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时间:2019-05-15 16:1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第一篇:《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我在网上搜索看看哪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可以在闲暇之时来学习学习,从而来改变自己的一些贯性的思维,来助我平时的教学一臂之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时发现的。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类型的学校后写下的,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学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先生说“要看到教室里的风景,就要看到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但观察周围的课堂,在这四个要素中,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教师仍然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与孩子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多是“我说-你听”的关系、“我要求-你来做”的关系,反映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读完之后我在思考,我们教师在课堂之上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呢!

一、个体成长的守望者

我们的教师要摒弃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这两顶帽子。就拿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成长的守望者。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二、学生发言的倾听者

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会倾听更源于教师的倾听。

《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有时对于学生不成熟的、稚嫩的表达,我们还真是缺乏了耐心。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习惯是课堂上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自己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然后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出作应答,学生认为自己被关注被重视,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学会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气氛。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碰撞与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学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弊端很多呀,不可取!

三、知识建构的设计者

《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作为教师,一堂课,课前教师得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来诱发学生的学习,怎样组织合理、有效的活动,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教师只有做到了“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才能“用教科书学,而不是学教科书”。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个性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要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想法,愿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打造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异彩纷呈,我们的教室也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让我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作者:周红

出生于197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教403班数学和科学学科,任校教导处副主任,分管数学学科教研及学籍管理工作。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主持一项市级课题已结题,曾被评为“马鞍山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花山区师德标兵”。所带班级曾荣获市级“先进中队”称号。

教育格言:我坚信教学相长,学生成就我的发展,我会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努力。

第二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三篇:课堂笔记到底该怎样做

课堂笔记到底该怎样做

鲍润霞

为了提高听讲效果,即时做笔记是最有价值的辅记方式,尤其是学生上课,因此,一般情况下,师生对此都非常重视。

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很会做笔记,他们往往还会定期进行课后笔记整理,正是因为他们课上注意听讲,随时记下了该记的东西,课后又及时进行了复习汇总,所以,老师所讲的知识,他们遗漏的比较少,咀嚼得比较充分,这就充分保证了学习质量。

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笔记往往也存在很大问题。他们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做得很细,一节课下来,他们笔记做了很多,但是很琐碎,忽略了听讲,一节课下来,往往是笔记记了很多,脑子里听进的东西却很少,并且课后他们不重视整理,也不重视复习。课堂上他们是只会记笔记的工具,课后他们又把笔记扔到了学习之外。第二种是不做笔记,这些学生一般不注意听讲,要么不想学习,要么不知道哪些是需要记录的,他们听讲的精神状态多半很懒散,零星记下来的一点东西课后也不会去整理和复习。因此,他们的课上听讲效果很差,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成了过眼云烟。时间一长,学习成绩就下来了。

对于老师来说,除了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情况之外,还需要重视他们的笔记情况,尤其是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分析他们的笔记状况。为此,我对自己班上的学生笔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31个学生当中,笔记做得详细,并且课后有整理的,4人,他们是周辉、张雯丽、林凤、陈朕,成绩比较优秀,名列年级前茅,其中周辉是年级第1,张雯丽年级第3,林凤年级第30,陈朕年级第54,他们听课的精神状态非常积极,不仅跟老师有呼应,而且往往是学习活动领导者。笔记做得很详细,9人,他们以女生居多,比如郑俊娴、赵甘琳、陆佳琦、余萧萧等,男生里有张天宇、金山、王晨俊,因为他们笔记记得过多,脑子里记得反而少了,并且,除了陆佳琦,其余8人也很少进行笔记整理,他们的成绩陆佳琦、张天宇、王晨俊较好,其他几人都比较差。笔记做得比较粗略,15人,他们经常需要老师提醒才记笔记,笔记量少,课后也很少整理复习,教学成绩也基本处于年级中等或者偏下;另外还有3名学生,几乎不记笔记,他们是旷涵宇、金晓俊、梁晓薇,旷涵宇是一个性格比较特殊的学生,高兴时精神状态很积极,他会压倒所有学生,把课堂变他一个人的,不高兴时他会完全游离课堂之外,他对语文比较有兴趣,也喜欢写作,但却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他的成绩在不断退步;金晓俊的性格与旷涵宇有点相似,但学习积极更差一些,总是游离于学习之外,成绩也很不理想;梁晓薇的性格没有问题,但对学习几乎完成不感兴趣,总想离开学习环境,想出国,所以,她一般情况下都是懒着不动的。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做出了特别要求。以培养学生自觉记笔记的习惯为目标,首先要求所有学生听课过程中必须始终握笔在手,不待老师提醒即能记下所有重要内容(除了板书之外,老师重复两到三遍的东西,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隔天抽测课堂所学内容;每周收查一次课后笔记整理;每月展示一次学生课本;定期安排学生介绍自己的笔记记录情况。同时指导他们记笔记的一些方法,比如,随文笔记记到书上相应位置,课文总结性内容记到书上空白处,文外补充性内容记到笔记本上,课后笔记整理要分类,并且在笔记本扉页建立分类目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除了旷涵宇之外,其他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记录完整、课后整理,从隔天抽测的情况来看,听课效果在不断提高。

反思这件事情,我觉得要想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必须从课堂笔记入手,但指导是第一位的,因为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之外,会不会记笔记、怎样进行整理也是需要老师手把教给的。所以,老师重视了,学生才能重视,决定权还是在老师这里。

笔记并不是记得越多越好。太少自然不行,但如果只顾着记笔记,必然会影响听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在讲课堂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重点分明,以方便学生记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笔记记录的情况,对于记得过多和过少的,应能及时发现,及时提醒。以保证大多数学

