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论文
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首先,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高估或者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级还是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勉强学习,教学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忽视语文本体性。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凸显不出重点,加上补充大量资料,内容过多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学生掌握不到实际知识。
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性,将语文课上得像生物课、科学课等等。用洪镇涛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
那么,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呢?笔者觉得应当注意下面两点:
第一,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确实可行及落实。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根据学段和单元目标,结合学生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照顾学生的认知差异,不能确立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实际的目标。
第二,确立教学目标应该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过于宽泛,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所以,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筛选出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教学重点。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品味欣赏语言的能力,重视语言学习和训练,突出语文本体。文本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到为止。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筛选教学内容,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导向性,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语文课的味道,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有了基础保障。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分类及意义 陆云
《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目标管理体系设计》论文
* * *
一、初中语文目标教学的宏观结构
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般可以表 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检测三大块,而用目标教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
(附图 {图})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作用的:
1.制定教学目标时,提出达标要求,这些要求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做得到的,同时又是检 测评价的依据。
2.达标教学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使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展示目标,并使评 价反馈具备实施的基础。
3.评价反馈是依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的,同时又可以检测所制定目标的正确性。评价必须结合教学过程中 教学双边的情况而进行,如教学的难度、目标达到的层次、学生的学习完成状况等。
目标教学的宏观结构体现出其重要的意义:
1.整体性。从制定目标到达标教学,再到评价反馈,其结构浑然一体,紧密而有机地把内容和方法、检测 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发挥出目标教学的最大效益。
2.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中学语文的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其中包括了语文学习三大领域所有方面的信息:拼音、字、词、句、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统编教材和九 年义务教育教材据此给每个单元提出了“单元提示”,给课文提出了“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我们必须 根据这些来制定目标,根据所制定的目标来进行教学和评价反馈,在整个目标教学中始终围绕教材要求的中心 目标进行,从而就避免了面面俱到,轻重主次不分,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层次
1.从教材体系来看:
(附图 {图})
这四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其中课文教学目标层次最低,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课文 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参照了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学科目标。在四个层次的排列次序中,较高层次的目标包括了较低层次的所有目标。
2.从教学目标本身的层次来看:
(附图 {图})
这个层次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排列,高一级层次包括所有比它低级的层次,在达到高 一级层次前,必须掌握低一级的层次,然后以它做基础,才能登上更高一级的层次。
目标层次是学习达标的重要条件,其意义在于:
1.掌握单个的目标后,不断积累,其深度广度都不断增加,有可能形成完整的初中语文能力系统,使学生 全面发展。
2.层次是教学达标的台阶。学习者一步一个台阶,达到一个目标层次再向更高层次前进,快的可以率先登 上高层目标,慢的则应巩固后再向更高目标前进。便于学习者充分发展,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三、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分类。
我们按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把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共10个具体目标:
(附图 {图})
在以上四个具体目标中,识记的意思是能再认、再现,即分辨、记忆并表述。了解意指懂得所学习的对象 的含义及背景、由来、发展等。分析意指能理解学习对象的深一层含义、结构、特点。概括意指能归纳学习对 象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整体语言结构特点。掌握意指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意指能 运用所有学过的知识、能力,解决比较复杂的,需要广泛的知识和多种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创造意指运用学 过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没有学习过的问题,能够从一般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欣赏意指享受课文 以及所有文学、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美好的东西,领略其形式、内容表现的趣味。鉴别意指能区别课文或文艺作 品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评论意指对课文或文艺作品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
概括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教学要求和能力训练要求,我们把教学目标的 各项能力归纳如下表:
(附图 {图})
其中识字量在小学的基础上达到3500个。解意包括字、词、句的意思或含义。语言感受指直接、快速、敏 捷地感觉到语句的意思和内在含义、情感、使用方法。观察阅读指阅读的方式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如精读、略读、泛读的方法。摘记主要指会摘录学习、生活所需要的材料,方式有做卡片、笔记等;听记要求能听懂意 思,抓住中心要点。分析归纳是阅读的具体、更深入的要求,包括词句、文章的内容、中心、感情,思路,表 达特点、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等,并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其他项均按大纲上的要求。
这个能力系统是按明线安排,另外思维能力和情感两条暗线融汇、贯穿其中,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根据语文能力系统,我们得出初中语文能力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附图 {图})
上表中知识和技能的各项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均有详细、具体的要求。情感领域的内容中,品德意指品质道 德、如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习惯意指在学习中经过长期培养的好的行为、倾向,如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书写工整等。态度意指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教学中主要有爱国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 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审美意指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这一细目表的作用在于:
1.使师生能总体把握学习内容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便于总复文和指导总复习。
2.便于命题和评价。把握考试内容的广度、深度,检查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同时可以在考试时兼 顾三大领域的各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课堂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例):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附图 {图})其中内容分类是将语文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可操作性而得出的,其中①—⑨属知 识领城,⑧和⑨又兼属技能领域。训练项目是围绕课文学习重点和单元要求进行分类,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及技能、情感两项内容都是围绕“人物的语言行动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课文学习重点。用 以达到这个目标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学过的,使过去掌握的能力得到迁移巩固,新的能力又得以充分发展。除此 外,其他的问题可以少讲或不讲。
自读课文中的非基本篇目则直接给出识记、理解、运用、评析四个层次所应学习的内容,而不象进读课文 那样分类细致,以免限制自学。
每篇课文后还附有目标实施提要或达标提示,主要提供背景材料、课文要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以及 解析各训练项目所应达到的层次。指明了达到目标的途径。自读课文后配有达标训练,各单元有形成性测试,在学习时可以采用“反馈—评价—矫正”的机制,扬长补短、因材施教,使教学评价成为一个质量检测控制系 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保证。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教参,就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的分析,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致使整个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堂低效的或无效的语文课.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呢?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宏观上看,教师要能熟悉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初中阶段(七年级至九年级)总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上承小学一至六年级,下至高中三年,只有教师心中清楚地认识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独特的特点,如初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我们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符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等。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才不会过于肤浅或过于深奥,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从中观、微观的设计上看,教师要能了解教材中一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位置以及一篇课文在一个单元中的位置。我们现在所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编写的,基本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体系。如果我们教师能明确每个单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同时整合每一个单元中所选的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注重分析每篇课文与本单元其他课文所不同的、独特的侧重点、难点、能力点等。