意以下字词与句子。
1.字词。
岁:年成 穰:丰收 谓:叫 患:担心 贻:赠给 讫:完,结束
2.句子。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子方虫)悉为两段。——省略句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之)大穰。——省略句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之)以金钗。——省略句
三、小组学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疏通两文大意的任务。
要求:
1.完成对课文的理解,整理关键词语和句子,疑难的地方批注出来。
2.班上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内容理解
1.沈括在《以虫治虫》一文中表达什么看法呢?联系现在治虫害的办法,你赞同哪一种?
2.《梵天寺木塔》中喻皓用什么办法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
3.两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这三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抓住的精华、重点,而两文共同运用的详略得当的介绍方法更加突出了的中心,更好体现出《梦溪笔谈》是介绍科学成就的作品。
【资料宝藏】
1.关于沈括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位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历史、考古等各门学问都有深入研究。沈括一生在各地为官,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也是一位政治家。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在其母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少年时代的沈括随其父走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
沈括于1063年考中进士,不久升为太史令。熙宁年间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用和器重。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大部分时间在开封研究天文,改革历法。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使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以后他还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
1088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汇集平生见闻,撰写了《梦溪笔谈》。1095年病故于此园,终年65岁。
他一生论著甚多,仅据《宋史艺文志》所录就有22种,共155卷,但现在有传刻本的仅有《梦溪笔谈》26卷。《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在梦溪园中将他一生所见所闻和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体裁写下的著作。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动植物以及医药学等广阔的领域。其中有不少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忠实记录,还有沈括本人深入钻研的科学成果,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沈括的成就
(1)天文历法方面:沈括注重观测的思想贯穿于他的天文研究中。1074年沈括分别对测量天体位置的浑仪、测量时间的浮漏和测量日影长短的景表这三种天文仪器,提出了改进意见和设计方案。沈括大胆主张使用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十二气历,即以“十二气为一年”,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一大一小相同,纵有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这样,可以做到“岁岁齐尽,永无闰余”。他的建议十分简便科学,比现行的公历——格列高利历还要合理。
(2)在数学方面:沈括主要研究了“隙积术”和“会圆术”等。隙积术属于求解垛积问题和高价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对此,沈括创立了一个正确的求解公式。会圆术是一个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沈括推得求弓形弧长的近似公式。之后,元代的王恂、郭守敬在修改历法、制定授时历中就利用了沈括的这个公式。
(3)在物理学方面,沈括通过纸人实验发现了“共振现象”,他还亲自做凹面镜成像实验。用实验探讨“阳燧引火”的原因。对古代的透光镜作过细心的观测和研究。他提出了“碍”的概念,指出“阳燧(凹面镜)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窗隙中楼塔之间,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悬,与阳燧一也”。这里的“碍”是指某种特殊的几何点,例如小孔成像的孔、凹面镜的焦点或曲率中心。他所记载的“红光验尸”法指出,当尸体的伤痕不易发现时,可在中午用新的红油伞罩在用水浇了的尸体上,则伤痕可见,这是由于红油伞实际起了滤光器的作用,尸体伤痕的青紫处,在红光下比在白光下看得清晰。另外,他对古代透光镜也作过比较合理的解释。
特别在磁学方面研究成果尤为卓著。他最早记载了人工磁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造指南针。他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指出地磁场存在磁偏角的人,即磁针所指“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西方的这一发现要比沈括的发现晚400年。对于磁针的装置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即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沿旋定法和单根蚕丝悬挂的缕悬法,最后指出用丝线悬挂的方法最好。
(4)在地学方面,沈括对地形地貌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指出泥沙的淤积作用是形成华北平原的真正原因。他首创的立体地图很快得到推广。
(5)在医药学方面,沈括根据实物,对药物名称做了大量的证同辨异工作,并注意收集验方,编有《苏沈良方》15卷。
(6)在声学方面,用纸人显示声音的共振,是沈括的一个发明。古代的琴(或瑟)上,都有宫、商、角、徵、羽、少宫等弦,其少宫、少商分别比官、商高八度音。他剪了一个纸人放在少宫或少商弦上,弹动宫弦或商弦时,在相应的少宫或少商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起来,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用两只琴(或瑟),将纸人放在一只琴的弦上,弹动另一只琴时,相应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沈括将这种情形统称为“应声”,并指出这是正常的规律。沈括在声学上还提出了“虚能纳声”的见解,即将牛革箭袋放在地上当枕头,“附地枕之,数里内人马声,则皆闻之”。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来,这是由于地面下传来的声波能量衰减小,而箭袋的空腔起了集声作用的缘故。此外,他还研究了古乐钟的发声、古琴的制作和传声等。
第三篇:梦溪笔谈读后感
