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些朴素的日子散文
你多久没有仔细聆听风的声音了?你多久没有认真注意眼前的景色了?你又多久没有静静地发呆或者看书了……
我很久很久都没有了,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手机,电脑,电视等等一系列电子产品似乎成为生活的主流。每天起床看一眼微信的朋友圈,每天吃早餐和课间之余看看微博上热搜的趣事,午后和晚上便打开电脑去玩游戏或者看看电影和电视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还美其名曰这是及时地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样的生活或许有人乐在其中,但是我却厌烦至极,但又像是陷入欲望的沼泽中无法脱身。今日闲来无事想写一篇小说,执笔间已经忘记了当初下笔如有神的感觉x脑海之中只剩下一片苍茫忙的空白,那些当初创造出来活灵活现的人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我,恍惚间,我听到了一阵叹息,似乎是一个还没走远的女孩所发出。
霎时间,忽然想念起中小学那个时代,那个时候没有属于自己的手机,电脑一个星期也只能玩一两个小时。周末剩下的时间里除了一部分是用来写作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躺在床上看书,看完一本又一本,一天的时间在翻动书页的指尖上悄悄溜过。当然还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发呆,看着雪白的天花板发呆,看着窗外澄澈的天空发呆,或者只是看着作业发呆……脑海里面常常浮现出各种奇思妙想,回过神来已经是仿佛经历完某个平行时空中的一生……
虽然很怀念,但毕竟时光已经不可能倒回回去那些时刻,能做到的便只有想办法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境况了。
尝试着让自己离那群沉迷游戏的舍友远一点,离那些让人离着迷的电子产品远一些,留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与空间,找个时间在和煦的午后阳光里倾听风儿拂过万物的声音,找个时间放下手中的手机去欣赏眼前五彩缤纷的多彩世界,再找个时间抛下所有一切,只顾静静看书和发呆。
虽然现代人实在难以离开这些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也不意味着离开了就会怎样。
我很喜欢木子的《从前慢》这首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仿佛涤去了心底里烦躁的喧嚣,一起回到少年无忧的岁月。
第二篇:朴素的情感散文
当越来越厌倦城市里那些所谓有点墨水的人的明争暗斗和无事生非后,就怀念一些事情,曾经的过去,如童年,如少年,还有那些质朴的人。
很久没有用原来的手机号码了,想起里面还剩余一些钱,想把它打完,就彻底废弃了。没想到,电话还没有来得及打,却接到了打入的电话,想来也是如此之巧合吧。
电话里是极其陌生的男声,我是搜遍记忆也是想不起来是何许人的。听着我的疑惑,电话那端赶忙解释了:我是代表我们工厂所有的工人感谢你的。
一时之间其实我还是有些没有回过神的,却也觉得工厂曾经与我是何等的亲密。于是依然疑惑的问他原由。他很腼腆,说话有些紧张,却难以掩饰激动的热情:过年就给你打电话,没有打通,今天因为工友们高兴,就又想起你来了,于是叫我再给你打电话,说无论如何都要感谢你。
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是大概已经有些明白了。他继续说着:你们走后,厂里的环境已经逐渐改善了,当初你们提的那些要求,厂里基本都实现了。工友们可高兴了,刚才我们才从娱乐厅给一个工友过完生日回来。对了,就是当时生病,要被劝退回家的那个女孩。如果不是你当时对厂里提出交涉,她现在可能已经回老家了。真是谢谢你呀。
他说的时候因为激动而语调有些模糊了:当初我们真的是误解你了,以为你们和那些上面下来的人一样,就是走走形式呢,还对你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我真该打。
他还问我是否还继续做劳工的调查工作,我一时有些哑然,却为了不让他失去一些希望,我仍然告诉他,我还在做。他立刻就在电话那端告诉了身边的工友,听着他们热切的呼喊,我流泪了。
放下电话,我的心再无法平静。我仅仅做了那么点事情,却让这些工友记得如此之久。这些朴素的情感,原本就是我曾经多么熟悉的呀。
可是,我离开这些有多遥远了,那些难忘的艰苦的日子里,我所做的,与今日的颓废,难以想象这就是曾经的一个人。
曾经坚强如我,却在一些莫名的情感的旋涡中挣扎徘徊,耗费着生命不多的热能。脆弱,原本不是生命的本质。
忽然怀念起那些日子来,曾经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走了无数的工厂,为劳工的权益跟资本家一次又一次的交涉,直至他们答应我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那个时候的我,是何等的充满了旺盛的精力,是何等的刚强。曾经一个香港老板在我离开工厂的时候说:刚看见你的时候,我以为你很好打发,真没想到你柔弱的外表下,是这样的坚韧,对不起。
可是,如今,我却几乎要被网络中虚幻的流言蜚语所击倒,从来不想人性的险恶是如此之可怕。与人斗,我从来没有屈服过,却要被那些看不见影子的黑手达翻在地,这可曾是我?
