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16:0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

第一篇: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

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

杨显立

断断续续,读完《雍正皇帝》,看完此书,有几个第一,是以前自己未做,一是第一次用kindle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虽然买它也有好几年了,但之前每次都是看个开头觉得好看就去买实体书去了,实体书的感觉胜于电子书,有时周末无事时,便想跑新华书店走一遭,看看有什么书自己想买想看的,这么完整地用kindle看完他的三部,还是头一遭;二是第一次看写帝王的小说,以往比较排斥此类书籍,一者觉得他是写历史,都有臆想成分,没得个想象力断不能写出个曲折迂回,二者觉得他离自己远,没接我的地气。有这二个原因,倾向于看点武侠玄幻之类。直至2011年闲暇之余看过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才发觉写这种题材的书原来可以这么精彩吸引人,原来作者也是要掌握多少史料才能真真假假写出故事。由此也改变了自己以往不喜看写历史题材之类书籍的看法;三是第一次看完之后写点感悟,前不久加了系统同事们做的微信公众号,看他们写的读后感,甚是佩服,佩服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看书,读后有感记之以文,而我这二者较缺,看闲书还行,如能碰到自己喜欢的书便可囫囵吞枣一口气读到底,好像断了这口气自己便接不上一样,而看不对胃口的便是断断续续任其闲置至凉,至于正儿八经写读后感,也是少有的事情(随手写过一篇读维特之杂感),有时看完后很有感觉想法,也想来个东施效颦写个读后感,又想自己感觉淡了再写,或想多揣摩一下再写,然后便不了了之。现想,不如从现在开始,来写一个,为以后开个头。--闲聊至此打住,切入正题,不然本就断断续续看这书,感觉又断了,现也随手写之。

1.此书是否值得一读?想拿他与我读唐浩明的《曾国藩》的过程做比较。读后者是大学室友所荐,刚看开头时没感觉,后面渐入佳境,读之欲罢不能,直至看完一罢方休,回味久久。而看《雍正皇帝》,断断续续看之,几次欲弃之,可闲暇时不知看啥而又重新读起,尤其是看完第一部后,感觉更是如此,恰如一“鸡肋”,看之无甚味,弃之又可惜。两相对比,结论已出:值得读一下,但吸引力不高,写得精彩的,是第一部分《九王夺嫡》。后面没啥意思了。

2.君臣均难做,各有各的苦。雍正为皇前,可谓一孤臣,做实事,求实功,贵为阿哥,办事且不易,受制于诸多束缚?何况其他等闲臣工乎?何谓孤?直取皇帝意向,只图本朝利益,为立功,须得孤身前行排除万议方行。再如田文镜,皇帝封之模范总督,在河南推行新政,亦受地方其他官之百般刁难设阻碍,受其他同僚嫉妒参奏,其虽行事急功近利,但也一心为公,幸得雍正皇帝之保全,否则难以善终,不被别人参死气死才怪?这说的是孤臣之苦;再说谋臣,如张廷玉,先后在康熙和雍正为相,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可却也是小心翼翼,谨言得很,弟弟张延璐因科考欲行舞弊之事被斩无能为力,其得意门生被以朋党之名而落,也是没得周全办法,位居权位,每天可以说是超负荷运转,有次竟然饿倒在皇帝面前,等等,类似人还有方苞,伴君之侧,也是不易也;再说能臣,最典型如年羹尧,胜仗而归,得意忘形,被雍正除之,未得善终。再说为君,雍正上位后,可说是勤政,阅不完的折子处理不完的事,要防兄弟夺位子,又想立功创事业,可谓是劳劳累累担惊受怕。所以,如要在其位谋其政,无论职位高低,均是不易也,古今亦然,不单现今有为官不易之像。

