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波伏娃《第二性》有感
读波伏娃《第二性》有感
钟玮
《第二性》不是一本易读的书,书中的内容涵盖生物学、精神分析学、文学艺术、古代神话、历史、社会风俗等用以阐述女性问题的各领域内容,以及作者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贯穿始终。作为一部阐述女性问题的经典著作,它论述的全面性、客观性、以及高度和深度是迄今为止其他同题材的作品所不能及的。女性想要了解女性处境的由来,了解两性思想深处的文化潜意识,就不得不读这本书。
我读的过程中,虽然许多的词句显得难以理解,那也是因为我的哲学思想储备有欠缺,但波伏娃通过现实以及文学作品里的论据描述,令我常常感到“就是这样”的被她理解了。《第二性》发表于七十年前,现在读来仍觉得说的就是身边以及自己身上发生的现象一样。仿佛一位智者说出了你隐秘的想法、懂得你是如何成为这样的,懂得你的困境,告诉你要超越自身。然而最不寻常的是,这位智者是一位女性,她经历过女性的处境,她用思想与行动超越了自身。
可以从书中提炼的一个观点是:“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她在社会文化中的处境使她变成了“女人”.从生物范畴来说,激素的作用决定了女人的体质。一般说来,女人比男人矮小、体轻、骨骼更纤弱、骨盆更宽大、脂肪形态更圆润。女人的力量大约是男人的三分之二,肺活量要弱一些,气管和喉咙要小些,因此也带来声音的不同。女人的甲状腺比男人发达,再加上卵巢分泌激素对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使女人情绪起伏,容易心跳、脸红、流泪、狂笑。
女人天然接受仿佛外来强加于她身上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危机,每月的诅咒,长时间的妊娠、痛苦和危险的分娩,疾病、事故,是所有雌性哺乳动物中,为履行物种生殖职能而付出成本最高的。如果将女人与男人相比较,男人便显得有优势得多,男人的生殖不影响他个人的生存,没有危机和事故。总体而言女人同男人活得一样长,但有不少时期,女人不能支配自己。
这些生物学论据体现了女人处境的一个本质因素,因为身体是我们控制世界的工具。但是这些生物学论据不足以确定性别的等级,它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女人不能具备主体性而作为被动的存在,不能将女人判定为永远扮演从属的角色。
只有根据人给自身提出的目的、掌握的工具、制定的法则,才定义了强弱之别,“弱点”才显现为弱点。在不要求充分使用人体力量、在禁止暴力的地方,肌肉力量已然不能建立统治地位的时候,女性还被视为“弱”,则她的“可能性”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状况。
女人不是固定的实在,而是变化的产物,人们企图将女人的“可能性”约简到她从前那样,约简到今日那样,人们说是因为她的能力问题。事实是,能力只有在实现的情况下才明显的表现出来,没有实现的情况,究竟是她不具备能力,还是处境让她无法实现其能力,这是理不清的账。
人们有时认为,自恋是女人的根本态度。自恋是自我被作为自身的目的,主体逃避到其中。环境更加促使女人而不是男人转向自身,把爱给与自己。因为她被禁止从事男性的活动,她忙忙碌碌,虽然肩负妻子、母亲、家庭主妇的职能,她的价值仍然没有得到承认。她封闭在自己的身体和住宅中,认为自己是被动的。人们称她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人们也把工人、黑奴、殖民地土著人说成是“大孩子”,仿佛如此就能削弱他们的力量。
一个行动的男人能估量自己,女人由于显不出能力和受到隔绝,既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能衡量自己;她自认为极其重要,实际上她接近不了任何重要的事物。压在附属女人身上的诅咒,就是不允许她做任何男性世界的事,于是她执着的通过自恋、爱情、宗教,徒劳的追寻存在。
现今的世界中,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和男性一样受教育、工作,获得经济收入、管理一个组织、做学术研究、发明新科技,影响或改变世界。但是,世界的管理者绝大部分还是男人,女人被要求更多的照顾家庭、放弃事业,主动强势的女性常会受到来自男女两性的同样的不认可。
七十年前的著作中的思想和现象,在现今的社会和人的思想中还随处可见、俯拾即是。甚至许多女人都比男人还要认同一个观点:女孩子不需要有大成就,安稳一点即可。这样的话听起来仿佛有道理,其实又是极危险的。这样的观点表达的不过是接受懒惰与舒适的诱惑以及不想负责任。在不知不觉中她们给自己设下了限制,使自己成为依附者,没有想过自己需要成为创造者和有影响力的人,也就不会去主动接触和开拓广大的外在世界,而在日复一日的封闭和无聊中,将注意力转向自身,空虚的自恋,受控于无形中。
