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级较量哲理故事
美国、俄罗斯两个超级大国搞军备竞赛,忽然一下子清醒过来:不能再搞军备竞赛了,再继续竞赛下去,也许哪一天整个地球都要被毁灭。
于是他们坐下来谈判,经过无数轮艰苦地会谈,最后达成了一致——双方同意通过斗狗来定输赢。双方约定:用五年的时间,各自培育出世界上最凶猛的狗,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决斗,谁的狗赢了,谁就获得整个世界的话语权。
俄国人找到世界上最大、最凶狠的杜宾犬和罗特韦尔犬,让它们和最强壮、最凶狠的西伯利亚狼杂交。然后挑出那只最强壮、最凶狠的幼崽,杀死其他所有幼崽,让这只幼崽独享狼的乳汁。他们给这只幼崽使用激素,专门练习撕咬。五年过后,这只幼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狗”。关它的笼子用的都是直径三英寸的粗钢筋,没有人敢靠近它。
决斗那一天终于来到。美国人带到现场的是一只奇怪的狗,它其实就是一条大约1米多长的腊肠狗。所有人都为美国人感到惋惜,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身材矮小的腊肠狗在俄国人的庞然大物面前,要不了10秒钟,就会落败。
笼子一打开,美国人的腊肠狗溜了出来,无精打采地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俄国人的狗凶狠地凑上前正准备咬腊肠狗的脖子,谁知腊肠狗对准俄国人的狗猛地一口!就一口——俄国人的狗就一命呜呼!
“五年来,我们有一群最优秀的人整天围着世界上最大、最凶狠的狗转,最终竟然是这样的结果,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俄国人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美国人讨教,询问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样的绝招,能够培育出这么厉害的狗,一击就能够置对手于死地。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有一大群整形外科专家,花了整整5年时间,才把一条鳄鱼变成了狗的模样。”美国人轻描淡写地说。
第二篇:心理较量百姓故事
列车每停到这个站,就一定上来一些卖烧鸡的小贩,此地的烧鸡远近闻名,当然,小贩们卖的都是冒牌货。他们跟列车员都串通好了的,所以没人管,小贩就顺着通道低声挨处叫卖:“某某地方烧鸡,先尝后买,20元一只。”就有零星的旅客买了,摆在茶桌上撕着喝啤酒,很优越的样子,才 20元,比列车上的熟食便宜多了。
小公务员老别经常坐这趟车,熟悉行情,就暗骂那吃鸡的,神气什么,你头一次出门呀。就坐在一边给人家后悔药吃:“买得太急,等一会儿,他15元都得卖。”看着吃鸡人有些失落的样子,老别很得意,尽管他饿得难受,这胃一饿就痉挛,他仍然得等一阵,同样吃鸡,少花5元钱,那才是享受。
小贩再次过来,他就起哄压价。他知道,小贩到了另一个站,必然得下车,那时候是砍价的最佳时机,买方卖方玩的就是心理较量。周围的旅客在老别的鼓动下,都坚持不买,小贩只好降价到15元一只。看到又有人开始撕扯15元的烧鸡,老别的胃更熬不住了。可他想,要扩大战果,再抗一阵,花13元,老子常出门的,不比乡巴佬,小便宜就上当。他度时如分如秒如年地数算时间,一定要赢得这场心理较量的战争,让小贩乖乖地让到13元。
小贩这次是遇上高手了,只好让到25元2只。老别清楚,再有7分钟就到站,小贩没法不下车,干脆,这老练给大家装到底,就眯着眼睛:“10元。”“您这哪里还有诚意。”小贩嘟囔一声,转身往前走,车已停稳了。老别心里略有些后悔,可他硬撑着,待对方走到车门口时,他仍有机会。“真遇上高手啦。”小贩匆匆又返回来,“10元就10元,只卖一只,快掏钱。”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老别望着仓皇下车的小贩背影,“跟我玩轮子呢。”满车厢只他独一份10元买一只的烧鸡。这叫什么心理素质什么智商!他打开早在上车前就买下的啤酒,惬意地呷了一口,舔着唇上的酒沫儿,极斯文地撕开塑料包装,接着,他又匆忙地掖紧包装口,牢牢地塞入挎包里……
“怎么不吃了?”邻座们热心地问。
“我压根儿不饿,吃不下去。”
老别没说错,他是吃不下去。那杀千刀的小贩,卖给他的这只鸡,臭气熏天,不是他掩饰得快,整个车厢怕都该闻到了……
他得下车后找个地方处理这瘟货,若让旅客们发现,他这老出门的可彻底栽了。
第三篇:观念的较量故事
一个法国学者去非洲参与动物保护工作。那里有一种犀牛,因为“全身是宝”而遭到土著的追杀,他看到此景,心中十分悲痛。
一天,他随当地全副武装的巡逻队去森林考察,碰上3人偷猎。巡逻队迅速包围了他们,用喇叭喊话,勒令他们放下武器。偷猎者哪里会轻易投降呢?抱着武器寻找突破口。情急中,有个偷猎者率先开枪,打伤一名巡逻队员。这下激怒了大伙儿,巡逻队也举起武器还击。激战约5分钟,偷猎者知道自己势单力薄,竖起白旗投降了。
