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十八个葫芦美文摘抄
娟子给大军下了最后通牒,若他再不回城,就与他“拜拜”。
一时间,大军犹豫不决:是回城还是留在山村?
大军太爱娟子了,不能没有娟子;他也不能辜负了娟子对他的一片情意。当初两人在大学里谈的时候,娟子的父母就给予了强烈的反对,说大军家是农村的,穷。可是,娟子硬是不顾一切阻挠,说遇上大军是她的缘,这辈子非大军不嫁。大军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一定能赚到钱,不会让娟子失望的。
大学毕业,大军回老家一趟后,就没再回城。那时候,村里小学,也是大军的母校,唯一的一位老师走了,去经商了。山区条件艰苦,别的不说,仅工资就低得可怜,每月不到一千元!所以,学校的老师走马灯似的换。当地也没有人愿意代课,他们也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原因也是工资太低。
大军不愿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没有学上,就自告奋勇当起了学校的老师。
这个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只有三十八个学生,而且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大军给一年级上完,再给二年级上……这些孩子们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时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下课后叽叽喳喳提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城里的楼房那么高,是不是也像爬树一样往上上啊?城里的小汽车跑得比牛快,是不是也能像牛一样往山上跑呢?
乡亲们也忒热情,做了好吃的就给大军送,家里来了客也请他去陪……说句不当说的话,拿他比自家的爹娘还亲。
接到娟子的最后“通牒”,大军心动了。当初自己苦苦求读,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走出农村吗?在学校时,自己是怎么对娟子承诺的?跟他一块毕业的同学,如今有的进了政府机关,有的当了企业高管,有的自己创业当上了老板,买房的买房,买车的买车……自己呢?想买个摩托车都困难。大军几番思量,决定答应娟子,立即回城。
老村长来了:“大军,不能不去城里吗?每月再给你补助一百块。”
大军苦苦一笑:“村长,村里也难,有钱了先把学校修一修。”
老村长说:“大军,村里没有钱,给你的补助我从家里拿……你留下吧,学校不能没有老师。”
乡亲们来了,他们一句话也不说,把鸡蛋、核桃、红枣等家里的稀罕东西放下就走了。
孩子们也来了……
大军心动了,同时也拿定了主意。
娟子来了。她问大军:“交接好了吗?什么时间走?”
大军说:“娟子,我早给你说过,我的父母去世得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要是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活下来,也不可能上大学……”
娟子打断大军的话:“大军,你已经尽了两个学期的义务了,也一直资助村里的一个孩子上学……你只有混出息了,才能回来更好地帮助乡亲们。你说不是吗?”
“娟子,你看看这些。”大军指了指墙上。
娟子这才注意到两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她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些葫芦吗?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金葫芦银葫芦。”
大军摇摇头,说:“你可别小看这些葫芦,它们不是一般的葫芦,是孩子们得知我要走时送给我的。”
娟子皱了一下眉头,说:“什么意思呢?”
大军上前摘下一个葫芦,递给娟子:“你晃晃。”
娟子接过葫芦晃了晃,传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她说:“里面是不是硬币?怎么看起来像一个存钱罐啊?”
大军点点头,说:“这是山里孩子的‘存钱罐’。他们得知我要走时,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存钱罐’送来了,就是墙上这些葫芦,三十八个孩子,三十八个葫芦。他们说,老师,俺们把存钱罐给你,你不就是‘大富翁’了?是不是就不走了?”
娟子走上前,挨个葫芦摸了摸,然后问大军:“你是怎么说的?”
大军说:“我说,老师现在是‘大富翁’了,老师不走了……娟子,你能原谅我吗?”
好半天,娟子依偎在大军身边,眼里流露出水一样的光彩:“大军,我不走了……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第二篇:三婶美文摘抄
三婶比我小二十岁,尊称她“三婶”,全因萝卜长到背(辈)上。
三婶胖脸,短发,阔嘴,走路噔噔的,就像刮过一阵风。她在屯里经营着两栋木耳菌大棚,挣活钱;三叔在城里一家国企上班,拿现钱,小日子就像正月十五日的灯笼,红透啦。这让三婶有点心高气傲,走起路来,旁若无人,且不斜视,抬头看天的时候,远比低头看路的时候多。人们就说,“抬头老婆低头汉”,这女人难斗!
