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我怎样诗歌

时间:2019-05-15 15: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还要我怎样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还要我怎样诗歌》。

第一篇:还要我怎样诗歌

现在的我还能笑,

可是以笑不出当时的洒脱。

现在的我还能哭,可是以不能放声的嚎啕。

你们还要我怎样呢!

我已经不在玩物丧志。

你们还要我怎样,我已经像我不屑的东西低头。

我已经交出了我的自由。

你们还要我怎样,我已经在心中屈辱的喊出了,“这个世界我输了!”。

我已经剪掉了翅膀,看着梦想在我面前鲜血淋漓。

你们还要我怎样,我已经刻好了青春的墓碑,让那个自己静静的死去。

我为了穿上你们为我做的成熟,我已经被勒快要断气。

你们还要怎样,是想用我对你们的亏欠,来让我自惭形秽。

你们还要我怎样,是想用你们对我的爱,来让我喘不过气的去努力。

对不起!

我已经很努力了。

你们别的要求我已经无能为力。

我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努力,不需要任何的的同意。

对不起,我不会在怎样,这句话说给自己。

第二篇:我的泪还要流多久多长诗歌

背起愁绪的行囊

坐在困惑的车上

把牵挂镶在了妻女的门窗

车轮滚动的风尘迷湿了路杨

把内心的泪

留在了家中油盐柴米的空囊里

空囊里飞不出鸟儿的歌唱

倒出的是满屋凄凉

染白了妻子两鬓的沧桑

惊了儿的梦中星光

我的泪还要流多久多长

多久多长

妻女是我的月光

是我的星星闪亮

可我给予的是黑暗与荒凉

分担是债务垒起的无助铁强

把心里的酸

洒在了院中东西南北的角落里

角落里长不出病妻的芳香

铺不就女儿的学堂

我的残躯在困苦中支长

是否还能放出光亮

我的泪还要流多久多长

多久多长

第三篇:你还要我怎样-薛之谦-歌词打印

你还要我怎样-薛之谦

你停在了这条我们熟悉的街 把你准备好的台词全念一遍

我还在逞强 说着谎 也没能力遮挡 你去的方向 至少分开的时候我落落大方

我后来都会选择绕过那条街 又多希望在另一条街能遇见

思念在逞强 不肯忘

你去的方向 越要落落大方 你还要我怎样

要怎样

你突然来的短信就够我悲伤

你不用提醒我哪怕结局就这样 我还能怎样 能怎样 最后还不是落得情人的立场 你从来不会想 我何必这样

我慢慢的回到自己的生活圈 也开始可以接触新的人选 爱你到最后 不痛不痒 留言在计较 谁爱过一场 我剩下一张 没后悔的模样

你还要我怎样 要怎样 你千万不要在我婚礼的现场 我听完你爱的歌 就上了车

爱过你很值得 我不要你怎样 没怎样 我陪你走的路你不能忘 因为那是我 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我的生活还算理想 没为你落到孤单的下场 有一天晚上 梦一场 你白发苍苍 说带我流浪 我还是没犹豫 就随你去天堂 不管能怎样 我能陪你到天亮

怪我没能力跟随 若越爱越被动

我没能力遗忘

第四篇: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全国卷与安徽卷有诸多不同之处,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我们的学生在此题上都失分,原因在哪里呢?照常理讲,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学习古典诗歌,前后持续了十几年,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可事实却相反。我从历次考试的试卷中分析,根本原因是读不懂诗歌,进入不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读不懂的原因除了同学们不用心外,古典诗歌本身的一些特点也确实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许多的障碍。要读懂,首先要了解一些诗歌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一)古典诗歌用文言文写成,而古代往往一字就是一词,并且常常一词多义,还有许多的古今异义词,所以,我们应该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例如《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之“可怜”,不可解作“怜悯、同情”;《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章”,不是文章;《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之“思”,乃“悲伤”之意;“低眉信手续续弹”之“信”乃“随意”之意;《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之“信”乃“信使”之意。这些多义词必须从文言文的学习中积累下来,否则理解诗歌就是一句空话。

再有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凝练,往往含有许多的联想意义、隐含意义,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如同是“空”字,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中是表现雨后青山的空寂、旷远,突出其静;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都有“徒 然、白白地”之意;《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则是“空虚,不包含任何东西或没有结果的”意思。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就不相同。再如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暗风吹雨如寒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但寒烟衰草凝绿”两例中的“寒”字虽都有“寒冷”之意,但仅仅如此理解还不完整,“窗”和“烟”怎会“寒冷”呢?这里诗人把自己此情此景中的感受移于事物身上,让事物也具有了人的触觉和感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感。

