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6:1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

第一篇: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昆山市陆家中学 孙吉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在开学新生培训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请每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内容不限,邀请学生“摄影师”记录下每位同学在进入初中伊始的时刻及话语,等到3年后大家毕业了,等到毕业5年10年大家同学聚会了,我要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当年那个青涩又充满朝气的你,再回首,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否有遗憾,是否会后悔?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简介:孙吉,中国共产党党员,昆山市陆家中学数学教师,兼职心理教师。第三届昆山市青年教师大比武初中数学二等奖,在2017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中获初中组数学叁等奖。

第二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2017年,我在一位教师朋友的推荐下,在网上购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回家看,一看就爱上了这本书,书本的封面就写着“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看到这些我欣喜异常,因为这些内容不仅适合我当教师这个职业,同样也适用我当妈妈这个角色。

后面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正面管教的课堂,第一次接触这些正面管教课堂,体验式的课堂深深触动我的心灵,课程让我脑洞大开,我的脑袋里频频出现“哦哇,与孩子相处可以这样的,下次孩子有这问题我就可以这么用工具。”“嗯,是的,态度比方法更重要”“鼓励树,太好了,回家我要施行起来”,正面管教确实有很大的能量,不管接触过或没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正能量,能让我带着满满的能量看待自己的孩子真好。是的,我有足够的能量去续满孩子的爱之杯。

“开始正面管教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况”。

我发现我慢慢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当我越享受我就越能发现孩子的可爱面、孩子的优点越多,我就越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孩子情绪的来源地,我的纪录不是为了炫耀我的能力、纪录能够让我坚持下去,同时写纪录的我过程就是一个反省的过程,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好,哪些孩子受用、哪些孩子不受用,我与孩子经常过的是什么状态的日子,正是因为受不了了才寻求改变。

“改变自己影响孩子”。这些话适用任何家长和老师。

记录下这些,我自己内心是满满的正能量。这股正能量更多来自于【正面管教】后的我,所以期待大家一起和你自己的孩子正面管教。因为我知道我身边越多正面管教的家长及孩子那么正能量就能持续不断。我也就能坚持下去。

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宝贝、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它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

其次正面管教让我更进一步看清自己,通过检测自己的上方卡,知道自己是“乌龟”,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决定,对于正面管教我需要是不断的去练习。去刻意练习。

同时我发现记录有助于让自己去思考。希望我继续坚持看更多的好书,记录更多好的文字。

第三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其实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一字不落的记得术中提到的内容及案例。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只是这本书对我更像一本工具用书而不仅仅作为参考。正面管教的方法早先也略知一二,但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关键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实践的持之以恒和对原则的永不妥协。一边读书一边结合我的切身体会,融合理论知识的沉淀与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及操作变更能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得当。

不得不说的是,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些话我读了很多次,开始不能理解,反复思量得到答案,但奇怪的是,两天不再读到便又会忘记。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不限于对文字本身的理解,而是教授一种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并沉淀的方法。走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之道上,难免有费解,有急躁,有些许疲惫和无奈,我知道孩子不乖不是借口,教师自身缺乏经验和引导方法才是根本,每每这些时刻我都会拿出这本书略读一二,虽说不能照搬,但总会收获策略和思想。在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我总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给我的记忆尤为深刻。读到这段话时,加之想起有老师分享一则案例,孩子会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的方向发展,可见教师对孩子的重要性。而我们正在扮演着这个重要的角色,不当的行为是禁忌,而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如果这样很多问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容易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要始终清楚的是在学校里我们的一言一行,小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身边的每个小生命。想到这里都会让我诚惶诚恐,为了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提醒自己如书中所讲积极乐观正视眼前的一切。可以失败但永不言弃。

与此同时,读到这里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鼓励与赞扬,哪一个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答案是:鼓励而非赞扬。是的,无可厚非,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什么是鼓励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提出的这些疑问是我紧接下来边工作边思考的课题,如何好好地运用鼓励,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并将鼓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最后想和小伙伴们分享一段话,希望对大家有一丝丝的帮助: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就会有多么的美妙。

崔璨APRIL

2013-10-25

第四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早听说《正面管教》这本书如何好,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我带着期盼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本好书!

合上书本,“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骄纵的方式却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坚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虽已从教四年,但是对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没有更多的自我见解。回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做法离正面管教还有些差距。

我们班的三个孩子因为上课表现好,我上课的时候许诺奖励给三个人每人一本作业本,可是,本还没发到这三个孩子手里,我就发现放在桌子上的作业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气,问是谁干的,没人承认,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那个男孩的名字,我问那个男孩他才承认下来,我非常恼怒,要给他的爸爸打电话,那个男孩默默的掉着眼泪,抽噎着,这种无言的“抗议”让我愣在那里,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长,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个男孩总是捣乱,上课也不认真听。可是看着孩子因为哭泣良久而涨红了的脸,让我觉的很不忍心,很难过,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个孩子无疑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一句话: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后来我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个男孩,发现他有的时候上课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同学也特别的热情,突然觉得以前总是关注他的不好表现,对他一通批评,甚至让全班的学生笑话他,这是一件多么伤人的事情!也许以后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费一些心思,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他更多的关爱。这样反而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让他担任一些英语对话活动的主要角色,给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当然前提条件是他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并且努力的把课堂活动中的对话学会,融入角色表演。或许这样的尊重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以后的课堂中,他总是努力的做好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每节课的内容总是倒背如流。他的改变让我为之一振,也让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教育孩子需要忍让,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生气,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至关重要。在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候,我们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骄纵他们,不然会积少成多,错上加错。

