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饼图描述某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B.某日从某化肥厂随机抽取了100袋化肥,用这100袋化肥的平均重量估计这天生产的所有袋装化肥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工资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答案】B
【解析】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ACD属于描述统计。
2.下面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性别
B.天气温度
C.上证股指
D.教育程度
【答案】D
【解析】变量可分为:①分类变量是指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②顺序变量,是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③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A项是分类变量;BC两项是数值型变量。
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先将所有的学生按性别分为两组,然后分别从这两组人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C
【解析】分层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题中某校学生为总体,男女两组为不同的层,然后从这两组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
4.下列图形中,适合描述数值型数据的是()。
A.饼图
B.环形图
C.散点图
D.条形图
【答案】C
【解析】数值型数据的图示方法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ABD三项适合描述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答案】C
【解析】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该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计入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6.()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统计调查和统计咨询
B.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C.统计监督和统计分析
D.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
【答案】B
【解析】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7.若要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则采用()方式比较适合。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本题中,为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所以选择抽样调查。
8.下列各项中,关于普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C.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
D.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答案】A
【解析】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与其他调查相比,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9.经济普查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为对象的。
A.产业活动单位
B.个体工商户
C.个体经营户
D.法人单位
【答案】B
【解析】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它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10.统计应同时具有信息、()和监督三大职能。
A.咨询
B.预警
C.决策
D.分析
【答案】A
【解析】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这三个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1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
调查。
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乡、镇统计站
C.独立的统计机构
D.乡镇统计网络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12.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来承担。
A.国家统计机构
B.部门统计机构
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D.民间调查机构
【答案】B
【解析】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部门统计机构来承担,及时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同时完成好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1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答案】B
【解析】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或单位,一般应由具备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担任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要由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指定,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机构备案。
14.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是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多年统计实践经验,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基础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要求企业事业组织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二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
A.审核、交换
B.审查、档案
C.签署、交接、归档
D.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答案】D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C.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部分
D.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是根据国家、部门、地方、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任务的需
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
【答案】C
【解析】C项,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属于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依法管理统计、开展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独立
B.半独立
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D.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答案】A
17.《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体制由()具体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
18.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人员,应当由()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单位或各级政府统计机构
C.各级政府统计机构
D.各单位
【答案】C
【解析】各级机构新增加和补充统计人员一般应当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中选调。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统计人员,应当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凡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应当调离统计工作岗位。
19.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上一级统计机构
C.当地人民政府
D.本单位
【答案】B
【解析】l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正副局长任免、调动、奖惩,必须征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并在其他有关统计法规中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调动,应征得上一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20.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为保持一般统计人员的稳定,在有关的统计法规中明确规定,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接管,并须办理交接手续;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21.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
B.涉外统计调查
C.民间统计调查
D.企事业统计调查
【答案】A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22.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
B.盈利性
C.强制性
D.平等协商性
【答案】C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都是义务性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
23.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审批。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
【答案】A
【解析】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报国务院审批。
2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
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B
【解析】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25.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答案】C
【解析】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26.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
