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有感
读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有感
原创: 陈琳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长沙火车南站的候车大厅,每次总要钻到那间并不大的光华书店转转,大多时候并没有买书,仿佛只是到里面去闻闻书本的味道。
对于杨绛先生,孤陋寡闻的我先前并没有太多关于她的认识,反而是她的逝世,世人对她的悼念而转发的文字触动了我,于是决定去认识这个人,于是,从传记开始。
这本书读了很久才读完,前半部分,大多谈的是她和父亲之间的事情,有些琐碎,并且全书语言过于平实,絮絮叨叨的,像是在看一部没有波澜的生活剧,看得人想要弃剧,到了与钱钟书的感情戏,开始让人沦陷其中。
世间有许多深情的夫妻可惋叹,有许多悲壮的爱情可歌泣,亦有许多坚定的婚姻可标榜,如梁祝、如牛郎织女,如林徽因……但是读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品了这么多,觉得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和婚姻才是我心中认为最好的爱情。他们是相互照顾的生活伴侣,他们是相互支持的工作伴侣,他们是相互升华的灵魂伴侣。
她在他出国深造的时候,毅然选择休学去陪伴,原因是知道钱钟书不能好好照顾自己,于是“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她在他归国写文章时,承担起了所有家务,生火、做饭、洗衣……她成为他的第一读者,并能提出最好的建议,帮助钱钟书成就了《围城》这部巨著;她在他病榻前,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四个月,哦,不,一生如一日地爱护着他。世人可能读到最多的是,钱钟书对杨绛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而让我读到最感动的话是钱钟书在暮年对自己妻子说的“照常理我最应该妒忌你,但我最欣赏你”.这是来自心底最深的认可,又表达了自己那种比认可更浓烈的爱意,读到这句话时,那种发自心底的认可触动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
如果说人和人的缘分是注定的,那么第一份神奇便是在杨绛小时候,家里第一租房子的时候,租到的竟然就是钱钟书家里的房子。缘分,真的妙不可言!他们初见,便一见钟情,入了彼此的心。作者用了这样一番描述,说:“即使躲开了她明眸善睐的双眼,也无法逃开她在自己心中的反复纠缠。”真是把那份入心之感写得丝丝入扣。在后来的相知相伴岁月里,写道“生命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则是最好的陪伴。”的确,真爱之名的陪伴的确是生活中最大的奢侈品,可遇不可求,更何况是跨越了动荡、跨越了距离、跨越了“文革”、跨越了生死的陪伴,至此一生,都是你。英国传记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的句子:“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想在他们的婚姻里,这句话是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
全书用来形容杨绛最多的词语归纳起来大概是:“内心明朗”、“安之若素”、“淡泊明朗”,之前看分享的帖子,读到最多的是那句:“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到后面发现这句话其实不是杨绛先生写的,不过,她确是这样一名伟大的女子,越读越对她产生深深的敬意。她没有张爱玲的哀伤,她没有三毛的悲情,她更不像陆小曼那般放纵,亦没有林徽因的小家子气,如作者所说“大凡优秀的女性,最为难得的品质就是内敛”,她是我心中最具有大家风范的女子。
历经“文革”被剃头,被学生无端诬告,她没有哭哭啼啼,没有躲在角落里避不见人,她换上漂亮裙子、精心梳洗、光鲜走在人群中,她目睹了人性的自私与险恶,却不曾忧患恐惧,即使后来再经历人世沧桑,也无忧无惧。是的,“受辱而不羞”,诸多苦难没有把她打垮,反而增添了她的韧性。后来,自己八十高龄,心爱的人患了膀胱癌,最长的住院时间是四个月,她坚持亲自照料,每天照顾钱钟书的起居饮食,在这样的日子里,自己年轻的女儿患上肺癌并离世,她忍住巨大的悲痛,呵护着爱人的心,在后来的日子里,在葬着女儿骨灰的雪松下说了一句话:“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读这短短一句,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位母亲刻在心底不能比拟的伤痛,是那份对女儿无处安放的深切怀念,寄于明月,寄于松柏。
作者说:“人生在世,‘一帆风顺’不过是个美好的祝福,磨难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坚忍,蹚过世间的黑暗,走向黎明。”是的,一个人走向成功会让人羡慕,一个人走向辉煌会得到很多喝彩,而一个人跨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姿态会让人满怀敬意。只有经历了暴风骤雨,才会懂得,波澜不惊更是一种超脱。
一位女子,以她行走于世的姿态和她为人处世的智慧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我想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末了,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让我突然想起多年前读到的切*米沃什的那句:“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这种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自始至终都能活在自己的意志里的洒脱和自由,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强大的内心才能发出的与这个世界最强有力的抗衡。
最好的爱情,如杨绛和钱钟书,他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尊重,爱屋及乌”,最好的女子是杨绛,她安之若素、明朗豁达,内敛而不失韧劲,沉浸而不淹没于世,一生优雅,一生充满力量。
