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狼图腾》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读《狼图腾》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读《狼图腾》有感》。

第一篇:再读《狼图腾》有感

再读《狼图腾》有感

(14级能源与动力 陈田淇)

第一次接触《狼图腾》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初中的一个暑假,无意间从书堆中发现了隐藏在角落里的它。从翻开它的一刻起便深深地被其吸引,无法自拔了。最近《狼图腾》电影在各大影院上映,不觉又拿起这本书重新读过,又在字里行间收获了许多当初未曾觉得的感悟。

当时作为一名初中生的我更多的是被书中描绘的壮阔草原,原始的野性和狼与草原人之间的生存契约所吸引,尤其是为书中后部分对于草原不计后果,盲目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而惋惜愤怒。当面对利益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被冲昏头脑做出傻事,书中最后所描述的沙尘暴就像如今我们所遭受的雾霾一样,这些都是一时鲁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那时的《狼图腾》时刻提醒着我,当有利可图时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

如今回头再看这本书时已是大学,尽管对于电影版的《狼图腾》大家褒贬不一,但我却仍坚持自己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电影和书籍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所注重的方面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也不会全然一致。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这本书,发现当初的想法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书中其实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狼性精神,这种狼性精神更多的隐藏在狼群与草原游牧民族的斗智斗勇中。同样作为草原上的顶级生物,草原民族与狼群始终存在着竞争,虽然人类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和工具,但是狼群却有着更加机智的头脑,他们擅长群体作战,在战斗前进行侦查,分配任务,进攻时勇敢耐心,团结灵活。他们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壮硕且有智慧的公狼被选为狼王带领狼群进攻,一旦当人类放松警惕,他们便抓住机会进行攻击。就像书中所写到的在白毛风的夜晚狼群为了报复人类,将上百匹军马作为报复对象,对马群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正如之前毕利格老人所说:“人类断了狼群的后路,必将受到报复。”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狼群与游牧民族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互利关系,草原人可以说对狼群既爱又恨。

这本书之所以叫狼图腾,在我看来是因为作者将狼性文化认为成一种图腾文化并且坚信这种文化已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甚至是深远的影响了中华文化,只是其一直隐藏于其中被淡忘而已。而作者就是要人们重新发现它并作为当代的一种宝贵精神来继续影响如今的人们。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我们一直是龙的传人,我们所拥有的图腾是龙图腾,而在《狼图腾》中作者主张的是代表强悍进取的狼图腾,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的确更加需要这种狼性精神,尤其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为迫切的需要这种进取激荡的情怀。多少年来我们所崇尚的儒家中庸由于缺少它们,导致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变得保守平庸。有多少大学生是在为了考试不挂科,出了门可以找到一份简单合适的工作而机械地学习。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拼搏努力?诚然出于实际选择前者的人会占到大多数,但如果这样,未来的中国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许多人在等待求到一份工作,而能够创造机会的人却少之又少,若是这样那还谈论什么创新!相比之下,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作出改变,从总书记上台以来,严惩贪官污吏,在外交方面不断进取寻求合作突破,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这一件件大事都让人民看到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的希望。

《狼图腾》作为一本当代名著,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发生在平原上的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狼故事。它颠覆了人们对于狼贪婪,凶残的普遍看法,作者作为当事人,用另外一种目光重新审视草原狼,发现了隐藏于其中的毅力,耐心,智慧以及团结。我们只有学会像狼一样开拓进取,坚持不懈,奋发向上,才会使自己永远具有核心竞争力,而一个民族只有学习了这种狼性精神才能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再读《狼图腾》有感1000字

再读《狼图腾》有感1000字

王宝健

“沉沉暮色罩住荒原,草木凋敝,山川萧索,天地有蛮荒之气,此刻,狼群正在紧锣密鼓地执行自己的作战计划。是什么,让狼群能够在草原上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独霸一方……”闲暇时间再次阅读了《狼图腾》一书,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出测时总会放在箱子里。这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作者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内蒙古草原的宽广、辽阔、静谧,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从一个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探讨了狼性、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每次读起这本书都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草原狼的精神让我血液扩张、膨胀,我向往西部辽阔草原的深广,我崇拜狼热爱生命、团结协作的精神与顽强的忍耐力。我对这本书有着深深的感悟。

《狼图腾》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狼群在作战前耐心地伏击、精妙地设围、细致地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分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是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

