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

时间:2019-05-13 15:5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

第一篇:“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

“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

■刘淑玲

《听杨绛谈往事》终于出版了,这是一对年龄相加达177岁的老人共同完成的一本书,书的内容自不待言,这本书的诞生就是一个传奇。

杨绛说:“经我的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

这是杨绛的传记,又不只是传记,这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杨绛的人生故事离不开钱锺书,他们相濡以沫63年的婚姻是杨绛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听杨绛谈往事》记录了独有的钱杨式“人性与世态”。

杨绛是智者,这种智慧与修养反映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分外精彩。钱锺书说杨绛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个角色:妻子、情人、朋友。这是对杨绛的至高评价,也是真实写照。杨绛出身名门,是满脑子西方文学经典的MissYang,是家世丰厚、养尊处优的“四小姐”,却在婚姻生活中默默地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务,敬老抚幼,诸事忍让。尤其是战争时期动荡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大家闺秀降为“灶下婢”,尽管十分劳累辛苦,脸上总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委屈怨尤的表情,还在灶旁炉边完成她的剧作。所以钱锺书叹曰:他娶到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在钱锺书眼里杨绛是无所不能的人。生活中的钱锺书笨拙,书呆子气十足,杨绛体贴关爱,并用她的幽默把这一切智慧化了。她对钱锺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紧”。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她对爱情的诠释不是Iloveyou,而是Ido,Ibe。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锺书织的一件毛衣,钱锺书却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锺书而言,这样的爱情该值得何等珍爱。杨绛说:“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这句话看似平静,胜过一万首爱情诗。杨绛先生用最高的智慧,实践了她对爱情的理解。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一部知识女性的爱情读本。

杨绛是著名作家,《听杨绛谈往事》里很大篇幅是对杨绛作品的评述,这种评述的方式极其特别,有杨绛自评,也有钱杨互评,再现了很多作品诞生时的历史场景与深层契机,是一部鲜活的微观文学史,可以看作杨绛作品研究的特殊史料。

没有人比钱锺书更了解和欣赏杨绛的睿智才华。书中记录了钱锺书对杨绛作品的精彩点评。比如对杨绛散文,钱锺书就自愧不如并万分折服:“杨绛的散文比我好。”“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他对杨绛说:“照常理讲,我应妒忌你,但我最欣赏你。”“有出版社要将我年轻时的作品与你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出版,我不太献丑了吗?”杨绛的作品,人们最喜欢的是她的《干校六记》和《洗澡》,钱锺书却认为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笑话”》是杨绛最好的中篇小说。《“大笑话”》表面看来夸张幽默,实则悲剧感极强,揭示出把世俗当做智慧的所谓知识者中,心相知的两情相悦更难寻觅,更容易被毁灭,也更弥足珍贵。从钱锺书对《“大笑话”》的激赏可以体会到他写《猫》和《围城》等小说的用心。对杨绛的剧作,钱锺书也发表过知音之言。杨绛的第二部话剧《弄真成假》上演之后,钱锺书看了回来说:“我也要写,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杨绛的话剧催生了《围城》。对她的译作,钱锺书都有真知灼见。杨绛对钱锺书作品的解读,书中都一一道来。作为作家,他们都是独立的创作者,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相知的人,他们的作品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听杨绛谈往事》第一次把他们这种血肉相关的文学体验记录下来。因而“钱杨互评”,成为《听杨绛谈往事》中最有意趣的内容。

杨绛的一生动荡不宁,但她一路走来荣辱不惊,气定神闲。作者说,她听杨绛谈往事,思考最多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杨绛的人格魅力到底在哪里?的确,杨绛是个奇女子。抗战时期,放下大家闺秀的身份,颠簸辗转仍温婉坚强;“文革”期间,发配干校却旷达乐观,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干校六记》。她历尽坎坷却淡定如水,饱经世事却纯真依旧,晚年生活有如“龟蛰泥中”,却胸怀大爱,料事如神„„

这本书,有两个章节都是以“零”命题:《我是一个零》《我还是一个零》。能够把自己归为“零”的人是了不起的。“零”是一种至高境界,是一切的起点。“我必须把自己降为零,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同类中甘居末位,就永远不能解脱。”这是甘地在自传中向世人的宣言。杨绛不是政治家,她的“零”代表着本真:保其天真,成其自然,身处卑微,脚踏实地。竭尽一切远离虚荣,不慕虚位,努力保持真我,显示了她的人格力量。

