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连续一周拜读完前辈的《协和医事》感慨颇多,特别是协和的教育模式让我对医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书 育人
协和的教育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讲,教书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辩证、对立、统一、整体、开放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结合未来的实践培养以提升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悟性,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新思想,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完成项目攻关的优秀人才,而非具有医务劳动能力的普通医务劳动者。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反思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力,这是典型的形式教育,是对教育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现。对人才的培养要用发展的思路去培养,重点是在为学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发展的、能够自我成长的路线。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高度和悟性,什么样的悟性又决定了什么样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再看协和的育人,协和在育人方面,提倡有序的竞争,建立和谐的竞合关系,而这种关系也符合物竞天择的社会规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步。在竞争中国共产党同发展进步、实现优胜劣汰,在合作中谋求更好的共存方式。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是严格的定义了医德的标准,为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订立的行医规则。严格的师生制度确立了老师如同父亲一样对学生进行负责,而学生则需向孩子一样听从老师的教诲。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进了高校要做“四有新人”,有旷过课、有挂过科、有恋过爱、有上过通宵,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存在着严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错误。不但建立不起正确的竞合关系,反而是将邪的、错误的、不可做的事情建立起了竞合关系。
再看老师,多数老师是只教书不育人,老师上课来了,下课走了,路上学生碰见了老师不理不问,老师碰见了学生不要说叫不上名字,是自己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认不出来。在过去,老师和学生是第十族的关系,明朝大儒方孝孺便被灭了十族,因为学生是老师思想和知识的传承者,我们不是有句俗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都说明了老师和学生本应该的社会关系。而今这种关系变成了赤裸的金钱交易,考试不过关给老师打打秋风,送点礼物,不过关也让过关。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代腐化一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差。
对于医学的教育,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协和所教育出来的医学人才,也需要人力,不论是牛刀杀鸡还是鸡刀杀牛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医务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才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利用、才是正确的。
第二篇:春风有情,化雨无声——读《协和医事》有感
春风有情,化雨无声——读《协和医事》有感
写读后感,这本来是一个有点矫揉造作的话题,不太适合我这种粗线条的男孩子去写这么深情、有思想的文字,但是辗转思考之后,我还是决定,放浪一把,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是一本我读过的思考深度最让我难以企及的印刷本了!
第一次接触《协和医事》这本书是在2017年的7月份,这是一个北京燥热难耐的季节,迈出空调房,处处漂浮着的都是40度的高烧空气,猛吸一口,能把气道整出来个轻二度烧伤,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本书居然让我静静的坐了下来,让我一页一页的翻转文字间所流淌的思考:关于医学,关于人生,关于未来。
仍记得那是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室轮转实习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当急诊一线,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处理千奇百怪的事情,忙的脚打后脑勺。但是一有空闲时间,我就坐在电脑前面,打开预存在桌面上的文档,细心的咀嚼起来书中的道理。
关于医学,我想自己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时常思考,现代医学是如何在短短百年之内攻陷传统医学的阵营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协和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当初协和办院是如何达到这样一个让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的?种种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碰撞、交汇。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学习中医的,对于协和的发家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就比较留心的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一句“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深深触动了我,在那个动荡的民国,能有这种认识和想法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老一辈协和人,在协和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对自己内省、专注、与慈悲的向往。对的,就是这种感觉,让一个又一个的协和人在时代与命运的旋涡中破碎、重整,并最终找到自己心系一生的情怀,实现个人对医学实质的仰望,对生命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个人价值的终极定位。这是这些人相似的精神气质与理念追求,才打造出“协和”这两个字无声的金色招牌。
