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

时间:2019-05-15 16: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

第一篇: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

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

ZHKU仲恺管理学院

最近读完了一本思想类的书籍《去远方发现自己》,受益颇多。

1《去远方发现自己》是“行走的力量”系列丛书的第三本。

“行走的力量”是演员陈坤创立东申童画公司发起的心灵建设类的公益项目,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

从2011年开始,“行走的力量”从西藏到西宁,再到喜马拉雅山脉,一直走到“日光城”拉萨,行走的团队不断扩充,行走的力量也深入人心,影响了千万人。

2《去远方发现自己》一书中提到,著名音乐人朱哲琴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听觉的魅力,透过聆听,她不断地发现这个世界的秘密:然后,透过聆听,她学会了歌唱。

行走其实就是一种聆听,或者说是凝视。通过步向远方的脚步,从纷扰繁杂的世界中抽身而出,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声、光、色、形、姿。在凝视中,一步步走向宁静,走向领悟。

3人生在世,喜悦、幸福、无奈、苦闷,各种情绪如同潮水般一波一波向我们席卷而来,永不停歇,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浪头掀翻,晕头转向,迷失自我。

一大片水泥森林如同一个巨大的囚笼,从上帝的角度俯瞰,我们不过是蚂蚁一般,渺小地存在着,一步步蠕动,却始终挪不出囚笼,只能绕迷宫似的,一圈圈地在水泥森林里绕,成日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忙些什么,浑浑噩噩,一日又是一日,然后在这些光阴中,逐渐丢了信仰,丢了斗志,丢了动力,丢了希望,将大把大把的时光蹉跎,任由它从指缝中溜走而不闻不问,那不叫生活,那叫混日子过。

4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躁动的时代,海量的资讯、无尽的诱惑。或许有些时候,我们真的要到山之巅,水之湄,逃脱囚笼,去寻找不一样的世界,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辞海》与《辞源》都将“风景”解释为“风光、景色”。哪里没有风光景色呢?就如苏东坡所说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我们无须付出任何钱财,也无须什么资格,就可以到处享受到风景的美丽与奇妙。

但是,如果纯粹为了看风景而看风景,我们收获的不过是一帧一帧独立开来的,如同壁纸一般死板的风景照,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所以,在看风景的同时,还需要带上那颗被纷扰杂事充斥着的心,()让它在幽静的小径中聆听啼莺言语,让它在灵动的流水中荡涤尘杂,让它在巍峨的高山上重新审视世界,同时审视自己。

回忆自己过往的作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虚度光阴,还是充实生活。

曾听过一句话:闲暇时候,去旅行或者看书,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世上的纷纷扰扰太多,我们需要离开周遭的环境,跳脱既定的思维,才能深入内心,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聆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陈坤说,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即使再多的无力感,也要尽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最真实的,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

寻找静谧的风景,是为了让心静下来;让心静下来,是为了更好地活出自己。所以,请带着谦卑的心上路,带着空的觉知活在世间。去远方发现自己,让远处的星辰照亮每一颗寻求安静的心灵。

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END-

第二篇:换一个角度去发现――读《波丽安娜》有感

换一个角度去发现――读《波丽安娜》有感

我有一本魔法宝典,有了它,可以让我的心胸变得宽阔起来,不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不再为一些小挫折垂头丧气。这本宝典的名字就叫《波丽安娜》,这是一本很少人知道,但一个世纪来在西方国家销售一直不断的文学作品。自从1913年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可爱的波丽安娜已经成为美国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波丽安娜”一词在美语中代表了快乐的意思。

这本书的主人公波丽安娜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失去了双亲,唯一的亲人就是波丽?哈林顿姨妈。波丽安娜带着她的愿望和笑声来到了波丽姨妈家,波丽姨妈是整个农庄最富的人。但波丽安娜一开始生活得一点儿也不好:波丽姨妈不许她提所有有关她爸爸的事情,讨厌她撞门的声音,让她睡在小阁楼„„一切总是不顺心。可波丽安娜对于姨妈的批评一点儿也不烦恼,总是笑着说我很乐意,我很高兴,好像波丽姨妈整天在表扬她似的。其实这是爸爸教她的一个“快乐游戏”的功劳。