把自己封闭在风花雪月的诗情画意中太久了,人的意志就会逐渐的薄弱吗?
这些年,制造了无数的文字,那些或虚幻的,或真实的,都在折磨着我的每根神经,几乎要崩溃了。也许做任何事情我都是如此的投入,连颓废也颓废得如此的彻底。
离开现实有多远,人就有多空虚。
锦衣玉食的日子里,我是失去了航标的河流。我把所有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东西统统抛弃了的,我以为,给自己制造一些世外桃源的东西,我就真的能过着诗情画意的日子。
精神的逐渐萎靡,意志的消沉,让我灰淡了人生。再次翻看曾经为那些劳工所写的报告,有一种力量在身体中逐渐的膨胀。
今天,再次听见这质朴的声音,聆听他们朴素的情感,我的心被洗刷了一遍,尘埃在这刻掸落。
【小人书】
恐怕跟我一般年纪的人,都有过看小人书的经历。在儿时的记忆里,小人书占据了我那时生活的大部分,我会省下零花钱和压岁钱去买自己中意已久的小人书,或者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来跟小朋友换。
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些童话故事,拇指姑娘,灰姑娘,白雪公主,不过那都是大人给我买的,小时侯的我好象并没有太多喜欢这样的故事。反而是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三国,瓦岗英雄,红楼梦这些是我的最爱。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都是从小人书起步的。
那个时候的图书,没有像现在孩子们看的这么花里胡哨,色彩绚烂的。都是白描,很简单,却很生动。我觉得最值得珍藏的就是那套红楼梦了,人物描画的极其动人,就是今天我拿起原著来,脑海中也经常浮现小人书中的图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黛玉去看被父亲毒打后窝床的宝玉时的情景,虽然是黑白没有任何的色彩,但是我几乎看见了黛玉红肿如桃子的双颊。可惜这套书在多次搬家的过程中已经遗失了很多,如今已经不可能再有出版了,据说原本已经毁掉了,真让人心痛。
后来出现了很多电影版的小人书,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不过在那个生活相对简单的时代,这些也算是不错的了。
记得有一次在新华书店看见了几本孟丽君,我几乎是痴迷地喜欢上了,立刻回家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就把前几集买回家了,因为后面的还没有,所以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天都往书店跑,看看新的到了没有,连书店的阿姨看见我就摇头说没有来呢。很遗憾的是我最终也没有看完那套小人书。
看得时间比较久的就是镜花缘了,这是唯一一套我至今没有看完原著的书,因为觉得原著远远没有我看的小人书吸引人。即便是我在看书的时候把小人书中的人物想象进去也难以进入状态。
今天我依然感谢曾经陪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小人书,可以说,没有这些书,我就不会如痴如狂的去翻读那些古典名著,并喜欢上他们,爱上他们。
【评书】
一天里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中午12点的时候围坐在大广播底下,收听刘兰芳的《说岳全传》,这个点几乎是雷打不动的,虽然家里都有收音机,但是我们所有的孩子还是喜欢一起坐在院子里的各个大广播底下,静静的听电波里传来的刘兰芳那熟悉的声音,这个时候就是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极乖的,津津有味地听着,谁在这个时候说一句话,都会引来大家的怒目相视,甚至谁不小心走了气,发出那么一声轻响,也会被大家看得面红耳赤,而羞愧地低头,暗暗发誓下次再不敢了。
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从电波里传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们几乎就在故事中了。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中午放学的时候被老师留下来,具体老师说什么记得不清楚,我就知道当时自己心急如焚,恨不得老师赶紧放我回家,赶不上评书时间,我就没有资格跟小伙伴讨论岳飞和秦桧了,那是我最恨老师的一次。虽然后来还是赶上了,但是心里却是再不想有这么一次被留的经历了。
后来就是刘老师的《杨家将》,满门的忠烈,尤其是穆桂英,那就是偶像呀,时常在游戏的时候就争着当穆桂英,虽然自己那娇弱的身躯怎么看也没有丝毫的英雄气概,但是还是要在神宇间装得像一些。有时候自己玩着玩着还就真以为就是女英雄了,所以常常好抱打不平,虽然谁都打不过,却常强出头,这个毛病至今也还保存着。
