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6:1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

第一篇: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

遇见美丽

——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

浅浅的月光在书页上跃动,素纸流转青栀的淡墨色,目光交纵与寂夜唱和。梦里的春秋,因为有孔子而成就经典;而今天的《论语》,因为有杨伯峻先生而重焕生机。翻开扉页,《论语译注》之美,惊世的磅礴,永生的难忘。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传统孝道之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连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都以孝道为立人之根本,可我们呢?空巢老人,虐待老人已成为中国养老问题的代名词,甚至被提至立法议程。试想,当一个民族的道德都须法律来维护时,它离灭亡还会远吗?《论语译注》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纵然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压力大,外出打工,下海打拼的比比皆是,但我们需时刻谨记:“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不求丁兰刻木事亲的惊天动地,也不求王裒闻雷泣墓的感动人心,但求始终心怀父母,常回家看看,无愧于心。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平和心境之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不会失去平衡。两千年前的孔子以前也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穷而作乱。这份安贫乐道的心境至为难得。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孔子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颜回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刘禹锡能发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慨。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勤奋学习之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在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时,应采取诚实的态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求学不仅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实践以此为乐,只有以学为乐者,方能勤奋学习,奋发有为。

遇见美丽,无论时光蹁跹,沧海桑田;无论月色几度谢,桃花年年开;无论青山化作墨迹,江流舞作丝衣。书中的美已经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去,更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一名南师的大一新生,我有幸在暑假之际邂逅了《论语译注》,并被书中的美所折服,更铭记于心,深有所感。

大学,我们第一次走出母亲殷殷的目光,举起包袱,独踏异乡之旅。或许,我们的思家之情会在繁忙的学业中消失殆尽,但我不会忘记在家中等待自己学成归来的父母,我会经常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唠家常……让书中的传统孝道之美在现实生活中熠熠生辉。

大学,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钱,比我们起点高,甚至会有富二代,官二代在面前炫耀。但我会时刻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不比聪明比努力;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起点比终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做好自己。让书中的平和心境之美在现实生活中绽放溢彩。

大学,不像高中那么苦,那么累,没有老师督促,也没有家长监管。我们会有数不清的业余活动,我们会有打不完的电脑游戏,但我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不负自我,勤奋学习,努力上进!让书中的勤奋学习之美在现实生活中落地生根。

书页或是倦了,被风吹合着进入沉眠。抬起头,才发现如水的月光像霜落在木隙一样,精致得似乎可拿捏在手中把玩。

看着手边的《论语译注》–原来美一直就在身边。一景一物一书一画,哪怕是最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论语译注》也能有如此触动人心的美丽,那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世间大美,一种能让你受益终生的美。

不是不曾遇见,而是不曾用心去感触。

03180203 王燕

第二篇: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

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

鄂海鹏

【摘 要】: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注释比较精审,译文比较通达,但是在译注方面也有一些疏漏和不够精审的地方。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现在最通行的《论语》新注本,注释比较精审,译文比较通达,为广大文史教学工作者和一般读者所欢迎。但是在译注方面也有一些疏漏和不够精审的地方。笔者特此撰文以补正。

《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其中“堂堂”一词具体意义如何,古今解释纷纭。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堂堂”译为“高不可攀”。他又说:“根据《论语》和后代儒家诸书,可以证明曾子学问重在‘正心诚意’,而子张重在言语形貌。”(《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202页)因此“堂堂”为“高不可攀”,有待商榷。愚按:“堂”即“党”之假借。《说文解字》:“堂,殿也。从土,尚声。”“党,不鲜也。从黑,尚声。”《广韵》:“堂,徒郎切。”《广韵》:“党,多朗切。”二字形近叠韵假借。《荀子·非相》:“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杨倞注:“党与谠同,谓直言也。”王先谦《荀子集解》注引郝懿行曰:“党,谠古今字。谠言即昌言,谓善言也。此明士君子之辩,文而緻密坚实,博而昌明雅正,斯辩之善者也。”郝说甚是。子张重在言语形貌,盖曾子说子张有辩才,讲善言、直言也。《后汉书·叙传上》:“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颜师古注:“谠言,善言也。”“堂堂”即“谠谠”。由此我认为“堂堂乎张也”可解为讲善言,有辩才的子张啊!