3.皇权之争异常激烈,成者为王败者寇。《雍正皇帝》第一部书名《九王争嫡》,明显突出了该书的主题,皇位争斗,先是太子党与八王党,胤禛(雍正)初随太子,向外显露并无为帝之图(实则与十三阿哥是一个团伙的),直至太子被囚,其心逐渐浮出水面,皇位之争转为了允禛与八王,至康熙驾崩之夜,斗争集中爆发,终由胤禛登位。争斗的残酷,从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可以看出:()阿哥之间明里和和睦睦,背后试图暗杀者有之,想着借助妖道害者有之,千方百计阻挠对方做成事业者有之,可谓是各有各的心思和算盘,方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允禛之所以成为雍正登位,有几关键因素(不谈他自身的优势):一是得皇上喜欢。胤禛通过做事有业绩,还有并无明显党派痕迹,赢得康熙之心(康熙担忧手足相残),肯定是最为重要的,康熙的一系列部署,都是为其登位做了安排,如将胤祥囚禁就是保护,在夺权之夜让其出来一掌关键兵权,再如驾崩之夜首先召集胤禛让他先行一步部署动作,而将八王党的阿哥全部召集在自己面前不准出宫无法动作,纵有本领也无法施展也。二是身边有好的谋臣。书中的邬思道(好像是虚构的?),虽为残疾,但精通帝王之学,判断时事,揣摩圣意,谋划做事时总能精准判断,从而帮助胤禛未走偏道。反观八王,虽有谋臣,看事物看长远总是差人一步,未能发挥好参谋的作用。三是得有兵权。胤禛虽未直掌兵权,但有十三阿哥胤祥,允祥号称“侠王”,带过兵,驻扎在皇宫周围的啥大营里,很多都是他的老部下,虽被囚禁多年,但在夺权之夜放出后立即到大营里夺得兵权,率兵包围皇宫,这是非常关键,否则就算胤禛被宣为帝,如兵权在他手,则可能被直接除之也。其余原因略为不表。胜者登基,胤祥也始终得雍正厚爱,死后得到各种殊遇,手下李卫亦官运亨通;败者如八王九王十王,最终被除之,被幽禁,不得善终也。如八王登位,对立者亦然得相同结局。

4.世道深深,万物为刍狗也。何以此讲?一则要说,得道升天,沦为阶下囚,似为一瞬间也,如年羹尧,可以说是雍正的贴身奴才,如隆科多,好像还是雍正的舅舅,均功劳多多,却因各种原因,最后或被赐死,或被囚时住马栏,是命也乎?能自己掌控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年羹尧被囚时苦苦哀求未得其主子一丝同情,不可谓不悲也。二则要说,命运转好,也只需要一时之机遇也。如李卫,原为叫花子,因人灵泛被雍正发现,带在身边,从而改变了命运,放出当官,深得皇上喜爱(而另一位和李卫一起的叫花子,也在雍正那做事,却因知晓秘密太多在雍正登基之夜被杀,出生相同命运迥异,深有一种无奈感)。再如俞鸿图,一名七品小官,却在时为廉亲王大闹朝会时抓住机遇,挺身而出发言,与廉亲王斗嘴,从而为雍正所欣赏,由此提拔飞快。三则要说,百般能人,也要受到百般束缚。如邬思道,为雍正登基立下汗马之功,虽于登基之夜免于被杀以灭口,但从此也受到皇帝的约束,未有人生的自由。更不谈其他普通人等之渺小了。

5.推行新政不易,受到诸多束缚。雍正意图刷新吏治,大展鸿图,推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摊丁税入田等,百般艰难,有几原因,一是各地情况迥异,在此地适应并不适应其他,全国统一步骤安排,可能就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触犯既得利益,这也是最大束缚所在,要想让既得利益集团配合,肯定异常艰难。三是对立集团阻扰。如八王党,肯定不希望雍正做番事业坐稳位置,否则,何来机会呢?四是执行到下面便会变味有可能失去原有初衷。如河南垦荒,有的地方官员为立功,要民众弃已有田地,而去开垦新田,或下指标,逼得河南灾民多多,这就违反垦荒之初衷。正所谓:制度设计是美好的,各地情况是迥异的,有可能是不接地气的,加之各种原因也会执行变味的,放之现在,这点也是适应的。

