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

时间:2019-05-15 16: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

第一篇: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

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汇编

0

1平凡无悔人生路 唱响统计“沂蒙颂”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统计局副调研员阚俊青。我报告的题目是《平凡无悔人生路 唱响统计“沂蒙颂”》。

马建波同志是倒在全国农业普查一线岗位上的。

那天上午,马建波主持召开了全市农业普查清查摸底培训会。中午,他没有休息,回家取急需上报的材料,在赶回办公室的路上,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的人民战争。第三次农业普查,农村经济主体更加多元,使用PDA现场登记,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任务更加繁重。马建波担任市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综合组组长,承担了大量的协调、组织工作和具体业务。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先后组织召开了7次全市普查会议,完成了“两员”培训和清查摸底;搜集整理了近2万家涉农单位名录、100多项指标数据;撰写材料、收发物资、现场督导、电话调度,事必躬亲,一件不漏。有一次,上级下发普查员急用的工作手册,他在托运站,一直守候到晚上11点多,当晚清点、打包,第二天,数万本手册全部分发到普查员手中。同时,他负责的农业科所有日常业务,一项也没有耽搁。三个多月,一天也没有调休。他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的运转着。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勇于担当的人。他见事不推诿,遇难不退缩,出色履行了服务发展的职责。

2013年,全国开展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国家制度只设计到县一级,乡镇怎么办?党委政府指导农民增收、脱贫攻坚都需要这方面的情况。马建波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把一体化改革延伸到乡镇的设想。可是,这要做多少具体的工作呀!建波说,工作需要,再难再累也要干。他和科室的同志们一边主动向上级局汇报衔接,一边开展方案制定,样本点选取,调查小区图绘制等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一套覆盖全市、城乡可比的居民收支统计体系建立起来了。

马建波说过,统计数据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就会有莫大的成就感。2016年,马建波主笔撰写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刊物全文刊发。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人。统计工作整天与数字打交道,重复而单调。马建波却乐此不疲,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用一项项工作创新,展示统计人一个个精彩。

一天晚上,10点多了,我看见马建波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我推门进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建波,这么晚了,还加班。”他一愣,看见是我,兴奋的拉着我的手说:“阚局长,你看,这个数据处理程序终于做出来了。”我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和激动。这正是普查所急需的程序呀,提高了80%工作效率,差错也全部消除了。

马建波还创新了“培训一线工作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他担负集中培训任务。为了提高效果,每到一个县区培训,他总是提前到乡镇、农户组织试填试报,发现问题,修改充实讲稿。几场培训下来,他做了上万字生动鲜活的备课记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他先后研发了农业统计网上直报平台,粮食调查全面统计,畜牧业统计村级起报等等,有的还在全省推广应用。他就是精益求精、如琢如磨的“统计工匠”。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忠诚职业操守的人。去年,农业普查登记试点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在结束费县检查,返回单位的路上,一家企业打他手机,说数据差异的原因找到了,但不知道怎么修正。此时,已近中午,有的同志觉得,因为一个小差错再返回,不值得。但建波表示,差错再小也是错,就得改,绝不能留下数据质量的后患。他说服了同事,重返企业核查,一直工作到下午两点多。

还有一次,跟农业部门进行数据会审,我们发现县区上报数据差异比较大。分析原因,乡镇统计常常换人,业务不熟,基础数据出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马建波经过实地调研,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有效控制了数据差错。他就是坚强的数据质量卫兵。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马建波对于别人请他帮忙的事,从未说过“不”字。一年冬天,河东区局一名女同事因业务不熟,年报不能按时完成,就请他帮忙。劳累了一天的他,还是一口应承下来。就在紧张忙碌的时候,这位同事的家人打来电话,说孩子发高烧,让她赶紧去医院。几番催促,她才匆忙离去,一忙就到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当她回到市局农业科时,发现马建波趴在办公室桌上睡着了,表已经报完。

马建波见不得别人受苦落难。单位有位老同志得了病,大家纷纷捐款,100元、200元,他毫不犹豫的捐了1000元;义务献血、志愿活动,每一次都能看到他积极的身影。2000年、2011年,他两次主动请缨,挂职帮扶困难村,都被评为全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马建波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和生命,书写了踏实而无悔的人生,唱响了统计“沂蒙颂”。

谢谢大家!

0

2我统计人生的领路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市统计局的臧小玮。我报告的题目是《我统计人生的领路人》。

我到市局农业科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县卡年报。那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150 多项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部门、专业、县区的数据也一股脑地压下来,我根本理不出头绪,几天下来,也毫无进展。

“小臧,年报搞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没有?”那天下午,马队长问我。

“啊,还差……”我支支吾吾的。

看到我手足无措的窘态,马队长面带微笑,走到我的办公桌前,非常理解的样子,“每个人刚接触报表时都会这样”,他安慰我说,搞年报要先从最基础的指标含义入手,弄懂了就不难了。这个指标的内涵是什么,那个指标要怎样把握,这些指标数据从哪里来,怎样验证核实。

要言不烦,清晰透彻,我很快掌握了县卡年报的要点和流程。

现在,这项工作对我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回想起来,这是我在马队长手把手教导下,学的第一手活。

农作物调查是我们科的一项重要工作,调查内容多、时间紧,再加上基层统计人员经常更换,县区咨询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们疲于应付,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时,我常常看到马队长放下手里的活,皱起眉头。

“这都是很简单明白的问题,怎么还有这么多县区打电话询问?”

我和同事面面相觑:“这种情况,全系统都这样,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但我们,要想办法改进这项工作。”马队长坚定地说。

从那之后,白天,马队长不停地和县区电话交流,查阅制度;晚上,一个人对着电脑敲敲打打。一个多月后,他制定了“农作物统计50 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列出了日常统计的问题、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这以后,县区询问的电话越来越少,省局查询也渐渐少了临沂的名字。我和同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调研分析上,有几篇还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

遇到问题时,调查研究,拿出法子,提高效能,马队长教会了我推进工作的方法。

马队长时常微笑着,嘴角却总是僵硬地上斜着,这是他患上面部神经麻痹留下的后遗症。

那是2012 年的夏天,全市开展夏粮实割实测调查。这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工作,必须在只有半个月的麦收期间全部完成。马队长带着我们下地头、选地块、框样本、贴标签,收割、晾晒、脱粒、称重……如此精细复杂的工作,都要赶在太阳暴晒之前完成,每天凌晨5 点多就下地作业。连续高强度的劳作,他得了面部神经麻痹,不得不被我们拽进医院住院治疗。没过几天,病情得到控制后,他就坐不住了。大夫拗不过他,嘱咐他出院后一定不能见风受凉,否则会留下后遗症。时间不等人。就这样,出院的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夏粮实测的现场。为了避风,他只能在脖子上围着一条厚厚的围巾。这可是30 多度的大热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他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围着厚厚的深色围巾,都是那个夏天田野里最美丽的风景。

