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绛传》读后感: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
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
——《杨绛传》读后感
张佳伊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作她一生的写照。
任人争奇斗艳,她始终淡雅如菊。
手捧《杨绛传》,看着封页上老年杨绛的照片,觉得她脸上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很多人过了中年往往一脸戾气,那是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而杨绛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霜,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岁月把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散发出的光芒并不那么夺目,却内敛而温润。人们怀念杨绛,不仅仅是因为她写出过《我们仨》《洗澡》等足以传世的作品,更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大多数人仍然希望拥有宁静与平和的内心,而杨绛恰恰做到了,她一生作品不多,但最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她的人生。而写作对于杨绛来说是纪念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她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她是通过写作来回忆她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并因此而留住她的记忆。读着杨绛所写的一篇篇文章,仿佛在听一个老人细细地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她用笔轻淡,从无一句血泪控诉,即使在文革时写“文章”往事,也做到了“哀而不伤”“婉而多讽”。
在那个群芳荟萃的民国时期,杨绛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像一缕清风,一杯香茗,一杆翠竹。淡泊和温润是她的底色,她编剧、写作,都是“随遇而作”,并无争名逐利之心。她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她每次说自己不过是试着写写,没想到一试之下,写出来的不乏精品。
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而真正的优雅,可以抵抗世间所有的浮躁与不安。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杨绛的父母没有随波逐流,他们对儿子女儿同样对待,让他们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杨绛自身的努力。记得还在读振华女校时,她就不像其他小孩子那么贪玩,而是贪读书,在她小小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比读书更好玩,诗词小说、中外名著她都读,生病没法去上课就躺在床上读。
父亲有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个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个星期白活了。”
婚后她不忘初衷,坚持自己的追求,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除了尽心尽力照顾好家庭之外,一有闲暇的时间,她就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在常人看似庸俗的家庭妇女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为她此后的创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即便是在人心惶惶的“文革”期间,杨绛被剃了阴阳头,她拿起女儿剪下的辫子,细细织了一顶假发戴上,被发配去扫厕所后依然随身携带旧诗词本,在动荡的岁月中寻找自己的一份安宁,静心阅读。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她着手翻译的《堂吉诃德》后来被称为最好的译本。她热爱生活,在苦难中秀美自己;她热爱知识,在艰险中不忘初衷。她在回顾“文化大革命”这段岁月中说:“支撑我驱散恐惧,度过忧郁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所以,人不光只追求舒适的生活,还要学会用知识与智慧武装自己,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环境,我们只要有自己的追求,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能活得精彩,活出优雅。
谁说女子不如男?杨绛师从朱自清,学于清华,回归清华。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师出同门,与钱钟书比翼双飞留学于英、法两国。即使只能作为牛津大学的旁听生她也学得如痴如醉。她沉迷于牛津大学图书馆,恣意阅读;她与钱钟书玩背诗游戏而略胜于钱钟书;每读一本好书偶有所得他们就在一起交流“读后感”。读书于她既是生活的基础,是乐事,也是趣事。在钱钟书完成《围城》同时,她的《堂吉诃德》也问世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杨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巾帼不让须眉”。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做一个智慧的女性,优雅地“生活”着。
杨绛先生走了,“我们仨”终于可以在天上团聚了。我们为她高兴,却禁不住失落,因为先生终究和我们永别了。
环城小学六
(四)班:张佳伊
指导老师:刘飞红
第二篇: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一)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着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杨绛传读后感
(二)有人把文坛的夫妻分为三种:一,始终生活在另一方的身影中,例如许广平和张兆和;二,一方极其出众,另一方相比逊色些,有如萧红和丁玲;三,齐头并进、相互并进,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正是如此。钱钟书曾说过,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他夸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想这是一个女子最骄傲的事了。
杨绛的文学成就无需多言。第一次知道杨绛,是初中的一篇课文《老王》,背了很多知识点,依旧不清楚为何一个女子称为先生。第二次听到杨绛,是大一“>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看她的《洗澡》。第三次,听到杨绛,是大二“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提到了和他一样优秀的妻子。第四次,看到杨绛先生告诫我们这一代人少患得患失,要多看书!简单地了解了她的晚年生活,佩服于这个瘦小年迈的老太太,孑然一身,从容而淡雅,用一个“我”撑起了“我们仨”,只是希望用文字证明,她和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更加崇敬,便拿起了《杨绛传》。
杨季康是默存的妻子,甘愿为默存而默存。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回国后,为了让他喝到茶,她亲自配制。甚至于在他死后,依旧不改下午茶。我想,下午茶于她而言不是习惯,而是丈夫还在的痕迹。回国后,在她>戏剧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辅助钱钟书创作小说,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正是由于她的付出才成就了《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到“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内心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幸福。1997年,钱媛去逝。1998年,钱钟书去逝。杨绛先生成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只求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好照顾他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现在她一直在做他安排的最后一件事:好好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和死别,杨绛先生对死亡没有恐惧,她把它称之为“回家”。听着,让人不免为她的柔韧、豁达感到心疼。
读完《杨绛传》更加敬仰这位老人,唯有将一切化为祝福,祝她身体健康!