连点兆头都没有,三叔就下岗了。这等于一群活蹦乱跳的鸡鸭发瘟了,等于一头将出栏的肥猪失踪了,这等于……好端端的日子糟蹋了,顿时像野猪啃过的一片菜地。
三叔成了霜打的茄子,腰蹋了,脸灰了,一张脸就像被烟烤过似的,显得抽抽巴巴,灰灰怆怆。三婶冲着三叔吼开了,你们男人咋都这个德性,赢的时候,神气活现,脚指头恨不得放到头顶上;输的时候,远比女人还输不起,脑袋夹到裤裆里。她顿了顿,又说,天下的路千万条,就抱着一棵树吊死?下岗有啥了不起,跟我一起栽种木耳,照常能够发家!
三叔从此给三婶当下手。棚内的事由三婶张罗;外面的事,由三叔料理。三叔有经商脑瓜,鬼点子也挺多,晾晒鲜木耳时,往里拌了不少白糖。三婶一见就急了,鬓角的青筋蹦得老高,充血的眼睛像是在往外喷火,一对放电的目光像刀子架在了三叔头上,你这是干啥,靠投机取巧赚钱?心让狼吃了?还是叫狗叼了!说着一把掀翻了木耳架子。
三叔讪讪地说,看你这人,难道还怕钱咬手?如今做买卖的谁不掺杂使假。
别人的事咱管不着,咱家泯灭良心的钱一分都不能挣!三婶说这话时,两条眉毛拧在一起,就像有股黑风在上面罩着。
三叔吓得心头一哆嗦,从此再不敢走歪门斜道。
三婶种木耳种出了名堂,她的木耳油黑锃亮,肥嘟噜的像猪耳朵,黑中藏着红,脆中躲着嫩,活泼的浓鲜,机灵的清淡,结簇成丛,有着迎春花的姿态。她家的木耳成了市场的抢手货,进货的汽车一辆接一辆,把巷道堵得连条狗都挤不进。
县里来开现场会,主任亲自落实参观项目,一进门就指手划脚,让三婶栽种猴头蘑,培养松耳,满嘴说得起沫子。三婶听着听着就变了脸,布满的阴云不露一丝光亮儿,冷冷地说,你这个人有点怪,踩着人家的门槛,管着人家的事儿,还没有个商量!这个家是你当,还是我当?说得主任脸红一阵白一阵,哭笑不得。三叔急忙在身后扯扯老婆的衣角,三婶的手往后一拨拉,冲着主任又说,就这一堆一块,愿意来看呢,我欢迎;不愿意看呢,也不强求,让我整那虚景可玩不转。
主任的面子落在了地上,陪同的村干部打园场,老三家,你就听主任一句话。三婶气不短,声不颤,我要听他一句话,脊梁骨就得被戳断!丢人现眼的事,打死我也不干。主任摊着一双手只好依了三婶。三婶走路依旧目不斜视,依旧看天的时候多,看地的时候少。她走路依旧是咚咚的,锵锵的,她说,路终究是要自己走,走路的声音弄大了,别人的脚步声就踩不进耳朵里。
第三篇:三哥美文摘抄
三哥在村里威望很高,连续三届被村民推举为村支部书记。
二大爷是村子里资格最老的,从朝鲜战场下来后,因为没有,二大爷主动提出回老家带领村民搞建设,二大爷当村书记那些年,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而且邻里之间和睦。如果村里有哪个孩子调皮,大人就说:“再闹去找二大爷。”孩子们都会乖乖地听话。二大爷退下来之后,吴家老大被推上书记岗位,吴书记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喝两盅,只要喝多了便会忘记原则。
有一次,他被一位远房亲戚请去喝酒,酒过三巡之后,亲戚想便宜买下村里的一台抽水机,吴书记像喝酒一样爽快地答应了。亲戚去村里拉抽水机时,正好三哥在那办事,听说后立即让看门的大爷关上大门,说这是集体财产,绝不能贱卖。然后,三哥把大门锁上。
吴书记醉醺醺地过来跟三哥说:“蛋子,你、知道、知道大小牌吗?老子说卖、就卖了,把门打开,不开老子就整、整死你。”三哥说:“整死我?嘿嘿,我胆小!”这时候,二大爷赶过来了。吴书记酒醒了七分:“二大爷,你怎么来了?我、我、我……”嚣张落下十分。二大爷指了指那人,说:“我什么我?吴老大呀,吴老大,看看你成了什么样子?怎么总改不了这个毛病……”那人刚张口说了句:“你算哪根葱呀……”吴书记便“滚滚滚”地连吼带推轰赶那人。那人竟也结巴了:“这、这、这……”看了看一圈人,灰头土脸地走了。
这事之后,村里人都有了想法。再选举的时候,二大爷在党员会议上首先表态:“我看三蛋子不错,有能力,有作为。他个人还办了养殖场,在咱村算得上富户了。个人富不算富,带领全村人富,那才叫富。我相信三蛋子有这个能力。”
