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把桃符换杂文随笔
2018新年的脚步就这样悄然而至,太轻也太沉重,就这样来到了我的生活。
此刻自己并没有什么开心得意,也没有太多的悲欢失意,又回到了宁静的时刻。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可以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我一直努力的学习,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做好自己。因为,我相信,一个人处境再不好,也总会成为过去,生活,只要你愿意,总是能活出诗意来,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向往诗意的心。
我很喜欢烟火,新年晚上璀璨的烟火,总是牵动我别样的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漆黑的天际,烟花是最美的风景,她在天空中像一个聪明的孩子,似乎从银河的岸边跑过来的,一路唱着、跳跃着,也时常做着鬼脸。她穿着漂亮的新衣,美得像一道彩虹,红、黄、蓝、绿……躲在窗子里,看着窗子外面的天空,似乎我和烟火隔着一层玻璃,有了种淡淡的疏离,如同银河两岸,于我而言,隔岸观花已是美好。烟火开在头顶,近眼前,也许不能触手可及,似乎可以博人一笑,足矣。
窗子以外是寒冬,却也是新春、是希望、是梦想。烟火一朵、两三朵、七八朵……像纷纷凋落的梨花,转瞬了无痕迹。人生也应该像烟火一样吧,至少可以为了梦想去义无反顾,哪怕绽放的时间很短暂,只是那么一瞬间……结果不重要,追求梦想的过程是美好的、幸福的,那份幸福永远存在,牢牢地刻在心里,年年都有但却年年不同。
烟火像什么?
像是人生中听说却从未见过的流星,美也短暂,却人人欢喜。
像是那长街上悬挂的大红灯笼,红得耀眼,玉壶光转,如鱼龙舞。
像是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水香,跟随着滚滚长江而流逝,辉煌却也是过去。
也许人生是一条永远走到黑的隧道,也许光明和温暖始终那么少。烟火虽然很短暂,近在眼前,开在眉头,喜在心上。
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若失意呢?不如在心中绽放烟火,只做自己,只随我心。对于失意,我向往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烟火寂灭,城市的喧嚣依旧此起彼伏,新年的钟声已响在耳边,新年的希望和梦想不会因为时间而放弃。
新春已到,温暖将至。烟火长空,但愿清朗明媚如人间四月天。
烟火很美,这种美虽然短暂,留不住,却美在我心头,永不退场。
第二篇:偷来青山换春风的杂文随笔
昨晚睡时已是两点多,所以午觉睡的久些,醒来已是窗外日西迟。春气渐深,周末,答应给同事挖点野菜,带上铁铲一个人出门。杏花桃枝下,白草杞丛中,蒲公英尚小不舍得多挖,荠菜已开花入口略老,多是挖了些散叶荠菜、苦菜和鹅肠草,前两者赠人,后者洗净摘干后放到阴凉处风干,撕碎后干炒泡茶喝,作为蒲公英茶的替代品。
由于临近公路,所以这边的棚区不再种植蔬菜,部分被用来种植桃李。树下是满地的桃核、杏核,因风而聚的桃叶。因荒置而丛生的枸杞棵子翠芽刚发,一周之后便可采食。灰菜像新生的绒毛,刚刚拱出地面,约略还得大半个月才能成鲜,五月份才是百姓桌上长客。从树林钻出来,东边有户人家,一位大叔正在修剪刚种下的果树,大婶在哄着婴儿车里的孩子,用哩语说唱着我们熟悉的儿歌,稍微大点的孩子在地头闪转腾挪的练习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高深功夫。蜜蜂丛眼前来,到那树上去。树旁是高大的丑桔,临时搭建用于放置杂物的棚房和窝在地、上眯着眼睛的土狗,鸡与鸭在那里欢快的“寒暄”着,各自述说别来苍海见闻,直追树头雀儿一唱三叹。
挖满两个袋子,也就爽快折返。回来洗了把手,泡了杯茶,一个人在偌大的办公室里与夜色开始长相厮守,相顾不厌。那天浏览器推荐了一段《夏洛特烦恼》,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索性搜搜看看,看了不到二十分钟觉得没意思,也就关了。剧是喜剧,可也是如其它电视剧一样,演得是“痴人”,说的是“梦”。对于一年看不见一部电视剧和几部电影的人来说(除了布袋戏),时间中的生活是清淡了些,没有那么多的群欢和值得感动,或许人生真的是五味翻滚、七情交织才算不虚妄,向泥泞中行过才知山水可亲,与货郎摊贩打过交道才更知世情两分。怎奈已过万重山,终究是不愿逆水行船。
那天,XS(孩子)问我:你会打台球吗?我说:不会。又问:你会乒乓球吗?答:不会。小子无语,我倒不觉尴尬。我带他拿纸牌猜球玩,后来又将溜球和“菜园、果园、动物园”合起来玩,后来又跟他的语文诗词、数学心算结合起来,彼此皆大欢喜。球类不会,琴棋书画也不懂,写的字也只有自己敢恭维,所谓的风光事、雅事断是与我无关的。张飞捉笔,想来有点煞风景,看我这土了吧唧的装扮,也知道做不来什么“斯文”。这样也好,不争令名又没有酒肉朋友,少去很多应酬,落得一心清闲。倒不是不屑,反而有些艳羡,只是确实喝不了酒,所以也不必打肿脸往堆里蹭。
其实我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的,想的多了(想的多是大家不想的),就有了喜欢独行独处的嗜好。这也可以算作一项运动的话就好了。看他们晒健身照、旅游照、美食照、赚钱照、梦想照、团聚照、亲情照……我这个时候就只有一个袋子、一把铲子、一双鞋子,往来阡陌陇上。他们看烟花,我只能看炊火。他们“往来无白丁”,我累了也只能“搭讪老村翁”。端的是同一个世界,不一个“街巷”。鸟儿有鸟儿的沙龙,花儿有花儿的春风。偌大一个天下,总有各自“贪欢”的歇脚地。且向山水寻光景,何必江湖争令名?竹杖芒鞋轻胜马,天地苍茫任吾行。
各位晚安!