这样我们通过把每单元中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后来品味、赏析、感悟课文,不仅可以减去许多繁琐无效的分析,而且可以节省课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所写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有社戏、端午节、过年、中秋等,结合本单元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地位,单元目标可以确定为: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秀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明确了单元目标后,再整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端午日》一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了解端午日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培养联想、想像能力;学习讲述民俗。至于本文写作特点中的时间顺序、详略结合等手法,在本文中就不必作详细讲解。因为详略结合的写法在本单元上一篇课文《社戏》中已作讲解,如果再在本文中作详细分析就显得重复、累赘,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样分析《端午日》一文时,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欣赏赛龙舟的场面描写,同时挖掘出文章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能讲述本地民俗,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再如,本单元的《社戏》一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对本文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设计掌握小说三要素,对环境、情节、人物作一一重点分析。因为小说的知识要到九年级才作重点讲解。本文的落脚点还是应去关注民俗,通过领会小说中的优美的景物描写,去把握、体会人物形象。如果能明确好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初中语文阅读的总目标的特点,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把握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分析课文时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或担心顾此失彼。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才能高效、深入地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让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三)每堂课教学目标都做到明确、清晰.一堂课准备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教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堂课都要有每堂课的侧重点,都要侧重训练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按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我们把初中语文教学能力目标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评析,这四个层次又分为10个具体目标:识记、了解、分析、概括、掌握、综合、创造、欣赏、鉴别、评论。我们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教学活动时,心中都要清楚是为了实现哪个能力训练目标,这样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不至于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如《端午日》一文,要识记的是字词,理解这一层次是要分析、概括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欣赏主要是通过对赛龙舟这个场面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来感受、体会端午节这一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的乡土文化的魅力。当然在设计能力目标时,也不需要每节课10个目标都要达成,也要针对课文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梯度。
再如有教师教<<一面>>一文,目标有这样一些:了解写作背景;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的外貌描写;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习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按大纲要求这篇课文是两课时,短短的两堂课,难道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真能达成这么多目标?其实每一堂课,每篇课文教学目标不要面面俱到,哪怕一堂课就只有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一面>>一文,只要深入文本,透彻分析抓住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同时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我觉得就够了.可以一堂课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朝着明晰的目标,充分展开自己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同时有的教师在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时,一篇并不长的课文都要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其实在一篇课文中三维目标都要得到落实是不可思议的,多元而繁复的教学目标也会浇灭学生思辨的热情、思维的火花,从而导致学生思考的缺位、思想的贫乏.(四)注重学生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能有一定的层次性.由于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不同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这样即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学与教的水平.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地解读文本,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能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经过我们的调研分析,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在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1、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这方面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高估或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级教师还要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强打精神,磨来磨去,教学效益低下。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2、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突现不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这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过多让教师在四十五分钟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
3、教学目标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由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体,将语文课上的像生物课、科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甚至建筑课、数学课等等,就是不像语文课。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表述方法
吴伟昌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然而,从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看,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及思考不够深入,实施及操作不够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在分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表述的几种方法,期望对提高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水平、切实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表述中,由于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正确,存在着目标表述定位偏颇、混淆不清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不是学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目标陈述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用语不够清晰。设计的教学目标如果使用一些混杂的、无法观测的描述心理状态的术语,那么一堂语文课下来难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例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就成了教师,这是传统的教师本位观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体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指向学生的变化的,教师应该做什么并不是教学目标所应陈述的内容。另外,这样的目标表述太笼统,难以操作,难以检测,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这样设计的目标难以对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三是课堂教学目标叙述的条理比较混乱。教学目标设计的表述应当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的条理要通顺。又如,诵读,在诗词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但是,有许多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安排学生集体朗读,中间安排全班朗读各部分内容。没有发挥诵读在理解诗人感情抒发、解读诗词内涵意蕴上的作用。这样设计的目标就难以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与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领域相适应,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性目标表述法、生成性目标表述法、表意性目标表述法这样三种方法来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一、行为性目标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指向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表述。行为目标具体应当包含课堂教学目标的ABCD四个要素,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l.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根据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还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授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 “为学生……”“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当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例如,“学生……”,用“能认读……”“能背诵……”“能解释……”“能写出……”“仿照……对……写一段话”“对……作出评价”“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
2.B即Behavior,意为“行为”。它要表明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这是目标表述句中最基本的成分,不能省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以增强所设计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传统中使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难以检验。而采用“认读”“背诵”“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行为动词,则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C即Condition,意为“条件”。它要表明学生的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时,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所谓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例如:“借助工具书,……”“仔细阅读下列语段,归纳……”“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在网上搜集资料,体验……”等。
4.D即Degree,意为“程度”。即要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它是指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生应当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结果的达成度。例如,“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感悟”“分析归纳出5个要点”“能准确地说出……”“会具体地写出……”“客观证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和补语部分。这样就限定了教学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学生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程度。