二大爷的提议,迎合了大多数村民们的想法,三哥就这样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当上村书记后,三哥确实没有让二大爷和村民们失望,先是将下雨天行路难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后又引进资金办工厂。渐渐地,村民们的腰包鼓了,那些年纪大的大都说三哥好,多数人还是拥护他的,而年轻人的想法却不一样,背后说三哥out了,适应不了新时代农村的变化。在这些反对声中,有一个人特别强烈,那就是三嫂。三嫂在村里开了个饭店,饭店的生意那叫一个字——火。到了吃饭时间,饭店门口的车那不算什么,到后院停车场才叫长见识。数得上牌子的车都能见到。据说,上她那里吃饭的人必须提前预约,否则的话肯定要排着队等候。三嫂反对的理由,是三哥光忙着村里的事情,帮不上她的忙,让她这个女人撑着家里整片天。大概离选举还有半年的时间吧,三嫂和三哥大闹了一场。
“当那个芝麻大的官,一年挣不了仨瓜俩枣的,每年让我倒贴不说,还费力不讨好,我说你就别干了。”“干不干是我的事,哪临到你个老娘们儿说了算。”“我就是不让你干,咋的?要干行,咱先离婚。”“离就离,你还别吓唬人。”三哥也不示弱。“那好,咱们现在就去办手续,不去就是爹生的。”“去、就去。”三哥硬着头皮,底气不足地说。
其实,三哥并不想离婚,三哥打了个幌子便溜了。三嫂却是铁了心,说什么也要离。三哥一看不好,就给三嫂道歉,听邻居说,三哥都下跪了。可是三嫂还是不依不饶,并且独自搬进了饭店,过起分居的日子。这还不算,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三嫂还到村委会去闹,到镇上去闹,闹得三哥没脸见人,没有办法安心工作。
三哥就找亲戚朋友当说客,三嫂仍是不接招。实在没辙了,三哥想到了县电视台一位漂亮女记者,这位记者是三嫂的侄女,她和三嫂特别亲,有一年,三嫂回娘家,看见这孩子有点蔫,兴许是病了,其他人都不当回事,三嫂不依,硬要把孩子送医院检查。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失去了意识,医院尽全力抢救。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儿,孩子可能就……从那以后,这姑侄俩就像母女一样亲。
听说这件事后,女记者当然着急。凭着职业敏感,女记者也不会放弃一个现成绝好的素材。请示台长后,她没有耽误,带上记者就来到了三哥家,摄像头刚打开,女记者还没有开口,三哥的眼泪就像黄河决堤一样哗哗地流个不停,三哥的哽咽声和深情表白,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尤其是节目播出后,县长给镇长打来电话,让他多关心关心基层农村干部。县长挂了电话,镇长就直接到村里给三哥送温暖来了,村民们也对三哥更敬佩了。
二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三嫂,说:“侄媳妇,你看三儿在电视上的狼狈相,多丢人呀,咱村可没有先例啊,羞死个人了。”三嫂说:“二大爷,不是我不给您老面子,这日子真没法过了,哪有他这样的,家成了摆设。村干部呀,就像女人用的针一样,针尖儿和针鼻儿呀,两头都得忙活。二大爷,既然您都说话了,按理说我得听,可他这样没日没夜地为村里操劳,别人还说三道四的,他能装聋作哑,我可受不了这窝囊气。这样的日子,我过得憋屈。”二大爷说:“算了吧,嘴长在别人脸上,愿咋说咋说,你是个通情理的人,可别拖累了三儿啊……回头我再说说三儿,让他也多照顾照顾家。”二大爷说完,不容三嫂说话,转身就走了。
遇到这事,村民们也总是要劝和的,所有人见面都会劝三嫂同三哥好好过日子。三嫂架不住这么多人说情,便不好再坚持了。三嫂为了感谢大家,就在自家饭馆连续两天宴请众乡亲,三嫂声情并茂地说:“感谢大伙对三儿和我的关心,我给大伙赔不是了!真没有想到,大伙对三儿这么信任,我向大伙保证,只要三儿再次被选上村书记,我绝对不拖他后腿,而且还保证以后大伙再来吃饭,我给打八折。这酒我干了,大伙随意——干!”众人一起举杯。
三嫂没有食言,不仅对三哥全力支持,也真的给村民吃饭打八折。
第四篇:人贵三得美文摘抄
人生旅途,难免有低谷或高峰,有失意或得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面对,认真选择。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才是人贵有的三品!