马队长在工作上是我的领导和老师;生活中,他关爱同事、力尽所能,教会我如何与同事和谐相处、同心同向、聚力前行。

我们科有 5 个人,只有马队长一个男同志,平时搬物资、加夜班、上街打扫卫生等苦活累活,他从来都是带头做,刮风下雨时,他经常开着自己的车帮着同事接送孩子。

我们科的老大姐庄凤,对马队长给予她的帮助最是刻骨铭心。庄大姐的母亲有肺心病,常年需要照顾。那年,庄大姐的母亲又犯病了,当时爱人和孩子都不在身边。马队长知道后,赶到庄大姐家里,把她80多岁的老母亲从6 楼背下来,送去医院。自那以后,只要庄大姐照料不过来,马队长都会及时出现在她家里,帮忙扛氧气瓶、送医院复查……时间长了,庄大姐心里过意不去,母亲犯病时就有意少找他。马队长知道后,主动跟她说:我们这么多年同事了,再说住的又近,你不找我找谁?话说得实在又真诚。庄大姐现在想起来还止不住地掉眼泪。她总说,马队长对我有恩,可这份恩情,我这辈子是还不了了。

马队长,是您,把我领进了统计的大门;是您,培养了我服务奉献的品质;是您,锻炼了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您,放心走吧,我和同事们一定会沿着这条路,扎实走好统计人生的每一步。

谢谢大家!

0

3我认识的马队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蒙阴县统计局的李潇。我报告的题目是,《我认识的马队长》。

第一次接触马队长是在六年前。刚参加工作,正好赶上县政府开展农业发展专题调研,要求统计局将本县情况与全市及相关县区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提出建议。面对几天搜集来的一堆数据,怎样比对,怎么分析,我懵了。已是晚上九点多,这时我想起宋姐跟我说过,“市局马队长业务熟练,人又好,有什么难题可以向他请教”。我硬着头皮,忐忐忑忑的拨通了马队长的电话。

“喂,哪位啊”,温暖又亲切的声音。

“马队长,我是蒙阴的小李,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给您打电话,有个急事想请您帮忙”。于是,我就把数据整理分析的事,一五一十地向他说了一遍。

“小李,先别着急,我帮你看看怎么弄,你先回家休息吧”。

因为心里装着事儿,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办公室,赶忙打开电脑,看到了马队长发来的邮件,下面还附有留言,“先把分析结果传给你,回头我们再细细探讨。”我快速打开文件,发现所需要的数据比对、优势差距等等一目了然。紧张了几天的我,顿时如释重负。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不是因为这些天的加班委屈,而是在最无助,最无奈时,马队长给我的那份关怀与感动。

后来,与马队长接触多了,他的热心肠让我有了更多的体验:不论我们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啥难题,只要向他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

宽和而热情的马队长,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却是一丝不苟,近乎苛刻。

2014年,全市开展第一次“土地流转”统计调查,蒙阴作为农业县,有20余万农户,工作量非常大。几次上报,总有个别数据存在异常,可是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我一筹莫展。马队长似乎早有洞察“小李,你们县农作物种植面积那么大,如果就这么上报了数据,会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带来多大影响。我这就去你们县里看看,到底是什么大问题让你如此犯难”。语气严肃而坚定。就这样,他与市局农业科的同志,当天中午就来到我们县,召开部门联席会,进村入户,核查数据。经过紧张忙碌的工作,数据异常原因终于找到,紧接着指导着我们一一修正。忙完,已是晚上十点多。

听我们县局的分管领导说,马队长严谨的职业习惯,在全市统计系统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我也有所领教。去年7月,马队长来我们县调研畜禽养殖情况,第一站是去蒙山管委会的水营村。早上,换上干净的平底鞋出发后,我心里窃喜:刚下完雨,山村空气清新,今天出差就是小出游了!赶到农户家时,我傻眼了,满院子的鸡、鸭、羊,苍蝇横飞,满地泥泞。当我们还想着从何处下脚时,马队长已走进院子里,与户主聊了起来,“家里养了多少只鸡、鸭,卖了多少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啊?” 一边询问户主,一边清点、记录。整整一个上午,我们走完了村里所有调查户,户户如此,不厌其烦。望着马队长满头的白发、湿透的衣衫,再看看他一脸的认真和虔诚,这不正是一名普查老兵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嘛。

11月17日一早,像往常一样,当我习惯地打开农业普查群,准备按照马队长制定的日程工作时,猛然看到了他离开的消息。怎么可能,昨天上午不是还给我们开会的么?这不才半天的功夫啊……泪眼模糊中,我回忆起前一天开会时,虽然大家都穿着羽绒服,但是马队长却满头大汗,休息期间,沂水的同志还问马队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还淡淡的说“没事,可能是最近有点累,休息一下就好了”。是谁叮嘱我要好好休息,注意身体,不要熬夜加班的?您怎么能不以身作则,怎么能说话不算数,怎么能…就这么走了,连一声道别都没有……为工作忙了一辈子,就连走,都这么匆忙……

这,就是我认识的马队长。

马队长走了,但我总感觉他还在身边,给我关爱、给我温暖、给我启迪、给我力量。

0

4你的生命是我爱的雕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黄颖,马建波的妻子。

大家好!我叫顾建梅,马建波的表妹,我的嫂子黄颖身体不适,由我来报告马建波事迹,报告的题目是《你的生命是我爱的雕塑》。

一转眼,我与建波已经分别 200 多天了。回想起我们24 年零11个月,8970 天一起的生活,他留给我的和深深植入了我脑海的,是他热爱统计工作的那种“诚”,对父母长辈的那份“孝”,对亲朋好友的那种“仁”,和对家庭责任的那份“爱”。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个为了工作勤奋学习、废寝忘食的“工作狂”。

我们是 1992 年1 月16 日结的婚,当时,对于一个刚结婚的女人来说,还有烂漫和梦想,很想去海南旅游度蜜月,他略带愧疚的说:“我们从现在开始攒钱,等我们有钱了,我不单带你去海南,还要带你去天涯海角……”,我当时为此还兴奋了一阵子。不料,几年后,他将全家攒的2400 元钱都用来买了一台电脑和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维修电脑和编程等,经常忘记吃晚饭。在这期间,他觉得自己学的会计专业和工作不是完全对口,他还自学了统计学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专科、本科学业证书,获得了初、中级职称。我这才明白,他买电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统计工作。白天干不完的活常常带回家里来干。很多时候工作到凌晨二三点甚至通宵熬夜。周末加班也是常有的事,记忆最深的一次加班,两天两夜未回家。不到40 岁,他就满头白发。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统计工作必须认真,不能马虎,要一口气干完,数据必须准确,否则可能就会伤害老百姓的利益”。

2015 年我的婆婆因为心脏病住了三次院,我当时在深圳出差,他为了不耽误工作让他妹妹白天来陪护,晚上他来陪床,还抱着电脑在病床前工作,婆婆假装生气地问他:“你是来看我的,还是来看电脑的?”他不好意思地说:“妈您原谅点,有点事还没处理完!马上就好”婆婆就无奈说:“唉,儿子是好儿子,是孝顺儿子,就是老是工作忙,当妈的能理解”。

如果说,工作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是他为党尽忠,为工作尽职的话,那他的豁达、他的善良、他的孝顺让我感恩、让我学习、让我难忘、让我缅怀。

