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司法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编制金华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并指导、监督、组织实施。
(二)管理和指导全市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活动。
(三)管理和指导全市律师工作和法律顾问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四)指导全市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司法所及法律服务所工作,参与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五)制订全市的法律宣传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执法检查。组织、指导、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学教育工作。
(六)了解、掌握全市劳改释放、劳教解除回归人员的情况,指导、管理、组织实施再教育工作。
(七)组织实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助地方党委管理县(市、区)司法局领导干部。负责指导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和立功创模活动,负责市司法行政机关纪检监察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培训、进修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年度财务收支内审。办理全市律师、公证等专业技术职务的考试考核、评审和报批工作。
(八)承办全市司法行政复议。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九)指导、管理全市律师协会、公证协会、法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工作,组织开展法学理论的科学研究工作。
(十)负责和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务工作。
(十一)归口管理全市有关司法方面的对外联系、交流和合作。
(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司法局职责
司法局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省、市司法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贯彻执行省、市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2)承担县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制定贯彻执行省、市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
(3)监督、管理全县的律师、法律顾问和法律援助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公证机构及公证业务活动。
(4)领导全县的 “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建设,协调“148”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全县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和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及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5)负责全县司法行政机关的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监督管理物资装备。
(6)负责全县司法行政机关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局机关的及司法所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劳动工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管理司法局干部队伍。
(7)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篇:司法局职责
司法局争创双拥模范城
(区市县)工作职责
为认真做好争创双拥模范城(区市县)工作,根据市有关双拥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司法局争创双拥模范城(区市县)工作职责。
一、工作职责
1、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双拥工作的新载 体和新内容,把国防教育内容纳入整个普法教育计划,免费为优抚对象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做好法律拥军工作。
2、加强军人及军属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指导,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工作,接受军人及军属的法律援助申请;积极参与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的工作。
3、现役军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未成年的弟妹和烈属的法律援助案件,市法律援助中心要及进提供法律援助,部队的涉法案件,要根据情况协调有关机构减免法律服务费用。
4、关心支持部队法制建设,每季度定期为部队进行专题法律知识讲座,每年抽出一定时间,为部队法律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5、利用“148”法律服务热线帮助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处理好涉法案件纠纷,不断提高部队官兵及其家属、优抚对象的法律意识,满足他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具体措施
1、市司法局“争创双拥模范城(区市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与解放军65545部队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驻军部队对“法律拥军”的意见和建议。
2、为部队官兵制作、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
3、在部队官兵中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问卷调查。
4、组织送法进军营活动,并发放各类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宣传资料。
5、根据部队需求,每季度确定一个时间、内容,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举办专场法制讲座。
6、进一步宣传《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涉及国防和军队利益的法律、法规。
7、组织国防教育宣传周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
8、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宪法、国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9、对部队官兵及其家属、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10、基层司法所对涉及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对象等的纠纷案件,要耐心细致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第四篇:市司法局工作总结
市司法局工作总结
**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以“建标准、抓规范、破难题、促提升”为工作思路,全面履行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几项主要工作为:
一、围绕有效
化解社会矛盾,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
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调解组织命名方式、设立程序、规范化调委会软硬件标准得到统一,全市50%以上调委会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以人民调解员备案、持证上岗为抓手,大力推进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全市所有调解员进行备案。全年制作下发调解员证4000余本,镇乡(街道)及行业性调委会调解员全部持证上岗。组织调解员培训25批次,参训2000余人次。此外,继续推进全市十大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推广项目之一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项目建设,已推广地区基本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矛盾调处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平台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诉调衔接”、“检调衔接”、“治调衔接”、“访调衔接”等工作机制也进一步完善。一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率为98.6%,涉及当事人**人,协议涉及金额近17亿元,防止群体性上访361件、**人次。
二、围绕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在取得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今年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升法律服务中心工作水平。3月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经过近一年努力,通过建立领导包案制、律师值班制、人民调解员值班制等制度,窗口服务流程进一步得到规范。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了社区矫正服务窗口,部分县(市)区法律服务中心引入了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室,成立了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办公室等,中心服务内容不断扩展。一年来,全市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295件,解答法律咨询52639人次,接待涉法涉诉信访**人次,引导有偿法律服务**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件。
