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田山石门精舍原文及赏析[大全]
蓝田山石门精舍
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蓝田山石门精舍赏析:
“果然惬所适”与“初疑”呼应,游山兴趣继续在增强着。到达山寺后见到:“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僧众不多,且在松柏下逍遥,环境显得清静而不枯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这里是写僧人日常功课。僧人起早贪黑地参禅、诵经,但在诗人看来,这些方外人生活并不枯燥,自敬其事,自得其乐,精神世界充实得很呢。“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一是指这些僧人修行很高,佛法感化了牧童;二是说这里和平宁静,几乎与外界不相交通,“问樵客”是很偶然的事。联系结尾的“桃源人”,诗中所写似乎有桃花源生活的影子。桃源人避世而居,那里也有忙碌而有秩序的劳动生活。“世事问樵客”与桃源人向武陵渔人打听外界情况也相似,这里只是将“渔人”换成“樵客”,甚至诗人在这里就是自比樵客(僧众向他打听外事),把自己编入桃花源故事中,这又是多么有趣啊。看来深山发现的既是一片净土,又是一片乐土,这叫他更惬意了。
最后八句写“暝宿”和“明发”。夜晚睡在这里也十分可意:高林笼罩,床席象美玉一般洁净清凉,室内焚燃的是寺中特有的香料,窗外飘来的是野花的清香,浓淡相间,山月初露,辉光摇曳,这又显得多么清幽。早晨离开时他担心再来寻觅此地会迷路,出发之前他又到各处登览了一番,要把这里的山径水道牢牢记住。出发时“笑谢桃源人”,说花红时再来拜访他们。“笑谢”透出他的满足,也表现与山僧的情谊。“花红”又暗示此游正是桃红柳绿的时节,前面写“山水好”、“云木秀”就有了具体色彩,而又与“桃花源”联系起来,可见一路是花明柳暗,怪不得游兴是那般高了。
全诗二十四句,八句一层,“依次写来,妙有步骤”(王文濡语),语句自然清新,而又蕴含着丰富的情味。同代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还特别例举了这首诗“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等句,足见对此诗的爱赏。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第二篇:画·远看山有色原文及赏析
《画·远看山有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前言】
《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第三篇:岘山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岘山怀古·访古登岘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注释】
①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襄阳府志》:“襄有三岘,此山为首,故以岘首名。”依次由南向西有岘中、岘尾之说。凭高:登临高处。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②“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③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山公:即山简。
④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翻译】
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魏晋时太守羊祜,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鉴赏】
岘山位于襄阳城南,以山川秀美和古迹众多著称。这是李白登岘山望襄阳而抒发怀古幽情之作。从此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这次游览时间是秋日的下午到晚上之间,游览地点就在岘山。作者登上岘山之巅而远望襄阳城,其视线顺序是由西到东,由北到南,由远到近。此诗艺术水平在李白诗中不算出众,只不过罗列几个典故而已,技巧上也颇带匠气。
第四篇: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宿山寺
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疏水一作:疏木)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译文: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群峰托送着寒气,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疏水一作:疏木)
透过清澈缓流的水,看见夜空的点点繁星,云在移动,看起来却是月亮在走。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高山绝顶之上来人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注释:
众岫(xiù)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众岫:群山。岫:峰峦。精庐:这里指佛寺。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疏水一作:疏木)
流星透疏木: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走月逆行云: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赏析:
贾岛的《宿山寺》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首联突出佛寺之高,颔联描写夜景之奇,颈联体现了山顶的高远幽深,尾联烘托出山上环境的幽僻。诗歌风格清幽淡雅,语言精练,尤其是颔联两句突出了诗人炼字的精妙,为后人所激赏。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从视觉形象写起:群峰高耸,山,无需多着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耸”字极神,山高,峰极为挺拔。诗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环绕的一座山峰的绝顶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颔联始见奇笔,“流星透疏水”,星本不动,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动,流淌中,繁星随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闪亮划过夜空之流星,空明澄净,引人入胜。最奇者,诗人竟把水分为疏和密,疏而能透,繁星倒影水中,厚密则显浊混,难以透莹光也。诗人之所以称为诗人,其感觉必异于常人的。月本不移,而片云飘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且为两物相逆而行,诗人短短五字,尽也。观察之细致,构想之奇瑰,非一颗敏感之心性不能为之,令人拍案叫绝。这两句的妙处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从自然景观转人人事议论。“绝顶人来少”,是说山寺因在绝顶而人迹罕至,揭示了山寺的远离市尘。“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鹤为仙禽,青霄遗举,不于鸡鸳为伍,本即离尘脱俗,益以古刹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显其了无俗气,卓尔不群。松鹤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与长寿的象征,现在看到松鹤,自然使人想到植松养鹤之人。这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两句,写寺中只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双足未曾落于尘世,一直与世无争。读到这里,回头再看“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二句,正是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如是,诗人的襟怀意趣不言可知。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处。
全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一月,一云,一松,一鹤,一僧,来此一宿,不禁烦襟涤尽,皈依之念顿生。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片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契合一体,诗人的笔意,地僻境清,远离俗世,胸襟高洁,超群之致,随手拈来,流露于字里行间,实在令人叹而观止。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创作背景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年3月所刊载的李德书的文章《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考辨》认为,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李白诗歌《夜宿山寺》的内容,应为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的内容,而《上楼诗》实为李白上绵州越王楼诗。李白中年在蕲州黄梅县所作《题峰顶寺》来源于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3翻译