还记得第一次带他回家见我父母的场景,我家在沂水农村,我的母亲一直卧床不起。不巧的是,那一天,父亲积劳成疾也病倒了,看着家里一个床躺着一个,四目相对的无奈的爹娘,我偷偷跑到屋里哭了,我就在想:“怎么就这么巧? “他家是市里人,会不会嫌弃我的家庭”,看见我哭红的眼圈,他猜透了我的心思,抱住着我很认真说:“黄颖,我既然爱你,就不会嫌弃你,别难过,将来咱们结婚了,条件好些了,把他们搬到咱家,好好照顾他们不就行了……”。那时候我以为他就是为了安慰我,随便一说,但是他说到做到了。

1995 年的五一前夕,他突然和我商量说:“笑笑现在大了,她爷爷奶奶身体也还行,不用怎么照顾,把她姥姥和姥爷接过来吧”,就这样,我的父母在我家一住就是5 年。5 年里,他对我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他们间从未红过脸,可能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我娘竟然能下床走路了,娘总是说:“多亏了建波,托了建波的福”。

2015 年4 月,我娘因白内障眼睛疼的厉害,我们赶回老家把我娘接到医院做手术,老人年岁已高,不能坐,不能躺,他就抱着我娘来回奔走在医院各个楼层做检查,累的他满头大汗,衣服全湿透了,医院的大夫和护士都说这儿子真孝顺,后来才知道是女婿。

今年正月初二,按照习俗,女儿们都要回家团聚,我那89 岁的老娘还念叨着:“建波怎么又没回来,又值班啊?还是忙啊,我们想建波了,前两天还梦着他了”,听了娘的话,我再也控制不住了,像个孩子一样

一头扑到娘的怀里说:“娘,建波再也不能来看你了……”,娘抱着我哭了半个中午。

建波出身于普通家庭,他身上有股抹不掉的宽厚、善良和质朴,对亲戚、朋友、同事提出的求助,总是有求必应,尽其所能的去做。

在他的生活字典里就没有‘不’字,别人让他编个程序、修个计算机、联个网络、代个值班、帮着干点活等,他从来不会去拒绝,他觉得别人找他就是对他的信任!别人问他‘明天有事吗’,他总是笑着说‘没什么事啊’,其实他自己心里清楚家里的洗衣机等着他修、下水管等着他换、父母等着他带着去医院……,这些自己的事总是在帮完别人后再去做。

亲戚家谁有困难,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大姐家住农村,仅靠种地供2 个名牌大学生,生活比较拮据,外甥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住院,急需3000 元治疗费用,给我打电话没有打通,就直接给他打电话要钱了,不一会,他就把钱汇给了外甥,还跟外甥说,只要你缺钱,随时告诉我,随时给你汇。外甥后来才知道,那时我女儿正得了急性脊髓炎住院,3000 元是我女儿的住院费。

他就是这样,太善良和太仁义了,甚至我觉得他为所有人活着,从没有为自己活过。

我们结婚以来,他一直体贴我、包容我、关爱我,我们从未吵过架。不管什么事,他都依着我,总在嘴边的话是“你说行就行,你说满意我就满意”。我有慢性头痛病,每次发作都疼得死去活来,他不管加班回来多晚,都要给我按摩头部,时间久了,也摸透了按摩哪个部位效果好,直至我睡着了,他才停下按摩。我们夫妻俩最爱的一首歌是《最浪漫的事》,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我年龄比你大,到时候你可是像歌里唱的一样,你得推着我、照顾我”,他说“没问题,你看我身体这么棒”。他若不出事的话,再有两个月就是我们俩结婚25 周年,他曾承诺带着我和女儿去旅游,没想到,他的诺言成为了我一生的等候,再也无法实现了。

在家里,他总是抢着干活儿。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心头肉,但对女儿的爱,他总是略带愧疚。记得,女儿六岁时曾问他:“爸爸,你怎么总加班啊,也不陪我玩”。他觉得愧疚女儿。为了补偿女儿,平时他只要下班有空,就会给女儿做最爱吃的清炖鲈鱼,女儿美其名曰:爸爸的味道鱼。每年女儿的生日,他从来不会忘记,都会提前准备,就在他出事的前几天,他还给打电话让我提前回来。计划11月18 日给女儿过生日,不料,他却在11 月16 日走了,这成了女儿内心永远的遗憾和永远的痛。月20日晚上,就是送走他的第二天,女儿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突然放不出水了,她下意识喊道: “爸爸,洗衣机坏了,来看一下”,忽然想起爸爸不在后,女儿嚎啕大哭,我们娘俩抱在一起哭。

建波走了,我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信:生活中,我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老人失去了儿子、女婿。

建波走了,带着遗憾,带着牵挂,也带着留恋。他还没有兑现我们“一起变老”的诺言,还没有来不及照顾80 岁的父母,还没有看着女儿穿上嫁衣。

建波,在你走后,有那么多的领导、同事、好友,甚至你不认识的县区统计人自发来吊唁你,国家、省、市统计局以及市领导也向你献了花圈,我才知道你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认可,你是那么的优秀。在我思念你的日子里,无数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来到了我和孩子身边,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倍感温暖。

谢谢大家!

0

5他把统计先锋的旗帜高扬在沂蒙大地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临沂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朱晓东,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他把统计先锋的旗帜高扬在沂蒙大地上》。

马建波同志走后,我和我的同事是最早报道他先进事迹的记者。在他的追悼会现场,国务院农普办、省统计局、省调查总队、省农普办和我市有关领导发来唁电或敬献花圈,还有300多双噙满泪水的眼睛,给我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一位普通的统计人,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大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上级领导如此关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来为他送行?同时网上网下,哀思如潮,追忆怀念也是连绵不绝。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众声喧哗中,马建波同志能够凝聚起如此强大的舆论认同?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追寻马建波27年的统计人生足迹。

面对我们的采访记者和镜头,大家时而悲伤、时而痛惜,时而追思、时而激昂,沉浸在马建波工作生活点滴和高尚精神的无尽回忆、感动激励中,一个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统计先锋形象清晰呈现。

在市统计局农业科采访,同事们从办公桌下拿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普查包和一双泥泞的运动鞋。打开普查包,我们发现里面就是一个微型的普查“百宝箱”,小到一支铅笔、一个手电筒,大到雨具、数据采集设备PDA,一应俱全;不仅有需要下发的文件通知,还有密密麻麻写满各类数字和文字的普查草表。睹物思人,大家记起马建波在去世前的100多个日夜里,不管在办公室,还是到县区督查,到田间地头实地摸底调查,从来都是包不离手,随时随地谋划推进工作,记录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看着皱皱巴巴的手提包和运动鞋上干裂的黄泥巴,大家泪眼模糊。老大姐苗素珍告诉我,看着这些东西,就好像又看到建波一手提包、一手拿笔,踩着满鞋泥泞走在田间地头、走进猪圈牛栏开展调查的样子。

