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5:2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

第一篇: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

雪晴觉得自己倒霉透了,因为一直没能怀孕,结婚不到两年,丈夫就绝情地和她离婚了。雪晴净身出户,她不愿意回娘家给父母添堵,瞒着他们说婚后过得挺好。孤苦无依的她决定一个人到城里打工,依靠自己活下去,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是在城里举目无亲,什么都要花钱,眼看身上带的钱就快花光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这天,为了节省时间,雪晴早上没吃饭就急匆匆地赶去一家餐馆应聘服务员,结果因为没有工作经验,面试又失败了。无功而返的她在炎炎烈日下走着走着突然犯了低血糖,一时心慌胸闷,喘不过气,一个趔趄坐在地上。炙热的地面令雪晴越发感到全身难受,她咬着牙,一点一点地挪到一棵大树旁边靠坐在那儿,急促地喘息着,希望有人能帮她一下。

这时,雪晴看见一群小女孩跑过来。“谁……谁有糖……”雪晴呻吟着向孩子们求助。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跑过来,从兜里掏出两颗奶糖递给她:“阿姨,你不舒服吗?我请你吃糖!”雪晴感激地接过糖块含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从口中弥漫到心里,她顿时觉得舒畅了许多。“谢谢你,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唐心,就住在前面那条街。以前我妈妈活着的时候也老晕倒,医生说妈妈一吃糖就会好了,所以我的兜里总是装着糖,给妈妈预备着。”雪晴顿生怜爱,她觉得眼前这个女孩是她来这个大城市这么多天以来,唯一给她温暖的人。现在她可能很难在这里立足了,她没有信心继续留在这里,决定趁还没山穷水尽前买火车票返乡。

“唐心,我们能不能做朋友?”“好啊!阿姨,我喜欢您,您长得像我妈妈!对了,阿姨您住哪儿?离这远吗?我们以后怎么见面?”“阿姨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可能永远也不回来了。我们明天还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见面好不好?”雪晴看唐心穿着假小子一样的衣服裤子,头发也是乱蓬蓬的,一看就是没有妈妈照顾的样子,很心疼。第二天,雪晴仅留下回家的车钱,其余的都拿出来,给唐心买了一条新裙子。唐心明明很开心,却怯怯地不敢要。雪晴把唐心抱坐在怀里,说:“咱们不是朋友了吗?你请我吃糖,我送你裙子。来,阿姨帮你梳辫子吧。”梳完头发又换上裙子,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姑娘开心的样子,雪晴觉得没什么遗憾了,她决定离开这里。

“唐心!你在哪儿?该回家吃饭了,又乱跑!”一个男声传来。“爸爸,我在这里!”唐心朝一个男人奔去,原来是唐心的爸爸来了。“爸爸,这个阿姨是我的朋友。您看阿姨送我的新裙子,还有我的辫子,漂亮不?”男人看到雪晴,吃了一惊:“怎么是你?”雪晴也一愣,原来他就是雪晴前一天去应聘的餐馆的老板。听了雪晴的遭遇,唐老板决定给她个机会留下。

一年后,还是在这里,雪晴摸着隆起的肚子,领着唐心,和老公一起幸福地散步。回想着去年的自己,心态完全不一样了。“妈妈,您给肚子里的宝宝取什么名字?”唐心问。“咱们的兜里全是糖,不如就叫‘唐糖’好吗?”“好名字,我同意!”唐老板搂住雪晴,一家三口幸福地笑了。

第二篇:主动的女人有糖吃纪实故事专题

能够放下自尊,去追求一个人,不仅是真爱对方的表现,也是在抓住改变命运的契机。

不久前,作为评点专家,我应邀参加一次报社组织的“相亲派对”。许多平日在职场上呼风唤雨的白领,面对异性,反倒显得羞涩。有的相中了对面的男伴,却不好意思过去表达;在作自我介绍时,大多数表现得含蓄而内敛。

有机构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在地铁里碰到一个你喜欢的异性,你会主动向他要电话号码吗?大多数女孩选择了不会。理由有很多,一是觉得这样会让对方觉得很轻浮;二是觉得自尊更重要,实在抹不下面子。

我一个女性朋友和丈夫认识时,他正在街上的公用电话亭里打电话。她觉得他拿电话的样子非常帅,于是她假装也要打电话,却没零钱,主动和这位帅哥攀谈起来……结果,两人后来终成眷属。她丈夫是这样评价的:如果一个女人可以放下面子采取主动,那么至少证明她喜欢我胜过所谓自尊。

女人,追求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时,到底要不要表现得主动?

