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原则》有感:坚守原则迈向成功
读《原则》有感
作者:杨宏琴(财务部)
在公司“书香移动。相伴成长”主题活动中,有幸拜读了瑞·达利欧的《原则》,这位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把自己的人生历程,生活原则以及工作原则在这本书里展示出来,不仅影响了桥水公司的职工,也让我读后受益匪浅。
瑞·达利欧在书中提到的第一条原则便是,独立思考并决定:
一、你想要什么?
二、事实是什么?
三、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意愿。
这让我联想到笛卡尔曾说过的“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我们都推崇思考的作用,思考带来价值。往大了说,思考推动创新,创新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往小了说,作为个人,独立思考才能认清自我,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创造价值,实现个人价值。
在生活和工作中,将独立思考作为首要的原则,弄清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目标以及所面对的真实环境,才能真正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才能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做到不忘初心。
书中给我感受很深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是:不要被失败打倒。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中所阐释的道理与瑞·达利欧的人生历程所表达的原则不谋而合。
瑞·达利欧从进入哈弗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到后面的股市失利,大宗商品期货无果,再到后面创业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他经历的失败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接受的,可他最后取得的成就也是高于常人的。又如丘吉尔所说:“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联想到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遇到失败在所难免,有时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有时是辛苦熬夜写出的方案却没有通过,又或是竭尽全力谈判却没拿下的标的。可那又怎样?我们要坚定“不要被失败打倒”这一原则,相信未来美好这一件事,惟有在失败面前屹立不倒,保持热情,继续努力奋斗,方能做好工作,获得最终的成功。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第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确立了改革的三个“不能变”原则,同时强调改革要有新气象,坚守原则至关重要。
其实,不光是在国家改革政策上,我们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也要做到总书记所说的坚守原则。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瑞·达利欧将自己信奉的原则分享出来供全世界人民学习借鉴,我们更要在生活工作中总结确立自己的原则,并将其坚守下去,才能迈向成功,才能成为“非常之人”.— END —
第二篇:读《新原道》有感
品中国哲学之精神
——读《新原道》有感
冯友兰先生所著的《新原道》一书,是“贞元六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本书中按照历史的顺序对古今之中国哲学加以评判。判断或评价就要有其标准,冯友兰先生用以评价和判断孔孟老庄等的标准就是所谓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个中国哲学的精神,是先生认为的中国哲学的精神。即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后,他以自己所创立的“新理学”体系为结,阐述了“新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读《新原道》的过程,可以说是品中国哲学之精神的过程。
在自序中。冯友兰先生讲到,“此书并非哲学底书,而是讲哲学底书。此书之作,盖欲述中国哲学主流之进展,批评其得失,以见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所以先论旧学,后标新统。异同之故名,斯继开之继显。”本书主要是贯穿着冯友兰先生对于古今中国哲学的评判,彰显中国哲学之精神。著书的目的是叙述中国哲学主流的进展,批判主流哲学的得失,以显示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
冯友兰先生经常所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新原道》一书评判各时期中国哲学的得失优劣所依据的标准。这是借用《中庸》的说法,《中庸》说: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本来是说君子人格养成的,冯友兰先生借用它来表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所谓“道中庸”,因为它是入世的,而“极高明”则说明它又是出世间的。所以“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即世间而出世间,这种境界是最高的,但又是不离乎人伦日用的。这种生活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把高明与中庸对立统一起来。如何统一便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对于它的追求便是中国哲学之精神所在。而能够到达这种境界的人即使冯友兰所说的“圣人”。圣人超世间而不离世间,他的人格就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个人修养来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来说的。所以冯先生也说哲学所讲的精神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他是以这一基本的精神来评点和论说儒道墨名等各家哲学,以揭示其对这一基本精神的追求中所有的得与失。以此标准衡量,虽然中国哲学各家各派都认为自己在讲“内圣外王之道”,但并不是每家所讲都合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有些哲学偏于高明,有些哲学偏于中庸,但总的来说,都在致力于“极高明”和“道中庸”的统一。从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来看,这个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完善,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进步。当然冯友兰先生认为自己的新理学体系是后来居上,继承了中国哲学好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哲学的优点,真正实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统一。
本书中,冯友兰先生以历史为顺序,具体评判了他认为代表着中国主流精神的各家哲学,共分为十章。
