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局创新的工作总结
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市科技局认真谋划,创新思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三项举措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一、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服务力度
一是重点扶持了市开发区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今年又被列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创新示范机构。协助孵化器培训在孵企业20多家。二是推进高新区建设的步伐,协助高新技术开发区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并积极协助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三是大力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组织孟村弯头管件、黄骅模具、南皮五金机电等三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申请加入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献县、东光等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列为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示范机构(全省38家)。国欣棉花技术转移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市场版块共发展企业会员500余家,发布会员信息1000多条。四是吴桥、南皮两个试验站研发取得新突破,吴桥试验站小麦亩产达704.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南皮试验站研究的“滨海平原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形成了滨海盐碱地“适盐用盐、以盐治盐”的开发利用新模式。
二、大力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发展新兴产业
围绕主导产业,筛选100家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一是深入企业调研。由局领导带队分批深入企业,进行深入摸底调研,筛选创新型企业作为培育对象。二是培育科技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对40家试点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引导协助企业申报知识产权40项,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造条件。其中恒通、沧海、丰源、宝恩4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33家。三是引导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重点支持华戈、新宝丰、华斯、东塑等10个企业研发中心的项目引进、研发。对条件成熟的研发中心,推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到目前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家。四是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已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1项,资金690万元。省创新基金项目22项,资金305万元。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护知识产权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本地的具体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5106余人次,检查商业场所(企业)9579次数,检查商品63664件,处理侵权假冒案件267起,涉案金额515.65万元,捣毁生产窝点16个,罚没物品495件。公安机关立案31起,破案29起,涉案金额308.4万元。检察机关批捕案件4起,涉案金额28万元;审查起诉案件1起,涉案金额21万元。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共印发工作简报16期,举办新闻发布会2次,媒体宣传137次,举行大型宣传活动10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0(册)份。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2次,共计432个种类。专项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提高了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对全市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科技局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科技局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战略部署,紧抓“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跨越争先”主线,全面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推动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先进城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工作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现有年产值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50家,10亿元以上的21家,50亿元以上的4家,千亿元以上的1家。预计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07.2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9%,约占全市高新产值的1/5。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含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263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7%。其中,生物产业实现产值38.8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63.3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20.4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实现产值2314.5亿元。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16.6亿元,同比增长16.7%。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2家,总数达346家。企业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含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0.6%,华为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跻身全球研发支出50强的企业。全区专利申请量12936件,占全市16.3%,同比增长9.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09件,占全市20.1%,同比增长11%;专利授权量822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84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224件,占省、市分别为36.6%、42%,居全省区(县)之首。自主创新指标继续保持“1个10%和3个50%”的卓越结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10%以上,50%的专利申请来自中小企业,50%的专利申请为发明专利,近50%的专利授权为发明专利)。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大力引导和支持产学研合作,与20多家行业协会、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全面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我区先后与深圳大学、市科技创新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有100多家科技企业与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增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到77家(含14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4家、市级33家,市级以上的占55%。
5.科技进步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在国家科技部今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中,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为”等10类39项指标优异,很多项目甚至远远高于达标线,圆满通过考核验收,连续16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同时,我区顺利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区中期考核。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坚持招引和培育相结合,科技招商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打造载体,引育并重,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引税工作顺利开展。