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
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
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注释
众岫:群山。
岫:峰峦。
精庐:这里指佛寺。
流星透疏木: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
走月逆行云: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赏析
贾岛的《宿山寺》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全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一月,一云,一松,一鹤,一僧,来此一宿,不禁烦襟涤尽,皈依之念顿生。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片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契合一体,诗人的笔意,地僻境清,远离俗世,胸襟高洁,超群之致,随手拈来,流露于字里行间,实在令人叹而观止。
起笔从视觉形象写起:群峰高耸,山,无需多着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耸”字极神,山高,峰极为挺拔。诗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环绕的一座山峰的绝顶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颔联始见奇笔,“流星透疏水”,星本不动,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动,流淌中,繁星随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闪亮划过夜空之流星,空明澄净,引人入胜。最奇者,诗人竟把水分为疏和密,疏而能透,繁星倒影水中,厚密则显浊混,难以透莹光也。诗人之所以称为诗人,其感觉必异于常人的。月本不移,而片云飘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且为两物相逆而行,诗人短短五字,尽也。观察之细致,构想之奇瑰,非一颗敏感之心性不能为之,令人拍案叫绝。这两句的妙处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从自然景观转人人事议论。“绝顶人来少”,是说山寺因在绝顶而人迹罕至,揭示了山寺的远离市尘。“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鹤为仙禽,青霄遗举,不于鸡鸳为伍,本即离尘脱俗,益以古刹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显其了无俗气,卓尔不群。松鹤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与长寿的象征,现在看到松鹤,自然使人想到植松养鹤之人。这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
尾联两句,写寺中只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双足未曾落于尘世,一直与世无争。读到这里,回头再看“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二句,正是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如是,诗人的襟怀意趣不言可知。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处。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4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版本二)(馀通:余)
注释:
1、[清晨]:早晨
2、[入]:进入。
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4、[初日]:早上的太阳。
5、[照]:照耀。
6、[高林]:高树之林。
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
8、[幽]:幽静。
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14、[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16、[都]:都,俱。
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
18、[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之妙。
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22、诗的三、四句的特点:双关手法。
一层意思表达了佛门清静,佛法高远。
二层意思影射佛门弟子早课完后,精神层次产生臆想,领悟到房中术的境界。
翻译: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5原文: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译文: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英雄年少种种,身世经历全都在梦中显现。结果老僧在半夜时分错误地鸣钟,惊醒后难眠,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
注释: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diàn)秦宫。
身世:平生。酒杯:借酒浇愁。汉殿:汉代宫阙,代指刘邦。秦宫:秦朝宫阙,代指秦始皇。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sēng)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mián)不得,卷地西风。
梦入:梦境。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歌舞:身世。误:错误。西窗:思念,代指抱负。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代指身世悲凉。
赏析: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上阙:“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上阕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下阙:“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6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翻译
山寺背对着夕阳的光晕,在余晖下显得影廓模糊。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山脉便隐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这时,寺院中的磬声悠扬地响起,仿佛把山间的云彩都定格住了。
登上山顶,想更近地眺望月亮,如果此时开了天眼,便可以借此透视凡界红尘。这些都是奢想啊,我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凡夫俗子罢了。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微茫:隐约,模糊。
夕曛:日落时的余晖。
上方:寺庙。
磬: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
定行云:即《列子·汤问》“响遏行云”之意。
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能透视众生诸物,无论上下、远近、前后、内外、大小及未来,皆能观照。又古诗词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创作背景
此词为1905年夏归海宁时登硖山所作。此词中之意蕴,虽然也有幽微深婉的极可赏爱之处,然而其意境却是词人作品中之所习见,并且性质亦属于有关人生之情思与哲理。
赏析