(二)了解诗句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即所谓的“诗家语”。由于格律诗受到平仄、韵律的限制,诗人在写诗时,常常采用一些倒装句式。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当是“应笑我多情”;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当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还有句间倒置的,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其实是诗人一路走来,先看到“绿杨荫里白沙堤”,然后才有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感慨。甚至还有将整个时空顺序倒置的,类似我们今天的倒叙手法。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应该是诗人半夜坐船返乡,因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才将船靠岸的;又由于落地,心绪不宁,难以成眠,才在百无聊赖中去观看舱外在月色中模模糊糊的“江枫渔火”,不知不觉中“月落乌啼”拂晓来临了。可是诗歌的顺序却恰恰相反。在阅读欣赏时就必须要了解这种时空倒置的叙事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了解古诗中一些不常用的修辞方式,比如互文。比喻、比拟、夸张等等修辞方式我们都能够辨识,但是一些不常用,或者说是古诗中特有的修辞方式就必须了解。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可理解为月是秦朝的关是汉朝的;《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也 绝不是雌雄异样,否则“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就无从说起;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如果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就无法解释“举酒欲饮无管弦”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四)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它们在诗词中的寓意几乎是不变化的。例如折柳、杨柳曲、灞桥、阳关、长亭、烟波等常常表达送别离愁;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浮云等常常表达羁旅愁绪;登高、凭栏、捣衣、寒砧、鸳鸯、鹧鸪等表达相思情怀的;烽火、金戈、战马、玉关、大漠、塞外、黑河等表达战乱戍边的。了解了这些常用意象的寓意,就能够十分快捷地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例如2004年全国卷三,试题是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果知道杜鹃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感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表达思乡、思亲、思友情感的还有明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五)了解、记忆一些有关诗人、词人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以及一些历史史实。例如读李白的诗就要联想到李白的性格、经历和他的诗歌风格。读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还记得他的仕途坎坷,就会理解苏轼在此词中表现出来的豁达和超然的态度。一些怀古诗词中常常以金陵为题材,那就需要了解有关金陵的一些历史知识。金陵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 “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 年历史。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金陵、秣陵、石头城等。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 “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 4 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了解了这些历史,就能准确地把握刘禹锡《石头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主旨了。

具体读诗时,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技法。

一、诗歌的鉴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是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反动。即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诗句还原成具体的事、景、境的过程。因此,读者必须把自己当成是作者本人,身临其境,才能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主旨、情感。例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只见群殴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鱼邻翁相对否,隔篱呼取尽馀杯。”把自己设想成初到四川的流亡诗人,投靠朋友,暂时还无事可做,正好有朋友的部下来探访,你是否会特别高兴呢?自己千里迢迢,携家带眷,历经艰辛,住在一个四处是水的偏僻的所在,人生地不熟,没有人来,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一些水鸟。是不是很寂寞、孤独?今天“崔明府相过”,也许会带来出去工作的好消息吧,怎能不让人欢呼雀跃呢?于是洒扫已经长满荒草的门径,打开简陋的柴门,迎接客人。可惜的是,距离集市太远,不能多置办几盘菜;家中贫寒,没有好酒,让人觉得歉疚。好在可以请邻居的老翁来陪酒。作者的所有行为都透露了内心的无比喜悦。不沉入诗境中,不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就体会不深入。

二、掌握诗歌结构,注意其关键语句。一般而言,诗歌的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是体现主旨情感的句子,阅读时抓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很快地理解作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听见从 远处传来的笛子声,这悠扬的乐曲声随着东风飘荡在洛阳城的角角落落。后两句是诗人的抒情,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季里,在漫漫长夜里听到笛子吹奏的杨柳曲,怎不让远方的游子想起故园,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呢?抓住“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就可以马上抓住诗歌的情感了。一首词,上片大都市叙事写景,下片是议论抒情。例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上片记叙了诗人在天将拂晓时被雷声、雨声惊醒,虽然春天已经过半,但是早晨的气温还是很低,“罗衾”抵挡不了料峭的春寒,辗转不能成眠,只好拥被而坐,回想起刚才梦中的片刻欢愉,不禁悲从中来。下片接续上片的事,抒发自己在做为阶下囚的处境中的感受。再不要凭栏远眺了,故国早已失去,国家没有了,想再恢复已是空想,连再见一面的机缘也没有了。今天沦为阶下囚,其生活的不堪与当年做皇帝时不可同日而语,差别如同天地、云泥。词人多么后悔,又多么无奈。在这样的境遇中只好自我安慰,“独自莫凭栏”吧,免得触景伤怀。