谨以此表达对杨绛先生最深的敬意,于2018年8月20日晚。
附喜欢的经典词句:
这世间姻缘的美好是伴随,而不是追随。
珍惜得到的每一分,而那些没有得到的,皆是本应与自己无关的。
没什么后悔的,人活着不一定全是为了享福。
淡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让人释然,而且会让人获得安慰,更可让人更好地行走于世间。
香港作家李碧华: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时间壮大吗?不,是心,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际。
越是放不下的,越会成为你的心魔。
第二篇: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一)她的思索、我的思考
吴璐帆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
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早在去年杨绛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朋友圈就刮起了一股追忆杨绛先生、思考人生意义的鸡汤分享,我将这些碎片拾起,粗糙拼凑出一个泰然自若、知足常乐、贤惠温柔的女性形象。但是前几天,我终于有幸通读了桑妮为杨绛先生写的传记,书皮是沉静的浅粉色,一个身材瘦弱而表情恬淡的女子伏案沉思,案上是陪伴了她一生的纸笔。
全书以旁观者的角度,以时间为轴诉说了杨绛先生的一生,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对于文学的钟爱、与锺书的的相识相爱相依、在社会**之际作出的一次次深明大义的抉择、对于小女儿的爱和培养,并在丈夫和女儿相继离去后重新着手翻译和写作,将这传奇一生凝成文字,供世人细细品读。
在那个**的时代,得益于良好的家庭背景庇护,她得以从小耳濡目染吟诗习文,从而培养了她骨子里的坚韧与温柔。以她的才华,本可以驰骋于文坛及教育事业,但是她更乐意躲在锺书背后,照顾他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后,她将悲痛藏于人后,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忙碌起来。她是什么样的人呢?温情、才情、智慧、从容、传统而现代,世故而不圆滑,等等。她身上的品质,对当今这个一味追求效率的浮躁的时代,无疑是一记痛击。
因为处在这么个想要的太多却拥有的太少、浮夸而贪图享受、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度匮乏的年纪,我时常迷茫,我时常闲着就开始思考人生然后把自己思考进了死胡同。通篇读完杨绛,我并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心态变得从容淡泊,而依旧吵吵闹闹、上蹿下跳。我也知道这样的气质和品性,不是读两句百年感悟深受其启发然后就能养成,它们得益于阅历和岁月沉淀,可是我获得感悟:其实生命的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每个人把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想随心所欲不劳而获,但是只有自我设限才能自我超越,只有高度自律才能精神自由。我们重新审阅每一位大师的一生,绝不风平浪静也绝不波涛汹涌,他们无非只是在其中寻找到了平衡点,在所有的断舍离中获得锻炼和修养,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先生百年之际,站在人生边上,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她说“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她还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她的话质朴却有力,她重重敲击着每一颗心灵,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都能从她的思索中获得思考。其实我们都一样彷徨,一样曾止步不前,但是跳脱这些共性,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塑造出的自己又是那么的不一样。生而不同,这便是我们最大的福祉。
我不想像所谓心灵鸡汤一样去渲染杨绛先生的心态多么代表当代女性的最高智慧,也不想谈论她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经营能够为当代女性带来什么感悟和借鉴。这些都是她的,不是我的。我就从她的文字中审阅自己,我就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得美德,时间跑我也跑,期望以后我也能站在人生边上,保全初心,不忘优雅,过好每一天。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二)桑妮
直至看完的那一刻,脑海里还不断的回荡着“世间怎会有这般美好女子”的感叹,一个有“灵性”的女子,除了这个词,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杨老。
任何一个人都要承担多重的社会角色,但很少有人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如此完美。为人女,她深得父亲杨荫杭的喜爱,公正不阿的律师杨荫杭,素来以严肃示人,唯独对幼女季康(杨绛是笔名,原名杨季康)宠爱有加,这也是由于杨绛的蕙质兰心,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高的境界就是一个“懂”字,她懂父亲阅读时需要安静,从不吵闹;冬天,全家只有杨荫杭的屋里生火炉,她总能恰逢时机的去添煤,并且一点声音不会发出;每天早餐过后亲自为父亲泡好他爱喝的盖碗茶,餐后父亲若吃水果,她便贴心地负责剥皮,若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她则负责剥壳。如此懂事乖巧的女儿,杨荫杭怎会不爱?