第三篇:折花换酒,且歌且行杂文随笔
前些天无意中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飘》的读后感,讲述的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飘》的读后感,深深地触动了自己心底那一抹柔软。
《飘》又被称为《乱世佳人》,主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战争的进程为情节推动点,讲述了主人公斯佳丽的情感故事。其实这本书早在大学时代便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只是当时年少无知,没有读懂其中的艰辛与苦难,没有读懂女主人公在命运面前的苦苦挣扎与化茧为蝶,没有读懂那战火洗礼中的风雨人生。
之所以被朋友的读后感打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名字。《若不是世事艰辛,谁愿意让自己的双手结满生活的茧》。初次看到这名字,心里莫名的激起一阵感慨。是的,若不是生活艰辛,谁愿意让自己的双手结茧?
斯佳丽出生在一个庄园里,从小衣食无忧,过着天真浪漫的“富裕”生活。享尽上流社会的奢华,性格飞扬跋扈,自私且自恋,仿佛是一个长不大的“刁蛮公主”。但是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随着宠她爱她的母亲病逝,随着父亲的沉沦,她的生活被战争冲击得“支离破碎”;她的人生从此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为了生存,为了活命。她不得不像一个男人一样战斗,与饥饿战斗,与随时可能到来的北方佬战斗,与贫穷战斗,甚至于内心的恐惧战斗。她从一个自私自利的刁蛮公主,摇身变成一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农妇”。她的前半生享尽人间的浮华,后半生却孤苦无依、如同风雨之中的一朵蔷薇。在战争与命运的双重打击下,她的双手开始结茧。
她下地种植棉花,稚嫩的手指被磨破乃至结茧。为了生存,利用瑞特、欺骗弗兰克、抢了自己未来的妹夫;为了得到木锯厂,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与虎谋皮。但不得不承认她是最后的赢家,战争本就没有对错,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为了能在战争中活下去,她不得不抛下身段,开始自我拯救。她坚强、勇敢、智慧,如果不是生活的艰辛,她愿意让自己的双手结满生活的茧?她一个锦衣玉食的“公主”何必遭人冷眼,何必遭人唾弃,何必在一个个黑暗的夜晚找不到心灵的归宿?
为了生活,她选择了面包,放弃了爱情。年少时,她如同一个纯情的少女,幻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阿希礼给她穿上最美的嫁衣。可自从她的表白遭到拒绝以后,自尊心作祟的她草率的将自己一生的幸福交给了一个比她小几岁、一个还未“断奶”的查尔斯。自此便开启她苦难人生的序幕,因为战争的爆发她沦为寡妇,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飘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为了钱财,她改嫁给比自己大很多的弗兰克。本就是不是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在不久的时间后再次发生逆转,弗兰克死后她再次改嫁瑞特。或许是因为上天眷顾她的艰辛与不易,这一段的婚姻之旅让她走的略显平坦。
瑞特本就是最了解她,最爱她的人,一直在默默守护她、帮助她。患难见真情,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彻悟的斯佳丽果断的选择了与瑞特的结合。可斯佳丽对阿希礼的执念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等到幡然醒悟时才发现已经伤害了自己最亲爱的瑞特。尤其是女儿死的那一刻,瑞特对她的爱消弭殆尽。至此,斯佳丽的三段婚姻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可悲可叹。
结语处更是让人叹息。没有人规定谁应该一直无条件地爱着你,宠着你,得不到回应的爱,终将死亡。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无条件的爱着你,宠着你。除了自己的父母,没有任何人可以不计回报、不计前嫌的对你好,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一辈子坚持着一份得不到回应的爱。
不由得想起曾经最爱的电影《东邪西毒》里的一段话,“有些人离开了,才发现离开的人是自己的最爱”。有些人醒悟了,才发现最爱的人已然离开。人生之中,没有任何一段感情是没有厚度的给与,也没有任何一份感情是可以不计时间、不计空间的默默付出。年少时,我们以为爱一个人就可以一生一世,可后来才发现,有些人,有些情,时间走了,人也就淡了。那些年少时的轰轰烈烈,最终化作平淡流年里面的一缕青烟。
曾经,我们以为只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没有牛奶、没有面包,也可以很幸福。后来我们才发现,没有牛奶面包的爱情,是无法坚持长久的。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的理想爱情是不存在的,没有物质买单的理想爱情是不现实的。当理想遭遇生活,当斯佳丽遭遇战争,当我们被现实冲击的“体无完肤”时,我们才发现,那一句最深沉的“爱一个人,就为之计深远”是多么的恍如天籁。
如不是生活的艰辛,谁愿意让自己的双手结满生活的茧?