三、打开记忆,展开联想。在你阅读理解诗词时一定要把你脑海中存储的有关诗词的知识、作家的生平遭际、关于某个地域事件的文史知识等都调动出来,帮助你尽快地理解作品。例如晏几道的《鹧鸪天》“百花深处杜鹃啼”,题为“为什么要写杜鹃的啼叫?”,就要想到“杜鹃”这一意象的寓意。2007年浙江卷选取了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人月圆》元人赵善庆的《[中吕]山坡羊·燕子》三首诗、词、曲。问题(1)“这三篇作品都通过

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这里的最后一空,就需要联想到南朝谢家、王家在金陵居住的乌衣巷的有关知识,昔日的王侯将相的高 堂华屋,而今已经变成了寻常巷陌了,昔盛今衰的慨叹寓于其中。同样,刘禹锡的《石头城》也可如此快捷地理解。

四、应试中,试卷上所给出的任何文字都是有用的,因为篇幅的限制,命题者不敢也不该在卷子上印废话,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放过、遗漏任何文字。首先要认真看题目,因为题目常常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时间、季节、事件。例如《芙蓉楼送辛渐》,告诉你是送别诗;《邯郸冬至夜思家》,告诉你是思念家人;《山居秋暝》则告诉你时间、事件。其次是作者。作者往往告诉我们其生活的年代,如果是宋人,就要联想到宋朝那段特定的历史。其三是读作品本身。四是读注释(有的有,有的没有)。同学们常常忽略了注释。注释的作用不可小视。有的是解释字词的,例如2006年天津卷如果不注释了“碛”“白练”,“无数铃声遥过碛”就不好理解。2006年广东卷释“艭”、“海幢”,2003年全国卷释“安禅”“毒龙”,如果这些字词障碍不扫除,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诗词的表面意义,更何况深层的含义了。有的是给你说明有关背景的。例如2005年全国卷《邯郸冬至夜思家》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这一注释是回答“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的钥匙。2007年全国卷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注①超然台②寒食。这里“寒食”点明了季节,更说明了环境,是在清明节前。诗人“酒醒却咨嗟”,那么“思故国”就不单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家乡,一定还连带想起了许多其他的事情。对超然台的解说告诉了写作背景,“超然台:在密州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是回答“(1)从词中的“咨嗟”、“休

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的重要参考。2007年福建卷《武夷山中》注释①谢枋得②十年。这两个注释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生平遭际、志向、以及写作背景。为回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了充分的暗示,他的绝食而死,不正是“梅花”凌霜傲雪精神的写照吗?或者说正是因为他心中有对美华凌寒傲雪精神的向往,才有了“绝食而死”的英雄行为。看,注释多么重要啊!

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很多,各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上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感觉简便适用,所以拿出来共享。其实,任何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技巧都是毫末,根本的是加强个人的文学修养。通过多读,身临其境,与作者同喜同悲,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希望同学们关掉电视和电脑,打开书刊,在老师的建议下,看一些有品位的文学作品,将身心浸润在作家们为我们创设的充满真、善、美的艺术氛围中,从而陶冶性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感悟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五篇: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有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更多的在阅读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遇到这种情况,可尝试以下的方法,或许对理解诗意能助上一臂之力。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能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唐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读他的《竹里馆》,就很容易把握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

三、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或者省略散文中不能省略的句中成分,或者改变正常的语序。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直接将名词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再如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因为诗在语言上有其特殊性,所以诗歌的解读首先就要在文句上读懂它。这方面可以做些翻译古诗的练习,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比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此诗描写诗人闲居的山间小屋清新幽静的美景,表现了闲居生活的恬淡自适,抒发了期待着与老朋友见面的喜悦心情。首联中的“带”与“生”是富于想像力的用词,阅读时要通过想像再现其景象。诗中颔联的两句与颈联的出句都是语序倒置的。颔联按正常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倒置后,将竹与山置于句首,突出了诗人茅屋所处的幽僻之境——坐落于竹林边、山脚下。颈联的出句按正常语序应为:闲鹭常早栖。这一倒置主要是格律上的原因。对句中的迟是韵脚,只能放在句尾,这就使得出句要通过倒置来与对句构成对仗。全诗诗意为:山泉沟壑像飘带萦绕着茅屋书斋,墙头长着幔帷一般的薜荔,云霞就像是从薜荔中升腾起来的一样。刚下过雨的竹林和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多么叫人喜爱。悠闲的白鹭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童正在打扫爬上滕萝的小径,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了会面的日期。

