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孩子的宇宙》有感
说来听听
——读《孩子的宇宙》有感
太子井中心学校 范伟霞
一个八岁的英国小女孩说:“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看法。”
——题记
拿到《孩子的宇宙》这本书,首先被它简单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映入眼帘的一抹浅绿色,在白色封面的整体背景下,几个黑色的字“孩子的宇宙”,一种舒适的美感扑面而来。再加上这本书非常“袖珍”,它不是很大,也不太厚,倒像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放在包里很方便,在读它的期间,我常常随身携带,只要有空就翻看。偶然间,我打开了护封,看到这本书的“庐山真面目”——青一色的银灰色——很纯洁,一种辽阔感随即涌来。我在这里揣度一下作者设计的意图,大概也象征了孩子宇宙的广袤无垠吧!
读完后,你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远比装帧美得多。拿到这本书,我先把封面、封底的这些信息认真读了一下。我知道这是属于“家庭教育”类别的书籍。在护封底部还有对本书内涵的凝练之笔。除此之外,也对作者及其著作的介绍,还有其他知名人物对本书的推荐。
何琦瑜说:“阅读《孩子的宇宙》,仿佛进入了超写实的剧场,藉由一幕幕童话经典故事主人翁特写式的心理解析,导引着成人们更趋近孩子心中既陌生又熟悉的神秘宇宙。在探索孩子宇宙的旅程中,早已丧失了童年的我们仿佛抹去了厚重的尘埃,一步步贴近了自己早已遗忘的、纯真而深邃的灵魂。”
陈质采也说,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好书!让我们找到了进入孩子奥秘心灵世界的通道;也深刻感受到一个愿意倾听儿童心灵之声的谦卑灵魂。
是的,感觉名家的评论说到了自己的心里。而我今天要说:“这是一本让我坐在‘云彩之上’的书籍。说实话,我感觉读得云里雾里,深知有些地方读不懂,不过,有时候却又有些深深的共鸣。大概人都是这样矛盾!就像书中讨论到的秘密的意义。”
这本书以孩子为主题展开。分别从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七个方面逐一详细介绍。这本薄薄书,却让我感觉很厚很厚。我想,孩子的宇宙不仅仅这些范畴,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作者也只是提供了一些例子。但是,作者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能从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剖析出孩子的心理,真是让常人难以企及。不过,这也告诉自己,以后读书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探索。
书中有很多辩证的思想,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比如,“秘密既是独自保守才有价值的,同时也有通过与他人分享而增值的一面。也就是说,一方面确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另一方面希望别的人也和自己一样。”再比如,“我们大家在自己的内部都有一个孩子,孩子们在自己的内部也都有一个大人。”再如,“只有认真地对待死,才能赋予生以深度。”
我们的生活,我们周遭的一些人,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辩证统一体,何尝不是矛盾的共同体?认真审视,我们常常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一种感觉。“如果你的面前是阴影,那么你的背后就是阳光。”孩子如是,他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具有双重价值甚至多重价值的。比如,“调皮”的行为中蕴藏着他不同于常人的“智慧”.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学会多角度地剖析,去努力发现他身上闪光的一面。抓住他的优点,放大,再放大,巩固成他的习惯和品质。
“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孩子的宇宙是美好的,充满灵性和神奇。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的无法复原……”
读到这段文字时,我想我们都会深深反思。做父母的,反思自己的和孩子的生活点滴;做老师的,反思自己和学生共处的教育故事。
我们都会想:探索孩子的宇宙,找到与孩子灵魂接触的“通道”,多么重要。
在这本书中,讲到了通往非日常世界的通道,比侧世界和此侧世界的通道,进而引申到与孩子之间的通道。顾名思义,通道,就是路。有路,才能前进,否则只是死胡同。《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兔子洞正是通往奇境的“通道”;一只乌龟的出现成了选择缄默症k君开口的“通道”.其实,任何一种东西,甚至一件事件都可能成为“通道”.我们班有个学生小杨,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候,你单独和他交流,问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现在想来,是自己没有找到和孩子灵魂沟通的“通道”.尽管我们不是斥声厉色,孩子可能也会保留一种距离。可能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就是有距离的,不像小伙伴之间的那种无拘无束。应该是角色使然。
那天,我们学完了《晏子使楚》,全班学生合作演课本剧。我把这个任务放手交给课代表,让她组织,其他学生自由报名。小杨同学因为有“齐天大圣”的头饰(道具更有代入感),所以报名扮演楚王。得知此消息,我心里也犯嘀咕:他能演好吗?待到课本剧表演那一堂课,平时他的腼腆和内向消失殆尽,威风凛凛的楚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次经历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此之后,他变得自信了。不得不说,孩子的宇宙真的很广阔!
