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函关漫谈
“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三线建设的丰碑中;他们的故事,深藏在大西南的山水间。这些新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们,在那个穷困岁月发愤图强的壮志豪情,是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无论我们将来走多远,都不应该忘记出发的地方!”
全书的开篇引领着我带着崇敬的心翻阅三局的辉煌历史历程。初出茅庐,为开拓攀枝花钢铁基地,三局先辈毅然前往当时科技经济最薄弱的西南三线地区,路遥靠行步,那一代英雄从荒芜之地踏出了三局不平凡的路。随后,移师荆楚,三局乘改革开放之风南下东征、北上西进,“布局华夏征四方,天高路远梦无疆”。“深圳速速”、“双塔传奇”、“三大战役”,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奠定了三局发展成为所有建筑行业的排头兵,合同额、利润、营业收入均为最高的工程局。
虽然已经在三局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些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有些故事也是头一次详知。一点点的传奇故事,反映了三局从涓涓细流,不断跨越,融汇形成奔腾磅礴的大河。一路读来,仿佛一路浪花飞溅、高歌前行、势不可挡。三局爆发式的发展史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同样震撼了我这个参与者。
掩卷反思,书中所写三局不断攀越自我,从一个高峰迈向另一个高峰的发展,却与自己亲身感受又不那么一致。三局的发展真的是如此简单的一路高歌猛进吗?
当年三公司东征上海成立上海分公司,承接了上海金桥项目,是上海浦西最初的五栋超高层之一,也是书中提到的一座高峰。但当时在金桥项目辉煌过后,却发现整个分公司在上海仅只剩两个很小的工程,大批的员工面临无工程可做的境地。陈旅平接管上海分公司后,重新从市场做起,拿下港汇、汇银等项目。在强龙不压地头蛇的上海,拿下了徐家汇一整条街的工程,这才有了后面上海正大项目的新辉煌。企业发展从表面看是高峰连着更高的峰,但高峰和高峰之间是有低谷的。三公司从低谷中爬了出来,才能迎接新生!如果爬不出来呢?四公司扩展海外工程,在施工非洲某工程时,一个项目的问题,直接导致四公司运营中断。最后企业注销、人员分流。爬不出来便是湮灭!
更立体地看三局发展历程,与其它企业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史,同样也伴随众多的挫折和艰辛。那么三局为何如此“幸运”地成为了排头兵呢?
我作为长期在三局体制内的一员,一直觉得三局并不优秀,内部管理仍存在许多待改进的问题。某次我参加外部ISO标准的学习,遇到湖北省建某公司总经理。我感叹他作为企业领导如此重视标准,亲自带着企管部、质量部等负责人参加标准的学习。而他由衷地羡慕我们三局,感叹三局已经运行得很好了,大家却还都在思考如何变革提高。不像他们,是实在运行不下去了,大家才会同意改革。听完这位总经理的感叹,才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每一次高昂的浪花飞溅,必有一段低沉的蓄力!三局的发展并不如书中描述的如交响乐一般的欢乐澎湃,更多的是平凡,更像柴可夫斯基那首《如歌的行板》,平静、低沉,甚至有如痛苦的啜泣一般的乐章。三局的每一次攀升背后必都经历过长期平凡而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一次次争先改革的阵痛。而正是三局人耐住了这份平淡,这份无声的拼搏和一次次改变的痛,三局才能够步步为营的翻越一个一个的高峰。
写作本是艺术创作,它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敢为天下先》作为一本展示三局发展光辉历程的书,只能将生活中那些令人激动的瞬间进行渲染,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激动人心以外的波澜不惊。三局人的工作就是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交织着艰辛、苦恼、泪水和欢快。
书中描述的水城杜鹃顾晴霞,一直为三局默默奉献,到退休还成为总承包公司和混凝土公司初创时的技术系统的“保姆”,她留下的可不只是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精神遗产。作为三局50年的“十大功勋员工”之一,那句“工匠精神,薪火相传”才是她一生的写照。一句工匠精神的背后是多少默默无闻的奋斗,却又是平平常常的生活。许许多多的三局人都是一个个生活中平凡的行路者。以不为被铭记的工作态度,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将敢于争先的精神朴实地植入每一个三局人的基因,薪火相传!
