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自己和解美文
一只瓢虫,爬上我的书桌。我用一本书去挡它的道,它稍稍愣了会儿,仿佛有点纳闷。尔后它伸出触角,小心地碰了碰那本书。那本书对于小小的它来说,无异于一座山丘。
我以为它要一往无前的,它却放弃了。它果断地转身,向别处爬去。我又用书去挡,它诧异地停下,重复先前的动作,用触角去碰那本书。等它确信自己不能推翻那本书时,突然扇动翅膀,飞到近处的窗帘上。稍事休息后,它从窗缝爬了出去,回到了大自然。
我在心里祝福这只瓢虫,它很聪明,懂得适时放手,与自己和解。
我们,有时却不及一只瓢虫。
认识一个叫荷的女子,才华横溢,是一家出版公司的顶梁柱。白天,她奔波在各个图书市场、搞调研、写策划方案。晚上,她约稿、写作、画画。常常文章写完,画画好,窗外天空已发白。
“累,真累。”这几乎成了她的口头禅。她没有时间完完整整听一首音乐,没有闲情去看一部电影。更遑论听听花开的声音,看看云飘的样子,她甚至没有时间好好谈一场恋爱。
也知道这样的日子,过得很不是滋味,整天憔悴着一张脸,未老先衰。她说:“我一天不努力,也许就被剐人甩得远远的了。”重重压力之下,她变得越来越不快乐,最后,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天,她趁人不备,跳了楼。
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弦断。
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妨放缓前行的脚步,主动与自己和解。从一棵一棵的梧桐树下走过,从大朵大朵的美人蕉旁走过,倾听小麻雀们排着队在树上唱歌——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第二篇:成长是与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
——新闻记录发展——
【Star Cable】新闻
|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调研组来明星电缆调研检查
3月17日,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纪检组长王明冬、宣教处副处长石军等,会同乐山市知识产权局、高新区科技局的相关人员到明星电缆调研检查专利实施和转化情况。
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贯标”进展及效果等,认真听取了明星电缆技术部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王明冬组长对明星电缆在专利申请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明星电缆厂区环境治理和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希望明星电缆进一步加强对专利的运用,为占领市场、走出国门奠定坚实基础。
——生命的缝隙是光进来的地方——
【Star Cable】前行 | 成长是与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
我很少认为自己优秀。
小时候是学不会哭泣、卖乖、懂事,得不到大人的夸赞和奖赏;长大一些读书又不够好,不善交际,老师和同学很少关注自己;总算跌跌撞撞地找到以后要走的路,在决定努力写作的时候,又发现在做这件事并且有才华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时间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不漂亮、不苗条、不富有、缺少天分和文字直觉的人。
跟现在的朋友聊起小时候的事,她说小时候觉得自己非常特别,一定和别人不一样。她认为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器官,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但有次生病需要照X光,她在医院里看着片子非常失落,因为她发现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相同的构造,相同的器官。她第一次体会到沮丧这样高端的感觉。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有许多让现在的自己发笑的想法,并认为当时的自己幼稚且荒唐。
曾经的我认为现实中有嫦娥,她可以帮我完成暑假作业;认为我在晨读时间随机哼出的歌词,可以红遍中国;认为自己拥有稀缺的血液,能够拯救世界;认为我手背上心形的粉色胎记,是上一辈子留下的记号;认为有其他平行空间,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人可以看到我,诸如此类。
当然,随着长大我发现这些认为统统不成立。有一段时间我非常不开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跟想象中的“我”比起来,自己实在太平凡太普通了。我很生气,生气我怎么能是这个样子!
这个发现是不是有些残酷?