以此五点结束。

转载自微信号:ireading99;公众账号:i阅读。

第二篇:读《雍正皇帝》有感

近期在读一本书——《雍正皇帝》。之所以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清朝历史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雍正这位争议颇丰的皇帝。二是这位书的作者二月河是我老乡——河南南阳人。当初一部《雍正王朝》的电视剧红透大江南北,而这位作家也因此一炮而红。身为家乡人,一直想拜读他的大作,这段时间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研读,读后感慨万千。

《雍正皇帝》是一个历史长篇小说系列,包括《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其中《九王夺嫡》是我最感兴趣的,它向我描述了阿哥们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以及到后来的四爷登基,严惩兄弟的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小说佳作。

这部小说吸引我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人物的刻画。通过语言动作的一系列细节描述是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皇帝说皇帝话、将军说将军话、文人说文人话、江湖说江湖话。让人物说自己的话本就是中国小说的优良传统,《水浒传》就是典范中的典范,而在这一点上,二月河也同样做得很好,无愧于传统大师。第二是结构的安排。《雍正皇帝》是三部共一百五十一回,是很体统的章回体,每一回的回目也都是基本工整的对偶句。小说的场面、人物众多,但是整体上却铺垫得很开,过度也鲜有痕迹。第三是情节的选择。这些选择非常的传统,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爱情的、武侠的、文人士大夫的、治政斗争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二月河也都是信手拈来,并且发挥得非常出色。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大的亮点还要数认为的刻画。下面,我就简单说一说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个人物。

康熙皇帝——玄烨,一代明君。处事果断,令人钦佩;言辞犀利,令人敬重;舐犊护犊之心,令人怜爱。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在其垂暮之年还要为大清长久基业劳心。为防阿哥之间为夺嫡明争暗斗,在二废太子后选择了不立太子这一上上之策而是将默定继承之人亲属金册,至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自己百年之后,国家即有新主。这一招既免了阿哥之间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又使皇权可以独揽。对于传位这段历史一直颇受争议,是传位四阿哥?还是传位十四阿哥?这一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而我则更认同二月河的观点,四阿哥做新主,是康熙深思熟虑的结果。康熙垂暮之年,他深知自己一味推行仁政,已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弊端,土地兼并,税收流失,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因此,他传位给素有“办差阿哥”之称的胤禛。因为他知道只有做事刚毅、久经历练的四阿哥能够匡补康熙的过失。另外,在康熙驾鹤西去之前,黜降了王掞、马齐、张廷玉、方苞等在自己身边一等一的人物。康熙这一招就是为防阿哥逐鹿而使这些人陷于党争,对将来的朝局不利。此刻将他们统统监押保护起来,待新主登基,一纸赦书,即可就成了新皇帝的得用臣子。从此处就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用心良苦、一心为国,不愧为后世称赞的一代明君。

雍正皇帝——胤禛。康熙驾崩后,继承皇位的是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禛。胤禛并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选。他曾在江南“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胤祯的皇位不是篡来的,不是改遗诏偷来的,不是毒父夺来的,而是康熙传授的。从历史上来说,他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勇于革新、勤于理政,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但他又刻薄猜疑,心狠手辣,做事可以说是冷酷无情,这在朝中是无不知不人不晓的。但我感觉二月河在小说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始终是把雍正皇帝这一人物当作一个平民皇帝来写,毕竟皇帝也是人,而不是神,他的七情六欲,他的勤于政务,他的无奈与猜疑等等这些常人的心态,都在小说中一一表现了出来。我觉得雍正皇帝是个悲情皇帝,他处在康熙和乾隆两大盛世之间,而且在位只有13年,在后世人的眼里和容易被他前后两个皇朝给比下去。但我却认为雍正皇朝确是个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的非常关键的皇朝!想想,康熙稳定了天下,但在他晚期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国库亏空等都非常严重,这个时候雍正接下这么个烂摊子的确如坐针毡。但雍正就是在这么短短13年时间里解决了康熙留下来的那些难题,也才成就了他儿子弘历——乾隆的又一个盛世。老实说雍正为了自己不丢康熙的脸,为了给儿子接任铺平道路,更为了大清江山的延续付出了太多。勤政,是雍正区别于其他帝王的一个显著特征。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像雍正那样勤政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仅这些数字就不能不让人叹服与崇敬。