服务是统计部门立身之本、职责所在。在市政府秘书科,说起马建波,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当前,各级都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掌握情况、指导工作都离不开统计数据。由于工作需要,领导要情况、要数据,往往很具体,时间又紧。马建波总是没有任何借口,一个电话“召之即来”,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查找数据、提交材料,从不说“不”。

马建波专业素养比较高,是三农问题的专家,在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粮食蔬菜产销等方面的调研都得到过市领导的批示,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建议,市领导经常直接引用。有时,秘书科的同志和他开玩笑,你的这些数据和观点,我们用了,你就不能再发表了。他总是笑笑说,你们能用的上,就是我们统计工作最大的价值体现。

采访中,很多人和我谈起马建波的性格,只要他认准的事,就坚持做到极致。他说:做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光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顺应形势,学好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他自学成才,研发了农业统计网上直报平台、乡级住户调查数据处理程序、农业普查审核评估程序等等许多创新的小程序。

还有一项工作,他做的也比较“前卫”。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筹划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又是马建波率先尝试公开了农业统计方法制度和农业统计数据生产过程。采访省统计局农业处的同志时,他们说,马建波业务能力出色,他创新的县卡统计年报组织方式,将150个指标分解到责任部门,有效保障了数据质量,省统计局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这些在旁人看来过于较真的事情,他做起来自然而然,他就是这样从每一件小事起步,踏实向前。

马建波同志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采访中,市农普办主任聂怀善说,这位“老黄牛”也有疲惫的时候。那是马建波去世的三个月前,他说这一阵子自己太累,血压又高了,经常头晕,难以集中精力工作。当时正是农业普查最紧张的时期,聂怀善还是安排他回家休息几天,到医院检查一下。但是没想到,第二天,马建波又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办公室上班了。聂怀善说:“马建波总是这样,喜欢帮助别人,还怕麻烦别人,他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真的做到了视事业为生命”。可是如果马建波能及时去医院检查,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马建波心细如发,对同事关心备至。同事们回忆,他会清晰记得科室每个同事的生日,发短信给一个惊喜的祝福;每次出发,他都让小徐坐在副驾驶座,因为他知道小徐晕车;每次加班都会让小李先回去,因为他知道小李家里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他还经常说,别人开口求人都是无奈之举,能帮就尽量帮一帮,让对方感受到尊重。

见到省农普办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周尊考时,他感慨地说:“青翠蒙山生而不息,沧桑沂水终归大海”,饱含对马建波同志以身殉职的痛惜,也是对他一生兢兢业业、奋斗不息,奉献事业的高度评价。

结束了采访,我的心情难以平静。马建波一生没有壮烈的事迹,没有伟大的成就,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他不正是我们普通公职人员、普通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吗?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马建波的精神鼓舞下,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机关干部、精益求精的行业工匠、忠诚使命的共产党员!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孙波同志先进事迹

孙波同志先进事迹

2012年12月8日13时40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和运行相关事宜政府间协议签署。

仿佛是为等待这一刻的到来,22分钟后,北京,在昏迷18天后,为此呕心沥血、国内外多方奔走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石油驻中亚地区协调组组长孙波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一天,北京气温零下9摄氏度,是12年来同期最寒冷的一天。但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点燃着一簇簇蓝色火苗,在全国23个省区市5亿人中传递着温暖。

茫茫戈壁、浩浩长天,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中亚天然气管道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如巨龙匍匐,气流滚滚,向东而行,为英雄悲恸,为忠魂呜咽„„

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追授孙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将个人的人生路,融入我国石油事业的海外路,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中国石油企业走向海外,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庄严使命

中亚天然气管道后续管线尚在规划,中亚海外合作示范区还在建设,谈判伙伴已准备好详尽方案等待与你“交锋”,海外石油将士们正等你发号施令创造更多辉煌„„孙波,你不能再等等吗?

孙波,男,汉族,辽宁大连人,1960年2月生。1983年7月华东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辽河石油勘探局工作,1986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石油驻中亚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12年11月21日凌晨,孙波突发脑溢血昏迷,12月8日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2岁。

从1996年出征硝烟未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直至生命尽头,16年征程,孙波先后转战伊拉克、委内瑞拉、苏丹、中亚,将生命刻度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的海外油气事业。

中石油海外创业初期,孙波毅然领命,担任伊拉克绿洲石油公司副经理,为13年后中石油中东突进,挺进战后伊拉克市场奠定基础。

1997年,孙波调任中油国际(委内瑞拉)公司副总裁兼陆湖项目总经理。他凭借在辽河油田十几年的开发技术积累,使被外国人视为“鸡肋”的边际油田原油产量飙升10倍,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2000年,他调任苏丹,掌管中油国际(尼罗)公司。在西方石油公司多年无所斩获陆续撤离后,他率领海外将士攻克了黑格里油田“暴性水淹”难题,使黑格里油田快速上产,高峰期年产量超过1500万吨,占当时中石油海外产量的60%。

如今,这一项目已成为中非合作典范。2003年,苏丹总统巴希尔向孙波颁发功勋奖章,表彰他和大尼罗公司为苏丹石油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4年,孙波从甲方转换为乙方,负责中石油工程建设业务。

他以国际化思维方式,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工程建设公司海外收入从2亿多美元提高到5亿多美元,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总承包商打下坚实基础。

2007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启动,孙波临危受命,28个月组织建成我国首条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

2009年,中石油提出建设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的战略部署,重担再次落在孙波身上。目前该合作区产量已占中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近三分之一。

作为我国石油事业最早期的开拓者,中石油海外征程中,哪里最关键、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艰难,孙波就出现在哪里。

“中石油倾心培育的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孙波曾担任其中四个项目负责人,经历过从投资业务到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角色转换。在中石油众多海外将士中,有如此丰富职业经历者,凤毛麟角。他的离去,是我国石油事业的巨大损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说。

2011年,中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5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高峰期产量。2012年,海外作业产量再次突破1亿吨,权益产量达5242万吨。这其中饱含着孙波的心血、汗水乃至生命。

智慧加拼命,28个月创造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奇迹

中亚的戈壁大漠,铭刻着孙波的壮志豪情。

“很少有人能将工作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直接挂上钩,中亚管道建设就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孙波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2007年7月,中国和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启动。两国领导人承诺,中亚天然气管道必须在2009年年底建成。

国家承诺的背后,是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考量和对清洁天然气资源的迫切需求。这条管道影响全球能源布局,涉及多国利益关切,能否如期建成,世人瞩目。

工期只有28个月,而国际同类型管道建设最快用时6年。

建设不难,难在各国利益诉求如何寻求一致,各国审批程序、法律商务条款如何协调。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跨国输气管道,毫无经验可循。

2009年底建成,只有创造奇迹!

孙波毅然领命。他代表全体建设者表示,中亚管道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头拱地也要完成任务!”