运用行为性目标ABCD方法的表述,例如:“阅读《游褒禅山记》一文,学生能将文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有85%的句子分得正确。”一般说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等四个要素。当然,在日常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妨灵活掌握,有时可以省略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标准)。例如,学生(行为主体)本节课(行为条件)会认会写(行为动词)五个生字(表现程度)。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设计时,为了简便易行也可简化为“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两个要素。如,“学会(行为动词》五个生字(表现程度)”。
二、生成性目标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预先设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它着重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学习能力的形成等。它适合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表述。例如,《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魁力》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为: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和方法,养成筛选、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表意性目标表述方法
表意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意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表述。
表意性目标的表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由于人的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几次教学活动便能立竿见影的,教师也很难预期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什么变化。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荷风莲韵——莲文化的勉力》这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成: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可见,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的表述方法,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表述的学生角度,二是要理解教学目标表述的几个要素,三是要掌握教学目标的三种表述方法。以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上述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种表述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行为性目标具有具体化、精确化、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只运用行为性目标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简单的目标容易具体化,而高级目标如创造性思维、情感的变化等难以具体化。所以,只运用行为目标会导致教师只关注易于具体化的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而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而生成性目标和表意性目标的运用,则可以使教学摆脱固定目标的束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三种表述方法的合理运用是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客观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养成学生的完整人格。只有这样,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成为可能。
(吴伟昌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中心 214063)
文章录自: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8期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程实验的铺开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贯彻,作为“教学设计”两要素之一的“教学目标”在表述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是不论怎么变化,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言又必须以把握“形象”为突破口,因为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是让形象说话、说理、创意的,尽管是实用文体但也多少带点文学味。所以“形象”在小学语文中居于核心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形象”这个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处理好目标内容的全面性与语言表现形式和整体形象性的关系。语文学科的工具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面性,不仅要注意字、词、句、篇等知识内容的传授,还要重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知识、能力、德育几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把语文训练完全技术化,只注重语言形式技巧,脱离语言学习的环境是违背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的。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以其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透过形象去把握“知“和“情”,另一方面使学生进入与形象相关联系的情境中,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二,处理好语言表现形式的模糊性与目标训练综合性的关系。模糊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有不同的表述,正如欧阳修所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因此,即使是同一首诗也可在学生眼前浮现出一幅幅不尽相同的图画。祖国语言的丰富性,为学生的思维拓宽了纵横驰骋的空间,但也给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语言感知能力,才能在祖国浩瀚的语言海洋中畅游。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语文训练的综合性,听说读写互相渗透,要紧扣“大纲”,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可评的目标。既要有认知目标,按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三种能级水平;又要有情感目标,按内化的过程,体现出“接受”、“体验”、“态度”三种能级水平;还要有动技目标,按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顺序,体现出“正确“、“连贯”、“熟练”三种能级水平。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
1.依据目标,选择教法和学法,变多余的分析为扎实的语言训练,体现素质要求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目标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读、讲、议、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必须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运用。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不但应对学生进行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应重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教师要恰当合理地分配好40分钟,尽量压缩的提问、抄写、训导时间,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比重和密度,这是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听和读着重于理解能力的训练,说和写重在表达能力的训练,理解和表达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往往“读”又是着力点,通过“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言语的敏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郭沫若语)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文章的妙处尽在文章里,而不在教者的口头上。凡是要求侧重熟读的篇目,应该指导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字字清晰,语调抑扬,使静态的书面语言“活化”起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内部言语,为转化为书面语言和口语作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过关,并且立足于课内完成;凡是要求复述的篇目,应该按不同的要求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既能积累语言,又能运用语言;凡是要求练习的篇目,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各种口头或书面的语言练习,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小学低年级侧重于句的训练,小学中年级应侧重于句群和段的训练,小学高年级段的训练和短文的谋篇训练并重。总之教学中
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2.掌握反馈信息,进行矫正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教学信息,尤其是反馈信息,对教师来说,可以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失误,调整教学的疏密和速度;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追求目标的意识,发展智力,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差生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失误和累积造成的。诸如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如果这些方面的失误没有及时诊断出来,没有及时进行矫正,就会成为学习新内容的障碍,继而就会出现更大和更多的失误。原有的失误和新失误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学习新内容时更大和更多的障碍。如此恶性循环,到了再也不能学习新内容的阶段,差生就出现了。既然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累积而形成的,那么根本的措施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要随时通过诊断性的测试和形成性测试,给予及时的必要的补救,使他们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布鲁姆认为“评价是用来改进教学的”,可见目标与评价是相互蕴含的双方,达标评价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而且还应推进和改进教学。
语文教学历来反馈较慢,学生累积误差较大。由于缺少反馈,课堂教学是否达标无法了解。因此,教师对反馈的信息应作及时处理,特别是对关键性的错误不能轻易放过,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应予以提倡或表扬。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使学生以成功后的欢乐来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金传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这种终极追求明显可以分为两个层极。一个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从上位的角度讲,如何育人,育什么人的问题。一个是从下位的角度讲,学什么知识,长什么技能的问题。只有两个目标有机融合,这样的目标设置才是比较适宜的。同时,在目标设制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是否有一定的阶梯,好不好操作,是否便于实现的问题。这也是考验目标制定者的学科素养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还看到,对于学科局部目标的制定,也有一个范围与内涵。同时注意这些小目标的连动与系统。比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册书的教学目标或者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下的教学目标等等。范围不同,目标迥异。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这样的目标设制也是不合适的。至于在目标设定中,用合适的语言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当然是教学的必然选择。
最近因为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的需要,我们随机选取了08年至11年近3年以来,在语文学科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语文教学设计53篇,又从中选取了含有“教学目标”这一栏目的作品38篇,组织15位研究班的学员对其“教学目标”的理论性,科学性,学科性,技术性,等等诸方面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仅仅一例。仅仅占到总数的2.6%。而其存在的问题却是层出不穷。经过15位学员的共同研究,我们认为,这些教学目标存在以下十数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没有体现一定的教育学原理,教学目标中蕴含的教育学原理严重不足。