为人妻,她是钱钟书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妻子,是情人,也是朋友,是他一生中最欣赏的人,一代才子钱钟书受世人敬仰,却是生活上的“低能儿”,琐事皆依赖杨绛,墨水打翻了,弄脏了房东家的桌布,她会洗;门轴弄坏了,她会修;生了一个疔,她会治;身在国外,想吃红烧肉,她会做,而大家闺秀的杨绛哪会做这些,都是她从护士那儿学的热敷,菜谱上学的做菜,虽说在文学成就上与钱钟书不相上下,杨绛却没有丝毫的傲气和嫌弃,生活上对钱钟书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所有的付出只有懂的人才会珍惜,所以连火柴都不会划的钱钟书也学会了给杨绛做早餐,而且做的有模有样,一做就做了十几年,朋友笑他有“誉妻癖”,如此贤良淑德的妻子,钱钟书怎会不爱?为人母,她是阿瑗的启蒙老师,而阿瑗也继承了他俩的聪慧,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当时阿瑗尚小,钱钟书和母女二人久别重逢,多日不见父亲的阿瑗有了戒备之心,此时的父亲俨然是个陌生人,晚饭时,阿瑗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这是要赶爸爸走。钱钟书尴尬地笑着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如此聪慧的阿瑗,不愧是二老的女儿。长大后的阿瑗,继承了杨绛的淡泊和对做学问的钻研,成了一名大学教师,只是人生颇为坎坷,早年,情投意合的丈夫为保全革命同志自杀,一度心灰意冷,后因善良获得一段美满的姻缘,但还是先于父母离开人世,只留下写了开头的《我们仨》。
杨绛先生作为著名女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有着超强的自学能力,曾自学多国语言,为文学界和翻译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又与戏剧结缘,写出的剧本也是广受好评。然而淡泊名利的她,始终与世无争,宠辱不惊,潜心于做学问,做钱钟书的妻子。
出身名门,万人敬仰的她,看似顺风顺水,其实经历过不少坎坷,父亲因刚正的性格,屡次得罪人,年少的杨绛就多次搬家,多次换校,直到后来才进了心仪已久的清华;做过家教补贴家用;经历过“三反”被思想改造;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文化所扫过厕所;因女婿被诬陷,下放干校;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爱女钱瑗,时隔半年,又送走一生挚爱钱钟书,然而,所有的挫折都没有打倒杨绛,她没有抱怨,只有乐观豁达,她在清华园里与钱钟书结下旷世奇缘,也完成了女儿的夙愿——出版了《我们仨》,即使是在文化所打扫厕所,她也因打扫的干净受“领导”喜爱,钱钟书临走前,送给87岁的杨绛三个字“好好活”,于是,她翻译了《斐多》,整理了钱钟书手稿并出版,为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出版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我们仨》,直至201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105岁。
随笔:
无巧不成书,正好前段时间在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早些年也瞥到过一眼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终于明白杨绛为什么会选择钱钟书而不是当时的“绯闻男友”费孝通,相比其他两位费老显然要严肃的多,而杨绛本身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女子,佳话啊佳话,曾扬言要批发一堆此书来送人,无奈财力有限,以后也要向杨老学习,为人低调才好。
最后,附一段杨老《一百岁感言》中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第三篇: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一)黄祎妍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忘却了白天的紧张与疲惫,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尘世的喧闹和打扰,我独游于字里行间。《杨绛传》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记得在学校的颁奖词中听闻过这个名字,封面中几个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开书页,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其实温润是杨绛先生的底色,但要误认为她是个“面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被贴上了大字报,杨绛激烈的反应,震动了她的同事,人们没想到弱质芊芊的杨绛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外柔内刚。她抗议,她呐喊,这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更表现她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和祖国共沉浮,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
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事的事的回忆录,就在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回忆录。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去,杨绛先生已心静如水,感叹:“世间好物不坚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无常,世事就如一场长梦,梦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她的笔清淡,她的文哀而不伤。她给人以无限慰藉,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中国的分崩离析种种事变,杨绛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饱经沧桑后,她并没有一脸戾气反而更加沉稳。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内敛而温润。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礼,她的生命亦烘烤着百年的文学历史。火萎了,她也走了,她的文字,她的品质,将永存于我的心中。