(1)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快速推进4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市、区政府的进度安排,认真做好各基地建设的督促协调工作,会同华为规划建设办、布吉街道办、南湾街道办等责任单位,完成了建设目标。我局牵头协调建设的深圳新能源产业基地已编制《总体建设方案》,并实施三年行动纲要,进驻项目建设进展良好。首个入驻项目综合热工水力与安全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资5.72亿元;天骄科技、金信诺等7家拟入驻项目已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浩宁达、康拓普等4个拟入驻新能源项目已通过考察,正规划具体选址。区政府与中广核集团已签订《深圳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和《XX市XX区宝荷欣苑二期项目投资建设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宝荷欣苑二期项目已开工奠基,解决了中广核集团员工配套住房问题。中广核工程公司总部项目用地招拍挂出让业经市政府审定,近期将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加强与光启研究院的工作对接,积极推动国家超材料产业基地和光启尖端技术产业园落户阿波罗工业区。目前,光启研究院已启动编制相关规划,并着手制定具体项目建设目标。三是努力打造深圳虚拟大学园龙岗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创新创业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等优质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大运软件小镇重大科技项目孵化能力。
(2)创新载体建设快速推进。一是天安数码城四期全面展开基坑施工,完成投资2.5亿元,预计2015年竣工。二是中海信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进入楼面施工阶段,完成投资8.5亿元,XX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知名企业表达入驻意愿。三是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1、2号创新大楼已封顶,完成投资21.8亿元,中国平安保险、深圳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计划入驻。四是天安云谷完成投资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一期7栋产业研发大厦按计划投建,二期已完成95%拆迁工程,拆迁面积达10万平方米。五是成功创建全区第二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海信创新科技孵化中心,建设了精华中、硅谷动力等5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科技招商取得较大突破。一是依托重点创新园聚集招商。龙岗天安数码城、中海信科技园、新木盛低碳产业园等重点创新园新引进企业74家,累计引进企业452家,实现年产值135亿元、税收10.1亿元。其中,天安数码城新引进企业47家,累计引进企业304家,实现年产值80亿元、税收6亿元;中海信科技园新引进企业22家,累计引进企业122家,实现年产值28亿元、税收1.5亿元;新木盛低碳产业园新引进企业5家,累计引进企业26家,实现年产值近27亿元、税收(含免抵退)2.6亿元。二是紧盯高端目标重点招商。积极参与重点项目的考察洽谈,引进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应用基地、光启研究院中试产线、XX市材料表面分析检测中心(深圳863计划材料表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眼科诊断与资料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信息检测与成像深圳实验室等重点项目。
(4)科技人才工作不断加强。与区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局共同开展第二届高层次人才活动节和今年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加强对科技人才政策及科技创新环境的宣传推介,加快集聚高端科技人才。目前,全区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人,广东省高端人才团队2个,市“孔雀计划”团队1个、“孔雀计划”人才17人、深圳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75人、深圳后备级领军人才160人;同时,科技创新园通过项目新引进高科技人才近万名,实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协调发展。
2.坚持引导和扶持相结合,科技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加强方向引导和政策扶持,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5)多举措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一是全面梳理优化我区15项科技发展扶持政策,起草了《XX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实施细则》,努力实现与国家、省、市科技发展政策的纵向对接及与区内其他产业政策的横向衔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效应。二是修订完善《XX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在组织领导、奖项设置、评审操作、奖励标准等方面进行优化,真正在制度层面发挥鼓励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发展的作用。三是紧贴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目录和扶持政策,制定并实施《XX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6)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组织专家考察科技项目656项,扶持项目443项,扶持金额逾1.4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逾200亿元。扶持项目覆盖了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光机电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社会管理领域。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XX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X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我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共帮助企业获得贷款约7.8亿元。三是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创新资源,共组织113家企业成功申请市级以上支持立项239项,扶持金额达2.3亿元。
(7)多手段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措施。一是精心组织全区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评定并表彰区长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创新奖励项目46个,奖励金达930万元。二是积极组织参加第15届高交会,突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理念,组织84家科技企业250多种产品参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龙岗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龙岗展位获得优秀展示奖,10家企业获得优秀产品奖。三是制定实施《XX区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既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有力抓手,又有效推动区内led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共改造传统灯具12万盏,高标准完成市政府下达的led照明产品推广任务。四是继续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为科技企业导航把脉。针对性地举办大型政策专题宣讲活动7场、各类中小型政策宣讲咨询服务20多场,参与企业超过1000家次。其中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加计扣除政策”宣讲会、“新三板”的定位、功能及挂牌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在广大科技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赢得一致好评。五是联合区产服集团等单位共同承办2013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复赛,发动区内中小科技企业积极参赛,共有20多家企业参赛,11家获奖,其中XX市丽得富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XX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晋级全国决赛。
(8)多形式引导发挥科技社团作用。在履行部门主管职责的同时,积极引导区科技创新促进会充分发挥政府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总裁party”、“科技创新沙龙”、“政策研讨会”等形式,搭建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创新要素汇聚、交流、合作的全新平台,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今年,科技创新促进会进一步扩展服务手段,创建了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及时向会员企业传递科技政策、投融资项目等信息;加强与中国创业家联合会、广东省高科技产业商会、XX市3d产业联盟、XX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机构的交流合作,3d显示产业基地落户中海信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
