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善良的恶人故事
寺庙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庙捐100万元?”
老和尚合掌道:“施主,你心中有什么事吗?”男子脸上微微掠过一丝不快,道:“这个您就不用管了吧?”老和尚说:“施主不要介意,我只是不希望你浪费金钱———请告诉我,你的钱是准备捐献给谁呢?”男子听了很意外:“这不是明摆着吗?”老和尚笑了:“具体地说,是捐给我本人,还是捐给整个寺院,还是……献给神?”男子眉头微皱:“法师你在开玩笑吧?”老和尚说:“常人做事必有目的,你的目的何在呢?”男子终于生气了:“看来你不愿接受,算了。寺院多着呢!”说完,转身就走。老和尚没有挽留他,继续拂拭烛台。
大约一刻钟后,那男子又回来了,态度恢复了和善。老和尚合掌道:“施主还有事吗?”男子有点惭愧地说道:“请法师原谅我刚才的冒失。我确实真心想捐助寺院100万元。你要问目的,就算是建设寺院吧。”老和尚说:“寺院的建筑目前状况良好,如果想让这100万元尽快发挥作用的话,不如捐献给失学儿童。”男子一听,很高兴:“不瞒法师,我捐助过88个失学儿童,现在,我只想献给寺院。”老和尚说:“如果我们接受了捐款,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男子说:“我会觉得宽慰。”老和尚说:“好了,我能不能认为你是在用钱买宽慰呢?”男子犹豫了片刻,点点头。老和尚合掌道:“施主,请别介意我直言———通常来这里捐钱的人,都是直接把很少的钱塞进功德箱里,因为钱很少。而你,是用100万来买宽慰,是不是因为心中的罪恶感很强呢?”
男子有些恼怒,但无言以对。老和尚诚恳地说:“施主,按理说,你是在做善事,可是,善事不等于善心,如果想以一两件善事抵消罪恶,那么,这个善就不是真善,而是恶的帮凶。所以,你捐献100万以后,罪恶不但难以减轻,甚至可能加重。”
第二篇:善良的故事
善良的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的妈妈很想喝水,可她家的水缸里一滴水都没了。小女孩看着快渴死的妈妈。就马上出去给妈妈找水。可她找遍了整个村庄,一滴水也没找到。她太累了,就躺在树下睡着了。。
等她醒来,她发现自己在一所小房子里.面前还有一罐水.她兴奋不已,正准被离开的时侯,她突然看见一个女巫和一个快要渴死的人。女巫说:“你好,小姑娘.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把这罐水拿回家,给你妈妈喝。二你把这罐水给这个快渴死的人。”女巫指指地上的人。
小女孩思索再三,最终把这罐水给那个人喝了下去.女巫看了,对小女孩说:“你是个善良的人,你会得到好的结果。”女巫说完,就把手一挥,只见天上下起了雨,屋外出现了一条河。。
第三篇:影评《小恶人》
三只狗看窘迫世界冯铎
影评《小恶人》
这个世界总有太多是扭曲的,但是在扭曲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些积极的人存在,这些人会影响到身边某些消极的人。我们不能否定这些消极与积极的人,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不过在扭曲的世界里大多数都是在庸人自扰而已。
生活在同性恋家庭的男孩是本片的主角,因为曲棍球,导致了邻居家三只狗先后都死去了,而那三只狗就像三个段落一样,推动着整部电影剧情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男孩遇见了新邻居女孩。这个女孩会抽烟会开车,连名字都是自己取的,她与男孩之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男孩缺少一份活泼与主动,而女孩却有着开放活泼的性格,我们可以从男孩遇到困难会躲进柜子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男孩是个内向而且孤独的人。而男孩在去找女孩时,这个女孩却在修车,也是这个细节让这个女孩的性格进一步强化。所以他们的差异也让两人的相处显得更加的戏剧化。
在影片中,导演刻意加入了三只狗的故事,让整部影片连贯而且笑料不断,增添了很多幽默的气息,而且整部影片颜色对比非常强烈,黑与白的反差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强,这一黑一白就正好反映了男孩女孩在性格上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而且通过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性格对比,我们也能知道其实人的性格与家庭环境有关,男孩没有父亲,所以性格上偏向女性,而女孩的父母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她所有的习惯似乎都是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一个缩影,她开车的那个镜头让人觉得这个女孩是个非常有故事的人,让我觉得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而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片头的镜头正好介绍了这个偏僻的地方,让人觉得这里的人们应该生活得非常简单,而在看完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而在结尾的镜头,男孩和女孩拥抱在了一起,这样完美团圆的结局其实是起到了一个积极向导作用的暗示,因为在这个窘迫的环境里,人们总是坚强的,它能给人以自信并一直坚忍不拔。
