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冬天的名义散文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四川西部,我想我会选择美不胜收。那样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清澈的河流,构成的是一幅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致。行走在川西,我惊叹于它的完美也震撼于它的荒凉,那是一组由矛盾组成的画卷,在那样的自然里,我找到久违的感动,一种来自内心的激动一直贯穿在整个行程里,于是我选择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以冬天的名义。
一、巍巍二郎山
去海螺沟的路一直是平缓的,直到遇到了二郎山。长达四公里多的二郎山隧道把山前山后分割成截然不同的风景。
巍巍的二郎山耸立在雨城雅安和情歌故乡康定之间,距省会成都240公里左右。冬天的雅安总是阴沉得让人感到压抑,过了雅安不久就开始出现雪花漫天飞舞的场景,很少下雪的成都平原把所有的雪花聚集到了川西,一路飘落到二郎山。看到白茫茫的公路和棉花一样积在草木上的雪,心突然跟着沉淀下来。
长长的隧道里只有微弱的橘黄灯光,已经适应暗淡的眼睛在穿出隧道的刹那被突然袭来的阳光照射得刺痛。那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啊,十分钟以前你还置身在雪的怀抱里,阳光突然就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和连绵起伏的山峦一起,用灿烂迎接你了。
车子开始行进在高原的山路上,平坦而狭窄。四周连绵的山峦呈现出一派冬天的景象,满山枯黄的野草,裸露在外的褐色岩石,偶尔看见的几只牦牛在相似颜色的背景里成为生动的点缀,静中有动。川西是最接近西藏的地方,而后者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神秘而真实的美丽。
外面一直有灿烂的阳光和凛冽的寒风,高原的气候是干燥的,干燥的风在阳光里显得尤其凛冽。这样的环境尤其容易让人产生温暖的错觉,夏天般的阳光里却有冬天的寒风,这是高原给我的最直接也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新旧交融泸定城
泸定的出现有些突然,车子一直行驶在山路上,窗外流动的是大同小异的川西景致,顺着大渡河上行不久后,那个不大的县城突然地出现在视线里,让人觉得亲切。那是一座原始和现代融合着的县城,既有最古老的阁楼桥梁,也有便捷的电信,还有新盖的楼房。记得有人曾用“穿着西装背背篓”来形容湖南名胜张家界,那么泸定就应该是“穿着草鞋打手机”吧,玩笑而已,道理是一样的。新时代的风刮进这个有着革命历史的老城,吹来了新鲜的空气,也吹来了和我一样的人们。
泸定城不大,分两条主街,一新一旧。车子一驶进泸定老街就看见迎面而来的红色横幅,上面白色的黑体字:“重走长征路”。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中学历史让我从字面上体会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而当我真正站在这片红军走过的土地上,却只找到平静。这里的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静地走着,跟外面的喧嚣没有牵连的样子,黄土地不曾改变,心就不会变。
沿着尘土飞扬的狭窄老街往前不远就看见了那座有名的桥——泸定桥。滔滔的大渡河水依旧在它下面奔流向东去,离河面十几米高的铁索桥也依旧让站在上面的人们心惊胆战。十年前的我曾试着透过小学课本上细致的描写想象泸定桥,十年过去了,它在我心中依旧有着深刻的记忆,那是一种与崇高相连的敬意,是刻在心底的画面。
有很多人在桥上留影,背景是不远处的那座后来建成的新泸定桥,新旧对比的画面让我觉得欣慰,是的我们应当感到庆幸,更应当学会珍惜。
午饭是在一家以前的国营餐厅吃的,坐在灿烂的阳光里吃饭,有一种温暖的气息在空气里蔓延,那是川西高原的气息,有着其它地方无法找到的温暖和平静,一点一点的,在岁月里流淌。
离开泸定县城是午后阳光正好的时候,回头看着那座古老和现代交融的城市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的同时,它的阳光和气息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的川西之旅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三、历史的印记:磨西
泸定城南55公里远的海螺沟是一个白雪皑皑的仙境,在那片冰封的土地上,有着最动人的冬天。
那座遥不可及的四川第一高峰贡嘎山有着我们遥不可及的美丽,我只能站在它投下的阴影里远远地观望它雄伟的形状,就像它用不变的姿势观望着四川盆地的这么多年来的变迁一样。
川西荒凉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红军的足迹,踏着烈士的足迹行走让我觉得神圣,面对那些巍峨起伏的群山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肃然起敬,海螺沟这样的景区也不例外。在它七千多米的主峰下是古老原始的磨西镇,我找不到准确的字眼去形容它,因为走在它斑驳的街道上我就找不到自己。那些看不到头的木楼和蜿蜒于斯的石板路沉淀了历史的沉重,而那样的沉重是我不曾如此深切体会过的。