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先做好自己,并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教师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的走下去。

第五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合集15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我虽然是一个教了书的老师,可是面对孩子们的成长我依然还是有很多的困惑。不仅如此我还是一个13岁孩子的妈妈,面对小姑娘的成长,在生活中的教育方式经常感到担忧,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她的成长是否为正向积极的。而《正面管教》这本书告诉我,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我们用正面和善而坚定的的信念教养孩子,书中作者正面讲述教育的细节和执行,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骄纵也不严厉。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句式,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的,也是来自父母、教育专家们的“你不要……”。而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既不像爷爷奶奶般的娇纵孩子的思想行为,也不能像传统教育的那种严厉处罚的形式,而是为孩子建立合理的规则下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及尊重。书中映像深刻的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正面管教。

父母和老师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不娇纵不惩罚有效的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让孩子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你,但是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三、“赢得”而非“赢了”孩子。

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是以成人的权威来压倒孩子,虽然孩子当时会听命于你,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其实会抗拒,长久以来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负担及后果,而“赢得”孩子是表示赢得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从内心上认同你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心理就会健康向上。“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四、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更多了解。赢得他们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五、当心逻辑后果。

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管教,大多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便之后做得更好。很长时间内,家长们都认为唯有惩罚可以达成这个效果,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逻辑后果区别于自然后果,需要老师和家长介入。而自然后果是指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孩子经常忘了带早餐,你可以尝试不再给她送去,让她体验忘带早餐饿肚子或只能赵同学分享的后果。但要注意,有些情况不宜采用自然后果。比如危险,妨碍到他人,或孩子不在乎结果时。

六、关注于解决问题。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思路从关注惩罚转向关注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是想办法解决,要教给孩子。

当她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不要预设答案;

2、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

3、要发自内心的启发式提问。

这几点非常重要,运用的过程当中不符合任何一个都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的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后感2

今年暑假学校给老师们推荐了《正面管教》,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不再是盲目的了,这让身为老师的我很是欣慰。我们现在倡导“家校联系”,然而真正落实到实际,这个操作起来就有些困难。《正面管教》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法。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惩罚孩子,是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

现在的很多老师小时候在学校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如何转变成新一代的教师,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细致的指导,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们自觉地遵守规则,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有个别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指责孩子“你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你怎么能不完成作业呢?”这样说的话,学生的抵触情绪肯定很强,即使他嘴上说的是“我错了,不该这样做”但是他心里面是没有真正地服的。所以一开始要先对学生表达你的“理解”。从理解入手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服气”,从心理入手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你所说的。我们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孩子,一切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当家长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们培养不出责任感: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骄纵时,孩子也培训不出责任感。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

我们要意识到:停止惩罚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为所欲为。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与其享受到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否则,孩子就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认为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唯一方法就是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有些孩子会认为“他们不照顾我就是不爱我”。这样的感情体验,甚至连我自己都深有体会。在如温室般的家庭中长大,受尽了家里亲人们的宠爱,一旦不合我意,就会情绪崩溃,觉得“全世界都不爱我”。我想这样的情绪跟我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关。所以这些孩子们的情绪会崩溃,我能够理解那种心情,然而小孩儿还没有较好的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这种时候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同时还要给予他自尊。责骂他,只能让他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些孩子会因为做事情都会招来羞辱和痛苦,而认定自己不该再努力。最悲哀的是,孩子么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能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而产生了“我不够好”的信念。这些孩子会将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和逃避行为上。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样的问题,这位孩子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小孩”。在家人面前很暴躁,一点就燃,在课堂上或者在交友问题上会出现自卑的情绪。羞辱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提示我们所有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平时要多了解学生。“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全的人。

这本书中,提出了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这是有能力的人必须具备的: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逇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和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的局面。

有多少家长代替孩子们做了孩子该做的事?而他们犯错的时候,却要惩罚孩子?家长们应该反省,你所要求孩子做到的一切,你有没有在平时的生活中教给他?比如,你要教会孩子感知力和技能,那么你在做家务的时候,就不要以孩子把东西整理不好、把地扫不干净为由,而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们“自己的事情”家长却帮忙做了。我们必须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这就涉及到了与孩子之前的规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之间肯定有规则。这些规则是如何制定的呢?是家长的要求?还是和孩子共同制定的?班级教育管理中,我们有班规制约学生,然而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还是老师单独提出来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两种制定规则的方式不同,学生的表现也不同。参与了规则制定的孩子,自律性更强;没有参与规则制定的孩子表面上服从规则,暗地里是规则的破坏者。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在教育路上,我们要牢记:教会孩子们生活才能让他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正面管教》读后感3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一读: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正面!既不是俯面,也不是仰面。俯面,是上对下;仰面,是下对上;正面,是面对面。管教,需要一种地位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位家长无论形式上做得多漂亮,俯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我正确你错误的教,或者仰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围着孩子利益转的教,都不是平等的面对面。所以,需要把那句广告词改一下,“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正面管教》二读:

正面什么?正面孩子的现在!既不逃避推诿,也不上纲上线,就事论事。逃避推诿的形式,常在长辈那里听到,比如“孩子还小,这点事不算什么”;比如“小时这样,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自古未闻狼孩突然变成社会人的事例,人猿泰山的传说不过发生在故事里,但很多父母不懂。不能立即就着“孩子的现在”防微杜渐,常见的结果是什么呢?幼时任其“自然而然”,大了开始急,一阵病急乱投医后,变成“这孩子只能这样了”,“都是孽啊”等等的上纲上线。这就是心理逃避到了无法现实逃避,然后就“命运”了(改心理按摩了)。

