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系统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材料3篇
银行系统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材料3篇
行政管理部党支部叶德爱同志
叶德爱同志自入职海南银行以来,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纪律观念,带头争创佳绩,在银行后台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干担当,奋勇拼搏,出色地完成了行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海南银行成立以来,他带领行政管理部全体员工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多项荣誉:行政管理部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部门,多名员工受到各种表彰奖励,他个人也获得2017年度海南银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主动加强政治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叶德爱同志积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按照行党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多次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党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支部党员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作为行政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坚持为支部党员上党课,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并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白沙起义纪念园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实干担当,推动营业网点建设。2018年海南银行必须实现营业网点在省内各市县全覆盖,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要求,行党委也把海南银行分支机构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叶德爱同志毅然接过了行党委关于网点建设工作的重任,担任网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组织、管理和协调全行各分支机构的建设工作。并将刘赐贵书记在海南银行调研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全力以赴把行党委交给网点建设任务完成好。为使网点选址工作有效开展,叶德爱同志组织行政管理部巡查人员认真总结选址经验,专门草拟了选址管理办法、网点租赁合同谈判要点等下发各筹建组;先后对潜在近百家物业进行实地踏勘;经行党委确定为备选物业后,又及时组织筹建组及总行相关部门进行租购价格谈判。对未完成验收的新物业,明确提出以业主方主体工程通过消防验收三个月后支付租金的关键条款,为我行节约租金成本259.56万元。同时,还编制了《海南银行网点建设指导手册》,明确筹建组及各相关部门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辅导筹建组熟悉网点装修流程,有效促进科学施工管理。在前期筹建组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叶德爱同志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带领行政管理部6名工程师对各网点驻点巡查。他长期在各个市县网点之间奔波,舍小家为大家,随叫随到,充分发挥“五加
二、白加黑”的实干担当精神,常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到半夜,网点建设工作执行力受到了行党委的深度表扬。2017年已圆满完成行党委交办的海南银行10个网点建设工作,行政管理部荣获海南银行2017年网点建设先进单位一等奖。
三、统筹兼顾,完成好集中采购、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叶德爱同志在出色完成网点建设工作的同时,对行政管理部的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也紧抓不懈。他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牢记义务责任。严格“按规则、按程序、按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他把部门的服务宗旨定位为“全心服务、高效执行”,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已经成为他工作上的座右铭。在他的领导下,一是完成10个网点建设各类工程和服务类采购,完成信息科技类软、硬件和其他设备等59个项目招标采购,其中单价采购项目10个,总体审批预算金额人民币1亿零73万元,成交金额为9432万,节约采购预算资金约642万元,整理采购档案59个并登记造册。二是严格督导物业公司认真履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总行办公大楼各项物业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保证了总行大楼正常、安全运行。三是餐饮保障方面,圆满保障了我行召开的3次董事会、监事会及1次周年庆聚餐等等,我行食堂已被市食药监局列为“双创”迎检点,为“双创”工作增添了光彩,截至目前,食堂无一例食品安全及其他安全隐患发生,病媒生物防治和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上得到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肯定,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等级由B级晋升为A级。四是督导加强武装押运、人防外包的管理,开展安全保卫常态化检查和组织消防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我行生命、财产安全。
叶德爱同志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方式感染着我们,虽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面对着千头万绪、繁杂细致的工作,却用自己的信念践行着党员的责任,以点滴工作将平凡岗位做到了不平凡。