穿梭于狭窄曲折的街道上会看见“红军磨西会议旧址”的指示,红色的字迹在一块不大的木板上,已经斑驳,但依旧醒目,因为这里的色彩都是单调的木色。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拐进一条更窄更崎岖的小路,再拐进一个有坝子的四合院,一座低矮的小楼映入眼帘。它是那样的不起眼,如果不是悬挂在正中的红五角星甚至没有人会联想到磨西会议。
管理小楼的是几个和它一样古老的老人,他们坐在楼的前面烤着土豆,没有太多言语,看见我们的到来,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热情地带着我们上楼参观,用他们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着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这个小楼和在它里面停留过的红军将领们的事迹。
从他们的脸上和口中我找到历史的痕迹,而这样的痕迹已经在岁月的流逝里越来越淡,很多人们已经在淡忘过去,淡忘那些辛酸和悲壮的历史。突然觉得有一点悲哀,特别是当那些老人们在我们参观完后热情地拿出刚烤好的土豆要塞给我们的时候。
离开小楼,我一直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悲哀里,看着那一座座现在看来都高不可攀的山峦,想起那些老人无比激动地用手指着其中的任意一座告诉我说“毛主席当年带领红军就是从这里翻过去的”时脸上的神情,我感到血液在朝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沸腾。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伟大。
四、白雪皑皑海螺沟
贡嘎山是藏民族朝拜的圣洁神山,藏语的意思是“洁白冰雪的山”。环绕着它的百余座海拔5000—6000米的冰峰,构成了千峰争雄、万壑幽深的壮丽景观。
封冻着的冰川,沸腾着的温泉,和那些坚强地生长着的参天老树,勾勒出海螺沟与众不同的美丽。雪一直在飘落,车一直在下行,车窗外流动着的是生动的画卷,我惊叹于那些在冰雪里生长的植物动物,它们是海螺沟的精灵,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冬天的海螺沟有很纯粹很干净的雪景,所有的景致都被铺天盖地的白色覆盖着,别有一番风味。在这片约有一万平方公里的景区里,万籁俱寂,让人置身其中时刻提醒自己小心翼翼,惟恐惊醒冬眠着的动物一样,虽然都是无用功,人在苍茫的高山雪地里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大家都突然的安静了很多。
我开始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曾经登上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那个屹立在美丽古城的秀丽冰川,和海螺沟大冰瀑布有着很大的差别。它在八月盛夏的蓝色天空映衬下像一个害羞的白族姑娘,冰清玉洁得让人不忍靠近,只远远地观望它透着冰凉的美丽。
海螺沟气势磅礴的大冰瀑布,却会让人产生想要置身其中的想法,因为它看上去是那样的亲切和直接,像川西高原上热情的藏族人民一样,用朴实的笑容迎接每一个来自远方的客人。那块高1080米,宽550-1100米的巨大冰瀑看上去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得让人不由地要把它留住,于是就只能不断地拍照,在这里,每一个角度每一块地方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景致。
下山的路上很少有来往的车辆,车子驶出山门以后,我看见冬天的海螺沟依旧在静谧里四处弥漫它的美丽,不动声色的。
我想我会记住那片白茫茫的土地的,因为它曾经那样真实的来过我的心上。
五、情歌故乡:康定
回到磨西,路过那座藏在历史角落里的磨西会议旧址小楼,我使劲地张望,希望能够穿过小路的蜿蜒再看一眼那个让磨西老人为之自豪和牵挂的地方,但是小镇古旧的木楼挡住了视线。就让我把对它留下过的历史印记的崇敬永远留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还能看见它隐约的光芒。
从磨西再到泸定,车子再次行驶在泸定老街上,尘土依旧飞扬,阳光依旧灿烂,就像历史依旧远去一样。我害怕自己会迷失其中,只能不停留地往前走。只有不断地往前,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而该过去的,就让它慢慢地沉淀吧。
沿着长长的山路,我开始了新的旅程——情歌故乡康定。一路上山峦依旧连绵起伏,山上的野草有着干枯的质地和色泽,偶尔能看见零星散布其中的牦牛,点缀出高原的生机。天空是一种纯粹的蓝色,没有一丝云,看上去是静止的,那样的深远辽阔。
脑海里回响着那首有名的《康定情歌》,它清透直白的旋律一直唱到了山外,唱响了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让那个平凡的名字变得婉转而美丽,也让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人们诗意的想象。