杨绛说:学会判断和自我克制,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要以理性锤炼心性,保持幽默和旷达。杨绛一生与幽默相伴。幽默来自于她对这个世界的爱,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她的性情、才华和智慧,使她保持一颗仁厚和博大的心,拥有仁慈和勇敢。正因为如此,书中第一次披露了许多让人感动唏嘘又钦佩不已的历史片段,却在她的叙述中妙趣横生,黑暗的人生被她一笑带过。

比如书中有一节叫《体味人生》,回忆了许多杨绛在干校生活中的有趣片段,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拉野屎”。作者说,杨绛回忆起这个惊险的夜晚时,仍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个留学牛津、学贯中西的美才女,在被改造的日子里,不得不在天寒地冻、漆黑荒凉的山村郊野,学着猫儿留下一处“野屎”,这是中国历史多么有趣的一个细节。这些细节杨绛并没有写在《干校六记》中,我们何妨把它们看作《干校六记》的续篇?

《听杨绛谈往事》写作时,适逢中国话剧百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上演杨绛先生早年话剧作品《弄真成假》和《称心如意》。杨绛先生的往事回忆又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她特意亲笔撰文《杨绛与杨季康》,发表于2007年10月15日《文汇报》。96岁高龄仍是文笔生动,一派纯真。

钱锺书先生离去后,杨绛按照钱锺书的意愿,于2001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Philobiblion Scholarship),取拉丁语“爱好读书”之意,也是来自钱锺书任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时所主编馆刊的名称,把他们夫妇全部已有和其后发表作品所获得的稿酬全部捐出。杨绛说:“在中国,一字一句的钱我都捐了。”她翻译的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卖了80万套,已资助几百位同学获奖。有人把杨绛看作是堂吉诃德的化身,是仁慈与博爱的使者。多年来,吴学昭一直协助杨绛先生管理“好读书”奖学金。《听杨绛谈往事》最欢乐的一章就是记录这个既是往事却仍在继续着的故事。

《我们仨》和《我们的钱瑗》出版后,我惊异于一个老人能够坚强地支撑着如此孤独的生命,原来在她的灵魂里“我们仨”永远活着。看了《听杨绛谈往事》后,终于明白这个老人生命的力量来自哪里——不仅有“我们仨”,还有更倔强的信念,更旷达的人格,更广博的大爱。

吴学昭自幼学习英文,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又担任多年的驻外记者。为了让杨绛先生在温馨亲切的氛围中追忆往事,她从来不用录音机,而是默记。每次谈话后她都马上整理成文,而后经杨绛先生审读,一些记忆有误或不甚确切的地方,她就反复回忆,并送杨绛先生订正和修改。她不用电脑写作,她的文章是用钢笔写在稿纸上,每个字迹都整齐清晰。杨绛用铅笔订正,也整整齐齐地写在一侧,密密麻麻。在看这些细小的字迹时,吴学昭总是凝神专注,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补充。为了考证钱锺书日记中提到的元次山文《水乐说》中的一段话,她曾冒着38度的高温到图书馆去查阅校订。

书中涉及到了很多杨绛的老友,有些还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作者都客观地记录下来,还原历史事件中的生动片段,揭开了许多尘封往事。娓娓道来,文笔质朴,温婉亲切,和杨绛的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说,对待历史,不回避,不粉饰,因为,杨绛的“往事”并不只是个人的生命,而是历史的环节。

吴学昭特别感动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对灵魂的追问。写作《听杨绛谈往事》时,她身旁就放着这本书。华兹华斯(W.Wordsworth)说过: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这是杨绛和吴学昭都非常喜欢的名言。书稿完成后,原本打算收录杨绛先生的照片一百多幅。但作者执意要压低书的定价,忍痛减少照片数量并缩小了字体。我觉得特别可惜,曾经发表意见说:“书厚一点没关系,但一定要做得漂亮,这些照片都要用上,还要把字体加大才好。”但她说:“书是写给大众看的,不是要存在象牙塔里!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买不起太贵的书,写书的目的就是要他们从中体味人生,学习做人。我不用这本书来赚钱,也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我只愿意拥有广大的普通读者。”