上阕“山寺微茫背夕曛”,如认为确有此山、确有此寺,而欲指某山、某寺以实之,则误矣。此词前片三句,但标举一崇高幽美而渺茫之境界耳。近代西洋文艺有所谓象征主义者,静安先生之作殆近之焉。我国旧诗旧词中,拟喻之作虽多,而象征之作则极少。所谓拟喻者,大别之约有三类:其一日以物拟人,如吴文英《浣溪沙》词“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以物拟人者也:其二日以物拟物,如东坡《永遇乐》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端己《菩萨蛮》词“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是以物拟物者也;其三日以人托物,屈子《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骆宾王《在狱咏蝉》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以人托物者也。要之,此三种皆于虚拟之中仍不免写实之意也。至若其以假造之景象,表抽象之观念,以显示人生、宗教,或道德、哲学,某种深邃之义理者,则近于西洋之象征主义矣。此于古人之作中,颇难觅得例证。《珠玉词》之《浣溪沙》“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六一词》之《玉楼春》“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殆近之矣。以其颇有人生哲理存乎其间也。然而此在晏、欧诸公,殆不过偶尔自然之流露,而非有心用意之作也。正如静安先生《人间词话》所云:“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而静安先生之词,则思深意苦,故其所作多为有心用意之作。樊志厚《人间词甲稿序》云:“若夫观物之微、托兴之深,则又君诗词之特色。”此序人言是静安先生自作而托名樊志厚者,即使不然,而其序言亦必深为静安先生所印可者也。“山寺微茫”一起四字,便引人抬眼望向半天高处,显示一极崇高渺茫之境,复益之以“背夕曛”,乃更增加无限要渺幽微之感。黄仲则《都门秋思》有句云“夕阳劝客登楼去”,于四野苍茫之中,而举目遥见高峰层楼之上独留此一片夕阳,发出无限之诱惑,令人兴攀跻之念,故日“劝客登楼去”,此一“劝”字固极妙也。静安词之“夕曛”,较仲则所云“夕阳”者其时间当更为晏晚,而其光色亦当更为黯淡,然其为诱惑,则或更有过之。常人贵远而贱近,每于其所愈不能知、愈不可得者,则其渴慕之心亦愈切。故静安先生不日“对”夕曛,而日“背夕曛”,乃益更增人之遐思幽想也。人于此尘杂烦乱之生活中,恍惚焉一瞥哲理之灵光,而此灵光又复渺远幽微如不可即,则其对人之诱惑为何如,静安先生盖尝深受西洋叔本华悲观哲学之影响,以为“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一欲既终,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锄静安先生既觉人生之苦痛如斯,是其研究哲学,盖欲于其中觅一解脱之道者也。然而静安先生在《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中又云:“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然则是此哲理之灵光虽惚若可以瞥见,而终不可以求得者也。故日:“鸟飞不到半山昏。”人力薄弱,竟可奈何,然而人对彼一境界之向往,彼一境界对人之吸引,仍在在足以动摇人心。有磬声焉,其音孤寂,而揭响遏云,入乎耳,动乎心,虽欲不向往,而其吸引之力有不可拒者焉,故曰“上方孤磐定行云”也。
于是而思试一攀跻之焉,因而下阕乃有“试上高峰窥皓月”之言。曰“试上”,则未曾真筒到达也可知;曰“窥”,则未曾真筒察见也可想。然则此一“试上”之间,有多少努力,多少苦痛。此又静安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一文所云:“有能除去此二者(按指苦痛与倦厌),吾人谓之日快乐。然当其求快乐也,吾人于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乐之后,其感苦痛也弥深。故苦痛而无回复之快乐者有之矣,未有快乐而不先之或继之以苦痛者也。”(按:此实叔本华之说)是其“试上高峰”原思求解脱、求快乐,而其“试上”之努力固已为一种痛苦矣。且其痛苦尚不止此。盖吾辈凡人,固无时刻不为此尘网所牢笼,深溺于生活之大欲中,而不克自拔,亦正如静安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所云:“于解脱之途中,彼之生活之欲,犹时时起而与之相抗。”夫如是,固终不免于“偶开天眼觑红尘”也。已知其“偶开”必由此不能自己、不克自主之一念耳。陈鸿《长恨歌传》云:“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而人生竞不能制此一念之动,则前所云“试上高峰”者,乃弥增人之艰辛痛苦之感矣。窃以为前一句之“窥”,有欲求见而未全得见之憾;后一句之“觑”,有欲求无见而不能不见之悲。而结之日“可怜身是眼中人”,彼“眼中人”者何,固此尘世大欲中扰扰攘攘、忧患劳苦之众生也。夫彼众生虽忧患劳苦,而彼辈春梦方酣,固不暇自哀。此譬若人死后之尸骸,其腐朽靡烂乃全不自知,而今乃有一尸骸焉,独具清醒未死之官能,自视其腐朽,自感其靡烂,则其悲哀痛苦,所以自哀而哀人者,其深切当如何耶,于是此“可怜身是眼中人”一句,乃真有令人不忍卒读者矣。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7原文: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译文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注释
山寺:即秦州麦积山瑞应寺。
细路:登山小路。
麝(shè)香:鹿属。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
金桃:即黄桃。
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水一作“石”。
“悬崖”句:指麦积山上房舍。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秋一作“纤”。
赏析:
首联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领联一个“眠”,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首联和领联描述了战乱对山寺的影响。僧人或参战,或逃跑,已所剩无几。而麝香、鹦鹉却怡然自得,不知人间变故。
颈联写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的宝贵不只在为我们展现了极为优美的如画山水,更宝贵的是为后人记录了当时在秦地数量很多的麝和鹦鹉的事实。麝因有珍贵的麝香,鹦鹉因美丽而能学人言,长期遭致滥捕滥杀,在这一地区相继灭绝了。高远得接近仙境的寺庙尚且如此,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就更难以言表了。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8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古诗简介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表达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和高耸的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全诗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翻译/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赏析/鉴赏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9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版本二)(馀通:余)
翻译: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注释1、[清晨]:早晨2、[入]:进入。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4、[初日]:早上的太阳。5、[照]:照耀。6、[高林]:高树之林。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8、[幽]:幽静。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14、[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16、[都]:都,俱。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18、[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之妙。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22、诗的三、四句的特点:双关手法。一层意思表达了佛门清静,佛法高远。二层意思影射佛门弟子早课完后,精神层次产生臆想,领悟到房中术的境界。
赏析: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动,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诗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点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颈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钟磬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赏析二
首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这天的清晨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光照耀着松林。此联中表明了诗人此作的时间和地点。佛家经常把僧徒聚集的处所当做是丛林,所以这里所说的高林颇有称颂禅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颔联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联的“幽”“深”二字尤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缤纷。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优雅的意境。幽静的竹林里,一条小路通向深处,禅房前后花木茂盛。此联主要描写静景。“幽”字着重突出了此景的寂静,而这种静不是一般的静,是一种具有诗意的静,因为此联中还有一个“深”字,这两个字互相映衬。繁茂的花木和幽静的竹林互相映衬,再加上一条通往深处的僻静的小路。可以想象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诗意的境界呀!