正像这篇影评的片名一样,剧中一位邻居的三只狗是本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引起了三段故事,第一段让大叔和养狗的老妇人与居委会大妈形成了统一战线,与拉拉家庭谈判,凝重的气势下显出一种黑色幽默,似乎在讽刺着这些形同意不同的人们,他们越是严肃就越显幽默,甚至夸张化的表现了邻居们自私自利的心理。第二只狗的死则推动加深了这些邻居的外在与内在夸张形象而且也为男孩与女孩进一步深交埋下伏笔,这是片中的重点,这个女孩为男孩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把男孩内心真正的释放了出来,也为他们之间最后的结局做出了伏笔。男孩的家人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或许是害怕世俗的说词,或许是本身内心就感到自责,她们始终都刻意回避这件事情,但是直到最后男孩一语道破梦中人时,她们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庸人自扰罢了。内含的东西其实让我们看见了很多很多,故事里的人生活在一个基本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与外界联系很少,他们同样非常闭塞,非常模式化,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下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复杂内心的人。就像养狗的老人,她把狗当作全部,一切快乐竟然从动物身上获取,这不免让人觉得悲哀。同性恋也是,要不是自己孩子的一番话,或许他们直到最后也会自己制造一些压力给自己承受。所以,这一切都是第三只狗死去后所要表现并解决的矛盾。纵观全片第一只狗的死是故事的开始,第二只狗的死是所有人物矛盾全部交待出来的时刻,而第三只狗的死却把所有的矛盾一一化解,同性恋不再受到内心的影响,男孩女孩走到一起互相补助不足,养狗的老妇人从单一的快乐中解脱出来。
这样的时间性叙事结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悬念与疑点,让人看完后了然于心。对片中的故事所引起的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这样窘迫的世界中呢?我们每天都在担心将来,但当将来到来时却发现其实并不需要担心,就像同性恋患者的庸人自扰一样让人发笑。然后我们也在寻找快乐,当找到快乐的发泄点后一直执着于此,不愿前进。但当回头看看身后才发现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开心快乐的事情,这些表现不恰恰就是养狗老妇人的表现吗。所以我们在骄傲的抬头看向天空时也应该想起要谦虚的低头看看自己脚下的花花草草,或许那些东西才是启发我们的关键所在。
第四篇:关于善良的故事
第1个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第2个故事 纯真的心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於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
众人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就在这时侯,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著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於是大家顺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牧师接著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著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 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有时我们不得不说:小孩子其实一点都不「小」,他(她)们其实很「大」!他(她)们的爱心很大!他(她)们的信心很大!