儋州分行党支部陈银同志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陈银同志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对党忠诚,并且在海南银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积极参加知识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起到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为集体荣誉而战。党的十九大就像一场暖风细雨,吹遍大江南北,洒满天涯海角,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海南银行更是走在了学习的前沿。陈银同志按照总行党委的部署,每周都参加学习十九大专题研讨会,原原本本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在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下,经过层层选拔,陈银同志代表海南银行参加“共筑中国梦?开创新篇章”海南金融系统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为了海南银行的集体荣誉,为了展示海南银行员工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良好风貌,在准备阶段,她和其他几位选手一起,每天至少研读一遍十九大报告、新党章,选手之间互相问答,甚至下载各类竞赛视频进行演练,推敲如何进行快速、有效抢答。赛场上,她和其他选手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按抢答器,一人负责必答题,一人负责风险题,配合默契十足。最终,我们代表海南银行以零失误、总分240分的优异成绩夺取了竞赛第一名,为海南银行赢得了荣誉。
二、以敬业乐业为荣。陈银同志是儋州分行的一名综合员,主要负责对接总行综合管理部,工作内容繁琐,包括分行收发文处理,印章管理,会议通知与记录,协助开展纪检监察,撰写分行的工作总结和计划以及相关汇报、新闻宣传材料,采购办公用品,水电费、话费等费用的缴纳及报销,以及总行、分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她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虽然有时也会觉得事情杂而多,但她相信越是困难重重、越是繁忙,越是最好的充实和锻炼。在2017年全年及奋战60天中,她鼓足干劲、有效营销,最终完成了个人储蓄存款任务149万元,全年余额计划完成率102%.陈银同志说,在应该艰苦奋斗的年纪,不负芳华、无问西东,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我们相信,海南银行的年轻人都保持这样一种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海南银行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陵水支行党支部黎绍松同志
黎绍松同志现任海南银行陵水支行行长、党支部书记,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抓党建、严管理、促经营,带领陵水支行经营发展取得了多项突破。
一、坚持率先垂范,首抓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支部带头人,黎绍松同志对自身的要求是“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政治上有定力,工作上敢担当,业务上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他坚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贯彻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在业务发展上坚持真抓实干,营销活动坚决不铺张、不浪费,保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带领支行团队,铆定目标,攻坚克难,善作善成。
二、抓住“关键少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黎绍松同志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员廉洁教育,组织开展了3次品德讲堂。作为支部书记,他对身边两位助手,不做老好人,不讲一团和气,而是“严教育,严管理,严监督”,着力加强核心成员的廉政教育和作风教育,做到清心常在、警钟长鸣,坚决筑牢“防腐”笼子。他着力加强支部核心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支部每次会议和学习,都以“摆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讨论、学习,不断提升核心成员的思考力、决策力和执行力。
三、提高党员思想活力,全面加强组织建设。黎绍松同志严格遵守“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原原本本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在党员学习会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结合《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海南日报》最新党建工作报导和银行业最新动态等,为支行班子和党员讲关于党的新思想和重要营销技能的党课,切实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发展、同落实。2017年共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学习13次,专题学习会12次,党课学习5次。