颈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空”二字给大自然赋予了某种特性,明媚的山间阳光使飞鸟更加欢悦,清澈的潭水让人神清气爽。悦、空二字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欢悦,使·······空。这里的山光就是日光,自然中的日光照耀在山林里,小鸟到处乱飞,潭水本来就是清澈的。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作者却敏锐的捕捉到了小小的细节,给山光和潭水赋予了某种特性,使它们能够让飞鸟欢悦,能够荡涤人们心目中的污垢,使人们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就使得这整幅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美丽。动静结合的境界让人啧啧称奇。
尾联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颈联中明明写了小鸟到处飞的动景,然而到了尾联却说此时此刻万物俱沉默寂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到底想写什么呢?最后半句话,但余钟磬音。钟磬,指的是佛教召集众僧的时候所敲打的一种乐器。尾联中,作者听到了钟磬的声音,于是他闭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着仿佛周围都是寂静的,唯有那象征空门的钟磬之声能够像潭水一样使作者的心灵的污垢得到荡涤,使之更加清净。原来作者是想借着此情此景寄托其遁世无门的情怀。
意境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动,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上破山,进入兴福寺,此时,旭日冉冉升起,阳光洒落在山林间。诗人没有说“深林”,而是说“高林”这个充满禅意的词语,暗颂禅院,烘托了充满禅意的玄妙而又深沉的意境。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寺中竹林间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看到讲经诵佛的禅房就在花木深处。“竹径”、“禅房”都是高洁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静的气氛。这是一个多么高洁幽美的环境啊,这不禁令诗人心情舒畅,陶醉其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人抬头仰望寺后的青山在阳光照射下,越发生机勃勃,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走到水潭边,只见潭水清澈,倒映着周围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着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尘杂念顿时消失殆尽。“悦”和“空”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诗人此刻静静地站在潭边,周围的所有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钟声,发出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空灵纯净的境界。诗人欣赏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却尘世的意境,都表现了遁世绝俗的情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鉴赏二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树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小路,来到禅房,更是觉得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首联起居平平“清晨入古寺”简直如同平白说话,毫无诗意。但却简单地交待了时间地点。缓之又缓,平之又平,不是孤峰突起,也不是一泻千里,仿佛轻松愉悦地步入山阴道上。继而“初日照高林”亦是不加粉饰的句子,却在眼前铺开了幅“山林晨景图”。树密,但不是密不透风;林高,但不是高不可及。密密匝匝的树林伴着初升的旭日,“初日”亮而微红,红又间黄,从树缝、树头间漏下道道光柱,袅娜着林间微微的雾气,氤氲着别样的轻柔。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步出高林是一丛翠竹,翠杆碧叶下是仄仄的小径,竹影微摇,小径隐现,前路深幽,不可轻现。隐隐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处,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无怪乎令人叹赏至今。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比兴巧妙。一个“悦”字,高雅了“鸟性”,写活了“山光”。鸟竟犹人,可识、可赏、可悦这山光。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无一物,人心无所求无所欲,空空中而异常的满足。
尾联巧妙的把全诗化为一曲淡雅的乐章。起先有丝弦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节,万籁俱寂,只在那钟磬上一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缕的金玉声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1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赏析: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平淡的生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片四句是怨辞反说,辛弃疾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平淡的生活,置国家天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面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2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注释
1、[清晨]:早晨2、[入]:进入。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4、[初日]:早上的太阳。5、[照]:照耀。6、[高林]:高树之林。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8、[幽]:幽静。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14、[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16、[都]:都,俱。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18、[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之妙。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22、诗的三、四句的特点:双关手法。一层意思表达了佛门清静,佛法高远。二层意思影射佛门弟子早课完后,精神层次产生臆想,领悟到房中术的境界。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诗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点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颈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钟磬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二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树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小路,来到禅房,更是觉得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首联起居平平“清晨入古寺”简直如同平白说话,毫无诗意。但却简单地交待了时间地点。缓之又缓,平之又平,不是孤峰突起,也不是一泻千里,仿佛轻松愉悦地步入山阴道上。继而“初日照高林”亦是不加粉饰的句子,却在眼前铺开了幅“山林晨景图”。树密,但不是密不透风;林高,但不是高不可及。密密匝匝的树林伴着初升的旭日,“初日”亮而微红,红又间黄,从树缝、树头间漏下道道光柱,袅娜着林间微微的雾气,氤氲着别样的轻柔。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步出高林是一丛翠竹,翠杆碧叶下是仄仄的小径,竹影微摇,小径隐现,前路深幽,不可轻现。隐隐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处,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无怪乎令人叹赏至今。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比兴巧妙。一个“悦”字,高雅了“鸟性”,写活了“山光”。鸟竟犹人,可识、可赏、可悦这山光。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无一物,人心无所求无所欲,空空中而异常的满足。