B.涉外统计调查
C.民间统计调查
D.企事业统计调查
【答案】A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27.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
B.盈利性
C.强制性
D.平等协商性
【答案】C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都是义务性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
28.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审批。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
【答案】A
【解析】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报国务院审批。
29.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
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B
【解析】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30.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答案】C
【解析】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31.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饼图描述某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B.某日从某化肥厂随机抽取了100袋化肥,用这100袋化肥的平均重量估计这天生产的所有袋装化肥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工资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答案】B
【解析】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ACD属于描述统计。
32.下面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性别
B.天气温度
C.上证股指
D.教育程度
【答案】D
【解析】变量可分为:①分类变量是指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②顺序变量,是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③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A项是分类变量;BC两项是数值型变量。
3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先将所有的学生按性别分为两组,然后分别从这两组人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C
【解析】分层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题中某校学生为总体,男女两组为不同的层,然后从这两组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
34.下列图形中,适合描述数值型数据的是()。
A.饼图
B.环形图
C.散点图
D.条形图
【答案】C
【解析】数值型数据的图示方法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ABD三项适合描述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3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答案】C
【解析】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该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计入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36.()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统计调查和统计咨询
B.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C.统计监督和统计分析
D.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
【答案】B
【解析】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37.若要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则采用()方式比较适合。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本题中,为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所以选择抽样调查。
38.下列各项中,关于普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C.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
D.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答案】A
【解析】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与其他调查相比,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39.经济普查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为对象的。
A.产业活动单位
B.个体工商户
C.个体经营户
D.法人单位
【答案】B
【解析】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它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40.统计应同时具有信息、()和监督三大职能。
A.咨询
B.预警
C.决策
D.分析
【答案】A
【解析】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这三个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41.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有()
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B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D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E存货按后进先出法计价
答案:ACDE
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对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42.会计确认的主要标准有()
A可归属性
B可计量性
C 可计划性
D 可靠性
E可估计性
答案:ABD
解析:会计确认的主要标准有可归属性、可计量性、可靠性
43.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项目中应作为本期收入的有()
A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
B上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
C本期预收货款下期发货
D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未收到货款
E本期预付购货款
答案:AD
解析: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本期销售商品不管款项是否收到,均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
44.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支付本月职工工资
B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C购置固定资产支出
D购置无形资产支出
E购买原材料
答案:CD
解析: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ABE均属于收益性支出
45.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有()。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E.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ABDE
解析C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陛。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统计法律责任。
46.在实践中,下列行为中,属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有()。
A.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拒绝报送统计资料
B.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C.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D.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
E.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
答案ABCE
解析D项,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7.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包括()。
A.故意进行人身伤害的B.对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报表拒不签署的C.侮辱、诽谤统计人员的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
E.假公济私、侵犯统计人员合法权益的答案ACE
解析D项构成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8.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有()。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
D.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E.非法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资料
答案ABCDE
49.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对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没有要求
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答案ABCE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②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③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④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0.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答案BCDE
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51.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E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52.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5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A.原始记录