小时候的波丽安娜生活在妇女慈善会里。当波丽安娜想要一个布娃娃,却从慈善会募捐箱里拿到一根拐杖时,她哭了。可爸爸安慰她说:“你应当为我们的身体都很好,不需要拐杖而高兴。”从此,波丽安娜经常玩这个快乐游戏,已经很熟练了。

读着波丽安娜的故事,我回忆起了暑假里的一件小事。一天下午,我在做作业,妹妹来到房间里,对我说:“姐姐,我要去玩,你陪我去吧。”这正是我做作业做得最紧张的时候,如果我去玩,作业就要拖到明天完成了。我头也不抬地说:“我没时间,去找舅妈玩,别来烦我!”“不,我喜欢你,就要你陪!”妹妹又一次请求。我甩甩手,不耐烦地说:“我不会陪你去的,你去找别人吧!”妹妹不说话了,两眼直直地看着我。大约过了5秒钟,只见妹妹张开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大颗的泪水一滴一滴从她的脸上滚了下来。这时,妈妈闻讯赶了来,一边安慰妹妹一边对我说:“妹妹比你小,你要让着她点。走,陪妹妹到下面玩。”我无奈地放下笔,陪妹妹下去玩。等到妹妹回杭州了,没人陪我玩时,我发现了《波丽安娜》这本书。我迫不急待地读完了这本书,想想这件事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妹妹住在杭州,来一次不容易,要我陪她玩是喜欢我,我却认为是无理取闹,真后悔。波丽安娜告诉我,“快乐游戏”是让你知道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只不过它在事情的底部。找到了这快乐的一面,你就会觉得这事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我的“快乐游戏”也玩得可以。比如说妈妈买错了我想要的背包,但我能得到另一种漂亮的背包,这不值得高兴吗?妹妹把我的书撕破了,我能从中知道我书存放的位置不对,这不值得高兴吗?数奥考试,我得了88分,至少说明我没有全部做错,即使全部做错了,我也还能再复习、再考,我要为这高兴。

看了《波丽安娜》这本书,我发现我学会了谅解、宽容、开心„„心胸开阔起来了,很多事都能容忍了。这本书的力量很大,只要你读了它,你就发现自己变了。换一个角度去发现,说不定你的收获会更大。

第三篇:读童年的远方有感

读《童年的远方》有感

康 雪 君

童年是珍贵的,是美好的,是遥远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童年,都希望有一份自己独特的童年。

在假期中我有幸接触到一本使我耐人寻味的一本书,一本关于童年的书 ——《童年的远方》。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回味许久,其中《宝石》和《不好看的书》算是最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的。

《宝石》可以算是儿童诗。主要内容是:笑笑在两岁时,送给姥姥一颗“宝石”,多年后把这颗“宝石”拿出来,它是一颗石头,而这颗“宝石”,是姥姥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看到这,我仿佛了姥姥用手轻轻擦拭这样一颗用孩子对老人真诚、纯洁的爱做成的“宝石”,这颗“宝石”凝聚了老人对孩子浓浓的爱。

《不好看的书》讲的则是:摄影家给外星人照了一张相,给外星人一些钞票,而外星人得这些钞票并不感兴趣,外星人看到一个小孩子翻看着不一样的书时,希望用钞票换小孩子的书,小孩子极不情愿,但被大人的逼迫下,只好交换。通过这则童话,我看到的不是大人的机智,而当今社会的腐败和钞票的背后所缺失的东西。在钞票与书之间,小孩子和外星人表现出对人的鲜活创造力的向往,而大人身上只有对货币价值的崇拜。

这就是《童年的远方》的耐人寻味之处,他告诉我了许多一生难

忘的道理。

第四篇:远方--读莫泊桑《一生》有感

道德教育

远方

——读莫泊桑的《一生》

11文一

赵越

道德教育

写在前面的序

放下这本书,我思考了很多。对人生的探讨始终都离不开“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要怎么样去活”一些最原始的话题。很多时候,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不好解释,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我们只不过是天下苍生中的渺小的一员,时间或长或短,活的精彩亦或者是痛苦,不管是轰轰烈烈活着碌碌无为,终归要走到结束,我想这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可以体会。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艘在海上远航的船。海上有艳阳,也有风雨,人生的船有事处在浪尖,也有时会跌入浪谷,永远不会一直处于浪尖中,同样也不会永远在低谷中奋斗。