我们这里所讲的教育学原理,比如说育的人原理,培养学生智能的原理,关注学生认知成长的原理,学生阶梯发展的原理等等。看得出来,教师的教育学原理修养是很不到位的。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9/10)中的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2.反复诵读,细品语言;3.补白资料,体会情感。”这里的每一个论段都是不足信的。“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既可理解为老师的教学行为,又可理解为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过程或者手段,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结果。不是学生能从心智上得到启发的一个结果,明显具有不确定性。况且,“疏通文意”不完全一定要依靠“注释”。靠学生自学,靠老师引导,靠学生研究等等,都可以完成。显然作者错解了教学的方向。而“细品语言”也不一定是“反复诵读”的必然。“细品语言”的内涵要大得多。至于“补白资料,体会情感”完全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教得好的教师,不用补白也能教得好。教得不好的教师,补了白,也是白补。甚至起反作用。从以上目标设计来看,老师似乎根本没有理解目标是什么,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2、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理解不透。什么是新课标,新课标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对这些内涵,似乎只有新课标的形式,而没有新课标的内涵。比如可能有三维目标,但是三维目标的设定避重就轻,大大浅化了教学的内容。
比如《扣点引线,步步推进——<风筝>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1005),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形成探究解读课文意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尽力保持纯真美好的天性。”
看起来,这篇教学设计很冠冕堂皇,三维目标,明明白白。但细细推究却发现,这样的目标百孔千疮。单从目标上看,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建构几乎是没有的。比如课文的文体的认知,字词句的积累,人物形象与内心世界的感知等等。而其深层的不足还在于,整体感知只是一个符号。不可能有具体的措施。而“整体感知”与“形成探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整体感知,完全可能只是一个粗浅的学习行为,而“形成探究”,本身却是一个内涵并不确立的空洞概念。这两个概念可能是很难叠加在一起的。至于“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明显属于杜撰的新概念,内容根本无从稽考。更谈不上可以评价的实际教学活动。而“尽力保持纯真美好的天性”估计只能属于“天方夜谭”了。
3、在我们所选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我们所看到的作品,教学目标设计大而空,可操作性差。
其表现是教学目标设计流于表面,挖掘不深,不具体、没有明确的教学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目标设定脱离学生实际能力,明显表现出“为目标而目标”“为教案而教案”“为教学而教学”的现象,显然对教学目标的意义认识不清。
比如,《背影》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9/04),其目标为:“1.学习文章基本内容及写作思路。2.通过言语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中深含的情感。3.在情感分析中,尽可能地体味文章包含的父爱、中年情结和人生感悟等多重主题。”
这里的三个目标似乎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色。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自有其内容和思路的,本文作者这样写其教学的目标,明显是游离于本课教学之外。其第二条,“在情感分析中”,似乎作者要抓住的是本文的“情感”,这样抓未必不对,但显然又将全文的其他信息遗漏了。“尽可能”,则表现作者教学的“不自信”。至于“中年情结”是一种什么“情结”?是不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心,可能没有人能说清楚。“人生感悟”是谁的“人生感悟”“感悟”什么样的“人生”?完全是一笔糊涂帐。不仅是定位模糊,缺乏逻辑,连起码的学习方向都没有。这样的目标,可以说,在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或者说即使完成,也是拆东墙补西墙,没有任何本质的意义。
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本当然是课文。是课本,是教材,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我们在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大部分教师仅仅依凭课本,而不考虑教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切实性,不考虑学情的实际需要,而仅仅依凭教参或者前人的结论。有的甚至游离于学科之外。
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设计(中学语文2010/24)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演示课本剧体味讽谏的魅力。2.探究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3.学习运用邹忌的讽谏艺术。”这里的三个目标都是有着明显的问题的。因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谏艺术,不依凭课本剧同样可以得到。而千百年来人们阅读这篇课文,并不是人人都要造课本剧才能得到其中的含蕴美。可见作者将课文教学的形式,当成了内容。虽然作者也考虑到了“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这个重要的主题,如果作者并不能明确这个原因是君君臣臣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这篇课文提出的这个目标也等于空话。“学习运用邹忌的讽谏艺术”这里明显也有一个策略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上不了台面的问题。那就是邹忌并不能用直白的语言进谏齐王,而只有通过婉转的方式进行讽劝。可见封建君王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只是巧的是齐王还比较开明,才有这样的结果。而这种过于婉转的方式,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主题。如果不能从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启发引导学生,那么,本文的根本性价值,现代性价值并没有能够体现出来。可见作者对本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比较浅的。
又如《孔乙己》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002)的教学目标:“用丰子恺创作的《孔乙己》小说插图指导学生图文互读,„披画入文‟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及内容,„披文入情‟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进而深层次理解小说主题。”看似合理,其实避重就轻,不免有脱离语文教学真正内涵之嫌。
4、情感目标过于政治化,思想教育痕迹过大,旧有的教学观影响太多,新观念尚未形成。将语文本身的内涵窄化了。
文以载道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本身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语文教学目标的政治化,思想化,却一直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个结。这个度的把握在很多教师那里并没有被处理得很好。过于政治化和品德教育,一直是当前中国语文教学的需要解决的一个老问题。显然旧有的学生观有待突破,对学科教学的内涵有待深化。
比如《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8),其教学目标为:“1.体会作品的爱国主题。2.学习文章独特的构思,选材的典型性。”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完全政治化和口号化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这篇著名的作品的时候,不能从其极其艺术化的表达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政治化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这篇著名的小说一百多年以来,成为世界各国的经典课文,“爱国主义”当然是它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空洞的教学只能增加学生的抵触,而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的涵养。如果小说教学不能从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的行为,语言;小弗郞士,镇上的人们等等的一举一动之中感悟出思想深处的爱国情怀,那么这个教学目标显然就有帖标签的嫌疑。再者,这篇小说所包涵的普世化的教化意义,已经跨越了世界,而我们仅仅作为一个“爱国主义”的标签来教,这样的教学必定不受学生的欢迎,而且学生并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这样的道理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5、概念理解不清楚,使用不当。尤其是语文教学概念的内涵相当混乱,把握不当。造成教学观的混乱。
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5),其目标为:“1.阅读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3.认清纳粹反人类的罪恶,反思人性,告诫世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有许多学术上的错误。很明显,这篇课文仅仅是一个新闻记者写的一篇随笔,而根本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因为课文被安排到“新闻”这个专栏之中,所以相当多的教师也把它当作“新闻”来教,以讹传讹。这样一来,用新闻的方式来教学一篇优秀的语言学作品,就自然窄化了教学的内涵。这里的“阅读文本”看起来很威严,又是“文本”,又是“阅读”,很现代,可惜这样的东西仅仅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或者方式,而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不能算作目标的。至于“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只不过中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在这样的叙事中,“能不能感悟”什么“神圣使命”什么“深刻内涵”全没有谱。
而“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这样的说法,不知从哪一家文艺批评的说法而来。用于教学,这样的语言明显是很不适用的。任何优秀的作品,不管它是什么文体,都离不开好的叙事,而好的叙事,既可能是新闻作品,也可能是好的文学作品。这个目标等于白说。“希望悲剧不要重演”用于目标教学,也无疑等于“模棱两可”。
再如,《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语文2009/02),其目标为:“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2、通过意象分析,体会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情感与价值:体悟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又其“教学重点”为:“了解„芦花‟、„杨柳‟、„秋月‟、„钟声‟、„秋蝉‟、„秋风‟和„秋雨‟等意象的意蕴。其“教学难点”为:“体味本文所用意象的意蕴。”
初一看,好像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但细加分析,却不能不发现,这样的目标设计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散文学习”八杆子打不着。明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就这篇课文而言,只需要知道作者对北方的秋天和对南方的秋天是什么态度。对整个秋天持什么态度,作者究竟是喜欢北方的秋天来还是南方的秋天,究竟喜欢北京的秋天什么景象,有哪些值得玩味的语句,作者在这些语句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作者在目标里所写的“以情驭景、情景交融”“艺术风格”“文学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审美趣味”“意象分析”“„清‟、„静‟和„悲凉‟”“爱国情怀。”“意象的意蕴”等等,这些是典型的文学批评的语言,而不是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再者,可能语言学批评也不会有这么多不着边际的空洞术语。
6、目标的表述层次不清楚,先后不分,轻重不分,逻辑顺序不合理,交叉表述,表达混乱。照理说语文教师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我们所见的这些教学目标设计中,却处处可见逻辑素养不过关的情况。
再如:《百合花》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1)的教学目标:“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3.能够明确文章的主题。4.学习情节的巧合安排。”整个教学设计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就这篇小说而言,将莫明所以的“以小见大”放在首要一条,显然是不合理的。将小说所写的人物的精神世界完全矮化了。而“以小见大”与“情节巧妙安排”显然也属于同一个范畴。
又如,《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4)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2.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如果不考虑知识积累的因素,光说写作手法的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中学生而言,将文言文的写作手法放在首要位置进行教学,这样的目标设计在欠缺深入的考虑。
再如《风筝》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9)其知识目标为:“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浓浓的亲情。2.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就算感知是合理的,理解浓浓的亲情也没有错。但是放在“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似乎就可能有先后不分的嫌疑。毕竟从局部理解到整体理解是人们思维的一般模式。再者整体感知与词语理解完全也有可能是交叉进行的。
7、教学目标文字表述不精准,语意模糊,存在明显的语法或表达错误。
