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陈日亮先生《如是我读》有感(本站推荐)
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
——读陈日亮先生《如是我读》有感
刘玉洁
佛家弟子阿难讲经,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开头,正可破后世之疑,表明他所传经藏皆是亲承佛前听佛这样说的。陈日亮老先生将其近些年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心得汇集成册,题为“如是我读”,此题可有两解,一是借用“如是我闻”的说法,意为“我是这样读到的”,以信徒聆听布道的虔诚态度珍惜文本、解读文本,这是老先生所强调的语文教师应磨炼的素质,即分析教学文本要“咬文嚼字”、处处留心。陈老先生教学生涯已逾五十载,仍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他如此谨严的态度,令人敬服。第二种解法则将题目理解为“如果是我来读”,亦无不可,文本分析本就见仁见智,同一篇课文换作不同的老师来读的确完全可以读成不同的样子。甚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能够锤炼出自身独特的语感和读法更是难能可贵,陈老先生之前著作标题“我即语文”,讲的应是这个意思。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此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陈日亮老先生谈心得并不是空中楼阁泛泛而谈,而是紧贴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文本与教学实际总结而出的对如何解读和处理文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建议:《<沁园春·长沙>上阙的三个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叙事的“层折”艺术》、《<林黛玉进贾府>就看“人物出场”》等等,在这些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中无不凝结着多年听课、研课、备课的教学智慧,可谓是字字珠玑。
我作为年轻老师,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就是在面对陈老先生聆听他诚恳而中的的教诲,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从中总结出了三点,将之作为今后语文教学的自我要求与准则,时时记在心头。
1教学生实际想学和应该学的。教学就像是准备了“一桶水”,如果不研究应该把哪些“水”装进“一杯”里,“只管乱倒一气,倒翻了杯子则可能什么也没有留下。”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兴趣、有收获,我想关键就在于课堂内容必须贴合学生学情。教师备课时要知道学生对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期待,阅读时可能抵达的层次和可能遇到的困惑,这些都成竹在胸从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有所采择,才能做到教学生想学和应该学的。
2引而不发。在我的理解,这里的“引”有两层意思,一是引子,一是引导:引子即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提问,引导则是在学生组织答案的过程中给予合适的引导。教师“有得须忌出”,学生“有瑕须细评”,引而不发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并尊重其思考成果,善加引导。
3谨严地“咬文嚼字”。语文是一门教“形式”的课,更准确地说,是教“如何从形式到达内容”的课,正确、谨严地解读了文本形式,这条从形式到内容的路才不会走偏,才能到达内容的彼岸。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理应培养自身谨严的阅读态度,克服懒惰、粗心、自满这三大敌人。
回过头来看,陈老先生所强调的“文本解读”的教学方法,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发现语文的美丽,能够从每一堂语文课中得到乐趣与收获,而我,作为一名新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也将以此为工作目标,将从前辈的智慧中所汲取的养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且不断反思,以求进步。
第二篇:读《楚辞》有感(陈嘉亮)
读《楚辞》有感
班级:高一(3)班
姓名:陈嘉亮
指导老师:温玉华 这是充满奇异与韵律的一本书——《楚辞》,本是四高诗时尚的时代,你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了这面,两股风骚,引领潮流,这自由的骚体诗,使人变成一只书虫,细嚼慢咽,却停不下口。
说到《楚辞》,它是主一由屈原,宋玉所创,后刘向将另汉代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堡等人所作的拟骚诗,也汇入成集,黄十六卷,从此《楚辞》就这样出现,但因王说加写自己写的《九思》,为《楚辞章句》并加以注释,才为大众所流传。黄伯思对《楚辞》有这一经典的概括:“盖拙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高,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文楚辞”。正因经与《诗经》的不同,才受许多人的青睐,鲁迅赞扬道:‘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这也是我欣赏《楚辞》的原因之一。
在《楚辞》中最有名的就是《离骚》了。从所周知,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屈原。诗人在创作《离骚》时,可从诗中看到他的伤感与失望,正直与潇洒,身世与才华。这三百七句中,我深深体会到屈原心情的低落,你又哭又叹,借前人不够拿美景来叙道你的心情,我知道你愿天下无小人,可是细细一想,人生苦短,清者自清,何必为小人痛哭流涕。你一身才华,一身正气,将你的伤心道出来,让我感到心悉忧呀!若我也到那时,必为你共饮今宵,解这痛彻心扉之苦。
还有你写的《九歌》,你流放到江南,可能是让你了解百姓,你的诗篇不仅多了百姓,还有神鬼,你看到一幅幅美景,让我像你更加冷静,还有《天问》你用神鬼之说,前文人事迹,让我更加正直更加君子,我知道你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君子。《九章》中你说你闷暓忳忳,侘傺炊惑。不要忧伤你的才华无人比,做回自己,哪怕官场黑暗。请相信,正义与你同在。之后的那四篇你还在感叹什么?我知道,你也喜欢花花草草,我知道,屈原是在感叹大千的美妙。
噢,还有宋玉,你的文章令我开心。你的话语真风趣,我笑完后,细细品位,你总在讽刺襄王,只要提到他。这委婉的字句,拿捏的话语,每次看完你叙写好的这故事,我都在想:你到底在表达什么,这么有趣的故事,不体会一下作者不是太可惜了吗?你得当的表达,看似低俗,实则深刻。这几篇“记叙文”道出了你内心的想法,你的伤心与愁苦,我能够读懂,我能够读懂。
合上这厚厚的书本,我看到的是中华人民古时的智慧,他使我内心好像有激流在涌动,将手探进过汨汨的泉水中,好似有暖暖的温度,这令人忧愁而又寻思良久的《楚辞》,这韵含时尚自由的《楚辞》,我激动到再一次打开,再一次合上,如此反复,这奇异充满韵律的《楚辞》。
第三篇:读我不能先生有感
读《埋葬“我不能”先生》有感
