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海燕
记得贝西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一口气买了一大摞育儿方面的书籍,一方面因为可能当时没有切身体会,大部分读起来都索然无味;另外一方面,育儿书籍市场良莠不齐,未必都是可以借鉴的好书。当时那批书读完,就成了摆设,一时对于从书籍中获取育儿知识的预期降到冰点。
好在后来,在朋友们和幼儿园老师们的推荐下,读到了几本非常受用的好书,虽然只有寥寥几本,但是感觉获益良多。所以,现在,当有充足的时间用以阅读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阅读育儿书籍,没想到这本日本作家编写的《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非常贴近我本人的育儿感受,例举的一些常见的妈妈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遇到过,很多观点和方法我也非常赞同,于是萌生了将自己的育儿理念写下来的想法。
今年的七月份,我曾经独自带着贝西去了京郊的一座有机农场小住三天。期间,农场主苏大姐对贝西赞不绝口,甚至建议我在农场举办的活动中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当时我倍感意外,同时觉得自己经验尚浅,还存在很多不足,婉言谢绝了苏大姐的好意。我本是个乐于分享的人,这次借着这本书的观点斗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育儿观点
可能由于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文字,本书的各个章节题目和很多文字读起来都不是特别流畅,但是总体思想还是可以把握的。根据书中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很多优秀的育儿书籍中都有涉及),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梳理了以下几点思路:
我们目前这个时代,妈妈的育儿困惑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化太快,老一代人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如今育儿信息层出不穷,太过泛滥。可以说,我和各位妈妈一样,在第一胎孩子的育儿路上,一步一步走得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却至今未知自己的育儿理念和行为是否正确,相信这种困惑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孩子成年都可能得不到确定的答案。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妈妈们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育儿理念和行为,引导孩子无限靠向积极正面的成长路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要乘早:作者认为教育就是遵守规矩,哪怕是婴儿时期。作者认为虽然婴儿有好养的婴儿和不好养的婴儿之分,而我们的育儿,就是要避免将天生好养的婴儿带成不好养的婴儿。很多人(包括我,我曾经把两个半月的贝西独自放在婆婆那里带到一岁)认为孩子在一岁以前的教育是可以忽略的,甚至是可以娇惯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她认为在娇惯下,孩子不到一岁就养成“不遵守规矩”的态度,等过了一周岁以后,随着他们的行为愈发活跃,“不守规矩”就会变得显而易见了。
理性看待孩子的哭声。我经历过初为人母的时刻,刚刚经历过刻苦铭心的生产痛,来到妈妈眼前的这个孩子,简直天使一般,虽然他/她是红彤彤皱巴巴的样子。就是因为这种盲目的母爱,我们往往无法做到理性看待孩子的哭声。孩子一哭,就着急起来,赶紧抱起来哄啊、逗啊。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不会说话的孩子,哭泣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婴儿期的孩子,哭泣,主要是饿了、困了、或者尿了拉了不舒服了,只要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哭声也就会止住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哭声也会逐渐变成孩子想要获取大人关注的手段之一。在贝西的成长过程中,到四五岁了,我发现贝西无理取闹、不可理喻的时候,往往也都是她饿了困了或者希望获得关注的时候。这种时候,安抚(拥抱或者轻声安慰)会比讲道理和责骂更有效果一些。
