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读后感
“怀抱理想 自由飞翔”
——《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读后感
(杨洁老师)(2017—07—19)
程红兵老师曾经说“理想的自由教师在今天的土壤里确实存在”“教育的希望在民间,这里所谓的民间就是一线的教师,就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教师,就是伴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的教师”。
当我阅读了倪江老师的《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后,我认为,倪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带给教育希望的“理想的自由教师”。他是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但是对理想语文的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种种实验和建构,又使他变得不再普通,他让我看到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有的模样——怀抱理想,自由飞翔。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寻找存在的家,讲自由阅读;第二章,教学——走向自由的天空,讲自由教学;第三章,“捕风捉影”的语文,讲自由鉴赏。因为我既是语文教师又是阅读教师,所以对倪老师所说得这些内容都很有共鸣,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了很多思考。
首先,语文课应该上出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第一句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叶嘉莹教授认为这个“境界”就是“作品里面的世界,每个作品里都有一个世界”,可以试着把它翻译为“潜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体会到作品很丰富的内容。比如“‘菡萏香销翠叶残’,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我认为语文课也同样要追求境界,要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世界。倪江老师所说的“理想语文”就是语文课的境界。语文不是“压榨分数的工具”“折磨神经的手段”,教师在课堂里“坚守经典阅读、经典文化的价值”,也不回避“所谓亚文化、次生文化”。“生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里有不变的本质,而这一切几千年前的先贤已经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试图解码,解构,而后重构”。这就把语文课的意义提升到高处。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大家公认的,语文有“公共标准”这也是需要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我们通过语文课,不是仅仅训练学生,能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体验生命,探索世界,建构自我,最终达到心灵的完善。过去我总认为学生的年纪小,对生命的体会不深,在课堂上没必要上得太深。但在看了倪老师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讨论后,我觉得自己小看了学生。老师对语文课的预设就是教知识、练能力,那么语文课的层次就止于此。老师认为语文课有着“潜能”,从这个小的切口让学生探讨生命的真谛,那么语文课的“境界”就出来了——语文课是一门让人体会幸福的学科。
第二,语文教师必须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本书是倪江老师对语文课的思考,他认为“理想语文”的核心是“自由”。“自由语文”意味着:课程要可选择,要为每个孩子定制教学,要习惯于说不,充满“人”的气息,要允许试误。这让我想到陈寅恪先生给王国维先生的碑文中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中国读书人所信奉和倡导的最为崇高的学者精神。学者要追求真理,而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看着倪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中所做的种种实验,以及他的思考,为这位老师的不懈钻研而深感钦佩。倪老师对各种文学理论信手拈来,对文本的多元分析均有理有据,对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撰写了精彩的鉴赏文章。他的思考不是浮于表面的总结,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炼。这正是我在平时教学中所欠缺的。现在我理解了,要有思考的能力,先要下功夫积累,只有对相关理论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重要,“独立”二字更重要。平时我们太过于依赖名师对文本的解读或是“教参”给我们的建议,缺少了自己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过程。倪江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地方可能也不太符合主流的分析,但是只要是自己思考所得,那就有意义。想想我所敬佩的那些语文前辈,于漪老师、黄玉峰老师、孙绍振老师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思考,从不盲从于他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文本的解读永远停留于“人云亦云”的阶段,永远无法成为一名真正有见地的教师,更别说教出有自由思想的学生了。
第三,“立体化阅读”是大势所趋。倪江老师将“自由阅读”放在了第一章,他认为我们正是通过自由阅读来寻找存在的家。他的第三章“捕风追影”的语文,讲的是通过指导学生看电影,让学生自由鉴赏。倪老师认为“文学、电影都是人类以情感和审美的模式理解世界、评价世界并构造一个理想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语文教学要将触须伸及无数人文经典著作和无数经典电影的原因”。()这正和我校目前所进行的“立体化阅读”的想法不谋而合。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阅读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纸质阅读”这一种。倪老师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欣赏电影。我从“综合阅读”的课程角度出发,不仅是要看电影,优秀的纪录片,有声书籍,参观博物馆,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阅读的个性特征是很强的,每个学生喜欢看的书不一样,阅读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应该给学生广泛选择的空间和自由。所以倪老师给学生的书单、电影单,都是非常丰富的。书单有第一轮、第二轮,包括经典散文、自由精神、风骚传统等板块。电影分为A、B、C三个层级,每层50部。A、B两层是逐层深入的,而C曾属于老师的“私人电影”。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阅读并完成阅读札记。看到倪老师的书单,我是很钦佩的。他对书单是时时更新的,而且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在阅读课程中也给学生开列了书单,但是选择度还不够大,这和我自己的阅读量很有关系。今后,我需要更加广泛地阅读经典,并对社会上各种推荐书单进行筛选鉴别,争取拿出适合学生需要,与时俱进的书单。而其他阅读材料的推荐,可以借助其他老师的力量,比如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推荐的电影,科学课老师推荐的纪录片等。通过“立体化阅读”,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自由阅读将点亮他们的心灵。
倪江老师向读者展示了他心中的“理想语文”,而我们都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让师生的思想自由地飞翔。
第二篇:读后感 理想语文
读《理想语文》有感
利用这个假期,我读了倪江老师的《理想语文》,看到这个题目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才算是理想语文呢?打开这本书前我认为,就是对学生有用的语文、让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我很好奇书中会是怎么解释理想的语文呢?