B.凭证
C.统计台账
D.统计调查表
E.会计资料
答案ABCDE
54.统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两种不同的行政行为,在统计法律责任形式中也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主体不同
B.对象不同
C.属性不同
D.针对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同
E.行政处罚的范围要比行政处分广
答案ABCD
55.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有()。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来源:C.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E.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ABDE
解析C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陛。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统计法律责任。
56.统计调查证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颁发。
【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调查证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格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总队印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颁发。
57.统计调查证应当贴有持证人照片,并标明持证人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名称、发证机关、证件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限。
【答案】正确
【解析】统计调查证件上应当标明的以上的内容。
58.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施行。
【答案】错误
【解析】1983年12月该部法律才刚颁布。
59.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
60.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和必须履行的。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统计调查对象的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61.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答案】错误。
【解析】是四种,还有统计行政规章。
62.统计调查证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颁发。
【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调查证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格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总队印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颁发。
63.统计调查证应当贴有持证人照片,并标明持证人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名称、发证机关、证件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限。
【答案】正确
【解析】统计调查证件上应当标明的以上的内容。
64.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施行。
【答案】错误
【解析】1983年12月该部法律才刚颁布。
65.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
66.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和必须履行的。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统计调查对象的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67.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答案】错误。
【解析】是四种,还有统计行政规章。
第二篇:2017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项目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
A.生产税
B.社会保险付款
C.社会补助
D.所得税
2.描述居民住户在收入分配上的差异,需要计算()。
A.恩格尔系数
B.列昂惕夫逆系数
C.基尼系数
D.直接消耗系数
3.最具有流动性、最为活跃的货币供应量为()。
A.M
3B.M
2C.M
1D.M0
4.如何理解国民总收入在收入分配统计中的性质()。
A.是反映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B.是反映收入再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C.是反映政府收入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D.是反映收入使用状况的总量指标
5.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除计算的比值,被称为()。
A.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B.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C.财政收入边际倾向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选题
1.以下收支流量中属于财产收入的项目是()。
A.利息
B.工资
C.红利
D.出售资产收入
E.提取的存款
2.以下关系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B.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储蓄+国民消费
C.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再分配收入
D.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各部门可支配收入合计
E.国民总收入=国内各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合计
3.下列哪些项目属于收入再分配活动()。
A.劳动者报酬
B.生产税
C.财产收入
D.所得税
E.社会保险付款
4.下列哪几项属于居民总收入()。
A.工薪收入
B.经营净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E.借贷性收入
5.金融市场可以分为()。
A.债券市场
B.股票市场
C.外汇市场
D.保险市场
E.资本市场
6.已知流通中的现金、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居民、企事业单位及财政的各种储蓄和定期存款,据此可以计算的货币供应指标是()。
A.M0
B.M
1C.M
2D.M
3E.以上都可以
(三)混选题
1.在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具体收入流量包括()
A.劳动报酬
B.生产税净额
C.财产收入
D.以上都不对
2.经常性转移通常包括()。
A.所得税
B.社会保险付款
C.社会补助
D.其他经常转移
3.从使用去向看,可支配收入包括()。
A.最终消费支出
B.总储蓄
C.进口
D.出口
4.在货币供应统计中,所谓“准货币”是是以下项目的差()。
A.M3-M2
B.M2-M1
C.M1-M0
D.M3-M0
(四)判断题
1.收入初次分配是与生产相关的收入分配。
2.产生于资产的财产收入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均属于初次收入分配。
3.收入分配的起点是该国当期的总产出。
4.收入再分配与生产的价值创造没有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5.一部门实际发生的消费支出一定等于其可支配收入。
6.M1是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二)多选题
1.答案:A、C 2.答案:A、B、D、E 3.答案:D、E
4.答案:A、B、C、D 5.答案:A、B、C、D 6.答案:A
(三)混选题
1.答案:A、B、C 2.答案:A、B、C、D 3.答案:A、B 4.答案:B
(四)判断题
1.答案:正确。2.答案:错误。3.答案:错误。
4.答案:正确。5.答案:错误。6.答案:正确。
第三篇:2006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6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模型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2.统计指标按时间标准不同,可以分为()。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C.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3.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为获得农产量全面数据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4.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就可以了解我国电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5.若一项调查主要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定期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某高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则该校的每一个学生便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总体 C.调查单位 D.报告单位
7.区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
A.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
B.调查结果是否取得了全面资料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是否已经形成为一种统计报告制度
8.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元,最低为1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300
B.200
C.1600
D.100 9.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0.设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
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最合适的()。
A.80%-89%,90%-99%,100%-109%,110%以上
B.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 C.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
D.85%以下,85%-95%,95%-105%,105%以上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C.既可以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12.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13.有下列甲,乙两部门职员工资数据:甲部门职员工资4000,3000,2500,2000。乙部门职员工资3000,4750,3500,2750。若要比较这两部门职员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
