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第二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篇: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一)黄祎妍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忘却了白天的紧张与疲惫,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尘世的喧闹和打扰,我独游于字里行间。《杨绛传》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记得在学校的颁奖词中听闻过这个名字,封面中几个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开书页,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其实温润是杨绛先生的底色,但要误认为她是个“面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被贴上了大字报,杨绛激烈的反应,震动了她的同事,人们没想到弱质芊芊的杨绛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外柔内刚。她抗议,她呐喊,这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更表现她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和祖国共沉浮,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
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事的事的回忆录,就在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回忆录。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去,杨绛先生已心静如水,感叹:“世间好物不坚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无常,世事就如一场长梦,梦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她的笔清淡,她的文哀而不伤。她给人以无限慰藉,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中国的分崩离析种种事变,杨绛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饱经沧桑后,她并没有一脸戾气反而更加沉稳。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内敛而温润。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礼,她的生命亦烘烤着百年的文学历史。火萎了,她也走了,她的文字,她的品质,将永存于我的心中。
读《杨绛传》有感
(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将丰子恺的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她静的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面对赞誉,虔诚膜拜却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最美人瑞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奇女子,我在《杨绛传》里找到了答案。
一、书香门第,一家文艺——家风
杨绛的故乡在江苏无锡,这座城市素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杨氏家族世居于此,虽不是权贵,却因世代皆为知识分子而“显赫”于那片富庶文明之地。可自她的曾祖父、祖父时期起,他们无外乎书生、穷官而已,既不是权贵,也没有赫赫声名。然而,他们个个秉性耿直,又酷爱读书。这样的书香世家,最能使一个女孩成长为内心明朗、安然若素的女子。
杨绛的父亲叫杨荫杭,刚正不阿、谦虚明理,有着“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他主张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获;耿直的父亲也教给她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不逃避的果敢。他给予了杨绛一颗明朗之心,使得她明白,尘世得失在所难免,个人毕竟渺小,付诸力量即可。父亲崇尚节俭,并以身作则,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许多年后,杨绛的家中不见豪华装饰的家具,偌大的居室只能看到书架。纯粹的空间、简朴的生活,这种不尚繁华的作风,不得不说是源于父亲“俭以养德”的影响。其实,她这种淡泊之心在高中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当时在国文课后写了一首诗《斋居书怀》:“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杨绛的母亲叫唐须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与杨荫杭结婚后,就此洗手做羹汤,从不愿抛头露面,甘愿做贤良的妻子、睿智的母亲,安静地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但在杨绛的记忆里,母亲很喜欢看书,而且有很深的造诣。对人大度,从不斤斤计较。有这样的母亲,也使日后的杨绛温润如雨丝。
杨荫杭和唐须嫈感情很好,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典范。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提到过,她父母亲好像老朋友,从不吵架,共同语言甚多。家庭氛围和睦、自由、民主、开明。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成了儿女将来婚姻的榜样。
她在父母的身教下,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接触,融入生活。
在岁月的渐渐渲染里,她之心志生出了高山、田野、天地之间的那份坦然自若,还有那被万千人所称道的淡泊名利之性情,都源于这样的家庭的美好熏陶。
生命的传承是代代相约的,每个生命皆如太阳月亮之升降,升为了走向降,降为了新一天更灿烂的升,但在升与降的轮回中保持生命本真的秘诀不仅是无私的爱,还要给予下一代承担责任的臂膀。
有父如此,有母如此,是杨绛的幸运。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和创作
杨绛嗜书如命,曾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里饱览中外名著。曾经,()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父亲笑道:“我也这样。”可见,书于杨绛而言是食粮。可见,知女莫若父,女好学如父。
幸而,她在成年后遇到了和她有相同爱好的人生伴侣。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钱钟书形容初见时的杨绛,曾有诗云:“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而钱钟书给杨绛的是印象是“蔚然而深秀”.后来两人结为伉俪,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的双剑合璧。后来的“执子之手”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佳证明。
但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志趣相投,都酷爱读书。后来他们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享受了书籍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他们如此饱学终日、乐此不疲的样子,令人艳羡不已。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每每回到家里,对坐读书,像极了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琴瑟和鸣,高雅至极。
在这个美好的空间里,他们时常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他们两人所读的书册数不相上下,不过比赛过程令人心生暖意,读读写写,嬉嬉闹闹,日子从指缝间悄然溜走,留下无数悠悠情趣,如何不羡煞世人?
