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穷查理宝典》有感
读《穷查理宝典》有感
高珂
最近《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经常跳进我的视野里,有读书会的小伙伴在看,知乎和豆瓣上的相关内容也会跑到我的时间线上。好奇心驱使,我去豆瓣翻,发现评分为 9.0,便找来读了。
《穷查理宝典》其实算不得一本书,它不过是查理·芒格过去 20 年来演讲和访谈的集合,但从这些演讲和访谈中,我们可一窥查理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让我们了解什么指导了他做出投资和生活的种种决定,让他在取得了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又以智慧著称。
那么谁是查理·芒格呢?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我们对巴菲特了解得多一点,称他为“股神”,但好像没听说过查理·芒格。
实际上,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所取得的成绩,查理做出的贡献一点都不比巴菲特少,巴菲特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查理是他最好的合伙人。
从本书来看,查理·芒格最重要的思想是,使用跨学科的而不是单一的理论模型认识和理解世界,从而形成 LOLLAPALOOZA 效应。
关于“跨学科”的思维模型,查理这么说:“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而且要全部用上,而不是只有几种。
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经济学,试图使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他又说:“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你将会和一个按摩师一样,而这种技师对现代医学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他还用谚语“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如果人只掌握一种思维方式或工具,遇到问题时,就会倾向于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但往往并不能对症下药。
手里拿着锤子,但碰到的问题可能是螺丝、水管,还得会用起子、扳手才行。
那么什么是 LOLLAPALOOZA 效应?
Lollapalooza 效应指各种组成要素产生的效果叠加强化、相互促进,形成正反馈效应,导致最终总效果产生惊人的非线性增长。(其实就是协同效应)
在查理看来,哪些学科的重要理论是普通人也应该了解,并运用在生活决策中的呢?
他认为数学、会计学、心理学、统计学、工程学、微观经济学是一般人应该了解并加以运用的,而硬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
数学里应该了解的理论有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费马-帕斯卡系统)、决策树理论;了解会计学的理由是,必须对会计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明白它的局限,会计虽然是商业活动的出发点,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工程学里面的后备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想,断裂点理论也是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物理学里的临界质量概念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思维模型;
要了解心理学的原因在于,人的感知器官有时候会短路(其实是反对理性人假设啦),那些懂得如何利用这些缺点、让大脑以某种错误方式运转的人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了解微观经济学是因为把部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当做某种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除了查理指出的上述几个学科,博弈论也应该是很有启发性的思维模型,它动态地分析博弈双方作出决策的过程,让人可以系统、科学地看待博弈。
最后,数学、统计学、心理学我都接触过啦,后面除了学习经济学、博弈论,会计学、工程学看来也应该涉猎一点了。
End
第二篇:《查理穷宝典》读后感
这本书由李路作序,汇编查理芒格的几篇演讲稿而成,《查理穷宝典》读后感。李路因89而远走美国,后在华尔街做金融,引荐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而出名。他在序言中谈到了他对西方文明史重大典籍的阅读以及中华文明汉学解读,这点对我启发很大的。我想我现在思想跟大部分人不一样,是因为我也读了东西方原著的一些部分,从而彻底跟教材和媒体洗脑决裂。起码我现在具备了常识和逻辑思维,这点在中国已经不容易了。
读完整本书,我想起了《从优秀到卓越》。它们都给我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专注,再专注是必须的,读后感《《查理穷宝典》读后感》。将简单的事情做好,才能形成所谓威力巨大的复利效果。做投资、开公司都是如此。可是中国媒体一直都沉浸在靠计谋才能发达的洗脑中,即使央视所谓历史正剧《康熙王朝》和《乔家大院》等政商故事都是如此。靠计谋的成功,必定是一夜暴富的结果。这跟西方投资界的复利理论根本不着边。只有简单才能复制,只有复制才有复利。国内价值投资的一些人到底看没有看这些原著?芒格对高科技没有反感,只说他跟巴菲特更容易理解消费行业而已了。也没有说投资外汇或者期货就是不对的!他只是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圈所在,而却被国内某些人曲解为必须投资一些行业。他也很欣赏“冲浪”模型中新兴行业的领头羊,只是他们的规模很大,投资了也起不到大作用。可是国内玩价值的人,过亿身家都没有,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做得呀!太多人的喜欢二手货,喜欢别人读后总结的所谓精华。更有甚者,就是打着旗号,忽悠人。就看毛说《水浒》讲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的扯淡。