饮食规矩最重要。如何带出不挑食的孩子,作者认为主要是的方法是1确保孩子坐在餐桌前的时候肚子是空的,2妈妈应该打消希望孩子多吃希望孩子快快长大的想法,哪怕一些孩子饭量小,只要她能吃饭,营养都是够的,3妈妈应该把握饮食主动权,不要一直做孩子喜欢的食物。而饮食这一点,出生时候才5斤,一直瘦小的贝西的吃饭问题,在我家确实一直是个问题。贝西饭量一直偏小,经常吃两口就说饱了。所以,在我家有个规矩,就是饭前一小时以内是不允许吃东西的,除了喝水。我很庆幸,我的这个规矩得到了贝西爷爷奶奶的支持,有时候他们饭前饿了,都会躲起来悄悄吃一点东西。贝西慢慢也接受了这个规矩,有时候实在饿了,我会稍微放宽点,给片苹果或者倒一小杯酸奶等易消化促开胃的食物。另外,基于我母亲从小给我灌输的理念,我也一直在饭桌上和贝西强调,每盘菜都要吃到,哪怕吃一口。慢慢的,贝西有时候快吃完饭了会说:妈妈,快给我夹一块那个菜,我好像一口还没吃。我也和家人商量好,尽量避免在餐桌上说某一种食物不好吃,遇上真做得不好吃的菜,我们尽量都装作很好吃的样子。我个人饮食习惯偏向于多变,我家餐桌上的菜基本能做到三天不重样。我们对于贝西零食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我和Y先生两个人都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家里有了贝西以后,基本上也很少去超市购买零食,平时家里的食物,除了正餐就是各类水果干果了,偶尔因为过节或者出游采购的零食和饮料,也经常会放过期。以上种种,贝西养成了基本不挑食的习惯,当然,不得不惊叹基因的力量,由于我不吃动物肝脏,贝西现在唯一明确不爱吃的就是动物肝脏了,幸好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还是会吃一点猪肝和鸡肝。
遵守约定的重要性。作者在几个章节里都提到,家长要遵守约定,不要欺骗孩子。我感觉我们这代人很多是在父母辈的欺骗中长大的吧。小时候,母亲经常会哄我说只要不哭了明天就给你买糖,结果不了了之;父母承诺说你的压岁钱自己花,结果全都收走了,美其名曰要交学费;当你哭闹的时候,大人也会说坏蛋或者怪物要来抓走你了。正是由于自身对于这些行为的深恶痛绝,从贝西出生开始,我就以对待大人的方式对待她,给她的承诺都会是可实现的承诺。而这一点,也促进了我在贝西面前的权威性,这或许也是她逐渐懂事以后更能听得进道理的原因,因为有信任做为前提。在她记忆里,妈妈说的事情都会发生,给的约定都会实现。几天前,我母亲跟我讲了我侄子的事情。侄子快三岁,一天在商店里吵着要吃一种巧克力,我母亲按照小时候欺骗我们的方法说:巧克力不能吃,吃了会变哑巴的。不过侄子还是不依不饶,哭闹起来。我母亲最终还是给孩子买了巧克力。三岁的侄子吃了几颗巧克力以后,抬头问我母亲:“奶奶,你不是说吃了巧克力会变哑巴吗?我吃了也没变哑巴啊?”我母亲的这种就是欺骗的典型案例,相信以后我母亲再跟侄子说什么道理的时候,他都会半信半疑了。除了欺骗,另外一种恐吓,也对孩子不利,往往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怯懦、胆小。
最后,作者认为妈妈分为保护型、权威型、放任型、自然型和接纳型五种类型。每一位妈妈都不会是单一的某一种类型,都会是几种类型的集合体。我第一次看到对妈妈进行分类的育儿书,这有助于妈妈们更客观认识自己的育儿行为。作者调查,五种类型中,保护型的妈妈的数量占了压倒性的优势。作者认为可能和亚洲人的性格细腻的特点有关,更适合照顾别人。权威型的妈妈数量也比较多,常见于一些强势的妈妈,这类妈妈事业有成,对于孩子控制欲会更强一些。放任型的妈妈比较少,属于比较心大的类型,作者认为放养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型的妈妈本身就没有特别坚定的自我和信念,总是跟着别人的观点左右摇晃,随波逐流。接纳型的妈妈似乎有些盲目,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毫无理智。
我个人觉得这五种类型的特点,每种类型妈妈们都要兼备一些。在孩子需要保护的时候,给以最无私的保护;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立作为妈妈的权威,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善恶分明;适当的时候,放任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例如给予他们在户外撒欢的时刻,给予他们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给予他们选择职业方向的权利;妈妈们也要逐渐接受孩子会很快长大的自然规律,我们需要和别的妈妈们交流育儿经验,提取适合自己孩子的经验和内容来补充自己的育儿行为;当然,我们还要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一切,哪怕她/他不完美,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也会给以她/他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无时不刻存在的支持与鼓励。
-小编说-
这次为你们带来的是适合0-6岁孩子父母读的书,由日本知名育儿专家:田中喜美子,带来的这本家教书。正如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同样也不能选择孩子。但是,育儿方式,亲子关系,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没有人天生会当妈,希望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成就最好的彼此。
日本亲子教养类经典指导用书,日本亚马逊五星好评!