3.坚持顶层设计和具体研究相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聚焦“智慧”,立足“精细”,着力整合,稳步推进智慧龙岗建设。
(9)智慧龙岗综合规划全面启动。今年7月份,区委区政府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专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智慧龙岗综合规划。我局作为牵头单位,立即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迅速启动,抓好顶层设计。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深度合作,组建智慧龙岗总体规划课题组,开展智慧龙岗综合规划研究。二是广泛考察,吸取多方经验。课题组前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先进城区实地调研,与华为、中兴、微软、电信、移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座谈,广泛吸取先进经验。三是深入调研,明确用户需求。课题组深入区内60多个单位开展信息化现状及智慧城市需求调研,广泛收集基础信息。目前,已编制完成《智慧龙岗规划纲要》和《智慧龙岗总体规划》。
(10)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一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思路,精心建设集“三库、四平台、八应用”于一体的龙岗网上办事大厅,努力打造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在线办事服务平台。办事大厅于7月1日顺利上线,共进驻25个部门32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与省、市互联互通、数据同步;办事大厅的创新应用平台“市民主页”精彩亮相,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二是全面完成“龙岗政府在线”改版工作,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民生服务为重点,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取得良好效果。创新推出“主子站”建设模式,分批关闭各部门自建网站,逐步实现以“龙岗政府在线”为主、各部门子网站为辅的政府网站群集中建设、统筹管理新模式。新版“龙岗政府在线”共扩充5个一级栏目、132个二级栏目和2172个三级栏目,设计完成43个部门子网站,制作网页7983页,录入信息近20万条。三是快速推进行政服务大厅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智慧、高效、绿色”为基本理念,以云技术为主要手段,努力构建协同高效、绿色低碳的实体办事大厅,已完成项目设计及工程概算。四是统筹推进其它信息项目建设,整合优化政务系统资源。一方面,全程技术支持南湾街道“织网工程”试点工作,探索建设以网格化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积极打造服务型、智慧型街道,为全区推广“织网工程”摸索经验;另一方面,重点评审论证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公安一类点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等电子政务项目,为创新城市管理和深化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11)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加大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力度,确保信息安全、高效传递,为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的智慧城市奠定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我区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制度,强化系统等级防护、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二是专门配备应用级万兆防火墙、核心交换机、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网络入侵防护系统等专业设备,对网络安全进行硬件加固。三是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进行大规模、全覆盖的安全扫描,重点开展党政信息安全联合检查,有力保障全区政务信息安全。四是以场地授权方式实现党政机关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正版化,并开展软件使用培训,确保正版软件用到实处,有效堵塞安全漏洞。五是加强会议保障,认真做好区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常务会议系统的日常维护,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4.坚持全面统筹和重点推进相结合,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继续巩固。(12)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成效突出。积极发挥区科协的职能作用,以推动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为目标,以办好“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高交会科普活动周”等精品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氛围。一是组织龙城街道尚景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成为今年全国500个示范社区之一(全市仅4个),是我区第二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二是积极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省创新大赛上获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在XX市创新大赛上获奖30多项。三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创建龙城高级中学、布吉高级中学、龙城小学、龙岗中心小学、横岗四联小学等5所“XX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其中4所荣获“广东省百所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四是全年共投入100多万元,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节能减排”科普推广等20多项大型活动,参加人数10万多人次,印发科普宣传资料30多万份。五是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在各街道举办科普文艺晚会10多场,组织专家到30多个社区举办健康生活科普讲座50多场,参与人数近2万人。六是积极筹建区科技馆,配合做好区“三馆一城”建设中科技馆功能布局规划等相关工作,与比邻公司的合作模式得到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科技馆功能布展已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5.坚持对外帮扶和自我提升相结合,对口帮扶及“两新”共建工作取得实效。将结对帮扶社区、对口扶持“双到”和“两新”组织共建等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当作提升和检验执行力的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13)做好布吉街道三联社区的结对帮扶工作。继续围绕组织建设、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城市更新和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积极帮助社区“突破发展瓶颈、提升集体经济,解决主要矛盾、落实民生事项”,共协助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6次;指导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制度,配合做好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协助社区联系深圳大学专家组深入社区调研,立项制定《XX区布吉街道三联社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为社区转型发展规划方向,积极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一年来,共落实帮扶资金33万元,取得良好成效。
(14)做好XX县上黄塘村、XX县雅卿村的对口扶持“双到”工作。自2009年10月启动对口扶持工作以来,我局会同区发改局安排专人专责深入村落,全面摸查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扶持对象的实际困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对口扶持任务。我局在自身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共向上黄塘村投入扶持资金70万元。通过对口帮扶,上黄塘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6万元跃升到7.6万元,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500元提高到6300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基层党建得到健全。经XX县扶贫办确认,该村成为首个申请实现贫困户脱贫验收对象。7月份以来,根据区委统一安排,启动新一轮双到工作,联合区纪委、建筑工务局和审计局开展向XX县雅卿村的对口扶持工作。半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争取区慈善捐款5万元,实现了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的良好开局。