令人振奋的是,这3个被捕者中有一个就是早已挂上号的“偷猎大队长”。此人凶悍且狡猾,一直与巡逻队周旋,两年来让他们头疼不已。回到驻地,许多巡逻队员冲上来要揍“偷猎大队长”,他竟然镇定地望着他们,没有惧怕的样子。遗憾的是:那个国家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偷猎者要坐牢,所以这3个偷猎者只是被分别关押在巡逻队的黑屋子里。开始那几天,总是有巡逻队员结伴找到“队长”,将他打得鼻青脸肿。法国学者听说了,赶去劝阻,却没有什么效果。更令学者惊慌的是:没有抓获的偷猎者居然用金钱来巡逻队“活动”,以“营救”被捕的同伙。而巡逻队得到“好处”后,真的想放人了!学者与巡逻队交涉,最后只得到一个许可:让他与“队长”同住黑屋子,10天后准时放人。
这10天是在“教育”中度过的,因为学者带了许多书籍、图片甚至一台录像机进去。外面的人除了定时给他们送饭、放风外,什么也不管。到了放人那天,凶悍且狡猾的“队长”一反常态,与大家握手道别,还保证以后不再干偷猎行当——谁相信呢?
事实证明“队长”没有违反诺言,那块地方除了零散的偷猎者,再也没有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偷猎队出现过。
胜利属于那位法国学者。在这个世界上谁用武力打败了谁并不重要:真想真正降伏对手,只有用你的观念打败他的观念。其实整个人类社会的运作,本质上也是观念的运作。
第四篇: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四个馒头”。
第五篇:哲理故事
可怕的成功模式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肺鱼大多生活在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化或沼泽不涸,它们的肺就派上用场了。
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就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浸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又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
最近,科学家发现,当地的土著人居然拿肺鱼当美食。他们在旱季出发,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这时,沼泽地里到处布满了泥屋,几乎每间泥屋都藏着一条肺鱼。土著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肺鱼捉住了。但他们并不立即将肺鱼煮着吃,而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养几天,等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来了,再将肺鱼放在早就用清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泥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故而味道十分鲜美。
千百年来,肺鱼靠构筑泥屋成功地熬过了残酷的旱季,但它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逃脱被土著人吃掉的命运。其实,正是这种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让它们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人生中,前人的成功经验总是吸引着后人去学习和借鉴,但是当前人的成功经验成了后人的模式之后,当事者便很容易走入误区,轻则令事业惨败,重则危及生命。
鱼与渔者
有一个吹萧高手在河边钓鱼,连续3天想以美妙的萧音引鱼上岸,但是一条鱼影也没有见到!第四天,高手撒网捕鱼,一下子捕了几十条大鱼,网中的鱼蹦跳不己!高手愤怒地吼道:之前我吹出那么美妙的音乐,你们不跳,现在才来跳?!鱼回答说:可是我们并不喜欢音乐啊!
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哲理???
其中“吹萧高手”就是-----我们的“营销精英”,而“鱼”则是----我们的“客户” 但这哲寓言的寓意告诫我们:做市场营销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客户的心态,如果客户不喜欢的东西就算你再怎么去推(就算吹出再精美的萧曲),也是白费力气,客户也会无动于衷,一点用处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