A.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14.序时平均数反映()。
A.同一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B.同一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不同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D.不同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15.期末水平等于()。
A.期初水平与累计增长量之和
B.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平均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定基发展速度
D.期初水平乘以定期增长速度
16.某企业2005年增加值408.72万元,要求2005年至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则2010年增加值约为()。
A.522万元 B.548万元 C.497万元 D.429万元
17.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A.-20%
B.-21%
C.+21%
D.+20% 1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职工人数指数
C.销售额指数
D.销售量指数
19.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
B.50%
C.75%
D.20% 20.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21.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
A.扩大系统误差
B.扩大极限误差
C.缩小系统误差
D.缩小极限误差
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23.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是统计法立法的宗旨。
A.统一性
B.及时性
C.科学性
D.独立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规章
B.统计法律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性统计法规
25.《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的统计管理体制。
A.集中管理 B.分层负责 C.分级负责 D.分级管理
26.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
A.业务上的领导权
B.业务上的指导权
C.行政上的管理权
D.行政上的领导权
27.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
A.统计责任人
B.主管领导
C.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D.行政管理人员
28.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
A.统计局长 B.总统计师 C.统计员 D.统计调研员
29.统计调查项目可以分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A.中央统计调查项目
B.指令性统计调查项目
C.强制性统计调查项目 D.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30.如果发生了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进行临时性统计调查。
A.县级
B.省级
C.地、市级 D.乡镇级 31.民间统计调查可以简称为()统计调查。
A.自愿性 B.非政府 C.非义务性 D.非官方
32.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A.研究
B.活动
C.调查
D.汇总
33.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34.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决定。
A.国家保密局
B.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
C.中央保密委员会
D.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35.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就是()的原则。
A.“过罚相当”
B.“公正、公开”
C.“程序合法”
D.“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36.对企业事业组织和()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以罚款。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个体工商户 D.公民
37.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所有统计违法者
B.统计人员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工作人员
38.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企业事业组织的最高罚款额为()。
A.10万元
B.5万元
C.3万元
D.1万元
39.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是()。
A.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统计法规检查机构
C.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D.国家统计局
40.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自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
B.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
C.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便于汇总数据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4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是()。
A.时期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时点指标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B.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C.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D.不同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E.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43.位置平均数包括()。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44.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某工厂“九五”计划期间各年产值
B.某农场“九五”计划期间各年生猪存栏数
C.某商店“九五”计划期间各年利税额
D.某学校“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毕业生人数
E.某兵营“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末战士人数
45.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的是()。
A.年末总人口
B.出勤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职工工资总额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6.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所起的作用有()。
A.比较作用 B.平衡作用 C.同度量作用
D.权数作用
E.因素分析作用
47.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
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48.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随机代表性误差
B.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减小
C.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误差
D.只有在取得总体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
E.包括调查产生的系统误差
49.除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条件对样本单位数的确定有影响外,确定样本单位数时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E.抽样平均数的大小
50.统计人员职务上的权利,包括()。
A.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B.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C.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D.有权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E.有权对违反统计法的行为人进行处罚
51.根据《统计法》规定,凡通过()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到基层进行调查。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行政记录
E.普查
52.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
A.绝密级
B.机密级
C.保密级
D.秘密级
E.非秘密级
53.《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建设。
A.计算机技术
B.传输技术 C.数据库体系
D.统计信息工程 E.网络技术
54.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赔偿损失
E.责令改正
55.统计立案材料的来源,也称案件线索,主要有()。
A.统计部门在日常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B.上级机关或领导批办的C.有关部门要求复议或复查的D.部门、单位和个人揭发检举的E.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分析判断的
A.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三、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本题共20分。)
56.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57.由若干个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统计指标群,就是统计指标体系。
5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注意多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59.相对指标能够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程度,但是却把现象的绝对水平抽象化了,不能说明现象间绝对量上的差异。