四、执着事业,促进支行业务提速升位。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黎绍松同志坚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在面对各种不利情况时,他带领支行班子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成功开立了国土拍卖专户、财政非税专户等重点账户,搭建了政府机构业务的重要支撑点。他贯彻执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在支行财政非税专户开立当天,迅速营销2笔基础配套费,共计1841万元,次日即入账。同时顺应政策变化,勇于突破传统业务格局,成功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开具了陵水县首笔大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金额为1750万元。还营销了海南银行第一笔土地出让金业务,金额达1.2亿元,夯实了支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各项措施,陵水支行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在2017年6月突破10亿元大关,8月底一般性存款余额达13.34亿元,顺利完成总行“831”对公存款营销新增2亿元任务,并保持一般性存款突破10亿元大关半年之久,实现2017年底一般性存款年日均7.54亿元,完成了2017年一般性存款年日均7.04亿元核心指标的任务。
黎绍松同志坚持不尚空谈,多干实事。2018年他将继续带领陵水支行全体员工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不断开拓陵水支行业务发展新局面,助力海南银行开创经营发展新篇章。
第二篇:先进典型事迹
群众的主心骨 发展的排头兵
——记萧县费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陈明华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作者: 时间:2014-03-06 08:20:48 本网编辑:丁曼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萧县费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陈明华扭住发展不放松,当好壮大集体经济的“排头兵”;凝心聚力强组织,当好强村富民的“领头雁”;实干为民勇作为,当好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心骨”,让费村从一个偏僻的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党组织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被省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市“十佳青年”、县“十佳星火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3年10月挂任白土镇党委副书记。
2008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后,陈明华在深感党员群众信任分量的同时,也开始潜心谋划费村的发展规划。他深入老党员、致富能手、困难群众家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逐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做好村级工作的切入点,先后召开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了“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开发村域资源”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方案。
2009年,陈明华带领党员、村民代表赴寿光考察,专门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之后,经村民大会同意后,村委会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170亩,统一建成高标准钢架结构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并确立了村集体统一管理、收益全部属于村集体的发展模式,打响了发展集体经济第一仗。蔬菜收获前,他多次到徐州、宿州、淮北等批发市场推介产品,使出产的蔬菜供不应求。目前,费村已建设蔬菜大棚38座,占地370亩,村集体年收入达200万元。
开发村域资源,发展集体经济。2012年,陈明华引进萧县隆裕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高岭土资源,为村集体年收益增加100多万元;2013年4月,引进宿州市归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资金1.6亿元,建设费村生态农业示范园;6月又引进萧县新联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费村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形成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强劲态势。
陈明华十分注重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生机活力,为村级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创新实施承诺践诺、“双培双带”、星级创评等载体活动,党员服务意识、发展意识、争先意识不断增强;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等制度,实现了民主决策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工作中,他狠抓“三个先做到”的落实,即“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必须先做到;要求干部做到的,书记必须先做到”;他带头践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入户走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他廉洁自律、严于履职,自己从不花村里一分钱,从不要工资报酬。2010年以来,村党组织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被省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陈明华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实现了环境大提升、产业大提升、服务大提升,赢得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村民的高度赞誉。他坚持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开展“三清”、“四修”、“五化”活动,建沼气池350户、垃圾收集点13个;整合资金800多万元,以汉文化为基调,统一对主干道两侧农民住房进行改造;实施种树、栽花、造园和道路硬化、亮化工程,优化了生产生活环境。依托紧临天门寺和皇藏峪区位优势,发展观光型、体验式农家乐,挖掘苏东坡采炭的历史遗产,紧扣文化的灵魂,把村庄发展为景点,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新建了综合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农家书屋、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看上有线电视,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文明家庭”评比表彰活动,形成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费村先后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美德在家庭活动示范点”、“巾帼示范村”。本报记者