但,这个世界上也有奋起直追、笨鸟先飞、大器晚成等成语。有27岁才正式学画,到56岁名声大震的齐白石;有47岁才打算揭竿而起,55岁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有65岁才出版第一本书的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我不知道他们小的时候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至少,后来他们知道了平凡的自己,可以努力改变,并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
人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这样十分消耗比高原氧气还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创造并且怀疑自己的情况下,人很容易窒息。会被平凡的生活扼住脖子,透不过气,然后放弃挣扎的能力。
我慢慢地放过自己,了解自己没有超凡的能力。接纳这样的自己,去尽力改变思想不够成熟、写作技能宛如新生婴儿的自己。
时间让人的身体成熟,但也带来思想的空虚。身体像一件单薄的容器,经不起敲击,很容易破碎。思想如钢铁、石块、泥沙,每增加一些知识,就像在容器里投入一些贴补壁面的材料,慢慢地,躯体和思想相称,才能变得坚不可摧。
但如果不将皮囊中填入实质的内容,放纵思想的空虚,人一旦遇见现实锋利的针尖,皮囊就会被扎破,空虚如风飘散,身体将变成萎缩而干瘪的气球。
我知道自己需要钢铁、砖块和泥沙,所以在不断修炼着。
关于想读的书、想锻炼的身体、想变得更漂亮的外表、想获得读者认可的心情、想写出精彩内容的才华„„对于这些追求,我一刻也没停止过。但偶尔也因疲惫懈怠读书,因懒惰而放松健身,因妥协于平凡的眉眼而不去打扮,因一些忽略和批评而拒绝接受,因不曾得到天赋的垂青而异常失落,这些瞬间,是阻碍我的沼泽、沙漠、鸿沟或悬崖,我曾停在它们前面,因为害怕陷入危险,可是有什么比平庸更危险呢?
我拒绝平庸的方式有些土气,是出走、读书和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确切地说是思想上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
我在努力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当内心出现懊恼、烦躁、犹疑、愤怒的时候,我都劝告自己,不要这样,生活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去做。
烦躁就坐下来看风景,疲惫就停下来听音乐,孤独就读治愈的故事,愤怒就换上衣裤去奔跑发泄。把每一天的经历都仔细感受,发呆、快走、被碰撞、受委屈、同情生病的虚弱者、爱慕漂亮的明星、期待一场愉快或悲伤的恋情,这些都是我在做的事。
我希望时间能带来真正的成长,而不是每年更改的数字。
接纳自己的普通,让努力的自己和现在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吧。
——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你——
【Star Cable】方法
| 提高工作效率的四大方法 因为速度够快,你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很想回家。但是,你的同事们一个个都还没有走,所以,你又不得不在办公室呆上一两个小时,上上网,或者再重新读读邮件什么的。这样„就没人当你是懒汉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幸事实:在如今的各大公司,讲究效率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倡和鼓励。当我还在华盛顿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时,我就经常有这种体会。因为我之前有一些经验,所以通常都可以快速地回答一个客户的问题,这实际可以节省我们双方的时间。但是,跟很多律师事务所一样,我们这家事务所也是按照小时来付工钱的,所以,我的效率反而让我吃亏了。
从律师事务所的角度来说,按小时付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旦我的工作所花去的时间超过预期,他们也能将这种风险转移到客户身上。但是,从一个客户的角度来说,这对他们就不怎么利好了。因为这会鼓励律师们对某个案件投入过多精力,过度调查。而对我自己来说,按小时付费也不公平。因为我回答问题总是很快,所以我的付费时间就不会很长,这就意味着我自己承担了收入不足的风险。
不过,那些看重工作小时多于看重工作结果的公司实际还真的不少。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对39名的公司经理进行了采访,并询问了他们对公司员工的看法。结果,这些经理们认为那些在工作时间内老老实实呆在办公室的员工为“高度可靠”、“非常可以仰仗”,而那些在周末过来加班或者在工作日在办公室呆到很晚的员工则被视为“对工作尽心尽力”。
有一个经理这样说道:“有这么一个员工,他会出席每一个会议。尽管很多时候他都一言不发,但他就是很准时,大家会注意到这一点。这个人绝对会被认为是一个努力工作、可以信赖的员工。”另外一个经理则说:“在周末加班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你是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在为团队做贡献,并在付出额外心力完成工作。”
其实这些经理的反应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经验判断——因为在那个时代,工人们在流水线中的工作被完全标准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代表了劳力)。但是,对知识工作者而言,一个基于工作小时的评估体系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做出的贡献,是通过他们的价值,即他们通过运用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一点来评估的。