罗素和富兰克林都是智者,都明白这个世界本质是简洁的。成功者必须专注某一个狭窄的领域中,而不是什么都去做。
第三篇: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一)凌威
一年来,很多次听到或看到别人在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而且听完、看完之后都很受启发,所以,早就决定要买《穷查理宝典》来学习一下。因为拖延症,直到5月份才真正开始读,经过近一个月才读完。很多启发,受益匪浅,虽然因为阅历不够,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以下是读书心得。
价值投资,巴菲特和芒格的基本投资理念,其核心是:投资股票或实体,关键是考察它的实际价值和增长潜力。比如你买股票,不要看股市的价格波动曲线,因为其实际的价值不可能每天那么起起伏伏。短期内股票的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太过复杂,就像人心一样,即使是顶尖的专家也没有办法把握。而长期看,一支股票价格一定和其价值保持高度相关。什么是长期,在芒格的眼中大概要在10年以上,才能称为长期。假设买腾讯股票,它当前价格是实际资产价值的2倍,如果认为腾讯在未来10年会很好地发展,每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15%,那么10年后相当于价值增长了4倍,10年投资的年均收益10%,真看得那么准肯定会投资。怎样去看一个企业长期好不好,关键看它行业内的地位、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有没有实际的对手,当然还要看它领导人的水平。李笑来的投资三条件:资金的大小,资金的使用时长和站在资本背后的智慧,相当于对价值投资的细化说明。
我们理解了价值投资,就很容易理解他的一些其他的观点。比如他认为耐心和长期的求知欲望是特别重要的品质。一个人要长期地考察一件事情,以确保长期收益,没有这个素质,根本不可能做好价值投资。比如他认为分散的投资是愚蠢的。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分散意味着你不知道好的投资点到底在哪里,意味着心存侥幸。再比如他认为金融衍生品很危险。实体价值没有增长,衍生品之间的相互促进,致使账面好看,必然导致泡沫,最终一定引发严重后果。在次贷危机中,巴菲特和芒格的公司还在逆势增长,因为他们已经看到风险。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很有借鉴意义。一个人的薪酬是价格,能力是价值。长期来看,要想薪酬增长,必然要能力增长。如果你天天盯着短期薪酬的波动,期望始终在价格的最高点,最终收益一定很小,是负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像无数的散户一样。相反,如果你盯着能力,坚持不懈地投资能力,那么价格一定大涨。投资股票和投资人生异曲同工。
用多元思维看问题是芒格的另一个重要观点。芒格认为各学科的相互割据和相互孤立是致命的。因为,世界是浑然不可分割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等是融合在一起的,在一个事件当中,这些东西不可分割。因此,把学科分割然后深入研究,然后再用学科的观点看待事件,不管你学科知识多么丰富,一定是盲人摸象。他有一句名言大意是:手中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想钉子。所以他认为大学教育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他自己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尽可能多地学习(被成为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建立多种思维模型;二是开放的心态。他认为一种不能界定其边界的能力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能力。这句话特别重要,如果我们知识还不够丰富,我们就要尽可能地界定已有的能力,搞清楚已有能力适用的环境,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某种认识、某项能力是在全世界通用的,这样就会减少犯错。
以世界是混沌的观点来看人生,也很有意思。世界既然是混沌的,那么就会对各种行为进行回应。比如,你认为积极的人生有意义,你就会积极行动,世界就会给你积极的反馈,于是积极的人生有意义就会被具体的事件、时光(世人称为成功的案例)所充实,积极的人生有意义就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内涵,你会受此激励而继续努力。相反,你认为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你会放弃努力,世界也会给你积极的反馈,于是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就会被具体的时间、时光(世人称为消极的案例)所充实,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就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内涵,你会受此激励而更加坚定自己的观点。这应该就是自证预言的原理。你拥有一个观点,你总能从混沌世界中挑出一个事实来证明它,如果你反对这个观点,你也可以从混沌世界中挑出事实来证明它。所以,你相信什么,就会拥有什么,当然我所说的是观点,而不是物质。比如你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只要你去努力,回报一定有。至于努力是1回报是100,还是努力100回报是1,那还要受世界其他规律所支配。
逆向思维是芒格的一个特长。你想成为一个聪明人很难,但你要避免成为一个蠢货就会容易很多。如果人能一辈子都不要成为蠢货,那么这个人的成就不一定很高,但一定不会差。这其实和他的价值投资的观点很接近。投资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进行愚蠢的、盲目的投资,这样一来就会心平气和很多,然后在很多不蠢的选择中做出决定,就会有很大的成功率。这很像路瑶《人生》中的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成为一个聪明人,要和别人竞争,受外界环境影响大;而不成为一个蠢货,决定权就在你手中。这又有点和儒家推崇的“内圣外王”相似,什么事先求诸于内。想定义一个好企业是什么比较困难,但定义不是什么应该比较容易;定义一个好领导应该是什么样比较困难,但定义一个好领导不是什么样就比较容易。先从不是一个坏员工、坏领导干起。