读《杨绛传》有感
(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将丰子恺的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她静的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面对赞誉,虔诚膜拜却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最美人瑞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奇女子,我在《杨绛传》里找到了答案。
一、书香门第,一家文艺——家风
杨绛的故乡在江苏无锡,这座城市素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杨氏家族世居于此,虽不是权贵,却因世代皆为知识分子而“显赫”于那片富庶文明之地。可自她的曾祖父、祖父时期起,他们无外乎书生、穷官而已,既不是权贵,也没有赫赫声名。然而,他们个个秉性耿直,又酷爱读书。这样的书香世家,最能使一个女孩成长为内心明朗、安然若素的女子。
杨绛的父亲叫杨荫杭,刚正不阿、谦虚明理,有着“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他主张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获;耿直的父亲也教给她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不逃避的果敢。他给予了杨绛一颗明朗之心,使得她明白,尘世得失在所难免,个人毕竟渺小,付诸力量即可。父亲崇尚节俭,并以身作则,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许多年后,杨绛的家中不见豪华装饰的家具,偌大的居室只能看到书架。纯粹的空间、简朴的生活,这种不尚繁华的作风,不得不说是源于父亲“俭以养德”的影响。其实,她这种淡泊之心在高中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当时在国文课后写了一首诗《斋居书怀》:“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杨绛的母亲叫唐须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与杨荫杭结婚后,就此洗手做羹汤,从不愿抛头露面,甘愿做贤良的妻子、睿智的母亲,安静地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但在杨绛的记忆里,母亲很喜欢看书,而且有很深的造诣。对人大度,从不斤斤计较。有这样的母亲,也使日后的杨绛温润如雨丝。
杨荫杭和唐须嫈感情很好,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典范。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提到过,她父母亲好像老朋友,从不吵架,共同语言甚多。家庭氛围和睦、自由、民主、开明。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成了儿女将来婚姻的榜样。
她在父母的身教下,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接触,融入生活。
在岁月的渐渐渲染里,她之心志生出了高山、田野、天地之间的那份坦然自若,还有那被万千人所称道的淡泊名利之性情,都源于这样的家庭的美好熏陶。
生命的传承是代代相约的,每个生命皆如太阳月亮之升降,升为了走向降,降为了新一天更灿烂的升,但在升与降的轮回中保持生命本真的秘诀不仅是无私的爱,还要给予下一代承担责任的臂膀。
有父如此,有母如此,是杨绛的幸运。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和创作
杨绛嗜书如命,曾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里饱览中外名著。曾经,()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父亲笑道:“我也这样。”可见,书于杨绛而言是食粮。可见,知女莫若父,女好学如父。
幸而,她在成年后遇到了和她有相同爱好的人生伴侣。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钱钟书形容初见时的杨绛,曾有诗云:“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而钱钟书给杨绛的是印象是“蔚然而深秀”.后来两人结为伉俪,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的双剑合璧。后来的“执子之手”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佳证明。
但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志趣相投,都酷爱读书。后来他们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享受了书籍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他们如此饱学终日、乐此不疲的样子,令人艳羡不已。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每每回到家里,对坐读书,像极了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琴瑟和鸣,高雅至极。
在这个美好的空间里,他们时常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他们两人所读的书册数不相上下,不过比赛过程令人心生暖意,读读写写,嬉嬉闹闹,日子从指缝间悄然溜走,留下无数悠悠情趣,如何不羡煞世人?
