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发现与写作》有感
读《发现与写作》有感
利用暑假的空闲时间,我阅读了林盛山的《发现与写作》一书。这本书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是非常适合广大基层通讯员和记者的新闻学专业书籍。这本书是我对新闻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我的新闻采写水平有了一定帮助。以下是此本书中带给我的对我最重要的知识。
一、关于通讯员
通讯员是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机构邀请的为其经常撰写稿件、反映情况的非专业新闻工作者。他们来自各个行业,有的甚至还工作在基层或一线,当通讯员只是兼职。
1、职责:
1、对内宣传---为企业或行业的内部宣传提供内容。
2、对外宣传---对企业进行外在形象的塑造。
2、素质:
1、责任意识---态度问题
2、知识理论素质---政治与政策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范围广。
3、新闻业务素质---中文水平、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沟通和采访能力、新闻写作能力。
3、提高投稿命中率的三要素:
1、选好媒体,关注变化
2、瞄准所需,投其所好
3、精心写稿,以优取胜
二、如何发现新闻?
1、新闻价值
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可以归纳为十个字:真实、新鲜、重要、接近、可读。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
新鲜:一是时间新,二是内容新。
重要:与当前工作重心密切、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与人们的关注点密切。接近:一是地域上的接近,二是读者对象的接近。
可读:内容具有吸引力,谋篇上、写法上、语言上新颖别致、独具匠心。
2、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通讯员敏锐地发现、捕捉新闻的意识和能力。新闻敏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力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够见微知著,在一些平常事物中发现新线索。
②能够在若干新闻线索中判断出哪一个最具新闻价值。
③对已发表的新闻,能够举一反三,挖掘出更多值得报道的新闻。
④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能够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下一步的报道走向做出准确的预见。⑤具有能够从各类会议、各种文件、领导讲话(包括领导会外闲聊)中,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
⑥具有能够预测报纸需求、揣摩领导心理、读者关注度的能力。
3、新闻角度
一般来讲,新闻最佳角度的选择要求做到“五抓”和“一小”。“五抓”就是抓新点、抓特点、抓新闻的不同侧面、抓读者的关注点和抓各家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一小”就是角度要小。
三、关于发现新闻的主要途径
1、“上情”是个新闻源
这里说的“上情”主要指国情,也包括地方情、行业情和长情。
2、留心观察,结合点上找新闻
“上情”需要“下情”去印证、去展开、去呼应。所谓“下情”,就是我们自身、我们的周围、我们实实在在的企业和工作。只有上下的“结合点”才是我们新闻的所在。要找好这个结合点,必须要细心留意和观察,既了解上面的政策,又熟悉下面的情况。
3、学会看报
作为一名记者、通讯员,看报不仅仅是知道一些新闻或者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更重要的是从新闻中发现新闻,找出新闻,具体说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了解报道思路,分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报道走势。
二是从已报道的新闻中找出线索。
三是看报纸的变化
4、会议中藏有新闻
会议是一个大的新闻源,许多新闻都藏在会议里。挖掘出会议中的新闻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挖新”。从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中发现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新成绩、新突破,以及表彰或批评的人和事。二是“找亮”,就是找亮点,比如反复肯定的东西;特别提出,认为值得骄傲、需要彰显和展示的东西……三是关注边缘地带,一位有经验的记者谈及他从领导讲话中捕捉新闻的三点体会①从领导讲话的语音变化中发现新闻。②从领导离开发言稿的插话或即兴发言中发现新闻。③从领导一再强调的话题中发现新闻。④从领导会后兴致很高的闲聊中发现新闻。
有些会议本没有什么新闻内容,但相关领导又希望报道,这时,我们还可以在标题制作上打点主意,补救一下,不要总是“某某某会议隆重举行”、“某某某会议胜利闭幕”之类(这一点是本人采写新闻时经常犯的错误)。借助标题让会议的“新闻性”有所突出,大致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把会议制定的目标、出台的重大举措、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会议的主要精神、意义或是读者关注的某一点提炼出来,制作成标题。二是把会议的亮点、炫耀点,相反方设法做成标题。诸如此类,标题虚一点也没关系,实的部分可由引题、副题来补充说明。
5、制作特殊日历
一些有经验的通讯员,私下里都有一本自己的特殊日历,上面标明着某年某月某日是何重大节日、纪念日,是何重大事件发生日,是何主要节气转换日。这些都是媒体需要的报道,也是社会上容易发生新闻的时段,抓住了,或许能挖掘出
有价值的人或事,成为应时到节的新闻。
需注意的是,此类报道不要流于形式、太过一般,新闻价值、新闻角度等新闻规律还要遵循。
6、勤于练习,熟能生巧。
新闻发现力是一个合格记者、通讯员的必备功底。新闻发现力的形成紧靠书本知识还不够,新闻实践也很重要,要留意身边的事物,努力寻找新闻点,不懂就问,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及时写稿子。另外,还要锲而不舍。
四、关于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写作
网络新闻作为网络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有盖过其他媒介层次的咄咄逼人之势,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传播的广泛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传播与受众的互动性、可下载与保存等优势。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个人化与参与性,加之“黑客”的侵袭,不免会存在一些虚假新闻、信息泛滥和鱼龙混杂等负面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严谨性,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