误判心理学,芒格先生也有很多研究,其中很多内容在《认识你自己》的读后感里都说过了,就不再赘述了。《穷查理宝典》共上下两册,仅仅看一遍估计是不行的,我想自己可能还要读几遍,才能做的更好。
(文:凌威)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二)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尽管查理·芒格谦逊地认为“就算没有他,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非常漂亮”,但巴菲特可是对他的这位合伙人赞誉有加,他自认“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教我只买便宜股票,查理却让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这是查理对我真正的影响。要让我从格雷厄姆的局限理论中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我们先来看看芒格推崇的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我们会发现,这些投资原则中不无巴菲特选股思想的影子,这是对的,因为芒格与巴菲特堪称当今投资界最佳的二人搭档。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下面我再来谈一点心得:探索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是芒格倾其一生做的事情。正应了中国那句谚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芒格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之外,还致力于对下一代,尤其是学院的学生孜孜不倦地进行教诲。
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所谓普世智慧是指在人头脑里形成的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也就是“多元思维模型”,这种框架需要跨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而芒格认为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因此,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是所谓的“拿来主义”,就是通过看书阅读,广泛地吸取各学科中作出贡献的前人的思想。
一个人只应该做其能力圈中能做的事情,才是成功之道,而通过持续的读书学习,则是最好的拓展我们能力圈的方式。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芒格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与书为伴,无论等车、等用餐、等开会的空隙都在读书,可见其对学习的渴求。正是广泛的阅读,使得芒格不仅拥有普世的智慧,还使得其文采非凡,阅读其所做讲稿,我们会发现每隔几页就会出现某些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的一些例子与警句。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也会不时停下来浏览在页面中对某位大师的介绍。
芒格跨学科的普世智慧,不仅包括了对物理、数学、经济学,还包括了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的涉猎阅读。芒格在《论学院派经济学》以及《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讲稿中分别对当前的经济学、心理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
正确认识这些跨学科的普世智慧的目的,当然会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使得芒格在很多年前就预测了金融危机的到来,预言了滥用股票、期权等财务手段对市场带来的致命伤害。正是基于这些普世智慧,芒格还多次就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以及基金管理行业中存在的致命问题给出批评,比如不合理的激励机制等等。尽管其评价的对象是美国的同行,但作为在国内基金行业从业多年的我们来说,也有着深刻体会。看来不仅我们,我们的美国同行都有同感,那就是巴菲特难学、芒格更难学。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查理芒格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财富,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的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也已经影响了当今投资界的一大批人。也正是在巴菲特、芒格这类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理所当然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是一样的道理,智慧,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我们回想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学成归国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往事,相信在投资界中这类似的一幕也必然会发生。
一个很明显的佐证还来自于以下事实:这几年来在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股东越来越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因此,在这一趋势下,在未来中国做投资的人中,尤其是在中国本土,更多的优秀投资人才,甚至是投资大师的涌现,也将是必然。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三)开启新的旅程
立军
在新年来临以及开始制定新年目标之际,读到此书,应该说是最大的庆幸!