十三阿哥——胤祥,御封“拼命十三郎”。十三阿哥是一个我十分敬佩的人物,是真正的血性男儿。不错,因其母亲没有封号,胤祥处处手挤兑,处处被其他阿哥压着:太子背不出书得胤祥顶着炎日罚跪,阿哥们都用黄色惟独他不敢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荷包上。到底是凭着一己之力可以独当一面,率性而为,英雄本色。终是当着众阿哥的面在中秋之夜为自己娘亲争一个“贵妃”的封号。自己的贝勒府里装满了各个兄弟派来的奸细,却凭得一身正气而置之不理。胤祥一身武功,凡事豪气冲天,在被康熙软禁十年后获释眼见一脸谄媚的管家讨好地“告密”,拔剑出来一剑穿胸。在夺了丰台大营的将军大印时,面对原将军的发难,当机立断命人杀之。更难能可贵的是,率性的胤祥心智却不低于任何一个阿哥,其才甚至连他一直忠心不二的“四哥”都是又喜又妒。十三阿哥胤祥,天皇贵胄自有的优越感,通过他的自信、果断、敢作敢为、甚至对奴才的戏谑中表现的入木三分。他的侠肝义胆、豪气干云来自于天皇贵胄的身世,更来自于他从小受人欺凌的反抗意识,康熙的儿子个个如狼似虎,阿哥们从小就开始了对黄金椅的争夺。而十三阿哥自小丧母,受人不少白眼,也是他精于骑射,善于带兵的原因之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十三阿哥嫉恶如仇,性情中人,仅此一件就是众皇子中任何人身上都没有的优点。他的善良,正义感也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救灾筹粮中为百姓设身处地的考虑。包括他带过的兵和很多奴才都对他怀着感恩和佩服。大概除了康熙,他与所有人的对话都是充满了轻松的调侃的,戏谑、不屑,又饱含傲气。这充分体现了一个皇子的优越感,也体现出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可见十三阿哥的的确确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性情中人。

智比孔明——邬思道。一手将胤禛送上王位之人。随意地的在网上搜索邬思道几个字,看到有人指出邬思道确有其人,只不过是田文镜的幕宾,更或是师爷的角色,从未与雍正发生过接触,只不过因邬思道替田文镜弹劾了当时无人敢惹的皇亲国戚隆科多,此举颇得圣意,一时名声大振。田文镜也越来越倚重邬思道。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我更愿意相信在雍正的府邸真有的这样一位“邬先生”,替当时的四阿哥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二月河似乎是为了把邬思道弄得非常的“落难”,因为四阿哥收用人是有规矩的,非落难的不用。四阿哥在邬思道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就这样邬思道成四爷的人,四阿哥以“师”礼待之。众人皆知,康熙共有二十四个儿子,无一纨绔子弟,皆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拿笔的主。四阿哥在一众阿哥里表现平平,文不如三阿哥,武不如十四阿哥,人际关际又不如八阿哥。在康熙爷眼里就是一个办差阿哥,却不是一块能登图龙位的料。在二月河的笔下,邬思道就是这样一位权谋大师,穷其一生心力把于帝位无望的四阿哥推上政治的舞台。胤禛对他甚至是害怕和避而远之。邬先生,精明干练,洞察时势,料事如神,指点迷局,往往一语破的,使得四阿哥恍然大悟,胜读十年书。