一个个平凡的三局人,像一个个无声的音符,共同奏出一首无声的歌,静水流深,势不可挡。
第二篇:《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我透过厚重的这本《敢为天下先》,从宏大有序的整体策划和饱含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中建三局人50多年来“争先精神”的人和事,如同一帧帧画面栩栩如生。
在《敢为天下先》这本书中,我读懂了什么叫“战天斗地”,什么是“铁脚板传奇”,什么是“双塔奇兵”,什么又是著名的“珠海经验”。我读懂了中建三局人在“布局全国”中的激情和汗水;我读懂了中建三局人在“转型升级”中的艰难与探索;我也读懂了中建三局人对筑梦未来的豪情与壮志。
在《敢为天下先》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攀枝花是中建三局精神的圣地,是一直坚守的战场,更是激励永远前进的巍巍高标。我看到了中建三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风采。我又看到了中建三局人在工程建设中顶风雪、战酷暑,在国家三线工程建设中筑起中国建设丰碑,展示了英雄的足迹和风骨、精神的光芒和力量,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在《敢为天下先》这本书中,那一张张珍贵照片,弥足珍贵,再现了中建三局建设者转战南北的战斗历程,展示了参建员工精心铸造精品工程和精神产品的伟大实践,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珍贵图片,让我们深刻地懂得世上最宝贵的是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只要有精神支撑,就能永葆奋斗意志。
在《敢为天下先》这本书中,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和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为本书写的序,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他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高度,以宽广前瞻的视野,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既肯定了中建三局的“争先精神”是伟大时代孕育、铸造的伟大精神,更强调了要面向未来让争先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后人。
《敢为天下先》不仅回顾了中建三局建设者50多年来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也记录了中建三局建设者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的精彩故事,更是对中建三局人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传承“敢于争先”的企业精神,拼搏进取再铸伟业的精彩记录,也向我们广大建设者展示了最为关心和关注的中建三局成功的秘诀。翻开《敢为天下先》,我看到中建三局人那一幕幕亲历者的动人故事和一个个典型情节,使我对中建三局的企业精神有了具体化、人格化的透视。他们在深圳国贸项目施工中,展现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破解一系列世界级施工难题,积累极其难得的宝贵施工经验,创造了世界房建施工的奇迹;在挥师海外的作战中,中建三局人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则是一幅幅跨出国门、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情景。
《敢为天下先》是一曲中建三局人的争先赞歌!这是中建三局几代人共同谱写的雄伟赞歌,我们每一个中建人都要继续传唱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第三篇:《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古人云:“胸有凌云志,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勇气,但并非匹夫之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勇敢。只有拥有这种特殊勇气,才会取得成功。猴王孙悟空具有了“敢为天下先”的特殊勇气,从而登上了猴王之位。
话说自盘古开天地以来,花果山上有了一块仙石,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灵芝相衬。内育一仙胞,从开天辟地以来,每日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迸裂,飞出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石猴。
有一日,猴群们闲来无事,就去找山涧的源头。这一找,找到一个勇士。
这群猴子顺涧爬山,直至山涧源头,发现了一股飞泉。有一只猴子提议:“谁要是能寻得源头且不伤身体者,我等拜他为猴王”。这时,石猴钻了出来,大喊:“我进去!我进去!。”
只见猴王纵身一跃,钻了进去,穿过飞流直下的瀑布,踏上了铁板桥,见到奇石林立,空旷宽阔的大山洞,非常适宜群猴居住。不一会儿,石猴安全出来了,给大家找了一个安居之所——水帘洞。石猴当上了群猴之王。
这看起来似乎很巧合,凭着这“傻大胆”的纵身一跃,就当上了猴王,难道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这一跳真的很难吗?后来的猴子不是全都进去了吗?这时如另外一只猴子出来了,抢在孙悟空的前面,会不会出现“孙悟空二号”或是新猴王呢?表面看似如此。非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特殊勇气不是一般人能具有的。只有有勇有谋的人才可以踏入成功之门,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而正是“敢为天下先”这种勇气,是判断一个英雄人物和一个普通人物的最大分野了。
小学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在班上出了一道“奥数题”:3(x+2x)=27.并问大家:“这道奥数题谁会?”我看了这道所谓的“奥数题”,不过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况且还是课本上的。许多同学瞬间给出一个答案:“x=3”,但老师摇了摇头。
老师说,很多人犯了同一个错误,正确结果应该是“x=4”,老师不但做出坚定的结果,还板书了下来,但是我总感到老师错了。这时,我听到同学们私下议论:
“我怎么感到是老师错了?”