(15)做好与康冠公司党群组织的结对共建工作。继续加强与XX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两新”组织共建,重点推进“一月一到访、一季一活动、一年一总结”制度,积极开展“七一”专题组织生活会、参观深圳博物馆、学习改革开放史等活动,帮扶企业全面加强党建工作。通过“两新”共建,我局与XX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党群组织双促双优,共同发展。6.坚持教育实践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筑牢科技创新服务思想政治堡垒。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以机关作风建设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二者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1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学先查先改”活动顺利开展。专门成立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学先查先改”活动,切实查问题、转作风、促工作,为2014年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夯实基础。一是加强学习,固化群众观念。结合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和教育实践活动读本;班子成员带头撰写学习心得,深化对群众观念的认知,进一步增强了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对照标准,认真查摆问题。分别向各街道办、相关区属单位和科技企业发放征求意见表48份,深入征求我局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查摆“四风”问题。三是深入剖析,严格整改落实。12月初,针对查摆出的“四风”问题,我局党支部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同志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研究提出12项整改措施,实行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严格督促、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17)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一是抓学习。通过局务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在不同层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的政治及业务学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做表率。局班子带头深入企业基层推进工作。全年走访调研企业累计达200多天600多人次,确保全局工作紧接“地气”,全面完成了白皮书和市区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通过廉洁班子建设,带动全局树立了“服务企业是职责,不是给予,更不是交易”的理念,切实筑牢廉洁从政底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重协作。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在工作决策、重大事项、人事安排、财务管理上,加强上下沟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确保了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局班子成员自觉树立团结合作意识,并注重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其他干部之间的交流谈心,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心,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四是强服务。局班子高度重视机关服务工作,既关心工作人员的成长,又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积极倡导开展机关文体活动,注重以人性化服务促进工作,用感情凝心聚力。7.坚持抓规范和抓效率相结合,机关运作效能显著提升。
(18)机关效能建设有新突破。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多策并举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整体运作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化水平大大提升。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局内印章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11项制度,做到业务事事有章可循,工作件件有据可依。二是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实践,如推行科技项目“归口受理、分头办理”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科技企业申报项目,又如实行公文“单程流转、出口核批”模式,大幅缩短了文件流转环节,通过对全局业务工作的流程优化以及推行区级协同办公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树立了服务型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工作培训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大大提升。在编制少、人手紧、业务重的情况下,我局按照“立足本职、信息共享、业务互通”的原则,强化人员培训和业务实践,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做到有事能办、有难能解,有效提升了业务队伍的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三)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局上下齐心,开拓奋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产业结构风险较大。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XX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XX区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高端制造业中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缺失情况较普遍;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比接近80%,其他产业仅占20%,“一业独大”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存在潜在风险。
2.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我区是中小科技企业较集中的区之一,其数量占科技企业95%以上。近年来,虽然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激励和部门服务推动下,我区中小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专利创造数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中不少企业仍处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高新产业低端生产环节,对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甚至是零专利,企业自主创新整体能力有待提升。3.以创新服务为主的公共技术平台数量少、规模小。目前,我区技术平台主要依托企业建立,对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资源利用不足,缺乏面向行业的技术先进、共享度高、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共技术平台。4.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需深入探索解决。我区的创新型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采取了一些办法,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产业类重大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当前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存量企业的贡献,创新园区新进的企业数量不少,但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不大。多数产业类重大项目,由于前期审批手续繁杂和部分企业经批准用地后建设计划变更,导致建设进展缓慢。增量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项目),对我区的产业增长贡献短期内难以见效。
第三篇: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服务搭平台科学发展惠三农
2010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把科技服务“三农”作为科技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在“四强化、四推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各项科技工作,以科技支撑促进农业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一、强化科技项目争跑实施,推动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2010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周密实施,不断强化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一年来,我局获批科技部、省厅项目4个,争取项目支持资金345万元。和河北林科院共同申报的《京津风沙源葡萄园固沙减灾技术研究》项目被列入今年省科技首批计划下达,争取省科技经费25万元;组织瑞云观王爱军鸿安养殖场申报总投资400万元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争取中央投资100万元。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玻璃钢储气罐已基本安装完成,工程投资累计已达到200万元。