总体来讲,读《雍正皇帝》让我感受最深的要属:得民心者得天下。书中许多所描述的事情都流露出这一深刻道理。康熙驾崩后,究竟为什么一呼百应的“八贤王”没能继位,朝内怨声载道的“冷面王”反倒被选中呢?我想,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应为他得了民心。巡视黄河防务,收缴库银,平凡冤案„„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虽得罪了官员,但却赢得了民心。雍正曾说过:“坐皇位如坐针毡。”一点也不假,在他当皇上十三年间,他几乎没有睡好过,他耗尽心血,无一日不在关怀朝廷、关心民苦。

书中张廷玉对康雍两朝的评价:“圣祖即位之时,西北有葛尔丹之叛,东北有罗刹国扰边,台湾尚未皈伏,三藩盘踞南方;中原有圈地之患,河道有漕运之虞,满汉不和,权奸当朝;四方不靖,百务纷繁。所以圣祖只好竭尽全力应付,他老人家是位理乱的天子。现在皇上承继大统,内无权奸干政,外无甲兵之争,所虑者,只是吏治败坏,官员朋党,诉讼不平,赋税不均。而这些都是盛世中的'隐忧',所以皇上是治平的天子。理乱易而治平难。难,就难在理乱时可以快刀斩乱麻;可是,要治平,却不能操之过急,而只能慢慢来。好像是抽丝,又好像是剥蕉。皇上得耐心地去一根根地抽,一层层地剥。在这件事情上,得用圣祖教诲的'忍'字诀”。虽是如此,他还是使康强盛世延续下来了,可见他的毅力非同一般„

《雍正皇帝》这部小说很好地诠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真理,其实这个道理贯穿古今。官员们只有一心为人民服务,体恤人民,才能受到万人的尊敬和爱戴,否则只会遗臭万年,遭人唾骂。

第三篇:二月河《雍正皇帝》读后感

二月河《雍正皇帝》读后感

心静如水的 笨笨的秀才

《雍正皇帝》一书共分三卷150回。三卷内容从九子夺嫡入笔,到雍正皇帝被情杀结束,演绎了一代明君传奇的一生。其中:第一卷《九子夺嫡》,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酣畅淋漓地描写了阿哥逐鹿、明争暗斗的一段故事,其情节铺设,起伏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布局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第二卷《雕弓天狼》中,雍正虽然险胜,继承大宝,但树欲静而风未止,八爷党死而未僵,年羹尧倨功自傲,就连托孤重臣隆科多也脚踏两只船,擅派兵丁闯入禁苑。面对风急浪险、浮云蔽日的政治环境,雍正依靠方苞等股肱重臣,整肃吏治,擢用新人田文镜、刘墨林等维护地方,借青海大捷之利,雕弓轻舒,粉碎了一次又一次政变阴谋。第三卷《恨水东逝》,承续上述两卷,虽然年羹尧赐死,隆科多圈禁,但八爷党余威未尽。王府密议,欲借铁帽子王逼雍正逊位;乾清宫内,唇枪舌战,风浪迭起。一边是赫赫天威,雍正严惩骨肉众兄弟;一边是缠绵缝绻,强留酷似旧情人的弟媳。是上天报应,抑或世事偶然,承欢玉阙却是天家骨血。情感之煎熬,丹药之蚀毁,亡灵之作祟,刚刚还抖擞精神,指点江山,转瞬却白虎玉兔同赴大真。鼎丹烛影千古迷案,掩卷深思云遮雾隐。

