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平凡的人生演讲稿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赞歌响彻中华大地、又有多少感人故事被人传颂。今天、我要讲述的人物、她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她是那么平凡、走在人群中、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她用那份独有的执着、撑起了一片蓝天;她用高尚的人格、感召着每一位实小人!她、就是沭阳实验小学的教务主任——管叶青女士。
从事教务工作以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培养成优秀教师。她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她的精心指导下、近年来、我校已有几十名教师成长为校甚至县骨干教师、她们在县、市级优课和基本功大赛中频频获奖。然而、每一位参赛的老师都清楚地知道:哪一堂优质课不凝聚着她的智慧?哪一页鲜红的证书不浸润着她的心血?记得一年前、我参加县基本功大赛的前一个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她把正急得六神无主的我喊进了办公室、微笑着安慰我、鼓励我、我的心里立即踏实了许多。她打开书本和我一起一词一句地推敲揣摩课文、不厌其烦地听我一遍遍地说课、演课、精心指导我设计教学环节、甚至帮我锤炼、构思每一句教学语言……头顶夜空回到家、我一看表已经是深夜11点多钟了。我正准备休息时、电话铃突然响了、我一边埋怨一边拿起话筒、没想到话筒那头又传来熟悉的声音:“刚才那个细节我想到该怎么处理了……”顿时、我的泪在眼眶里打转。这就是我们的教务主任、为了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能够快速的成长、为了实小的孩子们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却从不说辛苦、不图回报、面对着她、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搏?不去奋斗?
谁都知道,做实小的教师难,做实小的教务主任更是难上加难。今年暑假开学前夕的一天晚上,时钟敲过11点、但教务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管主任正带领处室的几个同志加班加点安排全校70个教学班、160余位教师的课务、这已经是第三个晚上挑灯夜战了!突然、刺耳的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在淮读书的儿子发烧呕吐、正在医院治疗。同事劝她赶快放下手中的事务、去看看儿子。她说:“事情这么多、等忙完了再说。”硬是等到12点半课表初步排完、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去。然而、作为孩子的母亲、嘴上这么说、心里又怎能放得下住在医院的儿子呢?凌晨1点她和爱人心急火燎、驱车赶往淮安、询问了情况、安顿好儿子、早晨6点半又赶回沭阳、出现在熟悉的校园里。此后的日子里、她便陷入了学校开学初繁杂的事务之中。对孩子只能是早晚打电话询问一下情况、整整一个月未见到心爱的儿子!直到“十一”长假、才带着深深的思念和愧疚把儿子接回.这就是我们的教务主任,她爱校如家、爱事业如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
xx年春天、她最敬最爱的父亲得了脑梗塞、住进了医院、随时都有病危的可能。作为家中的长女、也是父亲最疼爱的女儿、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守候在父亲身边、每天都要等到忙完了学校的工作、才急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夜深人静时、她常带着深深的愧疚在病房里为父亲洗脚擦背。丈夫和儿子都劝她请几天假多陪陪老人、尽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她还是摇了摇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xx年冬、她的父亲突发脑出血、猝然离世。她悲痛欲绝、在父亲的灵柩前长跪不起、因为父亲在她心中是一座山!在场的同事们都泪流满面、我们都在心里为她担忧、害怕她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可是送走了父亲、她却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轻轻地走进了课堂……她说:“人已走了、我不能把悲伤带给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教务主任、她、永远把痛埋在心底、把快乐留给别人……
付出总有回报、近年来、管叶青主任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名教师、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没有飘飘然、因为在她心里、永远装着实小亟待成长的教师、装着四千个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庭、装着实验小学的明天。
经过的日子是如此短暂、走过的路是那样平凡。她和她的朋友相比、依然是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可她真诚于自己的事业、回首往事、她不后悔、因为她面对的是纯真的世界、希望的田野。愿将青春许孺子、甘为盛世作人梯。她将义无反顾地奔赴她的明天、她将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不平凡的人生赞歌。
第二篇: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我是21冶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 我叫马又莙 今天我的讲题目是《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一份不起眼的职业、一个不平凡的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保障。同时一个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企业或者社会这个大家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能尽职尽责的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点一滴的汗水 一笔一划的认真 一身一世的执着创造着无限的价值和财富这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家还记得今年前不久的五一劳动节吗?就在大家游山玩水的那天下午,在上海徐汇区的一高层居民楼突发大火,两名90后的消防官兵在扑救的过程中被热浪冲下13楼,英勇牺牲,坠楼瞬间,他们任然手牵着手。、、他们志同道合那无私的奉献是对岗位的忠诚,那执着的坚持是对职业的 尊重那舍命的付出是对事业的信仰。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而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这样的一批人,
第三篇: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王刚,教育学士,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的中学一级物理教师,区优秀教师,所带班级曾获区优秀团支部称号。
我担任物理教师10年,任班主任工作10年。