最经典的就是袁阔成老先生的三国,那水平,我想现在也没有人能超越。小时候看三国是费劲了些,可听袁老先生的评书,那可是一种享受,心驰神往一点不为过。有时候我往往是听着评书,就忘记了吃饭,饭端在手里是到当天的评书讲完我也没有动上一口,不是不想吃,实在是顾不得吃了。听到精彩处,我是会连饭碗也要弄翻在地的。
可惜在只有坐在车里的时候才能有时间听一听评书了,也只是片段,而听不成整篇了。
【电影】
如果那个年代没有电影,那么很多的回忆都会失去很多色彩。如今除了偶尔我会在一年的某一个时间去看一场电影,其余时间我是再不肯把时间浪费在电影院里的,遇见好的影片我会买一些碟回家慢慢看,电影院的日子离得很久远了。
在我小时侯的军区大院里,有一个很大的礼堂。礼堂里每个礼拜都会放最少一场电影,所以礼堂几乎成了那个时候最向往的地方。忘记看的第一部影片是什么了,我就记得当银幕上刘晓庆扮演的小花抗着担架,双膝跪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膝盖破了,流出了鲜血,但是她依然笑着,那么甜美,那么纯洁,这个时候音乐响起,李谷一深情而舒缓的《绒花》回荡在整个礼堂,我哭了,这段故事情景我今天依然怀念,那种纯美的感觉在我看别的影片的时候再没有的。今天或许再看,已经没有了儿时的激动,但是那份对于美和对于生命的的礼赞是不变的。这仿佛也是唯一一部我看的革命题材影片里最唯美浪漫的了。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看露天电影,那个时候礼堂没有电风扇,更别提空调了,所以每到夏季的时候,就总是在礼堂外的广场上放映。这个时候才可以说真的是孩子们的节日,可以不用像在礼堂里那么规矩地坐着,而担心被大人们训斥喧闹了。电影没有开场前,照例是要放音乐的,我就记得最喜欢的就是苏小明的《军港之夜》和李谷一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每当这些歌曲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跟着一起在广场上大声唱,甚至跳着自编的舞蹈。
不过每次的露天电影总是要放弃一顿晚餐的,孩子们总是早早地就搬着自家的板凳去占最佳位置去了,虽然都是军队的马扎,坐哪里都是能看见的,但是这个占位置就如同平日里的游戏一样,谁占在好位置就表示胜利占取了敌人的山头,所以我们总是不甘心落在后面的,宁肯不吃晚饭也要占据有利地势。有时候我因为写作业晚了,就只好坐在银幕的背后,看反的电影,后来居然有很多小伙伴也学我的样子跑背后看电影了。记得有一次看的是香港影片《红蝙蝠公寓》,被害死去的那个个人的兄弟出现在凶手面前的时候,我被吓的跳了起来,赶紧往人多的地方跑,这也是唯一一部让我看了害怕的影片,自此以后看恐怖片再没有害怕过。
那个年代的影片都是革命影片居多尤其是我们军队大院,什么英雄儿女,虎胆英雄,渡江侦察记,永不消失的电波,青春之歌……数不胜数,这些是否是我今天依然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满怀年轻的激情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它们确实影响了我过去的人生。
【电视】
拥有自己家的电视是小时侯比较奢侈的梦想,很长一段时间看电视都是去军队的活动室看的,大家都挤在不大的屋子里,看这不到20英寸的电视,我总是站在乒乓球的案子上才能看见电视屏幕,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看完了日本连续剧《排球女将》那个时候好象没有现在这么对于日本有着绝对的排斥心理,也可能那个时候咱们就没有自己的电视制作,所以很多的都是日本人的连续剧,不过抛开民族情感不谈,有些电视在当时确实对于我有很大的影响。如排球女将的小鹿纯子,那种坚忍不拔,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愿望而奋力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今天依然还是有意义的。
电视里最多看的还是动画片,花仙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铁臂阿童木……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捷克的《小鼹鼠》,那个时刻忙碌,可爱机灵的鼹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最多的乐趣。
家里有第一台电视的时候是因为看《霍元甲》,因为大家都看,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谁不看呢。为了不跟大家争地方,也为了我们能好好吃晚饭,爸爸给我们买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那个时候电视可是一个稀罕物,我告别了跟别的孩子挤着抢电视的日子,可以随心所欲的换台看自己想看的。不过,自那以后,渐渐的,我对于电视的兴趣却越来越淡薄,或许我要看的不是电视,而是跟伙伴们一起争抢的那份热闹和感觉,只是当时并不知道罢了。