梦溪笔谈读后感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撰写的一部具有科普性质的著作,在中国名著中独树一帜,在全球都有很大的影响。卷粉很久以前就有买了这本书,但因为是文言文,加之属于科普性质,不如文学小说好看,基本没有看这本书。前几天收拾房间,从床下又把《梦溪笔谈》搜出来了,耐着性子看了下去,居然觉得非常好看,这简直就是沈括的博客文章嘛!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自序中就说了,写书源于平时与客人闲聊,“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说明沈老先生其实也算是百无聊赖,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了《梦溪笔谈》,这和今天写博客的出发点其实是一样,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留给自己和别人,从这点上看,沈括的《梦溪笔谈》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开出版的博客文章。
虽然是文言文,不过看起来还是基本能够读懂。中国文字的精华,其实就在于文言文,包括又文言文衍化而来的成语,精炼,概括,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你回味无穷。这恐怕也是古典名著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比起这些古典名著,现在的网络小说中,说明一个简单的事情也要绕山绕水半天,唯恐不能说清道明,真应该向老祖宗学习学习。
《梦溪笔谈》之《卷九人事一》中,有怎么一段故事,非常有意思:
许怀德为殿帅。尝有一举人,因怀德乳姥求为门客,怀德许之。举子曳襴拜于庭下,怀德据座受之。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宜少降接也。”怀德应之曰:“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大意:许怀德做殿帅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举人(读书之人),拖许怀德的奶妈求情,想成为许怀德的门客,许怀德同意见面。举人于是来拜见许怀德,跪拜于院中,许怀德坐在中堂之上,坦然受之。有亲信以为许怀德是习武之人,不懂礼仪,于是轻声提醒许怀德说:“举人虽不用入院迎接,也当中堂迎接才是”。许怀德回答:我听说他是打通奶妈的关系的秀才,只用这样对待就足够了!”(大意如此)
在查找“没阶之礼”这个词涵义的时候发现,这个故事也见于宋朝彭乘的《墨客挥犀》卷八里面。
这个故事很有意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思,里面可以反应出2样东西。第一,是许怀德的用人观,可以窥见,他对这个举人的态度是很蔑视的,认为通过奶妈关系进来的,不算什么有才之人,不用客气。其二,是其中秘书的作用,即文中提醒许怀德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此人应当为殿帅助理或者是秘书,办公室主任之类。
看来,宋代的文秘制度还是非常发达的。当然,故事中人物,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幕僚这个词就指的这类人,这类人既有参谋的意味,也才有一些承担秘书工作的时候。而本故事中到底是属于参谋人员出的主意还是一般秘书的主意,卷粉没有考证。不过,卷粉倒是觉得,这位殿帅还是较为认真的,一是一,二是二,要有真本事,再大的礼都可以行,否则,依靠关系走后门的,盖以贱论。这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是比较公平的,只是,中国古代和先进,这样的人这样的观点这样的做法比较还只是少数,对绝大部分的人而已,内心里更喜欢不按规则办事的“后门”。《梦溪笔谈》之《卷九人事一》中,有怎么一段故事,非常有意思:
许怀德为殿帅。尝有一举人,因怀德乳姥求为门客,怀德许之。举子曳襴拜于庭下,怀德据座受之。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宜少降接也。”怀德应之曰:“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大意:许怀德做殿帅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举人(读书之人),拖许怀德的奶妈求情,想成为许怀德的门客,许怀德同意见面。举人于是来拜见许怀德,跪拜于院中,许怀德坐在中堂之上,坦然受之。有亲信以为许怀德是习武之人,不懂礼仪,于是轻声提醒许怀德说:“举人虽不用入院迎接,也当中堂迎接才是”。许怀德回答:我听说他是打通奶妈的关系的秀才,只用这样对待就足够了!”(大意如此)
在查找“没阶之礼”这个词涵义的时候发现,这个故事也见于宋朝彭乘的《墨客挥犀》卷八里面。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里面可以反应出2样东西。第一,是许怀德的用人观,可以窥见,他对这个举人的态度是很蔑视的,认为通过奶妈关系进来的,不算什么有才之人,不用客气。其二,是其中秘书的作用,即文中提醒许怀德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此人应当为殿帅助理或者是秘书,办公室主任之类。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四篇: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采草药》一文列举理由,引证事实,说明事理的写法;
2.领会《雁荡山》一文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密,层次分明,叙述中又各有侧重的写 作特点; 3.了解一些结构复杂的主语;
4.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提示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难点: 理解本文的特点记事与说理有机结合,条理分明,文笔朴实简练。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掇duō(拾取、摘采)率shuài(大率:大概、大抵)黯恶ànâ(黯:阴暗、暗淡)茎jīng(植物体的一部分)菔fú(芦菔产是萝卜)愆qiān(过失)圭guì(一种叶细节疏的竹子)畦qí(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峤qiáo(岭峤:五岭的别称)并bīng(古代并州)陨yùn(坠落)牒diã(文书)湫qiū(水池)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穹qíong(高起成拱形)干gān(直冲)岿kuī(高大而独立的样子)龛kān(供奉神像或佛像的塔状石窟或木柜)皋gāo(成皋:古县名)迥jǐong(高挺的样子)作者及《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曾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革新运动,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革新吏治,颇多建树。曾出使辽国,严词驳斥辽国争地的要求,在镇守西北时,积极巩固边防,多次击败西夏贵族统治者的军事侵扰。掌管和主持过天文研究、盐政改革、农田水利兴修和军器制造,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医药、音乐、工程技术等方面有精湛的研究(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某些见解和发现,比欧洲早四、五百年),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也非常关心,凡有见闻,无不详为记录(如初中所学《活板》),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举生平见闻,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梦溪笔谈》这部综合性科学论著。
《梦溪笔谈》全书26卷,《补笔谈》1卷,《续笔谈》3卷,共30卷,609条,分故事、辩证、乐律等17目。除了论述文学、史学、艺术等外饕窃芈凼隽宋夜糯乇鹗堑笔钡淖匀豢蒲у姆⒄购涂蒲ъ际醯姆⒚鞔丛欤从沉耸皇兰臀夜蒲у幕曰统删汀>萃臣疲檬樯婕暗阶匀豢蒲у木陀卸儆嗵酰既槿种灰陨系钠谌莅ㄊа⑻煳摹⑽锢怼⒒а⑸铩⒌刂省⒌乩怼⑵蟆⒁揭┘肮こ碳际跸嗟惫憷牧煊颍渲杏行┛蒲х⒚鞔丛欤丫杏谥惺兰褪澜绺鞴南冉辛小r虼耍睹蜗侍浮烦闪宋夜褪澜缈蒲ъ际跏飞弦徊恐匾南祝艿街型庋д叩母叨戎厥樱挥爸泄蒲飞系淖辍薄?