适合家有0-6岁孩子的父母阅读: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作者介绍
田中喜美子:日本知名育儿专家。1959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曾任主妇投稿杂志《WIFE》的总编长达三十年。主要著作有《孩子被欺负也是妈妈的错!?》《毁掉孩子的22个育儿常识》《成为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妈妈》《母子亲密与育儿障碍》等。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针对孩子“不遵守规矩”这一教育难题,所写的家教育儿指导用书。孩子幼儿期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时期,日本知名育儿专家田中喜美子,从其30年的亲子教育研究入手,告诉家长: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只要在爱孩子的同时做到有节制、不娇惯,采取平衡的育儿方式,才能养出懂规矩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生存力”.样文选摘
身为母亲的喜悦
下面引用的是《每日新闻》报“女性心情”专栏的一篇投稿(关于产子),其中清楚地体现了投稿者身为母亲的喜悦之情。
“如果有人正在为是否生孩子而感到烦恼,我想给她讲个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对我也很宠爱,可我从懂事时起,就一直缺乏自信,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自己。……
直到我在29岁生下大儿子时,才第一次认可了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抱着刚出生的柔弱无力的婴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光是孩子出生,就令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所以说,越是缺乏自信、犹豫着该不该生孩子的女性,越应该成为母亲。越是担心自己没能力抚养孩子的男性,越应该成为父亲。……”
(日本埼玉市?匿名讲师38岁)
读完这份投稿,想必很多女性都会感同身受吧。
婴儿本身确实是可爱的,但妈妈之所以爱孩子,并不只是因为被新生命的光辉所深深吸引,还因为婴儿的柔弱无力,令妈妈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并为此欣喜不已。
仔细想来,恐怕没有哪个时刻更能令人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生存意义”.所以,带孩子的女性才会一面连声喊累,一面却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平静。
有些女性之所以甘愿忍受生产的痛苦,接连不断地生孩子,最大的理由想必就在于此吧。
不过,这种“生存意义的感觉”同时也伴随着危险的陷阱,希望妈妈们对此提高警惕,否则不知不觉间,妈妈就可能陷入私欲,认为“孩子是属于我的”.这就是大多数做母亲的人的心情,这种心情从古至今从无改变,也不能简单地以好坏论之。
半个世纪以前,人们生活贫困,兄弟众多,孩子们都是在外面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待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并不算特别多。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的这种“爱”就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如今,妈妈和孩子往往一起待在家里相处,多数时间闭门不出,关系过于亲密。这时,妈妈的这种“爱”就会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
母爱原本就是以“保护”孩子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并不适合用来帮助孩子掌握在社会上的“生存力”.本来,要想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实际上,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育儿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正因如此,育儿的方向才容易出现偏差。
如何教孩子懂得“爱”与“节制”
在这种情况下,从四五岁起,孩子就会分出两个成长方向,要么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先问妈妈“行不行”;要么就是完全相反,不听妈妈的话,不把妈妈当回事。
这一时期正是此前的育儿过程开始显露结果的最初阶段。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大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种种状况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前一种成长方向的孩子,大人只会觉得孩子成熟稳重又懂规矩;而对于后一种成长方向的孩子,大人通常又不怎么当回事,觉得孩子调皮些也没什么,只要健康活泼就好。然而,健康活泼、天真烂漫的调皮,与轻视妈妈、蔑视大人的孩子,其根本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在这一时期,就算有聪明的妈妈发现孩子的成长有问题,但从出生后的两三年里,孩子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倾向,今后再想加以纠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应该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发自内心地爱着自己”,产生对妈妈的信赖感,此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自己做什么事都能得到允许。
在这本书里,我打算具体说说,实际究竟怎么做才能正确地培养孩子。
第二篇:零吼叫养出100读后感
《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读后感
今年假期自己有幸读了《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这本书,对于教育孩子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期待,以前自己没有孩子时听到人家有很多说法:有人说 “教养子女是痛苦的,不过也许你不知道,教养子女本来就应该如此。因为教养子女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成长是没有痛楚的!”、还有的人说“教育孩子要当事业来做”、还有的说“父母的一堂课等于孩子的100堂课”等等。