在许多女孩看来,这真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禁忌。明明心动,但心里千帆过尽后,还是不能鼓起勇气去表白。一直以来,所谓的“女追男,隔层纱”并没有被大量地运用于实践,女人总是等待男人来主动追求,觉得这样才矜持才会被尊重。但是,一个女孩如果不能突破自尊心作祟,向心仪的恋人主动表白,那么只能说明她爱自己更胜于爱对方。

所以西安当街向男友下跪的女孩,虽然引起非议,但却博得大量网民赞赏。因为在她眼里,比起自尊,爱情更重要。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战胜自我,而引领这种勇气的方向就是“真的爱他,失去他的危险比起所谓的自尊,更难以承受”。当然,这段爱情的结果未必会如她所愿,但至少她在为自己赢取一个可能的机会。

我看到很多矜持的剩女,一直在等待爱情。作家铁凝曾经单身到四十多岁,冰心对她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爱情不是找来的,是等来的。”这是一句充满禅机的话,被许多大龄剩女奉为经典,并且安慰自己依然还看不到爱情的孤寂心灵。我也在许多有大量优质男出没的场合,看到一些剩女苦守自己的面子,等着人上门,却失去了一些非常好的机缘。

倒是邓文迪,按照正常的命运逻辑,她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亲近默多克,但是机会来了,她放下了所谓的自尊,抓住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少,但都通常为女人们诟病,认为其是用尽心机的王熙凤。但必须承认,往往既得到爱情,又改变命运的恰恰就是这些邓文迪们。

所以,能够放下自尊,去追求一个人,不仅是真爱对方的表现,也是在抓住改变命运的契机。

现在,主动获得他的联系方式,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主动去钻营嫁给优质男的方法……可能仍需要忍受一些人的非议。但当你这样做后,至少,你会发现,你有了很多的可能,不必多年后,发现除了那些对镜自怜的自尊心,青春爱情皆已白头。

第三篇:四颗糖的故事

览 “四颗糖”的缘由

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做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资质相差不大,只是许多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开发出来、引导出来,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被及时纠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颗爱心,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随时为他们准备“四颗糖”。

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之糖

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师道尊严”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往往会使教师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尊重自己的意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只要静下心来倾听、交流,想办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一定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许多后进生由于长期没有被家长、同学或任课教师重视,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就像娇嫩弱小的幼苗,得不到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身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一颗尊重和理解之糖,就能够使他们展现新的活力。如果一时不慎,完全可以使其自尊扫地,摧毁他们的精神支柱。尊重和理解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对于那些缺少天赋或生理有某些缺陷、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因失败而产生挫折心理、因犯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尊重、给予理解、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这样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之糖 对人的信任,对人的支持,是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后进生往往缺点不足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目光。教育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信任他们,创造有发展特长的场所,有发表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应从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在引导上下功夫,使其有所转变。正如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你失去了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是实现后进生转化的关键。信任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信任和支持他们,后进生才会不断地树立信心、充满自信,才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理了一件事:一天,他派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谢苗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谢苗不敢相信“这种信任”,认为校长在捉弄他。他问马卡连柯:“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怎么办?”马卡连柯真诚而平静地回答说:“少说废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当谢苗取回钱后请校长清点时,马卡连柯说:“你数过就行 了。”然后随便地把钱放进了抽屉。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谢苗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10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为什么一个曾经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这是因为校长信任了他。校长用信任和支持架起了他与学生间信任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一个教育者绝不能对自己的学生丧失信心,也绝不能轻视后进生,对后进生不妨高看一眼,给予应有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之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千万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学生经常受批评斥责,容易失去自尊,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沉下去,不再作任何努力。教育者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而应该做热情的拉拉队长,认真挖掘学生潜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后进生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公平的、亲切的,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一句表扬,很可能是吹拂后进生心灵创伤的春风。后进生虽然存在着较多的行为障碍,但他们同样也有不少闪光的地方:有的尊敬师长,特别懂礼貌;有的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有的荣誉感强,运动会上拼搏顽强„„教育者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往往就能激活潜伏在他们身上的“真、善、美”元素。众所周知,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用不断的赏识和鼓励,将聋女教育成留美研究生,改变了一个残疾儿童的命运。他用切身的体验又一次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取性。寻找幸福感、快乐感是人的生命需求。后进生更需要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鼓励,从中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这种快乐反过来极大地激发后进生的人生观、自信心与不断进取的精神,进而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心中无后进生”的教育理念,作为家长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教育思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表扬对你来说,虽然轻而易举,但它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使更多的后进生振作起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第四颗糖:宽容和体贴之糖