“当时中石油党组只给他一句话,就是必须在2009年年底建成,此外就是一切开绿灯的支持。他做的,是把一切设想和外部条件转化成可行。”中亚管道公司总会计师张少峰说。

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按期完成,必须“智慧加拼命”。

按照一般程序,所有商业谈判和法律框架协调完成后,管道建设才能启动。这意味着首批管材最快要2009年2月才能到场,按期通气根本不可能。怎么办?孙波带领管道建设者,提前详勘、提前初设、提前动迁设备、提前采购72万吨钢材„„赢得宝贵时间。

单线变双线、直缝变螺旋,是他指挥管道如期建成的点睛之笔。

可研报告推荐采用单线方案。但中亚管道启动时,国内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已开始。西气东输二线采用1219毫米大管径,如果中亚管线采用大管径,将面临国内外难以及时满足管材供应的困境。孙波果断放弃,改用1067毫米管径,同时采用双线敷设方案。

中亚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孟向东至今难忘2007年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可研方案评审会上的激烈争论。

单线变双线,意味着要推翻两年前就确定的方案,一些专家不能接受,争得面红耳赤。顶着重重压力,孙波率领专业队伍反复论证,最终说服各方。

这一变,刻板的时间,神奇般赋予弹力。双线不仅可以充分调集国内外成熟资源满足建设需求,而且只要一条管线建成,就能兑现完工承诺。

中亚地区管道沿用前苏联管道建设标准,采用直缝管。但当时全国年制管能力加起来不足300公里,与1833公里的单线全长相比,杯水车薪。

孙波精心策划安排俄罗斯科学院知名院士和17个钢厂、制管厂代表来华,现场了解我国管道建设和制管工业,令中亚诸国最终接受中国标准的螺旋管。中亚管道用钢量相当于40座鸟巢,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以退为进,不仅是智慧,而且是胆识和担当。

28个月,孙波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坐车、吃饭„„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他在中亚各国间奔走,创下几百万公里的夜间飞行

纪录。深夜起航,凌晨到达,仅有两三个小时短暂休整,还时常用于谈判准备。

或许只有孙波自己,才知道身上压着怎样的千钧重担。但他更知道,民族面临着重要机遇,为祖国争“气”,为民族加“油”,这一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不断前行。

截至2012年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已安全环保地为国内输送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孙波带领全体建设者创造的“中亚管道速度”,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坚持互利共赢,赢得资源国政府和合作伙伴尊重

孙波经常对同事说:“谈判时咱们多费点力,把方案考虑周全,就能为国家多争取利益。”

与外方谈判,他坚定维护“中方核心利益不动摇”,同时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积极回应过境国利益诉求。

中哈天然气管道是孙波智慧和眼光的一个范例。中亚管道过境哈萨克斯坦时,哈方提出,管道过境下气,满足其南部市场需求;或由中方修建管道,将哈萨克斯坦西北部气源与南部市场相连。

面对哈方要求,孙波创造性提出第三种方案,修建中哈天然气管道,将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引入中亚管道,同时满足哈方需求。

“管道开始修建时,哈萨克斯坦人认为只是为了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但2010年起,这条管道开始向哈南部供气,为哈萨克斯坦创造大量就业和税收,并战略性改变了哈萨克斯坦过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

气出口局面,现在变成哈萨克斯坦积极寻求扩充这条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沙亚赫梅托夫说。

中亚天然气管道有8个压气站,涉及四国,由多个法律主体分别实施,缺少共同法律平台,世界上也无成熟模式可以借鉴。

孙波敏锐洞察到,保证管道未来数十年安全运营更加困难。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组建了由购气、供气、输气等上下游多家相关方组成的四国多方跨国协调机制,为这条跨国能源大动脉未来数十年稳定运营奠定机制保障。

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中亚。

2012年11月20日上午,孙波开会讨论中亚管道公司管理。下午2点10分,参加中乌能源分委会第一次会议。晚上回家后继续工作,直到凌晨。从电脑记录看,他最后处理的文件涉及中亚天然气管道南线方案、中哈原油管道油源保障和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建设目标策略等。

2012年11月21日晨,孙波并未像平时那样早起,妻子孙晓军心疼丈夫,没有叫醒他,直至7点40分,发现他已因脑出血昏迷。

国之栋梁,岿然崩塌。“如果一个人能将工作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并有所作为,他的一生就是有价值的。孙波就是这样自豪地走完一生!”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泣不成声。

2012年12月10日以来,已有23000多人访问了悼念孙波的网上纪念堂,很多人留下想对他说的话。“纵然我们未曾相识,可我觉得您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已经融入中亚管道事业中,成为团队的一

员。我们会时刻以您为榜样保证能源大动脉安全、平稳、高效,一定要让祖国万家灯火通明。”

气龙贯中亚,英名耀五洲。

在孙波的努力下,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已开工建设,建成后中亚每年向我国供应的天然气将增至550亿立方米;石油将士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条能源战略通道,以及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为国家能源供应保障贡献力量。

正是孙波这样一个又一个国之栋梁,成就了我国海外石油事业的辉煌。

第三篇:雷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报告会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于是,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牢牢地印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今天,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遂宁一中高兴地迎来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事迹报告团”。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光临今天报告会现场的领导,他们是: 遂宁市关工委执行常务副主任 柴应荣 遂宁市关工委执行副主任 熊高仲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团常务副团长 文福华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团常务副团长 李继业 遂宁市雷锋展览馆馆长 何成茂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主任 敬天富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副主任 贺益清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向 杰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个团成员 徐纯杰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我宣布:遂宁市关工委、遂宁市教育局、遂宁一中《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报告会》现在开始!下面进行报告会的第一项议程,一、请遂宁一中党总支副书记杨玲宁同志讲话。(谢谢杨书记)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二项议程,二、请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个团成员徐纯杰老师主持今天的报告会。

谢谢报告团徐老师的精彩报告。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三项议程,三、请市关工委执行副主任熊高仲讲话(谢谢熊主任)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四项议程,四、请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主任敬天富同志讲话(谢谢敬书记)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五项议程,五、请全体起立: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报告会非常感人,非常成功。雷锋叔叔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心中一盏不灭的的灯,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征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上?这段话曾作为雷锋的生活准则广为传颂。3月5日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我衷心地希望全体同学将雷锋叔叔的这段话作为奋斗目标,让我们厉行节约,把今天报告会的内容在班上讲给其他同学听,响应号召,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作出一点奉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根、开花、结果,愿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今天到场的领导和报告团的成员,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报告。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让我们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欢送领导离场。

第四篇:孙波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孙波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孙少清

今天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各单位的组织下共同参加了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现场聆听孙波同志的报告,我作为一名质监系统的干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孙波同志今年41岁,1995年考入鹤岗市工农区法院工作,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市区法院审判一线岗位上辛勤工作了17个春秋。经他参与审理的案件近2000件。十几年来,他凭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真挚热爱,以其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甘于奉献、倾心审判,2011年因积劳成疾,诊断为严重的肾衰竭,但仍坚守岗位。三年来,他先后被省高级法院及市政法委授予“办案标兵”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市政法系统“先进政法干警”,并荣记全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2014年孙波同志被评为“时代楷模”、全国法院“最美基层法官”、他的先进事迹传遍黑龙江大地,孙波成为全国人民热议的焦点。

一时间,学习孙波先进事迹,“做一个纯粹的人”,以孙波为榜样,践行群众路线成为现阶段的主题。

孙波自进入法院工作到罹患双肾衰竭,20多年的时间里,在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忘我奋斗,不仅奉献了青春与热情,甚至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名纯粹的法官’。