教师的语言过关也否,我们从教学设计的文字中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语句很不鲜见。《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6):“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明显主宾不配,既没有主语,又缺少宾语。如果按祈使句算,也不能没有宾语。如《归园田居》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_29”:“积累基础知识和解读诗歌内容与情感”“解读”“情感”其别扭的表达不容置疑。又如《汉家寨》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_20):“明白汉家寨人„坚守‟的含义。”粗看很通顺,细究则发现本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明白汉家寨人(所坚持)„坚守‟的(具体)含义。”其语义的缺损十分明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4)“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扫除语言障碍”和“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并不是关联的一个行为;“通过想象”“品味……奇景……情感”也存在明显的语意不相关。从某种角度讲,“品味”“情感”也是可通的,但是当它与“奇景”关联起来,则明显存在生拉硬拽的感觉。关键是文中的景,并不是真“奇”,而景之“奇”与“情”之“切”也不能简单的相勾边。其中必然还牵涉作者的更多“人世经历”,这才是传统的“知人论世”解读课文。
8、老师态度欠积极,重视不足,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不认真,文字过简,内涵缺失。
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信然。语文教师没有严格认真的科学的态度,那么他在处理他的一切教学行为时,就完全可能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师并不少。在我们所掌握的材料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对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往往只是基于工作的一般性要求,而不基于科学研究的角度,严谨求实。
以下几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比如自己不思考,抄袭他人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生搬硬套教学目标。不深入教学的实际课文的内涵,浅尝即止。有的如《木兰诗》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9_05),方案B,教学目标只有一句话:“以朗读为教学线索,多角度阅读欣赏诗歌。”这样的话除了应付差事,我们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如此等等,都是不认真研究教学,不认真对待教学的表现。
应该说以上几种情况的严重性是不容否定的。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我们不能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是不容我们小视的:
一是教师可能还是缺乏对于“教育是什么”的内涵的深入学习与理解,以及缺乏对于“怎样教学才是效果最佳”的理解。由于对整个教育内涵的理解缺失,因而造成教书而没有自己的主张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最终的结果是写下来的教学目标空洞无物。
二是老师对于学科教学的内容把握不到位。“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着自己特殊的内涵。该教哪些知识,该怎样实施教学的过程,哪一个阶段怎样教,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教成“知识”、“技能”“学理”“应用能力”全方面长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考虑。越是高明的老师,教的方式与方法都有很深的内涵。可惜我们从以上教学目标设计中,看到,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很少。
三是一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这个教学主题方面向来缺乏训练。师范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法”空洞而玄虚。而老师的业务进修也讲得不那么深入,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深入。在老师的日常业务活动中,也缺乏专门的指导,加上教师自己也并非认真对待这一个特殊的项目,不以为然,积久成习,因而造成这样的状况。
四是少部分教师懒惰成性,既不读书,也不思考,平时不学习,不钻研,不将日常的教学活动与自己研究提高结合起来,工作虚应故事,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年深月久,自然积非成是,遗害万方。
五、从以上情况,我们还看到,不排除有的教师本身素质太差,各方面修养都不到位。有的连起码的语言文字表达孙过关的情况。即使他想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表达清楚,最后却是辞不达意。
那么怎样解决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科学的问题,更好地表述教学目标呢?
我个人认为,要做到更好地表达教学目标,教师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教育价值观,依据语文学科的特色,在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可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
一、借鉴经典的表述方式
近三十年来,教学目标的陈述一直被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而且已经研究出相当的成果。其中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三种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即行为目标陈述法、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表现性目标陈述法。简称为:行为式、认知式和表现式。
行为式的教学目标陈述是对学习者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所做的一种精确说明。即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杰的观点,行动式教学目标具备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本身、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认知式教学目标在陈述时,首先提出一个一般性目标,又称终点目标。该目标可以先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来陈述,如懂得、理解、运用、掌握或欣赏等。然后,再陈述过渡目标,又称使能目标,即用来提供证明学习者满足目标要求的具体行为。过渡目标可以被看作是终点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学习者达成终点目标所必须学会的特定行为,而终点目标关注的则是整个教学目标的结果。
表现式通常指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的模式。实际上就是在教学目标中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的方式。即把学习结果作为教学目标来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种种学习条件,方便于教学。而且从学习条件中还可以派生出具体的教学事件来,以便告诉教师应注意做些什么。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铺平道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加涅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有五个要素构成。即学业行为的情境,习得能力的类型,学业行为的对象,运用习得能力的具体行为,与学业行为相关的工具、条件或限制。以上五项分别简称为情境、性能动词、对象、行为、限制,并用英文字母表现为S,V,0,A,C。其中加涅又选用9个不同的性能动词分别代表智力技能的五种形式和四类学习结果。
二、实事求是的表述方式
也就是在设定教学目标之时,不一定要依据什么标准或模式来进行表述。只是根据教师自己对于学科教学内容的合理理解来进行表述。如果这部分学习内容有着三项学习任务,则写三项。如果有着四项则写成四项。而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既紧扣课文内容,又紧扣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多少写多少,而且第一项内容都是具体可行。
三、三维目标的表述方式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既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这“三维”目标,搞穿靴戴帽、牵强附会;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简单地量化、打分;更不能只看到知识、技能目标,忽略其他目标,而要真正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因此,在具体日标落实中,寻找“三维”的整合点非常重要。《语文标准》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到语文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在习作方面,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情趣;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学生参与意识、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这样一些具体的培养方式,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落在了实处。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地实施,教学才能深人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寻找“三维一体”目标的整合点正是教师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灵活机智地进行创造性教学的体现。
当然“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中,它常常以一种隐性状态出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之中,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它便是显性的、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根据学科特点确立三维比例非常重要,不可机械理解或硬性要求。
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内容与目标一一对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而是要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建议尽最大可能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课堂上的师生充满激情,得到充分的情感(情绪)体验,从而提高“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达成度。
四、不同维度的表述方式
鉴于教学目标在认知、情感、动作领域方面各有其不同的分类层次或水平,因而,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不同领域的差异。
例如,“义教”六年制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一课,教学目标为:“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每逢”“甚至”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该教学目标在陈述时,由于分类、分层不当,给人的感觉是眉目不分,一团乱麻。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可以改为:
认知目标:“1.知识: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2领会:说出新词的意思。3.应用:会用“每逢”“甚至”造句。4.分析:指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海滨美景的。5.综合:简要概括作者抓住了小城几处景物来写小城特点的。6.评价:评价作者按顺序抓特点进行观察的写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家乡美,并激发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思想。
综合上述几个教学目标陈述理论,可以看出,要想克服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不足,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变化。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反映出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等。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必须弄清内在能力、情感态度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描述行为的变化来反映心理的变化,使教学目标既不会抽象笼统,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第二,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分类分层表述。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独立的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着多种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立体网络。从横向来看,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知识因素、听说读写的能力因素、思想情感的态度因素、方法技巧的策略因素等;从纵向来看,各个因素不是处在一个平面,而是有高低之分,共同构成了有诸多层级的“宝塔”。例如,阅读能力就有文字记忆的低级阅读、字面理解的简单阅读、意蕴挖掘的复杂阅读、评价鉴赏的高级阅读等不同的能力层级。教学目标只有将课文中的不同因素、每种因素的不同层级反映出来,才能给人以泾渭分明、脉络清晰之感;如果不加区分,“煮一锅粥”,必然是眉目不分、一团乱麻。
第三,语文教学目标的措辞应该明确具体。模糊的语言必然使表达的内容模糊不清。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中,过多地使用“认识、理解、掌握、领会、把握、培养”等抽象笼统的词语,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词语。“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复述、读准、默写、背诵、划分、使用”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的结果则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操作性强,可以观察、测量,在语文教学目标中宜多加使用;“辨别、区分、分析、比较、概括”等虽然反映的是内心活动,但是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因而也是比较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语言当然要简洁精练,但是,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不可随便省略。例如:对行为方式、活动条件、学习程度和数量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所需要的词语是不可或缺的。总之,在语文教学目标中,要力求全面、准确、具体地将预期的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表述出来。