“不可能,老师是权威,不会错的。”
“但是我总是感到老师在考验我们。”
“不会的,难道老师四年以来考验过我们一次吗?”
“如果老师真的错了呢?”
“老师手里有答案,怎么会错呢?”
我心里非常纠结,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但是我感到老师的答案真的错了。看见老师那坚定的眼神,就怀疑是自己算错了。纠结——斗争。
最后,我鼓起勇气,站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出:“老师,您真地算错了,正确结果应是“x=3”。
果不起然,老师微微一笑,让大家为我这种自信和勇气而热烈鼓掌,并说出了真实目的。老师赞扬了我的勇气和机智。可见,“敢为天下先”决不是匹夫之勇(当然这种自信和勇气源于自己平时的积极努力和刻苦的学习)。这里面充满了奥秘。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特殊勇气,却对决定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哥白尼否认了日心说,那么现在我们还在科学界的阴霾中;如果哥伦布没有勇气去探险,就不会发现新的大陆。
可见,这一跳的背后隐含着中华五千年以来的一个重要内涵,包含着只有英雄人物所具有的特殊勇气。正是这种微不足道的特殊勇气,创造了一个个成功人士,描绘了一道道壮丽的人生风景线。现在,有一些人身强体壮,思维发达。但总会因为不相信自己而不参与社会上的种种活动,从而丧失机会。如果存在一种像孙悟空一样的“敢为天下先”的特殊勇气,就会走向人生巅峰。
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是收不回来的:说出去的话,波出去的水,失去的机会。只要我们具备“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加上平时的积极努力和刻苦的学习,并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就一定会为自己打造出一副结实的臂膀,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从而赢得成功!赢的人生!
第四篇:《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严谨求实,奋勇争先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付豪
爱好:网球 电影 摄影
毕业院校:东北林业大学
现工作地:北方公司北京机关商务部
工作感言:商务部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严谨求实的态度,我们要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项交付于我们的算量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我要多听从商务部领导和师傅的教诲,力求把每一项负责的任务做到最好,达成肯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奋斗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同时感谢商务部各位领导和师傅的教导和栽培。
天地形胜,城以盛民。人类的文明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建筑,建筑也因此记录着历史的兴衰。每一个大型企业无不有着艰辛却值得传承的发展史,这不仅仅是每一辈领导和员工的奋勇拼搏,更是对未来千千万万新员工的不断激励。
作为2017届新员工的一员,我因加入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而倍感自豪。虽然时间还不足一月,但是三局的争先文化精神时时刻刻充斥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七月初军训使我明白了团结一致的可贵,职业生涯规划使我认清了奋斗的目标,商务部算量工作使我懂得了严谨认真的重要。争先文化完成了我们从大学生活到工作环境的完美过度。我们要为建筑负责,为未来负责,争做建筑排头兵。
争先是敢想敢拼。时光匆匆,流年如水,相信最开始烙印在我们这些新员工心中的争先精神不是在运动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而是老一辈的建设者们创造深圳速度,建设三局标杆的决心。放弃金城大厦,投标深圳国贸大厦的坚决历史性的决断,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但是经过我们三局老一辈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还是做到了,深圳速度是新发展的代名词,是一公司成功的重要基石,敢想敢拼,努力去做,即便最后失败了,至少我们依旧问心无愧。
争先是不服输。在漫漫的三局发展史中,不乏众多付出了巨大贡献的女同志,从勤磨苦练定要和男子并驾齐驱的千锤姑娘程立芳到经历了深圳速度的李传芳,都向我们展现了可贵的争先精神。在与世隔绝的大山中,她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再苦再累,她们用青春做笔,用汗水和热血研墨,描绘出了建设工作者中最动人的画卷。