很多组织都将工业时代的那种思维方式带到了21世纪的职场,而他们这么做恰恰是在打击员工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假如员工需要在下班后刻意留得比较晚以取悦老板,那么在白天的正常工作时间内,他们怎么可能还有动力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呢?因为毕竟,他们怎么样都能把这段必须“露脸”的时间花掉,不管他们真是在分析客户数据还是仅仅在上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职场人员患上拖延症,却很难在一个任务上集中精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里面的解决方案也显而易见:通过你创造的结果来评估自己,而不是在那计算你的工作时间。想想看,你有没有处理掉挤压的客户订单,有没有想出一个新的点子来解决一个棘手问题,有没有为下周截稿的文章写上一篇初稿。显然地,这些成就,而不是你游荡掉的时间,才会最终决定整个机构的成功。
关于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战略的制定,实际应该基于你的工作、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处理。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在各行业通用的、可以提高效率的方法:
限制会议。内部会议可以浪费大量时间。一个短小的会议有可能利于讨论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是长会议——我是指那些超过60到90分钟的会议——通常情况下的产出却很低。在会议中,很多公司的老板都会花很多时间背诵一些介绍性的资料,而参与者最终只会失去注意力。
假如你预感某个会议会很长,而且产出不高,那你一定要尽力避免掉这样的会议。可能的话,你可以向你的同事指出工作的deadline来推掉这些会。假如你没法这么做,那就跟他们直说,你最多只能听前面的60分钟,然后你就得接着干那些更紧急的事情。另外,你自己在组织会议的时候也得足够谨慎,因为其实大部分问题你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快速打个电话解决掉。
假如你参与到了一个会议的计划和组织当中,也记得一定要保证这个会议会有足够的产出。做个组织会议的会议议程,并确保每个流程都不拖沓。然后,至少提前一天把会议议程,以及任何相关资料发给其他人。另外,在每一次会议中,你都必须指定一个“魔鬼代言人”,指定这么一个人是为了确保一个话题的潜在不利因素已经得到讨论。
在每一次会议结束时,你也要确保大伙儿都对接下来的各个战略没有异议,每一项职责都已经分配给某个参会者,并包含了具体的期限。
不用什么都读。你没有必要把工作中碰到的所有材料都从头到尾读下来,即便那些材料来自你的老板。尽管一页页读文章可能会让你自觉效率很高,但是实际上你可能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一份资料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内容对你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你需要记住的是那个大的、主要的意思,而不是里面的各种细节。也或者,你可能只需要在里面找到一两个能说明一个更大观点的例子而已。每一次你开始读文本时,都要记得去主动搜索那些重要信息,那些不太相关的部分跳过即可。
当然,有些资料确实需要你掌握所有的细节。假如你现在在读一篇跟公司最新的重磅产品相关的文章,那么你从头到尾仔细读是应该的。不过,对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任务而言,你就没有必要这么细致了。
然后,你也要避免重复读电子邮件。我自己就非常信奉一个原则:一次处理干净。当你在读一封邮件的时候,你就要决定要不要回复它。假如你需要回复,那么就当时当刻回复。我发现,80%的邮件,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邮件,都不需要回复。
写得更快。即便你想把一个项目做到A+,你也不用一开始就做到尽善尽美。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都要把前面一句话写得完美无瑕,才会继续写后面一句话。他们希望一次性把一个写作过程全部完成。这其实是最困难不过的一项工作。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样做的写作效率非常低。
一种更好的方法是,你先想想几个主要步骤。先为你要表达的内容准备一个大纲并想想各部分的次序。接着写一个草稿,而且你应该清楚一点,即这个草稿不可能没有瑕疵。在这些流程之后,你可以重新把草稿过一遍,然后把该修改的地方修改掉。这个时候,才是你真正应该完善句子用词的时候。
一般来说,假如一份工作做到B+就可以,你就没有必要做到A+。你可以把额外的时间放在那些真的需要做到A+的项目上。
当你尝试上面的和其他各类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时,你发现你在办公室花的时间将会更少——这可能会让一部分的老板不安。毕竟,传统的评估方法,即按照员工的“露脸”时间来评估员工对公司价值的方法,对经理们来说更加简单,因为简单计算时间比真正评估结果要省力多了。不过也正因如此,你才需要跟你的老板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你必须得让老板相信,你就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完。这里面的一种办法是,仔细思考你所在的组织,并学会观察你的老板。问问你自己:你这个单位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老板在面对哪些压力——是全球扩张、引进新产品、降低成本还是其他什么别的压力?这个老板的性格和管理风格又会对这类问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不过光是思考和观察还是不够,你还必须学会沟通,而且需要经常沟通。每周,你都需要写一个清单,把分配给你的任务都写在上面,不管是短期任务还是长期任务,而且还要从你自己的角度,按照重要性给它们排个序。然后,你需要把这个清单拿给你的老板看,让他来权衡这个清单。