第三篇:先进典型事迹
瓮安县城市管理局联乡驻村先进典型材料
——驻村干部成功制止群众上访事件
2012年4月7日,瓮水街道办事处河西磷肥厂聚集了40多名农民工,因原承包人占戈昂拖欠工资问题聚集在一起准备集体上访。接到信息后,我局派驻瓮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龚玉辉同志立即联系该办事处综治办主任文斌立即率队赶往现场,通过多方面的解释、劝慰,并承诺政府一定会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且于4月20日作出具体答复,民工才逐渐散去。
事情起源于2011年4月,河西磷肥厂承包人占戈昂因涉嫌诈骗被捕,仅拖欠农民工3、4月份工资就达28.3万余元,由于涉及人数较多,拖欠工资金额巨大、给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原雍阳镇已经组织工作组同厂方成立的资产清算小组处理厂方部分剩余物资,解决了民工工资20.2万元,但由于资金不足,尚差81333.00元未付清而致使农民工再次闹事。
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党工委副书记龚玉辉和瓮水办事处同志一方面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安抚工作,稳定农民工的情绪,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倾力为农民工追讨拖欠的工资。一是成立了由办事处、河滨社区、河西磷肥厂农民工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对占戈昂被捕后遗留资产焦煤进行清查、登记;二是工作组按瓮安县价格认证中心按现行市场价格对占戈昂遗留资产焦煤的价格认证评估报告书和占戈昂委托
雍阳镇代为处理其遗留资产用于支付所欠农民工资委托书,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协调处理了部分焦煤,并将资产竞卖所得资金足额发放民工工资。
通过办事处工作组和我局驻派在瓮水街道办事处龚玉辉同志和的努力和多方协调,终于将一起拖欠的农民工资事件彻底解决,确保每一位被拖欠工资的农民都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成功将一起群体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
第四篇:法院院长先进典型事迹
参加市里妇代会的选举,错过了旁听院长亲自主审的一个案件,晚上看了此案审理的录相,又一次为周院长娴熟的驾驭庭审能力、睿智的释法析理、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折服和感动。
周院长是一位对工作极认真负责,对干警要求严格,对业务孜孜以求,始终保持着旺盛精力和积极向上态度的人。外表温文儒雅的他有着金墉笔下的“侠客”风范,有一股
敢于坚持正义的正气,有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侠客剑胆”的周院长,更有“文人琴心”,他有着一份对当事人朴素温暖的情怀。
每天要找院长的当事人有许多,尽管院长的工作非常忙,然而他都一直坚持热情地接待每一个法律求助者,用其细致的工作,深厚的法律功底,为当事人答疑解惑,诠释一名法官应有的职责。他说,一方面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另一方面又可以了文秘杂烩网解到法官的执法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2008年2月底的一天傍晚,一位十分孱弱、手杵木棍、全身浮肿、穿着单衣薄裤的老人瑟瑟卷缩在凤仪法庭门外,当得知老人是楚雄州大姚县农民,因患脑溢血引发中风,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没有着落,而在海东镇某村和湾桥镇某村“上门”的两个儿子却不尽赡养义务后,庭长及时将情况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长高度重视,随即与有关部门协调,安排老人当晚暂时住进凤仪镇敬老院,在妥善安顿好一切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后,已是晚上12点多了。
第二天,虽是周末,但在院长的指挥下,启动了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周院长亲自带领30多名法官、法警分两个组分别赶到海东镇、湾桥镇寻找老人的两个儿子,同时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村社干部及村老年协会老人们的支持配合。周院长亲自做当事人的工作,对老人子女及家属从法律角度,从亲情角度给他们讲解人间真情。经过做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化解了子女多年的积怨,达成赡养协议,非诉调解了纠纷。当看到儿子背着老人回家时,在场干警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这一桩看似简单的小事体现了院长深情而执著的为民情怀,被深深感动的不仅仅是当事人,还有我及我的同事们。
2007年12月8日,市法院接到线索,得知长期在外从事运输,并采取抵赖等形式躲债,拒不还款的被执行人傅某在南涧县某工地从事工程运输,借款所购车辆也均在工地,由于运输施工,车辆只有在晚上才集中停放,而该处工地距大理市有200多公里,开车需5个多小时,情况十分紧急。
周院长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预案。一个小时后,在周院长的带领下,50多名干警紧急集合后就出发了。干警们冒着深夜冬日的严寒、顶着能见度不足十米的大雾直奔工地……第二天凌晨6时许,建筑工地一片寂静,而在院长的带领下干警已将傅某所在建筑工地8辆汽车扣押。至此,3年多的贷款拖欠案得以强制执行,保住了6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