《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而不直”,即狂傲而不正直。

“侗而不愿”一句,中的“侗”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译为“幼稚”。此句译为“幼稚而不老实。”何晏《论语集解》“侗,未成器之人。”我觉得都不太好,别扭。“侗”在这里是“无知”的意思。《庄子 山木》:“侗乎其无识。”陆德明《经典释文》:“侗,无知貌。” “侗而不愿”,我觉得应译为无知而不谨慎,即愚蠢且莽撞的意思。《说文解字》:“愿,谨也”。“谨”,《说文解字》:“谨,慎也。”由此“愿”,即谨慎之义。

“悾”,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解为“无能”,这缺少古文献的证据。《广韵》:“悾,诚

也,信也,愨也。”如果“悾”解为诚信,则文义互舛。《广韵》:“悾,苦红切,又音空。”“空”,《说文》“从穴,工声”。工,《说文》:“巧饰也。”即巧于文饰之义。因此,“悾”通“工”。“悾悾而不信”应译为巧言令色而不讲信誉。其义犁然。

《论语·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杨伯峻先生译为:“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仔细想来,对不正确的言论进行批判抨击,祸害就一定会消灭吗?那不一定。试想鲁迅先生当年对反动派的谬论进行过激烈批判,那么他们祸害中华民族的举动就因此而停止了吗?没有,反而,愈演愈烈。所以,杨伯峻先生对“異端”的解释值得商榷。按:《说文解字》:“異,分也。”異,有分歧之意,再引申有偏颇错误之意。《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植物出生的顶端)。”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题犹额也,端也。”“耑”与“端”是古今字。“耑”由生长引申为开端。“端”行而“耑”废矣。故“異端”可以解释为偏颇错误的议论刚刚产生。因此全句可译为:“孔子说:‘错误的议论刚一出现,就进行批判,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第三篇:外语系教师推荐书目基础篇30部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

外语系教师推荐书目

基 础 篇(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 柯森主译,钟启

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拓 展 篇(50部)

31.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 《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 《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 《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 《自我实现的人》,(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 《宽容》,(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7.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 《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 《西方的智慧》,(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 《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55.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57. 《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 《朱兰质量手册》,(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9.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0.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1. 《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 《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 《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 《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 《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 《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 《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实 践 篇(20部)

81.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 《帕夫雷什中学》,(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8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87.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 《教育诗》,(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9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4.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6. 《案例教学指南》,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9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8.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9.《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

文 学 作 品(40部)

1、《唐诗选》,马茂元选注

2、《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3、《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

4、《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俞为民校注

5、《三国演义》,罗贯中

6、《西游记》,吴承恩

7、《水浒传》,施耐庵

8、《红楼梦》,曹雪芹

9、《鲁迅作品精选》,鲁迅

10、《家》,巴金

11、《茶馆》,老舍

12、《围城》,钱钟书

13、《繁星·春水》,冰心

14、《余光中诗选》,刘登翰、陈圣生选编

15、《朦胧诗选》,阎月君等选编

16、《北方的河》,张承志

17、《射雕英雄传》,金庸

18、《少年天子》,凌力

19、《花季·雨季》,郁秀

20、《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编

21、《唐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刘京胜 译

22、《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 吴钧燮 译

23、《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陈敬荣译

24、《复活》,(俄)托尔斯泰 汝龙译

25、《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张冠尧译

26、《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莫雅平译

27、《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吴劳译

28、《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赵少侯译

29、《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 龙译 30、《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叶冬心译

31、《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

3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梅益 译

33、《瓦尔登湖》,(美)戴维·梭罗著

34、《铁皮鼓》,(德)君特·格拉斯 胡其鼎译

35、《 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选编

36、《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

37、《普希金诗选》,卢永选编

38、《雪莱抒情诗选》,杨熙龄译

39、《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40、《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编

人 生 修 养(30部)

41、《论语今读》,李泽厚

42、《庄子选译》,王寅生选译

43、《美学散步》,宗白华

44、《校注人间词话》,王国维 徐调孚校注

45、《中外影视经典》,倪祥保编

46、《中外美术经典》,中央美院编

47、《世界三大宗教》,黄心川等编著

48、《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 楚图南译

49、《音乐的故事》,(德)保罗·贝克 4马立、张雪燕译 50、《人类征服的故事》,(美)房龙 常莉 译

51、《东方哲学的故事》,(锡兰)L·A·贝克 傅永吉译

52、《文明的溪流》,(美)H·G·威尔士 袁杜 译

53、《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日本)德田虎雄 李玉莲、李其泰译

54、《孙子兵法》,余日昌

55、《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本书编委会

56、《美德书》,(美)威廉·贝内特编著 何吉贤等译

57、《培根人生论》,(英)培根 何新 译

58、《傅雷家书》,傅雷

59、《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60、《新编世界五千年》,夏国梁、夏冰 61、《知识改变命运》,刘县书、潘燕