狼群凡事有计划、讲策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不是狼,但是狼的各种策略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到很多东西,尤其是适应环境、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环境的生存法则,草原狼在千百年中能够存活下来是其不断与环境斗争的结果。草原狼在冬季漫长、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学会了在冰窖雪窖中储存食物;在捕杀猎物中,学会了气象与战术;在生存的危机中,学会了选择生育地点的隐蔽与逃生;在逃生时中,选择了残杀弱病伤员。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力,不断学习,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从蒙古草原的食物链上,我们看到了蒙古狼的自然价值。狼是捕杀大批黄羊、旱獭、老鼠的杀手,从而保护了草原上最珍贵的草资源。狼对动物的腐尸也是乐此不疲,既清洁了草原,也预防了病菌的传播。草原有草,才能抵御风沙、大旱;草原有草,才有牛羊的食物,才有人的生存。所以,在草原上,狼杀黄羊不杀绝,狼打旱獭专打大不打小。蒙古人打狼、打獭子更是不赶尽杀绝。这些草原的规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作者在本书最后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还有对草原的忏悔,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的思索,他在警示我们,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再读《狼图腾》

再读《狼图腾》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杯陈年佳酿,总会让人回味无穷,让人纷扰繁杂的世界里找到心灵的归宿,找到失落的真谛,重读《狼图腾》,让我的心怀再次激荡,仿佛重回当年的激情岁月。

刚开始拜读这本书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如刀刻般呈现了草原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庭责任感,还有蒙古民族谜一样的天葬仪式以及他们和草原狼之间的爱恨过往。史诗一般的画卷一点点在眼前展开,不仅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而且让我把眼光放远,去探索古老的农耕民族流淌的血性和韧劲。

真正震撼我的首先是对草原狼如庖丁解牛般的描述,从它们的集体捕食到偷袭羊群,从个体习性到团体架构,它们是广袤草原的真正王者,组织严密,来去如风,凶狠顽强,正是这样,才维持了草原的平衡,造就了草原民族的彪悍和勇敢。不仅如此,狼还有着不可驯服的高傲,当猎狗们围着我们摇尾乞食,当羔羊们在围栏里嗷嗷待哺,被抓住的草原狼只会一次次用鲜血和残肢告诉我们,它们,永远不会低下高傲的头颅,永远不可被征服!其次是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类丧心病狂的种族,应该赶尽杀绝,以绝后患,那么多的俗语足可以证明这点,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名声狼籍等等。事实告诉我们,片面的看待问题无异杀鸡取卵,终将铸成大错。在草原狼日渐稀少的时候,老鼠出来了,兔子出来了,黄羊泛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草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肆虐的黄沙掩盖了草地,也掩盖了人们刚刚喜悦的心情。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科学地解决环境问题,这是当前乃至以后我们都将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

“尽信书不如无书”。关于作者论述中华民族的“羊性”,我不敢苟同。不错,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勤劳的先辈们日复一日在肥沃的土地上抛洒汗水,收获希望,安稳平静的生活造就了人们小富即安的个性。但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丧失过血性,在危难之际,总有铮铮铁骨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总有有识之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因为这样,我们才从来没有被征服过!喜欢《狼图腾》,它告诉我们,用智慧的方法去生活,用自己的手去开创世界,自尊自爱,精诚团结,就像——狼一样!

第四篇:狼图腾有感

读书心得

--------<<狼图腾>>有感

在暑假中,我读了一篇长篇小说-<<狼图腾>>, 这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以前对狼的认识.以前总是从骨子里对狼有一种莫名的仇视与恐惧,这大概是跟自己儿时看的童话故事总是将狼塑造成凶狠恶毒的反面形象有关吧。最初,狼外婆的故事就让我从潜意识里觉得狼狡猾可恶;后来,看了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自己对狼更是厌恶反感;最后,“狼来了”终于让自己对狼产生了的极端仇恨的感情。总而言之,狼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狼作为牧民族的图腾,也绝非偶然。狼作为草原上强悍的肉食动物,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只有具有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才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同样的,游牧民族要生存,就必须要有像狼一样强大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游牧民族在草原上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时,在与狼不断搏斗争取生存机会的过程中,他们被狼的精神折服,绝非偶然;而他们对狼的不屈精神的崇拜,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本书大概要有同四大名著的厚度。从第一章就可以看出这是叙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叫陈阵,对就是陈阵,再次提及,是希望读者记住主角的名字。因为他将带着我们穿越草原,穿越蒙古人的牛群、羊群、马群,去寻找狼群。这个故事大概发生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额仑大草原,那时的额仑是真知的草原生态。陈阵以北京知青的身份到那里工作。对狼的恨意让我们把它们作为了反面教材。肆意的诋毁,夸张的改变对狼的真实认识。因此农耕民族的后代大多是畏惧狼的,我们如此,陈阵也是如此。

