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身要如何造句
【注音】:
chu shen
【意思】:
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分:店员~|工人家庭~。
出身造句:
1、他出身于相当富裕的家庭。
2、不论是出身、血统还是教育,你都比我高贵。但是从生活、人品和行为上来讲,我强你百倍。
3、女王陛下给我的印象是,如果不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她也许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或外交家。
4、很有可能是,耶稣比我想象的要简单的多,他几乎没有怀疑,也没有后悔,因为他怀疑自己神圣出身只在他死的时候。
5、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高雅与智慧先于其他一切特质存在于音乐作品之中,尽管是出身乡村的海顿,也绝不缺少这些气质。
6、我梦想有一天各种出身的人都能和谐和平地生活,而不受歧视和迫害。
7、但他们跟朝鲜人类似的特色口音出卖了他们的出身。
8、这种高贵只能来自良好的出身和高级的培养。
9、但是它们不能提供有关试验组中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的信息,诸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情况以及种族出身。
10、关于你的出身,一定要严守秘密。
11、联盟的社会流动性策略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潜能,不管他们的出身情况如何。”
12、根据这份报告,美国最有才华的学生面临诸多成长障碍,有些仅仅是家庭出身问题。
13、在他们看来,美国的强盛与伟大超越了个人雄心,也超越了个人的出身、贫富和派别差异。
14、就像大多数艺术歌曲的创造者一样,舒伯特并非写歌剧出身。
15、我出生的民族有一个主张——人们应该由才智和努力决定他们的命运而不是让他们的出身决定他们的命运。
16、人们当然感觉得到出身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命运:那些出身低微的成功人士受到仰慕,因为白手起家的故事太罕见了。
第二篇:英雄不问出身
英雄不问出身--中专生如何征服沃顿商学院
有一个中专生,几经奋斗最终被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MBA录取。
听人说,90年代,沃顿商学院连续8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它每年只在中国招收20名学生等等。能被沃顿录取,我想这样的成功,离普通中国人太远。
中专生名叫乔惠存,一个来自东北齐齐哈尔的男青年。
乔惠存大致经历是:15岁考上辽宁轻工学校,中专毕业,到齐齐哈尔明月啤酒集团当技术员;24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26岁在几千名求职者中被中信总部录用;29岁辞职当老板,创办咨询公司;32岁,经过两年的考试和申请,被沃顿商学院MBA录取,现在美国念书。
“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
我见到刚刚回国的乔惠存。印象中他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底,一定要做成功!我相信这句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理念,成功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错,这一特点早在上中专时就显现出来,现象是跑步。
乔惠存中专时坚持天天跑步,晨跑4年,从没间断过,他永远比同室人早起两小时。
“开始我也起不来,我们寝室8个人,早晨都不吃早饭,8点爬起来直接去上课。我想要自己改变这种习惯,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步。可第一天起不来呵,一屋人都睡着,东北冬天多冷呵,零下二十几度,一出被窝冻得要命,我坚持早起4天,好了,不再觉得不舒服。
“有种理论说,人用三周时间就能改变一种习惯,我只用了4天。再比如说我练字,我母亲说我字写得不好,将来签个字什么的多难看,我就开始练,每天值日生扫教室的时候,在一片灰尘飞扬中我练半小时书法。到后来,跑步呵,练字呵,我不觉得有多痛苦,反倒能从中找出很多乐趣。”