第三篇:《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着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
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
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
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第四篇: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一)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着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杨绛传读后感
(二)有人把文坛的夫妻分为三种:一,始终生活在另一方的身影中,例如许广平和张兆和;二,一方极其出众,另一方相比逊色些,有如萧红和丁玲;三,齐头并进、相互并进,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正是如此。钱钟书曾说过,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他夸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想这是一个女子最骄傲的事了。
杨绛的文学成就无需多言。第一次知道杨绛,是初中的一篇课文《老王》,背了很多知识点,依旧不清楚为何一个女子称为先生。第二次听到杨绛,是大一“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看她的《洗澡》。第三次,听到杨绛,是大二“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提到了和他一样优秀的妻子。第四次,看到杨绛先生告诫我们这一代人少患得患失,要多看书!简单地了解了她的晚年生活,佩服于这个瘦小年迈的老太太,孑然一身,从容而淡雅,用一个“我”撑起了“我们仨”,只是希望用文字证明,她和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更加崇敬,便拿起了《杨绛传》。
杨季康是默存的妻子,甘愿为默存而默存。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回国后,为了让他喝到茶,她亲自配制。甚至于在他死后,依旧不改下午茶。()我想,下午茶于她而言不是习惯,而是丈夫还在的痕迹。回国后,在她戏剧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辅助钱钟书创作小说,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正是由于她的付出才成就了《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到“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内心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幸福。1997年,钱媛去逝。1998年,钱钟书去逝。杨绛先生成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只求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好照顾他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现在她一直在做他安排的最后一件事:好好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和死别,杨绛先生对死亡没有恐惧,她把它称之为“回家”。听着,让人不免为她的柔韧、豁达感到心疼。
读完《杨绛传》更加敬仰这位老人,唯有将一切化为祝福,祝她身体健康!
第五篇: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一)她的思索、我的思考
吴璐帆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
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早在去年杨绛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朋友圈就刮起了一股追忆杨绛先生、思考人生意义的鸡汤分享,我将这些碎片拾起,粗糙拼凑出一个泰然自若、知足常乐、贤惠温柔的女性形象。但是前几天,我终于有幸通读了桑妮为杨绛先生写的传记,书皮是沉静的浅粉色,一个身材瘦弱而表情恬淡的女子伏案沉思,案上是陪伴了她一生的纸笔。
全书以旁观者的角度,以时间为轴诉说了杨绛先生的一生,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对于文学的钟爱、与锺书的的相识相爱相依、在社会**之际作出的一次次深明大义的抉择、对于小女儿的爱和培养,并在丈夫和女儿相继离去后重新着手翻译和写作,将这传奇一生凝成文字,供世人细细品读。
在那个**的时代,得益于良好的家庭背景庇护,她得以从小耳濡目染吟诗习文,从而培养了她骨子里的坚韧与温柔。以她的才华,本可以驰骋于文坛及教育事业,但是她更乐意躲在锺书背后,照顾他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后,她将悲痛藏于人后,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忙碌起来。她是什么样的人呢?温情、才情、智慧、从容、传统而现代,世故而不圆滑,等等。她身上的品质,对当今这个一味追求效率的浮躁的时代,无疑是一记痛击。