从老的协和三宝:图书馆、病历、严格的住院医培养制度,到现今的协和三宝:为医的尊严与幸福感、高级医学人才的医学教育新路、大医学的全景思维。当旧的医学模式招架不住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膨胀的侵蚀的时候,老协和终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街头巷尾花甲老人口中那个林巧稚、张孝骞的记忆。医学中人的作用慢慢被各种机器所取代,这是百年协和也无法改变的渐变轨迹,这不禁开始让人怀念起那个“一支手电、一只听诊器、一支笔”的医学时代。
现在的大学几乎都沦为“一条满足社会学位需求的生产线”,协和也无法避免的卷荡其中。而20世纪初协和的办学理念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她的初衷是使自己成为精神生活与科学技术相互对话的场所,成为可以激活思维、解决困惑、创造完整感的地方,她以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了事实面前过分的乐观与悲剧的失望的产生,她将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放置在了一个更深刻、更广袤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这才是当年“协和现象”的实质与真谛。
关于人生,这个思考显得有些蛋疼。因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就开始思考人生的话,那么他一定是无可救药了!还记得2010年,自己脑子进水的将高考志愿填报为河北医科大学的那个清晨,花在开,鸟在叫,而计算机室里狂乱的鼠标声却划破了整个宁静的校园。后来“医门一入深似海”的日子,用响当当的耳光,一记又一记的将脑子里积的水,敲打而出,那个疼啊。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可是在医学院校浪迹江湖、快意恩仇的日子,曾是我们自觉无法用生命去支撑的时光。相比较协和医学生的八年制,我暗自庆幸上帝的眷顾。毕业典礼,啊,不!分离出去的河北中医学院,压根就没有毕业典礼。
话题回到协和人生的思考上来,我发现协和人还是比较认同自己“协和人”的身份归属的。他们用一种时代的烙印打在每一个“油王府”准时出入的人的脸上,那是一种警醒的智慧,一种对时代应变的思索。而在新的时代、新的体系下,协和人需要一个新的人生标准来重新定位自己医生这个职业。只是,目前一切都还未定型,一切都还在急骤的变化之中。
一辈又一辈的协和人,在现今这个医学的清苦职业中苦苦坚持着,因为被社会的名誉与期望所“绑架”,他们希望自己能和协和这种形象相匹配。而当一位协和医生,被外界冠以“名医”、“良医”的头衔时,这个人,可以想象,绝不只是拥有了良好的技术和过硬的思维这么简单。也许当年吴英恺在定义“良医”这两个字的时候,并未能预见性的猜测到,现今社会对医生职业生涯的严苛要求、风险和压力。在这个信仰飘零的时代,大师已远去,身边的道德标杆,一个接一个的分崩离析,医学生涯也难以解脱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还是随波随流的飘荡,在这个任性与个性充斥的社会的一角,协和人,也面临着这样的人生拷问!
关于未来,我想起现今流行于网络上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确实,眼前的生活之路已然举步维艰,可是当面临着老协和人的慢慢离去,新的年轻力量还来不及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不禁让人为协和的未来握一把汗。老一辈对这所卓绝机构的感情,可以使用一生的热情与精力去倾倒,他们退而不休,仍在为心中的梦勾画。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在用自己理解的现代新方式,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着这里几十年的传统,并赋予她新的内容和意义。向传统寻求力量与本质的回归,向新时代寻求传承中更坚实的载体与更鲜活的道路。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协和卓越的理念与高尚的人格中积攒风雨中前行的力量与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鉴新生代的创新思维,让心底深埋的协和情结,激发起无限的热忱、自律、专注和慈悲。
读罢掩卷,一个个跳跃的字符,在脑海中不断触动着粗线条的神经。春风有情,化雨无声,在这种更深邃、更开放、更活跃的思维面前,一个人,一群人,论述一段历史,提出些许疑惑,或许,这才是作者对协和最深沉的爱!
2017年08月11日
三让堂主
刘签兴
第三篇:协和医事读后感
姓名:于倩
班级:4班
学号:09170425
《协和医事》读后感
在我成为一个医学生之前,“协和”这两个字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记,成为一名医学生之后,对这两个字更是充满了敬仰与向往。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所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医学院,从任何角度看,她在中国医学、医学教育乃至卫生事业发展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协和医事》就是一部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如何培养专家、医生和医生如何对待病人、造福社会的书。通过协和的建立。协和的教育、协和怎样服务社会、协和人的传奇故事.展示协和文化、协和精神和协和传统。
协和在实施“淘汰制”“宽进严出”之后,成就了中国医学界的大半精华,他们每一位都撑起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医学世界。协和在校园里和医院里,它曾拥有一批医学专家,教学严格并带有强烈的启发或鼓励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学习”,一批批年轻人在协的气氛中茁壮成长,内心的热忱被激发体会着怎样成为一位好医生。
读《协和医事》感触最深的是给病人以温情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任何一个医院如果只是设备精良,管理先进,医疗水平高,而没有社会服务部设置,就不能称为一流的医院,它呼应了现代医学的全面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疾病特别是性病,显然受心理情感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要进行综合治疗,社会治疗是一方面,是说“治人而不仅是治病”。