二、强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010年我局以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为依托,紧紧依靠省林科院的技术力量,成功与怀来县维克特重型机械公司合作,决定由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我县狼山乡五营梁村建设集技术开发、品种展示、先进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及以葡萄、葡萄酒博物馆于一体,具有科技开发示范、观光、采 1
摘、度假功能的中国北方葡萄科技创新示范园(即官厅湖滨温泉葡萄生态庄园),我局提供科技专项资金扶持,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20亩。为了使园区的建设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我局与省林科院共同组织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先后到重庆、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10月28日,我局又会同省林科院邀请了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数名资深专家教授组织召开了“怀来县葡萄产业发展科技研讨会”,与会专家重点围绕怀来县葡萄种植、产业科技以及葡萄高科技园区建设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方案,目前该园区的建设方案和园区规划已经完成,葡萄园整地、开沟、备苗工作已结束。
同时,我局积极邀请河北农大专家帮助蚕房营村继续抓好精品果品科技示范园建设,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该村已建立600亩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新建100亩清香核桃种植基地,100亩优质桃种植基地和400亩三优苹果种植基地,使优质果品逐步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品牌化。
三、强化科技培训服务措施,推动农民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送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我局于春节前后将总价值达36万元与河北农大科教兴农中心共同组织编印的8000册《怀来葡萄标准无害化生产实用技术》免费送到桑园、长城葡萄基地、大黄庄等葡萄主产区的种植户手中;5月中旬会同农牧局、水务局、林业局等单位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科技活动周”活动,邀请河北农大专家深入到北辛堡镇、官厅镇等8个乡镇的11个村,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农民800多
人次,现场集中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20多个。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我局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送科技下乡冬季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邀请河北农大6名专家,深入到桑园镇、北辛堡镇、王家楼乡等举办相关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及农技人员800人次。
二是集科技之力,解百姓燃眉之急。2010年4月针对我县葡萄大面积遭受冻害情况,我局及时邀请昌黎果树研究所专家,深入桑园镇、沙城镇等葡萄主产区实地考察葡萄冻害情况,形成《怀来县葡萄冻害情况分析报告》,制定了防治措施,向葡萄主产区农户发放相关操作规程2800余份;6月初,葡萄霜霉病害大面积发生,我局及时邀请河北农大专家教授深入桑园、沙城镇等葡萄种植村实地考察了葡萄霜霉病病害的总体情况,形成了《怀来县葡萄霜霉病的考察报告》,并到部分村就霜霉病防治进行了培训和技术指导,发放《霜霉病防治操作规程》1400余份。
三是拨专项资金,建科技传播平台。20111月,我局拨付专项资金50000元,在县广播电台开通了“科技富民之声”栏目,并购置500个音箱设备,免费发放到各乡村农户手中,“科技富民之声”以农技知识、新能源产业介绍、知识产权解读、项目申报须知、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政策法规讲解为重点,让农技知识深入千村万户。
四、强化科技带动引领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抓实玻璃钢沼气罐的示范安装。2009年省厅支持60万元的《玻璃钢沼气罐示范》项目已经在方家冲、东湾等新农村示
范村和北辛堡镇的小庄、蚕房营等有关乡镇的12个村设施大棚养殖小区和农户家中示范安装300多套,总投资达9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工作还在进一步实施当中。
二是全力做好科技帮扶工作。投资1.7万元为方家冲购买沼渣沼液吸运设备;争取省新能源办资金5万元为麻峪口、小辛庄村配备吸运和检测设备;为蚕房营和东八里两个村争取市科技资金各5万元,完善了两个村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同时,组织桑园镇和狼山乡两个乡镇的乡镇长免费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创建新农村远程教育培训。
三是争取科技投入,促基层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10年,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网络和科技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怀来发[2009]41号)文件精神,争取财政投资40多万元,用于启动我县基层科技网络和科技队伍建设项目,计划在全县农村设立6个基层科技网络服务站。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张家口农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夹河葡萄专业合作社两个基层站点实施,每个基层科技网络服务站拨付项目资金8万元,用于购置电脑、LED显示屏、测土配方仪器、投影仪等设备,以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农业发展。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第四篇: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共鉴定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3家、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组建2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火炬计划山东**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有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对全市**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划分行业特点,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在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转移等四个环节进行总体设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按照申报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和要求,指导、帮助有关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筛选了迈赫自动化等7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迈赫自动化、大业金属、高强紧固件、**生物等4家企业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发展自主创新品牌为目标,围绕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这些企业的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促进高强紧固件、天工造纸机械、三维管件等一批企业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引导培育大业金属、液压科技公司、华明建设科技公司、塑业股份公司、**电缆公司一批有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快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依托北汽福田、义和车轿、新东方汽车仪表、泰盛化工、粉末冶金、兴贸玉米等企业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电子信息、机械产品开发,提升总体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围绕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在科技项目、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产学研联合等方面进行重点推动,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实现了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成为经济崛起的“生力军”。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了合作水平。今年以来已有市外贸公司、新东方汽车仪表、佳士博、圣阳机械等30家企业分别与青岛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初步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化工、机械成套装备、智能包装、光机电设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采取委托研究、联合开发、引进转化等方式,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校企联姻”。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了及时转化和应用。大业金属的高性能轮胎用高锡胎圈钢丝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3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内企业过去一直靠进口高锡胎圈钢丝的局面。