【采茶】
小时侯住的军区大院是三面环山的,山上有茶场,漫山都是齐腰的茶树,每到春天来临,清明前后,就是我们采茶的日子。当时的学校的课外劳动课就是一周的时间去采茶,虽然是集体活动,有很多的约束,却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
清晨里,茶树上还有露珠,晶莹透亮,仿佛闪烁着昨日的梦想。新绿的嫩芽,被露水浸泡后更加的清新,我采茶好象向来是最落后的,反正每年的劳动能手是跟我无缘的。
采茶的时候,我的心思总在茶外,被那些飞过来飞过去的红蜻蜓搅的我根本无心采茶,总要跟这些红色的精灵嬉戏一番。有时候我会很调皮地捉上几只用丝线把它们绑起来,栓在我的茶篓上,看着它们想要高飞又无能为力的样子,我就会开心地笑。不过后来因为有一只蜻蜓就这么死了,我就再没有捉过一只蜻蜓了。
茶树间,总有一些惹人垂涎的果子,甜滋滋的,非常可口。有一种红红如杨梅一样的野果,是那个时候我们的最爱。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去采摘,然后偷偷放在衣服兜里,免得被老师发现。不过回家就会被爸爸妈妈痛斥一番,因为那果子的汁把衣服染红了,是怎么也洗不掉的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菜茶的时候比赛唱歌,那精神头最大。我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歌都会在哪个时候唱一遍,虽然菜茶不是能手,但总能被评为小百灵却是我那个时候最大的荣耀。
如今每每喝茶的时候,儿时的回忆就会不经意间流淌出来,回味更加得悠长。
第三篇:春节那些日子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春节,你是否在心里还留有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们是多么盼望过春节,因为有好吃好玩的,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放鞭炮,一家人乐呵呵地吃年夜饭,然后看春晚,再串门拜年。。只是,现在人越长大,却越觉得不想过春节。团圆桌上的年夜饭不再是热闹乐呵呵的,已然,你所亲近的姐妹或兄弟已经出嫁或者结婚了,串门走亲戚后,饭桌上的话题或许不是你感兴趣的,包含很多生活与工作的责任。或许,不是年变,而是我们变了。的确,每年的春节或许都大致,但还是值得总结记录一下。
20xx年的春节,该做该玩的依旧,同时也在变化更新,春节那些不同的日子,于我而言,有欢喜也有伤感,有值得回忆也需要忘却的。对于这个一个喜欢用文字记录的我,还是用手下的键盘敲出那些日子发生的事、见过的人。。
20xx。01。2
3正月初一,一年的开始,应该放下手头的事,好好休息放松,好好出去游玩的。也是,对于这样一个喜欢玩的我,也很想外出游玩,可是因为交通不便和天阴着下雨的原因,只是和老同学聚聚,侃侃有关工作、生活的话题。一桌十个人热聊着,有人提议打牌,大家赞同,于是在打牌声与欢笑声度过。许久没享受这样的生活,体会这样温暖的感觉。也是,现在大家的关系还保持这么的友好,都还未成家,时间上也允许,要是等以后各自成家之后或许就不会这样热闹自在了。饭桌其中有同学说,我们不约而同来到老地方相聚,是心有灵犀的。我相信,也喜欢这个说法。
一大圆桌围坐得很完满,像是吃团圆饭。我们夹着菜,喝着果汁,吃着热腾腾的火锅,说话声、欢笑声紧接不断。也许,只有此刻我才能忘记曾经的不快。
饭毕,继续打牌,因为情绪高涨,又玩了好几个小时的纸牌,直到晚22点半大家才各自散去。虽然自己手气或者运气很差一直输,也是输最多的。不过有人输,有人赢,期间的快乐是值得怀念的,这份友谊也是值得珍惜的。
也许,新年的第一天,应该是充满快乐的,这是很对的。
晚23点30分
20xx。01。2
4天气继续阴着,雨忽下忽停,昨晚雨也是忽下忽停,温度骤降,被窝里的我时醒时睡。清晨后,我比以往起得早,因为有事情要做。正月初二初三,按照习俗,要串门走亲戚拜年,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或许是因为年龄增长,不再喜欢跟着妈妈去外婆那边拜年,只好呆在家里。
中午,和弟弟被叫去大伯家吃饭,也是因为好久没见堂姐堂妹及其家人了,所以才欣然前往。亲戚是要多走走,多问候关系才能持久。饭桌上一桌人很热闹,谈论最多的也是弟弟的婚姻。望着年迈高龄的奶奶和众亲戚的殷切盼望表情,我也欣然帮说客,但是主动权还是当局者。其实,我也理解,在农村,婚姻是头等问题,也理解是先成家后立业。孝敬也是重要的问题,我也希望奶奶儿孙满堂,幸福享受生活。期间,哥哥提议说等所有的孙子孙女们都成家后,咱们这个大家族合照一张全家福,一百多人口一起坐在一起那会是多么壮观多么温鑫的画面,期待那天的到来。
几杯红酒下肚,头有点晕,回家之后昏睡了几个小时。许久没喝红酒了,也许是因为红酒的后劲比较大,不过高兴的时候喝几杯也应该的。就像堂姐说的,她一高兴喝酒就会红,或许看着这么温馨的氛围,也是幸福的,也值得多喝点。
外面的雨又下着,显得很冷,饭桌上却是热腾腾的、温暖的。今天,也是值得记录的。
明天,会是怎样的生活呢?