两个人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取创作素材。为彼此的书写序写感言,他们把生活写意成诗,把亲身体验融入作品,把人生智慧流泻于笔尖。
钱钟书创作的《围城》里有他们结婚的影子。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记录他们一家经历的风雨。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给世人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浪漫的事,不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是陪你一起读书到老,一起创作到老。
曾读过杨绛先生写于《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 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香门第出才女,人生磨难筑传奇。她,这个经历过一百多年无情而漫长岁月的人,会让人忘掉时间的残酷,更会让人感叹在她身上老去的只是岁月,不老的是她的优雅魅力。那么多年里,无论经历了什么,她总一如既往地清朗、柔韧,独立在岁月的光影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杨绛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说,她的责任尽完了,想要找她的阿瑗和钟书去了。现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再现“我们仨”的温暖。
而于我们世人,纵然她已远去,她的深情和优雅则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且生生不息。
最后,用一拙作结束本文——
点绛唇
空谷幽兰,书香浸染怡人处。笔耕不辍,素心如雪趣。
无意争先,世人休相妒。风留住。绿杨归路。犹记香如故。
白静于2017-4-16晚20:00
读《杨绛传》有感
(三)百年馨香的平凡与伟大
百年人生,历经沧桑,阅历世事,平静温和。那一世的荏苒岁月里,杨绛先生走过了真正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平淡与美好。她的从容淡静里的生命真性情,有亲情的滋养,更有自己对生命的挚爱与对梦想的坚守。
杨绛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里,这里的“大户”更多的是指家族精神的高贵,高贵的精神靠的是经典书籍的涵养,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后来的精神家园,更习得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幼小的杨绛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他的恬淡寡欲、他的静心于书、他的大爱无言宛若江南水乡里的烟雨润泽了一颗幼小的心,使之丰盈、安静。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都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地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杨绛生于乱世,饱经离乱之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自己一生的挚友、爱人、情人先于自己而离开,在她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也无论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文学里的百态人生教会了杨绛先生从容优雅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爱让杨绛先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了淡然,杨绛用爱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他们的爱始于在最对的时间有了最美的相遇,那时一种“你刚好成熟,我刚好温柔”的爱情。那一身青布大褂、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的风神激荡了少女的心。“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遇见了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爱人。”苦难离乱在杨绛与钱钟书那里都流淌成了诗的海洋,文学滋养了爱情,更奠定了他们恬静优雅的人生品格。相同的志趣,独立的精神,赌书消得泼茶香,一人读书,一人撰文,岁月无声流淌,自有洗尽铅华之美。
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在文学里获得了眼界与思想,她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与感动,她在写作《我们三》中撷取爱与幸福,她在翻译中再次守护了与钱钟书先生的伟大爱情与婚姻。
谨以此文祭飨仙逝一周年的杨绛先生。
第四篇: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杨绛传》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杨绛传》有感120xx年5月27日,杨绛老先生病逝。
对于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我,一无所知。
翻开这本《杨绛传》,我想要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灵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可书中的一个片段却让我颇为震撼。面对上海沦陷地公交车上的日军,杨绛一改从前的形象,铿锵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的气节,那日本军官或许是被震慑到了,嚷嚷了几声便下了车。也许对祖国的热爱,不会被个人性格所局限,杨绛的爱国热情就在那一瞬间爆发了。
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杨绛激烈的反映,震动了她的同事,她抗议,她呐喊,正是当时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体现,铮铮傲骨、刚正不阿,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合壁,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碎的事的回忆录。可就在我越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离死别的回忆录。书的第二部分,女儿和丈夫先后离去。杨绛却将这一令人痛苦不已的过程同梦幻的手段表现出来。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用一个人撑起了我们仨。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这篇《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不再以“钱钟书夫人”为世人所知。
她就是杨绛先生!