五、努力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一是继续争取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了“山东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科研计划。今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电脑全自动回转式杀菌系统”、“食品天然色素提取成套设备与技术”等各类上级扶持项目12个,争取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有5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2个项目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个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六、强化服务,全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把全面提升机关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为增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帮助企业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本着“贴近服务企业,增强服务效能”的理念,印制了科技参考服务手册,发放到全市635家规模以上企业,使企业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操作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是加强学习,围绕机关党建、机关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五的机关学习日和机关读书周加强各类科技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学习中,重点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证各项工作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动创先争。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机关作风改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机关执行力建设,形成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良好氛围。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申请,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交办任务顺利完成。
下步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年工作要点,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年新增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新增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组织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做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分类指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培植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扩大高新产业链,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尽快实现在潍坊领先、全省甚至全国竞争力、影响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突出我市优势,引导科技资源,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电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四大领域。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企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力度,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5%以上。四是及时做好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植认定工作。在抓好组织实施和帮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复核的同时,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培植认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层次和数量上在潍坊各县市区领先。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企业工程技术平台建设。今年新组建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30家,强化提高现有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和水平,使之更有能力承担国家、省更多的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是根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加强培育指导,依托隆源液压、迈赫自动化等2家企业,争取牵头构建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第五篇: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共鉴定各类科技
成果22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3家、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组建2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火炬计划山东**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有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对全市**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划分行业特点,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在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转移等四个环节进行总体设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按照申报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和要求,指导、帮助有关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筛选了迈赫自动化等7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迈赫自动化、大业金属、高强紧固件、**生物等4家企业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发展自主创新品牌为目标,围绕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这些企业的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促进高强紧固件、天工造纸机械、三维管件等一批企业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引导培育大业金属、液压科技公司、华明建设科技公司、塑业股份公司、**电缆公司一批有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快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依托北汽福田、义和车轿、新东方汽车仪表、泰盛化工、粉末冶金、兴贸玉米等企业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电子信息、机械产品开发,提升总体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围绕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在科技项目、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产学研联合等方面进行重点推动,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实现了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成为经济崛起的“生力军”。
四、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了合作水平。今年以来已有市外贸公司、新东方汽车仪表、佳士博、圣阳机械等30家企业分别与青岛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初步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化工、机械成套装备、智能包装、光机电设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采取委托研究、联合开发、引进转化等方式,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校企联姻”。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了及时转化和应用。大业金属的高性能轮胎用高锡胎圈钢丝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3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内企业过去一直靠进口高锡胎圈钢丝的局面。