找到接近孩子灵魂的“通道”,我们才会离他们越来越近,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只有走心,才能有为!
第二篇:读《宇宙的琴弦》有感
读《宇宙的琴弦》有感
其实这本书早就想看了,但由于平时没有时间。正好寒假,将它看完了,由于在看之前就知道会出现一些很难理解的观点,所以在看这本书之前,先看完了与这本书有关的视频《优雅的宇宙》以方便理解。
先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这本书。书名已经知道了,叫《宇宙的琴弦》,然后它的作者是一个叫做B·格林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写的,当然,他的名字是音译过来的,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书名肯定也是翻译过来的,原名是《The Elegant Universe》,至于作者想从书的名字告诉我们什么,那就得自己去猜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入门的科普读物,当然,是将你带入关于弦理论的最初的资料。然后顺便提一下,我之所以想读这本书,也是想稍微了解一下,关于这神奇的弦理论,这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万物之理。
现在我将就我的理解介绍一下弦理论,也就算做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也作为我读过这本书的感想吧。
从最早讲起。在1687年,牛顿公布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他宣布:让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力,与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力是同一种力,一下子将上帝与普通人联系在一起,按照牛顿的观点,月球围绕地球以一个椭圆在运动,为方便理解,近似为圆周运动。而维持圆周运动需要一种外力来提供其曲线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于是牛顿将地球对月亮的这种作用解释为是一种力在作用,他将这种力命名为gravity,按情况翻译为重力或引力。牛顿不仅定性的描述了引力,还写出了定律的方程。用语言说这方程的意思就是,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正比于物体质量的乘积,反比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用这个引力定律可以解释几乎一切,包括彗星的运动,月亮绕地球的运动,篮球在空中飞行,甚至是预言海王星的出现。公式的预言与物体真实的运动惊人的一致。直到20世纪初这些成功一直是牛顿理论不容辩驳的支柱。然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却是最大的障碍。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光所限定的绝对速度。即没有东西能比光更快。于是问题出现了,设想一下,假如太阳突然消失,那么由于地球失去了太阳的引力作用,将立即飞离轨道,这是牛顿的观点。但是即使太阳消失,太阳的光也会因为1.5亿公里的巨大距离,要8分钟才会消失。于是问题出现了,引力怎么能先于光而消失?当然在狭义相对论出现以前,牛顿的引力理论也有重大的缺陷,它能高度精确的预言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却没有能说明引力到的是什么。就是说相互分离的物体,凭什么相互作用呢?当然,牛顿自己也无法解释。先撇开引力,有这样一个现象:假如你在封闭的电梯里,刚到100层,突然钢缆断裂,电梯和你一起下坠,你就会发现,我的确在地球附近,但是却感受不到地球的引力了。还有一个现象,你坐在汽车上,汽车突然加速,你就会感觉到加速度对你的影响,当然如果是向上加速,即使没有地球你也能感觉到,类似有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加速度产生的力的感觉,与引力产生的力的感觉是无法区分的。所以我们研究一种特殊的有加速度的运动,圆周运动。假设一个圆形的转盘,你要去测量一下它的周长,于是你就趴在圆盘边缘测量,由于圆盘在旋转,你就有一个速度,你手中的尺子便因为运动而略为缩短,当你再去测量该转盘的直径,并将该周长除以直径,就会发现得到一个比2π更大的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圆的东西,怎么可能违反古老的法则呢------对于每个圆来说,那个比值不都应该是2π吗?解释是这样的:古希腊发现那个法则只对平面上的圆才会成立,如果这个圆在曲面上就不一样了。爱因斯坦证明了,在所有的加速运动的情形,空间都是弯曲的。当然最后发现弯曲的不仅仅是空间,时间也发生了弯曲,而且加速度越大,时间弯曲越剧烈。所以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引力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弯曲。引力也不是瞬间传递的,只是有质量的物质引发时空弯曲造成的。当然,至于空间如何弯曲,还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最后用新理论解释一下太阳消失这灾难吧。当太阳消失时会产生空间的扰动,扰动以光速向外扩张,这便满足了狭义相对论对以光速为宇宙速度极限的的要求。所以在太阳消失8分钟以后,地球上的我们才知道太阳不见了,而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太阳引力的消失。爱因斯坦的新理论就这样解决了矛盾;引力扰动与光同步。而这新诞生的理论被称为“广义相对论”。