作家二月河以红学研究起家,在传统文化中浸润日久,不仅对三教九流,佛道儒谙熟于心,尤对帝王生涯,清宫史实颇有研究。所以这部恢弘的历史画卷谋篇出神入化,不仅描写了雍正后期紫禁城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且展示了各地官吏之间的倾轧和无情争斗,以及文人命运的莫测和不幸。宫闱秘闻,市井风情,科举应试,秦楼酒肆,在作者的笔下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展卷品读,无疑是对雍、乾交替时期历史的一次艺术巡礼。

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身为康熙帝第四子的雍正帝,名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母亲系德妃乌雅氏。少年雍正曾被康熙皇帝定以“喜怒不定”的考语,二月河针对这一考语描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是真实抑或虚构,无从考究。但“戒急用忍”一直是康熙对雍正的谆谆教诲。而“喜怒不定”的个人性格,也成就了雍正一朝独特的施政特色。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即位后,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还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其次是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并限制地方横征暴敛;紧接着又针对康熙末年各地亏空钱粮严重,决定严格清查,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有效整顿了吏治环境;随后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维护了宫廷稳定。除此之外,他还设立了军机房,选亲信大臣协办军务,使皇帝更加集权于一身。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驾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关于雍正死亡的原因,稗官野史里传说纷纭,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个疑案。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累死说,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四个小时),批奏折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所还多,据说仅批示就百万余字。他批阅过的奏折部分被辑成了《朱批谕旨》,对臣工的谕旨,由张廷玉等纪录编成《上谕内阁》、《上谕八旗》,各种体裁的文章被后人辑为《御制文集》;二是吃丹药而死,这种说法也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乾隆在登基的第一天便将圆明园中的道士驱逐,欲盖弥章,使人纷纷猜测;第三种说法便是情杀。这些说法给雍正的一生增添了不少神秘、浪漫的色彩,也使得后人在描写这段历史时有了更多素材,更多想象的空间。

统揽雍正的一生可知,他为政时间虽然短暂,但面对的政治环境并不和谐,一方面兄弟阋墙,时时怀有觊觎之心;一方面康熙晚年怠政,留下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超级大国;一方面吏治腐败,与他承平清明的梦想还有很大差距。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身为一国之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而已。也正因如此,使得他短暂执政的十三年成为了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纽带。因此,也可以说,雍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值得肯定的明君。简要言之,其执政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人取其耿直忠心。比如,《清史》记载雍正还是皇子时,曾嘱托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替自己办点私事,被拒绝。胤禛即位后非但没有打击他,还赞扬说:“你担任郎官,拒绝皇子的要求,执法严明,我很高兴。”后来鄂尔泰青云直上。二是察人看其言行细节。三是待人刚柔并济。易中天评价雍正有一个较为经典的句子,即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可以说比较中肯。比如,二月河《雍正皇帝》中描写大学士俞鸿图主持官员考试,泄露考题被腰斩,在刑场之上蘸血连写七个“惨”字的故事,这是说明雍正的铁面;描写尹继善是尹泰庶出,母亲无身份,经常受气,雍正便下令封尹继善母为一品诰命,并随尹继善在官邸颐养天年,这是说明他的柔肠体贴。因了这些原因,也就难怪后世学者如文学大师伏尔泰等对雍正总是给予极高的评价了。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不是翻故纸堆,不能仅仅满足于看热闹。读书的目的在于有所感悟,尤其作为公职人员,读书更需要从中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找到修养身心、勤政为民的借鉴意义、指导价值。读罢《雍正皇帝》,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其一,为政不易,时刻心系百姓,方能修齐治平。古人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雍正皇帝生在清朝立国之处,康熙万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理政事,致使国家财货亏空,官员耽于嬉玩。当此之时,如果没有一个魄力超群之辈治理,清朝可能很难维持此后数百年的基业。而雍正的性格、魄力恰恰符合此时的形势,他心系百姓,大力整顿吏治,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其二,为官不易,需要慎独慎微慎初。治国理政,无明君不可;有明君无名臣亦不可。雍正一朝,亦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简单来说,大约有爱新觉罗·胤祥、西林觉罗·鄂尔泰、张廷玉、李卫、年羹尧等人。历览这些名臣名将,每一个人都曾经干出一番事业。但并非所有人善始善终。骄傲自大的年羹尧赐死,误上贼船的隆科多抄家,才华横溢的俞鸿图腰斩,等等。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昭示着一个道理,那就是“善始者夥,而克终者盖寡”。作为干部,不可不慎。