我们工作人员应帮助病人与医生合作,应了解病人来医院看病是不是简单看完病就走了?医院是否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有没有困难?病人能不能交费?病人能不能和医生配合?信不信医生?吃不吃药?了解这些情况后治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最使医生感到有帮助的是随访,对病人进行病案调查和病人谈话做到家庭访问。
烙印进我脑海的还有一个字,那就是“严”。协和对学生的选拔培养上是非常严厉的。协和从1917年开始招收医学预科学生,前后经过8年的艰辛努力,近乎残酷的淘汰制换来的第一届协和毕业生只有三人。所谓名师出高徒,协和的导师不仅名而且严,这样严格的名师带出的医生不仅学到了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更受到导师们思想境界和人格风范的感染,将来注定会成长为一名好医生。正是如此苛刻的宽进严出,如此严格的名师,培养出了一支以一当千的精锐之师。这支精锐之师是病人们最信任的,最需要的,他们不仅治疗病人的身体疾病,更为病人解除被疾病所折磨的心灵之痛。
不仅是对学生,协和对规章制度的坚持也是相当严厉的。协和的内科大查房从医学院创建至今已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协和典型一景。大查房的五大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严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绝无后来学术沾染上的浮躁、作秀、走过场的色彩。正是这种坚持,使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令不少圈内人士为之惊叹,并被它背后散发的力量所震动;正是这种坚持,让这一制度历经八十余载而生生不息;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协和。
协和有三宝:图书馆、病历和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协和教书育人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上图书馆查资料、查文献,而老师只是告诉其方法,评判其努力的结果。而协和的图书馆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医学图书馆,各种最新、最权威的医学书籍和期刊都能在这里找到。所以,协和的学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在中国,还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实属不易。病历,是一个医院真实记录病人病情的文字记录,在协和,完整地保存着从开院到今天几乎所有病人的病历,几经磨难,都没有销毁一份,甚至在抗日战争末期,日本人要失败了,最后想毁掉协和的病历,都没有得逞。从历史的记录里,我们才知道,孙中山先生不是死于肝癌,而是死于胆囊腺癌,癌细胞侵入肝体阻塞胆管,并向肺、腹膜及肠广泛性转移。因为协和的病历里,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尸检后的病理检查报告结果。从病历里,我们还知道了许多名人不为人知的“秘闻”,包括梁启超被错割了“腰子”,少帅张学良是如何戒毒的,甚至有冯玉祥将军因腹股沟疝住进协和医院,手术时坚决不用麻药,说我是军人,岂能怕疼?真的,如果把协和病历稍加整理,一部长长的电视剧就出来了,而且,肯定很吸引人。当然,票房好收入就高了,稍带着捐点钱给协和也是应该的。或者说,今天中国的洛克菲勒在我们自己的医学教育上花点儿功夫,撒点儿银子,那将是惠及后代万世的。住院医师管理制度,是医院对住院医师各种医疗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协
和医院的这个住院医师管理制度,应该说是最严格的,比如,要求24小时住院医师值班制,住院医师不得结婚等等这些今天看来近乎不讲人情的制度。但是,就是这些看似无情却有情的严格制度,保证了医疗的安全,保证了病人的利益,而牺牲掉的只是医生的个人利益。所以,选择了从事医疗工作,就选择了放弃你的部分个人利益,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为你今后从事的事业负责。我们今天也就不难理解,协和名医林巧稚为何终身未嫁了。这就是一个以事业为第一的女人的选择,这就是一个协和医生的情操和博爱。
虽然我不是协和的一份子,但我们每一位医学生都是祖国医疗事业的一份子,都应学习协和的精神,发扬协和的品质,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心系人民。就像感动中国的华益慰一样,真真正正的奉献社会,让大医有魂,让协和的精神一代代的流传下去。
第四篇:协和医事读后感(范文模版)
《协和医事》读后感
平时很少有机会好好地读读书,最近得到一本好书——《协和医事》,认真读了一下,的确是获益不少。《协和医事》一部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如何培养专家、医生和医生如何对待病人、造福社会的书。通过协和的建立。协和的教育、协和怎样服务社会、协和人九十年的传奇故事。展示协和文化、协和精神和协和传统。作者讴歌,本名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2002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某制药公司。协和是她的母校。她不是按照历史的顺序罗列史实.而是在情感的基础上讲述往事,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进入协和内部,使之既可读.又有思辨的深度。
读完此书,感受最深的还是协和医学院敢于创新、勇于领先的精神,这一点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是相当不容易的。协和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也是靠着这些方针和制度,才能从其中走出如此众多的医学人才。
八年的学制。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学生要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八年制包括三年医预科,其课程重点为物理、化学。生物学和数学,还有中文、英文及第二外国语、选修课。如此长的时间,为学生们打好坚实的基础,巩固丰富的知识那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中国医学院中首创的制度。
开办高级护士学校。高级医学教育必须有培养高级的护理人才和师资的内容,因此高级护士学校与医本科同时开办。招收女学生,这个决定对于刚刚脱离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来说不可谓不大胆啊。