接下来,你应该跟你的老板就你所涉及的每一个项目指标达成共识。假如你的老板没有给出任何指标,你就需要自己向他暗示。这些指标既可以包括定量的结果,也可以包括定性的结果。它们为评估最终结果提供了客观的测量方法——而且也让你的老板不再单纯依赖“露面时间”判断你的工作绩效。另外,建立整个指标的全过程也可以让你跟老板看清楚,实际怎么做才会最好地完成一个项目。
一旦你的老板深信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你就需要向他证明,针对那些优先级高的项目,你可以始终带来满意的结果。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定的秘密:竭尽全力,你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另外还得记住一点,大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碰到坑坑洼洼甚至是路障,所以你要及时向老板反馈问题,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甚至„修订项目指标本身。
我知道,从关注工作时间到关注结果,对某些组织而言会是一个大挑战。但是,假如你可以非常礼貌地向你的老板提出这个关于效率的问题,并告诉他你愿意为自己的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时间负责,你的老板很有可能还是会接受这一点。另外,这也就意味着你可能可以在家做更多的工作,假如这是你所希望的话。
不过,即便你处在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团队文化中,有时候你也必须到办公室工作,而且有些工作也确实需要员工百分百在公司。在几乎所有的工作场所中,同事之间都需要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挖掘想法、解决难题或者建立团队纽带。不过,这类互动绝对没有理由占据你的很大一部分时间。
以我自己为例,通过强调结果而不是工作时间,我几乎可以每天在晚上7点就回到家——除了一些紧急情况以外。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家庭生活质量,而且也给了我另外一个好处:一个富有成效的休息。晚上10点在家的时候,我曾经解决了工作中最为棘手的几个问题——当我跟妻子和孩子们聊了几个小时、重新振奋以后。
可以说,专注于结果而不是工作时间,可以让你在工作时完成更多的事,同时又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其他事。跟你的老板去谈这些问题,别害怕。引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来说,尽管你不一定要喜欢你的老板,但是你必须要能管住他/她,因为这样你才能有一个成功的事业。
第三篇:成长就是与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
人生感悟
成长就是与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
(金凤十小:康海燕)
人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中。这样十分消耗比高原氧气还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创造并且怀疑自己的情况下,人很容易窒息。
我很少认为自己优秀。
小时候是学不会哭泣、卖乖、懂事,得不到大人的夸赞和奖赏;长大一些读书又不够好,不善交际,老师和同学很少关注我;总算跌跌撞撞地找到以后要走的路,在决定努力写作的时候,又发现在做这件事且有才华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时间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不漂亮、不苗条、不富有、缺少天分和文字直觉的人。
跟现在的朋友聊起小时候的事,她说小时候觉得自己非常特别,一定和别人不一样。她认为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器官,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
有一次生病需要拍X光,她在医院里看着片子非常失落,因为她发现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相同的构造、相同的器官。她第一次体会到沮丧这种“高端”的感觉。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有许多让现在的自己发笑的想法,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幼稚且荒唐。
曾经的我认为现实中有嫦娥,她可以帮我完成暑假作业;认为我在晨读时间随机哼出的歌词,可以红遍中国;认为自己拥有稀缺的血液,能够拯救世界;认为我手背上心形的粉色胎记,是上辈子留下的记号;认为存在其他平行空间,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人可以看到我,诸如此类。
当然,随着成长,我发现这些“认为”统统不成立。有一段时间我非常不开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跟想象中的“我”比起来,自己实在太平凡、太普通了。
我很生气,生气我怎么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发现是不是有些残酷?