争先是勇于开拓。世间有一些人,筚路蓝缕,奋力开拓,只为了能为公司为后人创造更好的未来,他们不被外人看好,得不到最好的吃住穿着,却总能在无路的地方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1985年,去日本学习焊接技术的特种学习小组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最初他们不被看好,日本的培训专家认为这帮人想要一个月内合格简直是痴人说梦。但三局的培训小组用实力向他证明了中国人一定会按时完成计划的坚定和决心。这些前辈们每天集中学习七个小时,课余饭后探讨切磋,即便眼睛被刺的红肿,疼痛难忍,手中的焊枪也依旧不肯放下。在一个月后的结业典礼上,他们获得了各个国家的赞叹。我们会一直铭记这些奋勇开拓的精神,前辈们创造了最优秀的开端,我们也定将砥砺前行,以传承争先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信条,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为更美好的将来奋斗。
争先是敢于担责、担险、担难。诚信、担当,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身为国企,中建三局付起了应有的责任。汶川地震,中建三局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援救,无论体力不支,无论身临险境,三局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人,救人,赶快救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勇于在第一线奋斗也必将督促着我们的性格更加坚韧顽强。
争先还有很多种意义需要我们新一代员工去努力探索开拓。相信随着我们工作时间的增加,争先文化也犹如一盏明灯,会给我更多的帮助和激励。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都会奋勇拼搏,坚守争先文化,传承三局使命!
第五篇: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读《敢为天下先》一书有感
——
读这本书第一个感受到的是传承,为什么呢?首先它是一部以报告文字形式,系统记述中建三局辉煌五十年发展历程的书。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烽烟,到八十年代的春天故事,到九十年代建筑中国,再到本世纪初的世纪经典,中建三局历经50年风雨,从一支三线建设初期成立的国家建筑队,发展成当今一家年营业收入跨千亿元规模的大型央企,从传统施工企业发展成管理先进、科技一流的现代企业,从单一业态发展成多业并举的综合企业,正是几代三局人不断拼搏、不断传承的历程。
在项目上没有小事,作为一名土木人,要对建筑的生命负责。在这里,我们要对每一个我们负责的事情负责。西游记里有一句话,“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而在沙丁鱼效应中,为了生存需要,沙丁鱼通过彼此间的相互竞争,它们能在狭窄的水槽中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生活也是这样,竞争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而有着争先精神的人能在人生大道上走的又快又稳。读完《敢为天下先》这本书,同样可以得到三局人从书中传递的争先精神。
书中有许多让人难忘的情节和片段,而最让人难忘故事情节的毫无疑问是深圳速度这个故事情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三局人以自己果断和争先精神,投身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建设当中。在我们如今的时代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豆腐渣工程,而当时的三局先辈们用四砸马赛克这种举动,为三局的质量树立了一个金字招牌。至今许多人提起四砸马赛克,能想起来的是对三局的肯定和赞扬。在四砸马赛克的基础上,“四顶红帽子”通过对技术上的公关和忍受着国内外质疑的眼光,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新城市上将深圳速度向新中国和世界传播开去。四次滑膜的失败,对于建筑施工的继续都是一个极大挑战,当时的三局人的敢想敢做的精神为三局又立了一块金字招牌。在深圳一段很短的时间,三局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两块金字招牌,这就是三局人勇为天下先精神的体现。在尚未到达深圳的时候,三局可以在内地有着自己的发展,但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三局人毅然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敢为天下先,不惧未知的艰难险阻,永远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永远奋斗在祖国的第一线。一个家族传承的是否久远,并不是其财力和人员的兴旺,重要的是要观察它的家族文化氛围,对于企业也是如此,今天,我们接受三局传给我们勇争第一的精神,在我们对于自己的同事的教育中,更要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我相信,在这种精神的陪伴下,我会在人生路上走的又快又稳。
成功者大都是那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他们一般被人尊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人没能成功,就因为他们怕与众不同,害怕被“枪打出头鸟”,他们安于现状,安于平稳,因此,他们远离了成功。敢为天下先,要求一个人要有创新的精神,一个人踩着别人的足迹走,不会有成功,不会有壮举。比尔·盖茨就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人。盖茨认为,在当今这样一个高性能高速度的网络系统世界里,仅仅在桌面计算机上称王是不够的,网络系统最终必将使计算机工业的重心离开桌面。比尔·盖茨最初的创业伙伴保罗·艾伦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至少对于电脑的未来,他跟盖茨看得一样楚。当个人电脑还只是被人们当成一种“玩具”时,他们已经预计到它巨大的实用前景。