晚23点20分
20xx。01。2
5正月初三,按照家乡的习俗,还是属于女儿回娘家的日子,马路上新婚及已婚很久的夫妇或结伴或带着小孩搭着车,或者骑摩托车前往娘家拜年,路上甚是堵车。天还是继续阴着,甚至阴冷得很。家里此时也是热闹,因为出嫁的姐姐一家三口人来给爸妈拜年。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清静的家里因为多了几个人,显得有气氛又热闹。
虽说正月初五没过,很多工作及事情不能做,但是对于家里而言,一年总是忙碌是习以为常的。冬天收获之后,又开始春耕了。借着这几天下着小雨,土地比较松软,也比较好播种,所以下午一家人(包括姐姐)就开始种植新的蔬菜苗子——小白菜,一人负责松土,一人负责从外边运蔬菜苗子、一人负责放菜苗子,还有人负责把菜苗子种好。分工明确,花了三个小时多就种植好了一块几亩的地。看来毛主席说的“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真是没错,看着这么大片的空白土地在几个小时之后种上了整齐的小白菜,真是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舒服,风吹着凉凉的,有点冷,可是看着一家人的劳动成果,挺舒服的。
看着刚种植好的小白菜在风中整齐地摇曳着,突然想起小时候一家人也是分工明确地干农活,或种植蔬菜,或给果树喷洒农药,或收获庄稼等,那时候的自己总是抱怨,劳动很累很苦,所以有时候很不想干活但是也很无奈。但是,此刻时间催人老,看着老爸老妈被岁月刻下的皱痕,他们已经变老了,可是还是为这个家努力奋斗着,心感内疚。也许现在我能做的是努力回家,常回家看看,回家之后能帮忙的话就尽量帮忙。你的出生背景你不能改变,但是你能改变的是你的生活。
世上没什么可抱怨的,能做的是尽量去做,努力去做。
20xx。01。26
正月初四,和几个同学约好聚聚。
去年的今天,也是约好相聚,这像是不变的约定。一年后的我们,大家彼此都会发生变化。天气还是阴冷得很,站在风中等候汽车的我,心想着,要是有车的话也许就不用再此风吹挨冻了,那该多好。几个同学在县城聚了聚,吃了个午饭,然后打了桌球,玩的还是比较愉快的。吃饭中畅谈着最近一年的工作及生活及以后的工作,发现各人其追求的目标。
时间,会使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发生变化,毕业前以为自己要去外面去闯一闯,好好奋斗,可是工作一年半发现自己不想再跑到远地方工作,而是求一份离家乡较近和比较稳定的工作。甚至当初那份追求那份热情已然没有,很多同学也同我一样的观点。现在好多人追求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公务员是首选的工作。在谈话中,许多同学也是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生活会使人变了模样,时间也会使人内内外外地发生了改变,这是好事吗?
20xx。01。27
正月初五,大部分在车上度过的日子,一路上经过好几个地方,认识的不认识的,对于这个有点路痴的我,也算是对自己的县城的一些乡镇有了更好的了解。
事先电话告知,房东一家三口人要驾车来家里坐坐,虽说龙海离老家不是很远,不过由于本人给他们指错了路标,结果害他们多开了几公里的路程,不过最后在电话的解释中,倒是顺利到达我家,对于我们家的位置及所从事的,还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呵呵,吃午饭中,我说,这些食物都是我们家自己种植的自己养的(补充一句:呵呵,除了蘑菇),你们比较少吃到,要多吃点。他们笑着说,这些蔬菜都是天然的,还有你们自给自足,很方便,在日常吃方面开销很少,可以省很多钱,真的很好,也是。
吃完饭,他们还要其他地方逛逛。,因为考虑到明天要回龙海上班自己又要拿着行李坐车,而且中途还要转车,所以就坐他们的便车回龙海了,一路上也逛了不少地方。
自己虽为漳浦人,但是对漳浦的一些乡镇倒是了解很少。今日坐在车上,转了不少地方,深土-赤湖-湖西赵家堡-佛潭-前亭-隆教-普照寺-漳州港-浮宫-海澄-石码,对于这个有点路痴的我,算是有点了解了。对于家乡的景点之一——湖西赵家堡,虽看着是几个破楼(土楼),但是却有渊源历史,对于赵家堡的历史也是有点大致了解了,还有普照寺,有着新加坡设计风格的建筑,还有那个一直行善、默默帮助百姓们的已圆寂的师父,也有新的认识。
坐在车里,看着人行稀少的道路,有点疑问。也许是春节还没结束的原因,大部分的道路上很冷清,很多店面也是紧闭着,感谢一路相伴的这一家人。
重新收拾心情,准备新的上路。
第四篇:亲情与日子散文