生能够做到重点内容无遗漏,而且听懂、理解、掌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记到什么地方其实也很讲究。有人喜欢用笔记本,看起来比较清晰、好看。但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讲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子、段落,应该让学生记到书上的相应位置,这样便于课后复习。如果记到笔记本上,恐怕需要学生把书上要点抄到本子上,否则课后将无法找到对应关系。如果是补充内容或者知识整理,则应该让学生记到笔记本上,尤其是内容比较多时。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必须提醒学生一些特殊的内容应该记到哪里。

记笔记是为了辅助记忆,因此还有更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后整理和复习,不然的话,记笔记就没有意义了。但很多学生没有整理和复习的习惯,记笔记的意义也完全丧失了。因此,教师应结合作业布置、课后小测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整理笔记和复习的习惯。记到书的笔记不一定都需要整理,但如果是分析试卷,整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试卷比较零散,容易丢失,如果课后不做整理,也就等于没记笔记。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差了。

因此,记笔记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其实说到底还是老师的事。

第四篇:《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读了《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这一文章,我想到了自己学习语文课程的经历,同时对于课堂改革也有一些浅显的看法。

本人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12年多,上大学后,我学习数学专业几乎不再学语文方面的知识了。回想这12年多的语文学习——从拼音的读写认识到汉字的认识读写,再到词语认识读写造句,理解某句话的意思怎么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自己都只是按部就班的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看课外书的时间很少几乎没有,回想起来还是自己对于语文的学习理解不够。记得同班有一个男同学对于语文学习十分热衷,平时最喜欢阅读了,别人不要的报纸他拿来读,到处找同学借书看。现在回想起来挺惭愧的,那时的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热情,只要有东西阅读就非常开心满足。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以下几个想法:

1、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持有一颗质疑的心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师郭初阳对于语文教材《鞋匠的儿子》一文里的插图提出了疑问,他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对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质疑。郭初阳提出“一本能让小孩愿意打起手电在被窝里偷偷读的教材才是好教材”的一言,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任务的艰巨,现在的语文教材是不可能达到郭初阳所谓的“好教材”的标准,最起码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是不会因为自己喜欢语文课本的内容而去开夜车的。郭初阳、蔡朝阳、吕栋几位70后一线语文教师概括出三套语文教材的四大缺失非常的有道理,但是若要正真的去改掉这些缺失却是十分艰难的。

2、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尊重孩子天性和生长节奏,让孩子自由快了的生长。课堂中我们要向窦桂梅博士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孩子们能够如临其境的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深刻的。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习中孩子们去表达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孩子们存在问题的时候适当给予提醒。

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不仅在于外在教学文本内容的改革,而且教育者思想上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篇:你该怎样工作读后感

几句简单的鼓励,让我感受到主任对我给予的厚望,我会努力,真正靠自己的勤奋和投入有所作为!以下为读书的感悟,希望能用文字记录下来,与工作室的同伴交流,你该怎样工作读后感。

《你该怎样工作》读后感

(一)《你该怎样工作》是一本励志书,看了序言后,被它吸引了,里面以很中性的立场,很实在的点出了“打工者”真实存在的一些想法,道理深入浅出,深有同感。

一、你在为谁工作

确实,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单位工作,为领导工作,其实这就是我们工作很累的原因,因为,我们有此心态,我们就成了工作的奴隶,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80%的人不成功的原因,寓乐于工作、驾于工作。这样你就是工作的主人 努力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件事,在工作中积累提升,把工作做为事业,必定成就事业,这可能说是20%的人会成功的主要原因。

二、为价值工作还是为薪水工作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会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自己的工薪太少,自已代遇少等等。其实,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永远是为自己,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领导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尽力想象自己的工薪不如将眼光放远,发挥自己的才智与热情用于工作之上,保持自己的工作热情,这才是支持、帮助自己的发展与成长,读后感《你该怎样工作读后感》。

平时睡觉之前,先要看一会书,今天看了书中的第四章,这些信念一辈子都要坚持,用心去做每件事对我感触很深。书中说到:用心做好每件事,做每件事都要用心,这是要求员工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用心做与用手做不一样,只有用心做才能获得好的质量和效果,也才能不辜负自己的职业。工作中要牢记“不做便罢,做就做好”。

就如:有一段时间我园被老板买下来,我经常抱着我只是打工的、我是为我的养老金而工作的、其他一切与我无关的态度工作。过了不久,发现如果这种工作态度到最后会导致每月的养老金都交不起。我觉得工作是为我自己,一定要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做好每件事,那成就肯定会超出自己的预期:有付出才会有爱。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责任感。现在我每天都和我班的幼儿抱一抱,俯下来听听他们的童言稚语,帮他们拉拉衣服、梳梳辫子,带领他们一起活动、游戏。渐渐发现每个孩子都一样可爱、漂亮,那份关爱完全由心底涌出。

因为我付出了,所以也就感到了爱。所以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允许自己做到次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能只完成百分之九十九。不论我是民办的老师或者我只拿一点点工资,我都会保持很好的工作作风。用心、用创作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父母爱孩子 到底该保持怎样的尺度

    父母爱孩子 到底该保持怎样的尺度? 生命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上周末,台湾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教授来到杭州,在“生命教育进家庭”教育教法培训活动上,用各种体验式游戏告诉家长......

    班主任总结-张军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今天的学生(小编整理)

    我们该怎样教育今天的学生 张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难管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呢?方法也有许多,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