62、《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 陈允明等译

63、《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赵立光、艾柯 译 64、《法律的故事》,(美)约翰·麦·赞恩 刘昕、胡凝 译 65、《英文名篇诵读本》,顾佩娅、苏晓军编译 66、《中学人文读本》,丁东等编

67、《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史蒂文?兰兹伯格 68、《成功之路》,(美)拿破仑·希尔张书帆、王明华译

69、《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美)珍妮特·沃斯、(新)戈登·德莱顿著 顾瑞荣、陈标、许静译

70、《非智力因素学习》,燕国材等著

人 物 传 记(15部)

71、《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梅沱等译 72、《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 叶维明 译 73、《甘地》,[印度]莫·卡·甘地著 鲁良斌译 74、《毛泽东》,金冲及著

75、《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常涛译 76、《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傅雷译

77、《邓肯自传》,(美国)伊沙朵拉·邓肯著 张敏 译 78、《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 79、《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 左明彻译

80、《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吴士嘉译 81、《走近袁隆平》,姚昆仑 82、《经营之神--王永庆》,赵贤明 83、《姚明之路》,肖春飞

84、《五体不满足》,[日]乙武洋匡著 郅颙译 85、《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演讲》,李然主编

科 技 读 物(15部)

86、《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绕忠华 主编 87、《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

88、《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 吕瑞兰、李长生 译 89、《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著 王毅译

90、《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美)罗伯特··K·G坦普尔 陈养正 等译

91、《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美)约翰·布罗克曼 袁丽琴 译 92、《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英)马特·里德利 刘菁译 93、《六大洲动物考察记》,(德)维托斯·德吕舍尔著吴永初 等译 94、《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暴永宁译

95、《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美)卡尔·萨根叶式辉、黄一勤译

96、《神舟载人航天的故事》,宋晗 林峰等著 97、《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 98、《发明启示录》,龚镇雄、宋丹 9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 著 100、《科技英语阅读》,金焕荣 主编

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处世与修养

《曾国藩家书》 作者:(清)曾国藩 《中国人》 作者:林语堂 《菜根谭》 作者:洪应明 《人与永恒》 作者:周国平《论人生》 作者:(英)培根 《蒙田随笔》 作者:(法)蒙田

《道德箴言录》 作者:(法)拉罗·什夫科 《我生活的故事》 作者:(美)海伦·凯勒 《富兰克林自传》 作者:(美)富兰克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性的弱点》 作者:(美)卡耐基 《语言的突破》 作者:(美)卡耐基

中国文学

《诗经》

《楚辞》 作者:屈原等 《唐诗三百首》 作者:孙洙选编 《宋词选》 作者:胡云翼选编 《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才,吴调侯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水浒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

《西游记》 作者:(明)吴承恩 《聊斋志异》 作者:(清)蒲松龄 《红楼梦》 作者:(清)曹雪芹,高鹗 《儒林外史》 作者:(清)吴敬梓 《鲁迅选集》 作者:鲁迅 《家》 作者:巴金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子夜》 作者:茅盾 《雷雨》 作者:曹禺 《围城》 作者:钱钟书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雍正皇帝》 作者:二月河 《胡雪岩全传》 作者:高阳 《毛泽东诗词选》 作者:毛泽东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外国文学

《荷马史诗》 作者:(古希腊)荷马 《一千零一夜》

《神曲》 作者:(意大利)但丁 《堂吉诃德》 作者:(西班牙)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戏剧集》作者:(英)莎士比亚 《鲁滨逊飘流记》 作者:(英)迪福 《傲慢与偏见》 作者:(英)简·奥斯汀 《大卫·科波菲尔》作者:(英)狄更斯 《简·爱》 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 《城堡》 作者:(奥地利)弗卡夫卡 《呼啸山庄》 作者:(英)艾米莉·勃朗特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德)歌德 《红与黑》 作者:(法)司汤达 《悲惨世界》 作者:(法)雨果