1、网络新闻的标题
网络新闻的标题较之其他媒体更加重要,因为网络新闻的标题是隐藏的,不点击标题就看不到新闻的内容。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把握三个要领:
一是同样要表出“三最”,即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的内容凝练在题目里。二是要标出新闻事实,网络标题必须是实题。
三是均为单行题,但对无法囊括进一句话中的某些复杂内容,可在首句末,用空出一字间隔的方式来补充说明。就是这样,也不允许另行(即出现双行题)。(这一点也是本人经常犯的明显错误)
四是简洁,简而明,简而完整,这也是网络新闻标题非常吃功夫的一个地方。
2、正文写作的两点特殊之处
一是导语和主体可以合并。网络新闻可设导语,也可不设导语,让导语和主体合而为一,这样将使报道重点集中在新闻事实上,更加开门见山。
二是正文可不使用背景材料。网络新闻大都有“相关链接”,而且,相关链接中所提供的背景材料也比传统媒体丰富得多,这样若还在正文中再无重复那么一点点背景材料,也就实在没什么必要了。
3、网络新闻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短小,既要篇幅短、段落短,还要句子短。
二是易读。易读包括新闻主线单
一、用词不晦涩、语句结构不复杂、不要过于专业等。三是不空。坚持用事实说话,少说空话、套话。
四是不假。鉴于网络新闻鱼龙混杂的现状,采写一定要实事求是,没有把握的东西坚决不写。
这些之中对我最重要的是获得新闻的途径以及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它提醒了以前我在网络新闻写作方面的明显错误,使我对会议新闻的写作以及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导语的写作有了新而正的认识。今后,在改种错误、继续学习新闻理论的同时,我还会将理论融于实践,坚持新闻的采写练习。
第二篇:观察与发现——读《论语》有感
观察与发现
——读《论语》有感
坪山新区六联小学三(3)班纪梓津
我在书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叫唐宗普金的姑娘在洗衣服时,小偷无赖格桑趁她不注意,把她的一枚金戒指偷走了唐宗普金报了案,可无赖格桑怎么也不招。法官只好说:“此案又没有旁证,你们干脆一人拿一个得了。” 无赖格桑心想:这到不错,既顺从了法官,又不付代价就得到了一枚金戒指。于是点头同意。可唐宗普金却不同意。想想看吧,谁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平白无故地送给别人呢?法官笑了笑,说:“好了,现在证明,金戒指是唐宗普金姑娘的。因为她不想无缘无故地将金戒指送给别人,而无赖格桑却因为不须付出代价就能得到戒指,所以他同意这么做。”
就这样,法官根据二人的态度,判断出了谁是金戒指的主人。这就叫做“明察秋毫”。也就是说,去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去观察他人做事采用的方法,留意他人做事时的神态,那么人还能把自己隐藏起来吗?
想知道怎样去破解别人隐藏的“密码”吗?听听孔子的意见吧!——“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第三篇:读《发现孩子》有感
读《发现孩子》有感在寒假的这段休整时间里,我也想充分的利用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不断的去向很多的前辈还有在外地其他学校教学的朋友们请教,同时也适当的安排时间静下心来看一本优秀的著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个寒假的学习让我能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而《发现孩子》这本著作里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作者蒙台梭利在这本书中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儿童发展的规律,教我们真正地发现孩子。其中最吸引我的篇章是新时代的老师,在这一篇章中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
1、教具的使用;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去唤醒孩子的安全感。在使用感官教具时,由孩子主导活动,而老师只是提供教具,最多也只是进行示范作用。这样能够引领和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
2、老师的师范;老师对于某个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师范,例如:他让孩子亲眼看到该怎样坐、怎样站。这样形成一种静默教学。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肢体上,并鼓励孩子学习控制身体的动作,不用语言进行鼓励,而是用神态。
3、用环境引导儿童;在蒙台梭利学校,教育和引导儿童是环境本身。在教学的角度中提出所有的口语指导应当出现在教学的后半部分,而老师所创造的肢体示范才是生成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学法讲到,当孩子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老师应该尊重孩子,但是尊重的原则是能够观察孩子的不同体能状况,鼓励孩子发现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益的行为,打消其他不好的念头。但是不能强迫压制孩子的思想。
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这需要老师细致的观察能力,并付出行动。这也将决定孩子是否步入正轨,取得成就的前提。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大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总认为我们永远是对的,做什么也都是为了孩子好,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孩子都鞭策成理想中的人才,往往却忽视了他们是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天性,没有正确的去引导他们,而是一再的压制他们。
第四篇:读《写作力》有感
读《写作力》有感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二者都能促进思考。作品的优劣往往取决于作者思考的广度、深度和创意。但是,由于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不进行思考练习,加上对优美语句的过度重视,学生写出的作文最常见的问题是内容不清楚、逻辑不明朗,表达不流畅。