类似的突击行动周院长不知参加过多少次,法院干警对周院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精神无不表示钦佩。
在院长面前,同事们常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拘谨,向院长呈报待批的法律文书,请示、汇报案件、事情,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忐忑,因为院长对各个工作环节的要求向来都很严,小到法律文书的一个标点符号。如果稍微偷懒应付了一回,就会进行“大手术”或“推倒重来”。当然,每一位同志对周院长的修改或意见都是心服口服的。所以,同事们已养成了对制作的每一份法律文书、对请示的每一个案件,事情都要字斟句酌,都要有清晰的思路意见,才敢呈报到院长那儿。每一位干警心中都有这样的感受,要想摆脱在院长面前的拘谨和胆怯,只有增长工作的信心和才干……
在一次审判委员会上,审委会记录人员、合议庭书记员都以为只是记录一下,也没有什么压力。可是没料到的是,审委会委员们案情分析完毕后,院长点名让参加会议记录的人员、合议庭书记员谈一谈对这个案件的看法,第一次在这样的会议上发表见解,书记员们不知所措,红着脸磕磕绊绊地表达着不成熟的意见。院长一面指正书记员们法言法语表述不规范之处,一面强调说:“法院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任何人如果停止不前就会被现实抛弃,因此,必须使学习成为常态,思考成为习惯。希望我们都能从每一案件的办理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周院长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敏锐与犀利,常常让同事惊叹不已——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案件事实中抽丝剥茧,一针见血地抓住主要矛盾;有时当事人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时,他仅用寥寥数语就平复双方的情绪……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发生在周院长的日常工作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娴熟的法律运用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一次听一位领导说,政法委员会讨论案件,若有周院长在就感到踏实。那语气中的尊敬和钦佩是如此明显,让我联起到国外那些银发皆白的首席大法官们。
在与周院长的接触中,让人不仅叹服于周院长法律功底的深厚,法学知识的广博。更惊叹于周院长对哲学的研究、对文学艺术的感悟。
在与院长一同创作、修改以本院干警工作、生活的真实素材
为原型的《法官颂》颂词时,让我感受到院长文学深厚的积淀和底蕴;在周院长对音乐乃至舞蹈动作的提议、修改中,更让人惊叹于他的博爱和对艺术的灵性,就连专业老师都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这源自于他永远地追求,永远的创新变革,始终追求尽善尽美、至真至美的心灵高地。其实,作为党组书记、院长,没有多少时间能让这种爱好、天赋尽情的施展,但这并不阻碍他用各种视角在茫茫人海中直面冷漠和弱小,在剑拔弩张的纠纷中发现调和的契机,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瞄准清晰的应对主线。
周院长走路特别快,与他同行过的人都有个共同的感受,稍慢一点就落到了后边。他办事一如他走路,雷厉风行。他常对法官们说,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近年来大理市法院年均受理案件达3000多件,而干警却几乎没有增加,为克服人少案多的矛盾,他常常给法官“打气”:“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他的带领下,党组一班人大刀阔斧抓改革,通过主审法官的选任,将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审判人员选拔到审判和执行第一线,严格审判流程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案件评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从各个细微环节强化监督,从每一细微之处认真践行公正为民的主题。富有远见的治院理念,雍容大度的治院风范,无不闪烁着崭新的智慧之光,使我常常禁不住生出有幸能在这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氛围中的感叹!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法院这几年工作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这个‘头雁’领得好!”这是发自一位退休老法官的感叹。面对成绩、面对赞誉,周院长只是淡淡一笑,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前方……
第五篇:杭州先进典型事迹
助人为乐的真心英雄
——孔胜东事迹
“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会一直把它坚持下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多为人民服务,多为老百姓做实事。”
孔胜东,男,党员,是杭州公交集团28路上的一名普通公交司机。白天,他奔波在城市道路上热情服务乘客。每周六晚上,他志愿免费为市民修理自行车,25年来风雨无阻,为市民义务修车25000多辆。
孔胜东1982年11月进入杭州公交客车厂担当机修钳工。八十年代末,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之时,许多年轻人纷纷跳槽下海挣钱,公交也不例外,一度造成行车一线劳动力非常紧张。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想:“越是艰苦的地方,就越能锻炼人。”于是决心放弃驾轻就熟而有技术的工作,到吃苦受累的一线去当乘务员。厂领导再三挽留,可他认准目标决不轻易放弃,一连递上三张请调报告,厂领导被他的执着感动了,忍痛写下了“同意调动”几个字。就这样,孔胜东来到了行车一线。
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作为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在年复一年的行车中,孔胜东始终坚持“热心、诚心、真心、爱心、耐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关门之前看一看,发现赶到乘客等一等,对行走不便的乘客扶一扶,对外地乘客主动问一问,做好向导。回答乘客提问耐心和气,不厌其烦,碰到带小孩的乘客,总是再三关照注意安全。平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乘客特点,做好针对性服务,实行老年乘客特殊服务,小孩乘客照顾服务,病残乘客周到服务,外地乘客耐心服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方便乘客,特别是外地乘客的出行,孔胜东在车厢里为乘客提供自己设计制作的沿线导游图和车辆转乘示意图,“为民服务箱”里常备晕车等常用药品和扇子、雨披等物品,还在车上布臵了花束和彩带,让乘客坐上车就感到舒心、感到生活中诚挚美好的一面。