只聊聊感受最深的三点,前两点也是17年本人需要改变调整最重要的依据:
一、思维
多次在自己上课时讲到:“努力决定下限,思维决定上限”。也决定了17年学会并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体系。
在这本书里,查理芒格主要介绍的思维如下:
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我们先说一点,查理与常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的逆向思维,遇到事情总是逆其道而行,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抱以怀疑态度,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
比方说,假如我们要追求人生的幸福,我们一般来说需要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幸福,但是查理.芒格会首先研究人生怎么样会变得痛苦。我们要去想这个企业怎么样去做强做大,首先,他会研究企业怎样做有可能会倒掉。
做事情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不要做什么,然后再考虑接下去要采取的行动。他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笑话,是个关于农夫的笑话,这个农夫说,我只想知道我未来死在哪里,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我就永远不会死掉。
逆向思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研究失败。查理大量研究了各种人物,周围企业和各种学术研究当中人类失败的著名案例,对人性的弱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洞察,然后很重要的一点,他把这些失败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查清单,就是checklist,每次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使用这张checklist,使他的人生,他的事业的决策,几乎不犯重大的错误。
学习历史的失败、投资的失败以及相关公司的失败并思索反思是新的一年任务。
查理芒格的多元化思维:是指是指由多个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的知识形成的多元模型,他把这些学科形成的最基本的模型作为他分析和判断现实问题的思维工具,进行拉网排查式的全角度分析,思考多个复杂因素所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到一个完整、全面和深刻的分析结果。
一个拥有多元思维模型的人,他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经历和对经历的反思、大局意识、方法论,乃至人生观,然后统和成一个整体,变成了自己的人生护城河。查理强力建议我们去多读一些心理学和概率论方面的知识,因为大脑很容易受到愚弄。查理的最后一讲《心理学误判》也讲了很多心理学的误判原则,还有如何激励人、利用人性。
而限制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最强大的掣肘力量,永远是他自己所一贯秉持的(常常是被既有教育体系所塑造的)思维模式,即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爱因斯坦说的很好,他把成功归功于“好奇、专注、毅力和自省”。他说的自省就是摧毁我们自己最热爱、最辛苦才得到的观念。
个人功课:随后阅读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投资的隔栅理论》并践行。
二、投资
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
你们必须搞清楚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能,你们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怎么会放弃一种我们有很大优势的游戏,而是去玩一种价值激烈而我们又毫无优势,甚至可能处于劣势地位的游戏呢?这样后面的日子一方面我们自己需要关注自己的优势领域,另外一方面永远向前,要努力学习并扩展自己的优势。
聪明人在发现这样好的机会后狠狠地下注。他们碰好的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按兵不动。就这么简单。恩恩,17年把投资的数目控制在5个以内。
投资的原则:准备、纪律、耐心以及决心。
你要有一个检查清单。在清单上记录你在主观上或者客观上很容易犯的错误,把这些情况列个清单。然后逐条反思,自己有没有可能去犯这些错误。
三、对人生非常重要的建议
你们一定要非常勤奋才行。
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
每天起床时,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
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愿意改变想法:知错就改还不够,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这不仅是一本投资圣经,还是一本值得琢磨精读的学习之书。
最后,我想用《天路历程》中那位真理剑客年老之后唯一可能说出的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音视频行业投资新兵:立军