溜溜的跑马山,蓝蓝的天,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当它们真正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心底还是泛起了波澜,毕竟,这里是我梦寐以求了很久的地方。在关于它的想象里,我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和很多人一样。
到康定县城已经是日落时分,西斜的落日把这里的河流、道路和建筑都染成了金色,原本泛黄的土地变得灿烂起来,穿城而过的河流流淌着金色波涛,缓缓东去。在车上坐着已经能够感受到外面呼啸的寒风,但一下车还是被风吹得够呛,路上的行人大都戴着帽子或者裹着披肩,我只有一条不大的围巾,用它来挡这里的风只能是累赘,因为只要它不被风刮走就不错了。
晚上住在城中心的情歌大酒店,和所有的星级酒店一样,温暖的暖气让外面呼啸着的寒风和我们没有关联,丰盛的晚餐没有一点甘孜州特色,而我更向往地方特色的小吃。于是在晚餐过后,我满怀希望地走出酒店,紧闭的玻璃门异常沉,因为它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分割,里面温暖如春,外面则是凛冽的冬天。奇怪的是街道上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拉上了卷帘门,包括我极想进去的卖藏饰的店铺,关得一个不剩,只有极少数卖烧烤的小摊还拉着塑料布遮风坚持营业,街上行人更是少得可怜。我看了看时间,没错,晚上九点。这个时刻的成都应该正是霓虹闪烁灯红酒绿吧,而百里之外的康定已经万籁俱寂得只有汽车的声响和河水的流淌了。
在无比惊讶的心情里回到酒店,顺便问了问门口的服务员,答案很简单:“我们这儿都这样,九点就基本上没人了。”再细问,原来就是因为风太大。原来如此,中国很多人推崇天人合一的观点,但是人在很多时候是战胜不了自然的,我们能够做的,也只能是适应自然适应它固有的规律,而我一直以为人类是应该崇拜自然的,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也给了很多我们的美丽。
第二天醒来,外面的风看上去还是很凛冽,只是在清晨的阳光下温暖了很多,窗外的跑马山也现出了清晰的轮廓,天高云淡,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山上堆积的雪显出漂亮的色泽,晶莹透彻,和山上明褐色的枯草形成对比鲜明的画面,色彩斑斓。
没有上到溜溜的跑马山,但是它的轮廓无比清晰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和巍巍的二郎山、白雪皑皑的海螺沟一起,成为我川西之行的路标之一。
六、羌寨碉楼:丹巴
离开康定,沿着大渡河,我开始了从甘孜到阿坝的跋涉。
大渡河水在去丹巴的路上显得很温柔,比起在泸定桥上让人心惊胆战来已经小得不像是一条河。天还是那么蓝,蓝得心旷神怡;山还是那么高,高得让人震撼。那样连续不断的出现在眼前的画面通过车子的前行变成流动的景致,偶尔出现的浅水滩在持续的大同小异里成为让人惊喜的意外,而那些不同色泽的树木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层林尽染。
从甘孜到阿坝是很旧的国家二级公路,路面因为载重货车的来回穿梭已经破旧不堪,不时有凹陷的坑和突出的碎石出现。我们的车在路上爆了胎,在那个除了自然什么也没有的路上,没有信号没有车辆,一切都是那样平静。因为换胎耽搁了时间,就不再急着赶路,于是路上就多了很多下车观赏风景补充能量的机会和闲情。
114公里的路程,我们下车休息了三次,有两次都是专门下去看风景,看那些让人目瞪口呆的荒凉和自然,那里有着最荒凉也最自然的景致,而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和大渡河水一样不紧不慢。
丹巴的出现是有预兆和标志的,因为一直没有信号的手机突然开始响了,也因为车窗外的山上开始有了零星的碉楼出现。记得以前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关于丹巴碉楼的描写,记忆犹新。但是当那些和照片上几乎一模一样的羌寨和碉楼真实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为它们所散发出的沧桑气息所感染。它们用直接生动的语言一声不吭地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和岁月的变迁,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丹巴城外,我们的路线开始拐弯,拐向了另外一片美丽的土地——阿坝。那里有我无比憧憬的景色,也有我最纯真的童年回忆。很小的时候,爸爸曾经在阿坝工作了两年,那时候我还在念幼儿园,一放假就会去那个有很多苹果园,山上长着野生木耳的地方。记忆里的阿坝是那样的生动,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从另外一片美丽的土地辗转再去又会是怎样呢,连我自己也不得而知。不知道十几年里它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或者,一切如故呢?