《梦溪笔谈》的文笔朴实简练,记叙翔实,条理分明,毫不刻意于文字雕琢,但带有文学性。课文所选两则,一是说明在什么时间采草药才有效,一是探讨雁荡山得名的来历以及雁荡诸峰形成的原因,都有相当可靠的科学根据。
“则”就是“条”,我们通常所说“新闻两则”“笔记一则”也是这个意思。《梦溪笔谈》属笔记体散文。
采草药
选自《梦溪笔谈•药议》,题目是编者加的。
古法采草药多用 二月、八月⑴,此殊未当⑵。但 二月草已芽⑶,八月
旧 利用 很不恰当 只(因为)发芽
芽:名作动,发芽
苗未枯,采掇⑷者易辨 识 耳,在药⑸ 则未为良时。大率⑹用 根者,若
枯死 采药 分辨识别 对药来说就不是好时节 大概 采用 的在:对„„来说
有宿 根⑺,须取⑻无茎叶时采,则津泽⑼皆归(于)其根。欲验⑽之,但取芦菔⑾,隔年老根 选择 液汁 集中 验证 只拿萝卜
地黄⑿辈⒀观,无苗时采,则实⒁而沉⒂;有苗时采,则虚 而浮。其
等来看(它们的根)就充实 沉重 空虚 轻浮 那
实而沉:形+形
无宿根者,即候苗成 而未有花 时采,则 根生已足 而又未衰。如今 之
些 就 长成 没有开花 那么 长足 衰老 像现在花:名作动,开花
紫草⒃,未花 时采,则根色鲜 泽⒄;花过而采,则根色黯 恶,此其
开花 鲜明润泽 再 太暗难看 采药时间适
效⒅也。用叶者取 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 从 本⑴说,用花者取
当与否的验证 选取 刚(采摘)自然遵从这种说法
本:指上文的古法,译为这种
花初敷⑵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⑶土气
开放 用固定的时月 因为地温(的升降在不同情
限以时月: 以时月限之
有早晚⑷,天 时 有愆伏⑸。如平地三月花 者,深山中则
况下)有早有晚 天气时令(也)变化无常 像 开花的植物 在 里就到
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 诗⑹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游大林寺桃花》
盖 常 理也。此 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圭竹⑺笋,有二月生者,有三
这是普遍的 是(由于)低的
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圭;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
才 叫它
之晚稻。一物 同 一畦 之间⑻,自 有早 晚。此物 性⑼之不同
同一类作物同在一小块地里的 本身 早熟晚熟 植物本身的性能
也。岭峤⑽微草⑾,凌⑿冬不雕; 并、汾⒀乔木,望 秋 先 陨⒁;诸越⒂则
五岭 小 越 枯萎 并州汾州 临近秋天纷纷落叶 南方
诸越: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则:不译
桃 李 冬实⒃,朔漠⒄则桃李夏荣⒅。此地 气 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 桃树李树 结果实 北方 开花 各地气候 同
朔漠:朔方和沙漠,泛指北方
粪 溉⑴者先芽; 一丘⑵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⑶
施肥灌溉 发芽 同一块地 作物 结实 一律
拘以定 月⑷哉? 用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拘以定月:以定月拘之
简析: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提出观点。
第二层(“但二月草已芽”至文末)说明观点。
分为三个小层。
1.(“但二月草已芽”至“在药则未为良时”)指出古法二月、八月采草药只是便于采集者辨识,就药材说并不是最佳时间。作者以此作为第二层开头,承上启下。
2.(“大率用根者”至“此人力之不同也”)从两方面详细说明采草药不能“一切拘以定月”。
这一小层分别从草药使用部位的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以及草药生长的条件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来两方面来否定古法,阐明观点。
使用部位的不同方面,作者依次说明: “用根者”分为“有宿根”和“无宿根”、“用叶者”、“用芽者”、“用花者”、“用实者”五种情况分类说明。作者根据草药生长规律,指出采用部位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
草药生长的条件方面,作者依次说明的是: “地势”海拔高低、“物性”植物品种不同、“地气”纬度南北、“人力”栽培情况差别等生长条件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3.(“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总结。
从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常用的逻辑顺序,它不同于说明实体事物常用的空间顺序或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常用的时间顺序。
本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直接说明、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四种。
说明草药使用部位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主要使用直接说明和分类别说明的方法,在“用根者”部分也举了事实作举例子说明,还用了对比说明法。
说明草药生长条件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不同,主要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举白乐天的诗说明地势不同,花时就各异;举圭竹笋和稻子为例,说明品种不同,生长的时间也不同;举“岭峤”、“并、汾”、“诸越”、“朔漠”的情况来说明“地气”不同,植物的生长时间也有差异。所举事例,很多也是能互相对比说明问题的,如“平地”与“深山”,“岭峤”与“并、汾”,“诸越”与“朔漠”。
第二课时
雁荡山
选自《梦溪笔谈•杂志一》,题目是编者加的。
温州⑹雁荡山,天下 奇 秀,然自古 图牒⑺,未
是全国(风景)奇特秀丽(的一座山)(以来)各种地理著作
判断句(名词谓语句)尝有言⑻者。祥符⑼中,因造玉清宫⑽,伐山 取材,方有人见 之,此时尚
没有记载过 年间 上山砍伐 才 发现这座山
未尝:副词,没 者:助词,无义
未有 名。按 西域书⑾,阿罗汉⑿诺矩罗⒀居(于)震旦⒁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这个)名字 根据 记载 居住在中国 边 芙蓉峰 龙湫⒂。唐僧 贯休⒃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⒄云漠漠⑴,的 和尚 写 一诗中
龙湫宴坐⑵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⑶,前 瞰 大海,的诗句 向前俯视可见
然未知雁荡、龙湫⑷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 大池,相传以为雁
在什么地方 才 一个大湖 认
荡;下 有二 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山下 两个水潭 用 给它们命
名:名作动,给„„命名
谢灵运⑸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⑹遍,独 不言 此山,盖