1974年12月的一天,在波士顿附近的霍尼韦公司工作的保罗·艾伦来到坎布里奇,冒着凛冽的寒风,步行穿越哈佛广场来看比尔·盖茨。他正走着,忽然停住脚步,他看到报刊亭里有几份刚发行的1月版《大众电子学》。这本杂志他小时候就经常看。然而,这一期杂志却令他十分激动,杂志的封面上有一幅阿塔尔8080型电脑图片,上面印着醒目的标题:“世界上第一部微型电脑,堪与商用型相匹敌。” 艾伦连忙买了一本,匆匆翻了几页,立即向比尔·盖茨的宿舍跑去。他见到盖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终于有机会动用BASIC做点事情了。” 激动不已的艾伦高声向盖茨朗诵了莎士比亚在历史剧《尤力西斯·凯撒》中的一段台词:“在人类的事务中有股潮流,洪水般的潮流奔向财富。如果一个人被这种潮流所抛弃,他的一生注定黯淡无光,凄惨悲凉。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海洋中酿酒漂浮。我们必须跟随潮流,顺流而动,否则,我们将失去人生的机遇。”盖茨明白,艾伦是对的。个人电脑的奇迹就要降临!一旦电脑像电视机一样普及,对软件的需要将无穷无尽。到那时,他们这些软件设计天才的前途将妙不可言。盖芡就是靠生产软件,成为天下霸主,世界首富。完全可以设想,如果盖茨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气概,就不可能有他辉煌的今天。敢为天下先,要求一个人有先行的勇气。1860年6月30日清晨,牛津大学幽静的林荫道上许多马车向博物馆大楼驶去,身着豪华钟罩形裙的太太们,由穿着很漂亮的绅士们挽着走下马车。许多身着黑衣的教会人士、学者、大学生、报纸杂志的记者,也纷纷踏上演讲厅的台阶,不一会儿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还有很多晚到的人站在门外院子里和草地上。主席台上坐着最有威望的雄辩的演说家韦柏福斯大主教和以赫胥黎为首的几位学者,他们形成两个对垒,接着一场激烈的论战开始了。会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不时发出哄堂大笑和暴风雨般的掌声,他们究竟在争论什么呢?
原来他们正在为动植物及人类的起源而论战。这场论战全是由一本刚刚出版的、绿色封皮的、名为《论借助自然选择的方法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的书引发的。这本书提出的观点骇人听闻,它否定了教会一直向人们灌输的“上帝创造世界”、“自然界是恒定不变的”宗教学说,而提出自然界的一切动物和植物是经过长期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时也否认了“人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与无尾猿有共同的祖先起源的观点。那么,这本否定神学、否定上帝的胆大包天的书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查理士·达尔文。正因为达尔文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所以他出版了《物种起源》,并受到后人的敬仰。要想成功,既需要敢为天下先,又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积极品质。盲目的大胆,没有思考没有计划,没有对策的天下先。不但不会使你成功,而且会使你一败涂地,输个精光。因此,敢为天下先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那些善于思考,有眼光有毅力的人,先行才会无往而不胜。《成功》杂志上曾报道过曾强先生的事迹就是这样的。
1996年曾强回国在首都体育馆西侧创办全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并立志要在电子商务上干出一番事业时,不少人曾报以冷嘲热讽。但“敢为天下先”的他认准了的事情决不轻易放弃。如今,网络咖啡屋不仅已发展成十五家连锁咖啡屋同时也成了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场所”之一,而且实华开公司还参与并支持国家工商局、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制定“网络咖啡屋”的国内规范。2000年是曾强和他的实华开集团加速发展的一年。2000年5月18日,是实华开的生日,在京沪高空剧烈颠簸的飞机上,曾强想起了四年前实华开当初的誓言:一年后,立足并竞逐于中关村,二年后立足并竞逐于北京高科技,三年后立足并竞逐于中国网络,四年后,立足交竞遂于世界网络之林。四年之后,在中国经济高速公路入口——上海的市中心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实华开电子商务中心,同时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获得了中国工商管理局的正式批准,实华开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电子权威的公司。