七、与精灵共舞:四姑娘山
比起前几天的路途来说,从丹巴到小金的81公里是轻而易举的,在距离的不断缩短过程里,车窗外的景致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
天还是蓝色的,山还是连绵的,水还是清澈的,只是贯穿其中的树木开始不同于甘孜的萧条和荒凉。有人的地方始终还是生机勃勃的,我敬佩那些在川西土地上劳作一生的人们,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它的贫瘠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景。
坐了一天的车有些累,但是心在触碰到四姑娘山的脉搏的时候还是跟着一起跳动了。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让你在面对的时候哑口无言,只能在感叹大自然造物的同时感激它创造出了这样让人触目惊心的风景。
有人说四姑娘山是有神灵保佑的,因为它的土地上生长着许许多多的精灵。有一位日本摄影家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于是选择了停留,一呆就是十年。我感叹于他的执著,同时也向往这片神圣的领域。
山脚的日隆镇有些冷清,店铺只开了一半。住在了面朝着四个姑娘的金昆宾馆,推窗就可以看见传说中四个姑娘化作的山峰。她们都穿着白色的衣裳,有棱有角,天是一种泛白的蓝色,有云絮漂浮在一片宁静的蓝色里,像四个姑娘一样安静而美丽。
最小的姑娘个子最高,有6250米,三姑娘5664米,二姑娘5454米,大姑娘5355米。四姐妹肢体相连地矗立在神灵的土地上,面朝着和我一样不远千里来看望或者说朝拜她们的人们,沐浴着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俯瞰着脚下的长坪沟和海子沟,遥望着有四川“天梯”之称的巴朗山。
海子沟是出四姑娘山景区到卧龙的必经之路,因为它连着巴朗山的脉搏。
并没有在四姑娘山做太久的停留,因为这里是任何一处都是可以被称作景点的地方,这里的风景是再自然不过的存在,成为一种逐渐认同的习惯。太长久的停留反而让人觉得自然,而我宁愿保留它的神秘和新鲜,在路上一点点的去领悟,然后记住。
一觉醒来就上路了,远远看见四姑娘山在朦胧中透出清新,像是早春的风一样可爱。早上的山风还是那么凛冽,走出宾馆才发觉昨天下了一晚上的雪,我们停在露天坝子里的车子表面积了一层厚约一厘米的冰,它们晶莹坚固地附在车窗上以及和每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像是要让人把四姑娘山的旅程用刻骨铭心来保存一样,坚定的停留。
我想我会的,这一路上让我觉得刻骨铭心的又何止这么一处呢。
八、四川天梯:巴朗山
之后的路途异常艰辛,因为我们开始行驶在海拔4500米左右冰冻着的狭窄山路上。窗外是明褐色的山峦,高大巍峨的样子,在阳光照耀下泛出明黄色的光泽,美不胜收。冰雪路面是真人不露面的危险,特别是有暗冰的存在。那些看上去不过是白得透明的路面,车子一碾上去就会不受控制地打滑,而右边是深不可及的悬崖,后果是不能更不敢去想的。
巴朗山顶峰4487米,我始终不明白当年的人们是怎样修筑这样险峻的天梯的,它不仅有高度还有着和高度相称的险峻。
车子最初驶上巴朗山公路的时候我不曾想象到它会险得如此不可思议,因为脑子里深深烙着的美丽的景致,于是忽略了路况的艰难,直到后来不得不保持挂着一档且不敢踩刹车的状态前行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可贵。那是是一种真正来自心底的意识,不自觉的。
起初的时候还能够看见近在眼前的牦牛群,它们是高原的精灵,在这样严酷的寒冷里,不畏惧地悠闲散布在高原的山峦上,让行走在其中的人们找到生动的理由。牦牛的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在减少,空气的稀薄和寒冷也随之加剧。
突然出现的大团雾气乍一看白茫茫一片,很漂亮,车子驶入其中像是在云里穿梭。但同时也是极可怕的,因为它是危险的代名词,它让海拔4500米的高处能见度只有几米,那是一种让人无能为力的凄惨处境。在真正的危险面前所有人都是冷静的,因为除了屏住呼吸聆听自己的心跳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脑袋里的意识只剩下紧张和麻木。
迎面遇见了很多运输货物的大车,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碾起很细碎的冰渣,带过一阵强劲的冷风,在那样的高处造成让人心惊的巨大声响,所以每次错车都让我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在这样紧张的状况下一直坚持着没有吃一点东西,直到活着走到平坦无冰路面,远远看见路标旁用很大的字标明了“非旅游公路”和“珍惜生命”的时候,我突然就庆幸了,不仅仅为了自己活着走出了那片冰封的神山,更因为在我的川西之旅里面又添了一笔厚重的一笔,厚重得让我回想起还会震惊于它的美丽,那种在温暖的地方不可能拥有的冷酷无情得近乎残忍的美丽。
蜿蜒的山路始终没有尽头,眼前身旁是不断的山峦和河流,雪花在海拔逐渐低下来的过程中渐渐变小,直至消失不见,只看见留在高高的巴朗山身上的一朵朵棉花一样的积雪,在一点点的融化。温暖在一点点地朝我们靠近……