说完了引力,在讲讲后一种发现的力。在很早古代,人们就发现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然后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当然同时也有一个很接近的,就是磁力。磁有两极,同样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后来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力,之后法拉第又成功将磁变成了电。于是电与磁之间就可以互相转换了。但是没有人能解释这是为什么。直到麦克斯韦成功的用四个简单的方程同时描述了电力和磁力,即完成了电力和磁力的统一。之后就将这种新的力称为“电磁力”。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渐渐地问题显现出来了。比如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烤炉中,我们设定一定温度,在加热炉壁的时候它的内部会产生辐射波,那是与电磁波形式相同的波,既可以来自太阳的表面,也可能来自于烧红的铁棒。于是问题出来了。我们知道,电磁波带着能量,比如说地球上的一切能量都来自于电磁波从太阳上带到地球上的能量。在20世纪的开端,物理学家计算了在特定温度下烤炉内所有电磁辐射所携带的能量。根据以前的计算程序,他们得到一个荒唐的结果:对于任何温度来说,炉内的能量都是无穷大!这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即使火热的烤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肯定不是无穷大。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消除了无限能量的烦恼。他是这样想的:他认为炉子里电磁波携带的能量是一小团一小团的,它是某个基本能量的整数倍,但是分数是不允许的。波所携带的最小能量是有频率决定的。具体说,他假定一列波所具有的最小能量正比于波的频率:高频意味着大能量,低频意味着小能量。就这样总的能量加起来,就会是一个合理的值。消除了毫无意义的无限大结果,普朗克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不过人们真相信他的猜想是对的,还是因为新方法计算的有限的烤炉内的能量与实验测量的结果惊人的一致。更特别的是,普朗克在计算里调节了一个参数,从而准确度预言了在任意温度下测量的烤炉的能量。这个新进入计算的参数是波的最小能量单元与频率的比例因子,也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是非常小的,大约是千亿亿亿分之一。普朗克常数这样小,说明能量包的尺度是非常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可以让琴弦的能量连续的变化,从而听到连续变化的琴声。虽然,按照普朗克的观点,波的能量实际上是一点点传播的,但那些点实在是太小了,一点跟着一点,仿佛是光滑连续流动的。在往后就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思考,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爱因斯坦的解决方法与普朗克类似。在他看来,一束光其实可以认为是一股光粒子流,后来化学家路易斯给光的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光子。然后争论就出来了,光是什么?粒子还是波?这个争论从很早就开始了。最后,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9世纪初做的关于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后来,麦克斯韦为流行的光的波动观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但是,打倒了牛顿的神圣引力理论的爱因斯坦,现在却似乎又通过他的光子复苏了牛顿的光的粒子模型。当然,如果设想一下水,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粒子组成的,但是却可以表现出波的性质。那么似乎有理由猜测,光的波动性也来自于光的微粒图像,只要光的粒子数足够大。可微观世界更加难以捉摸。实际上,即使光源强度越来越弱,直到光子以缓慢的速率逐个的打在双缝后的屏上,仍然会产生同样的干涉条纹。这是很令人惊讶的,相继通过缝隙然后独立打在屏上的一个个光子,如何能够“协同的”打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呢?按照传统的思维,我们认为光子要么通过左缝,要么通过右缝,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所以在微观世界里,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它既可能是波,也是粒子。1923年,年轻的法国贵族德布罗意认为,波粒二象性不仅适用于光,也适用于物质。很快,实验发现电子也具有类似的波的性质,能产生干涉图样。在后来,根据这样的发展,在围观世界建立起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力学。去想象量子力学中的现象,你会发现都是荒唐的,虽然它们的确是真理。比如说,量子力学解释光的干涉认为,光子实际上同时穿过了两条缝,然后选了一个它最想去的路径,到达屏上。至于那个光子是否曾经先飞到冥王星再飞回来,都是无法否定的。当然,也有一些有趣且相当荒唐的说法,比如:你贴在一面墙上,你是有一定的概率穿过这面墙的,当然,概率非常小,但是不是零。