名 做 太守(的时候)几乎游历完了 唯独没谈到 大
当时未有雁荡之 名。
概 这个名字
第一段: 说明雁荡山在古代长期不为人知的情况。
1.(“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交代雁荡山所在地点,提出本段中心。2.(“祥符中”至“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说明本段中心。
先说比作者早60年的宋代“祥符中”“尚未有名”的情况。再引西域书和贯休诗说明宋代以前对雁荡山虽有零星记述,但不详细也不明确,提到了雁荡、龙湫的名字,但具体位置在哪里,人们还弄不清。最后说,南朝“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 雁荡诸峰,皆峭 拔 险 怪,上耸 千尺,穹⑺ 崖 巨
观察 陡峭挺拔险峻奇异 向上耸立(约)高大的山峰巨大
谷,不类⑻他山,皆包 诸 谷 中⑼,自岭⑽ 外望之,都无所见;的深谷 和其它的山不相似 包容各个山谷里面 周围高地 什么都看不
类:像 所见:见到的东西
至谷中 则森然⑾ 干霄⑿。原⒀其 理,当是为谷中大水所冲激,到(一看)却峭拔林立直冲云霄 推究它形成的道理 被 刷
原:推究 为„„所„„:被动句式
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⒁之类,皆是水
都冲走了 耸立在那里 像 这一类
凿⒂ 之穴。自下望之 则 高 岩 峭 壁,从上观之适⒃与地⒄平,冲刷而成的洞穴 看它们却是高耸的悬岩陡峭的石壁 恰好同周围高地平
以至 诸 峰 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⑴。世间 沟壑⑵中水凿 之处,皆有
行 至于许多山峰平面 世界上溪谷 里 冲刷的地方
植 土⑶龛 岩⑷,亦此类⑸耳。今成皋、陕西⑹大 涧 中,立 土
直立的土层底部凹陷的岩石 这一类 大的山沟中间 直立土
动⑺及百尺,迥然⑻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⑼,但此
壁往往达 高高地 着 也可算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这里是
动:动不动,往往 定语后置句,“而”标志
土 彼 石⑽耳。既非⑾挺 出 地 上,则为深谷林莽⑿所蔽,故古 土质那里是石质(雁荡山)不是挺拔高出地面 却被 密林 遮蔽
为„„所„„:被动句式
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 不足 怪也。
发现 没有到过这里 道理是不值得奇怪的
第二段: 推究雁荡山诸峰形成的原因,说明它长期不为人知,是它的特殊地形造成的。1.(“予观雁荡诸峰”至“谷中则森然干霄”)描述作者实地考察所见雁荡诸峰的地形。2.(“原其理”至“但此土彼石耳”)先说明根据实地考察的推理判断: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所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然后就近从当地提出事实来作佐证: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接着进一步说明雁荡诸峰的现象不是个别的,“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紧接着又就别处提出事实来作佐证: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
3.(“既非挺出地上”至“理不足怪也”)结论。呼应第一段,说明“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的原因。
写作特点: 前后呼应,联系紧密,结构紧凑: 第一段侧重叙述情况,引用传说,处处为读者留下疑问: 雁荡山既为“天下奇秀”,何以“自古图牒未尝言”,长期不为人所知呢? 这就为第二段推究原因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侧重在分析论述,举出例证,阐述道理。最后水到渠成此得出结论,解决了第一段中留下的问题,使读者疑难冰释。前后一气呵成,有引人入胜之妙。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第五篇:梦溪笔谈(选段)——地理知识
(一)淤田
我国古代常截引浑浊河流的河水来灌溉农田,既利用河水浸润土地,又利用水中夹杂的淤泥来改善瘠薄的土质,增加土壤肥力。这种人工淤田的方法早在战国时就已普遍运用。如当时的魏国曾经引漳水灌溉河内的农田,把原来的盐卤之地变为良田沃土(见《汉书•沟洫志》)。以后历代都采用这种截流方法淤田,而且规模不断增大。
本则笔记概述汉唐时代引河水淤田的成就。汉朝用泾水灌溉渭河平原,唐代引汴水淤积下游洼地,都给人民带来利益,因而受到百姓歌颂。由此证明淤田确实是一件富国利民之举。
熙宁中,初行淤田法,论者以谓《史记》【史记】应为《汉书》,系沈括误记。《汉书•沟洫志》记载,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引泾水流经白渠,注入渭中,得良田四千五百余顷。下面引文是当时百姓歌颂白渠的歌谣。所载:“泾水一斛【斛】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斛,音h。,其泥数斗。且粪【粪】给禾苗培土、施肥。且溉,长我禾黍。”所谓粪,即淤也。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凿六陡门【陡门】又称斗门,堤堰的闸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刺史】州的行政长官。
之功。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
【译文】
熙宁年间,开始推行淤田法。议论者认为《史记》中记载说:“泾水一斛,其中的泥沙有几斗。既灌田又施肥,使我们的庄稼长得绿油油。”这里所说的粪,就是淤田。我出使到宿州,发现一块石碑,原来是唐代人开凿六座斗门,截引汴河水对下游的低洼田土进行淤田,人民得到益处,刻了石碑来称颂刺史的功绩。可见淤田的方法,由来大概已很久了。
(二)陨星
本节记载了发生于常州的一次陨星坠落现象。对于流星陨落这一自然现象,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因而往往把它看作是天降灾祸,附上了神秘而又恐怖的色彩。与上述迷信态度相反,也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用追求真相真理的态度对陨星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完全摒弃了那些迷信邪说,对陨星的出现、坠落以及被发掘出来的全过程作了如实的记载,详细地描述了它的火光、温度、形状、比重。尤其有意义的是他发现陨星的组成成分是铁。这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对陨星成分的首次文字记录,与现代对陨星成分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日禺】即隅中,相当于上午九至十一时。禺,音y。
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译文】