初中语文三维目标表述原则的创新分析 一、三维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语文学习目标设计的原则
迄今为止,对学习目标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二是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一般认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更适合教育测量,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还可以用来指导方法、策略的选择等,因此,对课时水平上的教学设计有着更好的适切度。主要是因为加涅开展学习结果分类的研究的出发点原本就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学习结果加以区分,从中找寻不同类型知识技能迥然有别的支持条件,从而为教学活动服务。加涅这方面的努力后来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誉,他被称为教学设计领域的奠基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2011年颁布的修订版采用了三维目标设计的整体架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意在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知识和能力主要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包含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思维平直开发、阅读写作中的具体技巧学习等,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认知策略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最后一类,即态度领域的学习。从整体上看,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主要依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设计的,不同的是课标在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样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他力图通过对学习经过的重点强调,体现语文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后现代课程论思想在教学设计领域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教学中的过程目标,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
作为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我们认为,语文的学习目标设计理当从整体入手,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的三个向度,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立的本体意义与价值,三者之间还互为手段、互为目标,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最终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大量一线教学实践证明,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分开的,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不能游离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之外独立进行。只有将三维目标完美融合,整体加以推进,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目标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统一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关注整体,关注全局。应该看到,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属不同的层次,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设计学习目标,必须以总目标、学段目标为准绳,以单元目标做最重要的参考。同时,学习目标的设计还要与学习者可接受教育的层次相匹配,展示出良好的学习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的需要。让优秀学习者能吃得好,让中等学习者能吃得饱,让学习困难者能吃得了。
3.行为性目标、体验新目标统一的原则。在学习目标设计与编制中,不同理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行为主义认为目标设计应当精准,可以观察、测量,他们主张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作为学习结果变化的依据,后来的研究者提出abcd模式,即行为、条件、标准、教学对象四个基本要素。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内容是复杂的,学习结果类型极为多样,需要吸收行为主义设计方法的优点,借鉴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优秀的设计思想。行为性学习目标主要指向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语文学习内容,特别是语文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体验性目标主要指向学生情感态度领域,针对的是一些无法精确量化的学习内容,如体会文章情感,揣摩人物内心活动、领会文章表达的意蕴等,这部分目标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表述方式加以叙述。
4.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统一的原则。对学习活动而言,预设学习目标是必需的,但预设与生成并不矛盾。教学是动态变化的,预设只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完整的教学是在动态的课堂中走向活动终点的,因而目标的生成是必然的;课堂是开放延展的,现代教学讲究开放教育,包括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学习活动、开放学习评价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学预设仅仅是预设,它不可能阻碍在开放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生成,包括学习目标的生成等。
二、对三维目标陈述的思考
相对于认知领域的精细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对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态度学习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所以,要不要开展像认知领域那样的分析研究与教学设计,学术界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三维目标属于内在反应,无法测量或评价,无法测量或评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承认,三维目标确实具有一定的隐形性、不确定性、随机生成性,平时较难用十分准确的指标加以呈现,这并不能说它不从陈述或者无需陈述,相反,我们认为,清晰的目标陈述对于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体现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采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融合的叙述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全部内涵。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比较目前十分流行的将三维目标加以分设的陈述形式,我们更提倡将三维目标统合起来一并加以叙述,如此,设定的目标中便既有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求,又渗透了相关的语文学法指导,三个方面相互借力,相互促进,体现出了促进学习整体素养发展的思想观念。
2.贯彻行为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统一的原则。通过隐性学习目标结合显性学习行为共同呈现的陈述方式,实现隐性目标的具象化。遗忘一些十分笼统的表述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表述不清的,难以起到清晰的学习导向作用,必须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内在心理的变化和能够反映学生内在心理变化的外在行为方式列举有机地结合起来。
3.贯彻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统一的原则。采用表现性目标联系生成性学习目标共同呈现的叙述方式,为学生精神领域留下充足的成长空间。对语文学科而言,表现性主要指明学生参与的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或语文教学事件,而不指明学生将从中收获怎样的教育影响。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学中需要实时对目标加以动态调试,通过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修正目标,提高目标设计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生成性目标并不拘泥于预设目标本身,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在于它的目标价值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于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个人收获体验的充分尊重。它的评价在于学生自我,在于教与学的过程本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李小文.教学策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四篇: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
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学生也是在目标框架内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的。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因为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在上课之前,我们很少有老师考虑:教学这一课,我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有什么发展、变化等等。不少老师平时备课的程序是很奇怪的,他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跟教材“见上一面”,而且是匆匆的。因为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更有很多时候,教学目标就是照抄《教师用书》,因为课堂教学不需要把教学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展示给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欣赏语言的,设计时着力于课堂语言的优美、有诗意;喜欢思维的,把精力放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关注生成的,注意力集中于意外生成,等等。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就使教学目标失去了导向、激励、考查功能。火车运行,如果方向错了,动力越足,离目标就越远。南辕北辙的错误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鲜见。
我这样说,有老师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小题大做。不就是教学目标吗?《教师用书》上现成的,专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有必要作一个话题来说嘛。是的,《教师用书》上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那是专家解读教材后确定的目标,是仅供参考的,我们说再漂亮的衣服也要看穿在什么人身上,得体的才是好的。我们反对“教教材”,更反对“教教参”,教师应静下心来,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立你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会为你的教学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南”,而不是一种摆设。教学目标不光要写在纸上,还要写进心里,只有在明确而科学的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才可能是最高效的。
所以,今年7月13日-14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辽宁省大连召开了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教有特色”。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这一点,我感觉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上尤为明显,听低年级的课,我们常感到“低段教学高段化”,低年级向中年级靠。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忽视 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目标意识、学段意识,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而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很少,没有依照《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重形式,轻实效,该读该写的字词落实不到位,不该落实的句义、课文品读却在艰难进行,真是“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家的园”。
举个例子:二年级有篇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我们老师是怎么组织第二课时教学的呢?第一步,由复习词语引入;第二步,自由读课文,找找课文是怎么描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第三步,自由读2-6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是写小男孩救小鱼的?第四步,回顾全文;第五步,思想教育:谁是爱心大使。在第二到第四步里有这样的环节或引导语:
1、“困”在字典中有三个意项,应选哪一个?