因为处在这么个想要的太多却拥有的太少、浮夸而贪图享受、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度匮乏的年纪,我时常迷茫,我时常闲着就开始思考人生然后把自己思考进了死胡同。通篇读完杨绛,我并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心态变得从容淡泊,而依旧吵吵闹闹、上蹿下跳。我也知道这样的气质和品性,不是读两句百年感悟深受其启发然后就能养成,它们得益于阅历和岁月沉淀,可是我获得感悟:其实生命的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每个人把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想随心所欲不劳而获,但是只有自我设限才能自我超越,只有高度自律才能精神自由。我们重新审阅每一位大师的一生,绝不风平浪静也绝不波涛汹涌,他们无非只是在其中寻找到了平衡点,在所有的断舍离中获得锻炼和修养,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先生百年之际,站在人生边上,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她说“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她还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她的话质朴却有力,她重重敲击着每一颗心灵,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都能从她的思索中获得思考。其实我们都一样彷徨,一样曾止步不前,但是跳脱这些共性,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塑造出的自己又是那么的不一样。生而不同,这便是我们最大的福祉。
我不想像所谓心灵鸡汤一样去渲染杨绛先生的心态多么代表当代女性的最高智慧,也不想谈论她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经营能够为当代女性带来什么感悟和借鉴。这些都是她的,不是我的。我就从她的文字中审阅自己,我就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得美德,时间跑我也跑,期望以后我也能站在人生边上,保全初心,不忘优雅,过好每一天。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二)桑妮
直至看完的那一刻,脑海里还不断的回荡着“世间怎会有这般美好女子”的感叹,一个有“灵性”的女子,除了这个词,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杨老。
任何一个人都要承担多重的社会角色,但很少有人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如此完美。为人女,她深得父亲杨荫杭的喜爱,公正不阿的律师杨荫杭,素来以严肃示人,唯独对幼女季康(杨绛是笔名,原名杨季康)宠爱有加,这也是由于杨绛的蕙质兰心,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高的境界就是一个“懂”字,她懂父亲阅读时需要安静,从不吵闹;冬天,全家只有杨荫杭的屋里生火炉,她总能恰逢时机的去添煤,并且一点声音不会发出;每天早餐过后亲自为父亲泡好他爱喝的盖碗茶,餐后父亲若吃水果,她便贴心地负责剥皮,若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她则负责剥壳。如此懂事乖巧的女儿,杨荫杭怎会不爱?为人妻,她是钱钟书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妻子,是情人,也是朋友,是他一生中最欣赏的人,一代才子钱钟书受世人敬仰,却是生活上的“低能儿”,琐事皆依赖杨绛,墨水打翻了,弄脏了房东家的桌布,她会洗;门轴弄坏了,她会修;生了一个疔,她会治;身在国外,想吃红烧肉,她会做,而大家闺秀的杨绛哪会做这些,都是她从护士那儿学的热敷,菜谱上学的做菜,虽说在文学成就上与钱钟书不相上下,杨绛却没有丝毫的傲气和嫌弃,生活上对钱钟书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所有的付出只有懂的人才会珍惜,所以连火柴都不会划的钱钟书也学会了给杨绛做早餐,而且做的有模有样,一做就做了十几年,朋友笑他有“誉妻癖”,如此贤良淑德的妻子,钱钟书怎会不爱?为人母,她是阿瑗的启蒙老师,而阿瑗也继承了他俩的聪慧,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当时阿瑗尚小,钱钟书和母女二人久别重逢,多日不见父亲的阿瑗有了戒备之心,此时的父亲俨然是个陌生人,晚饭时,阿瑗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这是要赶爸爸走。钱钟书尴尬地笑着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如此聪慧的阿瑗,不愧是二老的女儿。长大后的阿瑗,继承了杨绛的淡泊和对做学问的钻研,成了一名大学教师,只是人生颇为坎坷,早年,情投意合的丈夫为保全革命同志自杀,一度心灰意冷,后因善良获得一段美满的姻缘,但还是先于父母离开人世,只留下写了开头的《我们仨》。
杨绛先生作为著名女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有着超强的自学能力,曾自学多国语言,为文学界和翻译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又与戏剧结缘,写出的剧本也是广受好评。然而淡泊名利的她,始终与世无争,宠辱不惊,潜心于做学问,做钱钟书的妻子。
出身名门,万人敬仰的她,看似顺风顺水,其实经历过不少坎坷,父亲因刚正的性格,屡次得罪人,年少的杨绛就多次搬家,多次换校,直到后来才进了心仪已久的清华;做过家教补贴家用;经历过“三反”被思想改造;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文化所扫过厕所;因女婿被诬陷,下放干校;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爱女钱瑗,时隔半年,又送走一生挚爱钱钟书,然而,所有的挫折都没有打倒杨绛,她没有抱怨,只有乐观豁达,她在清华园里与钱钟书结下旷世奇缘,也完成了女儿的夙愿——出版了《我们仨》,即使是在文化所打扫厕所,她也因打扫的干净受“领导”喜爱,钱钟书临走前,送给87岁的杨绛三个字“好好活”,于是,她翻译了《斐多》,整理了钱钟书手稿并出版,为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出版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我们仨》,直至201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105岁。
随笔:
无巧不成书,正好前段时间在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早些年也瞥到过一眼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终于明白杨绛为什么会选择钱钟书而不是当时的“绯闻男友”费孝通,相比其他两位费老显然要严肃的多,而杨绛本身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女子,佳话啊佳话,曾扬言要批发一堆此书来送人,无奈财力有限,以后也要向杨老学习,为人低调才好。
最后,附一段杨老《一百岁感言》中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