治平元年,在常州,有一天近午时分,天上巨响如雷鸣,原来是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般大,出现在东南天际。一会儿又响一声,移到了西南。又响一声,就坠落在宜兴县百姓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了,火光明亮映照天空,许家园子的篱笆都被烧毁了。这时,火光熄灭了,只见地上有一个洞,洞口像杯子大小,极深,向下探看,陨星在里面熠熠发光。过了很久,光逐渐暗下去,但还很热,不可接近。又过了很久,挖开洞,掘下去三尺多深,就挖到了一块圆形石头,还是热的,像拳头一样大,一端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和铁相仿。知州郑伸得到了这块陨石,送到润州金山寺。至今用匣子珍藏着,游人来了才打开匣子展示。王无咎对这件事记载得十分详细。
(三)暴雷
本则笔记描述了一次暴雷袭击现象。在雷击中,金属器具都销熔为液体,而非金属器具却能完好无损。
一般来说,带有负电荷的云层接近地面时,会使地面产生感应正电荷。当电位差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这就是雷击。同时,高电压放电可以生成高频交变磁场,处在电磁场内的金属会产生强大的涡电流,足以使金属熔化;而非导体则不会产生涡电流,因而“曾不焦灼”。其原理和现代工业中用来熔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电炉相似。
沈括一方面客观地描述了雷击现象,但另一方面又以佛书的话来证明雷击是“非人情所测”,并引出了人类不能“穷测至理”的结论。这种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显然是错误的,这反映了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内侍【内侍】在宫廷中执役的人员。
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①【黔】黑色。黔,音qi n。
②【扣】用金属缘饰器具的边口。
③【刀室】刀鞘。
④【流】这里指熔化。
⑤【铄】销熔,熔化。铄,音shu。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①。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②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③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④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⑤,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译文】
内侍李舜举的家曾经被暴雷轰击。他的堂屋西边的房间,雷火从窗口喷出,光亮耀眼,窜出房檐之外。人们认为堂屋已经被烧毁了,都跑出去躲避。到雷停止以后,那间房子依然完好,只是墙壁和窗纸全部变黑了。有一个木头橱架,其中杂放着各种器具,那些镶银作装饰的漆器,银饰完全熔化流在地上,漆器居然没有烧焦。有一把宝刀,非常坚硬,在刀鞘中就熔化为液体,而刀鞘却俨然完好。人们一定会认为火应当先焚毁草木,然后才能熔化金石。现在是金石全都熔化了,但草木却没有一样被烧毁的,这不是人的情理所能预料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而更旺,人火得水而熄灭。”这个道理是确切的。人们只能知道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之外,事情哪有什么极限?想用区区有限的世俗的智慧、情理和见识,去深透地探测那无穷尽的事理,不是很难的吗?
(四)冷光
这则笔记描述两类物质奇异的发光现象。
一类是在空中飘浮的,像水银一样流动的光。这种光可能是某些可燃气体,如磷化氢(P2H4)之类,在空气中燃烧而产生的。由于这些气体比空气轻,而且燃点极低,当它们燃烧时就能看到沈括记述的现象。
另一类是煮熟的鸭蛋所发的光。这种光可能是一种叫作成光蛋白质的物质在氧的作用下发出的,类似于萤火虫的光亮。这种蛋白质在水的作用下可以不断地还原,使发光效应延续下去。
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因而往往感到恐怖和神秘,称它们为鬼火、神灯。沈括尽管还不能确知它们的发光原理,但明确指出“物有相似者,必自是一类”。而不带有迷信色彩。
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熠然】光耀、明亮。熠,音y。,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挹】舀,酌取。挹,音y。之,其物在扇中滉样【滉样】又写作“滉漾”,滉荡、飘浮。滉,音hu ng。,正如水银,而光艳烂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尝见此物。李团练【团练】官名,即团练使,宋代为武臣寄禄官,职位高于刺史而低于防御使。李评:字持正,宋代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累官成州团练使,知蔡州卒。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予昔年在海州,曾夜煮盐鸭卵,其间一卵,烂然通明如玉,荧荧然屋中尽明。置之器中十余日,臭腐几尽,愈明不已。苏州钱僧孺家煮一鸭卵,亦如是。物有相似者,必自是一类。
【译文】
卢中甫家住吴中。曾经天不亮起床,发现墙柱下面有光亮闪耀,走近一看,见它像水一样浮动。他急忙用油纸扇舀起来,这些东西在纸扇上晃动,正如水银一样,灿烂发光;用灯光照视,却全无一物。另外,魏国大长公主的家里也曾经见过这种东西。团练使李评曾与我谈到此事,和卢中甫见到的没有多大差别,不知道是何种怪异东西。我以前在海州,曾有一天夜里煮咸鸭蛋,其中一个鸭蛋像玉石一样光亮透明,亮晶晶地把屋子全照亮了。放在器皿中十多天,几乎全部腐烂发臭了,却更加明亮。苏州钱僧孺家中煮一个鸭蛋,也是这样。彼此相似的东西,必定是自成一类的。
(五)石油
元丰三年至五年(公元1080—1082年),沈括调任延州知州,并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延州在古代一直是盛产石油的地方。有关延州石油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上郡高奴县有水可以燃烧。这种可燃的“水”就是石油。在延州任上,沈括考察了石油的出产情况,把这种油液命名为“石油”。这一科学名称后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石油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石油为社会生产服务。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说,西北边地的人用石油来照明、润滑车轴、修补器皿裂缝(见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引)。沈括用石油烟炱代替松木烟炱,制造出质地优良的墨,开辟了石油利用的新途径。他还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论断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证实。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惘惘】即汪,液体积聚满盈的样子。惘,音w n。而出,土人以雉尾裛【裛】通“浥”,沾湿。裛,音y。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煤】煤炱,这里指石油燃烧而生成的碳黑。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识】标志、标记。识,音zh。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童】山上不长草木,光秃秃的样子。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旋卓】旋:随即,不久。卓:直立,撑起。穹庐【穹庐】圆形帐篷,如今蒙古包。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冬未老】意即冬天尚未过去。,石烟多似洛阳尘。”
