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原文】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问题】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远处,春风徐徐吹拂,麦浪泛起绿波;近处,沟中草根蕃孳,水草肥美,更有栖于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或借景抒情),“烂醉’’二字,描绘出蝴蝶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至于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的情态;更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至情和盘托出。(3分,前一点2分,后一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第二篇:《野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8~9题。
野步 【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8.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形象。(4分)
9.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试题答案:
8.【答案】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2分)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9.【答案】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3分)
第三篇:野步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
野步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3篇)
野步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译文:
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注释:
峭寒:料峭
红他枫叶白人头:这是名句。意思是:(秋风)把枫叶变红,却把人的头发变白了。更是感叹时间不饶人。
赏析:
绝句就是“截句”,从律诗中截出两联,单独成诗,可以把不必要的部分删去,只突出精华的内容。由于形式适合,有相当一部分绝句是着眼于奇想巧思的,前两句交代,后两句用奇,此诗即如此。
“峭寒催换木棉裘”,寥寥数字,勾勒出了较长一段时间里诗人的心理状态。“催”者,催促,催逼,仿佛料峭秋寒正不停地催促诗人换上棉袄。在这里,诗人赋予了峭寒一个独立的人格,它想用寒冷逼迫诗人换衣,诗人不肯,它便更添寒冷,诗人仍不肯,它便一冷再冷,再冷,再冷,诗人不得已,只好屈服。实际上,峭寒是没有人格的,更不可能故意与诗人作对,诗人这样写,是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人为什么不肯换上棉袄呢?可能有多种原因,但结合后文来看,最可能的就是诗人认为多穿衣服是年老体衰的表现,他不肯服老,所以不愿听任峭寒摆布,但最终还是无奈投降了。“倚杖郊原作近游。”“倚杖”是说腿脚不便,“近”是指无力走远。那么,大冷的天,诗人为什么要去野步呢?他在秋风萧瑟中,又将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它萧萧地吹,不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来。如果说前面的“催”字还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这里的移情于物就十分突出了。本来秋风没有感情,也不好管闲事,枫叶之红、青丝之白,都与秋风没半点关系,诗人发此怪怨,实属无理。但越是无理,越是有情,诗人自入秋以来,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伤之情就从没断过,此刻他看到瑟瑟作响的红叶,一腔悲怀再也把持不住,便冲秋风抱怨道:“你怎么这么好事!”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洒泪。
综合全诗来看,最核心的无疑是后两句,但前两句也不应忽视。应该说,如果没有前面两句的交代和铺垫,后面的感情不可能抒发得那么充分。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
野步原文翻译及赏析2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译文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注释
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chù)矗:高耸貌。
田田:鲜碧貌。
近是人烟远是邨(cūn):用杜甫《悲青坂》“青是烽烟白是骨”句式。
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杖藜(lí):拄着手杖行走。杖,名词动用,藜,植物名,茎可为杖。
徙(xǐ)倚:徘徊。
赏析
这首诗不知写于何年。但从诗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职期间游赏近郊田园之作。从题目可知,此诗是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们在郊野散步时,骋目所见、所闻和所想。
创作背景
首颔二联描写游杭州近郊所见。诗人所见,有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还有飞鸟、丛花和流水。诗人所闻,除了晚钟外,也还有鸟语、花香和流水声。二联种种意象所交织的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诗章。其中首联“四山矗矗”和“野田田”是崇高美和秀丽美的对照、“人烟”和“村”是近和远的对照;颔联用声和色对照。
颈联写诗人所见即诗、画,非能来写、说。“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诗人想,他不需要、也无可能用笔墨和言语把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描写出来。这一联诗人用空间艺术的画跟时间艺术的诗进行了对照。三联直抒感怀,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需彩笔点染,也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
尾联为诗人的卓见和此诗的旨趣。“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这两句表明,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去,直到黄昏时候,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和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于插秧,夕阳西下,黄昏来临。大概是因为他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足见直到晚年,诗人对生活仍持着积极的态度,十分可贵。诗人末尾用农夫的辛劳跟诗人的沉思对照。结尾余音袅袅,给读者留下无限思索,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诗采用了一系列对照手法。诗的前半是通过形象去描写自然景物;后半则是稍带议论以宣讲人生哲理。正由于诗人采用了这样一系列的对照手法,才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不因议论而削弱;结构更加紧密,不因跳跃而松弛。同时也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野步原文翻译及赏析3原文:
野步
宋代: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译文: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注释:
麦陇(lǒng)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zào)新蛙。
麦陇:麦田。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赏析: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春日野步的经历。漫步于郊原田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视野旷极,心神俱爽。我们不妨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此时的感受的。
春天的麦田是如草地般的绿色,东风吹过,麦田里一阵翠浪软软向远方飘去。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新生的青蛙,让它们尽情欢叫。告别稻田,诗人又来到了一片野地,看到一对蝴蝶飞舞,它们忽高忽低,好像喝醉了酒一样,在醇美的东风中,留恋于野草香花,安逸自然。
此诗的妙处在最后两句。本来蝴蝶舞姿蹁跹,应十分清醒才是,可诗人偏偏认定它们的舞蹈是喝醉酒导致的。推其情理,诗人漫步田野,目遇翠麦,耳听新蛙,时感东风拂体,早就恨不得醉倒在这暖暖的春风里了。诗人将这种情感外施于物,一口断定蝴蝶是喝醉了,并因此而“羡”,更显得诗人对春日野景陶醉无穷。“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
所以说,诗的前两句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第四篇:索溪峪的野的阅读及答案
一走进张家界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剩下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索溪象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我们到黄龙洞去,六过索溪水,解放牌卡车就是从这水下的卵石路上开过去的。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水花四溅着,卵石挤碰着,我们的心也砰砰直跳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人们,全在这山水中反朴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
阅读题:
1.读短文,用一个字概括下列风景名胜的特点。
2.短文紧紧围绕野字,写出了庐山的什么?