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这种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体谅,是一种理解和关心,是自信的基础,是人格的因子,是人才的动力。宽容并非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相反,宽容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一种对后进生的包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丰收的硕果。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教育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一个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赞许、宽容和体贴,就会在他的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心理会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因此愿意接受教师和父母的教导,愿意改掉自身的缺点,甚至激发出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有了情感上的碰撞,后进生从心理上便接受了教师的教育,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和体贴,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 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从古代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信任、支持、赏识、鼓励、宽容、体贴”的基础上,离开了“爱”,一切的成功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只有热情关怀、耐心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用特别的爱做竹签,把“四颗糖”串成一个“糖葫芦”,轻轻地递给后进生,才能唤醒他们的良知和动力,从而使他们抬起头来重新上路,茁壮成长、绽放光彩。

第四篇: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男生正想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那个男孩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好挨训了。看着男孩戒慎戒恐而又叛逆不服的模样,陶行知并没有板起严肃的面孔,反而从兜里掏出了一粒糖,笑着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孩惊疑地接过糖。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粒糖放到男孩手里,同样笑着说道:“这粒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孩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手中的糖。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粒糖,再次把它塞到男孩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啊!”

捏着手中的三粒糖,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的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呀!„„”

这时,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粒糖。可惜我只有这一粒了,我没有糖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第五篇:扶桑纪实故事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

下载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兜里全是糖纪实故事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

    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

    迷途纪实故事

    他说:“我给你整个范冰冰的眼睛,她的眼睛狐而媚,再给你隆个张曼玉的鼻子。这样,你就变成一个标准的美人了” 青春岁月里,有欢笑,有叛逆,有无限怀念的纯真,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

    苜蓿纪实故事

    即使有公务员身份,乡镇工作也必要当“万金油”。不管财政所土地所司法所,也不管经管站农技站文化站,从来不是专职专用。乡长说,都强调部门工作,中心工作谁做呢?所以每个人都有包村......

    唐三彩纪实故事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栓保的女儿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1壶油、2袋面、300元......

    抠门纪实故事

    抠门大多数是犯给别人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爱在自己身上犯抠门,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明朝成化初年,学士陈缉熙在老家盖了一豪宅,雕梁画栋,宛如图画。房子盖好了,他进京当......

    魔力糖豆的故事

    学校旁开了家魔力糖豆店,专门出售一些名字怪怪的商品,什么“勇敢夹心饼”、“细心汉堡”、“认真炸鸡腿”、“温柔方便面”……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天,叮当的走在放学回家的......

    关于描写糖心的故事

    关于描写糖心的故事糖心的爸爸妈妈是天上的仙人,而糖心他们家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是平常人。其实一开始糖心的爸爸妈妈也是平常人,是因为他们在一次外出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密道,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