而立之年拥有的自己的孩子后深深地感受到:有了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它是一个蜕变、一次成长、又一次不一样的成熟!一旦成为父母,你所熟悉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改变了。想想看,这个孩子出生之前,你是怎么安排空闲时间的?闲暇时间、睡眠方式、消费习惯、旅游计划、朋友关系、婚姻关系,从你当上父母的那一刻起,每一件都永远地改变了。从现在起你永远都不可能摆脱为人父母的身份,你也永远不能再回到以前,这也很可能让你感觉这像一种重生。
一个婴儿诞生了,他把自己交付给我们照顾,从那一刻起,我们也开始了一段崭新的成长历程,孩子和我们同时置身于这样的过程,彼此在交流中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最起码是爸妈不上火,孩子不用出色,但也是合理地成长,能养出拥有自立性的孩子从这本《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我找到了答案。
“零吼叫”——学习以一种平和、冷静、真诚互动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无论对方是谁,也不论对方如何表现,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学习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照顾好自己以造福世界
“零吼叫”告诉我们—— 你能为孩子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把焦点放在你自己身上,你和家人将会拥有更健康、更和谐的关系。
“零吼叫”告诉我们——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对抗的最大敌人不是电视,不是不良影响,不是其他,而是自己的情绪化反应。与其焦虑地想控制孩子,我们还不如专注于那些真正可以控制的事——控制自己的情绪。
“零吼叫”告诉我们——每一次跟孩子互动、每一次简单的谈话,还有每一次的争执,都潜藏着让人成长的机会。
“零吼叫”告诉我们——我们越是好好思考过我们想到达到的目标,我们就越可能作出有效的行动。好好想一想,你努力追求什么样的结果?在教养子女上你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要做的事就是取代我们。
“零吼叫”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认清,相互尊重永远都必须从父母做起,虽然这很难。奇妙的是,当你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感受的权利),他们就越能知道你想要他们如何感受。成为“零吼叫父母”,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为最高原则,而不是出于心底的恐惧来进行教养。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在人生的路上出现了什么诱惑,父母是他最佳的求助人选。
“零吼叫”告诉我们——对孩子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或不断地告诉孩子要怎么去解决问题,就是剥夺孩子发展探索与大胆创新的机会。急着去解答问题,就等于扼杀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方法的机会。
“零吼叫”告诉我们——柔道是通过闪躲对手的攻击力量,或是改变自己的姿势,以化解对手的力道。零吼叫父母永远不会在第一时间拾起战帖,而是先接受他的感受:“不过,你打算怎么办?”我们的目标不是压抑孩子表达自我的意志、渴望和情绪,我们的目标是要帮助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学会让自己保持冷静,如“你平常不是和我这样说话的,我可以给你几分钟好好想一想。”
“零吼叫”告诉我们——要想教养出好的孩子,就必须确保自己身心健康。好好照顾自己,是你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像照顾好你的孩子一样,这是天经地义的。
“零吼叫”还告诉我们„„
就这样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调整情绪、接收问题、学会转变与孩子们的对话模式
第三篇:十九原则让你的孩子懂规矩
十九原则让你的孩子懂规矩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立规矩的19条原则。
案例:
5岁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着早点。妈妈在着急:“明明,快点,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明明好象真的不关心妈妈似的,仍在慢慢地“品尝”那点粥。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明明妈妈在叹气。
晚上,明明的妈妈生气地把明明的事告诉爸爸。爸爸更加生气对明明说:“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
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明明妈妈告诉明明,“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我儿子小时候最盼的几乎就是我不上班,被开除在家带他。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明明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明明的妈妈作为一个成半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她把这件事告诉明明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都得靠爸爸。
第五,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明明爸爸的话对明明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如果明明的爸爸说:“今晚你别吃肉”(假如明明爱吃肉),那效果会比这么说好得多。
第七,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
比如,明明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八,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第九,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
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第十,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
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十一,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
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第十二,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十三,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