一得:沉得住气。在充满诱惑陷阱的现实生活中,要做到沉得住气,谈何容易。
如果沉不住气,你可能失去理智,甚至歇斯底里,大动干戈,也可能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在不同的境遇中,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都是沉不住气的表现。
因为,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
人在宇宙中,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只有自己从容驾驭,直面前方的惊涛骇浪,处变不惊,才能乘风破浪,无往而不胜。
二得:弯得下腰。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
古人韩信胯下弯腰,成就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司马迁选择弯腰,书写出流传青史的绝唱。
可见,弯得下腰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内心的自信。
三得:抬得起头。少年壮志不言愁,是青春的自信;纵死犹闻侠骨香,是壮士的自信。然而,抬得起头,不是盛气凌人,也不是傲视一切,而是谦逊待人,平等处事。
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正视自我,见贤思齐;不是因己之拙,忌人之能,而是自知之明,后发赶超。
简言之,抬得起头,就是要正大为先,诚恳为贵,通达为怀。
第五篇:美文摘抄
它的歌声就象朋友的倾诉,丝丝快乐荡漾在其中。
沐着习习秋风放飞梦想;望着丝丝秋雨微笑如歌;嗅着淡淡菊香醉如梦乡。转眼,秋又快过了,心里不免有些不舍,但秋不能永驻,终是要走的。就这样,秋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轻轻漫步于四季,徘徊其中,但明年秋又会轻轻走来,我期待着那一天!
月光
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画卷啊!跳动的旋律演绎着生命的悲欢和离合。人生苦短,又怎么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
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诣,而月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让黑夜不再可怕,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
人不也如此吗?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吗?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会感到一丝温暖,这就是月的内涵。
夜,已静寂了。月亮静静洒下余光,竭力驱走黑暗,为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与关爱!
又到草黄时节。遍野的绿色斑驳着消失,只有那干枯的浅黄渐次布满了人的视线,是生命终结时最柔韧的余唱.喜欢看落叶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红的叶片,黄的草茎,很鲜明的美丽,看着它们,会想起夕阳一轮西下,缓缓下坠时那种有些凄凉的辉煌,会想起石阶上风烛残年的白发老人携手而行,从容安然的那一抹温馨,那一些些的感动。
寒冬的第一场风雪后,它们会在地面消失,重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安息。等待,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一声春风轻柔的呼唤,就会将它们的子孙全部叫醒。喜欢看草绿江南岸的亮丽,萧索的冬季在它们的浅笑声中逃遁,是怎样柔嫩的一茎茎新绿哦,在石缝里,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们的细腰,在乍暖还寒的冷风凄雨里,一寸寸地成长,一点点把堤坡,大地湮染,蓝天轻风下编织出让人振奋的春衣。
喜欢看盛夏里的草长莺飞,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里也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小草亲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柔韧的小草,你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无数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们是平凡的草民,却也可以描绘春天,为大地梳妆,弱小的生命联合起来,还可以改变环境,创造世界。月光如水,思念如诗
宁静的夜晚,圆月冷清而幽静地悬挂在黑色的夜幕上,泛着如水的白光。有轻纱般的雾缠绕着,多了几许朦胧和忧郁。这样的暗夜,仿佛是一张无法穿透的网,月色上来,敲打九月的窗,落地成霜。
月色,清亮,透着淡淡的安静;音乐,很美,释放着浅浅的浪漫。心情,朦胧,缠着深深的沉醉。
我以微笑的姿态,静静地想你,透着寂寞的无奈。而你呢?是否也在想我?无论怎样,日子总是柔软、温润的滑过,那一树淡绿色的树叶已经落下,盛开的日子竟是这样短暂。
流去的岁月,随着月光淡淡走远。院子里弥漫着中药厂一丝药味,隐约缠绕,似祭奠什么。心朦胧地在寻找一种曾经永恒的存在。恍惚中,又悠然消失。