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第四篇:《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500字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500字
东风
整本书读完了,并没有找到什么股票战法,巴菲特说查理成就了更好的巴菲特,查理说没有查理,巴菲特也会一样好,大概是自己吹自己总不大好。
本书主要编辑汇总了查理的一些演讲,评论,和简单的生活经历。它不像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查理芒格本人,所以整体上内容难免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尽管作者很努力得把内容整合得更系统一些,但读起来难免会有些冗长。
这种冗长有点像你读唐诗宋词,会看到很多相似的意境,甚至一样的山水,而不是我读的公众号里面的一百篇八卦都透露着相似的狗血。
我从残存的印象中找出那些最震撼的而又苦于当时找不到铅笔不能抄下来的段子,分享给你。
关于老年
以前不大喜欢看老人写的东西,总是过于保守或是对过去充满怀念,也可能是对那种生活的抗拒,直到读到下面这段话: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来自查理推崇的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完之后,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关于锤子
在查理的大半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罗永浩的锤科,()所以这里是指真的锤子。
“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一只钉子。”
查理给这种病起了个名字叫 “拿锤综合症”.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这个世界的进化像达尔文或者亚当斯密的描述一样,每个领域越来越专业,适者生存。别说经济学家对物理学家的理解了,就是经济学家自己对于自己不研究的经济问题的理解很可能知之甚少。对整个文明来说,这是好事,每个维度都在往前飞速,而对个体来说,我们渐渐会丧失对钉子以外的问题的处理能力。
举一个栗子,既然是芒格的书,股票吧。一个刚刚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读过很多经典,可能也写了不少文章,甚至发表了几篇不错的论文。他踌躇满志得走进证券交易所,翻出倒背如流的模型,甚至高深莫测的数学定理,开始计算出收益最大的股票组合。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可以用反证法来猜,假设经济学和数学能让这位博士赚一大笔钱,比如20%的收益。那是巴菲特都到不了的年均收益。在开户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今天,如果可以并且我猜他们也很期待这么做 ,那么经济学和数学的研究院里应该人满为患了,不对,没有人教书了。得出矛盾,证明结束。
和买股票一样,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不是你拿着锤子就能搞定的,如果搞定了,一定要看看扶着钉子的手还在不在。
关于心理学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一生都在不停学习,不停思考的查理在第十一讲的时候详细讲述了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的倾向,包括上面这段,“避免不一致倾向。”
为什么要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为什么要不停的刷新自己的观念,因为人类太容易自以为是了。学了一招独孤九剑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被龟派气功一波打飞,哪怕你第一了也只是在一个次元的一口井里。
突然想到荀老先生的一句话,就以此结尾吧。
“我曾终日卧床抱着ipad思考人生,其实不如我起床看几本书走几条路学学自己学学别人;我曾垫着一块砖偷看隔壁洗澡的姑娘,其实不如我坐电梯上58楼看得远看得多。”
第五篇:《穷查理年鉴》读后感
我一贯认为,低调是我为人处世最好的原则,所以我只追求:(1)从更优秀的前辈们那里学到几个有用的方法,有助于我看清其他同龄人极度歪曲的认识,拨开迷雾见太阳;(2)我的方法只传授给那些能够理解我而且能很快汲取的人。
巴菲特肯定是这场比赛中占据先机的一员,他是我多年共事的朋友,思考时能自动运用决策树理论、排列和组合等基础数学知识。
当然,你还必须了解会计学。这是实用商业生活的语言,是文明社会有益的帮手……但你也必须了解会计学的局限性。——查理芒格
尽管巴菲特和芒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价值投资,或者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认识许多华尔街的巨头以及他本人可以得到比常人更优惠的收购条件等原因。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显然不值得你去说服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人不会成为价值投资者。
还有些对芒格感兴趣、经常引用芒格观点的人,对会计学的了解恐怕只是小儿科,还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学习,这也是一种叶公好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