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步登天为拙招美文摘抄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两名大学生助手,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实验——
他先让其中的一位助手去请求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将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精美小标语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显然是一个很小的、对她们无甚妨碍的要求,所以很多家庭主妇都答应了。两周后,他让第二位助手更大范围地访问那里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起一个宣传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个招牌特意做得很大而且很不美观。结果,在答应了第一位助手的要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第二位助手的请求,而在那些没被第一位助手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第二位助手的请求。这种谋“丈”之前先索“尺”甚至先索“寸”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说明:如果一上来就登“高门槛”,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多较高的要求,往往无法实现,但如果先设“低门槛”逐步“登高”,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被求助者在不断满足求助者的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在心理上适应了。此外,人们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看成是“反复无常”,常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热情慷慨的一面。
已经离世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就深谙此道,并且能够幽默运用。
1999年9月,第四届非洲可拉音乐奖颁奖典礼在南非举行。获得终生成就音乐奖,祖籍为非洲的美国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提前到了南非。其间,为顺带考察非洲农村儿童艾滋病的现状,迈克尔·杰克逊抽空到了南非的一个极为偏僻的村子。
由于道路太窄,迈克尔·杰克逊与助手所乘的豪华旅游车,不得不停在了距该村大约七八里的地方。事有凑巧,旅游车刚停,一辆前往该村的牛车恰好经过。助手建议,让司机留在旅游车里等候,而自己则带着迈克尔·杰克逊乘坐牛车进村,迈克尔同意了。但是,当助手走近牛车和“牛车司机”商议时,“牛车司机”却拒绝了。他根本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为何人,只是担心车子“超重”。迈克尔留心到“牛车司机”的上衣和裤子都没有口袋,心生一计。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巧克力,问“牛车司机”:“请问,你能代我们将这些巧克力带给村里的孩子们吗?”
“牛车司机”回答:“这很简单,可以代劳。”迈克尔又脱下风衣,说:“我看你的衣服没法装巧克力,不如将巧克力装在这件风衣口袋里,你看可以吗?”“当然可以。”“牛车司机”回答道,“不过,我怎样才能让你取回风衣呢?”“这很容易。”迈克尔笑着说,“我准备将自己裹在风衣里,然后由你一起带进村里。”
“牛车司机”被迈克尔·杰克逊的幽默逗笑了,最后请他和助手一起上了牛车。有时候,对方从拒绝到接受,就是这么几分钟。牛车司机接受了甜蜜而善意的巧克力,也随之接受了幽默的善意的迈克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拒绝:销售人员会被客户拒绝,记者会被采访对象拒绝,落入困境的人会被对方拒绝……能否被接受,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愿望是否强烈,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和使用的策略技巧是否恰当。俗语说,“一步登天为拙招,得寸进尺方有效”,需要得到帮助或者许可时,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心理接受习惯,先将“门槛”降低,然后再慢慢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二篇:为可口可乐命名美文摘抄
1927年,一种奇特的饮料出现在上海街头,名字叫“蝌蝌啃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略显暗黄的饮料,有一股中药味,打开后还有气泡。奇特的名字,加上奇特的味道,消费者对这种饮料并不买账。“蝌”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池塘里的蝌蚪,还啃蜡,中国形容没味道的东西,都叫“味同嚼蜡”。如此丰富的联想,消费者宁愿选择国产茶水,也绝不冒险买“蝌蝌啃蜡”,这种饮料的销售状况很是惨淡。
这家公司为了挽回损失,就在全世界很多报纸发布了广告,用350英镑来征集新的译名,期待通过改译名来改善经营状况。350英镑,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钱。
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的上海教授蒋彝,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决定试试。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没有结果。一天,他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想喝饮料,他以下雨了,天气凉为由,阻止两个孩子喝,其实,他是担心小孩子的胃总喝饮料不好。孩子大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保姆出来说:“不要哭了,今天天气冷,你们两个人,每人只喝一口吧。”随后拿出了一瓶饮料,给孩子打开了,两个孩子,只喝一口,就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这一幕,正好被蒋教授看到,他的脑海里立即闪出来四个字:可口可乐。
这4个字,毫无疑问地击败了其他对手,他得到了350英镑的奖金。从此“可口可乐”风靡全球。
第三篇:感悟:白领攻克英语的拙招
感悟:白领攻克英语的拙招
想在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没有一口好的英语怎么行?这就是现在那么多白领充电的原因了,但是白领学习英语的时间很贫乏,如何在贫乏的时间里提高英语能力呢?这就看每个人的“招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说我的“拙招”吧。
拙招一:时间
快节拍的工作、生活与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让白领更短少英语学习的充足时间。我觉得,白领的英语学习一定要见缝插针,擅长应用日常工作中零散的时间来完成学习。如果是报读英语培训班的,最好选择上课时间灵活的课程,以免在学习和工作相冲突后无奈地放弃,因为一次、两次的放弃后,基本上就意味着长久地放弃英语。
拙招二:圈子
其实,白领读看英语杂志报纸都没问题,但要想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却倍感力不从心。归根到底,是因为白领都具备了一些英语根底学问,但缺少的是对英语的实践和运用,才形成只能“认”英语而很难“说”英语。学习者由于身处国内,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国外生活场景,因而大多数人学到的是“Chinglish”。如何扩大我们的学习圈子,如何融入/创造英语环境,就成了平日很苦恼的问题了。其实问题没想象中那么难,有空可以去大学的英语角溜达一下,跟英语导师寒颤几句;或者报个英语培训班,找个老外一对一交流都行……
拙招三:目的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一想到学习英语,就去上最全面的英语课程。其实这想法实在大错特错,时间上还没有人真正完全能够认知一门语言的所有内容,所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才是快速提升英语程度的“捷径”。白领们努力钻研职场英语、商务英语就好了,是吧?