面对人生,我只想用一句诗来回答他: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道德教育

换取题材,但当时的他,并不会写,于是再度请教老师,老师对他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他脑海里打下了烙印。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形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展现当时社会世态,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深受其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风俗画;更重要的是,他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说的成就所奠定的。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在他的作品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如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沙龙里的聚会、官僚机构里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外省小镇上的情景、农民的劳动与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妓院里的喧闹,等等,都有形象的描绘;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从上层的贵

道德教育

点评鉴赏与人物原型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这是一部描绘诺曼底农村的风俗小说。众所周知,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一生》就颇有点像《包法利夫人》,因为《一生》也写的是—个女人的一生,而且是悲苦的一生。扩而言之,《一生》与《情感教育》、《一颗纯朴的心》也有不少类似之处。例如,《一颗纯朴的心》描写—个女仆的—生,女主人公全福是一个平凡而纯朴的女仆,在这一点上这篇小说与《一生》更相像。话说回来,如果《一生》只是模仿福楼拜的小说,那么它的价值就不大了。恰恰相反,《一生》仅仅是在上述方面与福楼拜的小说相似,其实这是—部有创新意义的小说。它以别开生面的描写,成为十九世纪末叶出类拔萃的长篇,也是莫泊桑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小说之一。

小说显示了擅长短篇小说创作的莫泊桑在长篇小说上的创作功力,使他赢得了大作家的声誉,巩固并提高了他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莫泊桑主张的表现自然主义观点,具有他所追求的“以单纯的真实来感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一生》描写的是—个贵族女子追求幸福而不可得的一生。她与包法利夫人不同,包法利夫人虽然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爱情,但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挥霍掉家产,最后因走投无路而自尽。《一生》

道德教育

所抛弃的女子,莫泊桑把同情的笔墨都倾注在她身上,并通过罗萨莉之口,把她悲苦的身世归结为尚未了解对方,就轻率地结婚,导致一生的不幸。莫泊桑很有可能根据切身经验去塑造这个形象:他的母亲因丈夫浪荡,很早两人就分居,然后离婚。无疑,莫泊桑的母亲的经历启迪了他塑造出让娜的形象。

道德教育

堂的贵族青年德·拉马尔子爵。二人一见钟情,很快由热恋而结婚。从少女到新娘,雅娜首先遇到的是情和欲的冲突。她刚刚情窦初开,以纯情投入决定她一生的结合,还难以接受子爵的性欲,敏感的心灵一开始就受到伤害。蜜月旅行到科西嘉岛,新婚夫妻在幽谷山泉戏水时,雅娜才完成性觉醒的转变,在短暂的时间内,夫妻间的情和欲达到了协调。这段美好的日子,成为她一生弥足珍贵的唯一记忆。

然而,情和欲的这种协调,如昙花一现。雅娜的幸福来得迅疾,去得也迅疾,好似流星转瞬即逝,闪光熄灭之后,给她留下的是一片更加幽暗的夜空。这就是先慷慨后吝啬的命运给她安排的一生。结婚之后,德·拉马尔子爵就摘下温文尔雅的面具,露出了卑劣淫邪、薄情寡义的嘴脸。蜜月旅行回来,他立刻把庄园和财产的管理大权抓在手中,甚至苛刻地限制雅娜的花销用度,暴露了他那贪婪而自私的本性;他稍不如意,就对雅娜和岳父岳母提高嗓门儿,说话就跟争吵一样,表明了他那专横跋扈、缺乏涵养的品格。这一切,雅娜都可以忍受,都可以渐渐习惯;然而,她那颗纯情的心灵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她丈夫那种不择手段、永难餍足的肉欲。

德·拉马尔子爵初次应邀到白杨田庄吃晚饭,就同雅娜的使女罗莎莉私通了。蜜月旅行归来的当天夜晚,他就抛开妻子,去同罗莎莉重温旧情。直到他们有了个私生子,雅娜也没有觉察丈夫的奸情,只是在一天夜里,她无意中才发现丈夫和使女睡在床上,精神立刻受到

道德教育

相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这是一个纯真少女最正当、最现实的渴望。然而,她入世所抱的纯情的理想,却被淫欲横流的现实所击破。连这种最起码的追求都难实现,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极大同情了。