三、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法律服务水平有力提升
1、加快推进律师业发展。6月,市两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新形势下宁波律师工作,推动律师业健康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今年以来,通过深化律师业“五个目标、十大平台”建设,努力增加律师人数、扩大律所规模、提升服务层次。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28家,律师人数1560人,达到每万人2.72的指标,分别较去年同期新增7家、239人;引进**知名事务所设立宁波分所;担任法律顾问**家,承办诉讼案件**件,非诉讼事务1536件,业务收入5.4亿,同比增长13%。
2、专业法律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会同工商等部门成立了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指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律师走进中小企业”、“律师助力涉外企业发展”、“护航侨资企业”等专项行动。一年来,共走访企业6500余家,发放法律服务意见书、风险提示函等2100余份。继续深化大型商务楼宇(商圈)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建立18个法律服务工作室;积极参与**平台服务企业工作。深化交通物流、海洋经济、外贸、工商民企等律师志愿团队建设。与贸促会成立“涉外商事法律顾问委员会”,与侨办、侨商会组建“为侨服务律师顾问团”,与市法院建立完善破产管理人名录,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志愿者下基层进企业促和谐活动,150余律师志愿者与乡镇街道工会对接服务,与人民银行宁波中心合作开展金融法律服务活动,17名律师入选浙商律师服务团,通过讲座、咨询、代理等方式提供优质高效专业法律服务。
3、充分发挥公证保障作用。围绕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重点项目启动等,不断拓宽公证业务,积极开展承包合同、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书公证,做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和回迁安置的安置协议、证据保全等工作。加强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的监督考核,继续完善公证质量监督体系,规范管理,提升公证公信力。全市共办理公证**件,其中涉农公证3000余件,涉及中小企业4500余件。
4、加快推进司法鉴定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鉴定机构增加司法鉴定项目,今年全市新增法医物证(DNA)鉴定项目,法医毒物(血液酒精含量检测)鉴定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建设向省司法厅申报。加强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合作,扶持宁波市天童司法鉴定所成为
第五篇:市司法局工作总结
xxxx年司法行政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来,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服务“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为重点,以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充分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为重点,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确保了监狱劳教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今年来,我们按照省厅“三项零指标”和“五个绝对不能”的工作要求,以创建现代化文明监所工作为总揽,扎实开展“监所创四无”活动,落实“首要政治任务”,履行“首位责任”,贯彻“首要标准”,紧紧围绕“强素质、保稳定、重主业、抓教育、谋发展、塑形象”的工作思路,以司法部开展的“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为载体,健全监所稳定协调机制,强化监所稳定防守模式,完善监所稳定设施建设,确保了监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夯实了改造和管教工作基础,强化了生产行政管理,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武陵监狱和市劳教所确保实现“四无”,即:无脱逃(逃跑)、无重大狱(所)内发案、无重大疫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是创新了监所矫治帮教工作新模式。我们以“延伸矫治手臂千户行”活动为载体,在劳教、戒毒场所、监狱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之间全面构建矫治帮教专业化网络平台,通过“帮扶一个对象,挽救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和谐整个社会”的创新之举,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落实“首要标准”,以xxxx市社会管理“一中心五网络”建设为主体,积极发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建立监狱、劳教、戒毒场所与矫治对象、服刑人员户籍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单位、街道社区(村组)、家庭的衔接机制和综合矫治帮教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增强矫治帮教工作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目的性,实现监所矫治帮教工作的专业化、责任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了区县(市)司法局矫治帮教工作响应机制。由各区县(市)司法局根据劳教、戒毒场所、监狱寄送的相关函件,在五个工作日内及时给予回复,并实行首接责任制,建立专门的档案台帐,堵绝失控漏管现象;建立了重点矫治对象交办帮教制度。经劳教、戒毒场所、监狱确定需要由当地司法行政部门配合开展社会帮教的劳教(戒毒)、服刑人员为重点矫治帮教对象,在报市监所矫治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由市司法局监所管理科向重点矫治帮教对象户籍所在地区县(市)司法局发出协助监所开展社会帮教的交办函,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市)司法局应在收到交办函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主动与提交工作函的相关监所联系,落实社会帮教措施,配合开展社会帮教。
三是开创了人民调解的高效调处新模式。开展“十佳人民调解员”评选活动,以《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紧紧把握当前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和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工作平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在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如:桃源县推行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1+2”调解模式,汉寿县实施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对接,澧县启动了“乡镇调委会流动调解庭”机制,道路交通事故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诉前委托人民调解、警司联调、边界联防联调等工作机制和平台网络建设均得以进一步健全。6月13日召开了湘鄂边界联防联调22周年暨湘鄂黄山周边五乡镇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第13届年会。截止今年10月,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8922件,成功率达到98.1%,律师协助处理涉法涉诉问题563起、参与接待涉法上访群众2453名。实现了无因民间纠纷调处不力引起的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民转刑案件和自杀事件发生的“四无”目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规范了社区矫正的长效运行机制。按照省厅的要求,借鉴津市市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模式,在全市内高标准推行了社区矫正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设立了社区矫正专门管理机构,司法所普遍配备了社区矫正工作专干。与公安机关和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排查和管控,杜绝了漏管、失控情况的发生。积极推进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一体化建设,积极协调公安、检察、法院、劳动、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尽职履责,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津市市推行“三无”矫正工作模式,注重在接茬、监督、管理三个环节实行“无缝、无漏、无畏”的“三无”工作模式,即接茬讲究无缝、监督讲究无漏、管理讲究无畏。截止今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