学生名额少,选拔严。为了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协和历来强调重质量而不重数量,故每年招收医学生和护士学生均不超过30人(医学生最多的一年为1935年的32人,护士学生最多未超过21人)。医学生入学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度,特别是在第一、二学年,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健康等原因而留级或转他校者,往往占入学人数的1/3或更多。学生的录取不仅凭入学考试的分数,还要参考其医预科的学习成绩和推荐情况。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亦不单凭一次大考,而要参考平时经常性的测验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态度的观察。用英文教学。协和从开办之初即明确要用英文教学,其理由是英文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医学知识,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学生所用参考书主要亦为英文,早期在学校中占多数的外籍教师不可能用中文,而只能用英文教学。病人的病案、处方、化验报告等亦用英文。因此学生必须得能听、讲、读、写英文。
办进修教育。除培养本科学生之外,进修教育(医生和护士)也是本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从学校开办至被日寇侵占时为止的二十余年间,曾在协和进修学习和工作过的有二千余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医学院、医院和卫生部门,少数来自国外。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在临床前期各基础学科或临床各科、各部门进修学习,时间长短不一,数月或一年。他们进修后多数回原单位工作,少数被本校留为正式工作人员或教学人员。有不少人员成为我国很有成就的医学家或医学教育家,为发展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作出很多重要的贡献。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制度。医本科的最后一年(第五年),学生分别到临床主要科做实习医师。他们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直接负责住院病人的诊疗工作。他们要对病人“每天24小时负责”。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培养有临床住院医师制度,每一年聘任一次。三年或四年后可任总住院医师。由于编制限额,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的“人选”都要经过相当激烈的竞争,成败取决于工作成绩。住院医师任期完毕即可定向发展成为专才。
聘请客座教授。协和的另一个重要制度为客座教授制度。每年从欧美各国聘请几位国际上有威望的权威学者来校担任客座教授,一般为期一年。从开办之日起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这一制度一直连续执行。这些学者所讲授的内容包括临床前期基础各科和临床各科。他们不仅加强了教学力量,同时也介绍各科的新进展,传授新技术,培养青年教师并开展新领域的科学研究。这对于提高和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诸如此类的方针制度不再一一列举了,总之是很全面很细致。所以我认为,任何单位,它想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方针路线,然后要建立起全面细致合理的各类制度,接着只要能做到贯彻执行,那么剩下的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想法,并未来得及做更深入的思考,其中文字并不见得经得起推敲,权当自我的读书笔记吧。
第五篇: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这篇课文里,我知道了霍金在21岁时被医生诊断出生患绝症后,不肯向命运低头,勇于向命运挑战,顽强的同病魔作斗争,还刻苦进行科学研究,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他在身患绝症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可见他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他仅有的力量坚持锻炼,使我深受感动‘‘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不住了,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可以活动.说话相当困难,说几个词要花很长时间‘‘虽然命运威胁着他,随时都可以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仍旧坚持进行学术交流,向命运挑战,他是多么坚强啊!一般的人是无法跟他比的,那些人也许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会痛苦不堪,卧床不起,有的甚至刚得到消息就自杀了。
霍金太坚强了,我们现在有的人,得了一点儿小病都会十分伤心,十分着急,更别说身患绝症以后,那不是会因痛苦而早早的死去吗?我相信,每个人都存在着担心自己生病的这一想法,但是每个人生点儿病是难免的,可是不能因为"病"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伤心欲绝,痛苦流涕,我们一定战胜病魔,要向霍金那样向命运挑战。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的确也是,张海迪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虽然瘫痪了,但她的桌子上放了一面与眼睛平行的镜子里看书,这样日复一日,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会见了保尔在“我的大学”中,结识了高尔基在“我的生活故事”里,理解了海伦凯乐.她从不理会那不公平的命运,开始懂得在追求理想,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靠努力奋斗.张海迪为了学好英语,她就把英语单词和句子写在桌上,墙上,床单上,泥塑的大娃娃身上,有空就读或背.1982年12月15日,张海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她与霍金一样,我钦佩她。
霍金现在还活着,这就是向命运挑战所创造的奇迹.如果霍金现在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定会问他许多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