2、谁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成百上千)。(此问,意在结合中、高段阅读教学任务,提前渗透概括能力的训练。)我们班有三十几个同学,能说“成百上千”吗?那么我们学校呢?你在那儿看到过“成百上千”的人?
3、理解“蒸”:你觉得小鱼可怜吗?你同情他们吗?来,我们一齐用“同情”的语气来读。
4、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这一设计意在提前渗透“文章表达”,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表达形式。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从“走得慢”,“用力”中体会到更多,难度太大,要求偏高。
5、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爱心大使”。
6、课件出示多个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整个课堂结构、模式,高段语文教师似曾相识,一般说来,实施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要做得充分的话,得要两课时,而我们教师用的是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从课堂上能获得什么呢?除了小鱼可怜,除了小男孩有爱心,还能有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看到提高,该积累的规范语言没有积累,至于花大力气重点品读训练的句子,一旦走出课堂,学生也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有人会说,课堂讨论问题的本身,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当然,但是如果语文课只留下思维训练,那还叫语文课吗?天长日久,这些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几节课,而是语文素养。
再如《我多想去看看》,执教老师对学段目标、重点很明确,前25分钟左右,都在进行字词教学,抓得很好,但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老师仍提出了中、高学段才常提的“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等问题,没有把精力用在指导学生读书上,用在语言的积累上。
小学低段教材中主体内容(拼音除外)是两类课文——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教材编者将这两类课文交替编排,其宗旨就是为了增强字词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小学生在规范的书面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小学低段孩子来说,课文中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这种语言学生多数一读便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日常语言(如叙述语言、描写语言、人物对话等),这种语言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也会学懂。那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孩子语言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不管是教授哪类课文,都必须紧紧扣住识字写字和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语感,大 量积累语言材料这个重点不放松;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地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这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绝不能马虎,绝不能忽视或偏离。
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就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点不重,后患无穷’。重点不重就会严重地导致出现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严重情况。现在高考就规定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这就是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视。
关于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这样认为:目标不清的原因在于不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都是凭借个人经验,语文课程内容是零散的、经验性的、随意的,而不是结构性的。语文课应该教授哪些必要的知识、哪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并不明晰。小语会崔峦认为:吃准教学目标,应该逐级明确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不同学段、年级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就阅读教学而言,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段的训练,注重段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表达的方法上。这一阶段,揣摩并运用表达方法是需要加强的一个训练重点。各年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彼此割裂。像识字写字、学词学句、朗读默读等教学内容,应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其教学内容和要求在不同年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例如,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培养识字兴趣,做到读准确、写正确,达到识字写字的基本要求。中年级则要运用在低年级学到的识字、写字方法,自主识字,教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加强对易错、易混字词的比较与辨析。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识字、写字的速度与质量。又如,阅读教学,低年级侧重训练朗读,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声音响亮;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加强朗读,学习默读,掌握多种理解词句的方法;读一段文字,能抓住主要内容。高年级要求做到言、意、法兼得。
有人说,目前阅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
一个模糊是: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 两个无度是:综合无度,拓展无度;
三个一样是: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目标设定都很随意,有跟着感觉走的味道;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教学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呢——学生当时对文本是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经历了对文本的理解与品读,这无 疑是第二课时。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或“越位”,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应该在第一课时落实的目标却没有落实。这就使得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给一线老师带来了诸多的误导与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因为观摩、展示课上,“名师们”就是这样上的;第一课时不能这样上,这样上了,那第二课时干什么?识字学词?作业?拓展?(因为家常课不会这样上)听这样的课,我们仿佛看到一群站在环形跑道起跑线上的选手,在“啪”的一声枪响后,原本都应该围绕环形跑道前进的,结果是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溜出跑道,各跑各的。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目标意识,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所致。
我以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从我们的家常课看,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我们既不能把本该第二课时才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也不能使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遭到旁落或匆匆走个过场。
记得有一次到区里面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执教的老师,一个是那个班的任课老师)
“×老师,你好,我是刚才和你一起学习的那些孩子的语文老师,你执教的《月光曲》像月光一样的美。”
“谢谢!”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这篇课文,你就这样教完了吗?” “哦„„不是的。”
“那你觉得我第二课时该带孩子们学点什么?怎么做呢?” “这个„„”
“你觉得,你的教学设计科学吗?课时容量合理吗?”
“今天是公开课,所以我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了。至于字词啊,段落啊,我就没有安排。” “你把肉心都吃了,我怎么办呀?”
“不好意思,打乱了你的教学,其实„„其实平时我也不这样上!”
听听,“平时我也不这样上!”那么现时“为什么这样上?”如果平时那样上是给学生看,是为了学生,那么“现时”这样上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谁?
我们说,一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止一个,一项项目标列出来,往往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联系,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也常常油水分离,于是就出现目标多、花时多 而效率低的情况。对此,如何解决?我认为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那么,如何整合重点目标呢?基本思路是:第一步,根据教材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拟定若干教学目标;第二步,在若干目标中选定一个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心的重点目标;第三步,将其他目标渗透在重点目标中协同达成。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老师们在备课时往往拟定以下几个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沉的爱;
4、学习作者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目标,其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把1、2、3、4整合为一个重点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子之爱。”教学时,可以把品味人物描写作为重点,在“品”的过程中,必然要朗读,必然要抓重点句,必然会品出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这样教,牵一发动全身,重点突出,主线分明,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读与写有机结合,学生将终生受益。
确定一篇课文的重点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确定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这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备课,首先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下工夫。
确定重点目标,有以下四个依据:一是课标拟定的阅读教学学段目标。二是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意图一般体现在单元提示、文中引导(泡泡)、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之中。三是课文的特点。一篇篇课文如同一个个人,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每一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带有该文本特有的印记。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内容之中。教师要深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文本突出的特点,找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四是学生的实际。即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寻找最近发展区,但不可过分强调学生实际而把课标拟定的学段目标丢在一边。
教学目标模糊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目标设定随意,有跟着感觉走的味道”。
大家知道,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知识点非常明确、清晰,这就给设计教学时的目标制定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根据班级学情,规范地制定与叙写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目标的确定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表述内容宽泛,语文本体性不足,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以语文版第九册《西风胡杨》教学目标为例,大致就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
2、掌握“坚韧、炙热、摧肝裂胆、蒸熬、祈求”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
4、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布泊、西域等有 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
3、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种: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掌握“坚韧、炙热、摧肝裂胆、蒸熬、祈求”等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
3、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三种: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小组合作,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 布泊、西域等有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
2、发展性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处理、重组、应用的能力。