读《杨绛传》有感2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长沙火车南站的候车大厅,每次总要钻到那间并不大的光华书店转转,大多时候并没有买书,仿佛只是到里面去闻闻书本的味道。
对于杨绛先生,孤陋寡闻的我先前并没有太多关于她的认识,反而是她的逝世,世人对她的悼念而转发的文字触动了我,于是决定去认识这个人,于是,从传记开始。
这本书读了很久才读完,前半部分,大多谈的是她和父亲之间的事情,有些琐碎,并且全书语言过于平实,絮絮叨叨的,像是在看一部没有波澜的生活剧,看得人想要弃剧,到了与钱钟书的`感情戏,开始让人沦陷其中。
世间有许多深情的夫妻可惋叹,有许多悲壮的爱情可歌泣,亦有许多坚定的婚姻可标榜,如梁祝、如牛郎织女,如林徽因……但是读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品了这么多,觉得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和婚姻才是我心中认为最好的爱情。他们是相互照顾的生活伴侣,他们是相互支持的工作伴侣,他们是相互升华的灵魂伴侣。
她在他出国深造的时候,毅然选择休学去陪伴,原因是知道钱钟书不能好好照顾自己,于是“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她在他归国写文章时,承担起了所有家务,生火、做饭、洗衣……她成为他的第一读者,并能提出最好的建议,帮助钱钟书成就了《围城》这部巨著;她在他病榻前,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四个月,哦,不,一生如一日地爱护着他。世人可能读到最多的是,钱钟书对杨绛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而让我读到最感动的话是钱钟书在暮年对自己妻子说的“照常理我最应该妒忌你,但我最欣赏你”.这是来自心底最深的认可,又表达了自己那种比认可更浓烈的爱意,读到这句话时,那种发自心底的认可触动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
如果说人和人的缘分是注定的,那么第一份神奇便是在杨绛小时候,家里第一租房子的时候,租到的竟然就是钱钟书家里的房子。缘分,真的妙不可言!他们初见,便一见钟情,入了彼此的心。作者用了这样一番描述,说:“即使躲开了她明眸善睐的双眼,也无法逃开她在自己心中的反复纠缠。”真是把那份入心之感写得丝丝入扣。在后来的相知相伴岁月里,写道“生命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则是最好的陪伴。”的确,真爱之名的陪伴的确是生活中最大的奢侈品,可遇不可求,更何况是跨越了动荡、跨越了距离、跨越了“文革”、跨越了生死的陪伴,至此一生,都是你。英国传记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的句子:“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想在他们的婚姻里,这句话是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
全书用来形容杨绛最多的词语归纳起来大概是:“内心明朗”、“安之若素”、“淡泊明朗”,之前看分享的帖子,读到最多的是那句:“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到后面发现这句话其实不是杨绛先生写的,不过,她确是这样一名伟大的女子,越读越对她产生深深的敬意。她没有张爱玲的哀伤,她没有三毛的悲情,她更不像陆小曼那般放纵,亦没有林徽因的小家子气,如作者所说“大凡优秀的女性,最为难得的品质就是内敛”,她是我心中最具有大家风范的女子。
历经“文革”被剃头,被学生无端诬告,她没有哭哭啼啼,没有躲在角落里避不见人,她换上漂亮裙子、精心梳洗、光鲜走在人群中,她目睹了人性的自私与险恶,却不曾忧患恐惧,即使后来再经历人世沧桑,也无忧无惧。是的,“受辱而不羞”,诸多苦难没有把她打垮,反而增添了她的韧性。后来,自己八十高龄,心爱的人患了膀胱癌,最长的住院时间是四个月,她坚持亲自照料,每天照顾钱钟书的起居饮食,在这样的日子里,自己年轻的女儿患上肺癌并离世,她忍住巨大的悲痛,呵护着爱人的心,在后来的日子里,在葬着女儿骨灰的雪松下说了一句话:“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读这短短一句,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位母亲刻在心底不能比拟的伤痛,是那份对女儿无处安放的深切怀念,寄于明月,寄于松柏。
作者说:“人生在世,‘一帆风顺’不过是个美好的祝福,磨难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坚忍,蹚过世间的黑暗,走向黎明。”是的,一个人走向成功会让人羡慕,一个人走向辉煌会得到很多喝彩,而一个人跨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姿态会让人满怀敬意。只有经历了暴风骤雨,才会懂得,波澜不惊更是一种超脱。
一位女子,以她行走于世的姿态和她为人处世的智慧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我想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末了,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让我突然想起多年前读到的切*米沃什的那句:“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这种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自始至终都能活在自己的意志里的洒脱和自由,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强大的内心才能发出的与这个世界最强有力的抗衡。
最好的爱情,如杨绛和钱钟书,他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尊重,爱屋及乌”,最好的女子是杨绛,她安之若素、明朗豁达,内敛而不失韧劲,沉浸而不淹没于世,一生优雅,一生充满力量。
谨以此表达对杨绛先生最深的敬意,于20xx年8月20日晚。
附喜欢的经典词句:
这世间姻缘的美好是伴随,而不是追随。
珍惜得到的每一分,而那些没有得到的,皆是本应与自己无关的。
没什么后悔的,人活着不一定全是为了享福。
淡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让人释然,而且会让人获得安慰,更可让人更好地行走于世间。
香港作家李碧华: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时间壮大吗?不,是心,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际。
越是放不下的,越会成为你的心魔。
第五篇: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本站推荐)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原创: 许明月