一个思考力很弱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阅读力”“写作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如同人类大脑中的四个齿轮,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读了阿德利安所著的《写作力》一书,我对写作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太阳花们的现状,我将作者所研究出的写作教学系统稍稍改动了一点,在前几次的写作课程中,适量地“改革”了一番。
第一课时:主题和计划
每节课开始,提醒学生“务必要专注”。每次写作都要提供一个主题,并围绕写作策略重点展开。本课要为学生提供“写作课程计划表”,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督促学生在课上完成所有的工作计划表。课下交到老师手里,老师查阅并做批注。
第二课时:写作时间
教师重点介绍一种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务必使用这一技巧。教师需要示范,如何使用写作技巧来完成一段文字。接着,学生需要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打草稿(思维导图),接着完成自己的习作。在这期间,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加以指导。下课将初稿交到老师处,老师批阅并做批注。
第三课时:讨论与修改
每个学生都需要和一个伙伴讨论,大声朗读出自己的作文。讨论不仅是为了提出赞赏或给予意见,也是为了练习思考。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学生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表,独立进行修改。形成复稿与终稿。
第四课时:分享和发表
文章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写作的过程。我们鼓励孩子发表作品,但不能逼迫每个孩子都写得十分出色。根据自己的水平,一点点提高,才能让孩子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挑选优秀的或者进步明显的3—4名学生,讲他们的作品刊登在班级公众号或者校报上,如果时间紧迫,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也可以。
第五篇:读《怎样写作》有感
读《怎样写作》有感
陈冠秀
最近我拜读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怎样写作文》深有感触,对怎样写作文有了一些理解。每次提到写作文,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孩子眉头紧锁,手里捧着本作文书左翻翻,右翻翻,但是迟迟不动笔。写作文似乎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如何才能让他们变成信手拈来的事情呢?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看完这本书的一些小方法。孩子写作文难,难在没有做准备。可能大家又会问:准备些什么呢?那我就来说一说。
一、写题目写作文首先要有题目,题目是作文的眼睛,从眼睛里我们才能看到文章的感情。除了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剩下的我们都要自己拟题目。说的直白些题目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题目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拟。所以在拟题目时,就要仔细斟酌你文章大概的内容,否则就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了。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也是题目,如果题目比较新奇,不但会给读文章的人一种神秘感,也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加会为文章添彩。
二、列提纲确定好了题目,我们就要列提纲了。提纲就像图纸一样重要。有了图纸,我们才能制作零件,图纸画的精密,零件才能制作的越好。所以,我们的提纲列的越细,文章才能写的越精彩。那提纲需要写些什么呢?
(1)我们要写每段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看成是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是叙事的文章,那就要简单的概括一下要写一件什么事。其次,我们要在段落的中间加上过度句或过渡段,用来承上启下。
(2)我们就要根据每段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我们常见的修辞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具体可感的拟人、气势恢宏的排比、音韵和谐的对偶。我们都可以依据文章内容来选择应用。
(3)就要布局谋篇了,我们考虑文章哪段埋伏笔,哪段做铺垫,首段是否渲染气氛,尾段是否首尾呼应,升华中心。有了如此周密的图纸,那你的文章一定就会井井有条。
可别小看来列提纲,假若你没有列提纲就开始写文章,那你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举个例子:我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的好朋友,我的第一段,我有一好朋友,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第二段,我写了朋友做人诚实的一件事。但是写完第二段,我又想起我朋友的外貌最大的特点是她的耳朵,“两只突出肥大的耳朵守卫在脑袋的两旁。像两扇屏风似的”.可是外貌我已经在第一段写完了,但是这个句子又很不错,这时我们进退维谷。假若先列了提纲,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三、炼语言可别以为现在就可以提笔成文了。我们还要斟酌文章的语言,叶圣陶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语言是有形无声的文章”要知道优美的语言可以让我们联想万千,它可以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例如:“洪水淹没了村庄”改为“咆哮的洪水很快地淹没了村庄”,加上了“咆哮”、“很快地”这样就可以将洪水来势之猛、速度之快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想要写出好的文章需要锤炼语言。而锤炼语言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只有如此这般的积累,我们才能下笔如有神。
如果孩子们能够认认真真的做到这几点,那么我想写作文对孩子来说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
八道沟中心小学校 陈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