60.某车间9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10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件,则10月份产品质量比上月下降。
61.强度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一般用倍数表示。
62.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63.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64.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总费用增加。
65.如果零售价格上涨10%,销售量下降10%,则销售额指数没有变化。
66.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先分为若干群,然后成群地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67.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离差的可能范围。68.统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69.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70.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
7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只有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才有资格接受境外组织、个人以及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委托、资助的市场调查项目和社会调查项目。
72.《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73.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后,可对外提供。
74.在统计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75.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统计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一)某市拟调查了解该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为政府研究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和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在调查前需要对调查方案作出设计,请结合下列选题,选出正确答案。
76.制订调查方案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
A.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B.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C.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规定调查地点,时间及组织计划等
77.在本案例中,调查单位应是()。
A.该市所有居民户
B.该市每一个居民户
C.该市所有职工
D.该市每一个职工
78.为调查该市居民家庭收入,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9.根据调查搜集的该市居民家庭收入资料进行分组整理时,选择反映居民家庭收入差异的标志应是()。
A.家庭总收入
B.被调查人的总收入
C.家庭人均收入
D.家庭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
80.在整个统计调查活动中,以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统计设计阶段,要以定性认识为基础,首先把居民家庭收入的概念搞清楚,明确范围口径、计算方法,才能进行调查
B.从统计调查到统计整理,是定量认识中从个体到总体的过渡
C.在统计整理阶段,从调查每一户居民的家庭收入开始,经过整理计算得出对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总体情况的认识
D.在统计分析阶段,是定性认识的阶段,经过分析研究要对该市居民家庭收入总体水平进行定性,是贫困、温饱还是小康
(二)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对企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81.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总量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82.为对企业产值的增长进行指数因素分析,建立了指数体系:企业产值指数=企业全部人数指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以下对式中指标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全部人数是数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质量指标
B.全部人数是质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数量指标
C.两者都是质量指标
D.两者都是数量指标
84.为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需建立指数体系: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以下对式中因素指数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构成指数是把总体结构固定在基期
B.固定构成指数是把总体结构固定在报告期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把各组的平均水平固定在基期
D.结构变动影响指数把各组的平均水平固定在报告期
(三)某乡长认为乡统计员提供的夏粮产量数据偏低,便自行修改该项统计数据,并强迫统计员按此报。统计员因未按乡长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乡长勒令下岗待业。请根据上述事实,按照统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86.该乡长擅自将他认为偏低的夏粮产量数据加以修改上报,这属于()。
A.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D.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87.该乡长对拒绝上报虚假统计数据的统计人员勒令下岗待业这属于()。
A.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强令统计人员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
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
D.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
88.对该乡长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应由()予以通报批评。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乡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纪检监察部门
89.对该乡长自行修改统计资料和勒令统计人员下岗待业的行为,应依法给予()。A.警告
B.罚款
C.行政处分
D.责令改正
90.如果该乡长因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骗取了县人民政府的物质奖励,对此应由()追缴物质奖励。
A.县人民政府
B.乡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查处该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行政机关
二00六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B 2.D 3.B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D 15.A 16.A 17.D 18.A 19.D 20.C 21.B 22.C 23.B 24.C 25.C 26.A 27.D 28.C 29.D 30.A 31.D 32.B 33.B 34.D 35.A 36.C 37.D 38.B 39.A 40.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ABC 42.BCD 43.DE 44.ACD 45.BCE 46.CD 47.ADE 48.ABC 49.ABCD 50.ABCD 51.BCD 52.ABD 53.BC 54.ABC 55.ABCD
三、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本题共20分。)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76.ABCD 77.B 78.D 79.C 80.ABC 81.D 82.A 83.AB 84.BC 85.BD 86.D 87.C 88.B 89.C 90.A
第四篇: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过程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
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名称。
A.整理
B.活动
C.分析
D.研究
【答案】B
2.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C.统一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D.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答案】A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A.国家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
4.()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
D.国家机关
【答案】A
5.《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A.批准制度
B.审核制度
C.报送制度
D.复核制度
【答案】B
6.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A.监控
B.审核
C.管理
D.监控和评估
【答案】D
7.必须发表属于()统计资料时,应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非秘密级
【答案】B
【解析】绝密、机密、秘密统计资料,非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发表。必须发表时,①属于绝密级的,先征得管理该资料部门的同意,送统计部门审核,全国性数字报国务院审批,地方性数字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②属于机密级的,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批准;③属于秘密级的,一般由确定该资料密级单位批准,综合性统计数字要送统计部
8.《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
C.各地政府
D.最新
【答案】A
9.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A.准确性和完整性
B.科学性和准确性
C.合法性和规范性
D.实用性和完整性
【答案】A
10.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决定。
A.国家机关保密委员会
B.中央保密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有()。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来源:C.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E.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ABDE