相对来说,男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却被要求去取得社会成就,他们因此在面对真实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承担了更多,因此也更加自信和主动。
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即是说,人的本质、既定性没那么重要,人的选择、行为及其创造才是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你需要将目光投向外在世界的目标,忘我的开拓、行动,确立你自身。
在现今社会女性的处境和机会教从前要好了许多,但女性要警惕自我设限和轻松的依附性人生的诱惑,同时明白这种诱惑的代价是什么。
第二篇:读莫言《娃》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
刚刚听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迫不及待的买来一本,心想着一睹为快,可还没读完,心就无法平静下来了...小说以新中国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成功塑造了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复杂现象,剖析了以“我”为知识代表的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残酷的笔法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描绘出人性在巨大的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价值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也并非一成不变。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随心所欲,哪儿有“味”就往那儿写,并且想象与现实相互交融,避免了单调和呆板,还常常在环顾左右时能妙趣横生,在闲情逸致中有神来之笔,在最容易全军覆没之处铤而走险反而出奇制胜,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莫言说“作家就得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读《蛙》,我也深有体会,好几次被精彩情节打动。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灵魂的角度去写“人”,把人写的活灵活现,我想这也许是许多作家应追求的目标吧。
第三篇:读《灰娃的高地》有感
读《灰娃的高地》有感
读《灰娃的高地》有感
尊严是人生的天平,它赋予了人生真实的意义。作为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尊严地活着。
偶然的一天,我接触了曹文轩所著的书《甜橙树》,自此,我便深深的喜欢上了曹文轩的书。今年暑假,我有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曹文轩写的《灰娃的高地》,在流露着淡淡忧伤的文字里,我明白了尊严的可贵,知道了尊严之间没有胜负,尊严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
《灰娃的高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小男孩——灰娃。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经常遭到家境不错的黑葵欺负,连捡来的小狗都抛弃了他。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习惯了孤独,默默地、坚强地生活着。他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坟地,这是他的“战场”。但却招来了别人放肆的嘲笑、漠视与挥臂而来的“敌人”。在这个“战场”上,灰娃被一帮孩子们打,被他们往身上撒尿,但是,灰娃没有因为这样而认输,而是用自己的勇气与毅力去战胜那帮敌人。最后,他终于在他的“战场”上赢得了胜利,维护了自己被践踏得所剩无几的尊严!