五、努力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一是继续争取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了“山东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科研计划。今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电脑全自动回转式杀菌系统”、“食品天然色素提取成套设备与技术”等各类上级扶持项目12个,争取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有5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2个项目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个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六、强化服务,全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把全面提升机关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为增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帮助企业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本着“贴近服务企业,增强服务效能”的理念,印制了科技参考服务手册,发放到全市635家规模以上企业,使企业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操作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
解,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是加强学习,围绕机关党建、机关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五的机关学习日和机关读书周加强各类科技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学习中,重点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证各项工
作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动创先争。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机关作风改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机关执行力建设,形成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良好氛围。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申请,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交办任务顺利完成。
下步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年工作要点,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年新增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新增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组织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做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分类指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培植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扩大高新产业链,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尽快实现在潍坊领先、全省甚至全国竞争力、影响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突出我市优势,引导科技资源,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北汽福田、新东方汽车仪表、信得药业、天旭太阳能、粉末冶金等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电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四大领域。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特别在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企业,突出技术领先、现代化水平、绿色制造、标准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关键环节,促进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力度,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5%以上。四是及时做好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植认定工作。在抓好组织实施和帮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复核的同时,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培植认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层次和数量上在潍坊各县市区领先。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企业工程技术平台建设。今年新组建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30家,强化提高现有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和水平,使之更有能力承担国家、省更多的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是根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加强培育指导,依托隆源液压、迈赫自动化等2家企业,争取牵头构建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完善三大创新机制,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合力。一是完善产学研创新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主动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智力支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水平。加强与北大、清华、中科院、山大等高校、科研机构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关系。重点抓好新东方仪表与清华大学工业开发研究院、德利源与黑龙江纺织工业研究所、安驰轮胎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等30家产学研联合企业。学习借鉴广东珠海等城市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分管市长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关于全面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在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现有人才激励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寻找符合我市实际的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的新措施,尽快使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三是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制,努力争取上级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国家、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扶持重点,瞄准国家目标,搞好项目筛选论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政策信息,积极为企业争取科技研发资金,搭建科技研发载体。重点抓好美晨科技申报的“耐高温油雾的重卡进气软管制造技术引进开发”项目启动,该项目为国家国际合作专项计划。
四、强化两大保障措施,营造自主创新良好氛围。一是强化科技投入保障。引导企业自身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保证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落实好税收等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间接投入功能。二是强化社会环境保障。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增强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推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镇、街道、开发区等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增强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五、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好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意见》,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精心组织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国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依托农村社区平台优势,逐步实施好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