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第十四,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
儿子三岁后的那个夏天,有一阵子他要求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第十五,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他吃青菜,告诉他吃青菜的好处,他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他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馅饼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他看着眼馋。有时他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好,不得病。”
第十六,有些我们看着不恰当的行为。
比如,说“狠”话(“我要拿枪把他打死!”)、咬人打人,更正无数次也不见效,甚至发脾气、惩罚孩子都没有用,就干脆“冷处理”好了,多给别人道歉,少对孩子做过激反应。这些行为是阶段性的,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力量。过激的反应倒会强化他的印象,感到自己有能力激怒他人,就更不愿意放弃了。耐心等一段时间,他看着观众反应不强烈,也就索然寡味,不再“表演”了。
第十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
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他看来,向你身上泼水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他,“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第十八,记住,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成年人)。
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你对他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第十九,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慎用惩罚手段。
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也在教导孩子一切问题都可以运用暴力来解决。其他的惩罚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行为和惩罚之间一定要有通顺的逻辑关系,比如,“你要是把弓箭对着别人发射,我就必须没收它,不让你玩儿,以免你伤害别人。”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一定要履行诺言,而不是威胁了又威胁,雷声大雨点小,让孩子觉得你只是在吓唬他,久之他也就不把你当回事了。曾经有几次,Sam闹着在吃晚饭之前吃甜食,我对他说,如果他现在吃甜食,就没有晚饭吃。他马上不吭声了,因为他知道,妈妈绝对说话算数,为了一口甜食而损失晚饭,实在不划算。
这些原则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在犯错误,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第四篇:《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
《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
寒假,我读了好几本书,不过我最喜欢《出卖笑的孩子》这本书了。
故事讲述了:男孩蒂姆把自己的笑跟格子先生菲勒特做了交易,把笑出卖给了格子先生,得到的是每次赌博准赢。蒂姆听说: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笑。他失去了自己的笑,生活变得苦涩乏味。于是,他决定向这位富有的,阴险狡诈的格子先生要回自己的笑。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蒂姆和格子先生签合同的第六条中写着如果蒂姆输了一次,格子先生将把笑还给蒂姆,当然,蒂姆将失去赢得赌场的能力。通过努力,蒂姆最终找回了自己的笑,找到了原本快乐的自己。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人不可以把钱看得太重,钱不是所有,小沈阳也曾经说过:“人不可以把钱看得太重了,钱乃身外之物。”经过思考,我认为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钱,而是快乐,是健康,是安全。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朋友,珍惜生命,友善的、和蔼的对待别人,平淡而自由快乐的生活。哪怕是贫困,也要安于贫困,拥有一颗快乐健康的心!
第五篇: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
《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
市一小 五
(二)班 杨博宇
今年我在暑假看了一本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出卖笑的孩子》。这本书是德国作家克吕斯•克吕斯写的。
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蒂姆的男孩,为了达到每次打赌都能赢的目的,与一位格子先生菲勒特做了一笔交易,把自己的笑卖个了这个神秘莫测的人,他得到的回报就是每次打赌都能赢。虽然蒂姆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生活却因为他失去了笑之后,生活变得苦涩乏味,毫无意义。在意识到“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笑”的道理之后,蒂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笑。
读完这本书后,我替蒂姆能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找回了自己的笑而感到高兴。我认为书中的笑代表这快乐,书中的赢代表着成功。现在有很多所谓成功的人,他们为了换取成功,宁愿把所有的快乐都抛开了,这样的生活跟蒂姆那段苦涩乏味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成功可以是很多种,财富的表现也不一定全是金钱,快乐、开心的笑也应该是我们应有的财富之一。
快乐是财富的源泉,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快乐的人生,都能开心的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传播快乐的天使,把开心的微笑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快乐的、开心的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