乔惠存的好学和自律,让人觉得近乎残酷,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做到了。像练吹口琴,他直练得嘴唇都磨破了。中专4年,几乎没看过电视、没读过小说。
“这个社会倒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会按这个标准来塑造自己。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很枯燥,但我能忍受。因为每成功一步,我都会受到鼓励,有成就感,比如像我学外语。”
16岁时,他写了一篇日记,总结了10个必须学英语的理由。他们中专的校长常说:懂技术、能管理,会一门外语,是复合型人才的标志。
“我想我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必须学好英语。英语自学我坚持了11年,从中专第二年一直到毕业,每晚我站在走廊里,用小收音机听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英语讲座,11点听完了再睡。上英语课,每次大家都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才会叫我答,他说我是班里的„英语王牌‟。
“我的动力和毅力来源于我的梦想----成功。我有成功的欲望,而且非常强烈,越强烈我越想实现它。”
英语带给他新的机会
研究生毕业后,乔惠存去了他最想去的公司中信总部。“所有的人都不信,像我这样的经历,会被中信录用,他们还不信我没走后门。在中信,我不认识一个人,只递了份简历,据说往中信扔的简历有4500份,最后只录取了9个人。
“我也好奇为什么选中了我,后来听说是因为我的经历特殊,中专毕业,又在工厂工作那么多年,还有亚冬会给我写了两页纸的推荐函……”
19岁,乔惠存的同龄人刚上大学,而他已经回齐齐哈尔,到啤酒厂上班。在工厂5年,给了他很大空间,包括各种学习。
“工厂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很差,大家只喜欢喝酒和赌博。我对他们说;第一我不会打牌,第二也不会喝酒,就坐门口给大伙儿把门吧。我申请了这样一个看门的角色,坐门口看我的《新概念英语》。利用这5年时间,我把一至四册老老实实看了5遍。”
有次,乔惠存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啤酒研讨会,会上,只他一个人能用英语跟外宾对话,所以受到瞩目,拿到了所有的演讲稿。他用半年时间把这几万字的演讲稿、专业论文翻译出来,并寄给当时的中国啤酒协会会长齐志道。
“老先生居然当天给我回了信,5篇译文全部发表。这事在我们啤酒集团很轰动,因为有史以来没人在国家一级啤酒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在乔惠存看来,工厂的机制不是按人的能力来评价、选拔人的,于是决定先读两年研究生,充实一下自己,然后再做新的决择。
考研究生,对他这个中专毕业的人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在啤酒厂开报考证明时,别人根本不信他乔惠存,还能考上哈工大经济学研究生。
考研前,他挨个儿去见导师,都不愿要,原因是没录取过中专生,怕他即使考上了也跟不上。但考试时,乔惠存的英语成绩排名第一,复试也是第一。33人报考,最后录取了3个人。
他的导师开始也不想要,但后来说:“我不在乎他只有中专学历,就看中他英语比较好。”
“现在看来,在这样一个大型国企、这样一种机械化大生产的管理模式下工作5年,对我是极宝贵的经验,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帮助。比如读书时,我的很多同学,包括现在的外国同学,都没有这种工作和管理经验,我能讲出的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
“实战”中的危机让乔惠存选择了留学
“念研究生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时我有„转正‟的感觉,我终于能进正规、名牌大学读书了。哈工大是黑龙江最好的学校,对我来讲是殿堂。入学前半年,我疯狂地学习,英语提前过关,后半年免修,这使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否则我会被困在学习里。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是1996年在哈尔滨召开,1994年底开始前期筹备。导师把自己带的5个研究生都推荐去了亚冬会,面试后,乔惠存和另一个同学留下来。