尾联巧妙的把全诗化为一曲淡雅的乐章。起先有丝弦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节,万籁俱寂,只在那钟磬上一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缕的金玉声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三
首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这天的清晨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光照耀着松林。此联中表明了诗人此作的时间和地点。佛家经常把僧徒聚集的处所当做是丛林,所以这里所说的高林颇有称颂禅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颔联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联的“幽”“深”二字尤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缤纷。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优雅的意境。幽静的竹林里,一条小路通向深处,禅房前后花木茂盛。此联主要描写静景。“幽”字着重突出了此景的寂静,而这种静不是一般的静,是一种具有诗意的静,因为此联中还有一个“深”字,这两个字互相映衬。繁茂的花木和幽静的竹林互相映衬,再加上一条通往深处的僻静的小路。可以想象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诗意的境界呀!
颈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空”二字给大自然赋予了某种特性,明媚的山间阳光使飞鸟更加欢悦,清澈的潭水让人神清气爽。悦、空二字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欢悦,使·······空。这里的山光就是日光,自然中的日光照耀在山林里,小鸟到处乱飞,潭水本来就是清澈的。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作者却敏锐的捕捉到了小小的细节,给山光和潭水赋予了某种特性,使它们能够让飞鸟欢悦,能够荡涤人们心目中的污垢,使人们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就使得这整幅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美丽。动静结合的境界让人啧啧称奇。
尾联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颈联中明明写了小鸟到处飞的动景,然而到了尾联却说此时此刻万物俱沉默寂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到底想写什么呢?最后半句话,但余钟磬音。钟磬,指的是佛教召集众僧的时候所敲打的一种乐器。尾联中,作者听到了钟磬的声音,于是他闭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着仿佛周围都是寂静的,唯有那象征空门的钟磬之声能够像潭水一样使作者的心灵的污垢得到荡涤,使之更加清净。原来作者是想借着此情此景寄托其遁世无门的情怀。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3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另有县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本来是平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万岁”,也大为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4【原文】
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北麓。
禅院:指寺院。
初日:初升的太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写禅房的幽深。曲径,一作“竹径”,弯曲的小路。幽处,幽静的住所。禅房,也称“寮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与上句“幽处”相呼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山光,指初日照射在草木山石上的美丽景色*。悦,使......愉悦,喜悦。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里的影子。空,使......空(消除)。
万籁:指一切声响。籁,空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此时。
俱:全部。
钟磬:寺院中诵经、斋供时的信号。发动用钟,止歇用磬。
【翻译】
清晨,我信步走进了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陽光刚刚洒满高一耸的丛林。寺院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去处,那就是被花木浓荫掩映着的禅房。明净的山光里,鸟儿也显得怡然自得;望着潭中的山光云影,心中的世俗杂念骤然抛向九霄云外,使人觉得心灵深处前所未有的空灵。此时此刻,万物一片沉寂,只有那悠悠的钟磬余韵在山谷里回荡。
【赏析】
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大历时曾任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县尉。一生仕宦很不得志,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
常建在当时就已引起人们的的重视。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的襟怀。然而,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所感愤,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
本篇虽是一首游历虞山破山寺时写的山水诗,但实际上在写景之中已融入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诗人进士及第后,不幸而“沦为一尉”,始终不顺,因此,在作品中渗透了他摆脱世俗羁绊、固守自我个性*的独立和向往自一由的山林生活的渴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作品开篇首先点明游览的时间(清晨)”和地点(古寺)。接下来则紧扣`“清晨”写步入寺院的第一个印象,初升的太陽映照着高高的丛林。“古寺”,是直接写寺院年代久远;“高林”,是说寺院中古木参天,是间接写寺院的年代古老,这就有力地烘托了古寺的幽雅、宁静与神秘。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这一联里,诗人抓住寺中特有的景物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古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诗人步入寺院,沿着曲折蜿蜒的小路,信步走入掩映在浓密的花草树木之中的后禅院,一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曲径”通的是“幽处”,这本身就带有一种悬念色*彩,随后再缀以“禅房花木深”,就更显意境之神秘、幽静、深邃了。可谓用语精当,笔法高妙,难怪为历代读者所赞赏和传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进一步烘托了禅院的幽深、清寂。“山光”使鸟儿都愉悦,“潭影”使人的内心都变得空灵,可见环境之优雅、静谧,是修身养性*的绝好境地。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而又隽永,与第二联的巧妙构思相比,这里则以笔墨简约见长,能“悦鸟性*”的“山光”定然是明媚的,和煦的;能够“空人心”的“潭影”也定然是优雅的,宁静的,波澜不惊的。可是诗人只用了“山光”和“潭影”四个字,可谓用语简约,内涵丰厚。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音”。在这最后一联,诗人挽回思绪,再次写寺院的宁静。前面两联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由景及情,抒写诗人受古寺浸染时的空灵之心。而在这万籁俱静的时刻,钟磬袅袅的余音,清润悠扬地在空寂的寺院中,在空旷的山谷里缭绕,激荡,自然给人以“静”的警醒,为全篇增添了无穷的余韵。这一联既是上一联的补充,又是在进一步以动至静,以钟馨轻轻回荡的音韵映衬寺院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给人以超然物外的宁静的意境享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凝炼简洁的笔触向读者再现了一个清雅、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篇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极富感染力。(20xx/04/24)