心的温度随着气温一起逐渐升高,翻过了巴朗山就意味着我的川西之行接近尾声。从四姑娘山到卧龙不过100公里路程,但是因为巴朗山的阻隔,我们用去了大半天时间,直到下午三点到了那个有着神奇名字的小城卧龙。我知道它是有名的熊猫基地,也知道错过它意味着错过了很多,但还是没有进到基地去看国宝大熊猫,我更愿意记住那些高原的精灵们,那些顽强地与严寒作斗争的牦牛,通过它们我看到了高原的生机所在,也找到了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九、以冬天的名义
我终于还是再次来到了阿坝,这个有着我童年记忆的地方。天还是那么的蓝,山还是那么的高,阳光还是那么灿烂,似乎一切都不曾改变。唯一不同的是我再也找不回儿时做过的梦了,它们和岁月一起融化在了阿坝美丽辽阔的湛蓝色天空里,像半空中漂浮不定的闲云一样柔软。
在这八天的旅程里,我看见了梦寐以求的美丽,那些只有高原才会有的湛蓝天空,灿烂阳光,清澈河流,连绵山峦,将是我记忆里抹不去的背景,也将继续贯穿在我今后的生活里。沿途那一个个古旧和现代交融的城市,和那一些穿梭其中的川西人民,留给我的是温暖,是热情,是崇敬,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悲哀。
从巍巍的二郎山到溜溜的跑马山再到精灵般的四姑娘山,从革命老城泸定到情歌故乡康定再到熊猫基地卧龙,这一路走来眼里心里全是风景,它们那样完整而真实地记载了我的川西之行,让我在翻看的时候可以清晰地想起川西高原的气息,那样与众不同的气息。
我想我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即使是在这样阴冷的冬天里,这片荒凉的土地依旧向我们展示了它最为独特的一面——那种矛盾着的美丽。
有些东西给我们留下过的痕迹,不是可以替代的,也不是可以抹掉的,因为它们已经扎根在我们的心上。于是我选择了以冬天的名义,把川西之行永远地珍藏在关于美丽的记忆里,不用提起也不会忘记,因为心曾经停留。
而我,一直是在路上的,和岁月一起不断地往前走着。
第二篇:以青春的名义散文
以青春的名义
——初中同学30周年聚会纪实
三十年前,我们正值青春,怀揣梦想,在火红的七月带着青涩与青葱告别母校——南县河口中学,把我们的青春记忆、真挚情谊留在了美丽校园。尔后,我们从那时既简陋又美丽的校园起步,豪情满怀地迈步踏上人生之路,信步于五洲四海。
三十年的阔别,三十年的牵念,在2017年7月28日这个特别且盛大的日子里,我们以青春的名义相约——再会恩师,再见同学,再回母校!
汇聚南州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准备,2017年7月28日——河口中学87届毕业的热心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酷暑高温阻挡不住我们回乡的脚步,千山万水阻隔不了回到母校相聚的热心与真情!
我们从天南地北回到家乡,我们乘坐飞机高铁不远万里赶回来,我们驾车携伴汇入车水马龙涌向南县县城,我们风风火火心情急切地齐聚南县宜和源酒店。
精心设计的签名墙架起来了,统一的文化衫准备好了,迎接老师同学的鲜花摆放好了,来自广西钦州的陶器纪念品整理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筹备组的同学早早地候在酒店大堂,热情饱满的,笑意盈盈地恭候老师和同学的到来!
——来了,来了!
从长沙赶回来的老师到了!
从重庆飞回来的同学到了!
从深圳特意回来的老师到了!
从中山辗转回来的同学到来!
白发苍苍的老师到了!
意气风发的同学到了!
满面笑意的老师们到了!
惊喜不已的同学们到了!
握手,拥抱,执手相看,惊呼阵阵,泪水盈盈;签名,献花,开心合影,笑声连连,感慨声声!
这样的场面热情似火,这样的情境快乐无边!这样的签到仪式隆重且热烈,欢快且感人,这样的开端让人欣喜到眩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是近乎完美的开幕!
举杯同饮
晚上18:30分,我们近80名师生还有河口中学的现任教师代表齐聚酒店二楼宴会厅,大家一边等着正快马加鞭往回赶的同学,一边招呼老师们就坐。
一声欢呼,大家齐举杯!
老师同学们一个个把手中的白酒、红酒、啤酒、椰汁、果醋高高举起,大家尽情欢呼,开怀痛饮——只要感情有,样样都是酒!
酒过三巡,气氛更热烈。
同学们依次起身,端着酒杯,满面笑意,热情而又恭敬地给老师们敬酒。
生性热情且酒量非凡的同学,端着酒杯一桌桌道贺敬酒。
知书达理的老师们又端着酒杯来了,他们一一回敬可爱的同学们。
一时间,起坐喧哗,众宾欢也!
放眼望去,有人两两交杯而饮;有人三五碰杯同喝;有人微醺含笑抿酒;有人东倒西歪干杯。
而穿梭在酒桌间的专业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抓拍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镜头:
围坐一桌的朋友们同时举杯,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频频敬酒的同学在老师们身边川流不息。
相互寒暄的好友双手紧握,酒杯相碰。
热情至极的同学正在交杯痛饮,旁边数人正吆喝着起哄欢笑。
久未谋面的老友们正拥成一团,似乎要将手里的酒杯碰碎。
……
重回母校
30年前,我们从同一个校园毕业,有的同学是多年未回,有的甚至阔别母校整整三十年。
30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
期间有过多少牵挂,有过多少惦念!
日夜期盼,魂牵梦绕,今天,我们终于回来了!
母校,您的孩子们30年后又回来了!
