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
《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第二篇:生命生命原文
19生命 生命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他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他,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他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欲望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他!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从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扰 诊 撼 蹋 限
扰 欲 屈 茁 诊 撼 蹋 限
课文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好好读一读,并背下来。
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如,“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小练笔:我想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第三篇:《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处于以“热爱生命”主题单元教材的第三篇文章。在紧接着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引导学生们通过感人的故事从思想和行动上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病学会关心别人的生命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但是让活泼单纯,生活无忧的四年级学生通过三件看来平常的小事去解读“生命”,无疑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了解杏林子对理解课文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生命生命》相关资料链接
杏林子简介
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幼年随着军人身份的父亲走遍祖国大江南北,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以她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璀璨生命的热爱。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1977年发表第一本作品《生之歌》,随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先后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记》、《另一种爱情》、《重入红尘》、《行到水穷处》、《感谢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现代寓言》、《生之颂》、《心灵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生命之歌》、《身边的爱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还有图画书《好小子,乔比》,叙述了一只名叫乔比的猫咪离家出走的故事。她共有60多部作品,包括40多出剧本、16本散文集和两本小说,还有专辑及编著的作品。她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作为一个作家,她写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任何苦难、灾难低头的坚韧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以幽默的笔调来描绘人生种种际遇,述说生命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有多少港台的年轻人以杏林子的励志作品为典范寻取生活的勇气,一些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还因为她的书而得到启迪获得再生。如今,她所写出的众多励志作品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记》和《行到水穷处》等,这些曾感动了无数人的经典书籍,在这个非常时期,又成为了台湾民众阅读的热点,人们希望通过阅读作品对她进行怀念,对自我的生命进行洗礼。
杏林子同时还是一个有着博爱之心的人,在台湾,杏林子还创立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健康、福利和人权做着根本的奋斗。2003年2月8日杏林子因遭患有精神疾病的印尼女佣施虐,头部受创,送医院急救无效逝世。她在生前早已提出死后要捐出躯体的心愿。因此,在她离世后,家属经商议决定遵照她生前的遗愿,把躯体捐献给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这正是她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的真实写照。
杏林子照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地学习,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领悟文中三个事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老师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在《永生的眼睛》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能得到永生。”(师板书:生命)那“生命”究竟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指名说,学生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不做过高要求把)
师简单评价学生的发言,过渡: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有人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杏林子。
师简介: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杏林子从12岁时就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不能行动,写作时,要弯着腰、弓着背,比正常人辛苦数倍。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以她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璀璨生命的热爱。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再板书:生命)学生齐读课题。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题目“生命”这个词出现了两次。)
师:我们一般认为重复都显得啰嗦。但这里为什么要重复呢?
根据学生发言,师总结引导:是啊,这样的重复叫反复,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像你们说的它起强调的作用。在这里强调生命的重要与宝贵。请大家带着感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鼓动
跃动
欲望
冲破
坚硬
沉稳
震撼
糟蹋
动弹
短暂
有限
珍惜
听诊器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2)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3)齐读所有词语。
3.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把新词放入文中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讲了相关的几件事?
(2)学生汇报,师梳理并板书:飞蛾求生、砖缝冒瓜苗、倾听心跳。
4.熟读课文,加深印象。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注意点评。
三、布置课外作业
1.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抄写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并阅读杏林子的相关资料或者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学习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命生命》(板书: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初读,我们了解到,课文共写了 “飞蛾求生”“砖缝冒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事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想一想,这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关于“生命”的哪些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呢?
二、品读课文,感悟生命的含义
(一)感悟飞蛾求生的强烈
1.师:谁先来读第一个小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找感觉,你认为哪一幕最令你意想不到或者令你震撼?请你划出来。(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2.师引导学生体会。
(1)体会飞蛾的生命脆弱。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同学们,伸出手来,想象小小的飞蛾被我们大大的手掌捏住,稍一用力,〈辅助动作〉你觉得飞蛾的命运会怎样?(生还的机会渺茫,飞蛾的生命很脆弱)
(2)体会飞蛾求生的强烈。
师:飞蛾的生命那么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那飞蛾是否坐以待毙呢?