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15山寺夜起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古诗简介
《山寺夜起》是清代作家江湜作的一首古体诗,描写了诗人的羁旅行愁。当时作者遭遇离乱,漂泊他乡,心情孤独愁苦,在住在山中野寺时,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
翻译/译文
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
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
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
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
赏析/鉴赏
首联颔联写山寺夜景之美,颈联“惜”字表达作者对夜景的喜爱。作者不眠缘由有二:沉醉山寺夜景;自己为“无家客”,因思家而难以入眠。情景交融抒发孤独与羁旅思乡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行愁的诗作。当时作者遭遇离乱,漂泊他乡,心情孤独愁苦。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独一人,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
首联“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描写月亮从高高的岩石之巅升起来,月光普照大地,为全诗铺设了思乡的氛围,奠定了思乡的基调。接着诗歌转向对月光下一溪水雾的描写。由于月光如水,澄澈明亮,所以,本来就洁白的云气更显洁净飘渺。首联描写符合山中晚景特点,月光的衬托使得景物更加美好。
颔联紧承首联,写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气如云样洁白,飘飘漾漾,散流在寺前。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并无妙处可言。但比起首联,却写出了水气的自然飘动的动态之美。而且,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这一联的描写除了用云气暗喻作者羁旅生活的特点,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重重一笔,妙不可言。
颈联写无法入睡的自己打开寺门,站在寺外观赏美景。眼前美景,让作者感慨万千,不禁怜惜起来。这一份怜惜,暗含着深沉的身世漂泊之感。诗人抬头看天,却感觉到霜重气寒,心中难免凄凉孤独。“霜天”二字,紧扣心情,间接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冷的心境,可谓传神之笔。
尾联直抒胸臆,用反问的形式写到:谁看到无家可归的客居他乡的人,在这荒郊野外,月下思乡,山中叹惋,独自一人深夜不眠呢?反问加强了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更写出一份愁绝伤绝的自伤之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整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慨,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以月色铺设情境,则无一处不孤寂愁苦。此诗大有杜甫诗歌沉郁苍凉之感,但多出了一份轻巧和淡静,可为上乘之作。
第五篇:《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鲁山山行原文: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⑴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
⑵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⑶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⑷幽径:小路。
⑸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⑹何许:何处,哪里。
⑺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鲁山山行赏析鲁山山行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
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此诗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枯木形,人禽两自在!······”梅尧臣从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熊“自在”,鹿“自在”,看“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此联就可以说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熊升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行”者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从章法上看,这一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更充分的表现。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家人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
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
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词牌【燕山亭】 双调九十九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以宋徽宗赵佶这首词为最有名。或作《燕山亭》,非。冰绡:洁白的绸。蕊珠宫女:指仙女。凭寄:凭谁寄,托谁寄。无据:不知何故。和:连。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林空之时,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其兴致之高。一起学习一下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鲁山山行梅尧臣古诗翻译,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吧!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
lǔ shān shān xíng
鲁山山行
méi yáo chén
梅尧臣
shì yǔ yě qíng qiè,qiān shān gāo fù dī。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hǎo fēng suí chǔ gǎi,yōu jìng dú xíng mí。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shuāng luò xióng shēng shù,lín kōng lù yǐn xī。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rén jiā zài hé xǔ,yún wài yī shēng jī。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鲁山山行梅尧臣古诗翻译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鲁山山行》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书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扬州治所)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由感而发写下的。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5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翻译
浮云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上来往飘荡,似乎在把天气的阴晴酝酿。
微雨轻敲着荷叶,发出细碎急促的声响,不一会也洒湿了衣裳;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阵清凉。
忽而雨过天晴,喜鹊喳喳喧闹,迎接朝阳;鸥鸟也在风平浪静的水面尽情游翔。
经过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气爽。
注释
空碧:即“碧空”。
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蘋风: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喧:声音大而嘈杂。是说喜鹊对日出的喜悦。