年初,实华开推出“e步登天”电子商务交易系统。3月,《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战——全球“大局观”下的中国电子商务》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面世,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并被指定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硕士生电子商务课程的教材。4月,实华开与欧美亚非澳全球五大洲采购商签约数亿订单,同时上千家中国外贸企业签约实华开、中国银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深圳贸易发展局等中国超大型企业纷纷与实华开建立战略聪明,实华开还和METRO AG在广州签署商业联盟,这些标志着实华开已代表中国全面进入世界级全球性电子商务的角逐之中。6月,“第三届全球电子商务论坛”是2000年中国和国际网络业的又一次盛会。组织本届高层次研讨会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是专门从事全球信息战略研究的一个非赢利性的国际组织,被誉为全球队信息技术领域内的“联合国”。其中,中国区委员仅有三个人,即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香港盈科集团主席李泽楷和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强。9月21日,自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到会客商最多、成交额最大的第88届广交会圆满落幕。出尽了风头的实华开带回了2亿美金的国际买家定单,数家外经贸部直属国内进出口贸易公司,实华开在20世纪最后 一次交易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1月15——16日,在文莱皇家大饭店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高峰会和CEO高峰会上曾强8分钟的精彩演讲给与会者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更为实华开带来了无限商机。面对这一连串的成功,熟悉曾强的人都感叹: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就决不会有这一切。一段段传奇故事,一个个人物,无不闪烁着争先精神的光芒。“敢为天下先”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三局的争先文化。争先文化的基因,也深深扎根于每一位三局员工的心中。“春天故事”篇中的“深圳速度”、“第一钢厦”、“双塔奇兵”,“鼎革则赢”,“建筑中国”篇中的“布局华夏”、“神木之花”、“珠海模式”、“地王至尊”、“正大经验”、“总包传奇”,“世纪经典”中的“三大战役”、“铸新时代”、“专业至精”、“挥师海外”,一段段传奇故事,一个个三局人物,无不闪烁着争先精神的光芒。
在三局的“三大战役”中,三局一公司安装公司参与了其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北京央视新台址”两大战役。其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他们组建投标团队,克服了设计标准要求高(日式标准)、超高层建筑施工经验少(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新设备新工艺难度大(变风量空调系统)等无数困难,全过程紧密配合三局总包投标团队,最终中标。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施工阶段,三局一安承担了工程最难啃的骨头——低区空调及主立管系统。他们从日本引进预制立管的先进施工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随钢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空调立管的预制吊装,保障了空调系统工期和质量,这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预制立管技术的机电施工单位。他们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国内第一部《预制组合立管》国家规范。同样在北京央视的机电投标中,以他们和中建国际、中建三局组建联合体投标并成功中标。在央视项目施工中,他们表现出了三局人“实干争先”的精神面貌,成为机电工程履约的主力军,保证工程按期完工投入使用。
“所为何来,去向何方”,这是陈华元董事长为《敢为天下先》这本书写的跋标题,这个问题同样引起我们每一位当代三局人的思考。而《敢为天下先》的第五篇“筑梦未来”,“核心动力”、“投资转型”、“地产崛起”、“提档升级”、“争先致远”、“国企责任”和“百年名企”,也给我们这个问题指引了方向。建设部副部长易军给本书的序言“家国天下,筑梦情怀”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建三局将继续在‘建长青基业,筑百年名企’的康庄之路上奋勇前行,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建筑的全体同仁,在同筑中国梦的神圣使使命面前,更应快马加鞭、一往无前”。
《敢为天下无》这部报告文学,读完让我们每一位从事建设行业的人自豪,也给我们每一位三公司的员工更多的激励。“筑梦”未来——三公司的人,只要薪火相传、代代传承、发扬争先精神,信念不灭,精神不倒,奋进不止,山西路桥三公司一定有更美好的明天,一定能实现打造百年名企的“路桥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