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飞蛾的生命这么渺小,生命才只有几天,却要如此苦苦挣扎,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欲望”是什么意思?(自己心里的想法)
师:作者怎么感受到了飞蛾心中的想法?(学生抓句中关键词发言)
师: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如果此时它能够开口言语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
师:它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师: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求生,极力鼓动自己的翅膀,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杏林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来生命是飞蛾挣扎的身影,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求生的欲望„„)
(3)指导朗读
师:是啊,作者震惊了!以至于忍不住放开了这原本令人讨厌的不速之客。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震惊!(指名读,评价)
师:我相信这只顽强不屈的飞蛾不仅写在了文字上,同时也印在了每一个同学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读出已经印到了我们脑海中的文字,把这只飞蛾再一次带到大家的眼前吧。(生齐读本段)
引读本段,师:小小的飞蛾生命是那么脆弱——(生读: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可它又是那么顽强——(生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以至于我被她深深感动——(生读: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4)小结:从飞蛾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求生欲望。(板书:强烈)让我们带着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再一次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3.感受瓜子的顽强。
过渡:那娇嫩的小瓜苗又会那些令我们意想不到呢?
(1)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勾画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并体会。
(3)师引导学生能够体会。
师:一连使用了两个“竟”字,说明什么?(出乎意料,丝毫没有想到)
师: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为什么作者为这粒种子感到震惊呢?(联系上下文理解:是“掉”而非“种”;扎根砖缝而非泥土,没有阳光,“阳光、空气、水”可是植物生长三大要素啊,哪怕有一线光明也要长。)难怪一连用了“竟然”和“竟”来表达作者的意外!
师: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瓜苗害怕吗,退缩吗?(不!冒!冲!不屈!茁壮!)字理分析比较:屈→茁 读“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师:同学们,合上手,闭上眼,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会怎么想?(我要出去迎接光明,我要长!)
师:小芽,别长了,你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你会夭折的,你能活几天呀!(珍惜我的生命,只要有一丝光明,一线希望,哪怕只活几天,我也快乐无憾!)
师:杏林子就坐在墙角,注视着这株小小的瓜苗,她在感叹,你听,她说生命就是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生命还是——(顽强不屈地坚持向上)。
师:这个时候的杏林子还仅仅只感到不可思议么?还有——(震惊、震撼、敬佩)
师:冰心老人也曾说过:“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勇敢、带着顽强、带着敬意读。
(4)回读课题,表现顽强向上——生命生命(板书:顽强)
4.倾听心跳,学会对待自己的生命。
(1)师过渡: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为了争得一寸光阴、一线生机而顽强拼搏着。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2)师:请每个同学把右手搭在左手的动脉上,体验脉搏的跳动。你感受到了吗?闭上眼睛这就是脉搏的跳动,生命的跃动。有一天,作者也用医生的听诊器听到自己的心跳,我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生齐读)
师:是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很多的意思,我再请一个同学读这段话,请其他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你能想到什么?(指名说感受)
(3)抓重点词理解感悟。
师:知道什么叫“白白糟蹋”吗?(浪费)怎么做是糟蹋生命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言)
师:可是,我们不能够白白的糟踏生命。杏林子在这段话中所没有说出来的话在文章的第五段都说出来了,我们一块来读一下。(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其实,我觉得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杏林子。(出示杏林子的照片)简介:每一位看到杏林子的人首先看到的是她一脸的微笑,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呀,也是这阳光般的微笑,让我震撼!她让我感觉到了她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非常的乐观。但是你知道吗?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就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作了整整五十年,想到了吗?杏林子说地震有五级之分,我的病痛也有五级之分,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在他患病的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你看这一脸的微笑,这一脸的阳光,从这阳光般的笑容里,你感受到了吗,她现在也许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在杏林子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其中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还有影视剧本等等,这四十多本著作的出版,是杏林子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还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同学们,你想到过吗?同学们,打你们再一次了解了杏林子以后,你觉得生命仅仅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还是什么?(学生发言)
(4)指导感情朗读。
师: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与震撼都融入到朗读中吧。(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总结升华情感
1.师:杏林子从三个事例中想到了什么?(学生柑橘课文内容回答:杏林子从三个事例中,想到了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能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师:课文学完了,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生命什么呢?现在你有什么看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言)
3.总结升华。
师:生命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板书:珍惜生命、活出价值)让我们再一次记住杏林子的话,一起读最后以自然段。(生齐读)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3.读补充阅读,完成练习。
五、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强烈
珍惜生命
砖缝冒瓜苗
顽强
倾听心跳
积极
活出价值
《生命生命》拓展阅读
生命赋
孙 荪
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早春,当冰尚雪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争荣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象: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敬仰它们!