狎:亲热、玩乐的意思。是说水鸥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尽情地玩乐。
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里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赏析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极精采。两句诗应连起来读、连起来讲:飘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来我往,忙于“议”,“议”什么?“议”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和感受:“荷雨酒衣湿”,下起雨来了;“鹊声喧日出”,太阳又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往往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姜夔《点绛唇》中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尤有名。但比较而言,王质以浮云“议阴晴”涵盖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一联承“阴”。先说“荷雨”,后说“酒衣湿”,见得先听见雨打荷叶声而后才意识到下雨,才感觉到“衣湿”。这雨当然比“沽衣欲湿杏花雨”大一点,但大得也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酒湿,反而凉爽些。“蘋风”是从浮萍之间吹来的风,说它“吹袖清”,见得那风也并不狂。雨已湿衣,再加风吹,其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鹊声”一联承“晴”。喜鹊喜干厌湿,所以叫“干鹊”。雨过天晴,喜鹊“喧”叫,这表现了鹊的喜悦,也传达了人的喜悦。试想:荷雨湿衣,虽然暂时带来爽意,但如果继续下,没完没了,“山行”者就不会很愉快;所以诗人写鹊“喧”,也正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喧”后接“日出”,造句生新:“喜鹊喧叫:‘太阳出来了!’多么传神!“鹊声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鹊”及“日”;“鸥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鸥”及“波”。鸥,生性爱水,但如果风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霁风和,“波平”如镜,鸥自然尽情玩乐。“狎”字也像“喧”字一样用得很精彩,“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这里都适用。
像首联一样,尾联也用拟人化手法,其区别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从反面说,“山色不言语”,从正面说,自然是“山色能言语”。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了个“唤”字。刚经过雨洗的“山色”忽受阳光照耀,明净秀丽,“不言语”已能“唤醒三日醒”;对于并未喝酒烂醉的人来说,自然更加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往来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古诗简介
《山行》是清朝姚鼐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诗中描写春耕时节的乡村景象,“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描绘了飞翔的布谷鸟殷勤劝耕,白鹭鸟扑打着翅膀趁着明丽的春光一展风姿。农民放水灌田,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山乡春耕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农作的人们的敬意。
翻译/译文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注释
舂(chōng)锄:白鹭;
扑扑:扑打翅膀。
赏析/鉴赏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7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注释
⑴山行:一作“山中”。⑵春晖:春光。⑶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⑷纵使:纵然,即使。⑸云:指雾气、烟霭。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鉴赏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诗的大意是:在春天的明媚光色中,群山也焕发了容光,众物也在春天展示出自己多姿多彩的方面,这一切都构成了春天的光彩。在这种美景艳阳天中,些许天气的阴晴变化不算什么。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即使是晴天也会沾湿衣服,来客不必因为天色微阴怕雨就罢游而归。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
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主要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8原文: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深处一作:生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9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原文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翻译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哀人生之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之长生,瑶池欢宴。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为君为王之人,未必欢娱,何况我之小吏.固守海疆。
羁旅之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观海,心藏大潮澎湃。
望东极之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注释
齐景: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遄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
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之事。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之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欢乐。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申: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指王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
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观海藉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观海。
洪波:大波。语出曹操《观沧海》
诗:“洪波涌起”。
极:边际,尽头。
大壑:指海洋。
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采菱歌:采菱人唱的歌。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
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含颦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
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
碧沙渚:为碧水浸绿的沙滩。
游衍:与“邀游”义近。
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
赏析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市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颦容”则从西施“病心而颦”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原文: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译文: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一条条路径分岔;刚刚过了五里铺,又走到了七里铺、十里铺。走一下回头看一看,不愿再走下一步,不知不觉中已近黄昏,陡然间惊觉太阳就要落山了,云彩也渐渐黯淡下来,天就要黑了。斜阳满地铺盖,回首已是烟雾一派。数不清的山,数不尽的水,怎不叫人涌起无穷的感慨!