书中解释说理想的语文就是要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教学,自由地鉴赏。
下面就谈谈我对这自由阅读和自由教学的理解,首先是自由阅读,书中批判了一些学校家长为了孩子的考试成绩而限制孩子看课外书的行为。我们小学阶段升学压力并不是很重,孩子们的业余时间比较丰富,倒是可以给孩子们各式各样的阅读机会。但是现在孩子们缺少的是阅读的兴趣,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喜欢看书本是太正常的事情了,所以老师的引导就很重要。听说这学期我们要开展读书指导课,我也是非常赞同觉得很有必要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的孩子,我觉得给孩子们看一些优秀的绘本作品是非常有宜的,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风趣活泼,给孩子们营造出温暖的环境,交给孩子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能从小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或者教师可以去选出一些适合孩子,孩子可能感兴趣的小故事,读给孩子听,然后引导孩子谈谈感受,启发孩子从中得到一些体会和收获。接下来说说自由教学,书中说语文教学中渐渐出现了一种“潜规则”,甚至连作文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的确是给孩子们出示范文,给他们总结一些写作结构,孩子们按部就班的去写作。作者认为语文应该有“私人性”。每个人对对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写一篇文章也都有不同的风格。还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某省的高考阅读题这样问“为什么文章中窗外下着雨?”我们制定的标准答案是:衬托出作者当时忧伤的心情。可是原作者解释说:文章中写了下雨,是因为当时真的下雨了。我们总是给语文强加一些观点,比如秋天就是悲凉的,那如果作者就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呢,他就是一年四季都很开心快乐呢?还记得我听过一节课,二年级的《丑小鸭》,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孩子们,那现在你们知道了吗?为什么丑小鸭最终能变成白天鹅呢?”很多孩子都照着老师预设的答案回答“因为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她有坚毅的精神,永不放弃”,突然有个孩子说“因为丑小鸭就是一个遗落在鸭蛋里的天鹅蛋,她是天鹅所以会变成天鹅。”孩子说的对啊,的确是这样的。我想这要是在我们有着标准答案的卷面上肯定能留给孩子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红叉。在倡导素质教育已久的今天,我们却仍然做一些
遏制孩子思维发展的事情。书中说“应试扭曲了语文的面目,但是语文的面目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去塑造。”在课堂上我们要习惯说“不”,因为“不”中隐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在教师的鼓励下浮上水面。自由的语文课堂应活泼,充满“人”的气息,允许错误的课堂,面对鲜活的学生个体,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新颖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更下功夫,多思考多钻研,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第三篇: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姓名:王丽萍 化学化工系材化四班 学号:1411404029 当我第一次看到容忍与自由这几个字眼时,我的第一理解就是宽容的大度的理解别人曾对你的抵触,对你的伤害,谅解那些曾经给过你痛苦的经历的人。对于自由,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拥有着自由的权利,不被所谓的教条束缚,对于任何事,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大胆的阐述,然而,当我读了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他独到的见解和理论让我折服,才明白自己的理解是这么片面。他的思想强烈的鼓舞着我们。
胡适先生曾说过,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胡适先生用他一生来感悟这句话,因为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跌跌撞撞,他曾担任过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长时,与雷震共同创办《自由中国》杂志,触犯了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雷震被捕,杂志也被勒停,之后又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主办的亚东科学教育会议上作了25分钟的演讲,又被批判围剿,指责他贬低中国古老文明,力主向西方现代文明看齐。因而病倒。随后两年,又在中央研究院,召开院士会议期间,在最后一次酒会上致开幕词,他说;“我去年说了25分钟的话,引起围剿,不要去管他,那是小事体,小事体,我挨了四十多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
从这话可以看出,胡适先生他的容忍的态度,他大度谅解的心扉。他用着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宽容。曾在年轻时,曾强烈批判过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作者,然而并没有料到十年后在北京大学教书就有一些同样保卫自己所信其实并未必都对的道理的正人君子也想要来诛杀他和他的朋友们。当年他要杀人,后来人要杀他,动机是一样。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了容忍的度量了。