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怎样的葱茂!
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1.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点明文章中心的1句话。(答案: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2.文中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哪些?(答案:有柳芽、棉芽、豆芽、花蕾。)
3.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
4.第⑧段中,对奇松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
(答案: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5.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因为画线句是反问句,更能强化对瑰丽丰富的生命现象的赞美之情,并能引起读者思考,回味。)
6.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单元主题,根据实际谈感受)
谈生命
冰 心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的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地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促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
练习题:
1、大作家冰心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2、为什么作者要把生命比作“东流的春水”和“一棵小树”?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生命有什么新的看法?
第四篇:课文《生命生命》课堂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是篇充满哲理的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一、课前备好朗读。
认真备“朗读”,是指导学生读的前提。如果自己不掌握正确的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就不能很好地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课前,我充分对课文进行朗读,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时,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恰当地点拨,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我在备朗读时,注重了以下几点:
1、课前把课文读懂、读顺、读通,明确与阅读、习作相关的朗读教学目标。
2、全面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及尺度,对文中不同的语气、重轻音、停顿、力度等指标能做到心中有数。
3、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并安排好实施朗读指导的手段、方法等,确定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
4、课后注意掌握基础较差学生的朗读进展情况,为下一课时朗读指导打下基础。
二、课中注重“范读”。
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
我在上课时,先进行了全篇课文的范读。其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时的范读,平稳,速度略微缓一些。如果这时速度过快,学生听起来跟不上进度,就会影响范读效果。
然后是部分内容的范读。一个段落,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一定的朗读技能。这时的范读注重指导,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其实,在讲读课文后的也可以进行范读。可以是全课或片断的范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这时的范读要求能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
在范读时,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参与。学生可以是静静地聆听;可以是边听边看课本;可以是轻声伴读;也可以是逐句跟读。
三、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指导。
(1)基础的训练:朗读最基础要求是正确,也就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字句。
(2)节奏的训练:书面文字对有声语言的节律一般是不加表示的。朗读者通过轻重、快慢、停顿、连接等语言节律来表现文章思想感情。同样一个句子,由于重音不同,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小学生的朗读容易产生一字一顿,或者无停顿地连续,或者自由停顿而读破句等现象。让学生形成“词”的概念,指导学生掌握句子中重点词的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句子之间的句号、叹号、问号一般停顿稍长,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停顿略短一些,句子中的词或词组之间还要有长短不一的语气和语法停顿。从而才能使学生的朗读做到有节奏的流利。
(3)语调的训练:小学生朗读时语调较平,没有层次,而且不会控制音量。对音量的控制训练比较容易。告诉学生,自由练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声音要轻;集体齐读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响;指名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但不要直着嗓子喊。对没有层次的平调朗读的学生,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汉语所固有的四声,理解后读出扬调、曲调和平调。
(4)、情感的训练:有感情朗读是朗读教学的最高层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找出文章的情感旋律,分析出相似句式在文中的变化,才能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出相应的情感。
(5)出示朗读指导中常用的符号,便于学生操作。
“|”--表示逻辑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v”--表示感情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凵”--表示前后句子关系衔接紧密,中间停顿极短,划在该连的字行下面。
“●”--表示语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重音轻读,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平调,即句尾的音平而稳。一般用于陈述句,划在句尾。
“"--表示扬调(升调),即句尾的音先低后高。一般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情激动、亢奋、惊异和呼唤等句子。划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现)。
”“--表示降调(曲调),即句尾的音先高后低。一般用于肯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或表示愿望的祈使句等。
”‖“--表示节拍(节奏),一般用于诗歌。划在词后。
总之,朗读教学作为一项语文基本训练,应常抓不懈,应在”训练"二字上下功夫,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质的要求。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还应结合课文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和阅读重点进行教学,朗读教学如果离开了一定基础知识的教学,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朗读指导变成游离于词句之外的纯方法的指点,也偏离了朗读教学的宗旨。
第五篇:《“生命桥”》原文《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少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键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5米远的成绩,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而能一跳跳过6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错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6米宛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1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姑妄称它为镰刀头羊。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飘渺,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眩目的斑澜光谱里,眼看就是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一声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了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在老年队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身强力壮的中年斑羚,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斑羚。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十来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的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距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班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班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恰似那享受一块跳板一样,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班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班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啡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班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里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飞渡它。但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