《正面管教》三读:

正面什么?正面孩子的行为!不是管教人,而是管教人的行为。不是把坏孩子管教成好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符合他自己人生愿望的行为习惯。这里说说“让孩子快乐”,孩子不做作业的当时是快乐了,难道孩子到了学校,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还快乐得起来?说个谎骗个人,当时是快乐了,最后没人信自己说的话了,还能快乐得起来?“狼来了”的故事只是为了教育孩子编出来的?它恰恰说的是人社会化生存的大道理。我就允许孩子沉默,因为这是孩子在现实惩罚和说谎不快乐之间的折中选择(这一在成年人中被称为良心煎熬的现象,我认为才是对人真正的惩罚,肉体和外物的惩罚算球)。等到孩子嘴上认错比谁都快,行为却从不改正的时候,家长就该好好反省自己了。这很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管教到孩子行为,只是管教到孩子嘴巴导致的。

《正面管教》四读:

正面什么?让孩子正面自己!不是盯着他人,而是正视自己的愿望。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又有几个是愿意自己不如别人的?时点上现实的不如,愿望上又不接受,怎么办?自己努力呗。因“不如”而羡慕,不是一种坏的心理状态。因“不如”而要嘴上踩两下,就变成了嫉妒,开始发酵。因“不如”而要行为上给别人下绊子,便发展成了恨。统称羡慕嫉妒恨。羡慕完全可以发展为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盯着别人比烂,君子不为。无论别人好坏,君子“反求诸己”,这是中国的文化。

可读的地方很多,先说到这里。这四读分别对应,平等的社会意识、实事求是、正直诚信、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果从《正面管教》一书只能读出该怎么管孩子,而读不出“正面”是什么,这学习的有些太功利。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最近翻阅《正面管教》,作者基于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剖析了孩子种种不当行为背后的成因并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让我们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正面管教”的做法需要中国化。我很认同书中提倡的“温柔而坚定”的教育理念。因本书中的教育对象、教师、教学环境都和我们中国相异,书中提到的具体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到实践中去反复尝试,运用,不断检验,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能盲目照搬。

正面管教需要摒弃固有的教育方式。回顾实践,不难发现,我们通常会对“正面管教”的方法存在畏难情绪,因为这些做法与我们平时的做法相左,或者说做起来复杂,不够“短、平、快”,“效率”不高。所以,改变不易,很可能是教学理念的重新调整,但改变之后,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我们既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视孩子的行为,看得更长远,也能蹲下身来,更理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教育者需要这两种姿态。

尊重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不能“包治百病”。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既然是教育人,就不能忽视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接着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前,也就是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首先要被尊重,获得尊重,这些是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倡导的“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本质上是教会我们学会尊重孩子。

“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不是严厉、惩罚等教育方式的对立面。老师们常说,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孩子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而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则需要温柔而坚定,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可是,细想一下,惩罚之后呢,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又自然地运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给孩子“一个甜枣”?个人认为,这种严厉和惩罚式的教育方法与温柔坚定并不冲突,很多时候是殊途同归的。更何况对于“严厉”,“惩罚”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直接的“语言暴力”和建立在规矩上的严厉,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说得更远一点,孩子对老师的教育方式的感受力还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背景,但作为教师,必须有自己坚定的作为教育者的立场,有自己的教育自信。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耳边,阿德勒告诉我们这样的孩子只是想有所归属,当我再次遇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总会避免直接批评,而是平静地与孩子沟通,识别孩子的真实诉求,设身处地鼓励,让孩子重新获得归属感,这个过程,我也收获了云淡风轻的幸福。

作为教育者,正确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是我们的专业职责,这些不依赖于经验的解读是可以复制的,它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更了解孩子,亲近孩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正面管教》读后感5

这个假期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他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先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是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的与孩子好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含,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有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现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的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旧的线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

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想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任、羞辱或痛苦作为激励手段,他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而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特别是对管孩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尼尔森告诉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磋商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机能。他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进入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

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我必须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的更好的拥抱。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索性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事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些案例不得不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作为父母,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或者学生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并总是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更多的是说教叱责,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的去体验自然后果,作者却更加理性的告诉我们,孩子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他的关注。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正确、更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注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有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他能够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6

如何关注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家长和老师们的一个难题,阅读《正面管教》后,我有了如下的看法。

一、把教育孩子的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后果上进行纠缠,需要态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调整,调整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正面管教关注的就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为受到尊重的对待并且尊重地对待其他人的感觉确实很好,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人生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

二、积极的暂停,目的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感觉更糟”。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要和孩子谈谈好处,在解决问题前要等待每个人感觉好起来很重要。

2.让孩子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

3.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一个好计划,其码自己先要认可做,去做。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如发现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法只有在大人理解了人类行为和各种管教方式的长期效果后,才会有意义。

三、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格外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有腹稿,关键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少问“为什么”的问题,因为它听起来像是在指责。

恰当使用启发式问题的指导原则

1.不要预设答案;

2.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

3.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同时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的感觉是,孩子离开我们就会起不良变化,而不是保持或者做得更好,孩子的问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坚持,或者说在坚持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积极的暂停,导致越走越远,话又说回来,在我们冲动的时候让我们照着书中所说的做到那样有很多时候不现实。

实际上,所有的观点从提出者的角度看都是对的,过多的指令会增加孩子们的依赖性,消除主动性和合作意愿,经常我们会感觉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经常勉强把这件事做了最少的部分,留下尽可能多的部分让老师去“烦恼”,这怎么回事呢?比如说,如果你注意到自己不得不经常去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并且抱怨学生们不听话,你就是给出了太多的指令。如果是那样,你可运用邀请和鼓励来促进沟通,如“马上就要下课了,我会感激你们帮老师整理讲桌,为下节课做准备。”指挥会招致被动或主动的抵制和反判,邀请则会鼓励合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比如,课前,老师可以说,“预备铃已经响了,我非常欣赏按时回到座位的同学,我非常高兴咱班的某某同学已经做好课前准备了,非常感谢咱班某某为老师把黑板擦干净,把讲桌整理的这么好,”而不是“今天该谁擦黑板和整理讲桌了?”