孙波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民法官的公仆情怀。”

孙波的事迹很感人,现代社会需要孙波这样的楷模!作为一名质监系统的领导干部,深感孙波不仅是司法系统的榜样,也是我们这些人民公仆的榜样,更是鹤岗这座城市的骄傲。孙波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股新风正气。

孙波的先进事迹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跟孙波相比,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在学习方面还钻研不够,在人格方面、人生境界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孙波法官身上的这种‘钉子精神’将激励我不断前行。

我要把学习孙波的先进事迹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自己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向孙波学习,学习弘扬他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精神和信念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质监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2010年12月15日07: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誓言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委书记 杜延茂

2008年,我从南充市建设局长岗位到营山任县委书记。去营山前,我就听说文建明是个抓发展、促和谐的优秀基层干部。同他一起共事几年来,我深深地感到,他推行百姓经济,善解基层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好典范;他心系群众,改善民生,是“一心为民”的好书记;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创先争优”的好典型。

前些年,“三农”问题是基层最大、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抓发展。文建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解决发展难题上,他推动的“百姓经济”富了一方人,暖了群众的心。群众都称他为“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有一年,有关部门推广种植红辣椒,给了城南镇1000亩的任务。文建明到走马村调研,熟悉市场的农民对此纷纷摇头,他尊重群众意见,硬是顶了回去。有人劝他,这是年终要考核的成绩,他却说:“这成绩、那成绩,老百姓生活好了才是好成绩!”那一年,种植红辣椒的都亏了,而走马村农民靠发展姜、葱、蒜等“佐料产业”,从每亩地里“刨”出了两万多元。去年,城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80元,7年时间翻了两番。群众高兴地说:“县委给我们派了个好书记!”

面对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尽心尽力的,但也有少数干部遇到困难绕道走,有了矛盾往上交。文建明却不同,无论碰到多么大的困难和矛盾,他都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化解,不让上级操心费神。他扎根基层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过,在4个乡镇担任过“一把手”。每到一处,都能“治乱平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200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投资10亿元、惠及30多万人的南北两河整治工程。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涉及棚户区拆迁20多万平方米,面对这一难题谁都不愿承担。没想到,身患癌症的文建明会主动请战。拆迁户不止一次地对他拍桌子、摔茶杯,他却总是耐心劝解。

当时,城南镇化育桥社区有一位姓王的拆迁户,带头提出过高要求,扬言不达目的不罢休。得知这一情况后,文建明一趟趟跑到他家,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很快平息了事态,社区内80多户居民全部拆迁,并带动2000多户顺利拆迁。如今,两河沿线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都说:“县委政府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做好基层工作,最关键的是对群众要有真感情。这些年来,文建明同志一直以服务群众为乐,用一颗热心、诚心和爱心,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真心爱民的好书记”。

文建明是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俭朴的人,自己从来不办生日,却偏偏喜欢给老百姓办生日。他经常自掏腰包给退职老支书、孤寡老人等办热闹的生日。五保户李大爷逢人便讲:“我都10多年没办过生日了,也没有人问起过,连自己都快记不得了,文书记居然还来给我过生日,我这把老骨头好有福气啊!”

30年来,文建明一直把基层作为彰显人生价值的舞台,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群众、奉献给党。特别是他身患癌症5年来,19次上手术台,19次回归工作岗位,与病魔搏斗,与时间赛跑,在工作中创造了生命奇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群众都由衷地称他为“活着的焦裕禄”!

正值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的时候,我们营山县涌现出了文建明这样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这是我们营山的光荣和骄傲。我们要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文建明、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文建明同志学习,争做文建明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为推进营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像文书记那样去温暖别人

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先锋村村民 胡一兵

2002年,因三峡工程我们全家从重庆开县移民到先锋村。这里离县城很近,移民的房子比当地群众盖得好,分的田土也好。但由于人生地不熟,我杀猪卖肉,生意很不好做。本地屠工上午11点就能卖完一头猪,我却从早到晚也卖不完半边,肉常常烂在家里发臭。很快我的移民补助费就亏光了。

2003年5月的一个赶场天,快到中午了,我的猪肉还剩下一大半没卖出去。看着其他屠工收摊,互相吆喝着去喝酒,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少,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越想越生气,就扛上没卖完的半边猪肉,喊了 60多个移民兄弟,冲进了正开会的城南镇政府会议室,把猪肉啪的一下摔到主席台,大吼道:“开啥子会!哪个是文建明?喊他出来给老子卖肉……”事先我们商量好了,如果当官的不管,就把事闹大。这时一个干部走过来说:“兄弟,我就是文建明,有啥事慢慢说,不就是卖肉嘛,我今天帮你把肉卖完。”让我意外的是,文书记竟然真的叫人借来了秤,动员在场的干部,你一斤我两斤,不到半小时就把100多斤肉全卖完了。他把卖肉的1000多元钱递给我说:“兄弟,你先回去,过两天我就到你家来,你的困难我会帮助解决。”当时,我甩下了一句话:“等着瞧,处理不好老子找县委!”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文书记和另外两个干部样子的人来肉摊找我。当时还以为是趁我单枪匹马来抓人,文书记笑着说:“胡老板,给我来两斤肉,今天我们自带伙食去你家里吃中午饭。”我不信,故意一刀划了四五斤肉摔给他,他竟然二话不说付了钱。他还从兜里拿出两百元钱放到我手上,让我去补交拖欠的税款。我二话没说就把钱收了。心里想:“不要白不要,你既然要装亲民,我就让你继续装,看你能装多久。”

那段时间,文书记就像把家安在了移民点,每天都要来走访一户,每户一坐就是半天。记得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讲:我们的亲人在外打工,我们的孩子在外读书,他们都是那儿的移民,大家善待三峡移民,就是善待自己的亲人。他还组织我们办起移民节,融洽移民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后来,我的猪肉也好卖了。

2005年初,我不满足杀猪卖肉这样小打小闹,骑着摩托车考察了周边14个县,决定搞一个养牛场。可妻子担心我搞砸了,死活不同意,把家里的3万多块钱藏起来了,还说只要我搞养殖,就跟我离婚。一天,文书记到村里了解情况,我像遇到救命恩人一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难。第二天,文书记把一本存折递到我手上说:“放心!赚了,我一分不要;赔了,一人一半。”文书记是用自己的工资卡去做抵押,帮我贷款!我一把拉住文书记那干瘦的手,连感谢的话也说不出来。文书记让我这个杀猪宰牛的汉子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那一年,在文书记的帮扶下,我大获全胜。除去存栏牛,纯收入18万元。2006年,又收入24万元。我学会了挣钱,还得学会做人,我也开始像文书记一样去关心别人。寇祥文、桑润民等一批村民,在我的带领下成为养牛专业户。我们还成立了营山先锋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钱包鼓起来了,又一个强烈的愿望在脑子里出现——我要入党,要像文书记那样受人尊重!