其三,治国理政,非制度无以见长效。作为一代封建帝王,雍正最大的政绩,一是从严治吏,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另一个则是创设了很多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治思维,比如设立军机处提高了处事效率、火耗归公降低了官员对民众的克剥、继承制度防止了国家动荡等,为大清王朝的顺利延续铺砌了一条好路。比之当下,总书记倡导“以法治国”,更是一项约束官员从政行为、规范国家治理行为的重要措施,只要我们认真加以落实、鼎力予以支持,必将创造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

其四,推动发展,非改革无以成未来。雍正的各项改革对于清王朝的影响力之大,是后世皇帝无法比拟的。比较著名的有改土归流稳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压力、废除贱籍破除了身份限制,等等。为提高当时百姓生活质量,拓宽选贤任能路径、维护国家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无破则无立,破旧才能生新。与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相对照,我们的改革也旨在破除一些固化利益的藩篱,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改革的过程会有阵痛,会有羁绊,甚至会有大量反对的声音和肆意的阻挠。但我们应该增强信心,相信改革之后,中国会更好。

第四篇:《雍正皇帝》读后感

《雍正皇帝》读后感

物理学院庞鑫禹

《雍正皇帝》这部书,是现代作家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其中包含“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个部分。详细叙述了康熙晚年,雍正从众兄弟中脱颖而出,夺得皇位;以及雍正在位期间的故事。

在第一部中,详细写了众皇子争夺皇位的过程。康熙有二十几个儿子,其中年长的九个儿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这个至尊的位置,众兄弟都在备战着,扩大自己的实力。他们使出各种招术,真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在权力驱使下,亲兄弟间互相敌对,各怀心腹事,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没有一点亲情可言。回想起那种场景,真令人心寒。虽生在帝王家,锦衣玉食,却仍不满足,为皇位兄弟反目成仇,勾心斗角,到头来身心疲惫,亲情全无。即使胜利了,又有何意义呢?

反观当今社会的人们,为了名,为了权,不亦是如此吗?纵观古今,许多帝王将相,曾经是多么威风,多么富贵,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不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今人当鉴古人,当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应当顺应天命。凡事莫强为,要顺其自然,强为者只会自寻烦恼。

那么雍正为什么能获得康熙赏识,并且后来康熙传位于雍正呢?读过此书,我了解到:康熙晚年,将许多差事交给儿子们去办。雍正早年办事肯务实,一丝不苟;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办差多年,经过很多历练。并且雍正为人节俭,不贪酒,不好色。即使登基以后,这些品质也为改变。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财富与权利,能做到这

一点真是可贵的!

身处当今社会的我们,应有所感悟: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坚韧的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肯务实,脚踏实地,这对我们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当今社会有许多官员,身居高位,生活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知节俭。拿着人民百姓的血汗钱去任由自己挥霍,忘了做人的根本。

第二三部,主要写雍正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康熙晚年,国家表面上看一片太平,实际上吏治荒废,国库空虚,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康熙给儿子留下一个烂摊子。雍正继位后,为治理好国家,昼夜勤政,批阅奏折。为体察民情,各地官员无论大小,都亲自接见,亲自询问地方情况。他又推行新政,刷新吏治,整顿官员。经过雍正的精心治理,力挽清朝前期的颓风,清朝逐渐强盛起来,百姓富裕,国库充实,为后来乾隆盛世打下基础。