两个人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取创作素材。为彼此的书写序写感言,他们把生活写意成诗,把亲身体验融入作品,把人生智慧流泻于笔尖。
钱钟书创作的《围城》里有他们结婚的影子。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记录他们一家经历的风雨。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给世人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浪漫的事,不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是陪你一起读书到老,一起创作到老。
曾读过杨绛先生写于《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 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香门第出才女,人生磨难筑传奇。她,这个经历过一百多年无情而漫长岁月的人,会让人忘掉时间的残酷,更会让人感叹在她身上老去的只是岁月,不老的是她的优雅魅力。那么多年里,无论经历了什么,她总一如既往地清朗、柔韧,独立在岁月的光影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杨绛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说,她的责任尽完了,想要找她的阿瑗和钟书去了。现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再现“我们仨”的温暖。
而于我们世人,纵然她已远去,她的深情和优雅则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且生生不息。
最后,用一拙作结束本文——
点绛唇
空谷幽兰,书香浸染怡人处。笔耕不辍,素心如雪趣。
无意争先,世人休相妒。风留住。绿杨归路。犹记香如故。
白静于2017-4-16晚20:00
读《杨绛传》有感
(三)百年馨香的平凡与伟大
百年人生,历经沧桑,阅历世事,平静温和。那一世的荏苒岁月里,杨绛先生走过了真正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平淡与美好。她的从容淡静里的生命真性情,有亲情的滋养,更有自己对生命的挚爱与对梦想的坚守。
杨绛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里,这里的“大户”更多的是指家族精神的高贵,高贵的精神靠的是经典书籍的涵养,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后来的精神家园,更习得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幼小的杨绛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他的恬淡寡欲、他的静心于书、他的大爱无言宛若江南水乡里的烟雨润泽了一颗幼小的心,使之丰盈、安静。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都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地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杨绛生于乱世,饱经离乱之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自己一生的挚友、爱人、情人先于自己而离开,在她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也无论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文学里的百态人生教会了杨绛先生从容优雅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爱让杨绛先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了淡然,杨绛用爱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他们的爱始于在最对的时间有了最美的相遇,那时一种“你刚好成熟,我刚好温柔”的爱情。那一身青布大褂、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的风神激荡了少女的心。“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遇见了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爱人。”苦难离乱在杨绛与钱钟书那里都流淌成了诗的海洋,文学滋养了爱情,更奠定了他们恬静优雅的人生品格。相同的志趣,独立的精神,赌书消得泼茶香,一人读书,一人撰文,岁月无声流淌,自有洗尽铅华之美。
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在文学里获得了眼界与思想,她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与感动,她在写作《我们三》中撷取爱与幸福,她在翻译中再次守护了与钱钟书先生的伟大爱情与婚姻。
谨以此文祭飨仙逝一周年的杨绛先生。
第四篇:读《杨绛传》心得体会
读《杨绛传》心得体会
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零零碎碎,读完了《杨绛传》这本书。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却不知从何说起。
杨绛先生之所以吸引了我,是因为我想到了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他们俩结为伉俪,恰似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杨绛和钱钟书的相识让我觉得这是一场天注定的缘分。杨绛去到清华园就是为了践行这场相濡以沫的爱情。我无法解释这场偶遇,但却是浪漫的让人羡慕。匆匆一瞥,偏偏就这样遇上了,爱上了。我觉得爱情就应该这样简单,彼此尊重,彼此平等,互相守护。我最羡慕的是他们对待生活的坦然和从容,乐观,坚强。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我想,现在我们的教育也不至于这样,大家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不至于这样。虽然我自己没有做到这样,但是我会努力。两位前辈对待书的态度让我钦佩,特别是看书笔记。每读一本必作笔记,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以及未面世的读书笔记。在钱钟书走后,年事已高的杨绛先生毅然坚持整理钱钟书的文稿,一丝不苟,态度非常严谨。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这些的,也正因为他们的这种态度才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我没有看书作笔记的习惯,更不懂得鉴赏。但是,这个值得我学习。我会学习做读书笔记,我会看大量的书籍,努力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第五篇:《杨绛传》读后感: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