离开老家开县到城南镇落户已经8年多了,我在文书记的帮助下,终于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2009年7月1日,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面前我郑重地承诺:要做文书记那样的好党员,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文书记用爱民之心温暖了我,我也要像文书记那样去温暖更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景阳社区居民 卢家明

我是个盲人,今年35岁。我人生的前26年眼睛都是好的。1995年高中未毕业,我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我到新疆搞过建筑,去福建跑过销售,几年下来,我已小有积蓄。1998年,我在老家修起了村里第一座砖混结构的楼房,老婆生了个可爱的女儿。

眼看就能过上好日子了,病魔却降临到我头上。2001年7月,我得了视神经炎,视力越来越差。我不得不辞掉工作,到成都,上北京,跑河北,四处求医看病。不但花光了我本来不多的积蓄,而且还向亲戚朋友借债5万多元。

背了一身债,我的眼病却没一点好转,到后来就只有微弱的光感了。从明眼人到盲人的滋味太痛苦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离我远去,今后的几十年我只能在黑暗中度过。

从此我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乱发脾气,摔东砸西。看到我这样,父母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老婆对我也很失望,一气之下回了娘家。那段时间,我心灰意冷,多次产生了自杀念头,都是母亲拉住了我。

一天上午,居委会李主任突然敲开我家门说:“文书记来看你了。”文书记对我说:“小卢,李主任把你的情况给我说了,我今天来看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说。”他耐心地开导我说:“小卢,你现在还年轻,后面的路还很长,况且你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家还离不开你。身残志不残,你要有信心好好地活下去。你的困难我们大家会帮你解决。”

一晃过了半个月,我以为文书记把我的事忘了,没想到一天下午,他又来到我家中。当时我家又乱又脏,文书记歉意地说:“小卢,对不起,来晚了,但是我说过的话就一定会算数的。你这种生活可不行,一定要改变。”接着他说,他为我联系好了盲人按摩免费培训班,叫我好好学。培训班上,我们残疾人在一起,既认真学习技术,又相互鼓励,逐渐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我学完回来,文书记找到我说:“我在火车站附近给找了个门面,你在那儿开家按摩店咋样?”我早就想开一家按摩店,但我没有钱,没想到文书记替我想得这么周到。后来,他为我设计定做了店牌,找人给安装了空调,见人就宣传我的按摩店。他还联系县残联帮我承担了两年的房租,免费为我提供了一架牵引床。他又叫居委会李主任把我妻子劝回了家。我的按摩店开起来了,老婆也回到了身边,我感觉以前的幸福时光又回来了。

有一次文书记来店里看我,对我说:“小卢,你的按摩技术好,别只顾自己挣钱,可以带几个徒弟嘛,这样你也可以为发展我们这儿的残疾人事业作点贡献。”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2008年,我开始接收学徒,到现在已经带出了24个徒弟,14个是残疾人,还有10个是下岗职工,让他们找到了“饭碗”。除了带徒弟传授技术,我还免费为许多困难患者理疗。老家修公路,我也积极捐款。

来我店按摩的男女老少在聊天时,都说文书记到城南镇这些年,城乡变化都很大,人际关系也很和谐。说起文书记关心困难群众的事情,大家都赞不绝口,都说文书记是个爱民的好书记,跟着文书记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有一次,我听客人说文书记得了癌症,而且动了10多次手术。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么好一个人,怎么可能得癌症呢?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也看不见帮助过我的文书记。可是我知道,正是有了文书记,我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有了温暖、有了希望。我和城南镇的父老乡亲都在心里为文书记默默地祝福,祝福他早日康复,祝福他生活幸福,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

我理解你的爱

四川省营山县城关中学幼儿园教师 钟玉珍

我和建明是1981年认识的,1984年结婚,不久后有了可爱的儿子。我满以为这辈子找到了依靠,找到了幸福,可逐渐才发现——他娶的不是我,他娶的是工作。

199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11点过了,建明一瘸一拐地回来了,一进门就喊:“快给我拿套衣服来,冷死了!”我一看,他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嘴唇冻得乌紫。原来,他在朗池镇检查工作回家的路上,骑自行车栽到了水田里。我边给他烧洗澡水,边数落他:“谁让你拼死拼活地干嘛!”半天没人答话,回头一看,他哆哆嗦嗦地蹲在地上。看到他那可怜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大声吼他:“为什么别人都不愿去的地方,偏偏你要去?”

夜以继日,他果真治理好了几个名声在外的问题乡镇。可我心里清楚,这种忙法,就是铁打的身体也有累垮的一天。万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2005年,几个村民把建明抬到了县医院。原来,他下乡调研的时候肝病突然发作。看到他身上的水泡从脚踝处长到了小腿肚,我忍不住哭出声来:“建明,你到底是要命还是要工作?”

2005年10月25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当主治医生告诉我,建明很可能得了原发性肝癌时,我拿着化验单的手不停地发抖,眼泪“刷”地流了出来。

一想到可能会失去建明,我又急又怕,吃不下睡不着。他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坦然地对我说:“宁愿死,也不愿意拖累你!”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住他失声痛哭:“我不要你死!你一定要活下去!”建明的眼圈也红了。他问医生:“能不能动手术?我想活下去!”

万万没有想到,手术后第三天,他就在病床上打起了工作电话。医生来换药打针,他也照打不误。劝了几次都不听,我十分生气,一把抢过手机狠狠摔在床上:“你不要命,孩子还要爹!”没有用啊!他还是坚持工作。

自从生病以后,建明的话比过去少了些,性子也急了些,对工作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他好像是在跟死神抢时间,恨不得尽快把所有的事情干完。2008年,繁重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导致他肝癌复发。这一回,病魔远比3年前来得凶猛。一天早上,我起来发现,床上、地上全是头发。他的头发几乎掉光了,可他戴着假发,照常出门工作。镇干部们都背着他抹眼泪。

5年时间里,我陪着建明经历了19次大手术和无数次出差。无论他走到哪,走多久,我都会像搬家似的拎着大包小包跟在他身边。为了他,我天天起早熬药熬粥,没有睡过一个懒觉;为了他,我身体也拖垮了,胳膊也生了病,提不动重东西了……

不是不辛苦!不是不辛酸!然而,当我看到一群群的乡亲提着鸡蛋、水果到病床前看他时,我感受到了真情的回馈;当我听到70多岁的老人硬要用自己的命换回建明的命时,我感受到了真情的宝贵;当我读到贫困学生写来的感谢信,说自己学习很好,将来也要像文叔叔那样为人民服务时,我感受到了真情的力量;当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像他正直的父亲,我心中的所有委屈、淌过的全部泪水,全都化作了由衷的骄傲和无怨无悔。能跟这样顶天立地的人共度一生,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

建明,我知道你爱我,只是你把这种爱分给了你难以割舍的老百姓。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苦,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一切努力延续你的生命,让你更好地活下去,不仅为我和孩子遮风挡雨,也要为基层群众做更多的事情。同群众一起创造奇迹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文建明

我已经在基层工作了30年。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很不平静。这些年,我只不过为群众做了一点微薄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讲心里话,说说自己30年扎根基层干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有人问我,你这么喜欢干基层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境贫寒,我深知农民群众生活的艰辛,深知他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改变落后面貌、发展致富。填报高考志愿时,家人劝我学医,我却坚持学农。从那一天起,我这一生就和基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86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当天,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滚烫的话语:为了党的事业,我愿付出一切,包括火红的青春、宝贵的生命!30年来,我始终坚信: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死,也要赶在死之前交出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记得2001年我刚到新店镇任党委书记时,那里一年内连换了4个党委书记。村民们放出口风,只要见到当官的小汽车进村,就放狗咬、泼大粪。第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刚到村口,山坡上就冒出100多号人,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扁担,把锄头扁担敲得“咚咚”响,高喊着:“滚回去,滚回去!”我没有被吓倒,诚恳地同大家交流。那一天,村民们一直同我交心到深夜。一位老大爷含泪说出了心里话:“我们恨的不是钱交多交少,恨的是账目不清!如果国家需要,就是把房子卖了我也愿意交!”