2008年10月12日

第二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第四篇:钱学森和杨绛的故事

钱钟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出名的文学家,他写给妻子杨绛的情书有很多。钱钟书写给妻子的每一封情书都十分感人,都是他内心真情的流露。下面是钱学森和杨绛的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钱钟书是当时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当1932年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时,钱钟书就已在三年级本科生中赫赫有名了。名气很大,新生一入校便都会知道他。一般低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敢冒昧去拜访他,所以许多新生都有觉得他很神秘,更想一睹他的风采。

1932年春天,在一个风光旖旎的日子,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织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同乡才子。杨绛初见钱钟书时,他穿着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钱钟书的个头不高,面容清癯,虽然不算风度翩翩,但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在目光中闪烁着机智和自负的神气。而站在钱钟书面前的杨绛虽然已是研究生,却显得娇小玲珑,温婉聪慧而又活泼可爱。钱钟书侃侃而谈的口才,旁征博引的记忆力,诙谐幽默的谈吐,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一见如故,谈起家乡,谈起文学,兴致大增,谈起来才发觉两个人确实是挺有缘份的。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到钱钟书家去过,虽然没有见到钱钟书,但现在却又这么巧合地续上“前缘”,这不能不令人相信缘份!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又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都被前辈大教育家张謇誉为“江南才子”,都是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真所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当然最大的缘份还在于他们两人文学上的共同爱好和追求,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灵的默契交融,这一切使他们一见钟情。1933年,钱钟书与杨绛订婚。1935年至1938年两人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1947年钱钟书先生在写作《围城》期间,由于当时生活拮据,如果钱先生把时间用来写长篇小说,而少上课的话,钱便就挣的少了。这时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多一些时间写长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还和夫人杨绛一起相互欣赏彼此的阴阳头。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干校的生活极其艰苦,两人仍旧相依为命,在特殊的年代依然保持了极其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起等待着黑暗的过去。

1981年杨绛出版了散文集《干校六记》。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

1998年12月19日晚8时三刻许,钱钟书先生病危,凌晨7时许逝世。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之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

一家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去作,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杨绛全部挑起负累,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事情。这当中包括钱钟书病重和女儿钱瑗住院期间,她每天要去探望,当时钱钟书已经不能进食,她总要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钱钟书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将就”!

钱,杨二位一生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时刻,始终心手相依,乐观的面对一切人生中的事情。从一见钟情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给我们更多感动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感情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会放开彼此的紧握的手。一起度过。

第五篇:杨绛语录

杨绛语录

1、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

2、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3、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4、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5、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6、默存和我住在清华的时候养一只猫,皮毛不如大白,智力远在大白之上。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它妈妈是白色长毛的纯波斯种,这儿子却是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圆脸,灰蓝眼珠,眼神之美不输大白。它忽被人抱出城来,一声声直叫唤。我不忍,把小猫抱在怀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亲。

7、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8、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9、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0、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11、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12、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13、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14、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15、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6、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17、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18、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19、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奋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

20、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21、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22、人类并不靠天神教导,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

23、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24、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2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6、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27、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28、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9、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30、胡小姐觉得他(余楠——编者注)攥着两拳头一文不花,活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听说他屡遭女人白眼,想必有缘故。不过,作为一个丈夫呢,这也不失为美德。他好比俭啬的管家婆,决不挥霍浪费。反正她早就提出条件,结了婚,财政权归她。余楠一口答应。在他,财政权不过是管理权而已,所有权还是他的,连胡小姐本人也是他的。

31、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32、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33、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34、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5、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36、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37、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

38、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下载“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杨绛谈往事”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绛经典语录

    杨绛经典语录15篇 杨绛经典语录1 1、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2、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

    《杨绛》读后感(大全)

    《杨绛》读后感1 关于生活态度-豁达从容人只有一双手,紧紧地抓着过去,就没有办法去拥抱未来;人也只有一颗心,里面盛装了太多的苦涩,就没有办法再去装下点滴的甜了。很多时候,不是......

    杨绛经典语录

    杨绛经典语录 杨绛经典语录1 1、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

    杨绛经典语录

    杨绛经典语录 杨绛经典语录1 1、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杨绛2、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3、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

    杨绛的故事 中考作文题材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

    杨绛高考作文素材

    杨绛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杨绛 【人物档案】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

    杨绛经典语录(实用59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59篇《杨绛经典语录》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杨绛语录杨绛语录精选1.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奋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2.名......

    杨绛经典名言句子

    杨绛经典名言句子: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