【译文】
鄜延路境内有石油,古书记载说“高奴县出产脂水”,就是指的这一带的石油。石油出产于水边,与沙石、泉水相混杂,汪汪流出。当地人用野鸡尾把油沾起来,采入瓦罐中。石油很像纯漆,燃起来像烧麻杆一样,只是烟很浓,把营帐都熏黑了。我猜测它的烟末可以利用,就试着把烟炱扫下来制成墨。这种墨黝黑发亮像漆一样,松烟制成的墨也不如它,于是就大量制作石油烟墨。那些带有“延川石液”标记的就是这种墨。这种东西今后必然会在世上广泛应用,是从我开始使用它们的。大抵石油蕴藏极多,产于地下无穷无尽,不像松木总有一天会用完,现今齐鲁一带松树林已经砍伐光了;逐渐延伸到太行、京西、江南一带,原来松林茂密的山岭大半已经光秃秃的了。制作墨的人大概还不知道石油烟的用途。石炭烟也很浓,3
可以熏黑人的衣服。我戏作了一首《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立毡帐学习边塞人。白衣服全染黑了,寒冬尚未过去,石油烟末多似洛阳的灰尘。”
(六)旋风
本则记载了北宋中期恩州武城县遭受旋风袭击的实况。从文中描述的情景来看,这种旋风就是现代气象学上所称的龙卷风。龙卷风的成因与小区域气压差异有密切关系。由于局部地区气压差别很大,空气急速对流,产生空气旋涡,从而形成了从天空垂挂到地面的漏斗状云柱,并伴随异常强烈的旋风。漏斗状云柱内气压很低,因此具有很强的吮吸作用,它常把大量的水、尘土吸到空中,构成巨大的水柱或尘柱,远远望去好像一只扭曲的羊角,故人们又称它为羊角风。龙卷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以把经过之处的人、畜、器物卷入空中,造成严重的灾害。
在文中沈括真实地描述了龙卷风的过程以及造成的灾害。这是我国气象学史上关于龙卷风的珍贵资料。
熙宁九年,恩州【恩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辖境包括今河北清河,山东平原、夏津、武城。宋代的武城县在今山东武城南。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译文】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从东南方向刮来,远远望去,像一支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树全被风连根拔起,很快旋风就将它们卷入云霄中。不久旋风渐渐地移近,经过县城,官舍民房几乎一扫而尽,全都被卷入云中。县令的儿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在地上,死伤了好几个人。老百姓中死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县城就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七)避风术
沈括是一个留心观测天象的人。他曾经在一次大旱的时候,准确地预报了降雨的日期,从而受到朝廷的重视(见《笔谈》卷七第一三四条)。在本则笔记中,他记录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避风术:夏季在江湖间旅行,五更时分即起来观察天象,必须星月皎洁、天无片云,才可启程前行,到中午时又得停下。这样做,就能避免遇到风暴。
从现代气象学观点来看,这一记载是有科学道理的。当风暴来临之前,天空总会出现变化的预兆,例如聚集大量的卷积云、云层色彩灰暗、月光昏黄等。因此只要仔细观察天象,就可以预测天气情况。
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顾盼】向前后周围观看。这里指时间极为短暂。间,往往罹【罹】遭遇。罹,音l。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风景】指刮风时的景象。,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四际】这里指天空的四周。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①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国子博士②李元规云:“平生游江湖,未尝遇风,用此术。”
①【巳时】古人用地支来记时,巳时相当于午前九时至一一时。
②【国子博士】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教官。【译文】
江湖间行船就怕遇到大风。冬季大风是渐渐刮起来的,行船可以防备;只有盛夏大风转眼间就刮起来了,行船往往遇难。曾经听说江湖上商人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免这种危险。大凡夏天的暴风总是在午后才兴起。要行船的人,五更初就起来,看天空如果星月皎洁,天际四周直到地面都没有云气,就可以行船了。到巳时时分便停下来,这样就不会与暴风遭遇了。国子博士李元规说:“我平生在江湖上游历,从未遇过暴风,就是使用了这一方法。”
(八)日月的形状
在我国,很早就已经观测到月亮的盈亏变化,并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东汉时代卓越的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曾经正确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是日光照耀方使它发出光亮,而那些阴影则是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见张衡《灵宪》,原文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沈括进一步阐述了张衡的论断。在本书中,他把月球比作一粒银丸,本身并不发光,由太阳照射才能发光。同时,月球又好比是用白粉涂了一半球面的弹丸,侧面看就像一柄弯钩,正面看则是一个满圆,由此可以解释月亮的圆缺变化。他使用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了深刻的科学道理。
在文中沈括把太阳、月球看成是“有形而无质”的东西,并以此来解释它们“相值而无碍”的原因,这又是违反科学的。
又问予以:“日月之形,如丸邪?如扇邪?若如丸,则其相遇岂不相碍?”予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光之初生】指阴历月初,初见月光。
,日在其旁,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值而无碍。”
【译文】
又问我:“日月的形状,是像圆球呢?还是像扇面呢?如果是像圆球,那么它们相遇时难道不相互阻碍吗?”我回答道:“日月的形状像圆球。怎么知道是这样呢?从月亮的圆缺可以验证。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好比是个银球,太阳照耀着它才发光。每当月初刚有月亮的时候,太阳在它的旁边,所以阳光只能照在侧面,看见的月亮才会像个弯钩。太阳渐渐远去,阳光就斜着照过来,月光就逐渐圆满起来。好比一个圆球,用白粉涂它的一半,从侧面看它,粉涂的地方就像弯钩;从正对面看去,就全圆了。这就是我判断它们像圆球的根据。日、月是一种气,有形状而没有质体,所以相遇时并无阻碍。”
(九)解州盐池