3.认真读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比较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的特点。
4.补写:如果来到索溪峪,你会怎么野呢?
1.桂林(秀)庐山(俊)泰山(尊)黄山(贵)
2.短文紧紧围绕野字写了山野,水野,人野。
3.这两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二段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山的特点。还用了对比,突出索溪峪的自然美、野性美。而第三自然段用了拟人手法,突出水的野性美。
4.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望着那崇山峻岭,不由惊叹,想与那美景拍个照,作个留念。嘴里吃着美味的零食,徒手攀起了山,与大伙一起嘻嘻哈哈,好不亲热。
第五篇:四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
11-8
最贵的项链
①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
石项链看。
②她说:“我想(买卖)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猜
疑 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③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
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以 已)。
④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
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
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⑤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
跳地回家了。∥
⑥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
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
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⑦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店主回答道
⑧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⑨店主接过盒子,(细心 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
“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小心翼翼:
(2)货真价实:
2、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词上打“√”。
3.给6、7两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4.小女孩很想买那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节中“”、“”这两
个词了解到。第三小节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的心情。
5、文章用“∥”分成了2段,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
6、请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并联系下文的第二部分店主所说的话“她给出了比任
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想想店主听了小女孩的话,会怎
么想?请写下来。(50个字以上)
听了小女孩的话,店主想:
7、文章题目是“最贵的项链”,你认为其中的“贵”是因为什么吗?至少写两点。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
项链看。
①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
石项链看。
②她说:“我想(买√卖)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猜
疑 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③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
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以 已√)。
④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
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
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⑤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
跳地回家了。∥
⑥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
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⑦“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店主回答道。
⑧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⑨店主接过盒子,(细心 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
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2=2分
(1)小心翼翼:形容非常的谨慎和小心。
(2)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
假。
2、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词上打“√”。0.5*4=2分
3.给6、7两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0.25*10=2.5分
4.小女孩很想买那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节中“出神”、“盯着 ”这两
个词了解到。第三小节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
喜悦、高兴、兴奋等的心情。0.5*3=1.5分
5、文章用“∥”分成了2段,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1分
小女孩想用几个硬币给姐姐买条蓝宝石项链做礼物,店主卖给了她。
6、请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并联系下文的第二部分店主所说的话“她给出了比任
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想想店主听了小女孩的话,会怎
么想?请写下来。(50个字以上)3分
听了小女孩的话,店主想:这是一个多么乖巧、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她小小年
纪已经懂得感恩,懂得关心。这几个硬币一定是她省吃俭用才积攒起来的所有的零花钱吧!她姐姐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在母亲去世以后,照顾妹妹,一定很辛苦!这姐妹两个的所作所为,真的十分令人感动!这个小姑娘(姐妹俩)的心灵
比这项链更加宝贵,胜过一切的金钱!让我来帮帮她吧,我必须要帮助她!„„
(不谈到姐姐,但谈到妹妹的行为令人感动,是无价的,也可以了)
8、文章题目是“最贵的项链”,你认为其中的“贵”是因为什么吗?至少写两点。
3分
令所有人感动,是无价的,胜过一切。
姐姐:坚强——妈妈去世以后,担负起照顾妹妹的重任。
诚实、正直——知道妹妹的钱是买不起项链的,回到商店想不足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