举头望月,低头静思,乘着月色,搭乘文字的桥,在一个人的心灵家园祭奠这些枯瘦的想念。早明白你是天空里一只飞掠过我窗前的白鸟,只是短暂的停留。终将离去。月色是你撩人的翅膀,飞向亘古的永恒。
月满西楼,无人懂愁绪,良人何在?闲愁千缕,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月光象你的温柔,从我心头流过,流过的还有无数我们牵手的往事,往事离别的太久,久远成忧伤的歌。
明月依旧。起伏的,是今夜思绪,婉转的,是月色依稀。我躲在角落里,静静的想着你,念着玫瑰梦的词句。细数满书词意,句句叩开心菲,暗哑的秀眉怎关得住满园春色。夜空中,无人觉察到我心碎的虚空,无人听懂我缜密的心语。
长空明月珠有泪,万里无言寄相思。我披着月色的纱衣,飘散一袭长发,象一个月的精灵,游走在时光的河岸,在梦的世界中寻寻觅觅寻寻。
月色,水一样凉,清,澈;思念,诗一样软,香,美。在时光的流转中,我丰盈着我,为我的生命着色,让我彻悟:生活,原本是一场生生死死的爱恋,是一台寂寂散去的大戏,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离歌!沧海桑田的誓言,总会虚无飘渺散去,岁月的厚重,永远也阻挡不了时光的轻盈。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如同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虽然冬季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是那份秋日的情怀却停留在我的心头无法抹去。
秋,是美丽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那悠悠的闲云,蔚蓝的天空,丰富的果实,构成了她那沉静、淡泊、成熟而又独特的秋之美。
秋,你没再在淡薄。从那一尘不染的长空,到那又有“闲逛”的白云都蕴含着秋天那独有的平淡与和谐。
秋,最动人的还是她那如画般的黄昏。夕阳西下,火红的阳光照红了一切,红的使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暮色尽头了一切,沉浸其中,似幻,似梦,展现在你面前的仿佛就是一幅画,而在你心中的荡漾的却是一种成熟的美。
林荫小道,金黄的落叶铺出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踩在上面树叶在家吓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秋日的私语》。而此时,晚风又带着徐徐的凉意向我吹来,他抚摸着我的脸颊,格外的舒畅,但是此时的我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亦真亦幻的充满秋意的世界,在那里空中飘满了落叶,而有一种声音却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那就是《秋日的私语》,那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都在此时,都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
秋天在饱尝了,夏天那火一般的激情后,在此时又将它转化成为温柔的秋意,奉献给人么,把一切所谓的的所谓的赞美,把一切虚伪的赞叹都隔离在了那阵阵秋意外,留下的却是那十足的秋的气息。
此时,我想起了罗兰的一句话“求是成熟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她饱尝了春芝蓬勃下之繁盛,不在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他把一切都格在了淡淡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这句话深深的震动的我,秋的真正的意义不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么?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在掌声中度过,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荣誉声中度过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价值的。一个人的一生总是要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空虚走向充实,生命的过程也如此,注定从高亢激昂走向安静祥和。无论你昨日获得过多少荣誉,还是今天又多么辉煌,最终都要归于平淡,但是这种平凡并非代表埋没与无所事事,她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超越于情怀,这种平凡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则是平凡与辉煌的融合,是一种无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情怀。
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
这,才是永恒的秋之美。
我爱秋,所以我松秋、赞秋。到了今天我才体会到了秋的真正的含义,因为只有当你真正的融入到平凡当中,才会懂得什么才是秋的情怀,才会了解是么是真正的秋……
这就是秋的艺术与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