在现实生活,何尝没有人如灰娃一样呢?他们被那些高傲、富有的人踩在脚底下,但是,他们选择了尊严,证明了自己与他们是平等的,不是可以让他们随意欺负的。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上街去买菜,走到菜市场时,我们看到一个左手和双腿都被截肢的乞丐叔叔,觉得很可怜,便拿了五块钱放在他手上拿的破碗里。等我和妈妈买完菜出了菜市场时,那个乞丐叔叔还在那儿。这时,一个穿着西服的叔叔,轻蔑地瞥了他一眼,从钱包里拿出两张百元大钞,扔了过去,想看看他看到这两百块钱时满地爬着拿钱的样子。只见乞丐叔叔爬着把这两百块钱捡了起来,那位叔叔见状,哈哈大笑起来,正准备要离开,乞丐叔叔爬着过去,碰了碰他的裤脚,说道:“先生,您的钱掉了,还给你!”那位叔叔甩开了乞丐叔叔的手,大声怒斥道:“快把你的脏手拿开,我的衣服都很贵的,还有,这钱是施舍给你的,不用还给我了。”这时,一阵风吹来,两百元钱掉了,乞丐叔叔笑着对那个穿西服的叔叔说:“先生,刚刚你的钱掉了,我帮您捡,现在我的钱掉了,也请您帮我捡一下。”说完,那个穿西服的叔叔脸微微红了起来,把钱捡了起来,放到碗里,灰溜溜地走了。
在词典中,尊严的解释是指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决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尊严是一种可怕的势力,但又是一种简单的美德。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那么尊严就是那窗子上的窗帘,两者缺一不可。
第四篇:读《伏枥集》有感
读《伏枥集》有感
俗话说得好:学无止境。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时常都说要终身学习。作为教师这个职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犹为重要。《伏枥集》阐述了叶老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果,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难点为研究突破口,以论文、讲座稿为编排,涉及小学语文的字词句段篇各个知识点,涵盖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的方方面面。书中的内容对一线小学语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和指导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拜读《伏枥集》,我如沐浴春风,深受启发。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和思考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佩服叶老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自1998年,叶老已经退休了,但他面对正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小学课程改革,面对多年共事的同事的期待,他毅然为自己订了“三个五”规划:
一、为人民教育事业工作五十年;
二、退休后,再为本市培养五十名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教师;
三、协助基层学校开展五项语文教学科研专题实验。时至今日,叶老的“三个五”都完成了,他的人生价值得到的进一步的提升。我觉得要学习叶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要像361度一样多一度热爱教育事业,做起来就会幸福很多,快乐很多!
二、学习叶老对课程的研究的深入。作为市教研室教研员,负责全市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研究,他走过了从陌生到熟悉到热爱的历程。从他的论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叶老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本、教参的内容和要求了如指掌,阐述自己的论点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如《把语言训练落实到实处》中,叶老指出关于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加强语言训练成为了语文老师的共识,但关键在语文课堂上要把语言训练点选好,做到一课一得,循序渐进,紧靠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语言训练的系统。低年级共有四次比喻句的训练,包括一年级上册的《小学的船》,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一》,二年级下册的《数星星的孩子》《清澈的湖水》。《清澈的湖水》需要指导学生认识本体和喻体就行了,至于比喻句的其他知识可留到中年级,这就是根据学段目标选定语言训练点。
三、学习叶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篇的论文的主题不同,1
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他强调教师是一种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因此:
1.他主张语文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
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做好释疑,毕竟“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
2.他主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专家指出:“未来的文盲是没
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崔峦老师强调: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是要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言蔽之,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授之以渔”。叶老结合教材中的例子,针对语文科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总结了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方法,对语文学科教学很有参考价值。
„„
以上是我学习过程中最深刻的的地方,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我希
望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理论认识。
正如叶老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退休以来十多年过去,叶老还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做出了许多新的成果并转化成教育专著。在此,希冀更多的老师能读到叶老的成果,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教育中,为东莞这片热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家乡的建设服务。
第五篇:读《波莉安娜》有感
读《波莉安娜》有感
“即使我们想要一个洋娃娃,给我们的却是拐杖,我们也有快乐的理由:幸好我们不需要拐杖。”
——题记
《波莉安娜》是一本美国小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波莉安娜的11岁小女孩,在父母去世后来到波莉姨妈家生活,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改变了冷酷的姨妈,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在失去了双腿的同时,也在用乐观昂扬得无法抑制,万事都能看出好来的态度面对生活。
生活对于一个11岁的小女孩——波莉安娜并不公平,曾差点让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失去她宝贵而有又弱小的生命。但这个小女孩却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坚强意志,打败了身边所有的不公平与困难,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用微笑面对生活!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哎!我很高兴曾一度失去了一双腿,否则的话,你永远永远都不可能知道,拥有一双健壮的腿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是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惬意的事,如果你不付出或者失去,你怎么能感受到呢?你想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奋斗;你想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那么,你必须去尝试„„
读了《波莉安娜》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世界上没有那一个人的生活会是完好无损的。只有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美的;只有经历挫折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有时候你失去一些东西未必是坏事,得到一些东西也未必是好事,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坏关键取决于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如果,你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那么,功夫一定不负有心人。相反,则会令你陷入深渊之中。让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波莉安娜》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推荐大家也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