《一生》是莫泊桑的名篇,显然受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启发和影响。然而,爱玛是追求幻想而不可得,雅娜却是追求现实而不可得。前者的悲剧是可想而知的,后者的悲剧则出人意料,因而愈加可悲。可不可以设想,如果雅娜遇到另一种类型的男人,她的一生就不是悲剧了呢?当然可以。但是,《一生》便不再成其为名篇,列入庸俗小说之列了。在这部小说中,莫泊桑没有扮演道德说教的角色,而是投注了真挚严肃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他母亲的不幸婚姻同雅娜相似,还因为他不回避社会的现实和他自身的现实。作者固然赞赏纯情的理想主义,但并不信奉。在他短短的四十三年寿命里,尤其在1880年发表《羊脂球》一举成名之后的十余年,他不仅在小说创作上硕果累累,而且在猎艳方面也战绩卓著。从贵妇人到年轻女工,都列入他的战利品的名单。他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而不承认。他讨厌结婚,也讨厌建立家庭。淫风普遍存在,社会就是情和欲的大漩涡,对此谁也无能为力,任何批评指责,就算不是虚伪,也是苍白无力的。李玉民 【2】

1道德教育

用了这种创作技巧, 结果对人物缺少细致的心理剖析, 对于喜欢探讨内在事物的现代人来说, 对他的作品自然会感到不太满足。从小说的题材方面来说, 莫泊桑的想象力并不那么丰富, 而且缺乏创作社会小说所需要的那种组织素材的能力。所以, 他的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只局限于他实际生活过的环境, 这是很自然的。首先是池曾经在那里度过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诺曼底, 生活在那里的农民、渔夫给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素材。有的表面朴实, 实际上既狡猾又贪梦,作品里, 被他以简洁苍劲的笔触刻画出来。其次,他在以普法战争为素材的一些作品里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影响。莫泊桑还基于他在巴黎的官吏生活, 以因循姑息的小官吏及其家庭为题材, 写出了许多反映所谓小市民生活的悲喜剧。莫泊桑在巴黎时, 一方面过着官吏的生活,一方面常常装病, 或提笔写作、或泛舟塞纳河上消愁解闷。这条塞纳河也为他创作的许多以爱情和娱乐场所的娟妇为题材的作品提供了舞台。当莫泊桑成为文坛上的宠儿之后, 生活也越来越豪华,因此, 社交界和交际花也进入了他的作品, 《俊友》就是写这方面题材的代表作。给他终生带来痛苦的精神病所造成的恐怖和幻觉, 也使他写出了许多奇特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双眼观察自己的精神失常,并用自己的手把它写出来, 对他来说则是宿命论的悲剧。

还有, 在莫泊桑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父母和子女关系的作品, 这是因为他从小就痛切地体验到由于父母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剧的缘

3道德教育

却受到一些著名作家的称赞。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托马斯· 曼, 英国的萨默塞特· 毛姆, 美国的威廉· 萨洛扬等人都对莫泊桑的文学作品表示敬佩。其中有的还承认自己的创作受到莫泊桑的影 响。实际上, 在国外莫泊桑比他的老师福楼拜更负盛名, 拥有更多的读者。总之, 以简洁客观的手法, 生动地描绘人物生活的片断, 揭示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莫泊桑艺术创作的精髓。在这一点上, 他的创作可说是达到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

莫泊桑的代表作《一生》于1 8 8 3 年出版。他为了完成这部作品花了很长的时间。众所周知, 莫泊桑是一位写作速度很快的多产作家, 唯有这部作品, 他在写作过程中再三推敲, 煞费周章, 曾有几次他写不下去, 焦急得甚至想把笔折断。莫泊桑最初对这部作品的构思, 是1 8 7 7 年底或1 8 7 8 年初的事。当时他立即把这个想法写信告诉他的老师福楼拜。福楼拜回信表示赞成并鼓励了他。莫泊桑虽然按计划动笔了, 但进展很不称心, 写到第七章时实在写不下去了, 只好暂时搁笔。1 8 了9 年1 月, 他在写给福楼拜的信中说: “ 我越发想离开我那本可怜的小说, 我担心它是否能很快诞生。”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 也常常诉说这部小说难产的苦恼。它之所以难产, 其原因或许是由于莫泊桑在当时已经有了精神病的先兆, 被痛苦折磨所致;或许是由于他的创作技巧尚未成熟。他可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把这部小说中的一些场面, 先写成了独立的短篇小说, 在报上发表了。例如: 1 8 8 1年5 月7 发表的《春夜》同《一生》