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与独立性,而不是只是期望。比如说,一个上课从来不举手的孩子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可是他的问题与你正在讲的东西没有关联,我们不应该批评他上课没集中注意力或者插嘴,在肯定他善于提问之后,然后要问他对于正在讨论的话题是否有话要说。对于作弊的学生,我们可以肯定他想得到一个好分数的愿望,然后邀请他探究实现这一日标的其他方式。几乎所有以“应该”或者“应当”开头的话或者用生气的语调说出来的话,都是一种成人主义。成人主义给孩子们造成的是内疚和羞辱,而不是鼓励和支持,它传达的信息是:“由于你不明白我能明白的,你就是错的。”当你尊重学生时,你会认可你和你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比如,不要说,“你知道这个题目的要求!”而是要说,“你对于这个题目是怎么想的?”

关注于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促使我们避开对后果的关注,如分数考的不理想这个后果,正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后果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一丝不苟的坚持?所以我们应该关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这些方面“引导”很重要,对于孩子的独立,我们在支持的同时,要学会和善而坚定的说不,同时最重要的我认为,引导孩子,做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做家务、个人卫生等等,每个孩子的境况都不一样,方法也会不同,在这条路上我们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有时也要回头看看,想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相信孩子会成为我们内心的那个期待。

“以诚相待”、“让孩子受到尊重”、“关注于解决问题”、“和善而坚定”让我们记住这些有智慧的话,并努力去实践吧!

《正面管教》读后感7

《正面管教》应该按这个角度去阅读:寻找日常教育、教导孩子过程中的思维漏洞。

如果,你是一个教育者或监护人,那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但是读好这本书,理解好这本书,运用好这本书,甚至掌握、完全理解这本书,还需要一个药引子。

这个药引子就是——给书换个标题(核心)及入门心法,《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查找亡羊补牢的豁口以及木板钉子。

这本书,是不错的方法书,但是个译本,文字翻译得很专业。但是因为太专业,搞得想我这种英文不好,中文一般的人来说:看得费力,对书里的理念思想理解觉得生生且拗口。

我一直在求索,如何看懂这本书的理念和实操思想以及实践方式,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看这本书之后,有多大的实操空间。

时隔半年,在断断续续的酝酿中,终于领悟了书本的一些切入点:正儿八经的书名和翻译,把人引入了一个造神的场景,外国的圣书,销量巨大,读不懂是理所应当;都读懂了,这书不就等于没看吗?

于是我想给他换个书名《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就有很多思维的漏洞,我们没有发现。在阅览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带着寻找漏洞的视角去学习,那么我们的目光就不会过多停留在作者(或者译者)新造的词上。把目光和念头都放在我们在意的事情上,这才是我们看书学习的目的,也是项目教学法的精髓。

诸如“正面管教”“逻辑后果”这些词拗口难记,词意也不是通俗易懂,在外国运用的场景和背景不相同更是生中夹生。这些词留给研究学者专用标明是他们最新研究成果是不错的,最新的发现就是要配一个最新的名词,最好是引领潮流,和旧的词断绝联系(比如“微商”“股东价”)。

然而,写一本书,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在这本书中,能看到很多干货。但如果学习的心歪了,或者内功心法不够,看这本书,那么极有可能因为内功不足导致学得不好,半途而废是轻的,邯郸学步就白费力气了,要是变成走火入魔那就不好了。

从第一次看这本书起,我就在寻找比较合理的切入口,寻找合适的读书心法。

功夫不负拖延症患者,终于在今天有了突破:给书先换个脸:把书名换成“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这样高雅而又接地气,同时点明看此书的目的以及核心。对,没错。把书改了名,从翻译的角度换成了读者的角度,姑娘还是那个姑娘,美的方式瞬间不一样了,同时又了欣赏和追求的目标,读书顿时又有了动力了。

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书里提到很多新的理念,都可以先浏览,先别记在心头,因为死记硬背,你记得住,用不了。作者不单是在书里把他的理念和方法表述出来,她还列举了很多例子,列举了很多分析,让你认识到了我们本来具有的想法和理念是和真相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但是我们经常把这些没有多大关系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然后凭经验这么用了。而如今,既然作者把这些指明出来,我们当然是去寻找这些日常生活、育人工作中的漏洞,先注意找出来,把问题解决了;随后顺利的逐步接近书本的育人理念以及实现方法。

寻找自己的漏洞,巩固自己比较模糊的领域,当然比学习一个全新的知识轻松多了。

譬如书中介绍了零花钱的问题。你对于大人给小孩零花钱的理念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继承了老人传下来的方法,比如我爸,能不给就不给,要给就问问人家给多少,看着给吧。或者是,给他安排家务完成多少给多少,又或者是奖学金、奖励写作业金的方式发放。

在书中P264分析了这个问题,零花钱不应当作为奖励或惩罚的工具。

因为钱是用在市场做商品价值交换的中介。零花钱与作业、成绩、家务进行绑定,那就给零花钱附加了“威胁”的意味,你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零花钱。但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是培养家庭责任感(而不是为剩下请保姆的钱),做作业是培养孩子认真努力的品质(而不是为了节省教育费),但就这么硬生生的就绑到了零花钱身上;而天然的零花钱并无培养责任以及认真学习品质的属性,这么搅和在一起,那就是混沌一盘。经过这么一点拨,对零花钱该怎么配置给孩子的问题,是否清澈许多?