想到陈阵将要奔赴狼群,无名的恐惧让人毛骨悚然。由于蒙古人的熏陶,陈阵渐渐对狼着了迷。他的阿爸毕利格老人也让陈阵见到了一场狼猎食之战。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潜伏在目标周围,从早晨一直等,渐渐日已接近黄昏。目标是一群吃了一天草的黄羊,此时它们正打算排一下体内的尿液。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举动,成为了最大的缺陷。头狼抓住时机,命令狼群三面围近。奔跑的黄羊

速度远胜于狼,可由于体内的尿液,一些黄羊被活活憋死,而其他的也被逼向了没有足迹的雪坑,一场残酷的围杀开始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狼群的纪律是何等严明,如若不然围捕不会这样成功并极富杀伤力。狼的耐心着实让我们震撼,而抓住机会的能力又是如此惊人,真正领悟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奥妙。更甚者,狼的果断出击,真可谓“兵贵神速”。这些兵法被狼群发挥得淋漓尽致,难免使人想到兵法的来源。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学习,如果我们大学生能严守学校纪律,抓住目前学习的种种有利形势,以耐心应对孤独和寂寥,在无声无息中积累力量,练就本领,并在毕业后淋漓的表现自己,我想工作也不过是那群黄羊。

陈阵心中渐渐有了狼的雏形,要想成为大狼,还需要更深的体悟狼。

狼群对黄羊的处理,并非尽数杀害,而是有目的地放生了一批。大概是为了不至于明年的此时会断“粮”吧,狼群更懂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反而人类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汗颜。肆意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只把目光放在当前的那些利益,惟利是图的人难道不比狼凶残?

蒙古人的羊群、牛群、马群也时刻受到狼群的威胁。书中的陈阵就见证了一次精明的夜袭战。人们用土垒砌高高的墙,把羊群圈在里面,睡了一个安稳的觉。喜笑颜开的人们第二天就变的恐惧万分,高高的羊圈内遍布着羊尸,成了一个血腥的屠场,不禁使人惊骇。这道墙的用意是护羊,可狼群却用它拦住了羊。陈阵后来才明白狼是用叠罗汉的办法进入羊圈的。这种办法必然会使一些狼只得牺牲自己垫底并且留下墙外把风。至于出来时,有羊尸就无需狼垫底了。这些狼大概是明白的,不然它们怎敢擅闯。

蒙古人就是这样在狼的无数次的历练中成长,是狼训练出了蒙古人、蒙古马,两者的结合诞生了纵横亚欧的成吉思汗的百万铁骑。因此狼被尊为导师,也就自然的成为了为之无愧的草原人的图腾。

狼图腾只是个代号,我们要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有纪律性、有耐心、有智慧,能抓住机遇,有奉献精神。

<<狼图腾>>作者;姜戎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五篇: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感觉它像一杯浓郁的烈酒,令人热血沸腾、壮志满怀;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这部巨著,感觉它像一杯苦咖啡,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部外国名著,该书的主人公叫做保尔·柯察金,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遇见就不再错过”,于是我鼓足勇气向班上的那位女生(这部书是她的)去借这部书,她爽快地答应了,我拿到书之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保尔的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候我花了三天时间将这部书仔细地读了一遍,读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保尔·柯察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感到自己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般。一遍读下来,我对整部书的故事情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保尔坎坷的人生经历与他的顽强不屈、惊人的毅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保尔这一英雄形象更加的逼真、更加的高大、更加的深入人心。“保尔精神”也在无形之中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保尔一样的人,做一个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倒、压不垮的人,做一个忠于社会、忠于国家的人……

时光荏苒,几度春秋已经悄然度过,我已经从一个豪情满怀的初中生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大学生。虽然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模糊,但是保尔的形象却始终活在我内心的那个角落里,丝毫没有褪色。大一的我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可能是刚刚来到大学,对大学的环境还很陌生的缘故吧,不过我的心中有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在鞭策着我:要好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得过且过,大学的时光是不能够这样来荒废的,不然以后悔之晚矣。我随后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着去适应新的生活、去融入新的集体,潜移默化之中便走出了自己的迷茫期,真正的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大学之路。