人都说二八月,乱穿衣。可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早晚的温差还是很大的。大街上有人穿毛衣,有人穿厚褂子,还有人穿起了薄衣和短袖衫,真是形形色色,目不暇接。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捂起了口罩,戴上了墨镜,为啥?这漫天飞雪似的杨棉让人害怕,又痒又迷眼的,四处乱飞。走到哪里都是杨棉的影子。连医院的楼道里也刮进了杨棉,不能扫不能碰,四处乱飞,影响了打扫工作。只好泼水喷雾,但一会又来了,让人头疼。老天爷再下一场大雨就好了。
昨天的医院大门口和四周的房屋还好好的,今天一大早就被挖掘机推倒了,乱七八糟满目疮痍。可怜了那棵几十年的梧桐老树,也在这场运动中被砍伐了。两人环抱粗,才卖千八百元,从此医院再也没有荫凉了。医院里开超市的史家嫂子,在墙跟边种的棒子苗都已经膝盖高了,还有她的大蒜,就要收成了,也没能幸免房地产商的砍伐。白瞎了她天天拔草浇水的功夫。
镇里又开始了一项运动。把马路再次加宽,并且要在路边盖起门市楼。有的说要在路两边加宽八十米,有的说光路就要开宽三十米呢。这条通往县城的柏油路,经历了三次变更。第一次由原来的土路变成了六米宽的柏油路。几年之后加宽到十六米,现在据说要加宽这么多,三十米,那得多宽?可怜路边的那些民宅和各种新盖的楼房以及很多单位,工厂等都要拆建的拆建,搬迁的搬迁。弄得劳民伤财,凄凉无比。医院也因此扒掉了路边的一整排房屋,车库,和超市,最要命的是公共厕所要拆除。一楼住院的都是老人,还有那么多医生护士们,暂时就得来我打扫的二楼卫生间方便了。看来以后我的工作量又加大了。
隔着窗户,看见那些被推倒的房屋,心里还真是有些心疼。但我更心疼那些砖头,只有很少的人再捡拾,几乎没人问津。在头些年,这些旧砖还有用处,还可以卖几个钱,现在家家户户都盖好了房子,有本事的人家都去了城里,买了楼房,谁还要这些旧砖?拉到家里也没地方搁,还不够碍事的。
看着这些砖,想起了二十年前,我养了几头猪,因为土夯的猪圈经常被猪拱坏坍塌,最后,我只好在星期天的时候,带上七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拉着家里的地板车,去窑场捡拾丢弃的半头砖。那时候,我年轻,干活出力都不成问题。可要拉一地板车砖头,也是很吃力的。儿子那时候还抹着鼻涕,但很知道帮我推车,累得小脸通红汗滴直流,也不肯歇一会。女儿看见了也学着哥哥的样子,跟在后面推车。我也不知道是她在推车还是地板车带着她走,趔趔趄趄的。反正,那场景至今都很难忘。现在的农村连胡同都铺上了砖,谁还要砖干啥?看来这些砖头只有等着铲车运往别处了。
中午回到家里,刚一开大门,就听见我的小鸭子们嘎嘎地尖叫着,像炸了窝一样乱哄哄的。我知道它们饿了,管我要食吃呢。一开始的时候,我只买了两只小鸭子,总觉得这房前屋后的野菜那么多,喂养起来很方便。不像头些年喂牲灵的多,薅野菜很难。也因为一个人在家寂寞,喂两只小鸭子做个伴挺好的。不图吃鸭蛋,这都不够本的。现在的粮食多贵啊,等鸭子喂大了,粮食钱也够买鸭蛋吃的了。就是图个乐子,有事可做而已。
这两只小鸭子跟在我屁股后边,像孩子一样,我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嘎嘎地叫着非常好玩。引得大街上的一些孩子们羡慕得不得了,缠着他们的妈妈要小鸭子。
可是,买回家的当天,就有一只小鸭子被家里的小黄咬伤了,幸好被我及时救下来,肚子上的肝花都漏出来了,把我吓坏了,看着这只小鸭子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用嘴去啄肚子,知道它一定很疼。我生怕这只小鸭子有个好歹,那另一只可就孤单了。于是,我找来一块肥皂,记得老辈子人经常说,人要是被狗咬伤,马上用胰子水洗一洗,可以杀菌消毒。我赶紧给小鸭子的伤口洗了洗,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就找来一块纱布和胶带,仔细地包扎好。心疼的我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小鸭子还是不欢,很少进食,真的把我吓坏了。
听见大街上有人大声喊着:“小鸭了哦----卖小鸭喽----”是卖小鸭的又来了。我立马又买了三只,就怕这只受伤的小鸭子死掉,剩下一只没法喂养了。还好,我的小鸭命真大,竟然顽强地挺过劫难,而且今天还很健康地活着。记得那天晚上,我发了一条说说在网上,很多好友们都安慰说:“没事的,你的小鸭子会活着的,因为它的生命力极强。”借你们吉言,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的鼓舞,俺的小鸭子真给俺争气!