钱的属性,在于价值交换,定期的零花钱,培养孩子学会积累和规划,甚至在攒钱花钱过程中学会割舍,培养金钱价值观。而学习和家庭责任的价值观,就应该在它该有的领域培养。

怀着怎么处理“零花钱问题”的心,去书里校核自己在“零花钱问题”处理上是否有错漏?是否把它与其他问题混淆?这就是看书的心法——寻找我们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漏洞,循着这个理念去看别的章节,你会有很多收获。

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实操,也是书里的精髓部分,但这精华的部分,应该建立在基础的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好的基础上。这也是为何众多译本以及很多大家之作,在读者手里却水土不服的原因。 作者认为,你们都满足了基本条件,就和你说要点和心法,可是读者还没弄明白他到底符合了作者的多少个指标,他只是个骑自行车的,你默认他开的是汽车,每当你说转向要打转向灯的时候,他就会心慌。他不仅仅因找不见转向灯而心慌,更主要是因听不懂什么是“转向灯”而心慌。

《正面管教》读后感8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今天读到第十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了解到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取向分为四种: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和力争优秀型。我喜欢边读边思边讨论的阅读形式,于是就会和老公一起分享。我们在讨论我们两个分别属于那种生活态度取向,我们分别都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改变的地方。我们在想,如果我们做出改变,在取长补短,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

当看到取悦型的生活态度取向时,脑海里全是好朋友丽与孩子的画面。丽真的典型的属于取悦型的生活态度取向。丽总喜欢让孩子学会友善、体谅、互不侵犯。李总想让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开心,都满意,于是她总会任劳任怨,干什么事情都会妥协,非常喜欢帮助弱者,比如贫困的学生。遗憾的是,丽的取悦,丽的艰辛,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反而这样的过分取悦让孩子成了负担。而她自己也经常会在办公室抱怨:为什么我这样的付出,就是换不得人心呢。丽会认为,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他就是不懂感激呢?

是呀,丽的课很多,每天都要完成永远完成不了的工作,可是为了孩子,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丽都会在中午下课回家给孩子做孩子喜欢的饭菜,晚自习结束后回家都快要十点了,可是丽仍然要回家检查孩子的作业,看看孩子是否喝奶了,被子是否盖好了。尽管如此辛苦的付出,结果儿子仍然不听话,尽管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是经常会让老师叫到学校去。这让丽很是困惑,都不知道怎么做了。今天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终于明白了丽的问题所在。

丽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试图让孩子如何对待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老师等,她关心的是孩子如何对待别人,而不是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感受。他会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吃了一块冰激凌,大哭大闹还要吃时,丽就会心软,下楼跑很远的地方也要给孩子买回来孩子喜欢吃的冰激凌,可是孩子吃了一半,就随手扔掉了,丽就很难过,我取悦你了,为什么孩子就不会取悦自己呢。所以当孩子不顾及她的感受时,她就不理解。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丽需要改变自己了,不要只关注别人的需要,要照顾到自己的需要以使自己能够给与的更多。丽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让自己快乐,并且要教给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技巧。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感觉一样或者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受益无穷。学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包括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于培养相互尊重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给丽打了一个电话,给丽说了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给丽介绍了《正面管教》这本书里的好多有效的管教工具,丽听得很是入心,时不时还会提出问题,我们在电话里商讨着,不觉得竟然半个小时过去了。丽说自己一定要买一本,好好读读。

丽最先使用的方法是召开了家庭会议,所有的问题都拿到家庭会议上进行讨论,然后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慢慢学会了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的孩子学会了相互倾听,相互表达。在家庭会议上,他们讨论了晚上作息的时间,家庭共同阅读的时间,还讨论了书包是否要自己整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是晚上就放在床边还是早晨再找,等等所有的问题忽然间都不是问题了。丽打来电话说:“真是要谢谢你呀,给我这样一本有价值的好书。”丽现在好享受自己为人母亲,快乐的享受孩子成长带给她的快乐和幸福感。

孩子由于我们的改变而改变着,当我们取长补短,成长着自己时,我们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享受到阅读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给了我们思维的改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对孩子一生负有责任。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没有谁自信满满,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富有灵性和不断变化的孩子。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学习与成长,在成长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斯宾塞认为,即便是饲养一头牛、一匹马,人们都知道应该去获取相关的一些喂养知识,更何况养育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懂教育的父母,就如同一个做生意的人不会算帐、一个没有学过解剖学的人给人进行外科手术一样,一个对孩子身体、道德、心智方面了解甚少的父母如何去指导孩子,或许只剩下了各种武断的责骂、尖叫、惩罚和孩子无奈的哭声。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让我们学会学习,学会改变,就像丽一样,改变后的自己将会是春暖花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9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很遗憾之前并没有读过这本好书,因此在网上购得这本书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一开始我以为正面管教是指无论学生做错什么都只进行表扬,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再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鼓励模式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老师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称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和善与坚定并行

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而《正面管教》给我提供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正面管教是面对面的教育,遵循让每个孩子感受公平、平等的原则。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在行为不当的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没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书中就归纳了四个产生不良行为的观念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作为老师,我们一般只能看到学生们显露的缺点,而看不到实质,所以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全面的分析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源头,那么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也会更有效果。