踏进曾经生活的校园,往事一幕幕重现,一阵油然而生的亲切与温暖扑面而来。
在河口中学的实验室里,我们举行了简短的仪式,把从千里之外运来的精致礼物赠送给母校,也聆听了河中现任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都为母校近年来的发展及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而由衷高兴,也为河口中学将成为历史而略感遗憾!
我们庆幸——我们在母校即将更名,即将永载史册的这个夏天回到了她的怀抱!
来到操场,我们在升旗台集体合影留念,留下了此次聚会最盛大最珍贵的影像。
而后,分班合影,自由合照,大家争相把最难忘的镜头拍下来,把最灿烂的笑容留下。
篮球架下,几个健硕的身影正运球投篮,跃跃欲试,想找回从前的青春活力。
摆动的跳绳下,一个个或矫健、或轻捷、或笨拙的身影在跳跃,旁边的同学在欢呼喝彩和嬉笑,大家一起瞬间回到了青春年代……
最开心的环节是筹备组的同学为大家带来的踩气球游戏:一个女生一个男老师,两两合作,再分成两队,大家奋力去踩破对方的气球。裁判一声令下,两队选手冲向对方,顿时乱作一团。一阵砰砰砰的爆炸声之后,老师们脚上绑着的一个个气球全都化作了花花绿绿的碎屑!
身边的欢呼声,大笑声,喝彩声,加油声,气球爆炸声,一阵响似一阵,一浪高过一浪。这欢声笑语在校园久久回荡,直窜云霄……
开心畅谈
在河口河大酒店用过一顿饱含家乡风味的午餐之后,我们返回县城的酒店。稍事休息之后,我又重聚酒店的二楼宴会厅举行师生座谈。
在主持人风趣且巧妙的串联之下,30年前精心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一个个激情洋溢地发言,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又上了一堂堂生动且极有意义的课。
台上的老师们讲得动心,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动情,甚至有同学听到满眼噙着泪花。
有老师带着我们回忆母校当年的辉煌;
有老师为我们的聚会吟诗作词;
有老师告诫我们要孝顺父母、保重身体;
有老师为学生们的三十载“不忘”而感动;
有老师为同学们如今的辉煌成就而骄傲;
有老师向我们献上美好的祝愿;
有老师寄望我们常联系常相聚。
而后,同学们自愿上台一一发言。
有的紧张激动,有些慌不择言;有的慷慨激昂,谈吐自如。
有的回忆往事,带我们重回初中年代;有的展望未来,祝福同学们过好后半生。
有的说着地道的家乡话,话着朴实的同学情;有的讲着夹着乡音的普通话,诉着浓浓的师生谊。
有的言简意赅,自报家门;有的娓娓道来,倾诉衷肠。
说着说着,有的话语间蕴满了感动;听着听着,有的眼眶里噙满了泪花。
这一番番话语,这一份份真情——真是感人肺腑,永生难忘呀!
师生联欢
晚餐过后,我们便开始了喜庆而又欢快的师生联欢。
主持人深情的开场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热烈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各班精心挑选精心准备的节目也在此时此刻一一呈现:
老师与同学一起朗诵《三十年》;
全班同学齐声诵读《同学颂》;
男生深情独创《人间第一情》、《水手》;
女生欢愉高歌一曲《九儿》;
男女同学 真情对唱为大家《祈祷》;
师生之间也对唱一曲《天路》;
夫妻倆演绎一首《悄悄蒙上你的眼睛》;
共历军营的几位同学一起高唱《当兵的人》;
清唱一曲《我爱米兰》,把感恩与爱献给亲爱的老师;
全场师生同唱《难忘今宵》,让依依不舍在酒店宴会厅久久回荡……
我们的热情高涨,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欢笑声与喝彩声,竟然引来了酒店住客的投诉;
我们的欢乐爆棚,抽红包游戏时让有些同学幸运中了“30”大奖,也让有些老师与同学慷慨发出“200”大红包;
我们的喜悦无法抑止,玩互动游戏“青蛙跳跳跳”时,开心的笑颜、开怀的笑声,把整个晚会的现场都点燃;
我们的情谊绵绵,老师与同学挽手搂腰轻歌曼舞,在旋律与旋转之间我们的心已醉!
夜已深,满心的欢乐却没有终止;场已散,美好的回味却无穷无尽!
神游花海
“罗文花海”——是我们欢聚的最后一站。
虽然时值盛夏,罗文村最有名的油菜花海我们遗憾错过,但是老师们同学们三五结伴,在涂鸦的房屋间流连,在整洁的村道上漫步,在植物迷宫前合影,在野花野草丛中拍照——也别有一番情趣,更具有另一番诗情画意!
来到荷花田里,我们偷偷摘下几只荷花,让女同学回到15岁的花季;来到小渠上的独木桥,让男同学并排而坐,找回童年的影像;偷几个莲蓬,让我瞬间回到顽皮的孩童时代;买几个菜瓜迫不及待地切开,让我们刹那间觅到熟悉的甜蜜……
在田间小路边,抽几根野草,我们来撕扯“男孩”“女孩”的游戏;来到河边的大堤上,爬上四轮小货车,我们找回“假小子”曾经的顽劣与“威风”;走到河滩上,我们扬起手,豪情满怀地宣告——故乡,童年,我们回来了!
