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救赎的杂文随笔
火,漫天的大火,炽热而又狂躁。它散发的热量让北域亘古不化的冰原都开始流动起来。流动的冰原相互碰撞、摩擦,发出毛骨悚然的声响。
人民虔诚的跪伏在北域最北的大地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苟活饥民,连刚出生的婴儿也被他的母亲放在地上,每个人的手腕处都被割裂流淌着鲜血,他们都在等待,等待远处燃烧着的冰原连带着被封印在冰原里的小女孩一起飘远,沉没……
他们希望用身下这片被鲜血染红了的土地来乞求天神的原谅,希望他收回这宝贵的礼物,北域的头狼一匹就够了。
夜幕悄悄降临,苍白的月一点一点爬上并独占了夜空,月光下一匹匹冰原狼沿山脊线排列,冲着弯月嚎出只属于北域的乐曲,苍凉又悲怆。燃烧的冰原消失了,带血的土地冰封了,天神收回了他珍贵的礼物。
这是一场宏大的自我救赎但却参和着自我毁灭的倾向。
北域还是那个北域,有人哭有人笑,生活还在继续,可是奈落却再也找不到他的小公主了,孤独的小王子再也不相信童话了。
第二篇:关于肖申克的救赎杂文随笔
说起来,看《肖申克的救赎》纯属偶然。最初,我想看的是《和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结果搜出了摩根弗里曼主演的《肖申克的救赎》。“有摩根弗里曼的电影总不会太差”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观看这部一直没找到机会看的口碑佳作。
整部电影好像是用手指塞住的水龙头,前面整体气氛比较压抑,但还是时有挡不住的水流出。到了典狱长拒绝释放安迪之后,安迪情感爆发,就像是塞住水龙头的手指松开,水再也不受控制,涌成一气,飞流直下,令人大呼过瘾!于是,它成为我心中当仁不让的满分神作!
关于这部影片,我想谈的是“救赎”。还记得吗,安迪刚进来时,肖申克监狱是一种怎样的气氛?空气中充斥着躁动,被监狱管理人员欺压,企图从挑逗新人而获得的满足感和阶级分明,弱肉强食的冷酷无情。后来呢?犯人们安静地在图书馆里看书,听音乐,甚至在安迪的帮助下通过了高等教育考试。从和安迪一同进来的那个胖子被狱官活活打死时,甚至没人关心他究竟叫什么名字,到自发地悼念死于体制化的老布。安迪用善与知识,救赎了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一个犯人,重新点燃犯人心中的希望。
安迪逃出肖申克后,其实也在瑞德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过往,他只麻木地说“我已改过自新。”在我看来,瑞德对出狱不抱希望,或者说,他不想,那时的他,已经被体制化这个恶魔慢慢侵蚀。然而,当瑞德吹起安迪送他的口琴的那一瞬间,瑞德的心飞回了天真无邪的青春时代。他终于开始为这几十年来在监狱被腐化的光阴感到悔恨,他拾起了自己曾经的纯真与梦想,他开始渴求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于是他被放了出来。安迪救赎了瑞德的身体。出狱后的瑞德,仍被体制化的毒瘤残害着,四十年呀,哪能说离开就离开?监狱里,那个有头有脸,无所不能的瑞德,到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手忙脚乱的超市员工。绝望之际,瑞德想起安迪留给他的东西,当他挖出那笔路费和安迪的信,他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他还有一个理想,和安迪共同的理想。于是,他踏上见安迪的路。这个老人的眼里心里,满是希望的曙光。再一次,安迪救赎了瑞德的灵魂。
至于安迪,从头到尾,他一直是那个满怀希望,羽毛闪着光亮的赤子。他对自己的救赎,大概就是从未有放弃心中的希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二十多年来,他好像在慢慢适应监狱里的生活,但其实,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要逃出去,他本就不属于这里。重获自由,就是安迪的自我救赎,救赎回这本就属于他的东西。
他拥抱自由的空气,拥抱自由的雨点,拥抱自由的雷电,拥抱自由的自己,拥抱自由的一切。
第三篇:阿呆的自我与救赎杂文随笔范文
从前一天中午时起床开始,刚坐起来就有一种天旋地转的错觉,赶紧又躺下休息过老久才恢复知觉,之后每一次起床或者睡觉或者蹲下或者站起,都有一种脑力不支想要晕倒的感觉。
终于撑不住了,这情况我不会让她知道。但她还是明白我在家的处境,在网上买了好些零食给我,收货人照旧写我爸的名字。
他笑笑的递过来那两个纸箱,很是和蔼,我也笑笑的接下,非常友好。
但是这一次我不想再去跟他们分享了,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再没点私心,我怕自己会小命不保。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即便我死了,他们在哭过怨过恨过以后,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生活和思考,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需要悔改的过错。
自从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就开始学着善待自己了,至少不会把虐待自己当成是对别人的报复了。我要好好的过,我的人生还长呢。
第四篇:我们总是靠帮助别人得到救赎杂文随笔
中午时分,我接了一个陌生的外省电话,打电话的人并不陌生,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此前来看望过我几次,每次都提着一大包水果。