【解析】C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陛。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统计法律责任。
2.在实践中,下列行为中,属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有()。
A.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拒绝报送统计资料
B.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C.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D.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
E.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
【答案】ABCE
【解析】D项,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3.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包括()。
A.故意进行人身伤害的B.对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报表拒不签署的C.侮辱、诽谤统计人员的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
E.滥用权、假公济私、侵犯统计人员合法权益的【答案】ACE
【解析】D项构成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有()。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
D.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E.非法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资料
【答案】ABCDE
5.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对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没有要求
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答案】ABCE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②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③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④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6.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
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答案】BCDE
【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7.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E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8.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9.Word是完成()等湖和编辑排版的工具。
A.文字
B.图形
C.表格
D.幻灯片
【答案】: ABC
10.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为保持一般统计人员的稳定,在有关的统计法规中明确规定,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接管,并须办理交接手续;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第五篇: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和()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制度
B.统计方法
C.统计标准
D.法规性文件
【答案】A
2.虚报统计资料区别于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以少报多
B.以多报少
C.凭空捏造
D.故意多报
【答案】A
3.统计违法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在主观方面必须()。
A.故意
B.过失
C.有过错
D.恶意
【答案】C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统计违法行为具有三个特点:①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②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③行为人在客观上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4.某企业的统计员王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单位年产值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这种行为属于()。
A.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B.一般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
C.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D.统计误差
【答案】A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统计员张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其行为属于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5.某乡实有养殖业7种,年实际收入的总值为70万元,但该乡在报送统计资料时,为增加自己的业绩,故意多编造了2种养殖业,并在其名下合计上报总收入15万元,致使该乡的养殖业收入总值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该乡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伪造
D.编造
【答案】C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题中该乡的行为属于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6.某县领导在审核本县统计员汇总的工业产值统计报告后,觉得产值太低,便亲自动手改动了全县工业产值的统计报表,并要求其按照改动后的数字上报。此领导的行为属于()。
A.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B.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D.统计监督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题中这位领导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7.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县计生委的行为()。
A.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
D.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B
【解析】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行为。本题中,县计生委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因此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8.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干涉正常统计工作的行为
D.履行职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9.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篡改
D.迟报
【答案】B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A项,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C项,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D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10.在统法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
A.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D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启动Word的方法有()
A.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B.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
C.如果屏幕上已有Word快捷键,单击之即可启动Word
D.双击已有的Word文档,可启动Word并打开该文档
答案: a, d
2.在Word文档窗口中,选择“视图”→“工具栏”→“绘图”,可以插入()。
A.图形
B.剪贴画
C.艺术字
D.幻灯片
答案: a, b, c
3.在Word文档中的表格,可对表格式样进行的处理是()。
A.在表格中插入行、列
B.上、下合并单元格
C.调整单元格的高度、宽度
D.对角线拆分单元格
答案: a, b, c
4.在Word文档中的表格,可对表格列中的内容按()进行排序。
A.字符串长度
B.数字
C.拼音
D.笔画
E.日期
答案: b, c, d, e
5.要修饰一幅图形或图片,用右键单击被处理对象,选择“设置图片格式”能()。
A.改变图片大小
B.改变图片位置
C.在图片上涂改
D.将图片至于文字中间
答案: a, b, d
6.下列关于文档窗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可以同时打开并显示多个文档窗口
C.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活动的窗口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屏幕上只能见到一个文档窗口
答案: b, c
7.Word的主要功能是输入、编辑文字,也可以在文稿中插入()
A.数据库记录
B.表格
C.幻灯片
D.艺术字
答案: b, d
三、判断题
1.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某乡镇企业2009年实际产值为10.6亿元,若上报为11.5亿元,则构成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若上报为9.2亿元,则构成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3.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诉讼两种形式。()
【答案】×
【解析】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4.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的,由作出有关决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
【答案】√
5.对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和行政处分等。()
【答案】×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不包括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