很多证据说明,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没能达到最深层的认识。他们通常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大多数情形,要么用量子力学,要么用广义相对论,不会同时需要他们。然而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事物质量大且尺度小,例如在黑洞的中心、在大爆炸时刻的宇宙。为了得到正确的认识,我们即需要量子力学,也需要广义相对论。可是,这两个理论却是完全抵触,互不相容的。如果强行结合,总是会得到无意义的答案。之后就开始有人思考量子力学,是不是“离经叛道”。海森伯格发现不确定性原理就彻底把所有“复辟”幻想扫荡干净了。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当我们考察的距离越小、时间越短,宇宙会变得越疯狂。于是结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一次次失败。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终于超弦理论来了。
弦理论很有可能就是终极理论。随着物理的发展,发现支配宇宙的只有四种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和引力。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前三种,用广义相对论解释引力。而弦理论就尝试的是重新构造一个世界,以和谐的容纳这四种力。
弦理论认为,构成物质的是一种被称作弦的物质构成的,不同的弦有不同的震动形式,不同的震动形式决定了该粒子的质量与力荷。1968年一位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在寻找一个方程组用来描述强核力,也就是使得每个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相互粘在一起的原因。据说某天他在一本满是灰尘的数学史书中找到一组200年前的旧方程式,最先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写下。他发现,这组欧拉方程竟然似乎能用来描述强核力。从此开始了弦理论的研究,也标志着弦理论的诞生。现在,弦理论构造了一个10个维度的宇宙,并且开始尝试解释引力。但是,问题出来了:弦理论不知一种,而是一下子出来了五种弦理论。当然,五种弦理论显然太多了,他们所需要找到的是万物之理,只有一种理论。不久这个问题便解决了,新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看到五种弦理论,是因为看到了五种不同的同一理论的镜像。于是问题解决了,新理论被称作M-理论。至于这个M代表什么,没人知道。M-理论用10维的空间加上一维的时间,成功概括了全部的弦理论,M理论认为之所以之前会认为是9维是空间加上1维的时间,是因为对空间的计算进行了近似的结果。如果进行精确的计算,就能补回这忽略的一个维度。M-理论预言了一种没有质量的粒子用于传递引力,称之为引力子,用以解释为什么引力如此之小。虽然在我们的生活观念中,引力是最大的力,但实际上引力的确很小。M-理论认为,组成我们普通物质的弦是一种又开口的弦,它的两端被固定在一个三维膜上,虽然这种弦可以自由移动,但是不能离开这三维膜。类似于光子、一些中微子等等。但是引力不一样,引力子是由闭合的弦够成的,它不能被固定在膜上,它可以自由穿越到其他膜上去,也就是说,引力实际上很大,但由于引力子会离开我们生活的三维膜,所以显得很小。同时也预言了所谓的“平行宇宙”的出现。只有引力子能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之间传递,或者说,引力的确是没有界限的,因为任何地方,引力子都能到。
当然,弦理论或者说M-理论也有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是因能够验证。如果没有实验能够验证一个理论正确或是失败,那这理论就是不完全的。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是不可能的。因为弦理论所预言的弦的大小的数量级太小了,我们要发现它,所需的加速器将会有银河系那么大,引力子又是没有质量的,几乎没有办法检测到等等。新理论的研究可能不那么完善,但从中也能看出人类无穷的创造力。
看完这本书,终于了解到基本是最新的理论正在干什么。我正在等待着这新的理论成为万物之理,解释这宇宙的一切。看完这本书,多少会感受到一定的激动。哦,原来我们的宇宙是这么的简单,如此的复杂。
第三篇:读《宇宙的边疆》有感
读《宇宙的边疆》有感
读了《宇宙的边疆》这篇科普文章后,我意识到宇宙的广阔无垠,人类与人类的居住的地球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星系和恒星的奥秘。如:一些旋涡星系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两个卫星通过引力将一些小的星系束缚在一起形成大的星系。再如:有些星球脆弱得像肥皂泡,却又大得能容下1万个太阳;有些小如一座城池,却比铅的密度大100万亿倍。还有发蓝光的星是年轻的恒星,发黄光的星是中年的恒星,发红光的星就是已经垂垂老矣的恒星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了解过的,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宇宙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现象。
文章中除了提到许多有趣的宇宙知识外,还提到我们人类要勇于探索宇宙。是啊,一切发展都是从探索中开始的,我们人类在千百年来探索我们的地球,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今我们的目光已经转到了宇宙。就我们中国而言,早已经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并取得了娇人的成绩。比如在2012年6月我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搭载着三个航天员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在对太空探索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对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它表面覆盖了大部分的水。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从外太空中看地球,地球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我也多次听过外婆感叹她小时候可以直接观赏到夜空中一