从孔孟讲起,儒家是真正了解人的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不同,以及道德境界与自然境界的不同。分别就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此孟子所讲的“四端”,亦是孔子所常讲的)进行判定阐述。其中儒家关于“义利之辨”主张求义,即是求社会的公利,然后达到仁的境界。儒家虽常说仁义,但并不限于仁义。其所说的最高的境界同样不限于道德境界,而是在人的一生中逐步有一个境界的变化实现过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对于儒家之道的评判是儒家于实行道德中,求高的境界。不过以“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来说,儒家于高明方面尚未达到最高的标准。
然后讲到杨墨。杨朱一派的人,就是早期的道家。主张“轻物重生”。人重生,需要不自己伤害自己,并且不使他人他物伤害自己。而达到“轻物重生”的方法有三种境界。“避世”“避名”是最初的方法。能只带宇宙间事物变化的通则并且可以加以应用来趋利避害是道家学说的第二重进展。庄子能“同人我,齐死生。”不以利害为利害,于是利害就真的不能伤害到自身。这便是道家学说第三步的进展。在此境界中“物物而不物于物”,真正能够“免乎累”,对于一切皆是主动。然后讲到墨家对于儒家的批评。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是功利主义的,儒家则不追求利。墨家只讲到功利境界。照“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墨家的学说不合“高明”之标准。
再次是名家。先秦名家出于“辩者”主要大师有惠施和公孙龙。但是一般辩者只“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但名家的大师惠施,公孙龙,则已经进步到有对于超乎形象者的知识。这是名家对于中国哲学的贡献,他们从批评形象以得到超乎形象。惠施从“天地一体”推到“泛爱万物”,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史上名家是最先讲到超乎形象的哲学,但是他们尚未能以他们的哲学得到一种生活,所以他们的哲学虽然“经虚涉旷”,可以说比较“高明”,但在“中庸”的方面比较欠缺。
老庄道家经过了名家对于形象世界的批评,而又超过了这些批评,以得到一种“极高明”的生活。老庄道家清楚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分别,但对天地境界和自然境界却不甚分别,对生活有方内和方外的区分,就“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来说,其哲学是“极高明”的,但尚不能全符合此标准。
然后是易庸。冯友兰先生认为,《易传》和《中庸》的作者都受到老庄道家的影响更进于高明,又接着儒学的传统比较注重“道中庸”,达到了“高明”和“中庸”的统一,方内方外的统一。但《易传》和《中庸》的哲学只是认识到“有名”是可以超乎形象的,尚未认识到要完全讲超乎形象必须要讲到“无名”,因此其哲学尚不十分合乎“极高明”的标准。
接下来是汉儒,玄学,禅宗,道学。他们都不能完全合乎“极高明而道中庸” 的标准。最后以新统作结。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精神的进展,在汉朝受了逆转,经过三四百年,到玄学又走入了正路。中国哲学精神的进展,在清朝又受了逆转,又经过二三百年,到现在才开始又进入了正路。新理学便是中国哲学最新的进展。宋明道学家的哲学已经统一了高明和中庸的对立,但尚未达到极高明的标准。冯友兰先生认为自己的“新理学”利用了西方新逻辑学对于形而上学的批评,重建了一个完全“不著实际”的新形上学,此之谓“新”。“新理学”是接着中国哲学各方面的最好的传统,而又经过了现代的新逻辑学对于形上学的批评而建立的全新的形上学。它是最玄虚的哲学,他讲的仍旧是“内圣外王之道”,而且在冯友兰先生看来还是中国哲学精神最精纯的要素。
《新原道》把整个中国哲学看成一个发展的系统,注重各时期哲学的承续流变,这是它的独到之处,也是它的深刻之所在。所以我们认为在“贞元六书”中《新原道》一书有着独特的价值,是“贞元六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中国哲学的主流所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是成为圣人之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尽人之所以为人”。
李慎之先生才说:“冯先生说天地境界,对我启发最大。据说,先生认为自己生平立说,其他什么都可丢,唯有天地境界说不能丢。先生叫世人要认识自己是宇宙的一分子,确乎是究竟至极之论,将永远有裨于世道人心,而且能推动科学思维的发展。”这就是中国哲学所体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超乎世间又见于日常伦理之中。在中国哲学之发展演进中品悟中国哲学之精神,在入世与出世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内涵。
第三篇:马原论文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总体上是对实践的彻底、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释和
概括有些很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定义,这是实践的总结,是认识的深化。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同志长期坚持教条主义,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
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另有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据守于片面,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
两类错误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到一九三四年间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纠正错误
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七月通过《实践论》一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
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这种正确思想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实践论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是将认识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而实际上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
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所以,人就有了各种
各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改造
客体的物质活动。因而,认识的形成自然就有了目的性和主观性。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阶级
斗争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认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要正确地把握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能正确了解