自尊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自尊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我们所认为能够给予学生的自尊,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所谓的“给孩子自尊”内容包括课堂内外用到的赞扬、加红旗、pk等。这些对他们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自己不认为自尊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就会一味的去讨好或寻求别人的肯定。慢慢的就学会了靠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反省。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判断与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观点。这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要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走出“惩罚”的误区

书中有一句话对我启示非常大,那就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们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对孩子大声的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但心里很不服气。这只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们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孩子的感受力强,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弱,需要家长和老师来认真的引导和教育。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把错误看成一个学习机会。犯错了,想一想为什么会犯错,下次遇到是不是能够改正,改正了,你学到了什么,从而铭记,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他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孩子犯错误是成长的必修课,惩罚只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不能永久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反思一起完善,不断鼓励他,那么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教育功能。

关注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常常告诉自己班的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但却缺乏了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且拥有了面对下一个挑战的工具。书中推荐给我们解决问题的3R1H即:相关(Related)、尊重(Respectful)、合理(Reasonable)、有帮助(Helpful)。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1、忽视出现的问题。2、以尊重的方式把问题谈开。3、达成一个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4、如果你们没有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就要寻求帮助。由此看来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上和他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很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研究。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慢慢感受与改变,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教育。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作为母亲,我的孩子正上5年级,作为老师,我的学生正在7年级,他们往往会出现各种让我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孩子玩手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就连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保护眼睛,孩子不仅不听,而且心生不满,嫌弃被打扰。比如,课堂上,做练习题,扭着身体,不写也不动。懒散,反感,厌学。

究竟出路在哪里呢?

《正面管教》第四章中论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时,我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对其行为背后的观念作出反应。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就会乐意去想办法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想想自己作为母亲,对待孩子,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出口便是攻击威胁惩罚,比如,你玩手机,再不懂得休息,就没收手机,以后再也不准你玩。惩罚,往往可以起到短暂的效果,但是,很快,又会故态复萌。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应该学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小踏步前进。停止批评。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教给孩子技能,示范该怎么做。真心喜欢这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励,鼓励。

同时,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后果,一种是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是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比如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自然后果发挥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当一个孩子常常忘记带午饭,家长不得不中断工作去学校给他送饭,相信也一定不可避免地有过多次提醒、多次批评而不管用。因此,家长和老师达成一致,不再帮他解决午饭问题,而让孩子感受一下忘记带午饭而引发的自然后果,肚子饿或者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解决午饭问题,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不得再通过说教、叱责或其他任何行为将人为的责难、羞辱或痛苦附加给孩子。这个方法真正起到了作用,孩子不再忘记带午饭。

逻辑后果则不同于自然后果,它是人为干预的结果。针对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大人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应该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后果。要保证逻辑后果有效运用,而不至将它演变成惩罚,必须遵循“逻辑后果的四个R”准则。逻辑后果的四个R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遗漏了这四个R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再被叫做逻辑后果,而变成了惩罚。比如家长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晚回家就不提供晚饭,自己做饭吃。这是一个恰当的逻辑后果,那么,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只需按照约定,告诉孩子晚饭已经结束,要吃自己做。如果忍不住说出类似“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看看,回来晚了吧,没饭吃了吧”这样的语言,就不再符合“逻辑后果的四个R”准则,这不再是逻辑后果,而是惩罚。

所以,逻辑后果想要真正运用得恰当,是非常困难的,家长们常常不由自主受情绪支配,陷入权力之争而将其变成了惩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起到反作用。而且,逻辑后果只有在孩子的错误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的情况下才适用,因此,作者并不提倡使用逻辑后果的方法。家长和老师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它所产生的后果。

要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关注于逻辑后果。

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并且与孩子共同讨论,怎样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也往往是抗拒的)接受者。

受到尊重的对待并且能够尊重的对待其他人,给予孩子良好的感觉,孩子会非常乐意接受,主动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思路把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

1、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帮助孩子们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与把后果强加给孩子有极大的不同。探讨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要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并且开始问启发式问题。

2、典型的启发式问题: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

《正面管教》4-6章的学习,为迷茫中的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我将尝试这样面对孩子们: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理解他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寻求关注,权利,报复,自暴自弃,同时,用鼓励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结果,自然结果或者逻辑结果,都应该以不惩罚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承担。

针对于承担逻辑后果,要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用启发式提问,放手给孩子们自己来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很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让我静静地拜读由美国的简-尼尔森写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的确是本好书,它教给我从另一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交流。

一:鼓励模式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老师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称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

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而《正面管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正面管教是面对面的教育,尊循让每个孩子感受公平、平等的原则。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三: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在行为不当的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没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书中就归纳了四个产生不良行为的观念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作为老师,我们一般只能看到学生们显露的缺点,而看不到实质,所以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全面的分析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源头,那么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也会更有效果。

四:自尊。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自尊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我们所认为能够给予学生的自尊,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所谓的“给孩子自尊”内容包括课堂内外用到的赞扬、加红旗、pk等。这些对他们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自己不认为自尊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就会一味的去讨好或

寻求别人的肯定。慢慢的就学会了靠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反省。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判断与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观点。这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要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五:走出“惩罚”的误区

书中有一句对我启示非常大,那就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们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对孩子大声的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但心里很不服气。这只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们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孩子的感受力强,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弱,需要家长和老师来认真的引导和教育。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把错误看成一个学习机会。犯错了,想一想为什么会犯错,下次遇到是不是能够改正,改正了,你学到了什么,从而铭记,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他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孩子犯错误是成长的必修课,惩罚只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不能永久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反思一起完善,不断鼓励他,那么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教育功能。