但是,这个世界上也有奋起直追、笨鸟先飞、大器晚成等成语。有27岁才正式学画,到56岁名声大震的齐白石;有47岁才打算揭竿而起,55岁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有65岁才出版第一本书的作家劳拉·英格尔·怀德。
我不知道他们小的时候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至少,后来他们知道了平凡的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并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
人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中。这样十分消耗比高原氧气还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创造并且怀疑自己的情况下,人很容易窒息。会被平凡的生活扼住脖子,透不过气,然后放弃挣扎的能力。
我慢慢地放过了自己,了解自己没有超凡的能力。接纳这样的自己,去尽力改变思想不够成熟、写作技能宛如新生婴儿的自己。
时间让人的身体成熟,但也带来思想的空虚。身体像一件单薄的容器,经不起敲击,很容易破碎。思想如钢铁、石块、泥沙,每增加一些知识,就像在容器里投入一些贴补壁面的材料,慢慢地,躯体和思想相称,才能变得坚不可摧。
但如果不给皮囊中填入实质的内容,放纵思想的空虚,人一旦遇见现实锋利的针尖,皮囊就会被扎破,空虚如风飘散,身体将变成萎缩而干瘪的气球。
我知道自己需要钢铁、砖块和泥沙,所以在不断修炼着。
关于想读的书,想锻炼的身体,想变得更漂亮的外表,想获得读者认可的心情,想写出精彩内容的才华,对于这些追求,我一刻也没停止过。
但偶尔也因疲惫而懈怠读书,因懒惰而放松健身,因妥协于平凡的眉眼而不去打扮,因一些忽略和批评而拒绝接受它们,因不曾得到天赋的垂青而异常失落。
这些瞬间,是阻碍我的沼泽、沙漠、鸿沟或悬崖,我曾停在它们面前,因为害怕陷入危险,可是有什么比平庸更危险的呢?
我拒绝平庸的方式有些土气,是出走、读书和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确切地说,是思想上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
我在努力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当内心出现懊恼、烦躁、犹疑、愤怒的时候,我都劝告自己,不要这样,生活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去做。
烦躁就坐下来看风景,疲惫就停下来听音乐,孤独就读“治愈”的故事,愤怒就换上衣裤去奔跑发泄。
仔细感受每一天的经历,发呆、快走、被碰撞、受委屈、同情生病的虚弱者、爱慕漂亮的明星、期待一场愉快或悲伤的恋情,这些都是我在做的事。
我希望时间能带来真正的成长,而不是每年更改的数字。
接纳自己的普通,让努力的自己和现在不够优秀的自己和解吧!
第四篇:李娜-最大的胜利是与自己和解
独家评论:李娜的最大胜利是与自己和解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 麦卡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1月25日,李娜直落两盘,击败斯洛伐克姑娘齐布尔科娃,成功问鼎冠军。这是李娜职业生涯首次夺得澳网女单的冠军,也是继2011年法网夺冠后,第二次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
一年前,李娜对媒体说:唯一无法冷静的是决心。一年后的今天,一如对她曾经许下的其他承诺,李娜兑现了这句话。
相比过去,如今的李娜冷静得吓人。在场上,她在打出侵略性进攻的同时改进了自己的稳定性,她在第三轮面对萨法洛娃和决赛中均曾处于危险,但最终却实现逆转,过去在打逆风球时常见的不耐烦的咆哮也变得难得一见;她对观众、对媒体的态度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温和,虽然偶尔还是有呛声记者的场面出现,但她已经开始更多地用善意去解读媒体的问题。
李娜在改变,观众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一方面,四年三进大满贯决赛的频度,令见过世面的人们在观赛时渐趋淡定,比赛的意义也不再会被无限拔高;另一方面,即便是最坚定的专业体育拥趸,如今也已经见证了职业团队对运动员成绩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对李娜的技术转型还是心理调节,卡洛斯都无可替代。而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命题也逐渐淡出焦点,越多越多的人意识到,即便李娜主观上是在为自己、为奖金打球,客观上同样在为提升一个国家的体育形象作出不小的贡献,这足以令那些曾经纠结于此的观众变得释然。