中午于农家餐馆就餐,喝着茅台的烈酒,品着重庆的红酒,吃着农家的土菜。我们喧哗,我们痛饮,只愿热情漫溢的盛宴永不散场,只想我们的欢聚永不落幕!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浓情告白,我们的欢聚在筹备组的一条宣告聚会结束,感谢大家热情参加,祝愿大家一路顺风的信息里落下帷幕。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不愿散,却清楚地知道一切终将散,所以无须隆重的结束,也不需要特定的分别仪式。就让我们在不舍中悄悄拥抱而别,挥手而别,就让我们在感动与开心的泪水里目送同学们渐行渐远——也愉快地期待下一次欢聚与重逢!
快乐尾声
7月30日中午,河口中学87届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圆满结束。
但是,我们的聚会却没有真正的结束,小型的欢聚又延续到大通湖,到南县,到岳阳,到长沙……如同盛大节日夜空里的焰火,盛放之后,慢慢散去。散去之时,还会留下点点火星在天空划过的绚烂与美丽……
第三篇: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散文
看,是什么样的一双手,托起了这些孩子稚嫩而又可爱的脸庞?
听,是什么样的声音,如此清晰、如此洪亮,可以响彻山间?
是老师的声音!
是知识的声音!
是青春的声音!
亦是无悔的声音!
他们来了,是谁?哦,原来,他们就是我们的师兄师姐,是祖国培养出的免费师范生,是中国教育界的新生力量,却也是这贫穷山间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
没有娇艳的容貌,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顶天的臂膀,他们依然在这天与地交接的地方,开拓出一片满是守望的天堂。这里,有无数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在寻找,无数张写满稚嫩的脸庞在呼唤,无数双无助的小手在祈求。这里的孩子,俨然已被天使遗忘,然而,却被他们捧在手心轻轻呵护。
我们在寻找,寻找师兄师姐的足迹,悄悄跟随。我们屏息聆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声音多么悦耳,多么迷人啊,满在山间飘荡,又或早已进了云霄,成了鸟儿们的伴奏曲。
我们抬头望天,天好蓝,像是一片不见天际的大海;我们低头看地,地无言,沉默如磐石般坚固不移。贫穷,在这片土地上划拉开了千万道伤痕,面目狰狞,让人恐惧。我们怕了,这地方怎么,怎么能让人扎根?这么贫瘠,怎么能长出希望的种子?这么荒凉,怎么能享受雨露的滋润?我们惊叫,茫然,哭泣,一颗娇贵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击碎了。带着满脸的泪痕,我们哽咽着问:
“这就是你们以后生活的地方?”他们微笑颔首。
“为什么?”
“因为我们曾经以青春的名义宣誓,要在这里播种育苗挥洒希望!”
一年前,我们和他们一样,怀揣着青春的激昂与梦想,走进心中向往的地方,那是我们的天堂,我们梦想起飞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华师。一年后,我们依然稚嫩,却已不再彷徨。因为他们让我们看见了榜样。
作为免费师范生,我们有着所有普通大学生共有的理想,我们也曾立下豪言壮语,曾写下“为家国兴旺而读书”,曾立志在未来抛洒满腔热血。但是,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比其他人多肩负了一份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为了最初的选择,我们成为传递爱的天使,成为辛勤的垦荒者,成为播种希望的丝丝雨露。
只因为年轻,这一切,注定没有推脱的借口,没有犹豫的理由,只有挺身向前的坚定和一路无悔的坚持。
只因为年轻,这一声,注定能唤醒沉睡的天际,唱响深邃的山涧,融化高峰千年不化的积雪,永恒不息。
只因为年轻,这一步,注定会给孩子们送去福音,给那饥渴的眼睛注入一汪活水,给无助的小手一丝温暖。
我们曾经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只因为年轻!