初闻“杨绛”这个名字,是16年5月下旬,那会儿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连上了几堂课的我们略显疲惫,语文老师为活跃课堂,便给我们放了一段喜马拉雅FM,是关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那时候我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做钱媛。在她的回忆里,家是她的“万里长梦”,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那么我的又是什么样呢?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是小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这也成为人们的聊点。男孩子生来注定是要延续香火和养老的;而女孩子会嫁人,养也是白养。因此家人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转变:农忙时会拜托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会分我一份、怕我趁他们不在对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觉得家人对我不公,直到初一那年,家里发生火灾,所有财物化为灰烬;而母亲和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离开了家,至此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无论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边。
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而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是个老实、健壮而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人吃人的社会里,他对于家是向往也是背弃。《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关于我的家,我也有一个万里长梦。
春天,蕨菜笋子泛滥,清晨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上山采摘。破土而出的笋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笋子嫩肥、短壮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叶嫩芽加上熏制的腊肉煸炒,配上白米饭就开始了我的午饭。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以至于四年级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时,上桌满满不适应。他们说女孩子吃饭要矜持,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而我喜欢无拘无束。夏天,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去河边游泳摸鱼,而是成群结队的组团上山偷果子,路过菜地时,也会顺手牵羊摘几个黄瓜解渴。桃子树、李子树都结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绿叶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涩的李子,几束阳光隐约透过叶缝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绚丽的画。我们的战略是一个人放风,三个人爬树,剩下的两个人负责摇树或者捡掉下的果子。满载而归后来不及去河边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里送。爽口的果肉,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对夏天的记忆。当然,吃酸汤、吃凉拌的烤茄子烤西红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带来的是收获的喜悦,大人们割麦子,小孩子则堆麦草垛,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里,到饭点了大家伙便停下来歇息,饭都是从家里带来的,简简单单却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
冬天,我会从家里带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书上课,因为教室条件不好,没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决。而家远的同学会带上装有米饭的铁饭盒,学校负责生火蒸饭,那时候的营养午餐是每天中午一个鸡蛋。对我而言最快乐得属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年来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腊肠、熏腊肉……这是我在城里生活多年再也没有经历的事,因而对于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畅想是万里长梦,当然还有其他的梦。
线下支付广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换物的生产交换方式依然存在。()每个周五,大爷都会从邻镇拉来几箱自家做的米粉,我们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换。冰凉的米粉切条,放上自家做的酸汤,凉拌豆芽海带,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酱油盐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为没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换的数量不多,那段时间里,我对于大爷的下一次的到来很是期待。偶尔某个周六,大叔依旧会从镇上开着小货车到村门口摆摊。“打火机一块五两个,肥皂五块钱两坨,耗子药五块钱一包”,倒背如流的口号成了一种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以至于在城里生活多年,偶尔上街突然听到它时,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的周日依然很多人去赶集,阿婆家老母鸡下的鸡蛋装满了一箩筐,微微颤颤地带着小板凳加入了摆摊的行列;大爷用竹条编制的草鞋、箩筐、簸箕、蒸笼等也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伍,等待中意它的买主……
白驹过隙,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已然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稳重。在这交织着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于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你往后的各种改变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出人头地,而我喜欢顺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农村人对的那份淳朴与恬静,多的是坦然和豁达。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学以后,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学校离家只有三个小时的火车,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里,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