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5篇)

时间:2019-05-15 16: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

第一篇: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

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保龄球效应——多褒少贬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赞赏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向教师坦白承认错误,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错误而责罚学生;而应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意听取教师意见来改正错误的一面,对学生的举动表示赞赏;当一个学生第一天迟到30分钟。第二天,又迟到了28分钟时,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迟到比昨天少2分钟而肯定他的进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钟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转变,第三天他必然不会让老师失望。只要换一个角度,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德育就会收到神奇的效力。

三、“篮球架效应”——适度要求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学生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

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

四、美即好效应——走出错觉,正确评价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提出着名的美即好效应。它告诉我们: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往往歧视,并表现出讨厌的情绪。这就是美即好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使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丧失积极向上的愿望,失去自信,产生逆反心理。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俊遮百丑”,只了解优生的优点而忽视优生的缺点;也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学生健康成长。

五、“温水效应”——防微杜渐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护犊心态,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这些学生在班里学生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领导称赞他,任课老师宠爱他,班主任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三好学生是他,优秀团员是他,优秀学生干部还是他。即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也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含糊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其负效应是使得这部分优秀生产生错觉,他们对表扬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当有些尖子生自杀或犯罪时,我们方才醒悟是自己的温水煮死了锅里的“青蛙”,只是悔时已晚。所以,有效的德育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变堵为疏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比如,一个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张画上,他的妈妈大声喊到:千万不要把画撕坏了!结果,妈妈话音刚落,画便应声而坏。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把手放到画上时,微笑着对他说:“瞧,宝宝能帮妈妈贴画了。”结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画贴到了墙上。

八、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如有的老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有的老师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相信德育中的“亨利效应”一定能产生更多的惊奇!

第二篇:心理学效应

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弄假成真的谎言——关于认知失调》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惟一差别是,第一组的人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费斯廷格认为,两组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第二组人觉得说谎有理由,即可以得到20元钱“哦,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得到钱”,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但第一组人在1元钱条件下要说谎,收益太小,说谎理由不充分,认知发生失调,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焦虑,他们就要从任务本身找到其有趣好玩的理由。这样从心理上说,谎言弄假成真了。

费斯廷格根据实验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即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想法与行为的不协调。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做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心理才会不紧张。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在刚伤害过一个人之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可能会更加讨厌这个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便会感到不自在。为了降低这种内心的冲突,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寻找理由,使之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这里,当我们无心或有意地伤害某个人时,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呢?”;然后,合理化的解释出现了,“一定是因为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他,是他自己活该!要不然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很粗心或者我很糟糕?不可能是这样的!”

战争中历来讲究心理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正是利用了认知失调这种心理效应。三国时期,诸葛亮失街亭后,司马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但司马懿来到城下却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城门大开,里外有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吩咐全军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来犯的敌人以为攻击对象会严阵以待,至少会格外警惕。这是他们旧有的经验和惯常的思维逻辑。但是他们看到的事实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这与他们逻辑和先前经验是完全相违背的,于是,认知不协调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骤然增加,为了解决他们心中的这种压力和不断增加的疑惑与恐惧,他们选择了与旧有观念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举措——退兵。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玩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某个人,但为了某种原因却不得不在一起。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比如正在减肥的你有一个吃货朋友,常常晚上在朋友圈发美食的图片,这时候分泌的唾液告诉你你非常想吃,但克制自己不能吃,于是你辗转难眠,这时候你只需要跑几脚路,来蹭一点吃心情就会非常愉悦满足。

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行为。体能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时候,有些长腿MM极度羡慕我们这种小短腿,刷的一下就满分了,但看自己可能只有负值,郁闷不得志啊,这时候你就想,哎,体能测试每年就一次,长腿受益终生啊,心情就会好多了。

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我们大多女生都爱淘宝,逛着逛着看上一件款式超级赞的,销量超高的你超级想买啊,但手里头工资就那么几块,觉得我穿上一定很好看啊之类的让自己分外难受,那其实引进一种新想法,销量好的易撞衫。

总之当我们的认知产生失调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善于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第三篇:心理学效应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不是夫妻关系,或者男女之间日常的一般性接触,而是异性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为了加深了解,而有较多的接触交流。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事业进步、丰富人生、感情愉悦的有益活动,是多姿多彩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男女之间同样存在友情和友谊,并且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与同性之交的区别仅仅是,情感有限度之别而已。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异性效应有自己发生的条件。在一个集体中,异性人数的构成,无论哪一方,不能少于所需要的最低比例——百分之二十,而且,年龄要相差不大。随着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特别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寻求机会表现自己。在异性面前,重视个人的容貌和装束,更强烈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本身便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异性效应的道德教育机制,关键也在这里。

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皮格马利翁效应(百度)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1]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1]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2]。

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权威暗示效应的寓意: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权威暗示。权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

[1] 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木桶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厄勒克特拉情结

伊拉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亦译“恋父情结”。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伊拉克特拉(Electra)为希腊神话中人物,曾助弟俄瑞斯忒斯杀母为父报仇。弗洛伊德认为伊拉克特拉是女孩在2-3岁时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轻视与敌视,并认为这一情结持续时间长,不易升华。

伊拉克特拉情结又称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把恋父情结命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第四篇: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

1、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2、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3、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4、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5、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6、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7、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8、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9、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10、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11、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12、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13、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14、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15、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6、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17、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18、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1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20、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21、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22、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23、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24、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5、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第五篇: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一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古人说“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

二 投射效应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

三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我国民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因此,婚外恋如果受到干涉,双方反而相爱越深,恨不得天天厮守在一起才好,然而,真正一旦与自己婚外恋的情人如愿以偿,生活在一起,又会觉得情人也不过如此,妻子或许还好一些。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过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

四 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五 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

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六 刻板印象

曾经在某一网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象“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七 触摸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钟的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八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都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天。弗尔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八 鲇鱼效应

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一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在学校管理中如果在教师群体中引进德才兼备、争强好胜的人才鲇鱼,也会产生良好的“鲇鱼效应”。

九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丁奈(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

十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解决问题,工厂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由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为什么?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诸多不满,一向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这些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发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十一 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下载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教育中常用的八种心理学效应-德育(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

    艾德教育:www.xiexiebang.com 浅谈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学文教育温馨提示:各位考生在考前练习做题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好答案解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心理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

    心理学常见效应

    201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王各庄小学张学兵 这个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 巴纳姆效应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己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

    101个心理学效应

    101个心理学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

    趣味心理学效应

    趣味心理学效应 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又称作“第一印象效应”,指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初次印象。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能够对今后的......

    心理学的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的。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到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

    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李文慧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