乔惠存认为他在亚冬会组委会受到的“实战锻炼”,比MBA的案例教学还管用,尤其是谈判。
“组委会刚成立时,我们什么通讯设备都没有,领导让我出去谈几台寻呼机回来,我就去了哈尔滨最大的一家寻呼台,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项目。
“人家问我赞助了寻呼机,我们能有什么好处?我说可以替你们做广告,开通一条„亚冬会热线寻呼‟专线,结果我一次拎回5台寻呼机。
“因为不够分,第二天我又去了,这次想签约它为„亚冬会指定寻呼台‟,老板说你得答应我个条件,我就签。他说你毕业后,就到我这工作,我给你一个公司做经理。我说我才25岁,他说没关系,我说行呵,结果他就签了。我又拎了几台寻呼机回去,受到领导表扬。第二天,我为这家寻呼台策划的宣传仪式轰动全市。”
当乔惠存10分钟内签下“韩国大米”为“亚冬会指定大米”的赞助合同后,当即被投资老板任命为组委会洽谈部主任。后来他们连续为亚冬会签了方便面、矿泉水、可口可乐等一系列赞助合同。
“从1994年干到1995年底,整一年,我们这个部一共谈成了1500万元的赞助。亚冬会这份工作,让我全方位地进入商业领域。在拉赞助的同时,我要帮助企业策划,它怎样利用亚冬会赚钱。到最后,我能在30分钟内,策划出一个客户满意的建议书,我日后从事咨询业的许多理念,就是那时建立的。”
“我就是喜欢干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信公司是我工作过的最好的公司,我在中信学到的东西,是我一生不能忘的。但在中信干到第3年,我想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量,而它给我的空间和我想要的有一定差距,我就决定离开了。”
1999年,乔惠存注册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京城信达”。他说干公司这3年,最大的感受是特别痛快。“我们跟客户谈判,帮企业出主意,创造了很多价值,我能看到自己帮别人赚了很多钱,当然我自己也挣钱了,否则,我就没能力支撑连续两年的留学申请,包括各种考试费用。因为我底子差,所以我考的次数比较多,光是GMAT就考了6次、雅思3次、托福一次。”
“我决定留学是在我的公司鼎盛时,我们刚接下一个展览中心咨询项目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与世界知名的M国际咨询公司和财政部下属的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公司艰苦竞争后得到的。这次成功的挑战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更带来了危机感。
“据说M公司在这个单子上花了两年时间,开始我根本没想和它竞争,我只是家小公司,它是国际--流的咨询集团,只招清华、北大这类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或是毕业于美国、欧洲名校的毕业生。”
他想与M公司合作,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项目经理的办公室,但遭到了拒绝,人家说:“我们从来不跟小咨询公司合作。”
“那咱们见个面聊聊,行吗?”他又问。
“我们没有时间。”电话被挂断了。
“我有这样的心理:当别人蔑视我、嘲笑我、嫉妒我、排挤我时,我只有一种方式来回应:我要做得更好!放下电话后我默默地想,我一定要成功!我什么怨恨都没有,既然拒绝跟我合作,那我就跟你竞争,别看我小,但我有我的优势。”
在争来生意连同自尊的同时,乔惠存也认清了去路:“我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不够用了,凭我的实力和学历,是很难跟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可能偶尔我会赢,但最终还是竞争不过人家。而且我的公司很难做大,很难超越。我要留学,我得充电。”
2002年7月,乔惠存奔向了他梦中的美国。
“美国没有我想像得好,但沃顿比我想像得要棒。从外边看,它新建的大楼,设施是全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从里边看,我所接触的同学,个个不仅聪明,而且非常优秀。半年读下来,解释了许多我以前的困惑,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理念,在这里学到的金融知识,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在沃顿,有几十个国家的人,这里交融着世界各种文化……,到沃顿读书,我想我来对了!”