从1999年6月开始,孔胜东在自己车厢内放上了免费茶水桶,每天早晨在家里把水烧开带到车上,至今已用掉一次性茶杯36000多只、茶叶35斤,赢得沿线乘客的一致好评。2006年7月1日起,他又在车厢内推出免费阅报活动,每天购买好杭城各大报纸,如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每日商报等,将它们放臵在车厢醒目位臵,以供乘客乘车时阅读。从事行车服务18年来,乘客们都亲切地称孔胜东的车子为“放心车”、“雷锋车”。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为更好地履行“五带头”作用,孔胜东又推出了“一圈一拖”和每天加跑一圈的服务,更好地为乘客服务。每次出车前,孔胜东总是提前上班,认真做好车辆例保工作,确保车辆有一个良好的机务状况投入营运。为了更好地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准点的乘车环境,孔胜东在行车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持中速行驶、礼让三先,不开赌气车、霸王车、冒险车,在平时操作中,始终把乘客的安危放在心上,及时提醒、照顾好不方便的乘客。记得有一天,车上有位男青年突然叫了起来,“啊呀,我的钱包不见了”,孔胜东急忙上前问明情况,和乘客仔细查看后,并没有发现钱包。他凭着职业敏感认准了车上有四个怀疑对象,于是高声地说,“皮夹一定还在车内,哪位偷走皮夹的赶快交出来….”边说边注意车厢内乘客的动态。只见有一位男青年丢出皮夹叫道:“看,皮夹不是在地上吗?”这一切孔胜东都看在眼里,于是在乘客的协助下一起把扒手扭送到公安机关。那位丢失皮夹的乘客拿着失而复得的钱包,激动不已。18年来,孔胜东义务担当“反扒”志愿者,先后为乘客找回钱包和手机60多只,折合人民币6万多元。
作为一名党员,孔胜东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在党员责任区工作中,作为创建党员星级示范车上的一名党员,他不仅自己积极做好创建工作,在车上亮明党员身份,挂牌服务,自觉接受乘客、职工的监督,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还在路线上做好榜样,带动全体职工共同进步,使整条线路职工对创先争优形成共识,并为之努力。孔胜东所在的28路已被授予省优质服务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工作之余,孔胜东依然热心服务群众。1986年3月5日团省委发出“振团威、树新风,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号召,孔胜东就想利用自己的自行车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花了一个月时间调查杭城夜晚的修车情况,发现当时修自行车的摊点极少,于是没多久,就在中山北路自己家门口竖起了“共青团员义务修理自行车”大红招牌。从此,每个星期六晚上7点到10点,孔胜东都为来往行人免费修车,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路边,不仅不收一分钱修理费,当有人急事在身而车一时难以修好时,还主动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人家,时间长了,好多人知道中山北路有一辆“公车”。2004年年初的一个夜晚,室外温度零下4℃,路上行人稀少,孔胜东仍按时坚守着他的“岗位”,时间过了10点,正准备收摊,一位中年人推着自行车匆匆地赶了过来,他满脸焦急地对孔胜东说:“师傅帮帮忙,我住南星桥,明天还得上早班,付多少钱都可以。”于是孔胜东一边拿出工具,一边安慰他说马上修好,并麻利地卸胎、查漏,在寒风下,补胎的胶水冻结了,孔胜东先打来热水泡热,补上胎后,又对着电灯烘牢,路人十分感动,一定要掏钱。孔胜东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义务为民服务,不收一分钱。” 25年来,孔胜东送走了不知多少焦急而来、满意而去的夜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共青团员义务修理自行车”也换成了“共产党员义务修车点”,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履行着为市民修车的义务。孔胜东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也带动了许多人,单位里有许多同事经常跑到义务修车点帮忙,有时忙不过来,附近一些摊主也主动来帮着修理。25年来孔胜东共义务修车25000多辆,深受市民的欢迎和赞扬。
最令孔胜东难忘的是1995年春节,当时他父亲病重,医院接连开出三张病危通知单。老人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儿子能陪他三天。孔胜东下决心满足父亲的心愿。第三天恰逢是周六,他实在抽不出身去修车,就出了“告示”,在办完丧事后自觉补上了一个晚上。
26年,多少个周末的夜晚,什么样的节日都遇到过,有大年卅、正月初一这样的传统佳节,也有“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还有妻子、女儿的生日,但孔胜东没歇过一次,就是新婚的第二天,也是适逢周六,他照样去修车。25年的岁月把孔胜东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四十不惑的中年人,但他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变,“义务修车”的诺言没有变。
2002年10月17日起,孔胜东还在天水街道仓桥社区门口设立了“共产党员特别承诺服务箱”,对残疾人员、单亲子女、特困职工和下岗职工实行免费上门修车服务,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需要写在纸条上投入服务箱中,每周四晚上,孔胜东准会开箱取出纸条,然后按照地址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2005年,孔胜东被评为第一届杭州十大平民英雄,2008年,他又被评为浙江省首届道德模范,后来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熟悉孔胜东的人无不被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所感染,大伙从心底里由衷地敬佩:“靠得牢,了不起,是位助人为乐的真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