第四篇:以雪的名义相送散文(模版)
春节的归家之旅慢慢地接近了尾声,雪花也似乎饱含人情地要挽留,多次飘飘洒洒降临人间,甚至有些时候有些厚,有些厚道,看到这样的雪花我也悲悯了、心动了,决定再留几天。可是天下没有不散宴席,相聚终归是要离别的,离别也是为了下次更好更快地相聚,只是相聚总是那么遥遥无期,总是要那么辛苦地等待,好在这种等待是悲伤并快乐着的。于是我多次劝慰雪花不要流泪,我明显地感受到她落在我的脸上那种离别的冰冷的感觉,然而我心里是温暖的。这种温暖在归家的每一天都伴随在身边,我就因为这种温暖成为幸福的人——即使路边的干枯的树枝,有些发旧发黄的路标牌,曾经解馋的炒面片的小餐馆以及每一个身边走过的陌生人,我都感到亲切和温暖,至少他们不会给我脸色看,还让我存活在鲜活而美好的记忆中,满足了我时时缺失的家乡味道的需要。
我是一个漂泊的人,漂泊在外的人无一例外地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很多艰难时时接踵而至,只是我还要笑脸迎接,我还要表现得坚强,可我基本不是一个坚强的人,有时候我表现得懦弱和愚钝,甚至有些时候我都要崩摧了。这样的漂泊让我有点累了,也有点倦了,我多么渴望可以歇歇脚,可以有倚靠的感觉。归家的一段时间里我确确信信地找到了倚靠,于是我放下了很多东西,我也决定关掉手机,关掉记忆的悲伤的闸门,躺在热炕上重温儿时最纯粹的快乐,然后自己就是那片欢乐的歌声了。甚至有些时候我甘心做一个固守乡土的人,活在每一句朴实的家乡话中,然后用土话交流,用土话续写诗歌,用土话埋葬每一个从身边走过的季节。可我是一个常年漂泊的人,我还得继续漂白在外,漂白在白天、黑夜,漂白在春天、秋季,漂泊在星星与月亮交织的对话里,漂泊在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里。幸亏漂泊的日子里心中惦念的那份真实的感情还在,好在她会在我悲伤和懦弱的时候劝慰在我的身旁,让我有勇气支撑到下次的相聚。
过几天就要别离了,让我再看看温情的雪,摸一摸那么熟悉的乡音,也为了下次的美艳的相聚,我决定变得坚强,不再孱弱和悲戚了。
第五篇:以青春的名义
以青春的名义
——五四随想
张 玮
人生的主旋律,青春来谱曲;幻想理想的差异,脚步缩短距离。九十多年前的风雨,一曲青春 的风暴洗荡了旧时代的陈腐陋习,谱写了爱国进步的壮曲;九十多年后的现在,我们接过五星红旗,胸膛挺起,以青春的名义,留下时代的足迹!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结合,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规定。
而现在,“五四青年节”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它每年一次 ,或隆重或简朴 ,但其节日的意义永在。“五四青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一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两者共同构成了包含深厚历史与现实内涵的精神原动力 ,它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 ,也是对实现社会与人生的叩访 ,更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
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卓越的创造力、坚强的意志、艳阳般的热情、毫不退缩的进取心以及舍弃安逸的冒险心,都是青春心态的表征。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年龄,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和热情,朝气蓬勃而富有活力。人们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每个青年都应当珍惜并感激现在正在经历的年华,我们当以青春之名:
以青春之名,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因为,这是一切成功最大的秘密。强力能够劈开一块 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使人们敞开心扉。
以青春之名,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就藏在拐角后面,除非拐了弯,我们永远不知道还有多远。再前进一步,如果没有用,就再向前一点。事实上,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不太难。
以青春之名,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人人各异,我是独一无二的造化。我不再徒劳地模仿别人,而要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不但要宣扬它,还要推销它。我不是随意来到这个世上的,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草芥。我要竭尽全力成为群峰之巅,将我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以青春之名,学会控制情绪。沮丧时,引吭高歌。悲伤时,开怀大笑。疼痛时,加倍工作。恐惧时,勇往直前。自卑时,换上新装。不安时,提高嗓音。穷困潦倒时,想象未来的富有。力不从心时,回想过去的成就;自轻自贱时,想想自己的目标;自高自大时,追寻失败的记忆。纵情享受时,要记得挨饿的日子。洋洋得意时,想想竞争的对手。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己怯懦的时候。
以青春之名,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高远的目标不会让我望而生畏,虽然在达到目标以前可能屡受挫折。摔倒了,再爬起来,我不灰心。因为每个人在抵达目标前都会受到挫折。要想让麦粒生长,结实,必须把它种植在黑暗的泥土中,我的失望、失败、无知、无能便是黑暗的泥土。麦粒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发芽、开花、结实。同样,我也要健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麦粒需等待大自然的契机方能成熟,我却无需等待,因为我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能力。
以青春之名,现在就付诸行动。现在是我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我并不懒惰;明日是弃弃恶从善的日子,我并不邪恶;明日是弱者变为强者的日子,我并不软弱;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我不是失败者。现在就去行动!立刻行动!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和成功,但是行动总比坐而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她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此时。此地。此人。现在就付诸行动。
青春不是放荡不羁,不是多愁善感,青春不是花前月下,不是缠绵悱恻。青春是一壶美酒,需用心去酿造,去品酌;青春是一首流畅的钢琴曲,婉转动听,要静静聆听;青春是悠扬的笛声,清远深邃,应用灵魂去感悟;青春是激昂的乐章,充满奋发的力量„„
时光的接力棒由太阳传递,人生的主旋律用青春谱曲,信念的指南针把青春引导。今天明天之间,用双手创造奇迹。以青春的名义,把我们的胸膛挺起,以青春的名义,留下我们时代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