记得在一篇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埋葬“我不能”先生》,起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有些疑惑,竟会有人叫“我不能”这样的名字。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位叫唐娜老师上的一节别出心裁的课《埋葬“我不能”先生》。
老师让孩子们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他们不能做的事。诸如:
“我没有把办法做10个仰卧起坐”。
“我不能遵守课堂纪律”
“我不能吃一块饼干就停止”。……
老师也在认真地写着:
“我不能不用体罚好好管理捣蛋生”
“我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听话”…..写完后学生依次把纸条放进老师手中的鞋盒里,最后老师把自己
写的也放了进去。而后学生跟着老师到了运动场的一个角落,老师用铁锹挖了一个3尺深的坑,他们将盒子放进坑里,立刻把盒子完全埋葬。每个孩子把他们“力不能及”的事情深深地埋藏了3尺深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老师说:“孩子们,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老师则
念出一段颂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
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了墓碑,上面刻
着墓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 我愿意’ 能继承您的事业。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向前迈进。
最后老师把纸墓碑挂在教室以此来激烈学生。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在教育方面剖有收获。激励学生有正面的做法,也有反面的做法,像唐娜老师的做法先从自己身上找弱点和缺点,然后“埋葬“它,让学生树立自信,告别自卑!
正确的教学理念,富有创意的技巧,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掌握得技能。
第四篇:读《先生》有感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启蒙教育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本书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想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
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这段摘自《先生》的话虽短小,却深深震撼了我。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又一个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民族重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先生们前赴后继,为学子们,为中华的未来撑起晴空一片。蔡元培先生几乎一生投身于教育,他前后七次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其中的喜乐沉浮,也有自己才知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几乎耗尽先生一生的.心血。先生为国投身教育,全力保护学生,一改“官僚养成所“之恶劣风气。先生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学习,在参加政治之前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可是在那个大环境下,先生这一希望落空了。我不知道当学生们为增收讲义费大闹特闹时,蔡元培先生作何感想。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陈中国却有带有几分自嘲的哀痛吧。几乎倾尽一生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痛?
除却校园,也有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乡村。陶行知、梁漱溟等先生等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办平民学校,以造新民”,是晏阳初先生的目标。为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先生决定要培养素质更好的人民。为此,他放弃了精致的生活,举家搬到乡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定线模式取得瞩目成就。先生胸怀大爱,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在那个烽火年代,乡村竟出现稀有的海归博士等人才。似的,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他们放弃了咖啡,拿起了锄头。现在的赤脚医生等制度,亦是从当年的先生们继承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任岁月流逝,教育不倒,中华不倒。莘莘学子,担起国家传承的重担,挺起民族的脊梁吧!
第五篇:《差不多先生》读有感
八年(3)班梁炎桦
中国有名的人是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差不多先生了,他是全中国人的代表。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有精明呢?”这是他做事,做人的宗旨。小时候,他妈叫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在学校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是山西答了陕西;他在钱铺做伙计时,“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有一天,他赶火车迟了两分钟,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王大夫请来了,而牛医错把人当成牛来医,结果差不多先生死了。他死后,大家都称赞他样样事情看得破,又把他叫作“圆通大师”,他的名声越传越远,无数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这篇文章通过刻画差不多先生的形象,批评民族性格中做事不够认真的缺点,唤起国人的注意,人人都有这种不良习惯,中国就再也没有成功,亮丽、辉煌的时刻了,而懒惰使中国的路黯然失色。劳动,是人类的美德,有人鄙视农业劳动,觉得那是下等人干的,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它助长了人的懒惰思想。的确,劳动过后,迎接你的是奇迹,让我们热爱劳动吧!摒弃一切懒惰思想,行为,劳动会使你的未来充满骄傲!五千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靠不懈的劳动创造了许多奇迹,而到了现在,中国已变成了懒人国了,不再出现什么奇迹了,这样,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强者吗?醒醒吧……中国人,我们要让懒人国变成勤劳国,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创奇迹和光辉!评语:中国人做有一种不认真的态度,总是喜欢说“差不多”,一句“差不多”,刻画了中国人做事的马虎,民族要强大,国民素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