若不是生活艰辛,我们谁不想在追梦的路上风雨无阻,一路披荆斩棘,向着太阳奔跑;若不是生活的艰辛,我们谁不想在乌托邦般的世界里,守护着自己的“象牙塔”,坚守着自己的心灵净土;若不是生活的艰辛,我们谁又会在历经风雨、在日暮西山的时光里,蓦然发现那一份执手偕老的平淡才是尘世间最美的花儿;若不是生活艰辛,我们谁愿意在渐行渐远的天空下、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踽踽独行?
常听人所,每读一本喜欢的小说,就是经历一次人生。是的,看完《飘》,看完朋友写的读后感,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叹息之中。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一滴水里见世界,一粒沙中见人生。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尘世中的一粒沙。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无法决定人生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人生的宽度。对于世界,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对于某些人,你是他的世界。所以,请珍惜身边那个默默陪伴你的人。
他或许不够帅气、不够英俊、不够温文尔雅;但是他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在你身边,快乐时、忧伤时、孤独时,能有一个人默默陪伴在你身边,他或许不是你最爱的人,但是他一定是你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在这个世事艰辛的年代,在这个喧嚣嘈杂的年代,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能够坚守一份平淡,坚守一份真纯,寂静相伴、默然喜欢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写至此处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诗画双绝的才子唐伯虎。年少时,疯狂地喜欢他那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子种桃树,又折桃花换酒钱。折花换酒,年少时每每读到此处,眼前总是忍不住浮现出一位桃花仙子折花换酒、煮茶赏诗的画面,对唐寅充满了钦佩与爱慕;而等到自己真正长大时,才明白他折花换酒、生活艰辛的另一面。他是明代著名的才子,却沦落到锄田种地、折花换酒的境地,可见生活的艰辛。
再次重温《飘》,轻吟着唐寅的折花换酒,心底蓦然升起一阵唏嘘。
不管是《飘》里面的斯佳丽,也或者是笔者曾经爱慕的唐伯虎,在艰难困苦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持着一颗向上的心,始终坚持着与命运抗争,在飘零的尘世中铿然远行。一如我们自己的人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追逐梦想的红日,就只能留给世界一个背影。
纵使生活艰辛,纵使年轻的双手结满生活的茧,纵使人生的路风雨飘摇,我始终坚信只要守住心中的真纯,守住心底的净土,折花换酒,且歌且行。
第四篇:换座位---教师随笔
换座位---教师随笔
开学以来,老师们都在说,不断有家长以各种理由要求给孩子调换座位。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老师们心里就一阵阵发紧。家长不理解老师,无形中给老师增加了压力,同时,不知不觉地干涉老师的工作,使老师左右为难。老师安排座位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说绝对公平,也是相对合理,综合权衡利弊,才做出这样搭配安排。每过一段时间,一旦发现有搭配不合理的,老师会及时调整位。目的很明确,老师的心里装的是全班学生,要综合考虑课堂纪律,孩子之间的互补等等,尽量使座位趋于合理公平。
而家长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没有考虑那么多,我理解。其实,当你挑别人时,别人也在挑你。靠前的座位就几排,都想坐前面,恐怕只好改造教室了,把教室造的宽宽的,大家都坐前面。即使这样了,坐在两边的学生又不满意了都想坐中间的位置。当你想把孩子和一个优秀孩子一起坐时,而好学生的家长也会不愿意,还怕你家孩子影响他学习呢!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从自身找问题,纠正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这才是从根上解决问题。即使这次老师给调换了座位,孩子自身习惯不改,反而会害了孩子。因为,在孩子眼里,习惯不好不要紧,妈妈会找老师的。看看班上几个高个的孩子,坐在最后,除了极个别听课差一些,大多数是好的,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习惯良好。
老师怎能把一个个大个子学生安排在前面座位,而把小个子的同学放在后面吧。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希望家长们相信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老师本已很辛苦,不要再为老师增加负担和压力,让老师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第五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