5道德教育

破灭了。接着丈夫背叛了她, 进而寄托着她唯一希望的孩子也背弃了她, 整部作品悲观色彩很浓。在莫泊桑的许多作品中, 都笼罩着浓郁的悲观主义阴影。在《一生》中, 孤独感支配着整个作品。即使在约娜紧紧地抱住孙女频频亲吻时, 读者也会恍惚地预料到, 那只是短暂的幸福, 不久的将来, 不也会被这个孙女所抛弃吗? 所以, 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是强烈的绝望感。不过, 能将读者从充溢于全篇的阴暗的悲观主义沉重压力下解救出来的乃是作者对女主人公的深沉的侧隐之情。托尔斯泰最初在屠格涅夫的推荐下阅读了莫泊桑的作品。他对作者对人生的冷淡、对恋爱的不严肃的态度, 颇为反感。但是, 托尔斯泰读了《一生》之后, 却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对作品中这位单纯可爱的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并竭力称赞这部作品是继雨果的《悲惨世界》之后最优秀的作品。评论家丹纳早已严厉地批评过莫泊桑那种冷静到残酷程度的描写现实的态度,并指出巴尔扎克之所以成为伟大作家是他对人生充满了温厚的同情, 以此唤起莫泊桑的注意。可以说只有莫泊桑的《一生》, 才充分回答了丹纳的期待。

作为描写与约娜一样对人生不断地抱有梦想,可是那令人憧憬的梦, 又总是一个一个地凄惨地被粉碎了的女性的小说, 不禁令人想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两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性,但是那种相似始终是外表上的。从作品的人物性格来说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包法利夫人》是以作者福楼拜的血和肉作为自

7道德教育

精彩节选:

男爵一直笑呵呵的,应声说:“这可是您拿的主意呀,阿黛莱德夫人。”

他妻子起了个华贵的名字,男爵叫她时总加上“夫人”这种称谓,而恭敬中却含有几分讥笑的意味。

男爵夫人又朝前走去,吃力地上了车,压得车身的弹簧咯吱咯吱乱响。男爵坐到她身旁,而雅娜和罗莎莉则坐在背向的车凳上。

厨娘吕迪芬拿来一抱斗篷,盖在他们膝上,又拎来两个篮子,塞到他们腿中间,然后她爬上车,坐到西蒙老头的身边,并用一条大毯子裹住全身。门房夫妇向前施礼送行,关上了车门,主人又最后叮嘱他们注意随后运送行李的两轮大车,这才吩咐起程。

车夫西蒙老头顶着大雨,他弓着背,低着头,整个人缩进三层领的外套里。急风暴雨呼啸着击打车窗,雨水淹没了路面。

两套马车沿河岸大道飞驰,一旁闪过靠岸排列停泊的大船,只见桅杆、横桁和绳索像脱叶的树木,光秃秃的,挺立在凄风苦雨的天空

9道德教育

子滑下去,震开了,里面的金币和钞票撒了满车。这一来,她才完全清醒,而女儿看着开心,格格大笑。

男爵拾起钱币,又放到夫人的双膝上,说道:

“喏,亲爱的朋友,埃尔托田庄只剩下这些钱了。我卖了那座田庄,好修缮白杨田庄;从今往后,我们就要常去住了。”

男爵夫人数了数,总共六千四百法郎,数完便把钱从容地放进自己兜里。

祖传三十一座庄子,这是卖掉的第九座。余下的田产每年约有两万法郎的进项,如果经营得当,每年收入三万也很容易。

男爵一家生活相当简朴,这笔收入本来够用,可惜家里始终有一个敞着口的无底洞,即乐善好施。乐善好施吸光他们手上的钱,就像太阳晒干沼泽地的水分一样。钱哗哗流淌,很快流光了。怎么花出去的呢?谁也说不清楚。家里总有人说:“真是怪事儿,今天我花出去一百法郎,还见不到买了什么东西。”

不过,这种慷慨好施的行为,倒是他们生活中一大乐趣;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心照不宣,达到了可歌可泣的默契的程度。