第3个故事 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
那天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 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老公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听到老公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让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许多。
心念一转,世界可能从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转向的能力,就看我们怎么想,怎么转。我们不会在三分钟内成功,但也许只要花一分钟,生命从此不同。
第五篇:平凡的故事 善良的师德
平凡的故事,善良的师德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辛勤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终生都要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我每天从事着两点一线的工作,虽然身子疲惫,虽然劳神费心,可激情总在内心荡漾,奋斗总在心中敲响,幸福也在心灵蔓延。我在教书育人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火热情怀与赤诚的爱心。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不断地学习是我进步的保障
我19岁参加工作,从教近16年。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每天不辞辛苦,辛勤耕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常常多方面查阅资料,观看同步教学实录,边教边学,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生活变成了教学学习,没有了任何爱好、娱乐。“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叶圣陶先生的话被我用来时时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在不断学习中追求进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平凡的工作用爱心浇灌
叶圣陶这样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对待孩子,我就像对待田间禾苗一样认真,总是充满爱心。作为老师,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位学生,从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我深信只要你用心付出,就会有回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上好每一节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和他们沟通,调整频率,和他们共振。正是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学生们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恒心
一直以来,我心中总是记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关心他们在顺境下的成长,关心他们在逆境时的态度,关心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是她的欢乐,他们的羸弱和拙钝是她的忧虑。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护。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天气骤冷时,自然急切地提醒孩子们“多添一件衣服”,看到有的孩子衣服穿少了,就不厌其烦地通知家长;学生病了自己拿钱为他们看病,从不求家长回报。
耐心
“我是世界上最有福的,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爱我的王老师”这是一个学生对他妈妈说的心里话。我第一次给这个班上课时,这名学生就做小动作,捣乱。我气不打一处来拿着教鞭走下讲台,来到那个学生桌边扬手就要打时,他头也不抬的说:“老师就会打学生,你别打我了,我出去行么?”我气愤地说:“竟有这样不知害羞的学生”。“老师我练出来了经常在外边站着,多一次也没啥。”这时班长慢慢站起来说:“我是班长,老师别管他了,他傻,原来的老师都不管他,一上课就让他出去。”原来是个学困生。我顿时就放下了手,让他坐下。上完一节课后,我把他叫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心平气和的和他谈话。知道他是一个智力有些障碍,反应迟钝,处处受到歧视的学生。他表达能力差、学习差、别人看不起他,很自卑。下课后与同学格格不入,孤独的在一边自己玩。了解了情况,我就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首先建立他的自信心,就从课堂着手,对他说“只要你能坚持5分钟不做小动作,我就奖你一朵红花”。他半信半疑。数学课上,不到5分钟他就开始摸东西,我不但没理睬他,下课后还当众表扬他并奖他一朵红花。他那憨憨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他能坚持一节课不做小动作了。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他一定能改变好。于是,课间我和他拉家常与他一起做游戏,两人无话不说,成了知心朋友。奇迹出现了,他的数学能考50分了,他激动地跳了起来“我数学有成绩了。”这就是“亲其师,必信其道”。渐渐地他活泼起来,其他孩子也和他一起玩了,他找到了属于他的快乐天地。
爱心
在我曾任六年级班级里有一位叫赵文琪的女同学。她父母离婚后,她由母亲抚养,母亲改嫁到哪她就跟随到那。近两年居无定处,哪是家她自己也说不清,别人对她说长道短,她只有自己暗暗落泪。慢慢的变得孤独自卑。不论与别人发生什么事,她为了不让别人说坏话,怨不怨她,她都给人家下跪。用这种自辱的方式求得别人的原谅,使别人不再对她说三道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孩子树立起自信,挺直腰板做人。我主动接近她,对她嘘寒问暖,格外关心照顾,还给她讲伟人自强自立的故事。课堂上她学习更加认真了。课后,教她跳绳,和她一起踢毽子、投沙包。慢慢的小学生游戏她都学会了,我又开始教导她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并偷偷地告诉学生要让着她、包容她。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她变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同学们融入在了一起。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我体会到真诚地热爱学生是师德之魂。
既然从事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就要志存高远、爱校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敢于弃“旧我”创“新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自己的师德底蕴,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师”,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文化积淀,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用自己伟大的人格力量塑造下一代完美的形象;用自己满腔的热忱支撑起一方理想天空!
师德征文
平凡的故事 善良的师德
姓 名:王 兆 敏
单 位:固城乡旧城小学 电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