好了,说的再多再好,也是要实践的。不要老把学英语挂在嘴边,用行动证明吧。还有几分钟时间,看英语杂志去咯!
第四篇:为人生留白美文摘抄
友人送我一张国画。我不懂国画,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觉得一张纸都画满了,没有什么空白,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缺少“留白”吧!据说在书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书画有“计白当墨”的表现手法,诗歌有“意境在诗外”的表达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韵回味。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留白”艺术也反映在生活当中。我去一位友人家里做客,房屋不错,房间也不小,只是家具摆设太多,墙上又挂满字画,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想来就是过分拥挤,在陈设布置上缺少“留白”。我去年冬天赴美国转了一圈,从东部到西部,跑了不少地方,和友人议论,印象最不好的地方是哪里?是纽约。因为那里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抬头望去,天空太小,令人压抑。这不也是在城市建筑格局上缺少“留白”吗?
其实,“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境界。生命不能安排得太满,生命不能没有空白。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龄前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学龄前期姑且不论,青少年期要读书,中年期要创业,“留白”自然不会太多,但到老年期则应该给自己多些“留白”,让自己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美好。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学习3万天的理论,说人生从1岁到27岁这1万天,为成长修业时期,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从27岁到54岁这1万天,为不断整理和积累知识的时期。从54岁到81岁这1万天,为充实自己的时期,踏入圆熟人生,进行思考总结。这“思考总结”说的就是寻求人生的“留白”。
无独有偶,据说印度学者将人生分为4个时期,第1个25年接受教育,第2个25年成家立业,第3个25年回报社会,第4个25年归隐山林。这第4个25年就是彻头彻尾的“留白”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得到一张托尔斯泰晚年独自出行的照片。凝视着这张照片,令人怦然心动。从过去到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然而有谁能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呢?正像这张照片所暗示的,他背负行囊,手持木杖,走在弯曲的小径上,目光是孤独的,身影也是孤独的。感受到世人无法感受的世界时,他才成为一名大师;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流放,寻求生命最后的空白。
我的这些感受,来自于他人,更源于自身。我离开工作岗位近10年来,离休未休,难觅“留白”。我的一位同龄老友,抠了多半辈子文史资料,前年匆匆弃世而去,终其一生没有享受生命的“留白”。我怀念他,也为他的老年人生感到悲哀。至于有些领导同志,退下来仍忙着参加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自以心为形役”,直到生命的终了,更是一种悲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终生奋斗不息的人们的写照与赞美。可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哭能笑能让生活绚丽多彩的人,总不能奔波一生不为自己留一点生命的空白呀!我们的大半生营营役役,为养儿育女,为职称,为房子,为许许多多不可回避的事务奔走劳碌,生命早已被瓜分得支离破碎了。步入老年,我们要为自己保留一份空白时间,让在俗世中蒙尘的心灵得以净化,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憩和修复。
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解开名缰利锁,让生命不再有所羁绊;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让生命在自我关照中享受从容的滋养;给人生“留白”,是为了拉长生命之弦时不至于让它绷断。由此看来,人生“留白”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悠然,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哲学。
这样看来,我要下决心为自己唯一的生命“留白”!
第五篇:为巴菲特配眼镜美文摘抄范文
股神巴菲特收到从纽约寄来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叫欧文·沃尔,是一个眼镜商,冒昧向您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能为您配副新眼镜。这是因为,从杂志看到您的照片,您现在那副眼镜很不适合您的脸形,我十分乐意为您配副适合您脸型的眼镜。”看完信后,巴菲特认为,这个眼镜商无非是想借他的名人效应为自己做广告罢了,便顺手将信件扔进纸篓。
几天后,巴菲特去纽约参加一个会议,一个60多岁的老头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绍说:“巴菲特先生,您是否还记得前不久有个眼镜商给您寄了一封信,那个人就是我,欧文·沃尔。”巴菲特终于回忆起了那封信,说:“感谢您的好意。但我认为,我不需要更换眼镜。”
沃尔坚持道:“您的眼镜确实过时了,与您现在的脸型很不匹配。再说,这副眼镜是很久以前配的,说不定您现在的视力已经改变了呢。”巴菲特摆摆手:“我确实很忙,没时间去您的眼镜店。”沃尔说:“如果您不方便驾临本店,我可以现场为您测量脸部的平衡、戴眼镜的舒适感以及检查现在所使用的眼镜度数,也只仅仅耽误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巴菲特被逼到了死角,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沃尔很高兴,当下拿出随身携带的仪器,在休息大厅为巴菲特测量起来。其间,巴菲特有意问沃特:“您为什么非要为我配副新眼镜呢?”沃尔笑着说:“我之所以坚持为您配新眼镜,是因为您经常出国,如果总是戴着一副式样过时的眼镜,外国人会误以为我们国家没有优秀的眼镜商。为避免这种尴尬,我才决意为您配副新眼镜的。”
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沃尔将配好的新眼镜送给了巴菲特。试戴后,巴菲特感觉很舒服,便让助手付给沃尔1200美元。沃尔却说:“用不了这么多,500美元就够了。”
巴菲特感叹道:“我非常钦佩沃尔这种坚定的信念,并且感谢他教给我的秘诀:将自己所做的事与国家声誉结合起来,开拓视野,摒除铜臭,处处为他人着想,才是做好生意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