诗歌的解读需要想象与联想,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也使得诗意呈现多义性。读诗时的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室内之人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四、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下面举例介绍一些常见意象:

1、杜鹃:常用于表达难以抚平的思归的愁绪。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湘竹:常用来表达悲伤的情思。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3、哀猿:常用来表达心中的哀愁。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寒早猿啼,松暝已吐月。”

4、春:常用以表现温暖、生命与兴盛,表示美好的时光。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也常用于表现伤春、惜春之情。梅尧臣《苏幕遮》:“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5、秋:常用来表现肃杀、衰败、凄凉的情调。阮籍《咏怀》:“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杯销浊酒,愁眼见黄花。”(悲秋)

6、雁:寄寓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亲人音信的盼望。方岳《泊歙浦》:“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7、登临:这是一个人体动作意象,用于表达叹老、思乡、怀人等多种情怀。杜甫《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8、折柳:表达绵绵难尽的别离之情。刘绮庄《扬州送人》:“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9、黍离: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土沦亡的悲叹。柴望《多景楼》:“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10、南浦:表达送别的伤感。祁德渊《送黄皆令》:“片帆南浦离愁结,古道河梁别思生。”

11、春草(芳草):表达思念与惜别伤离之情。王昌龄《出塞》:“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12、枫:表达怀人与惜别的愁思。李百药《途中述怀》:“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13、浮云:象征奸佞势力。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也用以表现游子的漂泊不定。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转蓬:表现漂泊的孤寂与哀伤。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5、水:最常用的涵义是表示时间的流逝。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月:月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涵义有约定性的,也有非约定性的。约定性的含义主要有团圆与思念、故园的象征、永恒的象征、美的象征以及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等。刘绘《有所思》:“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张文光《清淮晓发》:“五更月照他乡影,万里河流故国声。”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苏轼《宿望湖楼再和》“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上介绍的均为常见意象的约定性的涵义。这些常见意象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五、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再如刘禹锡的《秋风引》诗:“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此诗前两句写秋风雁群,已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而后两句直接写出孤身在外的客子最先听到了吹动庭树的萧萧秋风,将全诗的主旨点得明明白白。

又如李适之的《罢相作》。李适之曾于唐天宝元年任左相,至天宝五年被奸相李林甫排挤罢相。为此他写下这首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诗中的避贤是让贤的意思,乐圣是爱喝酒的意思,用了三国魏邈好酒的典故,魏邈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此诗末两句,直接写出世态的炎凉。昔日座中客,现在怕牵连而不敢再上门了。诗人对这些小人的鄙夷之情由末两句而点明。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供阅读诗歌时参考。当然,读懂诗歌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靠多读、熟读,再好的方法也只能起一些辅助的作用。

下载还要我怎样诗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还要我怎样诗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被人打还要检讨书怎么写

    我被人打还要检讨书怎么写 问:真的不知道什么社会来的,,,我被人打还要检讨书.... 郑雄伟你多大了?要是小学生就不写,让你家长给你撑腰 要是初中生就不写,让他们看看你不是好欺......

    好爽啊我还要再坐日记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太阳部落。只需一张门票进去就能随便玩,是不是很实惠啊,而且票价还很便宜哦。它的入口很有特点,叫时光隧道,通俗点就是一座假山中间挖一条隧道,然后再在隧道......

    廉洁还要勤政

    廉洁还要勤政——发生在市政战线上的几个故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XX,是来自XX市政的一名普通职工,演讲的题目是《廉洁还要勤政》。今天站在这个演......

    诗歌《我》

    我 席慕蓉 我喜欢出发 喜欢离开 喜欢一生中都能有新的梦想 千山万水 随意行去 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我喜欢停留 喜欢长久 喜欢在园里种下千棵果树 静待冬雷夏雨 春华秋......

    怎样教宝宝朗诵诗歌

    怎样教宝宝朗诵诗歌 成人正确地分析了诗歌,能熟练地朗诵以后,就可教孩子朗诵诗了。在正式教之前,先有表情地朗诵给孩子听。 父母一方最好在旁表示喜欢这首诗,说明这首诗如何好,......

    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两篇

    精选范文: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两篇(共2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一场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活动,掀开了解放思想的帷幕。因为解放了思想,发动了群众,党的十......

    学会生活,还要学会工作

    轻松快乐的工作状态是广大上班族所奢望的,然而能够拥有的却很少,学会生活,还要学会工作。近一年来的库管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期间从未间断离职的想法。然而真的打了辞职报告之后......

    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两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一场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活动,掀开了解放思想的帷幕。因为解放了思想,发动了群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沉浸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