我深深感到要治理国家,做一代名君不容易;要为人民造福,开创太平盛世更不容易!一个君王只有心怀天下苍生,勤于政务,精心调控,才能使一个国家运作起来,不出偏差。

雍正在位的短短十几年间,人们对他褒贬不一。当今人们更可能会忽视他,只去关注康乾盛世的繁荣。实际上,雍正为扭转清朝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雍正的付出,历史就有可能会改写。雍正身处在这样一个位置,历尽艰辛,承前启后,为子孙铺路,这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第五篇:《二月河康熙大帝》读后感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全是经典之作,当我认真读完《康熙大帝》,一位雄才伟略,有胆有识,机智幽默的康熙皇帝跃然纸上。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五岁庙谟智擒螯拜,十九岁决意撤三藩,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懂外语,会算术,他的足智多谋和隐忍令人钦佩不已,我不禁要发问"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他总是把"恩威并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常常在打别人一巴掌后再揉揉,被打者还要感恩戴德一辈子,宁愿为他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对霸道不可一世的螯拜,他足足忍了八年,只因他能顾全大局,时机不成熟,只会小不忍而乱大谋。真乃识时务者为俊杰。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一个王辅臣,他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赠御赐的银马枪,"兄见枪如见朕,朕见枪如见兄",说到动情之处感动的自己都潸然泪下,一个万民景仰的皇帝能做到此,任有何人能不感动?

康熙帝什么时候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因奸佞小人的阿谀奉承而洋洋得意,也不因自己的一念之间而发威下令,从来都是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灰心。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永远都能爱民如子,深刻体会民间疾苦,救无数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身边的谋士从来不用别人推荐的人,都是自己微服私访时起用的一些落迫之士,而这些人,往往都是智慧极高,又最能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这位皇帝,也总是叫人捉摸不透,永远给人一种神秘而不得不敬重的感觉。

康熙帝的谨慎无人能及,不管这个人对自己多么忠心,不管自己对这个人多么信任,在背后也总得防一手,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做为一个皇帝,不得不这么做。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细微的变化和猫腻在他面前都无处遁形。忠心耿耿的魏东亭,一生当中只做了一件隐瞒康熙的事,到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康熙的火眼金睛。他的细微与他的谨慎,也许就是所有人对他时敬时怕的原因

伴君如伴虎,不管皇帝对你有多么信任,多么怜爱,但康熙大帝中的臣子,人人都地体会到了"天威难测"这四个字的深刻含意,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做一个臣子,什么时候都如履薄冰,因为你不知道皇帝会什么时候发火,皇帝一发火,脑袋搬家随时都有可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争权夺力,因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让人为所欲为,可以让很多人都把你随便说的一句话当成命令来执行。最最难得的康熙一直都明白,做为皇帝,不是治天下,而是治于天下。从来都不为所欲为。这样的皇帝,真是千载难逢,得之,百姓之福,不得,百姓之憾也!

下载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二月河《雍正皇帝》有感(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著名作家二月河学术报告会举行★

    著名作家二月河学术报告会举行 本报讯 (记者李华辉) 10月15日晚,音乐厅灯光璀璨,热闹非凡,著名作家二月河做客我校,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当今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

    读有感

    读有感 今天我看了,它主要写:玛丽的父亲在一场霍乱中丧生,她被从印度送回英国约克郡的密素斯庄园,和性情古怪的姨夫一起生活。于是,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

    读《……》有感

    三读《„„》有感 ——读要用心,感要真实【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

    读有感

    读......

    读有感

    《谈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注重细节 深层沟通 巧用资源》有感 周方园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

    读有感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说的是唐三藏为普渡众生,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在路上,他收下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法力高强的徒弟,他们一路上为唐僧降妖除魔,尽心尽力保护唐僧西取真经,......

    《读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2015-02-28 00:45第1篇《读有感》 有感这个暑假,我读了不少好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深受感动的是《盐丁儿》。 “盐丁儿”出生在一个满族封建官僚家庭,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