这是李娜第三次冲击澳网冠军,也是她第三次冲击自己的心结。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两个战场,她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李娜打破的第一个心结是体制,早在罗兰·加洛斯加冕之前,她就已经与孙晋芳、与网管中心结束了看上去针锋相对的状态,她一再地重申体制内生涯对她成长的重要帮助,而孙晋芳则以轻松心态相待,以至于当时“李娜脾气不好因为读书少”这样一句善意的玩笑甚至引来外界的误读。
来自媒体和观众的压力,尤其是法网女单夺冠之后的外界压力,是李娜心理上面对的第二关。在敏感时期去东京参赛招来不少人的口诛笔伐,在记者会上频频呛声,李娜与外界的矛盾到去年的法网发展到高潮,出局后面对记者“有什么想向国内球迷说的”问题时,李娜以反问的方式负气爆出“三拜九叩论”,瞬间又遭舆论淹没。
然而,在本届澳网公开赛上,她却多次感谢自己身后众多的支持者,更开宗明义地主动表态,“我爱我的祖国”。
其实,说“我为自己打球”的,和说“我爱国家”的,是同一个李娜。区别仅仅在于,外部给予她的刺激在减少,而她理解问题和反馈答案的方式亦在柔化,两者对话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就与以往截然不同。
促成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李娜思维方式的变化。年龄阅历的增长和卡洛斯的心理按摩,让她改变了长久以来看待问题的方式。
从小开始,李娜接受的就是一种恐吓式的教育,她的努力源自对失败的恐惧,而非追逐成功路上的欣喜与满足,这让她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心理状态中,也使得她在面对记者的问题时——无论是关于失败的原因、出局的心情,抑或是退役的可能性——往往会生出一种“被恐吓感”,并由此陷入一触即发的对立情绪,从而作出在外界看来有心理防卫过度嫌疑的过激反应。
卡洛斯的点拨和李娜自己的修炼,化解了李娜内心深处的恐惧感。这两年,她开始敢于大声地公开宣布自己的新年目标,敢于尝试技术的转型,敢于自嘲,她已不再是那个被失败恐惧症追赶得身心俱疲的人,虽然来自赞助商、观众和成绩的压力仍然巨大,她的眼神和动作中透露出的,却是享受与自信。
和解才是李娜最大的胜利。与体制、与媒体、与观众和解,李娜最终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而三年前在法网高举苏珊朗格朗杯时的如释重负,如今也终于被捧起达芙妮杯时更为纯粹的快乐取代。
(凤凰体育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端正自己美文
在西班牙奥托诺莫大学动物园里,生活着一群黑猩猩,有一个叫莫雷诺的人就是负责驯养这些黑猩猩的驯养师。
黑猩猩是一种仅次于人类的智能动物,模仿能力极强。在莫雷诺的严格要求下,黑猩猩学会了很多表演技能。比如骑单车、踢皮球、钻火圈,甚至是走钢丝这样的高难度动作都学会了。更有趣的是,在演出结束的时候,它们还会向观众挥手致谢。黑猩猩的每场表演都能赢得满堂掌声。
黑猩猩的出色表演与它们的驯养师莫雷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是,令莫雷诺不理解的是,他与黑猩猩的表演却没有赢得动物园园长古特曼的赞赏。古特曼说,黑猩猩的表演是不错,可是,它们在面对观众的时候表现的却不太对劲。莫雷诺在经过一次次反复观察后,仍然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
古特曼提醒说:最起码要对观众礼貌吧。莫雷诺再次对黑猩猩进行观察,还是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地方对观众不礼貌。莫雷诺害怕自己看走眼,又对许多观众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都没发现什么异常。
古特曼说:莫雷诺,如果你认为我说错了的话,请你看着我。古特曼用眼睛紧紧地盯着莫雷诺接着说:如果黑猩猩在面对观众的时候,双眼全都心不在焉地看着别的地方。莫雷诺突然发现,园长古特曼正斜着眼在看自己:原来园长古特曼的眼睛是斜的。怪不得黑猩猩在面对古特曼的时候也会斜着眼睛,因为惯于模仿的黑猩猩是在模仿古特曼的神情。莫雷诺请来医生,将园长古特曼的眼睛医好后,这一现象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通常,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殊不知,正是因为自己的缺点才造成了别人的不足。
人生中,我们应该少指责别人,多端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