师爱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风,恬淡而惬意。多年的教学工作,是我深切的感受到,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在这教育的沃土上,在心爱的三尺讲台上,我学会了用真诚和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执着和坦诚,去开启学生的心锁。
2002年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班级里的一名男生有一天突然就旷课了。父母也不知孩子的去向,经了解由于孩子的父母工作较忙,平时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经常去网吧,并且也认识了许多社会闲散人员,时间长了就无心学习了。我立即找熟悉孩子的同学在附近的网吧找到了该生,并联系家长,立即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跟孩子的父母聊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建议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没过多长时间这名学生又逃学了。找到该生后了解到孩子的思想上有畏难情绪:认为自己落下的课程太多,怕跟不上!于是我经常帮他辅导功课,让其他同学与他组成学习小组帮助他树立信心……。学年末该生在全年级成绩上升到中上水平。我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健康的成长,也实现了自己说过的话:要坚持到左后一点点,做事情就要做好,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情系贫困生,爱心润无涯。2006年任高二9班班主任,我班有一位女生。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花样年华的孩子沉默寡言,自卑不合群完全不像17岁的孩子。忧伤是他生命的主色调。在他脸上我完全看不到一个花季少年应有的笑容。于是我组织班内学生给她过生日并每月资助该生,帮助其申请困难生补助,并向学校申请减免其学费,帮助她学习和成长。就这样2年过去了。这个孩子非常上进,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市科技大学。孩子说我对她的爱心滋润将会影响他一生,以后他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用我的师爱感染了自己的学生,并将让这份爱在我的学生中继续传递!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亲情是人间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憾事。作为儿子我远离双亲,10年期间只回家探望过三四回。母亲发生车祸是我不在身边,为了不影响工作,家里人瞒着我让我顺利带完高三毕业班。父亲因为胃病住院而学生马上面临高考,我每天早6点半离开家,晚上将近10点到家。白天要保证最好的精神状态留给学生。内心却承受着不能尽孝的煎熬。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终于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生的目标及追求,看到学生成才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2007年获“高三毕业班优秀教师”称号;
2008所带班级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09“动量定理”教学设计获北京教科版普通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
2010年《班风建设的方法》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获得三等奖;
2011年文章《中学生咋连案例分析》在通州教育发表。
第四篇: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人生
——对吴群同志先进事迹的剖析解读
2011年7月13日零点13分,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政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同志在与癌症抗争了一年零四个月后,带着对工作和生活无尽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检察事业。
吴群同志的离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悲痛,而且还是我国检察事业的一大损失。吴群同志去世不久,中央政法委便在全国政法系统范围内开展了向吴群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民警以吴群同志为榜样,学习如同吴群同志那般,讲理想、讲理念、讲传统、讲信念、讲奉献,牢记宗旨,忠诚履职,真正实现一名共产党员人生的最高价值。吴群同志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他是一面鲜红的旗子,这面鲜红的旗子,代表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形象,代表着党的精魂和本色。
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所认识的吴群同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为人呢,为什么他能够牵动千千万万党员的心?
据《蚌埠日报》报道,吴群同志在部队担任保障中心主任时,曾经接手的资金有上千万,却没有贪过一分一厘;转业时,他把70多平方米的住房坚决地让给战友,至今一家人还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没有卫生间的“蜗居”里。在刚到检察院工作时,吴群同志为了能胜任全新而陌生的工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用废寝忘食的精神和毅力,在2002年国家规范司法考试制度后,他终于用1000多个夜晚的灯下苦读,拿下了被司法界称为的“天下第一考”,成为全市检察机关中第一个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军转干部。吴群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履行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申诉群众“办好案,多办案”,他始终心系群众,把老百姓当着自己的亲人,他在接待申诉人来访时,始终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句再见相送”;就是在他的最后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是缴纳党费,是死后不给单位添任何麻烦,是他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检察事业。
吴群同志学习上不甘落后,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艰苦朴素;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乐于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一直给予他莫大的精神动力,又是什么一直令他坚持不懈、一如既往、奋斗不息的呢?