《欧也妮·葛朗台》作者:(法)巴尔扎克 《茶花女》 作者:(法)小仲马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法)马塞尔·布鲁斯特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静静的顿河》 作者:(前苏联)肖洛霍夫 《永别了,武器》 作者:(美)海明威 《战争与和平》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喧哗与骚动》 作者:(美)福克纳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美)约瑟夫·海勒 《飘》 作者:(美)马格丽特·米切尔 《百年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中国历史

《史记》 作者:(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 作者:(宋)司马光 《“文化大革命”简史》作者:席宣,金春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作者:何理

世界历史

《全球通史》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 作者:(美)威廉·夏伊勒

中国哲学

《易经》 作者:八卦为伏羲氏所 作,卦的系辞为周文王所作,称为易经

《老子》 作者:(春秋)李耳

《论语》 作者:(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庄子》 作者:(战国)庄周 《孟子》 作者:(战国)孟子及其弟子 《韩非子》 作者:(战国)韩非 《中国哲学史》 作者:冯友兰

西方哲学

《形而上学》 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德)康德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作者:(德)尼采 《存在与虚无》 作者:(法)萨特 《西方哲学史》 作者:(美)梯利

《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德坦·贾德

心理学

《释梦》 作者:(德)弗洛伊德

美学 《文艺心理学》 作者:朱光潜 《美学散步》 作者:宗白华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经济学

《资本论》 作者:(德)马克思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者:(英)凯恩斯 《新人口论》 作者:马寅初

《未来之路》 作者:(美)比尔·盖茨 《股票操作学》 作者:张龄松,罗俊 《经营管理全集》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法学

《道德形而上学法论》 作者:(德)康德 《中国宪法教程》 作者:许清

政治学

《社会契约论》 作者:(法)卢梭 《君王论》 作者:(意)马基雅维利

《共产党宣言》 作者:(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毛泽东选集》 作者:毛泽东 《邓小平文选》 作者:邓小平

宗教

《圣经》

《漫话圣经》 作者:(美)房龙 《金钢经说什么》 作者:南怀瑾 《佛教常识答问》 作者:赵朴初

军事学

《孙子兵法》 作者:(春秋)孙武

《战争论》 作者:(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人物传记

《毛泽东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 《邓小平传》 作者:(英)理查德o伊文斯

《甘地自传》 作者:(印度)莫汉达斯·甘地 《拿破仑传》 作者:(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邱吉尔传》 作者:解利夫

《华盛顿传》 作者:(美)华盛顿·欧文 《林肯传》 作者:(美)卡尔·桑德堡 《领袖们》 作者:(美)理查德·尼克松 《哈默自传》 作者:(美)阿曼德·哈默 《艾科卡自传》 作者:(美)艾科卡·诺瓦克

《贝多芬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雨果传》 作者:(法)安德烈·莫洛亚 《卓别林自传》 作者:(英)查理·卓别林 《梵高传》 作者:(美)欧文·斯通 《居里夫人》 作者:(法)艾夫·居里

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者:(英)李约瑟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作者:(美)爱因斯坦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第四篇: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

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

第五篇:《论语译注》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可以一边复习原文,一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学习”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学习。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的学习方法之一,他每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非常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所以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助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起,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去学习,以他的短处为自己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学习;不骄傲、不自满;懂礼貌、又孝顺,拥有美好品德和更多学识的真正优秀的人。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

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下载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译注》读后感

    读《论语译注》(杨伯峻 版) 读后感似乎很久,没有放下手机,好好的运用一丝时光去潜心阅读;似乎很久,没有在意远方家园父母的关心和问候,淡却了慈母游线和临行密语;似乎很久,没有再放下......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当时没对答上来。孔子听说后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统计学2班林汉明) 很早以前就知道孔子与论语,孔子的理念一直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像“三人行,必有我师嫣”,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

    《论语译注》读后感[推荐5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 涓涓流淌的历史长河,汇聚着人们的无穷智慧,而孔子便是那清澈,明亮的一活泉水,正是这活泉水不断的滋润着我们的思想,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论语译注读后感[范文大全]

    《论语译注》读后感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当你阅读的时候,你能够走进去,你就能与书中的灵魂对话。每一本好书都体现着人性,所以,当你从中体会到人的伟大和崇高,你就会发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当代学者译注《论语》的佳作,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但凡事不可能面面俱到,《论语译注》一书读来仍......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