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共)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
中学生是正处于身体和身心发展的黄金时间段,他们刚刚脱离幼稚的童年,开始认识他们所处的社会,是塑造性格的好时间,也是判逆期的开始,所以,这在个时段教育和引导孩子就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学生的教学和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着名教育家的代表着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要教好一个中学生可不要认为是件容易的事,而中学正确的引导会伴随他一生。并且一直走下去。
第二篇:班主任教育杂谈-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教育杂谈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尝尽了酸甜苦辣,但在担任班主任时所感受到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饮越能体味到那芬芳的酒香,余味无穷。因而,我对这么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情有独钟。
一、架通师生间情感的天桥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地眷恋着学生,学生才会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与污秽。当然,这种爱又有非常具体、艰巨的过程,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爱不是姑息迁就、没有尺度,而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严中注爱、爱中深严。实践证明,严师出高徒,爱能化解一切。春雨润无声,爱在不言中。师生间的情感水**融,这是我们班主任所有能体味到的奇妙情感境界,不能一一言尽的情感心空。
二、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所受教养、熏陶不尽相同,各方面得存在差异,如性格、兴趣、意志、情感和动机各显示其独特的个性。我在广泛接触学生的同时,采取个别谈心、家访、班队会、小制作、演讲会、小竞赛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显示其“才华”,发挥一“技”之长,并适时加以鼓励与指导,有时给予适当的奖励:一支笔,一个小字本,一本作文书,有时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这些,也许成功就孕育在里面,将来的作家、科学家、发明家也许从此诞生了。孩子们在完成各科学习任务以后,在自己的那片天空中任意遨游,其乐无穷。同时,一个个小书法家、小作家、演讲人才、小制作能手脱颖而出。此时班主任的心田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其乐融融。
三、找回孩子们健康的身心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阶段,大多数已告别了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时期。他们有的表现出来神经症状:厌倦学习、对抗行为、忌妒行为、破坏性行为等,有的甚至持刀行凶。我对这些孩子进行了社会调查和心理追踪调查,了解到造成他们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也有的来自老师、同学。有的因为家庭的重大变异,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有的因为同学间的关系不融洽,还有的因和理缺陷等。种种这些不利的因素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思维、心理,导致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我通过开主题班会介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及周围的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阳春三月,也有风暴、霜冻。困难、挫折、不幸都是暂时,也许还是成功的加速剂,前进道路上列车的润滑油,你得感谢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培养孩子们从小有抗挫能力,有克服困难的经验。我还在编排座位时也进行有意识的“优劣”搭配。让一部分“优秀生”带动帮助那另一部分“后进生”。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师下,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一些“有意识”的思想改造及心理、行为调节。不知不觉中,那些“后进生”找回了他们失落的东西,某些心理的需要也得到满足。
班主任在这些教育有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是位高明“导演”,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变化。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在不断升华。
第三篇:浅谈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班主任工作心得
浅谈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
教育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的技巧和机智。自己几年实践证明,在教育学生时,以下做法是成功的:
一、赞扬教育法
心理学家认为,赞扬的方向最好针对对方的潜在能力,夸奖他本人暗自注意的事,这样他一定会非常感激,下决心把各项事做得更好。如自己经常利用大课间,在教室里深情地抚摸着一些后进生的头,向全班同学动情地说:“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学得多认真,人家是多么遵守纪律,我们大家都像他这样,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充满深情的话,包含着真挚的爱,充满着热情的赞扬,会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
二、宽容教育法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起码条件。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教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多想想自己读书时也曾做过蠢事,说过错话,将心比心来提醒自己。也可多想些发怒的害处,借鉴前人的教训,同样使你的怒气烟消云散。“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思想还未成熟,存在着心理,个性、年龄等方面差异的学生,其错误行为的表现方式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三、情感教育法
教育学生不仅要晓之以理,更须动之以情,这是教师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每一个学生是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有不适,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班中有学生身体不舒服时,我总不忘去询问一下,“你能挺住吗?”,“你能坚持上课,真不错!”,“你现在好一点了吗?”……学生受到老师的关心,精神上得到满足,会形成奋发向上的力量。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信任教育法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尊和能量。这学期开学的第11周,几个同学先后找到我,反映自己的钱丢了。得知此事,我来到教室,同学们气极了,有的提仪要立即“搜查”。面对同学们的要求,我明确表示不同意,并安慰丢钱的同学说:“别急,钱肯定会回来的,”随后,我又恳切地对同学们说:“教室丢了钱,这说明我的工作没有做好。但我郑重告诉大家,钱是有价的;一个人的人格是无价的,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让有价的十几元金钱吞没了无价的人格!我相信,拿钱的同学肯定会很后悔,一定会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并教会他们如果不好意思当面还钱,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还钱。第二天,第三天,同学惊喜地发现,钱又回到自己的笔袋里。听到这个消息,我到教室非常高兴地对同学们说:“尽管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把书送回的,但我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送回的不只是几元钱,你送回的是你的尊严和人格!”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微妙的工作,而且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但是,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一定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第四篇:班主任教育心得
班主任教育心得
永吉二中 李东红