一、他具有情系百姓、执法为民的宗旨信念。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便在吴群同志的心中扎下了根。吴群同志心里始终牢记着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日常工作中他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自身执法为民和为民服务意识,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正是他始终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
二、他具有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
吴群同志始终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来抓落实。他不仅一直保持着“小事不小”的观念,而且深入细致、扎扎实实地做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吴群同志拥有公仆情怀,真正理解“群众利益无小事”,尊重群众,以广大群众的意愿去行动。他有一颗爱心,是敬民之心、爱民之心、亲民之心的综合体现,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常思群众之苦,常念百姓之难,常想助民之策,常做亲民之事,最终他被人民永远铭记。这正是他永不停歇的精神动力。
三、他具有追求正义、公正严明的职业道德。
吴群同志作为检察官,“忠诚”是他一生的代名词,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和事实。吴群同志视检察事业如生命,清廉从检,忠实履行检察职能,公正执法,刚正不阿。他热爱检察工作,恪尽职守,以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为己任,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一直认为,坚持法律就是坚持真理,维护法律就是维护生命。这样的职业操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正是他一如既往的动力源泉。
四、他具有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吴群同志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执法为民的思想,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他始终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执法为民,鞠躬尽瘁,忠实履行了一名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检察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正因为吴群同志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他面对生死的坚毅与无畏,以及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崇高境界,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和事业。吴群同志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工作上不断开拓进取的职业情怀、廉洁自律和从严要求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正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骄傲,我们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卫士。
吴群同志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平凡的岗位可以铸就不平凡的人生。我们要向吴群同志学习,把他的先进事迹和信仰追求传承和发扬,并以此为标准,来调整和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和人民所交给我们的事业,自觉地把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用扎实的工作、敬业的精神、创业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来谱写一曲自己的人生之歌。
——完——
一队 韩峻
2012年2月14日
第五篇:103岁老知识分子的不平凡人生
103岁老知识分子的不平凡人生
出生于1911年的肖素彬,半生执着法律与教育事业。她作为辛亥革命的同龄人,见证了祖国的百年历史。如今,她作为一个在20世纪30年代就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老知识分子,带着祥和的心态,在福建省安享晚年。
已经103岁的老人,个子矮小,精神矍铄,花白的头发盘成发髻,行动利索。戴着老花眼镜,看报纸、听新闻,不断接受新事物。她喜欢与人交流,思路敏捷,条理清楚,记忆力极佳,从古到今,侃侃而谈。
肖素彬祖籍四川,出生在四川,长在四川。她从小怀抱着“知识救国”的理想,早年便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1934年,她毕业于民国时期著名法科大学朝阳学院法律专业,并东渡扶桑,在日本帝国大学法学部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凭借自身努力,于1937年学成回国后,长期在各级法院从事法律工作,具有很深的法学造诣。一直到1951年,她到了厦门后,就转入教育部门,在大同中学任教。有人间她:“你是大学教授,怎么到中学教书呢?”她说:“在大学当教师,在中学也是当教师,都是‘教书育人’,所不同的是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肖素彬的丈夫是大学教授,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如今女儿也已退休。
肖素彬年轻时,抱着“知识救国”的理想而孜孜不倦地求学;到了老年,她把富有哲理的养生方法体现在生活中。她长寿的秘诀是:人的一生要动,但要动静结合;人老不输老,但要服老。为此,她学习了老年大学的所有课程,她说:“年轻人能学的,我也能学。但高龄老人不要学习动作太激烈的拳操,如脚摔坏了影响身体健康。”
按理说,如此高寿,又多次获得“福建省健康老干部”,第七届全国长寿老人等殊荣,身边又有保姆照顾衣、食、住、行,肖素彬完全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她还是身体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衣服、每天坚持散步等。
老人信奉生活规律要和自然规律相结合。她晚上10点上床睡觉,夏天早上5点起床,冬天6点起床。洗漱完毕,整理房间,吃过早饭,稍作休息,然后弯弯腰、踢踢腿、扫扫地、掸掸灰。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起床后,洗洗衣服、看看报纸。下午6点准时吃晚饭。
除了作息有规律,肖素彬还很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饮食,不吃过饱,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吃清淡不油腻的食物。她特别强调,心情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她凡事要求自己想开,不能钻牛角尖。她好学习,好运动,百岁那年还参加“木兰拳”比赛。如今她还经常拿出剑比划一番,动作不比当年差。
轻松一笑
我是来看牙的不是看喉咙的这天,哈特去诊所复查牙齿。
牙医拿了根上面带着小镜子棒棒向他伸来。
哈特条件反射,张大嘴巴,“啊……啊……”
旁边一实习生寻声看了哈特一眼,说道:“我是来看牙的,不是看喉咙的!”
(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