昨天婆婆送来一大包大头菜的叶子,婆婆是在集市上捡拾的。我对婆婆说:“你咋捡着这么多?吃不了啊。五天一个集,再捡新鲜的多好。”婆婆说:“这个月是小近,没三十,咱村就没集市了,到时候小鸭子吃啥?”“哦,快月底了,过得真快,我还真不知道没三十呢。”说完,我心里暗暗感激婆婆,她别的做不了什么,但总能从小事里多做一些,想的周到一些,这种做法也是一种爱吧……
婆婆走到鸭舍,很惊奇很欣喜地看着这五只小鸭子,说:“都长这么大了,快跟鞋底长了。你知道,这鸭子多喜人吧?很肯贩(下)蛋,几天就贩(下)好几十,几天就攒一笸箩。就是太能吃了。你这些鸭子,要是不捡些菜叶子掺合,那可赶上一头大猪吃。那年俺喂的那四只鸭子,腌了两小缸鸭蛋,咸鸭蛋油最香。咱孙子东东和孙女丹丹最爱吃咸鸭蛋了,每次都吃不够。”望着婆婆的满头白发和开心的笑容,我也笑了。
我知道婆婆说的都是好多年的事了,在她眼里,好像孩子们还没长大,好像昨天的日子还在眼前,好像她还那么年轻。我心想,等今年秋后,鸭子下蛋时,也攒着,让婆婆腌,然后一家人吃。婆婆腌制的鸡蛋鸭蛋特好吃,不像我,每次腌鸡蛋,不是臭了就是裂缝了,咸蛋变成了臭蛋,清澈的咸水变成了绿水,味道难闻死了。
弄得爱人经常不客气地说我:“你可千万别腌咸鸡蛋,咸鸭蛋的,一屋子臭味。还不如吃新鲜的,反正我不吃。”
今年寒食节(清明节)过后,女儿回来了,用她的新方法给我腌制了一盆咸鸡蛋。据说,寒食节之后,是一年里腌鸡蛋或鸭蛋的最好时机。她先用清水洗净鸡蛋后晾干,然后倒了一碗白酒,再把鸡蛋一个个地均匀沾湿,再用咸盐包裹,然后放进了方便袋。我心里纳闷,这样的腌制方法好吃吗?也不用咸盐水?是不是过几天就能吃了吧?
女儿说:“别嘴馋,等到割麦子时你再吃,一忙你就不炒菜,越累越吃不好的,让我们担心。”这妮子,嘴厉害心里最疼俺!
大家互相依靠,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这就是幸福!这就是永不散场的亲情。
第五篇:下雪的日子散文
大雪在夜里如约而至。虽然不如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却也有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韵味。目之所及皆被大雪覆盖着,房屋、道路、田野、小山丘以及上面的大树小树,无一例外。仿佛置身于白雪王国。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下雪的日子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说北方落雪了,我也慌张着起身来看外面落着的雨,竟发现雨丝里也夹带了飞舞的雪花。雪,标志着一年里冬天的真正开始,然而在这一连串暖和的日子里,我以为冬还离得老远。
雪对于北方人该不算什么稀罕的物什,可对于生长在南方的人,却是一年难睹几回面的。我爱雪,爱在雪天里到外面走走,即便在平时看来普通不过的地方也放射出一种美来。落雪的湖边是极有看头的,雪落在湖里,自然得悄没声息,无影无踪。可落在岸上的雪,绒绒厚厚的,仿佛给湖心围了一件暖和的羊毛项圈。我愿意对着披雪的树看,高矮不同,仿如花团锦簇。门前的凤凰山上多为柏树,这些在强风暴雨面前从不低头的硬汉,在雪面前却愉快地低下了头。雪是温柔的,但雪也是厉害的,它一点点地加给你分量,直到你承受不了折弯了腰,雪有时真似温柔一刀。谁能经得住这温柔一刀呢?大概所有的古树都曾受过雪的温柔一刀吧。有一次,我在云龙山兴化寺后面看到一株千年古柏,它消瘦劲挺,寥寥可数的几根枝子一点也不繁茂。从它身上盘旋扭曲的纹线上,有清晰可辨的撕裂痕迹,仍可想见当年那股摧折的力量是何等巨大,这力量出自谁手,不是风狂雨骤,一定就是雪了。为了生存,这株古柏从生活里学到了求生的方法,那就是去繁就简,寡欲少欢,不上雪那温柔一刀的当。不过,在这样的老树身上看雪,同样也有意想不到的美感,更能领略到老树的苍劲与不屈。一棵树能学到这样的求生知识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它会为一时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而起了太多贪欲,放养出太多的枝叶,走向盛极而衰之路。