中国古代北方池盐的生产曾在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北宋时期,池盐的财利,甚至达到了天下赋税收入的一半,成为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本则笔记记述解州池盐生产的情况。其中最具有科学价值的是使用淡水稀释盐卤制盐的记载。文中说:“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从现代化学分析来看,盐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盐卤浓度高,它们就容易结成坚硬的“硝板”,凝结在盐卤表面上,使盐卤不能结晶。用淡水将盐卤稀释,可以带走一部分杂质,并能阻止硝板的凝结,从而获得优质的颗盐。
在笔记中沈括还记述了当时的盐民与危害盐池的洪水作抗争的情形。浊水渗入盐卤,就会淤积盐卤矿脉,致使盐卤不能浸出。为了保护盐池的生产,人们修渠筑堤来防备它。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四山之水”句】解州盐池的产生,是由于地质新生代时期中条山发生大面积的地层升降运动,使山麓造成断裂,形成了狭长的陷落地带,而盐池就位于陷落地带的最低处。,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卤色正赤】卤水颜色呈现红色,据化学分析,可能是盐卤中含有机物形成的。,在版泉【版泉】在硝板上开凿一个坑洞,使卤水汇集,便于提取。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甘泉】淡水泉,水微咸,可供饮用,凡晒盐都要先引这种淡水入田垄,然后再渗入卤水。,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卤脉】盐卤矿脉。解州盐池底部是很 5
厚的黑灰色淤泥盐层,称为黑河,它是卤水中盐分的主要来源。,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译文】
解州盐池方圆一百二十里。久雨后,四面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里,但池水从未漫出过;天大旱时,也没有干涸过。卤水是红色的,集聚在版泉的下边,当地俗称为“蚩尤血”。唯独盐池中间有一眼泉水,却是淡水,有了这水,然后可以使盐卤结晶。另外,盐池北面有尧梢水,也叫做巫咸河。盐池的卤水,没有甘泉水渗和,就不能生成食盐。唯有巫咸水流入,盐卤就不再结晶,所以人们称它为“无咸河”,是盐池的祸患。人们修筑起大堤来防备它,其用心程度超过防备盗贼。推究它的道理,大概巫咸河水本是浊水,流入大卤中就会淤淀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没有其他特殊原因。陵州盐井
四川是我国古代井盐生产的主要基地,岷江、沱江流域一带就是盐井分布的密集区。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就记载了蜀地盐井,并详细描绘了盐井的规模:“陵井纵广三十丈,深八十余尺,益都盐井最多,此井最大。”
本则笔记记述陵州盐井的结构以及修复盐井时为制伏有毒废气而采取的措施。让液体与气体对流,使液体吸附并带走那些有害气体,就是现代化学工业常用的工艺方法。这里所记录的“雨盘”制伏“阴气”一事,是这种工艺方法在历史文献中的较早记载。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杖鼓】古代的一种敲击乐器。在木头框架上蒙上皮革制成,两端粗,中间细窄,形状与现代朝鲜族乐器长鼓相似。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干】这里指在盐井四壁层层叠架而上,用以加固井壁,防止土石垮落的木框架。,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阴气】指盐井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有人】《宋史》卷三三三记载,创制雨盘者是当时的陵州推官杨佐。以一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酾】滤酒。这里指洒水。酾,音sh。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复旧。
【译文】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井壁全是岩石。井的上部、下部都很宽广,只有中间较为狭窄,叫做“杖鼓腰”。旧时,用柏木作成井干,从井底直达井口,从井口的木干上用大绳吊下去,才能到达水面。井旁安设大绞车绞动绳索。年代久远,井干朽烂,多次想换新的,但是井中阴气袭人,人一下去就死,无法下井施工。只有等到雨天,阴气随雨水下降,才稍微可以下井施工,天一放睛就得停止。后来,有人创制了一个大木盘,盘中盛满水,盘底凿了许多小孔,水像雨点一样从小孔中洒出,安设在井口上,称为“雨盘”,让清水洒下终日不绝。这样连续几个月,井干被全部更新,陵州盐井又恢复了原有的盐利。
(十)信州苦泉
本则笔记记载用铁锅熬炼信州铅山县“苦泉”的胆矾,可以获取铜的情形。从现代科学分析,这实际上是一种化学置换反应,即硫酸铜溶液与铁作用,生成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被置换的铜附着于铁锅之上,从而产生了铁器皿“亦化为铜”的奇妙现象。
用胆矾水提取铜,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铁与铜的置换现象。《神农本草经》卷一“石胆”下就说:“能化铁为铜。”后来,晋代葛洪、梁代陶弘景都曾提到类似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历代铸钱都需要大量的铜,因而到了宋代,用胆矾水提取铜的生产达到了相当规模,并在铜钱的铸造生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沈括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自然物的置换现象,这是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从而显得牵强附会。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釜】锅。,久之亦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固不可测。按《黄帝素问》有“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气在天为湿,土能生金石,湿亦能生金石”,此其验也。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钟乳、殷孽】石灰岩溶液流出地面后,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分解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经蒸发滴聚而凝结成尖状固体,下垂的叫钟乳,上突的叫殷孽。、殷孽。春秋分【春秋分】春分和秋分,这里指春季和秋季。时,汲井泉则结石花【石花】井水中的碳酸钙沉淀物,形状略似花朵。它的成因与石笋的生成相同。;大卤【大卤】盐池中的盐原液。这种原液经过蒸发即可得到盐。之下,则生阴精石【阴精石】一种盐池中的生成物,俗称龟背石,是石膏与水的化合物。,皆湿之所化也。如木之气在天为风,木能生火,风亦能生火,盖五行之性也。
【译文】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出来形成溪涧。舀出苦泉水熬炼,就成为胆矾,烹制胆矾就生成了铜。时间一久,熬胆矾的铁锅也变成了铜。水能变化为铜,物质的变化确实是不可预测的。按《黄帝素问》上记载说:“天有五行,地有五行。土中之气到了天上就是湿气,土能生成金属石头,湿也能生成金属石头。”这就是证明。还有石洞中的水,水滴都变成钟乳、殷孽。春、秋时节,打出来的井水就出石花;盐池卤水之下,能生成阴精石。这些都是湿气的变化所产生的。好比木的气在天空中是风,木能生火,风也能生火,这大概是五行的本性。
