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木桶理论”进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巧用“木桶理论”进行班级管理
班主任如何将“短板”变成“长板”,使“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首先,要善于认识“长短”。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对每个学生要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
如有的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的则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事怕苦畏难;有的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有的则懒于学习,虚度光阴;有的性情开朗,兴趣广泛,有的则沉默寡言,很少活动,等等,认识了学生中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其次,要善于“短中见长”。
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能仅看到“短”处而见不到“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
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高,但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
再次,要善于弥补“短”处。
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常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对文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多做个别辅导;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对暂时落后,尚有进取欲望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指导。
这里班主任要特别要注意对有“短”处的学生,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变成“长板”,从而增大班级“木桶”的存水量。
最后,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一个学生群体,班主任应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先进的学生容易踌躇满志,看不起后进的学生;后进的学生一方面常有自卑感,不愿同先进的学生接近,另一方面,对先进的学生抱有戒备和嫉妒心理,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心理隔阂。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善于在他们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抓住契机,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要劝说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的手,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同时,引导后进的学生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向先进的学生看齐。
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综上可知,只要班主任正确地对待学生中的“长”和“短”,切实做好补“短”工作,班级这个“木桶”就会增大容量,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标就会实现。
第二篇:巧用合作小组进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巧用合作小组进行班级管理
杨振宁博士说:“中国的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常州路小学每个班级都科学设置合作小组。合理组建小组,分层培养组员,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我们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人合作小组,确定小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互助互促,平等参入。
一、组长名字命名小组制
我班的小组,都是用组长的名字命名的。如:子凡组,峻基组、小涵组等。组长的名字命名小组法,既增强了组长的责任感,又拉近了生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提起组长的名字,就仿佛在谈论一个老朋友一样亲切,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找到自信,从而全面健康地展示在公众面前,有力地展示出“生生合作,共有一家”的魅力。
二、小组循环日记。
写日记曾经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作业。但是自从我们的日记长了“翅膀”,循环在同学之间,我们就有了无穷的灵感空间,开启了明丽的思维天窗。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本共用的日记本——合作小组循环日记。每天由小组的甲同学写一篇日记,第二天乙同学拿过接力棒,批阅、评议甲同学的日记,并写下自己的日记。这样循环往复,每组四人,人人都写循环日记,每个人都扮演作者和评者的双重角色。这样你写我评,我写他评,写而不厌,评而不倦,喜忧共享。一本小小的循环日记,把我们的合作精神体现的一览无余。
三、班级循环日志。
全班同学轮流担任班里的值日小卫士,并把值日一天的纪律、卫生、学习、出勤、好人好事等记录下来,同时写下当小卫士一天的感想和收获。这本日记,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成为我们班级的成长记录,忠实地记载下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思。经常翻阅这本日记,让孩子不断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刻修正自己的行为。也正是这本日记,让学生之间真正畅通了交流车道,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四、小组捆绑式评价
根据学生的平日表现情况,进行积分制。除平时的作业、、卫生、纪律等方面外,还经常组织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文诵读、谈天说地十分钟、朗诵、演讲、环境识字、手抄报、数学日记、剪报、配画文、编撰的书等比赛活动,优胜的小组加分奖励。小组四人同进退,一人扣分四人同扣,使大家在各方面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合作成长。无形中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格局。
巧用合作小组进行班级管理,使学生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合作,更学会了做人。
第三篇: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理学院物理091本27号杨艳
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很重要,管理班级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和好坏。同时,班级管理的效果也关系到每位老师,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管理好班级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本文简要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关键词:班级管理;木桶效应;学生;老师
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由若干块参差不齐的木板组成木桶,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而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是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加强对“短板”优化,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口沿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对于“木桶效应”,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是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一理论,对于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此次实习中我深有体会,八年级七班有四十个学生,这是一个成绩不十分优异的班级,他们班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温文而优雅,爱于学习,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属于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但只有那么一两个;有的是上课时常捣乱,好像学习根本就与他无关,得过且过,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转过身写板书时一个男生就开始捣乱,他用打火机点燃书本,让整个教室乌烟瘴气,他还有很多不良行为。其他一部分也是,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不好,上课总是爱讲话。而这个班的学生好些都是单亲家庭,也有许多是父母在外打工,她们的脾气十分怪异,但是这个班级很团结,校运会上看出了这个班的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而
且他们都很聪明,他们有很多爱好,他们活泼好动。
除了他们班我还带了另一个班,八年级八班,八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很严格,所有的学生都畏惧三分,只要听到他的脚步声,学生们就鸦雀无声,两个班有很大的区别,八班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的好学生。他们是乖乖学生,一个个都文静优雅,但也偶那么些调皮的,八班相对七班的学习风气要好,但八班缺少集体荣誉感,他们在校运会上很少拿奖,而七班在这方面比他们好。
两个班都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成绩差的也有“短处”,比如:不爱运动,不爱参加课外活动,或者其它方面不好,总之,一个人总有它的长处,也总有缺点。而我们作为老师,我们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如何管好一个班级。
一、要善于认识“长短”。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对每个学生要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长”与“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和自身努力程度等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性格爱好、思想状况及学习成绩等也不一样。比如我实习时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就是例子,她们有的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的则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事怕苦畏难;有的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有的则懒于学习,虚度光阴;有的性情开朗,兴趣广泛,有的则沉默寡言,很少活动;等等。作为班主任老师,只有认识了学生中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管好班级。
二、要善于“短中见长”。
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的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如果我们了解学生的话,我们会知道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想拿好成绩,也想做一名好学生。我们不能仅看到学生的“短”处而见不到学生的“长”处,从而以偏概全,形成“晕轮效应”。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高,但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