除了以上所列的几种表述形式以外,有的教师还将课时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类依次分列。另外,“教学目标”的称呼也比较繁杂,有的称为“学习目标”,有的称为“教学目标”,有的称为“教学要求”,有的称为“预设目标”等等。更有甚者,有个别喜欢标新立异的教师,则将“教学目标”更名为“设计理念”,用一个语段的形式表述;也有部分教师的设计,教学目标只字不写,开门见山就开始阐述“教学过程”。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目标如此不清不明,将大大削弱和影响课时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当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必然使教学随意性增大,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到底怎样才是规范的,是新课程提倡和要求的?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地将“语文课程目标” 的三个维度的划分领域套用在“课时教学目标”上。实际上有些课时教学是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难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再说,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本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两维融于其中,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不能人为地割裂成三大块。有的可能以知识与能力为主,有的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传授,有的则重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的则融合了两个或三个维度,呈综合态势,是很难截然分离的,对于一课的教学而言,根据课程目标体系的阶段安排与教材等课程资源的特点,其目标有可能是单维的、两维的,也有可能是三维的。因此,不能不顾课程目标体系与教材特点,面面俱到,把“三个维度”当作模式来硬套。而应有所侧重,一切从课时教学内容及其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很明显,上述列举的第一种课时目标是不规范的,具体有五:其一,这位教师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三重并举,把三维目标分列开来,当成三个目标,这是错误的。其二,目标中的三个目标彼此纠缠。“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应该含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知识和技能目标”中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则含有第二维“方法”与第三维“情感”的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亦包括“过程和方法”的内容。“三维目标”混为一体,相互纠缠。其根本原因是教师采用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分开陈述的形式来设计与表述的缘故。其三,上述案例课时目标的叙写主体不规范。教学目标的表述主体应该是学生,许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随意转换主体,比如“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布泊、西域等有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上述表述方式均以教师为主体。其四,上述案例教学目标的叙写缺少“默写、说出、列举、辨认、辨别、认读、复述、理解、体会”等表现学生外显行为的动词、可检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标就不容易检测、指导和调控,评价教学实效的价值就不大。其五,虽然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在目标定位上,要有重点,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班级都应该各有侧重,不需要每一节课都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即使有,也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并且,要简单,不能繁杂。第三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分开表述,先有基础,后有发展,目标分类是清晰的。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明确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遗憾的是此目标没有具体的表述。
这样的错误不仅我们普通老师会犯,就连代表各省参赛的名师也会犯。
在南昌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上,崔峦老师指出:(在这次活动中)有的老师,或者说更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教师挖了坑,引着学生往里跳;教师说前半句,引着学生答后半句,也就是被批评的一堂课80接。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强势了,学生就没有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了。这种现象为什么 在课程改革进入第9个年头,还这么严重呢?这也与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有关。
以下摘录的是在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上部分参赛老师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胡杨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湖南·刘亚雄·《西风胡杨》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吉林·孙世梅·《秋天的怀念》
◆体会留心观察事物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广西·钟惠《花·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黑龙江·刘佳琦·《掌声》
这些教学目标反映了一些教师的学生观的陈旧,或者说对目标表述的不重视——不愿意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愿意放弃教师权威的地位。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通过教学,学生发生的行为变化,陈述的主语是“学生”,如果我们将“学生”这个主语补充到以上的教学目标上,这些教学目标都成了病句。以上的这些教学目标的主语,只能是“教师”。一心只想着教师自己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如何教,而不是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不是“强势”是什么?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教学要追求的结果是学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
再看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的表述
人教社的编辑老师们辛勤工作,不断改革,使《教师教学用书》越编越好,成为广大教师实施教学的良师益友。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是起示范作用的,从总体上来说,准确、精当,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五年级下册《桥》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应该说,目标1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这一课识字写字的目标,表述恰当有个性,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2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目标3和目标4呢?虽然准确,但是说得很笼统,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就比较差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确要做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理解”和“体会”都是内隐性行为动词,只有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才能知道,才能检测,才能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体会到位了。而且这样表述目标几乎是万能的,在阅读教学中,哪一课都可以用得上。都可以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没有什么个性可言?
这一课课后习题2是:“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只要学生能说出答案,不是就知道了他是不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是不是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一条目标不妨改为:
◆ 能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如果再加上方法和过程目标,还可以表述为:
◆ 能认真读书和进行交流,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同样道理,目标4也可以改为:
◆ 能找出并说说课文表达上的特色,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测、可评,具有可操作性。
像这样的目标,在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里还有。
◆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的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金色的鱼钩》一课的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我列举这些是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明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存在的问题。虽与目标意识不强有关,与语文意识不强有关,但也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现状有关。
那么,如何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呢?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1.陈述主体必须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与结果,不能是教师的行为。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2.陈述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
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的。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情感目标中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
3.“三维”目标必须体现融合,层次清楚。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些”、“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 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主目标就是“抓住黄河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4.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例如:阅读教学中“解词”这个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定位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的是“理解”、是“体会作用”;第三学段定位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出的是“推想”、是“体会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还要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因此,我们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要相结合,对课程目标要有长远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但是这个旅程,这种通道与图景必须与旅游的终点目标相一致,否则用时越多,花力越大,离目标越远。同样,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适时调整与纳入,但这种调整与纳入必须是“语文的”,必须是文本的。如教学《鹬蚌相争》,两位老师遭遇了相同的问题“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因其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教师甲认为这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于是抛开原计划,让学生围绕疑问,展开讨论“鹬与蚌到底能不能说话”。十多分钟后得出两种结论:赞同的认为课文真的有问题,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能说话;反对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再说这是一篇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就不能说话吧。教师乙也把它当成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当他看到这个问题在全班引起反响时,不是引导学生讨论“鹬与蚌到底能不能说话”,而是轻轻一点“同学们,鹬和蚌虽然嘴不能说,但它们心可以想啊,大家看看它们心里会怎么想呢,它们这样想的结果会怎样”,刚刚偏向的航船又被教者拨上了航道。新课程提倡生成,但这种生成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必须是“语文方面的”,必须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学习,那种游离教学目标的生成是不可取的,而抓住这种生成进行目标放大更是不规范的。
当然,规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绝对的规范最终都会导致机械与僵死。我们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尽可能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对规范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功能。
第五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确定教学目
河北省承德县三沟初中李淑侠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它既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尺。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结合我听的这两节课以及在暑假期间进行的国培计划培训来谈一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收获。
首先,我们要明确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应该达到的能力,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是设计教学目标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才能符合新的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要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如设计的目不可过于笼统、模糊,要具体、明确,具体到可以检测的程度。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如果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就显得比较模糊,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如果改为“能复述课文大意”就比较容易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合理使用描述各方面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再如,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于一个新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定目标,例如在英语中讲解动词be的过去式,我们可以按照“在具体语境中识别、理解、运用”等目标来掌握它,这种循序渐进地方法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另外,层次要清晰,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好听好记。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注意,可默记,可生读,切记一带而过。并且,老师要引导学生追求目标,如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等。
总之,我们每上一节课之前都应该深思:“这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怎么来确定呢?”这是我们在上课前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才能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