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言以概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将实践过程中认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
为感性阶段,即对事物感觉和印象产生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事物之间片面的、现象的、外部
联系的东西;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所以
它是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两种认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理性认
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
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
地感觉它。”,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有感性
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认识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
深的过程,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被认识。
关于认识,《实践论》中还着重指明了两个要点: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
识通过整合和改造,将感性认识的表面事物和外部现象深化到概念和本质的阶段,所以,认识开始于经验。
二、认识有待深化,这也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注重于感性认识便是犯了“经验论”的错误。所以在我们接受外界事物的同时,不要只是盲目的学习,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判断外界事物的正误,对外来事物选择性吸收,在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去认识。
然而认识的过程并非只有认知这两个阶段。《实践论》把认识进行了更深两层的探讨,第一层是马克思的哲学认为认识不在于去懂得事物的规律性,还要用规律去解释世界以及更能动的去改变世界。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着,第二层探讨说明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纠正,直到认识被所有实践都证实的时候,它就成了真理。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是向前推动和发展的,所以毛泽东提出真正的革命领导者需要善于随事物发展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如果过于守旧,不会适应事物发展,就会成为顽固的右倾机会主义;反之,过于幻想超前,就会成为“左”翼空谈主义。不管左倾还是右倾,都是把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总之又回到了本文的主题,就是要把知和行相统一,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我们要始终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脱离实践的认识则会导致严重的损失。1958年“ 大跃进”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是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矛盾,所以导致在国家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阻碍了乃至倒退了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又一次拨乱反正,纠正了党内众多错误思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
虽然新中国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推移和发展;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我们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让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断向前推动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第四篇:读《华原春梦》有感1000字
读《华原春梦》有感1000字
作者 白永祥
我喜欢读书,因为书是我的老师,从书中我可以得到无穷的知识和智慧,书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它默默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它也是我的向导,在我的人生旅途上,一次次为我指点迷津!
《华原春梦》这本书的名字拟的真好!由于工作繁忙没看完,但是浮想联翩!在发展中的陕西铜川,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人与人之间莫过于灵魂摆渡、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人与事物!并且产生了不该的去长话短!无论我们走向何方,距离不等于我们的灵魂没再碰橦!还有我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读者与本书作者永远心连着心!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浪潮中,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我们的泪与血通过融合我们铸成了一个人生的前视灯塔!年过花甲的赵建铜老师辛勤付出、播种给天下读者之人生感悟令我们窒息!人生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里,无法相遇倒是我们的命运,擦肩而过也属于正常范畴,当然在一个偶然中他的来电使我拿到《华原春梦》,不错这是我的荣幸之至……
我相信,我与书的不解之缘定会永不破灭……2018年3月6日早晨八点许,赵建铜先生发微信给我说:书给我带来了,从我本人拿到书到今日大概阅完,我深感赵先生把铜川人的生活在他的笔下写的淋淋尽致!例如华原城的风貌特色,这充分表现了当年铜川很多地段特色,令读者在阅读之余可以穿越时辰、跨越云端!古人这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么在读书的同时又体验了行路的趣味,这是本书的特点!《华原春梦》不仅是一个梦,更是一部奋斗史,一部民族心灵的深刻记录!
本书以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的统治为背景线,用民族风情淳朴,刚烈的华原县城为台阶,再现华原群众的爱、恨、情、仇和不畏强暴、追求进步正义的反抗精神,反映了官匪与民众、正义与邪恶、人性与礼教的交织与冲突!作者他才华横溢!在人物众多的这本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在赵建铜老师的笔下,以持重沉稳、公正厚道、执着而追求进步的精神把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我认为《华原春梦》不仅写出了华原城的社会风情,更谱写了铜川民众奋斗的曲折历史,讴歌了旧时代铜川人追求正义、追求进步、追求幸福不为已甚的坚强奋斗精神,它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铜川美文!