三、要善于弥补“短”处。
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常常违反纪律、上课爱捣乱的学生,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要多了解学生的家
庭状况和个体因素,多与家长联系,从学生、自身、家庭等方面找因素,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对文化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多做个别辅导;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而且要多了解他们、教导他们;对暂时落后,尚有进取欲望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找回信心,再努力学习并取得进步。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对有“短”处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短处而揭短,这样好比在伤疤上撒盐,作为老师,我们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变成“长板”,从而增大班级“木桶”的存水量。
四、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大家庭,它是一个群体,我们应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容易踌躇满志,看不起后进的学生,后进的学生一方面常有自卑感,不愿同先进的学生接近,而且常常出现先进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做朋友,后进的和后进的一起。另一方面,对先进的学生抱有戒备和嫉妒心理,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心理隔阂。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善于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抓住契机,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在这个过程中,要劝说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的手,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后进的学生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向先进的学生看齐。从而达到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总之,学生是需要我们教育的;他的出生家庭、接触的人、性格、爱好都不同,不要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都是清一色的绵羊。大人都会有“长”有“短”,我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帮助学生,我们要用慈母之爱来感化她们。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学生中的“长”和“短”,善于“短中见长”,切实做好补“短”工作,班级这个“木桶”才会增大容量,对于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20061第53页《树立班级管理新历年》邱启国
[2]《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第四篇: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巧用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市14中副校长、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瑞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班主任可以巧妙运用几种心理效应,使班级管理更轻松。
晕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品质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先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些缺点后,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吗?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吗?李瑞全建议班主任和家长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把孩子“一棒打死”,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于是行人就脱下了身上的大衣。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将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超限效应
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作超级限效应。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听牧师演讲,起初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掏出所有的钱准备捐款,但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
李瑞全建议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说教时要牢记“超级限效应”。
木桶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着名的“木桶理论”,指一个木桶用来装水时,它所盛水的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来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该现象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班主任应认真研究“木桶效应”的启示,不要只关注拔尖的学生,后进的学生管理好了,班级才能和谐发展。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课题。这位心理学家指出,一辆新轿车停在街边,如果有一块车玻璃被打碎,那么别的车玻璃很快也会被打碎。以致于很短时间之后,这辆新轿车的大多数玻璃都会被打碎。这种心理被命名为“破窗效应”。
班主任老师在面对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班级第一次出现违纪现象时,“破窗效应”也许会给您带来启发。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的一项研究中,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对教师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教师听。事实上,这些名字都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着不同。可是学期末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着优于第一次测试的结果。
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并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心理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期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况。它的神奇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赞扬和爱所创造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希望通过了解以上几种心理效应,老师们能有所悟、有所启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第五篇: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心得
班级管理有效性之激励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心理学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是管理学当中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
激励行为可通过正激励,即奖励性方式和负激励,即惩罚性方式表现出来。如何正确的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学生各项表现行为之上,这将成为能否正确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本人将结合激励理论这两种表现形式谈谈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正激励方式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心理行为和心理需求。正激励就是对学生这一个体的符合班级管理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赞许、考核评定的认可等,以使这种行为重复发生,提高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激发士气。人都有需求,当目前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马上他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因此,正确运用激励理论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1、对班干部的正激励实践
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体。班干部对班级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决定性意义。班集体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班干部对班集体的日常管理,班集体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初期需要班干部的建设,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合理机智的对班干部进行相应的奖惩机制是班集体建设的一大重头之任。
2、对优秀学生的正激励实践
班集体建设中,班风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与优秀学生的影响,只有优秀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班集体建设的基地才更稳。而要扩大优秀学生队伍,就需要适时有效的奖励和认可。只有人的需求被满足被认同,才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士气,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对劣等生的正激励实践
从相对论的角度分析,每一个班集体的形成必然包括优、中、劣这三等不同的学生群体,差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公众否定和忽略的群体,然而,一个班集体的有效建设是需要那部分劣等生参与和积极响应的。差生的每一点小进步或者在某个限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原有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都应作出合理的正因激励。
二、正激励机制的实施方式
1、及时、公平、公正、公开的赞许 赞许要公平、公正、公开、及时,做到事实就是,有根有据,有理有据,语言要得体,不能浮夸,要被群体接受,被本人接受。做到积极示范效应。
2、奖励要做到精神、物质并重
物质奖励比赞许更高一级,影响面更大,社会性更广,效果性更强,要慎重考虑,谨慎实施,要做到游刃有余,公开公投。根据个人的具体发挥力度定量定性而行
3、班集体对于个人、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也是精神奖励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从单一的个体融入到群体和集体中,并不断的被群体认同和接纳,也是隐性的精神激励。
三、运用合理有效的负激励进行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
学校和班级管理中负激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找谈话作思想教育、自我批评、检讨、校纪校规的处分等。进行负激励实践时,要做到以引导为主、掌握谈话技巧、尊重人格、感化对象、言传身教。让学生从中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