测量汴渠
汴渠是宋代漕运的重要航道。当时,大量的官私物资都通过汴渠运送,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汴渠“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物华天宝,不可胜计”。但汴渠以黄河为水源,又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如果岁久而不加疏浚,就会使河道淤塞,造成河决泛滥之灾。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奉旨疏浚河道,并勘测汴渠沿线地形。
本则笔记记载了沈括测量汴渠水准高度一事。他因地制宜,采用“分层筑堰”的方法,利用大堤外旧沟,筑成阶梯形水堰,分别测出它们的高度差,加起来就得到了汴渠整个的地形高度差。这一方法是我国测绘技术史上的重大成就。在世界上,古代希腊人曾经测量过海的远近,古代罗马人也测量过街道的长度,但都限于平面测量,而地形高度差的测量则是自沈括开始的。
(十一)国朝汴渠
【汴渠】隋代开凿的运河通济渠的一段,是宋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水路交通要道。它从汴京经过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宿州(今安徽宿县)、泗州(旧址在今江苏泗洪东南),流入淮河。现在大部分河道已湮没。,发京畿【京畿】古代国都附近的地区,对首都起保卫作用。畿,音j。辅郡三十余县夫,岁一浚。祥符中,合门祇候使臣【合门祇候使臣】宋代官名,掌管宫内礼仪,迎接百官、使者朝参等事务。祇,音zh。谢德权领治京畿沟洫,权借浚汴夫。自尔后三岁一浚,始令京畿民官皆兼沟洫【洫】沟渠。洫,音x。河道,以为常职。久之,治沟洫之工渐弛,邑官徒带空名,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岁岁堙淀【堙淀】淤积沉淀。异时京师沟渠之水皆入汴,旧尚书省【尚书省】官署名,与中书、门下合称为三省,下辖六部,掌管全国行政。都堂壁记【壁记】嵌在壁上的碑刻记事文。云:“疏治八渠,南入汴水。”是也。自汴流堙淀,京城东水门下至雍丘、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熙宁中,议改疏洛水入汴。予尝因出使,按行汴渠,自京师上善门量至泗州淮口,凡八百四十里一百三十步。地势,京师之地比泗州凡高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于京城东数里白渠中穿井,至三丈方见旧底。验量地势,用水平、望尺、干尺【水平、望尺、干尺】测量地形的仪器。水平即水准仪,望尺即觇板,干尺即标尺。量之,不能无小差。汴渠堤外,皆是出土故沟水,令相通时,为一堰节其水,候水平,其上渐浅涸,则又为一堰,相齿如阶陛①,乃量堰之上下水面相高下之数,会之,乃得地势高下之实。
①【陛】台阶。【译文】
国朝的汴渠,每年要征调京城附近的三十余县的农民疏浚一次。祥符年间,合门祇候使臣谢德权负责治理京城近郊沟渠,暂时借用疏浚汴渠的农民。从此以后每三年疏浚一次,开始时任命京城附近的地方官员都兼管治理沟渠河道,作为经常性的职务。日子久了,治理沟渠的工程渐渐松弛下来,地方官员只是带了一个虚衔,而汴渠有二十年没有疏浚,泥沙年年淤积沉淀。从前京城沟渠的水都流入汴渠,旧的尚书省政事堂壁记上记载说“疏治了八条河渠,向南流入汴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自从汴渠淤积后,从京城东水门下到雍丘、襄邑,河底都高出堤外的平地一丈二尺多。从汴堤上往下俯瞰民房,就像处在深谷里面。熙宁年间,商议改疏洛水入汴渠。我曾因此出使,沿途按察汴渠,从京师上善门测量到泗州淮口,共八百四十里又一百三十步。按照地势,京城的地面比泗州共高出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在京城东边几里地的白渠中挖井,挖到三丈深才见到旧的河底。测量地形,用水平、望尺、干尺去量,不能没有小的误差。汴渠大堤以外,都是过去挖土筑堤留下的旧沟水,让沟水相通之后,筑一道堰拦住沟水。等到水与堰平了,上游的水逐渐干涸,于是又筑一道堰。各道堰依次排列像阶梯状。于是测量每道堰上水面与下水面的高度差,把各堰的高度差相加,就得到了地势高下的实际数据。
(十二)唐宋服饰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为了作战需要,舍弃了那种长袍大袖的传统服装,改穿上褶下的胡人服装,从而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留下了“胡服骑射”的佳话。这种服饰的变革,无论是从实用价值,还是从审美意识上看,都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是古代服饰的一种进步和发展。
这则笔记叙述我国自南北朝至宋代以来汉族衣冠服饰的演变。文中描述的窄袖、短衣、长靿靴、蹀躞带,原本都是胡人的服饰,但从南北朝以后逐渐流行于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所喜爱的主要服装。这种穿异族服装的风尚到了宋代更为盛行,甚至发展到朝廷下诏严令禁止的地步。通过笔记记载的史实,我们可以了解宋人服饰的习尚,并可以由此进一步探讨历史上各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绯绿】是指以红色、绿色搭配。短衣、长靿靴【长靿靴】一种长筒皮靴,其外形与现代皮靴相似。靿,音y o。、有蹀躞带【有蹀躞带】古时的一种皮带,带间有带环可以佩挂随身使用的物件。本是胡人的衣饰,后来流行于中原地区。蹀躞,音di
xi。,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王庭】胡人国王所居之地。亦在深荐【荐】草。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濡】浸湿。濡,音r。,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帨【帨】古时的佩巾、手帕一类的东西。帨,音f n shu。、算囊【算囊】用来贮放书写用具的袋子。、刀砺【砺】磨刀石。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秋根】络于牛马股后的皮带。,即今之带【带】古人在皮带上加的装饰物,这种装饰品可以用贵金属、玉或兽角制成。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褒博】宽大。矣。然带钩【带钩】古人用来紧束皮革腰带的金属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译文】
中原地区的衣冠服饰,从北齐时代以来,就全部采用胡人的服装。窄衣袖、红色、绿色相搭配的短衣服、长筒皮靴、有蹀躞皮带,这些都是胡人的服饰。窄衣袖便于骑马射箭,短衣服、长筒靴便于深草中行走。胡人喜欢茂盛的草,经常居处于草丛间,我出使北方时都见过这种情形,即使是国王所居之地也在深草中。我到胡人王庭时,刚刚下过大雨,经过深草丛,衣服裤子都浸湿了,只有胡人衣裤一点也不曾沾湿。皮革腰带上所垂的蹀躞,大概是用来佩 8
带弓、剑、手巾、算袋、磨刀石一类的物品。以后虽然取掉了蹀躞,但还保存着它的环,环是用来穿蹀躞的,如同牛马股后的秋根,就是现在的带。天子必定以十三个环为度,唐代武德、贞观时期都是这样。自开元以后,虽然沿用旧的习俗,但是逐渐宽大了,然而带钩还是穿过带身为小孔。国朝时又在腰带上加了顺折,是用来显示主人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