事关情感故事,在这里作者着力在文中体现!雒兴华与雒月娥的爱情故事在他的笔下写的含蓄深沉,雒玉河与采药女甜美的爱情纯真,白豹子与郑竹青的爱情更是无视礼教,()轰轰烈烈!所以情感故事作者写得精彩至极,令人感动万分……
我还认为本书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民风长卷,作者以看似随意,但实则刻意的文字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铜川地区的人文环境,因此从另一方面讲,本书《华原春梦》是一部向世人推介地域文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为铜川增添了一部有声有色的解说!书永远都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我白师但愿如此在不远会拿到赵建铜老师的《华原春梦》下集!在这里白师真诚祝愿赵老师一生幸福,身体健康,阖家团圆!工作顺心……
读完《华原春梦》有感
著名作家赵建铜与我同在!
读完《华原春梦》有感
赵建铜作家送白师的书不收取任何费用!
读完《华原春梦》有感
一位高人、一位著名作家他对读者的真诚签名与留言!
读完《华原春梦》有感
作者:白永祥(笔名)一个用文字承载感情的我真实与感性赋予了文章的生命,同时也浇注了我自己,一份孤独,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
第五篇:马原-读《心灵自由之路》有感
读《心灵自由之路》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克里希的《心灵自由之路》,读了很久,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感觉,才有了一点点的领悟。
克里希在第一章《自由》中说:“我们即将开始我们的探索。但是,开始探索之前,我们必须先要自由。要一开始就自由,而非最后才自由。因为,我们必须先自由,才能够探索、研究、检视。要看得深,不但先要自由,而且还要有规律。自由和规律是在一起的。”“‘规律’最根本的意义是‘学习’。学习和自由是在一起的。”我很认同克里希的说法,的确,我们需要自由,就像鱼儿需要谁才能生存一样,没有了自由,我想人类应该就会慢慢的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只有拥有了自由,我们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才能不断的进步。自由和规律是一体的,而规律和学习又是一体的,很自然的可以推断自由和学习也是一体的。只有拥有了自由,我们才能好好的去学习,只有好好的学习了,我们才能把自由的理念不断的推广,不断的加深。我们所要拥有的自由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自由。我们的内心总是被一些我们所厌恶的东西所占据着,比如说恐惧、嫉妒、痛苦、偏见等,这些都是阻碍我们内心自由翱翔的一堵墙。我们要克服这些阻碍我们思想的“魔鬼”。其实恐惧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心理产生了作用而有了恐惧的感觉,当我们站在悬崖边或者高楼上,我们就会产生恐惧,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战胜了自己,就可以战胜我们认为不可战胜的事物。
在第五章《我们生活为什么不平静》中克里希说道:“我们找不到一种不但没有冲突、悲惨事物、混乱,而且还充满爱和体贴的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人来一直在寻求和平安定的生活,每个时代都在朝着和平前进,可是为什么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不平静呢?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不平静是不可改变的,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就好比我们可以有快乐与恐惧一样,这都是思想的产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恐惧。假如我们没有喜怒哀乐之分,那我们就是一个木偶,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这种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的生活总是会不平静的。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产生冲突,我们的世界总是会发生悲惨的事情,但是不要忘了,爱与体贴也同样的存在与我们身边。
以前我认为生死有别,活着的人于死去的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活着的人还有思想,而死去的人她的思想已经停止,比如用医学上的说法来说,死去的人是没有生命迹象了的,而克里希在书中说 :“死是活的一部分。死是一切由自己的需求投射的理想,死是过去的一切,死是经验。”这样看克里希说的也是正确的,我们都是正确的,只是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克里希的“死”是相对于过去的时间而言的。人的生命有时间构成,时间过去了,人也就死去了,我们不断的在死去,一点点,一点点,我们可以毫不在乎的放弃这一点点的时间,因为它太渺小,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可是最后我们终将后悔当初是如此的“大度”。我们完整的生命这是有这一点点不令人注意的时间构成的,我们需要完整的生命,所以即使再短暂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生命。有人说:“如果你很快乐,就不必读克里希的书,因为读了也读不出所以然。但如果你有深刻的困惑和切肤的痛苦,那就来仔细读读他的书吧。因为这里有救赎。”虽然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但是我觉得不管你快不快乐,都可以读一读克里希的书,认认真真的读一读,会有很大的收获。
数学系信计一班
吴杜
学号:201014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