三食堂那里定期就会有人在卖书,有一次我刚好去吃饭,路过书摊,就漫不经心地瞧了几眼,突然我的眼前一亮,那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就仿佛是故友的重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颤动了一下,顿时有了一个念头:我要买下这部书。虽然几年之前我已经读过这部巨著了,但是我是从心里喜欢这部书,看到这部书又自然而然地点燃了我再读此书的热情。没有丝毫的犹豫,我买下了这部书,心中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下晚自习回宿舍后,我便会拿出书,仔细地品读起来,这次我读的很慢,有的情节还会反复去看。这让我想起了高二的语文老师说过的话:一本好的书、一本你真正喜欢的书,每次你读起这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你不会感到厌烦,你会耐着性子、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总之,你会百看不厌。依照我来看,确实如此!重温这部巨著,内心确实多了好多别样的感触,“保尔精神”又一次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12岁就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欺凌和苦难。看到这里,我内心深深地同情苦命的保尔,也非常钦服他不甘受欺凌勇于反抗的精神。后来他经自己哥哥阿尔焦姆介绍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红军撤走后,德军大肆进攻保尔的家乡,再加上残酷的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可想而知是更加的艰难。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之前,暂住在保尔家,朱赫来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保尔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因此牵连入狱,我的心中不由对保尔充满了敬意。出狱后,保尔暂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一次激战中,保尔不幸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出院后,保尔不宜再回前线,便着手做了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之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憧憬已久的布尔什维克党。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了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在我自己看来,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在保尔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这就是保尔这个伟大的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其实,在我看来,保尔应该是作者本身的一个缩影,虽是作者从艺术的角度塑造出来的人物,不过作者将自己的生平事迹付给了保尔,从而成功的塑造了保尔这一千万人崇敬的英雄的形象、“保尔精神”更是激励了几代人。为何要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这部书的标题呢?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钢是在烈火中燃烧、高温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保尔和“保尔精神”却依旧闪耀着光辉,尤其是那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保尔精神”在现在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并且我相信它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处永恒的风景。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部巨著并且深有感触,那么肯定对下面的这几句话很是熟悉吧: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几句话。我认为这几句话很对,非常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不应该虚度年华,也不应该碌碌无为,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怎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呢?关键还是在于要去实践,要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样永远也没有结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精辟地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人生在于追求,就像保尔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部名著对我极具教育意义,也教会了我许多。挫折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那么应该怎样来正确地对待挫折呢?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过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要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能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的确如此,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抱着一种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而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只要我们没有丧失自己的意志。生活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时代,好多人遇到困难便会退缩,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怕吃苦”的念头在作怪吧,本质上是因为缺乏毅力,毅力对于我们的成长很是重要,可以这样说:毅力是成功之本。荀子也在《劝学》中这样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的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更应该直面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来历练自己,以保尔为榜样,更好地传承“保尔精神”,努力将将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可以说保尔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保尔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只是很多的有理想的、敢于奋斗的青年男女的代表而已,不过不管保尔到底代表着什么,“保尔精神”早已经深入人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人生价值的实现更是如此。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站稳脚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呢?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面对如今的社会现状,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漠视人文、道德的沦丧、缺乏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社会需要“保尔精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尔精神”。重塑“保尔精神”,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必须以保尔为榜样,去练就自己的人生,为实现伟大祖国的长久繁荣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增强自己的爱国爱党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勇敢地走下去!我坚信:当今社会有千千万万个“保尔”,而且以后会更多,“保尔精神”将会闪耀出更璀璨夺目的光辉!!

下载再读《狼图腾》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读《狼图腾》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读《边城》有感

    再读《边城》有感 桃花小学 龙飞 看《边城》的日子似乎已是久远,故事早已模糊,然后,顺理成章的,温书的习惯在暖暖的午后又再度开始。 再读,或是曾初读,还是忍不住喜欢沈从......

    再读《中庸》有感

    再读《中庸》有感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

    再读《背影》有感

    再读《背影》有感 J1807 邹昕恺爸爸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初中,还很熟悉地记得文章开篇的第一段,作者就写到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开始读的时候,......

    再读《朝花夕拾》有感

    再读《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我以前读过一次,如今再读却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在初一的时候我......

    再读《西游记》有感

    再读《西游记》有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

    再读《人生》有感

    《人生》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的人生变化。高加......

    再读《刻舟求剑》有感

    再读《刻舟求剑》有感原创: 春江海(一)在中国,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个楚国人,身佩长剑,乘船过江。江中略有风浪,楚人立于船头观赏沿途风景。突然一浪袭来,船身猛烈摇晃,楚人所佩......

    再读《我们仨》有感

    再读《我们仨》有感原创: 兔小宝生活清贫,可能精神世界就比较丰富,品质也更坚韧一些。时隔几年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年轻时候读不了太温情诺诺的平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