这质朴的话语,让我动情:“多好的老百姓啊!没有什么刁民,只有不称职的干部!”我很快开出药方:退钱、换人、查账、选贤。从村到镇,层层清账、清欠、抓发展。当年鲜鱼村就建成了规模养鱼示范片,年产值达80多万元;新店镇也由乱到治,一举甩掉了落后帽子。

2003年,我被调到城南镇当党委书记。上任第二天,仅讨债的就来了30多起。头一回开干部大会,11个村竟来了77名村干部、110多名社干部。然而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天清早,有位老大娘流着眼泪拉着我的手伤心地说:“孙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转户口需要村镇盖章,可漫山遍野找了几天,就是不见村干部的影子。”我很生气!老百姓办个事,不但要翻越组、村、镇 “三道坎”,还可能遭遇吃拿卡要,真难!思前想后,我把全镇所有的公章都集中到镇上,设立集中办事大厅,规定赶场天的上午9点到11点为全镇办事日。这样一来,过去几天甚至十几天都办不成的事,最多半天就搞定了。老百姓说:这才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

最难忘的是城南镇的税费直收。外地乡镇领导到城南,看到农民群众竟然愿意走几公里路主动到镇上排队交费,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并不神秘。实施村财镇管、集中办公、精简人员以后,百姓缴的是明白钱,拿的是明白票,看的是明白账,方便又快捷,咋会不愿意?这使我们的干部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说群众不听话,肯定是自己干的事不像话;只要真正为群众服务,肯定会得到群众拥护!

近几年来,我们城南镇的群众非常满意的一件事,就是修建14.7公里长的环村公路。这是城南镇6个村、近万名群众渴盼了多年的发展之路。修路前,村民买肥料、卖肥猪都需肩挑背驮,艰辛无比。修路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公路沿线就冒出了50多个农家店和运销户,70多户养殖大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我一到城南就对这条路进行了专题调研,当时只有不到50%的人同意。2005年再次调查,只有70%的人同意。到2007年,国家补助乡村道路的政策出台后已有90%以上的人同意修路。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立刻上马,发动村民筹资修路。刚有点头绪,风言风语就传开了。有的怕我中途调走,把路修成半拉子工程。我立刻向全镇人民承诺:修啥路、怎样修,都由村民说了算;群众代表管钱,保证专款专用;路不修好,我绝不离开城南镇。村民们这才信心大增,筹资修通了环村路。许多人感到奇怪,让农民人均筹资400元绝不是小事。村民们为啥愿意?道理其实很简单,尊重民意,尊重实际,不搞强迫命令。

从3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必须尊重老百姓的发展自主权,充分调动他们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百姓经济”。刚提出发展“百姓经济”时,群众以为又是花架子,为了说服他们,我没少花力气。提着电喇叭召开现场会,请来农技人员推广良种蔬菜和水果,开班培训种植、养殖技术,组织大伙外出考察、学习,村民们依然冷眼旁观。我只好挽起袖子爬到果树上,手把手地教他们修枝。3天用坏两把剪刀,汁液染得一身都是,这才把村民们的心焐热了。如今,城南镇瞄准“餐桌经济”、“佐料经济”,已经占领了营山县的大部分市场。但这还不够,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百姓经济能遍地开花,每一户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以前在肝炎疫区工作时,我不小心染上了肝病。因没及时医治而转化成了肝硬化,2005年确诊为肝癌。5年来,我先后动了大大小小19次手术。面对死亡,不是没有恐惧过,毕竟我当时才42岁。回想起来,这些年长期在农村东奔西跑,对老人没有尽到孝心,没有陪妻子逛过商场,没有给孩子开过家长会……每当看到家人背着我偷偷落泪,我的心都像撕裂一般。可为了向病魔挑战,不管伤口有多么痛,不管全身浮肿还是头发掉光,我都咬紧牙关不流一滴眼泪。只有一次,我当着外人的面哭了。

那是我帮扶过的老党员李松荣。2003年,他因不堪忍受皮肤病折磨准备流浪乞讨,我在火车站拦下了他,筹钱将他送进医院治疗。不久,他突发胃出血无钱输血,我又送去3000元。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谁也不能坐视一名老党员流血流汗又流泪。谁知我得癌症的消息传出后,李松荣竟找上门来了。那一天,看着我瘦得皮包骨的样子,这位沉默的老人泣不成声。他说:“如果老天允许,我情愿用我的老命去换你的命,让你多活几年,多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啊!”旁边的村民们哭成一团,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的眼泪,不是因为自己的病痛,而是因为老百姓对我的那一片深情!

我不怕死。世上的人都要死,人生旅途如同赶车,只不过是早班车与晚班车的区别。可我不能死,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还有老百姓大山般的深情没有偿还。每当想起那些提着蜂蜜、土鸡蛋来看望我,却因我的婉言谢绝而流着泪回去的群众,想起那些眼巴巴地盼我回去带领他们发展致富的群众,我的眼眶就一阵阵地发热啊!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为了培养接班人,这两年我有意识地给镇干部加担子。5年来,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干,晚上想,很多个夜晚都是在失眠中度过。5年来,我的头发掉了长,长了掉,掉了再长,人们都感叹这是个奇迹。其实,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我已经淡忘了自己是癌症病人这一冷峻的现实。我想,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和信任,人民群众对我的关爱和支持,不断地鼓起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和勇气,不断延伸着我生命的长度,拓展着我生命的深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虽然得了癌症,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与病魔战斗到底!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工作奋斗不止!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群众奉献终身!

下载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

    学习孙波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孙波同志先进事迹 孙波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石油事业领导干部,是石油战线知识分子成长成材的优秀代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杰出专家,......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是位好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用短暂的49岁人生谱写了赤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新时期基层干部要以廖俊波同......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

    孙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孙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林碧仙 “气龙贯中亚,英名耀五洲”。阅读完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才领悟到正是一个又一个孙波这样的国之栋梁,成就了我国海外石油事业的辉煌。......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

    孙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孙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气龙贯中亚,英名耀五洲”。阅读完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才领悟到正是一个又一个孙波这样的国之栋梁,成就了我国海外石油事业的辉煌。我个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