122道德教育

老妇人,唯一没变的就是她依然抱有美好的希望……

小说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描写。“那是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的下午,佣人罗莎莉赶着马车载着约娜在破败的庄园里闲逛,光秃秃的树木静静地肃立在道路的两旁。约娜望着满天的雪花若有所思的对使女喃喃自语说道:‘我的命,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罗莎莉低头赶着马车,在思考着怎么回答她的提问,半天絮絮地说道:‘夫人,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不得不为一片糊口的面包而奔走忙碌,你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这样的回答等于是答非所问,也等于是没有回答,她只是说了自己的现象。以一个使女的水平是回答不出这样的问题的,她只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到这样的程度。其实,不仅女佣人回答不出来,就连小说的作者莫泊桑也回答不出来,他不过是借女使女的口说出自己对人生迷茫的心境。

约娜的一生揭示了什么?作者从未做过解释,但最精彩的是作者结尾处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之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之中那么坏”也许,生活本是如此,幸福总是短暂的,苦痛总是无限长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我们应该敢于同命运抗争,不要向命运屈服,只有在对风雨的战斗中,海燕才会生出坚强有力的翅膀,才能在阴霾的天空下发出划破长空的长鸣!

面对远方,我们应该风雨无阻!

425-

第五篇:读《小王子》有感:去寻找自己的星球

去寻找自己的星球

——读《小王子》有感

上戍中学 七(2)班 袁玉鸣

这便是我要去寻找的星球。

一颗小小的、小小的星球,小到你可以很轻松地绕着这颗星球走上几圈。在这颗星球上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刻,只要你愿意多走两步,或是挪一下你的小板凳,便可以赏一次日出,观一回日落。

这颗“会笑的星星”上,住着一位超凡脱俗的小王子。小王子有一朵,他爱的和爱他的玫瑰,尽管他们彼此相爱着,却又被彼此的爱折磨着。于是,小王子舍弃玫瑰,开始了他漫漫的太空遨游之旅。

小王子走访的星球上,住着的,是徒有其名的国王,或是爱慕虚荣的秃头先生;是自相矛盾的酒鬼,或是唯利是图的商业家;是兢兢业业的点灯人,或是写大部头小说的老先生。

这些大人的行为也好,性格也罢,对于小王子来说都是些捉摸不透的怪事。他们的脸上清晰地刻着名利二字,颈上沉甸甸地挂着事业的金项链,手里紧紧地攥着金钱的支票,脚下踏着生存欲望的土地,黝黑的心脏上烙上了自以为光彩照人的疤痕。他们仿佛是为利益而生,为虚荣而死的奴隶。

或许,孩子们与大人们的区别就是这怪事最好的答案吧。孩子们,不用背负名利与金钱的负担,不用被缠绕不清的人际关系捆绑双脚,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

而,大人们自以为人生阅历丰富,自以为任何事情都得追其源头,自以为人生如死灰一般仅是走完规划好的路。

主观想象只能是臆想罢了,到头来也不过是庸人自扰。

我们的世界已然是一片暗灰色,我们整日匆匆忙忙地醒来,又匆匆忙忙的睡去。像一俱被梦魇嗜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躁动着,不安着,但又无力反抗,听不见灵魂最深处的真诚低语。任时光流逝,任童年渐行渐远,岁月它偷走了往日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经拥有的童稚与纯真。我们,渐渐沉迷于人世间的浮华,贪图名利,舍弃自由。

尽是如此,人生虚无的意义也就愈来愈飘渺。

小王子想拼命挣脱,本以为飞离了自己的星球就能够摆脱折磨,却发现世上到处是庸俗不堪,而且更变本加厉。

小王子开始想念他的玫瑰花了,因为纵使地球上有千万朵玫瑰花,却远远不及他独一无二的那一朵。因为没有得到付出真心的关注与驯养,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真情实意的。只有爱才能使人懂得忧伤和痛苦,同时使人摆脱孤独与寂寞,使生活变得充满情趣与乐处。

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去寻找什么,他们可以为了单调的玩具花费心思,也可以为自己算不上爱好的兴趣付出大把的精力与时间。总而言之,不论玩具也好,兴趣也好,在孩子付出的时候就是中心,就是主角,甚至整个世界。或许你会觉得,这无味又枯燥,可事实就是如此,或许这也是上帝旨意的创造吧。

厚厚的角质,将人柔软的心灵与思想行动隔阂着,让人根本无法听见内心的劝说,让本最需要得到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到头来,得到的却往往是本不该拥有的东西。而今,谈及最为本质的东西,又有几个大人能真正看见?