第三篇:手轻要如何造句
【注音】:
shou qing
【意思】:
动作时手用力较小。
手轻造句:
1、女巫用她瘦削白皙的手轻抚他的头发。
2、还有只长得像滚刀肉的手轻敲着酒吧吧台,敲出了一个小小的凹陷。
3、他微笑着并用手轻触着地面,示意我坐下。
4、我们开始闲扯,他的手移向我的臀,另一只手轻搔我的后颈。
5、用手轻捻,越细腻越好。
6、用手轻拍,不要擦干。皮肤专家通常将用毛巾擦干比喻为用砂纸在摩擦。用手轻拍可以留住更多水分。
7、他睁开眼睛一看﹐惊喜地发现莲香坐在他身边的床上用手轻摸著他的面孔。
8、渡鸦先知看起来勉强的松了口气,他微笑著把手轻拍在珍娜的肩膀上。
9、如一双温暖的手轻抚着我,让我感受着那种热力,摆脱掉凉意。
10、其次,假票上“中国铁路”标志以及背面的水印都较模糊,且用手轻揉票面时,油墨可能沾在手上。
11、宠物的皮毛可能会阻碍视线,用手轻抚宠物的外轮廓可以帮助我们勾划出宠物的自然曲线。
12、当你跟一个好对手轻劲时,你会学得更多。
13、彩色圆点呈现到任何表面的摄像头的意见,他们就可以方便地移动到另一个表面停留的手轻扫。
14、盯著受到影响的区域看,在它之上呼吸、将手盖在上面而且轻轻的以手轻拍就是治疗的方法。
15、用手轻压扁,然后用擀面杖擀成约1/2厘米的圆饼胚。
16、偶尔运气好时,把手轻放到有棵小树上,可以感觉到从一只欢唱小鸟儿脚下传来的微微震动。
17、他手轻脚健时,是一名了不起的网球运动员。
第四篇:传导要如何造句
【注音】:
chuan dao
【意思】:
(1)热或电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
(2)神经纤维把外界刺激传向大脑皮层,或把大脑皮层的活动传向外围神经。
传导造句:
1、热量由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的现象叫做传导。
2、不过,与这些其他材料所不同的是,传导过程发生在样本中一层单原子层。
3、不久前,一个德国大学学生团队宣布他们研发出来一种小的能量空气动力飞行器,它能能从轨道的传导途径中汲取。
4、在传导带,它会占据所能找到的最低能级(比如说右边这个)。
5、如果是在第一形态,并且它逃离出了传导带,他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
6、这样可以减少由壁面向货物传导或由货物向壁面传导的热量。
7、所以,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利益传导途径,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利益链条。
8、仅次于铁和冰,硅是最重要的固态无机晶体,因为我们有着强大的能力来通过化学和电子学方法来控制电子传导。
9、改变锗原子的连接角度和长度的同时,将它们的电子踢到传导带所需的能量也变化了。
10、通胀预期被认为是通胀压力的传导渠道,美联储官员曾表示将对此给予密切关注,以确保通胀心态不会变得根深蒂固.11、空气、喷雾和传导冷却方案让它们可在恶劣的军事航空航天环境中部署运行。
12、这种锂磷酸玻璃实际上储存不了很多锂离子却能够很好的传导它们。
13、在较热的内部区域,粒子间的相互撞击将能量传递给了较冷的外部区域中的粒子,这一过程被称为传导。
14、他的方法为他赢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奖,获奖原因是他对于神经系统中信号传导的独特见解。
15、技师能够从各个角度熟练控制镜头来检查光传导并判断镜头表面是否需要更多打光。
16、这个额外的电子填充了传导带的较低能级,有效的导致了被激发的电子溢入较高,释放光子的能级。
17、强制对流型烤箱通过热盘传导或强制对流加热食物和饮料。
第五篇:软梯要如何造句
【注音】:
ruan ti
【意思】:
<口>绳梯。
软梯造句:
1、此时,有架直升机放下软梯来拯救神父。
2、马吕斯这才看出他先头认为不成形的那一堆东西,原来是一条做得很好的软梯,结有一级级的木棍和两个挂钩。
3、也是运气,离地面四十英尺的光景,峭壁上有一个凸出的地方,史密斯就利用这里把软梯分成两截。
4、居民们很快就习惯用软梯上下了。
5、适用于引航员软梯、登乘绳梯。
6、软梯做得非常讲究,梯帮是用一种爬藤植物的桑韧纤维做成的,和粗索差不多结实。
7、此产品主要用于引航员软梯、登乘绳梯的最底下四级踏板。适用于引航员软梯、登乘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