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
——《杨绛传》读后感
张佳伊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作她一生的写照。
任人争奇斗艳,她始终淡雅如菊。
手捧《杨绛传》,看着封页上老年杨绛的照片,觉得她脸上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很多人过了中年往往一脸戾气,那是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而杨绛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霜,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岁月把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散发出的光芒并不那么夺目,却内敛而温润。人们怀念杨绛,不仅仅是因为她写出过《我们仨》《洗澡》等足以传世的作品,更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大多数人仍然希望拥有宁静与平和的内心,而杨绛恰恰做到了,她一生作品不多,但最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她的人生。而写作对于杨绛来说是纪念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她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她是通过写作来回忆她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并因此而留住她的记忆。读着杨绛所写的一篇篇文章,仿佛在听一个老人细细地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她用笔轻淡,从无一句血泪控诉,即使在文革时写“文章”往事,也做到了“哀而不伤”“婉而多讽”。
在那个群芳荟萃的民国时期,杨绛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像一缕清风,一杯香茗,一杆翠竹。淡泊和温润是她的底色,她编剧、写作,都是“随遇而作”,并无争名逐利之心。她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她每次说自己不过是试着写写,没想到一试之下,写出来的不乏精品。
读书,是为了优雅地活着,而真正的优雅,可以抵抗世间所有的浮躁与不安。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杨绛的父母没有随波逐流,他们对儿子女儿同样对待,让他们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杨绛自身的努力。记得还在读振华女校时,她就不像其他小孩子那么贪玩,而是贪读书,在她小小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比读书更好玩,诗词小说、中外名著她都读,生病没法去上课就躺在床上读。
父亲有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个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个星期白活了。”
婚后她不忘初衷,坚持自己的追求,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除了尽心尽力照顾好家庭之外,一有闲暇的时间,她就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在常人看似庸俗的家庭妇女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为她此后的创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即便是在人心惶惶的“文革”期间,杨绛被剃了阴阳头,她拿起女儿剪下的辫子,细细织了一顶假发戴上,被发配去扫厕所后依然随身携带旧诗词本,在动荡的岁月中寻找自己的一份安宁,静心阅读。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她着手翻译的《堂吉诃德》后来被称为最好的译本。她热爱生活,在苦难中秀美自己;她热爱知识,在艰险中不忘初衷。她在回顾“文化大革命”这段岁月中说:“支撑我驱散恐惧,度过忧郁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所以,人不光只追求舒适的生活,还要学会用知识与智慧武装自己,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环境,我们只要有自己的追求,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能活得精彩,活出优雅。
谁说女子不如男?杨绛师从朱自清,学于清华,回归清华。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师出同门,与钱钟书比翼双飞留学于英、法两国。即使只能作为牛津大学的旁听生她也学得如痴如醉。她沉迷于牛津大学图书馆,恣意阅读;她与钱钟书玩背诗游戏而略胜于钱钟书;每读一本好书偶有所得他们就在一起交流“读后感”。读书于她既是生活的基础,是乐事,也是趣事。在钱钟书完成《围城》同时,她的《堂吉诃德》也问世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杨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巾帼不让须眉”。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做一个智慧的女性,优雅地“生活”着。
杨绛先生走了,“我们仨”终于可以在天上团聚了。我们为她高兴,却禁不住失落,因为先生终究和我们永别了。
环城小学六
(四)班:张佳伊
指导老师:刘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