如此繁杂的世界,如此懂得伪善的成人,什么时候才能返璞归真?我不知道,或许谁都不知道,所以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去寻找一个属于我的星球……

我想小王子为了去陪伴他的玫瑰花,让毒蛇咬死了他,好让他摆脱躯体的重量,去往他心目中的小星球,我想他一定是到达了那里,那也正是我想去的星球,一个远离世俗的星球,一个远离喧嚣的星球,一个远离不堪的星球。

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你的宇宙找不到属于我的星球,不断转动最后绳索剩下落空,不曾有过看着你我时空的互动,给一次就足够……为了你的所有我跨越所有,刻画你的雕像,花儿为你绽放。

爱,并不是不需要代价的,你尽可以去奢望爱,索要爱。

但你得知道,爱本来就不是什么普通之物。爱,就好比一个炽热的火球,你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上,可以温暖你冰冷僵硬的手掌,但你同时也得做好被它灼伤的准备。你可以选择顺手一抛,或是选择仍紧紧握住。

即便如此,更多的还是有人愿意为之倾其所有。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思想行为是蠢,可我觉得这并不是蠢。而是渴求幸福的举动,渴求幸福本就是人最真实的追求,难道幸福不是你的渴望吗?爱本是奔驰在蓝天下的一匹野马,自由追逐着疾风,若要硬将它戴上马鞍,拽紧缰绳,扬起马鞭,那它必定会拼命挣扎,顽固抵抗。到那时,才松开手中执念的绳索,为时已晚,必会让你摔个人仰马翻,遍体鳞伤。

爱是上帝赐予人类最美好的圣迹。我们,不应该刻意从爱里奢求得到些什么,也不应该向它索要些什么。但我们时常妄用这圣洁之情,时常借着迷失在爱里的名义来伤害别人,打着自我执着的旗号来模糊感情。

爱、情感、灵性,本应是内心最美好的。可是我们心灵的门,却狠心关上,将它们拒之门外。让我们成为,比可怜人还可怜的可怜人。

我不想没根基的继续流浪,我不想继续过着自私、贪婪、愚妄的生活,我不想继续当这个比可怜人还可怜的可怜人。

我想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星球,挣脱忧郁与烦恼,挣脱现实与焦躁,挣脱险恶蛮横的人心,挣脱成长的束缚。

我想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星球,不再在黑暗中迷茫地等待黎明,不再在满天乱尘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走,现在就出发,去那璀璨星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球,与纯真相伴看日出日落。

下载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去远方发现自己》有感10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发现孩子》有感

    读《发现孩子》有感在寒假的这段休整时间里,我也想充分的利用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不断的去向很多的前辈还有在外地其他学校教学的朋友们请教,同时也适当的安排时间静下心来看一......

    读《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有感

    读《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有感 人文学院秘书学1402 曹佳琦 我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没有人能给你想要的未来。——题记 好像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有人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读《发现与写作》有感

    读《发现与写作》有感 利用暑假的空闲时间,我阅读了林盛山的《发现与写作》一书。这本书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是非常适合广大基层通讯员和......

    读认识自己有感

    读《认识你自己》有感近日读了董事长赠书《认识你自己》,对此书相见恨晚,感受颇多。 首先是要有好的心态,因为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乐观豁达的人一般都是幸福的,而忧愁消极......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本书列举了被成功人士遵守的100个经典法则, 这100条法则,对于修身养性、工作和生活也是挺有用的,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该怎样拯救自己;如何从修养方......

    读《管好自己》有感

    读《管好自己就能飞》有感 到了中学,我们就变得叛逆。家长逼我们读书,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的讨厌读书,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自我管理”。《管好自己就能飞》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这本书是塞缪尔·斯迈尔斯写于十九世纪,虽然书中描写的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书中所展示出来的人生意义和奋斗精神却是超越......

    读《做你自己》有感

    读《做你自己》有感 股神巴菲特他自己精通投资股票,但教儿子投资人生。他教育儿子能够“做自己”,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美国人沃伦+巴菲特,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