仍然是在从前,一年中总不忘在最初的大雪日子里去踏雪访梅。记得那片梅林隐藏在泉山的山坳里,梅林不大,梅树也不大,多为灌木丛生。也不知是谁栽种了这片梅,而今无人管教,一任它自由地野着。想起西湖边的林和靖,妻梅子鹤,真是世上头一等高人。而这片梅似乎不得什么要领,从不懂得夸耀,平时很少有人光顾。我也是一次偶然来这里歇脚,惊讶这里有一片梅的。那是在我为一件事情最伤脑筋的时候,我以为我被全世界抛弃了,没有人在意我,最后连一个人的爱也留不住,于是忧伤把我带到那儿。我在那里静静地想,想人生的一些事情,后来还是那片梅林教育了我:人活着是为自己的性情闲适和自然,而不必去计较其他。那片梅林,虽然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它依然日日美丽,认认真真的花开花落,从不马虎对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
仍然还记得,那天的茫茫大雪里,它柔性的枝条弹去了雪的压迫,露着弹性的玉枝,只有在着花处仍有雪的伴留,梅红雪白,更可见雪的晶莹和梅的高洁。还记得在那一片雪地里,什么也没有,连鸟雀也不见踪迹,雪地里只有我歪歪斜斜的几行脚印。天很晚很黑了,我仍不忍去。可我必须得走了,否则就有冻死荒郊之虞。既然带不走那片雪梅,那就折一枝含苞吐艳的梅枝,回来插在瓷瓶里,当作案头清供,用清水细心地养护,好让它来烘香我的一段日子。后来,对那片梅林,我虽然也有过几次造访,但全不在花期,不着花的梅林一点也不好看,甚至都让我怀疑:它们是不是那次我造访过的梅林?
更小时候的雪天情形,我已经记得不太多了。只记得一点,下雪了,我们就会跟着大人到野外去追逐被雪光障碍了眼的野鸡野兔。那时的山里还是这些动物的家园。追逐虽然少有收获,但我们感兴趣的只是满山遍野地野跑;或玩玩打雪仗的游戏,把待在树上的雪摇下来,落在行人的颈项里,以此为快乐。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躲在家中烤火,那红红的砻糠火,带着一股好闻的烟味,薰满了整个屋子。我们在火里炸黄豆和花生,或者埋一个黄芯的山芋,耐心地等着……这些小把戏,把我们孩子的冬天也熏香了。等到雪霁天晴,我们一群聚在老屋的敞厅里晒太阳,望着屋脊上空空的燕巢,猜南飞的那一家燕子现在落身何处。于是几个人打赌,赌它们来年还认不认识这里的家。我们听屋檐化雪的滴漏,叮叮咚咚的,敲打着我们的日子。我们还任由那只家猫赖在我们腿上假睡,有时我们也同它开个玩笑,突然抽空了腿,看它惊慌失措的样子,等它明白过来只不过是一场玩笑后,就又“喵……喵……”地爬到我们身上来。这种时候我们最爱听老人们讲故事,三国、水浒、三侠五义,于是我们也“桃园结义”,平添了做人的几分豪气。家门的那个老伯,耳朵从年轻时就背了,他虽然并不认识字,可有一肚子故事。我们央求他讲,一个接一个,不让他停歇。他的故事多为小姐和公子的故事,宣扬的是美好的人性,使我们早早就知道人性的善恶和美丑,知道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知道了积善聚德的道理。有时他讲累了,不想讲,我们就哄他,给他捶背倒茶,于是他又开始讲了,还是公子和小姐,还是那些恩恩爱爱的事。孩子要哄,这话不假,现在来看,其实老人更要哄呢。在我的老家,就有一些老人,他们所知道的事情真能胜过半部聊斋,只是没有人重视,没有人妥善地把他们一辈子的经验总结下来,他们多像野外的那片梅林,开自开,谢自谢。我的那位家门老伯,就是这样的老人,可惜他讲的那些故事我大多都忘了,偶尔能记起来的一星半点,就更让我怀念那悠远的童年日子。那日子虽苦,可真好啊!
南方的雪是年年渐少了,冬天跑到水面去溜冰的情形已经成为今天孩子们的梦想,屋檐下拖一条条长长冰凌的情形再也见不到了,下雪的日子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它们走远了,轻易不会再回来。虽然我爱雪的天性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总不如从前那样能与它作一番肌肤相亲。这不仅是长大之后心情上的迁变,更主要还是身体上的病弱,我这豆腐渣一般的身体恐怕再也经不住雪天的寒气所勒了,即便是待在有暖气的房间,那些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凉风,仍然会弄痛我后背上的那几根骨头。尽管如此,可我还是很怀念从前那些有雪的日子,还打什么诳语呢,是真的怀念呀。
今天,望着窗外飘扬的雪花,我头脑中又断续明灭地想起从前下雪天的光景。然而,隔着三十多年的风雨之路,我还能回得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