这次他依旧提着水果来了,只坐了一会就匆匆走了,他和母亲要去看望住院的亲戚,然后去西安坐火车到打工的地方去。望着学生匆匆远去的背影,过去的那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鼻子有点问题,说话吐字不太清楚,初一刚开始经常遭同学欺负嘲笑。到了初二,他彻底放弃了学习,整天除了睡觉,就是趴在桌子上咬着笔发呆。我劝了几次没效果,就在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他。我这才知道他父亲常年有病,家里就靠母亲支撑,想想生活在大山里,种着几十亩地的农家人,如果男人倒下了,女人要撑起家庭这片天谈何容易。他不想念书了,想回家帮母亲干农活。他边说边哭,我感到了此前的鲁莽,向他郑重地道了歉,可他却说:“老师,怪我没出息,你为了我不被别人嘲笑,做了不少工作,惹了不少学生,他们都在背地骂你,而且很难听,我有时真想抡起板凳揍他们。”说到这里,他哭得更厉害了,我没有劝阻,长久压抑在心里的痛苦,哭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疗伤方式,等他情绪稳定了,我对他说:“你家里现在这个情况,的确需要劳力,可你想想,凭你种那些地根本解决不了你家的困难,而且,你们那里娶媳妇已经成了老大难。你就是把眼前的事儿解决好了,可想想你长大了,娶媳妇就成了问题。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你现在尽力学习,能学多少学多少,等毕业了出去先打工,等攒够了钱学习数控技术,这是个不错的工作,虽然苦点,但是工资高。”
那场谈话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每次我去教室检查人数,他都在看书写字。三年时光很快结束了,他考重点高中自然无望。毕业之际,他留了我的电话号。第二年他就去了南方打工,和我时不时通个电话,问声好。又过了两年,他回来料理父亲后事,临走时来看我,说这次去学习数控技术。我告诉他不要学习那种短期的,要学习就要学扎实。
他这次回来是接体弱多病的母亲,母亲待在他身边好照看。他告诉我去年学习数控技术毕业,现在月薪一万多,他还是车间的小头目,厂里福利也很好,攒了二十几万元,等媳妇有了着落,就买房子。经历了这几年的社会磨练,他的言谈举止,俨然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目光里那种自卑忧郁荡然无存,闪烁的是一个小伙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门房李师问我:“这是你学生吗?这娃好像以前来过。”
李师把我拉回了现实,当初我只是尽力地维护了他的自尊,只是在他迷茫时指点了方向,仅此而已,可他依旧记着我的好。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内心的激情一点点被岁月消蚀,感情的神经也麻木了,留在内心深处的似乎只是一种职业习惯——我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可学生的一次次到来,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那就是一个个孩子在你的教育下,他们长大了,成熟了,偶尔邂逅,他们还会叫你一声“老师”,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逢年过节他们会在群里送上一份祝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次谈话、一句鼓励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生活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精神世界都不能贫瘠,因为它支撑着我们的人格和品格。生活就是这样,当初你给予了学生思想的开导,如今学生回报你以精神的慰藉,这不正是帮人就是帮己吗?
我又想起了类似的事情。去年,有同事晋升职称,要许多材料,我因能写点东西,他就让我帮着写材料,我慷慨应允,尽力去做。还有一同事,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她让我帮着修改稿子,我也点头答应,谁知道她第二天就要,我熬夜给她改好发过去。
今年学校让我当年级组长,说白了就是个干活的差使。这两位同事正好在我们七年级组,每次遇到老师请假有空课,只要我说了,他们都欣然答应了。有了大家的支持,我的年级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还有一件事,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老师,也是我的老乡,她曾让我帮她写一篇稿子,说实话,那天我感冒头疼,颈椎老毛病又犯了,实在无心写东西,妻子在一旁示意我直接拒绝,可我不好意思,欣然答应了。大凡让写稿子的,都是时间紧迫。那晚我到凌晨三点才睡觉,妻子怨我做事没个原则,一个未曾见面的网友有必要这样吗?何况自己还有病。我知道妻子心疼我,就说了一句:“有你这句话,比吃药还灵验,我好了,没事了。”
无巧不成书,妻子一亲戚想把孩子转到城里某小学念书,正好是这位网友所在的学校,我给她说了情况,她爽快地答应了,一个月后她给我回信息:“一切办好,开学让家长来找我。”我知道城里学校“生满为患”,许多农村学生都被劝回各自村镇念书了,期间她肯定费了不少周折。开学前一天,亲戚要登门谢谢这位网友,她在电话那头一听急了:“如果这样,那就别来了,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我只说了声谢谢,你这么客气就是不把我当老乡。”言辞恳切,暖胃暖心。妻子感慨地说:“我这才体会到啥叫帮人就是帮己。”我趁机嘚瑟了一句:“要不咋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女儿上来掐了我一把,一脸严肃地说:“爸,你刚才说什么了?我没听见。”我笑了笑:“我说帮人就是帮己,你也要记住这句话。”
想想这几件事,还真应了那句“帮人就是帮己”,虽是掉了牙的老话,可很实用。以前看到这句话,很难理解,有时也在课堂上提到这句话,每次都是一晃而过。愚笨的我曾这样推理:我帮了你,你或许这一辈子未曾帮过我,何来后半句“帮己”呢?即使我帮了你,你帮了我,两相扯平了,可这始终不是一个等式啊!今天想起这几件事儿,才豁然开朗,原来我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如果放眼这个大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你帮我,我帮他,如此循环交错,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大世界,这岂不是“帮人就是帮己”吗?
最后还要补上一句,帮人也要有底线和原则,因为这世界上君子不少,小人也多多,想必江哥案带给我们的阵痛还在吧?
第五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