从教十五年,做了十三年的班主任,我深刻地感觉到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那么,如何开展中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班主任教育心得。
一、班主任要用爱去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学校里,班主任要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班主任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主任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四、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要适度。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管理中的常用的两种手段。表扬实际上就是鼓励,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欲望,还会给人以前进的动力,表扬还会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成就感。批评可以说是一种帮助,一种修正。该批评的不批评就会让被批评者失去了一次改正的机会,批评有时也是一种鞭策,能让你知道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并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发展自我中得到进步。但两者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该表扬的不表扬,会让人没有信心,底气不足,表扬多了,会让人变得过分骄傲,该批评的不批评,会让人有毛病不知道改,而以小恶而为之。批评的多了,会让人产生自卑的心理,从此一蹶不振。在教育管理中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尺度才是关键。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学生津津有味的在做他的手工制作。从手工制作老师那儿我知道他的手工制作是班级里比较出色的。我既不能埋没他在手工制作的才能,也要让他知道语文课上不能做手工,应该认真学语文。我对他说:“老师们都知道你手工制作的才能,要是你能在美术课上这样表现,那真是太棒了。”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事。
五、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特长。有些同学语数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们在美术、体育、手工制作等方面比别人强,这个就是他们的特长。作为班主任针对班级中存在有特长的学生,要大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特长和创造能力都很好的发挥出来。班主任要长期坚持的鼓励这些孩子,将来能学有所用。
诚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一切都就都水到渠成了。
以上是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班主任教育心得
班主任管理工作总结
尹晓旭
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近两年了,在这两年中,我的感触颇深。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论是在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和体会。而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拥有爱心。教师是一个考验人良心的职业,而班主任更是责任重大的工作。如果我们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这份职业,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朝着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向前进。只有爱学生,我们才会主动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主动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不论过程多么的艰辛和复杂。对学生的爱会让我们抛开杂念,学会无私奉献。人们常说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我认为是育人教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在传到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思想的建设。现在我们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德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的培养,也是指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以健全一个人的人格,受益一生。但是,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一部分学生会无视文明礼仪,在教室内外大声喧哗,有时甚至口出不文明用语;还有一些孩子卫生习惯比较差,不论是在班级卫生方面还是在个人卫生方面。一些孩子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总希望别人为自己代劳,而且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不良的习惯都应该得到相应的遏制,而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我认为有以下途径: 一.加强学生自身的反省和自我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监督。我们尽可能的发扬民主的精神,让学生们自己订立一些班规或公约,形成学生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的体制。定时的开一系列的班会,在班会上讨论本班级同学们最近行为习惯中的长短之处,并共商议如何遏制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会上特别指出在某些方面表现良好的同学,并倡导大家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指出个别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良表现,同时商讨出帮助他们克制不良习惯的方法,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这样的班会不仅可以解决班级同学的行为习惯问题,同时也有效的加强饿班级的凝聚力。例如班级的卫生状况一开始不是特别的好,那么通过订立卫生班规和小组加减法制度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每周的班会上,奖励得分最多的卫生组,并且惩罚分数最低的组,都可以比较有效的调动起孩子们打扫卫生以及保持卫生的积极性。在此,我想强调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靠一日之功或一人之功,这是靠日久天长的坚持和积累才能做到的。二.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们从小是在对家长大人的模仿中长大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行为习惯的塑造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多开一些学校家长会,班级家长会,班级开放日,家长参观日等活动让家长可以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孩子们在学校中的习惯等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改正。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存在于时时,流露于事事,应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坐骑,并不是说在学校表现的良好,回到家中就变了另一番模样。所以,家长在家庭中也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断的督促和强化。三.加强学校的教育
在教师的诸多模范作用之中,教师的亲自实践作用对学生的感染力最为突出。以教师师德的内涵的拓展为保障,进行养成习惯的情的渗透。习惯,顾名思义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思路等生活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因此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要坚持做到敢于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到很好。
以上便是我在两年中对教育工作的一些反思和总结,我教育教学经验尚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我还需要在方方面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希望可以向一名优秀的教师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