他自己总觉得。他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一个有意志的神,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他认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绝大多数是信神的。居然还有这雅量,能容忍他的无神论,能发表他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他,把他关在监狱里,或把他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他在这个世界上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他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对他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所以他一直用容忍的态度报答社会。他以一切的诚心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胡适先生用他的一生来阐述了容忍的重要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只有学会了宽容与理解,才能获得精神物质的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诚然,胡适先生又从各种方面说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比如,在宗教自由史上,每一个宗教团体总是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 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教,邪教。正因为这种思想,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所以就不能容忍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就像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一样,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导致了各种惨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深深相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容忍的精髓是宽容,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我深深的被胡适先生这句话里所透露出的一种人文观点所折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以我们要学会容忍,才能获得自由。在政治思想上,我们同样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胡适先生用陈独秀先生的故事为例子,说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这种态度是不容忍的,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的,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容忍。
通过看这篇文章。我有了深刻的理解。文章中所说的那个自由,容忍给了我们很多见解。关于自由,这文章完全打破了我一贯的看法,也是这段时间切身体会到的观点: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先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人明显的挤兑你,可你还的微笑面对他,承受住了压力,然后体会到了更大的心灵自由度;再说个长远的,我这个人很怕别人的拒绝,之前有人一次拒绝我就直接放弃了,然后最近有人拒绝了我三次我还能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舒心一笑,体会到拒绝并不可怕,那是别人的自由,而我需要做的,我都全力以赴,也没留下什么遗憾,最终获得心灵的解脱。我觉得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回报社会对我的容忍。然而社会对影响也是挺大的。
关于社会,追溯我们成长的世界观,总认为我有多么的不适应现在的社会,这种观念是极为不对的,那是懵懂带给我的最错误的判断。我们所处的是最好的时代,是大变革拥有大机遇的时代,现在没有拥有你想要的,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有朝一天,幸福会挤满你的想象,行动会证明一切。
胡适先生说,他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容忍。他在常常想,他们还得戒律自己:他们着想别人容忍谅解他们的见解,他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他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他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通过这篇文章,我的感想也颇深。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容忍不同的声音,容忍不同的呼声,才能使人人有思想的自由,有说话的权利。现在才真正明白,对人待物需要容忍的度量,我们要学会尊重人的权利。我们可以看不惯别人的为人处世的作风,但是一定要容忍。这样才能学会好好处理关系。容忍其实是自己必须容忍别人的观点,别人才能自由,相反的别人容忍自己的观点,自己才有自由而言。我自己转念一想,的确如此,就像卢梭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所以容忍是必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容忍,还要学会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知识的精髓。然而这篇文章让我学会谦虚求学,知识浩瀚无界,自己所学不过小之又小的一部分,就算有所成就,也不值得骄傲自豪,应该继续扩大自己的学识,继续学,“以有涯追求无涯”。以及先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严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人生”。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以一切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磨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容忍,不要老去抱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生活不会因为你是谁就会额外给予你什么。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分外的怜惜你。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一颗容忍的心态去面对。我们要学会抛弃我们一直坚信的不会错的心理,敞开心扉去接受,去容忍,去理解,去宽容别人的观点。也许我们在包容他人的观点时,他人也在接受你的理论。
我们要始终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学会去容忍,因为容忍是相互的,你容忍了我,你就获得了自由,我容忍了你,我也获得了自由。我们相互容忍,说明我们对事物是排斥的,是讨厌的。正如在生活中,有些事是你喜欢的,然而其他人是不喜欢的,所以这时我们不要去强烈要求别人去赞同我们的观点,学会去容忍,我们只有学会了容忍他人对我们的批评,我们才会获得灵魂上的自由。就像在生活中,谁也不是谁的谁,所以不要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你的想法来。我们要容忍,生活才会更美好。要以容忍的心态去面对,去报答他人对我们的容忍
第四篇:爱与自由 读后感
爱与自由
爱可以给予,爱可以接受。爱是一种感受,爱更是一种美德,润物细无声!