条银色的光带,那就是银河系,可是现在呢?光污染已经侵染了夜空,即使是晚上,天空也仅是射出黄黄的灯光,哪有什么星星。其实星星一直在那里,只是被杂物笼罩住了它们。
其实探索和保护地球并不冲突,我们对浩瀚而古老的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正一步步地实现,但保护地球却没有那么被人们重视。我们应该从身边事做起,既积极探索宇宙,又努力保护地球。
第四篇:读宇宙的奥秘有感
读《宇宙的奥秘》有感
文山州实验小学五年级
宋虹庆(原文)
书是一位亲无间的好朋友,书是伴着你一生的读物,读宇宙的奥秘有感。可以说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就像没有光一样。
这本书是我去仓库打扫时发现的,因为已经过了许多年。上面已经积满了一层灰尘,我抖了抖。翻了看,只见纸已经变黄了,蛀书虫的蛹满缝隙都是。下午我拿回卧室,翻开一看。上面写了许多有关UFO的记载和银河系的各种秘密,还有黑洞的有关资料……我不禁被书里的肉容迷住,一看就是一下午。
正当我要看完时,下页居然早就撕掉了。而我那正看到UFO在8m7时就被撕掉了……哎!
这就是我读《宇宙的奥秘》的感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一定要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读后感《读宇宙的奥秘有感》。
读《宇宙的奥秘》有感
文山州实验小学五年级 宋虹失
(修改稿)
书是一位亲无间的好朋友,书是伴着你一生的读物。可以说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就像没有光一样。
这本书是我去仓库打扫时发现的,因为已经过了许多年。上面已经积满了一层灰尘,我抖了抖。翻了看,只见纸已经变黄了,蛀书虫的蛹满缝隙都是。下午我拿回卧室,翻开一看。上面写了许多有关UFO的记载和银河系的各种秘密,还有黑洞的有关资料……我不禁被书里的肉容迷住,一看就是一下午。
正当我要看完时,下页居然早就撕掉了。而我那正看到UFO在87页时就被撕掉了……哎!
这就是我读《宇宙的奥秘》的感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一定要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
评语:虹失同学,你的这篇读后感,从整体上来看,还不错,全文结构紧凑,衔接连贯,语言清晰流畅,具有很浓的趣味性,但要写出自己读之感受呀!
第五篇:读《孩子》有感
渐行渐远
——读《孩子》有感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张璟宜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这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深刻见解。的确,父母可以给孩子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父母可以荫庇孩子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父母可以努力去模仿孩子,却不能使孩子像他们。父母是弓,孩子是箭。总有一天,箭会脱离了弓,飞向遥远的前方。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这首诗让我感触良多。我想起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们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心总会剧烈地颤动一下。这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想象一下,当我们步入中年,得到了年轻时所追求的生活。我们平静下来才发现父母已经远去,子女们要远行,朋友们也渐渐散去。但我们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
记得那一天,母亲与我出门散步。我们等在马路口。在起步的一瞬间,母亲习惯的握住我的手。我却有些不适,皱着眉慢慢地将手从母亲手中抽离。我明显感到身边的母亲一愣,有片刻的尴尬。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受了委屈跑到父母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的孩子。我们慢慢长大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一个人承受困难。我们总是无视父母的关注。但是,真的有一天不管我们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我们留恋,为我们挂牵,为我们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也不会有人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从前,我们很少回头张望。因为我们笃定,我们知道有一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我想,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去陪伴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最后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慰藉和支持。让孩子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