七:关注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常常告诉自己班的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但却缺乏了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且拥有了面对下一个挑战的工具。书中推荐给我们解决问题的3R1H即:相关(Related)、尊重(Respectful)、合理(Reasonable)、有帮助(Helpful)。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

1、忽视出现的问题。

2、以尊重的方式把问题谈开。

3、达成一个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

4、如果你们没有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就要寻求帮助。由此看来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上和他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很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研究。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慢慢感受与改变,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教育。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儿子出生后大约三年里,我读了不少如何养育孩子的书,自认为找到了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他充分的爱和平等、尊重。保持这种心态,具体做法视情况而定。坚定了这个观点,并且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后,我感觉所有相关的书都是万变不离其中,没什么新意了。所以,当知道这本书是教如何管教孩子时,我是没有兴趣的。正巧有同事在读书会分享它并且有赠书活动,使得我与它有了缘份。读过之后,我惊喜发现自己有收获,再次被现实打脸—不要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随意拒绝或否定什么。还好,只要有收获,我是个不怕被打脸的人。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超出我之前的想法,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以及完全的爱。但有几种观点或是做法是我没有意识到的,有些方法不只是对孩子有效,对家人、伴侣、同事都可能有用,当然,对自己更有用。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在与孩子发生争吵时,孩子对你不尊重,和你顶嘴,你该怎么办?打他还是骂他?作者认为,你不能迫使别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在这种时候,你可以决定走开。等大家的情绪都平静下来时,再看看如何解决。“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一下子明亮了,仿佛开了一扇窗。我的自尊心太强,遇到别人不尊重时,要么发脾气,要么忍住,但不管怎么做,心里都觉得很受伤。当孩子再次顶撞我时,我走开了,不是用“忍”的态度,而是用“尊重自己”的态度。第一次使用时,我感觉好极了,看上去是同样的做法,心情却完全不同。“忍”是压抑自己,我常常委屈得哭,心里想的全是他如何不尊重我。“尊重自己”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我根本不在意他的态度。仅仅只是换了种想法,我便完全没有委屈的感觉,可以自己悠闲的读读书,听听音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练习改变想法后,我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争吵,每次都提醒自己这句话,越用越觉得有效。也许有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我很少再委屈难受了,走开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也容易平静下来。我试着将这种想法也用在与其他人相处,比如家人,比如同事,也是屡试不爽。当别人对我的态度不尊重时,我就提醒自己“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么想,就不再纠结于对方是不是尊重我,我可以生气,但没必要和不尊重我的人纠缠。当然,这种想法的改变除了让自己感觉舒服之外,衍生的好处是,不必非要在生气时解决问题。生气意味着双方情绪已经不稳定,这种时候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说出不理智的话,即使解决问题,大概率不是最优的方法。所以,生气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

积极的暂停。暂停这个方法之前是知道的,比如和孩子激烈争吵时,我会觉得应该要停一下让双方平静。不过,我们常常会严肃地补充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很可笑的是,我们也常常发现,他可能去电视,或是看笑话书,甚至躺下睡觉,根本就没有“好好想想”。这些行为,可能让我们更为恼火,可能爆发进一步严厉的批评。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暂停的时候,你希望对方是感觉好一些,还是感觉更糟?就如同前面说的例子一样,我们常常无法忍受这个和我争吵的人,他居然在暂停时很开心。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的去想,你是在开心时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还是在感觉很糟糕的时候能接受别人的批评?看到这部分时,我忍不住笑了。答案是显然的,但为什么实际做法却是矛盾的?几乎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是这么做的。所谓“积极的暂停”,关键词是“积极”,是希望双方都能够在感觉更好的情绪里冷静下来,才有利于暂停后的解决问题。所以,在暂停期间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让心情变好,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非得要对方难受痛苦的呆着,不停反思自己的错误。当然,积极的暂停也应该用于自己,如果刚刚和人发生争执生气,不必急于反思自己哪里不对,先找点自己喜欢的快乐事做做,暂停一下,让心情平静下来,也许很多问题就没那么复杂了。

什么是真正的自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昨天,你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干,今天,你犯了个错误,开始自责,或者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突然,你的自尊消失了,你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聪明能干。这样的情形熟悉吗?我很熟悉,好像就是在写我呢。按作者的说法,我是属于“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习惯于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认可。看看周围,这样的人似乎不少,总是在追求别人的评价,比如老师、家长、上级或是身边的其他人。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建立真正的自尊,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不去讨好别人。但哪些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真正的自尊呢?作者举出的几个例子让我吓一跳,因为有不少是我们觉得正确的行为。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给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这么做,可能让孩子变成“讨好者”。又比如,我们习惯于在批评孩子时加一些羞辱他的语言,希望激发他们做得更好,但这种做法也可能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他们可能因害怕失败而不再敢冒险,变得越来越不自尊。意识是改变的萌芽,还好,我已经意识到了,还来得及在儿子成长的路上少犯些错误。当然,我也早已意识到自己的自尊有问题,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调整的方向。

写到这里该结束了,想想挺有意思的,本来是一本讲述如何管教孩子的书,却被我读出一堆如何改变自己的感受,也许这更符合作者的初衷,我们只有做更好的自己,才可能创造更好的氛围,引导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值得推广给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它教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与孩子交流,进行正面引导,这些在书的开头就提到了。孩子要想具备这些能力,要允许孩子边学边干,自然的培养能力,家长要与孩子在相互尊重中建立合作关系。