有人说爱是种甜蜜的负担。那么他是一个施爱者。就像父母老师,在不断的给予过程中去感受爱。
有人说爱是种束缚。那么他必定是一个接受爱的人。就像孩子,在谆谆教诲中,在呶呶不休的唠叨中去被动的去接受爱。
在《爱与自由》这本书中。提到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一位妈妈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指着书,指着身边的事物教他认字,但是收效甚微。当孩子长大了些,有一天在她看到孩子出神的看着天的时候,随意的指着天教孩子说这是天的时候,孩子竟然把这个字说出来了。这个故事给这位妈妈很深的感触。就是在孩子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学习的时候去引导他,这样得到的效果反而比机械的重复要有用的多。
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中,母亲所施与的爱是无私的,是大量的,但相对的在孩子眼中就是种呶呶不休的干扰。所以不是所有的“对你好,关注你”都是的爱,有时候的放任不管也是在给孩子自由学习的时间,这更能称的上是爱。
所以在给予爱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把握爱的度。
第五篇:爱与自由读后感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里面灌东西,爱与自由读后感。”“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啊,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但通过亲身的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 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大部分家长对于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能够认同,但没有给予足够的爱或者没有正确的去爱,很多家长恐怕无法认同。以下是孩子的一些表现,如果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家庭教育中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特别在意大人的评价。如果大人否定,孩子会伤心,甚至会哭。家长过多评价孩子,并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把大人的评价当成自己的做事目标,而不会自己去判断,也不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最终影响了孩子的独立。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不要去批评,也不要去评价,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要流露出高兴或者失望的情绪,要把情绪和事情本身分离开来。
不愿意自己决定,读后感《爱与自由读后感》。在穿衣、学习等生活各个方面,依赖家长安排,如果家长不安排,会焦虑和无所适从。过多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孩子的依赖,破坏孩子走向独立的过程。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安排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安排,哪怕做的不够好也没有关系,孩子会在选择和决策的过程中学习、成长,他会掌握自己的力量。
不小心把事情搞砸后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打坏东西、弄脏环境、浪费食物,经常会招致大人的批评,这会让他觉得自己经常犯了错误,其实他是无意的,他也不是不小心,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比如孩子不想吃饭,想去看电视,他的动机绝不是不吃饭、损坏自己的健康,只是他觉得看电视更好玩儿,他想去探索他好奇的东西;再比如,孩子打坏了东西,他的动机绝不是破坏这个东西,他只是好奇,他想研究明白这个东西;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责怪孩子、呵斥孩子,要告诉他:没关系,你只是不小心,爸爸妈妈不会生气的。
黏妈妈。妈妈离开后情绪受影响。妈妈可能把爱当成了控制孩子的工具,比如:你如果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爱你了;妈妈不喜欢不讲卫生的孩子;妈妈对你的表现很不满意。妈妈并没有给孩子灌输一个信念:妈妈永远爱他,妈妈永远在他身边。妈妈反倒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概念:表现的好妈妈才会爱他,犯错了妈妈就不爱他了。这样他感情上没有安全感,他会依恋妈妈,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在生活中,他会表现的过分依恋妈妈、讨好妈妈,孩子为了家长的爱而活着。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继续寻找爱,他担心别人不爱他,担心别人不高兴,他做不到为自己活,他做不到内心充满力量。
过于相信大人的权威,听从大人的安排。家长对孩子安排过多,要求过多,控制过多,造成孩子迷信大人的权威,顺从大人的安排,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样,孩子长大后,同样缺乏独立性,缺乏决策魄力,缺乏担负责任的勇气。
凡事请示家长。
在和家长发生冲突时,特别焦虑、渴望家长的拥抱。
害怕家长不高兴,喜欢查看家长脸色。同样是孩子缺少情感满足的表现,家长把孩子的表现和爱联系在了一起,孩子表现符合家长期望时,家长表现的很爱孩子;孩子表现不符合家长期望时,家长表现出失望、生气、不耐烦。这会给孩子一个混乱的印象,他不知道家长是不是真的爱他,他不知道家长在什么情况下爱他,他对家长的爱缺乏信心,他害怕家长对他失望,害怕家长不高兴。我们不希望孩子察言观色,不希望孩子为了让我们高兴而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爱和自由,我们要给孩子传达这个信息:父母永远爱你,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做了什么,父母永远爱你,支持你,和你在一起。这样,孩子内心会充满爱,充满力量,他不会孤独,不会无助,因为他心中知道,他的父母永远爱着他,是他力量的源泉。
我们家长想一想,你们有没有以下的感受,和你们儿童时代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呢?
承担责任时,心理压力特别大
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爱,但不愿意主动表达
做决策时优柔寡断,并伴随着焦虑感
不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意别人的看法和世俗的眼光
内心虚弱,觉得缺乏力量去应付生活,面对世界
害怕孤独
倾向于控制别人、控制孩子
对别人,缺乏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
无法做到心胸宽广
是否和括弧中的儿童经历有关呢?
承担责任时,心理压力特别大(小时候被安排,被控制,无法自己选择、做决定,生活、学习完全依靠父母的安排)
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爱,但不愿意主动表达(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对自己经常表现出失望、生气、不耐烦)
做决策时优柔寡断,并伴随着焦虑感
不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意别人的看法和世俗的眼光(父母以不爱相威胁,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父母习惯于替孩子做主,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话,很少问孩子是怎么想的)
内心虚弱,觉得缺乏力量去应付生活,面对世界(父母很少直接通过语言和拥抱表达爱)
害怕孤独(在父母的扶助、控制下长大)
倾向于控制别人、控制孩子(小时候被父母控制)
对别人,缺乏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小时候情感没有得到满足)
无法做到心胸宽广(小时候父母苛责自己)