注释: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shà)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铺:宋代称邮递驿站为铺,元代沿用,其制更加严密,州县凡十里一铺。兀的不:兀的:这。“兀的不”,犹言“这(怎)不”。
赏析:
此曲抒炽热的离别之情和乡关之思,步步有情,景物含情,直率自然。运用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别具韵致。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作品突兀而出的这两句看似无端,却交代了丰富的内容。它尽管没有主语,不见动词,但读者不难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远行人,龋蹈独行,经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岔口,迎来了一处又一处的荒骚,走不完的路途,遣不散的疲倦。一前一句固然是写途中所见的路径纵横,却通过不同朝向的“路”的反复,同时也隐含着目的地的茫然感。后一句虽未说明“五里铺”、“七里铺”等地名的具体景象,却通过数字的变化反映了途程的漫长辽远,且从“铺”字的提示中,衬现出远行人得不到休憩之所、无家可归的悲哀。三字词组以大同小异的形式迭现,不仅没有重复拖沓之感,反而传神地写出了旅人的长途跋涉,甚而使人感觉到步履的沉重。“行间字里皆文章”,不能不叹服作者构思的巧妙。
三、四两句,进一步将旅人的“山行”具体化。“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三个“一步”合起来其实只移行了一步路,这与上句“五里”、“七里”、“十里”的数字对映,见出了旅程的举步维艰,令人触目惊心。“行”、“盼”、“懒”三个动词的`交叠,更刻画出旅人瞻前顾后、步态踌珊的形象。明明是他强抑着旅愁和困乏,拖动步子耽搁了行程,作者却在“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前加上“霎时间”三字,仿佛暮色的来临是一瞬间的事。这就将倦行的主人公猛然惊觉时光不早的惊疑和焦虑,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1原文: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长安九日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注释
①江总,南朝陈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赏析: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2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朝 宋徽宗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注释
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与《山亭宴》无涉。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双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
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者:同“这”。
无据:无所依凭。
和:连。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花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两,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者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儿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者的无穷慨恨。”儿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儿,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花,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了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者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者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花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者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者也有所体现,尤其上花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创作背景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3原文: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译文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哀人生实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实长生,瑶池欢宴。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为君为王实人,未必欢娱,何况我实小吏.固守海疆。
羁旅实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西海,心藏大潮澎湃。
望东极实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注释
行田:巡视农田。海口:永嘉江(今瓯江)人海处。盘屿山:在永嘉西北七十里,即今乐清县西约五十里处,滨海。山下为盘石卫,旁有五小山,又有重石山,加上正面的屿山,俗合称七星山。
齐景:齐景公,涕秋时齐国国君。
遄(chuán)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晏子涕秋·外篇》:“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予遄台,梁丘据造焉。”可见齐景公对遄台情有独钟。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实事。见《晏子涕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实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cóng):欢乐。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指王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jī)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jī)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西海藉(jiè)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西海。
洪波: *。语出曹操《西沧海》诗:“洪波涌起”。
极:边赏,尽头。
大壑(hè):指海洋。
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采菱(líng)歌:采菱人唱的歌。夏秋实赏,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
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含颦(pín)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故《庄子·天运篇》说西子病心而颦,美惊乡人,引得东施效颦。
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
碧沙渚(zhǔ):为碧水浸绿的沙滩。
游衍(yǎn):与“邀游”义近。
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舒忧之作。“行田”即巡视农田,晋宋时一些文士往往借行田之便游遨山水,如王羲之就曾写信给谢万说:“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谢灵运这首诗即写行田来到永嘉江(今瓯江)入海之口,登山的所见和所感。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县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洪波”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大壑”语出《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嚬容”则从西施“病心而矉(通颦、嚬)”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沈德潜说:“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由此诗亦可见一斑。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4原文: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代: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裁剪冰绡(xiāo),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jìng)妆,艳溢香融,羞杀蕊(ruǐ)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靓妆:美丽的妆饰。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者:同“这”。无据:无所依凭。和:连。
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