在书本的第一章中提到了大人与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严厉型——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骄纵型——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正面管教——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自己确实走过很多弯路。曾经觉得批评和指责可以帮助儿子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对孩子严厉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表面听话了实际心里很不服气,而我们事后也很内疚。对比了下书上说的三种互动方式,我们是严厉型的,常常是我们对他唠唠叨叨,他茫然地被动接受,但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时,错误依旧发生。而我们只能是对他惩罚,收效甚微。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使用过骄纵的方法,认为这是培养他自信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孩子为中心,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不说教,让他自己解决甚至不指出他的错误,怕伤到他的自尊和白信,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似乎也不行,因为这样以后小孩子意识不到很多错误,甚至认为我们家长就不应该管教他了,或者在事情上他总认为他有道理家长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我行我素。

阅读了《正面管教》后发现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骄纵的方法正面管教,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既不用像严厉控制型那样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从头到尾都是大人在承担责任,当大人不在场的时候,孩子们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用像骄纵型那样在教导孩子时不负责,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放弃了责任。

正面管教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四个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长期有效果。教给孩子各种技能。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和善的语言和孩子沟诵,不惩罚不说教,而是问一些启发性语言,使孩子积极地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读完之后,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可总结为以下四步:第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第二、表达出对于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再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第四、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这只是本书中成人与孩子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在成人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下,完全是能够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由此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是本非常实用的书。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诸多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针对困扰大家的众多问题,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既浅显易懂而又非常透彻、深刻,可谓触及灵魂,深深地震撼了我。理论结合实际后,发现自己在以前的教育中出现的错误基本上都能在书本中找到实例,而且作者在这些事例后面都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这种方式更加说服了我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处理和小朋友的关系,同时也心服口服地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推广的好书,所有这些总结下来,我们最最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的世界看做独立的世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试着努力改变我们旧的习惯,耐心下来,随着对于原理的理解的加深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改变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古人云:世界上没有一艘船,能像那一本本书,可以承载我们厚重的理想,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就像一页页跳跃着的诗行,可以带我们去远方……

闲暇时光,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也很惬意,跟随书籍走向远方。因抗击疫情,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阅读了《正面管教》、张奠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班主任必备的28节主题班会课》、史宁中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幸福守望》等;在有书共读中聆听了《黑天鹅》、《鼠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老人与海》、《活出生命的意义》;在Cctalk平台上,听了朱永新教授的讲座《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做最好的自己》、《成长六字诀:信望爱学思恒》;陈俊老师的《强大心理资本,照见美好生活》等;听了贲友林老师的《教师,过怎样的教育生活》、张宏伟校长的《全景式数学教育之课程内容的全景式重建》等讲座。

我的疫情假期除了给学生上网课,解答疑难问题,在学校加班做一些德育方面的工作,闲暇时间就看看假期购买的书,生活很充实。

我很喜欢《正面管教》这本书,他是美国的简尼尔森的作品。喜欢书中有关教育孩子的观点。这不愧为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所谓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教育孩子要和善而坚定,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很多家长要么对孩子言听计从,为了取悦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孩子,这不是和善,这是骄纵,是溺爱。有的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过于坚定,没有亲和力,在孩子面前从来不放下家长的威严,久而久之导致孩子自卑,没有自信心。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怎样做到和善而坚定呢?比如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稍后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去找孩子谈,这时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的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这样也不可取。应该把坚定与和善结合起来,可以对孩子做一些实施限制的责任。在制定和实施限制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可以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等等。让孩子学会承担没有按规定做事,而出现的后果。从小学会责任与担当。

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正面管教中重视家庭会议。家庭中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因为家庭会议给孩子提供了学习具备好品格所需的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的机会。如果家长真正理解了家庭会议的价值,这将成为他们最有价值的管教工具。每周定期安排出15-30分钟的时间来召集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解决管教问题方面,能够起到和善和坚定的作用。家庭会议也是加强家人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感的好办法。每个星期在固定的时间召开家庭会议。哪怕父母有再大的事情,都要抽出时间来积极参与,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让孩子感到他是家里的一份子,这样孩子更有责任感。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第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第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第四,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在疫情假期中,我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或微信,投诉自家的孩子在家的种种过错。有的孩子在校表现非常好,做事认真细致,自觉完成各项任务,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可这个“加长版”假期,把家长都快逼疯了。我想如果家长们,看看这本《正面管教》,运用其中的方法和方式与孩子交流,学会耐心与孩子沟通,肯定会少很多抱怨与责备。

有的家长在陪伴的过程中,要么过于坚定,要么不太和善。对待孩子,都是以自我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孩子。

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家长,《正面管教》是一本值得细细咀嚼的教本。

下载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 positive Discipline》被翻译为“正面管教”,我则更愿意把它叫做“正面教养”。我们称呼那些体贴尊重他......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二) B组商小芳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1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 -----从不完美中缔造完美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 陶婵娣 对于再读《正面管教》,我们有这几点想与大家交流: 一、“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在老师中经常会说这样一句......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南直中学 杨文赫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作为一名准老师,非常愧疚的是以前并没有读过这本好书,因此在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开始我以为正面管教是指无论学生做错什么只进行表扬,但是看......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正面管教》看完了,看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但总是觉得实际操作难。而且也有疑虑:每个作者把成功的案例写得那么多,难道他们是神仙,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本书的作者......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13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教育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所以它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意味,可是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何尝具有观赏性?就是那些逢场作秀排练、演练了很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